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龟板提取物化学成分及其调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增殖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陈薇 曾和平 +2 位作者 王春燕 王婷婷 陈东风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5-270,共6页
中药龟板提取物浸膏经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作洗脱剂,梯度洗脱,得到16个组分;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研究了它们对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的增殖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组分Ts-12具有促进rMSCs增殖的作用(p<0.05),而组分Ts-4... 中药龟板提取物浸膏经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作洗脱剂,梯度洗脱,得到16个组分;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研究了它们对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的增殖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组分Ts-12具有促进rMSCs增殖的作用(p<0.05),而组分Ts-4则表现出抑制rMSCs增殖的作用(p<0.05),其它样品对rMSCs的增殖作用不显著(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采用了GC-MS分析各组分化学成分,并用HPLC和9个标准物质鉴定确证了组分Ts-12中含有十六酸甲酯(S-1)、十六酸乙酯(S-3)、十八酸甲酯(S-4)和甾醇(S-7)以及十四酸甾醇酯(S-8),组分Ts-4主要含有十八酸(S-5).对标准品也采用了MTT法和流式细胞仪研究了它们对rMSCs的增殖作用,结果表明十四酸甾醇酯和十六酸甲酯具有促进rMSCs增殖的作用,而十八酸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板有效成分 柱层析 气质联用 高效液相 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中药四物汤提取物调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的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陈薇 曾和平 王婷婷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9-466,共8页
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和二次蒸馏水分别提取四物汤药剂,得到不同极性部位的溶剂提取物。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增殖活性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结果表明,四物汤乙酸乙酯提取部位(A-2)具有促进MSCs增殖的活性。用硅胶... 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和二次蒸馏水分别提取四物汤药剂,得到不同极性部位的溶剂提取物。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增殖活性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结果表明,四物汤乙酸乙酯提取部位(A-2)具有促进MSCs增殖的活性。用硅胶柱层析的方式对A-2作梯度洗脱得到20个组分,记为F-1-F-20。经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评价,选择具有促进MSCs增殖的活性的F-4、F-7、F-10和F-11组分。采用HPLC、红外光谱和质谱检测发现,组分F-4为藁本内酯;用HPLC-MSn发现,F-11中含量达84.47%的成分为6,7-二羟基-烯丙基苯酞。HPLC结果显示,F-7和F-10有较大含量的脂肪酸酯类化合物。选用4个酯类标准品,先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对其评价;结果显示浓度为90mg/L时,十六酸甲酯(S-1)和十八酸乙酯(S-4)的增殖指数(PI)均高于对照组,具有促进MSCs体外增殖作用;而十六酸乙酯(S-2)和十八酸甲酯(S-3)增殖指数(PI)均低于对照组,具有抑制MSCs体外增殖作用。对F-7鉴定中检出含有S-1(3.04%),S-2(3.92%),S-4(9.61%),在F-10中检出S-1(14.46%),S-2(17.47%),S-3(3.19%),S-4(1.03%)。生物活性显示F-7活性强于F-10。初步推测在酯类混合物中,对MSCs起促进作用主要为S-1和S-4。结果表明,四物汤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具有促进MSCs增殖作用的成分是藁本内酯、十六酸甲酯和十八酸乙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 MSCs增殖 四甲基偶氮唑盐方法 流式细胞法 高效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碱激发碳酸盐矿-矿渣胶凝-灌浆材料缓凝与流动性能的改善 被引量:14
3
作者 余其俊 赵三银 +5 位作者 黄家琪 乔飞 郭文瑛 殷素红 文梓芸 古国榜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71-875,共5页
苹果酸、硝酸锌、硝酸铅、消石灰等对水玻璃矿渣水泥具有良好的缓凝作用,但不能有效地延缓碱激发碳酸盐矿矿渣胶凝灌浆材料浆液的凝胶化时间。研究发现:外加剂氯化钡能很好地改善该灌浆材料浆液工作性能,如凝胶化时间、Marsh流出时间和... 苹果酸、硝酸锌、硝酸铅、消石灰等对水玻璃矿渣水泥具有良好的缓凝作用,但不能有效地延缓碱激发碳酸盐矿矿渣胶凝灌浆材料浆液的凝胶化时间。研究发现:外加剂氯化钡能很好地改善该灌浆材料浆液工作性能,如凝胶化时间、Marsh流出时间和扩展度等,而且还有利于强度性能的提高。外加剂氯化钡的缓凝作用是由于在矿渣粉的表面形成了良好的包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化时间 流动性能 碱胶凝材料 水玻璃 缓凝作用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中马来酸锌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 被引量:8
4
