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纤维素基材料在柔性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1
作者 熊鑫 宁洪龙 +5 位作者 方志强 苏国平 黎振超 刘贤哲 姚日晖 彭俊彪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53,共14页
目的由于纳米纤维素基材料良好的柔韧性、热力学性能和高透明度,近年来在柔性电子产品中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综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将有助于研究人员更高效地开展研究。方法综述3类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及将纳米纤维素基材料应用... 目的由于纳米纤维素基材料良好的柔韧性、热力学性能和高透明度,近年来在柔性电子产品中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综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将有助于研究人员更高效地开展研究。方法综述3类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及将纳米纤维素基材料应用在柔性电子产品中的研究进展。分别阐述纳米纤维素基材料应用于器件柔性衬底及绝缘材料的研究实例,并讨论纳米纤维素在各种应用方向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材料的未来应用前景进行展望。结论纳米纤维素是天然纤维素与纳米技术结合的产物,可主要划分为纤维素纳米纤丝、纤维素纳米晶以及细菌纤维素3类。近年来,纳米纤维素基材料作为电子器件柔性衬底、绝缘材料等研究均有许多成果问世。虽然纳米纤维素基电子器件的开发还主要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但是与传统的石油化工产品相比,纳米纤维素具有原材料丰富、环保可降解等优点。对纳米纤维素基新型材料的开发利用,有助于解决人类社会中日益严重的电子垃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柔性电子 可再生 绝缘层
下载PDF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驱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邹建华 朱冠成 +3 位作者 王磊 徐苗 吴为敬 彭俊彪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8-217,共20页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得益于对高效有机半导体材料、新型器件结构、器件工作机理的深入理解以及产业界坚持不懈的工程探索,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的综合性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成功实现了商业化应用,OLEDs...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得益于对高效有机半导体材料、新型器件结构、器件工作机理的深入理解以及产业界坚持不懈的工程探索,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的综合性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成功实现了商业化应用,OLEDs新型显示已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先导性支柱产业。本文将从OLEDs器件角度阐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及显示驱动的研究进展,首先结合光电器件性能提升介绍OLED的基本器件结构演变过程,随后系统性重点阐述现阶段产业上广泛使用以及极具应用前景的器件结构,包括p‑i‑n OLEDs器件结构、叠层器件结构、非掺杂器件结构,最后简述OLEDs显示驱动技术,以期为相关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p-i-n结构 叠层器件 非掺杂器件 显示驱动
下载PDF
有机发光二极管蓝光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谭文乐 俞越 +1 位作者 胡德华 马於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共11页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经过30余年的发展,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已经进入了大规模应用的阶段。有机红光及绿光OLEDs基本上已能够达到商业应用的标准,但是蓝光OLEDs仍然存在亮度低、高亮度下寿命短的问题,因而...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经过30余年的发展,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已经进入了大规模应用的阶段。有机红光及绿光OLEDs基本上已能够达到商业应用的标准,但是蓝光OLEDs仍然存在亮度低、高亮度下寿命短的问题,因而商业上对兼具高激子利用率及高稳定性的蓝光材料和器件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和国际上相继提出了基于重金属配位的磷光配合物、三线态‑三线态湮灭、热活化延迟荧光、“热激子”等材料结构的设计策略,期望在获得高发光量子效率和激子利用率的同时,尽量减小器件的效率滚降,获得具有高稳定性、长寿命的蓝光OLEDs器件。本文总结了不同类型蓝光OLEDs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蓝光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OLEDs 热激子 热活化延迟荧光 金属磷光配合物 三线态-三线态湮灭
下载PDF