作者 戚朝荣 江焕峰 +2 位作者 刘海灵 杨少容 邹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84-1087,共4页
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利用马来酸锌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单独使用马来酸锌作为催化剂时,对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反应的催化活性较低,而在DBU、DMAP、三乙胺、吡啶、咪唑或4-氨基吡啶等有机碱的存在下,反应活性较高,... 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利用马来酸锌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单独使用马来酸锌作为催化剂时,对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反应的催化活性较低,而在DBU、DMAP、三乙胺、吡啶、咪唑或4-氨基吡啶等有机碱的存在下,反应活性较高,产物的收率得到明显提高.有机碱作用的强弱顺序为DBU>Et3N>咪唑>4-氨基吡啶>DMAP>吡啶.在压力为8MPa,温度110℃,反应时间48h条件下,马来酸锌与DBU组成的二元催化系统可以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反应,得到83·4%产率的碳酸丙烯酯.该二元系统也能催化其它环氧化物高产率地转化为相应的环状碳酸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锌 环氧化物 超临界二氧化碳 环状碳酸酯 合成
下载PDF
C_(60)-吡咯烷衍生物的合成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霍延平 曾和平 +2 位作者 江焕峰 刘军辉 毛艳丽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57-1662,共6页
通过富勒烯C60与肌氨酸和有机醛化合物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获得了九种含不同有机功能基团的C60吡咯烷衍生物1~9,用1HNMR,13CNMR,FTIR,UV-vis和FAB-MS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皮秒激光光源,采用z扫描技术测定了分子的三阶非线性超极化率γ... 通过富勒烯C60与肌氨酸和有机醛化合物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获得了九种含不同有机功能基团的C60吡咯烷衍生物1~9,用1HNMR,13CNMR,FTIR,UV-vis和FAB-MS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皮秒激光光源,采用z扫描技术测定了分子的三阶非线性超极化率γ(3),结果显示:化合物3(γ(3)=4.14×10-33esu)具有最大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说明增加噻吩共轭链的长度,使三阶非线性活性增加;对具有相同共轭链的C60-噻吩吡咯烷衍生物(2,5,1和4),吸电子取代基减小了三阶光学非线性活性,给电子基增大了三阶光学非线性活性;同时发现喹啉环2-位键联(7)比4-位(8)有更好的三阶光学非线性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0-吡咯烷衍生物 Z扫描 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中PdCl_2/聚苯乙烯负载苯酚共催化缩醛化反应 被引量:3
6
作者 汪朝阳 江焕峰 +3 位作者 戚朝荣 申艳霞 杨少容 曾育才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07-610,共4页
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和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将PdCl2/高分子聚苯乙烯负载苯酚(PS-Phenol)共催化剂成功地应用于丙烯酸甲酯与甲醇的缩醛化反应中.当丙烯酸甲酯全部转化时,缩醛化产物3,3-二甲氧基丙酸甲酯的最佳产率和选择性分别为97.7%和100%... 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和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将PdCl2/高分子聚苯乙烯负载苯酚(PS-Phenol)共催化剂成功地应用于丙烯酸甲酯与甲醇的缩醛化反应中.当丙烯酸甲酯全部转化时,缩醛化产物3,3-二甲氧基丙酸甲酯的最佳产率和选择性分别为97.7%和100%.与小分子酸性助催化剂相比,PS-Phenol可以通过简单的过滤分离而循环再利用,这有利于贵金属钯的分离与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钯 聚苯乙烯 负载催化剂 苯酚 丙烯酸甲酯 甲醇 缩醛化 3 3-二甲氧基丙酸甲酯 超临界二氧化碳
下载PDF
脂肪酸甲酯调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越华 曾和平 陈东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00-1404,共5页
龟板浸膏采用石油醚、乙醚、二氯甲烷依次提取,将提取物进行甲酯化处理。用MTT(商品名为噻唑蓝,化学名为3-(4,5)-2-唑噻-(2,5)-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法及流式细胞仪,研究了甲酯化产物调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采用气质联用和高效液相... 龟板浸膏采用石油醚、乙醚、二氯甲烷依次提取,将提取物进行甲酯化处理。用MTT(商品名为噻唑蓝,化学名为3-(4,5)-2-唑噻-(2,5)-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法及流式细胞仪,研究了甲酯化产物调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采用气质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了龟板浸膏提取物甲酯化产物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3个甲酯化样品都能促进干细胞增殖,而且都含有十六烷酸甲酯,当十六烷酸甲酯浓度为0.15μg/μL时能促进干细胞增殖,由此初步推断龟板浸膏甲酯化产物促进干细胞增殖与十六烷酸甲酯有关。这为中医药调控干细胞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板 干细胞 增殖 脂肪酸 甲酯化
下载PDF
脂肪酸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8
作者 张越华 曾和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16,共6页
综述了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来源以及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长链饱和脂肪酸有害于健康,而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健康。
关键词 脂肪酸 生命过程 作用
下载PDF
中药龟板活性部位GC-MS生物活性指纹图谱和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春燕 曾和平 +6 位作者 王婷婷 陈薇 张越华 陈东风 周健洪 杜少辉 黎晖 《中南药学》 CAS 2007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探求调控骨髓间质干细胞中药的共性。方法硅胶柱层析龟板活性部位浸膏,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作洗脱剂,梯度洗脱,得到16个样品;采用MTT法研究了它们对rMSCs的增殖调控作用,根据总离子图的相似保留时间和相应峰面积,获得促进rMSCs的增殖... 目的探求调控骨髓间质干细胞中药的共性。方法硅胶柱层析龟板活性部位浸膏,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作洗脱剂,梯度洗脱,得到16个样品;采用MTT法研究了它们对rMSCs的增殖调控作用,根据总离子图的相似保留时间和相应峰面积,获得促进rMSCs的增殖的指纹图;同样根据它们的总离子图的相似保留时间和相应峰面积也获得了抑制rMSCs增殖的指纹图;用中药龟板提取物有效部位指纹图谱预测中药汤剂“四物汤”和“栽培红厚壳果仁”共7个样品。结果活性实验结果显示Ts-2、Ts-3、Ts-11、Ts-12、Ts-16能促进rMSCs的增殖作用(P<0.05);Ts-4对rMSCs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他样品对rMSCs的增殖作用不显著(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龟板活性部位指纹图谱预测其他中药活性正确率为86%。结论这种以生物活性为基础的指纹图谱具有科学性,为寻找相似活性的中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板活性部位 气质联用 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指纹图谱 四物汤 野生红厚壳
下载PDF
二氧化钛非金属氮掺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秦好丽 古国榜 柳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15,共4页
二氧化钛具有稳定性好、光效率高和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当前的研究热点为通过金属以及非金属的掺杂改性来提高其可见光活性及抑制电荷复合。介绍了二氧化钛非金属氮掺杂改性的研究进展。分别对氮掺杂机理、制备... 二氧化钛具有稳定性好、光效率高和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当前的研究热点为通过金属以及非金属的掺杂改性来提高其可见光活性及抑制电荷复合。介绍了二氧化钛非金属氮掺杂改性的研究进展。分别对氮掺杂机理、制备方法以及共掺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光催化 氮掺杂 可见光 非金属 掺杂改性 可见光活性 二次污染 掺杂机理 制备方法
下载PDF
龟板脂肪酸调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增殖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越华 曾和平 陈东风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29-1032,共4页
为了解龟板浸膏中对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增殖起促进作用的化学成分,用石油醚提取促进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龟板有效部位,用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研究了提取物调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采用GC-MS技术研究了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 为了解龟板浸膏中对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增殖起促进作用的化学成分,用石油醚提取促进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龟板有效部位,用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研究了提取物调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采用GC-MS技术研究了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初步结果表明,石油醚提取物能明显促进干细胞增殖,其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甾醇和甾酮,且十八烷酸、十六烷酸和甾酮能起调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龟板浸膏中,脂肪酸起调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作用,这为龟板浸膏促进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又不引起干细胞过度生长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也为中医药调控干细胞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板 干细胞 增殖 脂肪酸 GC—MS
下载PDF
一种黄绿光LED用荧光粉:Ga_2S_3∶Eu^(2+)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新民 吴昊 +1 位作者 曾和平 苏锵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33-936,共4页
用GaN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与稀土发光材料组成的固体照明光源具有节能、寿命长、光效高、工作电压低、耗电量小、体积小、可平面封装、易于开发轻薄型产品等特点,被认为是21世纪的光源;另外,LED光源本身不含... 用GaN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与稀土发光材料组成的固体照明光源具有节能、寿命长、光效高、工作电压低、耗电量小、体积小、可平面封装、易于开发轻薄型产品等特点,被认为是21世纪的光源;另外,LED光源本身不含汞、铅等有害物质.无红外线和紫外线污染,不会在生产和使用中产生对外界的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光源。随着GaN基LED的发射波长向短波扩展,研究开发与GaN基管芯匹配的稀土发光材料受到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荧光粉 硫化镓 发光
下载PDF
Glaser偶联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唐金玉 江焕峰 +1 位作者 邓国华 周磊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03-1507,共5页
回顾了近年来Glaser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这一反应在共轭聚合物合成中的应用,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Glaser偶联反应 共轭聚合物 机理
下载PDF
N-甲基-2-(4'-N-乙基咔唑基)-[60]富勒烯吡咯烷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电荷分离态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婷婷 曾和平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587-1594,F0006,共9页
通过1,3-偶极环加成方法在微波照射下合成了N-甲基-2-(4'-N-乙基咔唑基)-富勒烯吡咯烷(C60-Cz)和N-甲基-2-(4'-N,N-二苯基氨基)-富勒烯吡咯烷(C60-TPA),用质谱,1HNMR,I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激光光解时间分辨瞬态谱研究了N-... 通过1,3-偶极环加成方法在微波照射下合成了N-甲基-2-(4'-N-乙基咔唑基)-富勒烯吡咯烷(C60-Cz)和N-甲基-2-(4'-N,N-二苯基氨基)-富勒烯吡咯烷(C60-TPA),用质谱,1HNMR,I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激光光解时间分辨瞬态谱研究了N-甲基-2-(4'-N-乙基咔唑基)-富勒烯吡咯烷的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在近红外区观测到了长寿命电荷分离态C?6-0-Cz?+的存在,其寿命为0.28μs.运用Gaussian98量子化学程序包,利用密度泛函的方法对N-甲基-2-(4'-N,N-二苯基氨基)-富勒烯吡咯烷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并在优化基础上用ZINDO方法计算了化合物C60-TPA的电子光谱,计算结果表明,光谱吸收峰在440nm,与实验值433nm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吡咯烷 瞬态谱 电荷分离态 富勒烯 N-乙基咔唑 N-甲基 吡咯烷 衍生物 GAUSSIAN 合成
下载PDF
天然气直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军民 廖世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7-110,共4页
天然气直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以未经转化的天然气为燃料,将天然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装置。这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满足电力需求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介绍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天然气直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以未经转化的天然气为燃料,将天然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装置。这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满足电力需求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介绍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优缺点,阐述了SOFC在国内外的开发现状;同时综述了天然气直接SOFC的氧化机理及其阳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天然气直接SOFC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阳极材料 积碳 研究 进展
下载PDF
光动力化合物5-氨基乙酰丙酸的简便全合成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海灵 江焕峰 +1 位作者 王玉刚 刘鹏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31-1433,共3页
从γ-丁内酯出发,首先发生醇解、氧化反应,继而采用无溶剂法与硝基甲烷在KF/Al2O3催化下发生Henry反应,再经湿Al2O3负载的CrO3氧化得到5-硝基-4-羰基戊酸乙酯,最后在Pd/C催化下还原得到5-氨基乙酰丙酸.各步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IR... 从γ-丁内酯出发,首先发生醇解、氧化反应,继而采用无溶剂法与硝基甲烷在KF/Al2O3催化下发生Henry反应,再经湿Al2O3负载的CrO3氧化得到5-硝基-4-羰基戊酸乙酯,最后在Pd/C催化下还原得到5-氨基乙酰丙酸.各步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IR,MS分析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化合物 5-氨基乙酰丙酸 Γ-丁内酯 Henry反应 全合成 合成化合物 KF/AL2O3 简便 氧化反应 硝基甲烷
下载PDF
芳基与烷基亚砜钯(Ⅱ)配合物π反馈效应的DFT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志广 古国榜 刘海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85-790,共6页
应用DFT方法对二苯基亚砜(DPSO)和二己基亚砜(DHSO)的钯"配合物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中心金属钯与亚砜之间存在d-(Ⅱ)*反馈键,而且二苯基亚砜钯(II)配合物中的π反馈键比二己基亚砜钯"配合物强,即亚砜的取代基对其钯"... 应用DFT方法对二苯基亚砜(DPSO)和二己基亚砜(DHSO)的钯"配合物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中心金属钯与亚砜之间存在d-(Ⅱ)*反馈键,而且二苯基亚砜钯(II)配合物中的π反馈键比二己基亚砜钯"配合物强,即亚砜的取代基对其钯"配合物的π反馈键有显著的影响。以BHandH/6-31+G**(Pd,3-21G*)//BHandH/6-31G*(Pd,3-21G*)方法对相应的亚砜钯"配合物进行单点计算时,配合物trans-PdCl_2(DPSO)_2的π反馈键轨道能为-10.695eV,而trans-PdCl_2(DHSO)_2的π反馈键轨道能量为-10.320eV。利用电子给体NH_3或电子受体CO配位体置换亚砜钯"配合物里的一个亚砜配体后,Pd"-DHSO配合物的Pd-S配位键长的变化明显小于Pd-DPSO配合物的Pd-S配位键长变化值,进一步说明在Pd-DPSO配合物中的π反馈效应强于相应的Pd-DHSO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砜 钯(Ⅱ)配合物 π反馈效应 DFT
下载PDF
2-甲基-2,5′-(乙烯基)-二-8-羟基喹啉锌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特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培全 曾和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4-129,共6页
设计合成了8-羟基喹啉衍生物3和4以及它们的金属锌配合物5和6,化合物3和4经质谱(MS)、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表征,并测定了它们的荧光性质,与2-甲基-8-羟基喹啉(λmax=390nm)比较表明,化合... 设计合成了8-羟基喹啉衍生物3和4以及它们的金属锌配合物5和6,化合物3和4经质谱(MS)、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表征,并测定了它们的荧光性质,与2-甲基-8-羟基喹啉(λmax=390nm)比较表明,化合物3和4的荧光红移80~150nm;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化合物3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a=0.70687(5)nm,b=0.96203(6)nm,c=1.22109(8)nm,α=86.735(4)°,β=87.840(4)°,γ=74.333(4)°,V=0.79801(9)nm3,Z=2,Dc=1.367Mg.m-3,μ=0.089mm-1,F(000)=344,wR1=0.0552,wR2=0.1581。化合物3的晶体结构确认了2-甲基-8-羟基喹啉甲酰化是在5位。测定了化合物5和6的荧光光谱及其荧光寿命,结果表明,化合物5和6发光的峰值为620nm和623nm,能够发出橙色的荧光,与2-甲基-8-羟基喹啉锌(λmax=515nm)比较,发生了明显的红移。化合物5和6的寿命分别为1.57ns和1.77ns,呈单指数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2 5′-(乙烯基)-二-8-羟基喹啉 锌配合物 荧光光谱
下载PDF
SnO_2-Cu_2(OH)_3NO_3-CuO复合超细粉体的制备及其对AP热分解催化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赛男 袁高清 江焕峰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9-292,共4页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SnO2-Cu2(OH)3NO3-CuO、Cu2(OH)3NO3-CuO及SnO2超细粉体,采用XRD、FTIR、TEM和SEM等分析手段对水热产物的物相组成、形貌、粒径进行了分析表征,并考察了它们对AP热分解的催化性能。DSC测试结果表明,水热法合成的SnO2-Cu...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SnO2-Cu2(OH)3NO3-CuO、Cu2(OH)3NO3-CuO及SnO2超细粉体,采用XRD、FTIR、TEM和SEM等分析手段对水热产物的物相组成、形貌、粒径进行了分析表征,并考察了它们对AP热分解的催化性能。DSC测试结果表明,水热法合成的SnO2-Cu2(OH)3NO3-CuO复合超细粉体,对AP的热分解催化效果显著,当其添加量为3%时,能使AP的高温热分解峰温降低15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2-Cu2(OH)3NO3-CuO Cu2(OH)3NO3-CuO SNO2 高氯酸铵 热分解 催化作用
下载PDF
可见光下氮掺杂二氧化钛对巯基苯并噻唑的降解(英文) 被引量:4
20
作者 秦好丽 古国榜 柳松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20-725,共6页
光降解反应中为了有效地利用可见光,以氨水为氮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温和条件下制备出黄色氮掺杂二氧化钛。分别采用XRD、TEM、XPS和UV-Vis漫反射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均为锐钛矿相,晶粒随N/Ti配比的增加而增大;... 光降解反应中为了有效地利用可见光,以氨水为氮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温和条件下制备出黄色氮掺杂二氧化钛。分别采用XRD、TEM、XPS和UV-Vis漫反射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均为锐钛矿相,晶粒随N/Ti配比的增加而增大;氮掺杂进入二氧化钛晶格中使可见光吸收增强。为控制水处理过程中的气味问题,以巯基苯并噻唑为探针,考察了氮掺杂二氧化钛的可见光活性。结果显示氮掺杂二氧化钛在可见光照射下可使巯基苯并噻唑的降解率为商用二氧化钛DegussaP-25的3倍。此外,存在一个最佳N/Ti配比显示出最高的可见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光催化 氮掺杂 可见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