含菲并咪唑基团的蓝色电致发光材料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维军 高曌 +3 位作者 王志明 杨兵 路萍 马於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49-1858,共10页
菲并咪唑作为一类新型的蓝色荧光材料的构筑基元,其以合适的禁带宽度、较高的发光效率、优异的光热稳定性和相对平衡的载流子注入和传输能力,引起广泛关注.发展性能优良的蓝光材料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进一步应用十分重要.本文综述了近... 菲并咪唑作为一类新型的蓝色荧光材料的构筑基元,其以合适的禁带宽度、较高的发光效率、优异的光热稳定性和相对平衡的载流子注入和传输能力,引起广泛关注.发展性能优良的蓝光材料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进一步应用十分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菲并咪唑基团的蓝色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系统地介绍了菲并咪唑基团的结构特征以及各类衍生物的器件性能,展望了这类化合物在电致发光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并咪唑 蓝光材料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载流子注入与传输 量子效率
下载PDF
新型蓝色荧光材料5,5',6,6'-四苯基-2,2'-联吡嗪的制备和发光性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雪莲 骆开均 +1 位作者 李祥龙 苏仕键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7-264,共8页
以乙二胺和二苯乙二酮为原料合成了5,6-二苯基-2,3-二氢吡嗪(Dpdhpz),Dpdhpz在Ir Cl3·3H2O或三氟化硼乙醚等路易斯酸作用下发生自身氧化偶联得到了5,5',6,6'-四苯基-2,2'-联吡嗪(Dbppz)。在四氢呋喃(THF)溶液中,Dbppz... 以乙二胺和二苯乙二酮为原料合成了5,6-二苯基-2,3-二氢吡嗪(Dpdhpz),Dpdhpz在Ir Cl3·3H2O或三氟化硼乙醚等路易斯酸作用下发生自身氧化偶联得到了5,5',6,6'-四苯基-2,2'-联吡嗪(Dbppz)。在四氢呋喃(THF)溶液中,Dbppz的光致发光(PL)为深蓝色,最大发射峰位于400 nm,CIE坐标为(0.16,0.03)。Dbppz在THF溶液中最大量子效率为89%,在聚苯乙烯薄膜(Dbppz质量分数5%)中的量子效率为78%。将Dbppz制备成器件结构为ITO/HAT-CN(5 nm)/NPB(40 nm)/Dbppz(20 nm)/Tm Py PB(40 nm)/Li F(1 nm)/Al(100 nm)的非掺杂电致发光器件。实验发现,该非掺杂器件并没有产生预期的蓝色发光,而是意外地得到了一个白光器件。我们推测产生白光发射的原因与发光层和空穴传输层之间相互作用有关。由于空穴传输层NPB的芳胺结构具有电子给体性质,而Dbppz的吡嗪结构具有电子受体结构,发光层与空穴传输层的界面发生了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激基复合物。在电致发光(EL)光谱中,除了Dbppz发光材料在415 nm的发射外,在550 nm还出现强的激基复合物的发射。激基复合物的产生使得EL发射出现了长波长光谱,同时减弱了发光层的"本征"发光。蓝色"本征"发光与激基复合物的黄色发光构成了一个CIE坐标值为(0.27,0.33)(亮度100 cd/m2)的白光器件。器件最大外量子效率、最大功率效率和最大电流效率分别为44%、0.74 lm/W和1.04 c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5' 6 6'-四苯基-2 2'-联吡嗪 氧化偶联 光致和电致发光 白色发光器件
下载PDF
CaTiF_(6)·2H_(2)O:Mn^(4+)窄带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及其高显指暖白光LED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孔岚 张学亮 +4 位作者 宋恩海 周亚运 袁健 樊婷 邓婷婷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9-270,共12页
报道了一种新型的Mn^(4+)掺杂水合六氟钛酸钙CaTiF_(6)·2H_(2)O:Mn^(4+)红色荧光粉,详细研究了基质的结构转变和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及高显色指数(显指)暖白光LED应用。CaTiF_(6)·2H_(2)O:Mn^(4+)在130~200℃间脱水转化为CaTiF_(... 报道了一种新型的Mn^(4+)掺杂水合六氟钛酸钙CaTiF_(6)·2H_(2)O:Mn^(4+)红色荧光粉,详细研究了基质的结构转变和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及高显色指数(显指)暖白光LED应用。CaTiF_(6)·2H_(2)O:Mn^(4+)在130~200℃间脱水转化为CaTiF_(6):Mn^(4+),荧光光谱发生改变,重新吸附水分子可恢复到CaTiF_(6)·2H_(2)O:Mn^(4+),发光性能不可逆。重要的是,该荧光粉在较长波626 nm和635 nm处分别发射锐线极强的零声子线(ZPL)和ν6振动峰,色坐标为(0.701,0.299),更接近人眼敏感的红光边界650 nm(色坐标x~0.72,y~0.28),有助于提高暖白光LED的显色指数、拓宽背光源的色域。晶体结构和晶体场强度计算指出,Mn^(4+)在CaTiF_(6)·2H_(2)O:Mn^(4+)中占据低对称性的格位,所受到的晶体场强度较弱,Mn—F键的共价性较强。另外,通过表面疏水化显著提升了荧光粉耐湿性能,共掺小离子半径的Si^(4+)增强了荧光粉发光热稳定性。以CaTiF_(6)·2H_(2)O:Mn^(4+)作为红光成分,获得了高显色指数(R_(a)=90,R_(9)=68)的暖白光LED,在高品质的暖白光照明中具有潜在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4+)掺杂氟化物 CaTiF_(6)·2H_(2)O:Mn^(4+) 极强零声子线 高显色指数 暖白光LED
下载PDF
锗合金准二维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7
作者 谢光耀 王俊杰 +5 位作者 毛雨 陈丹 曾慕雪 欧家琦 钟睿 彭俊彪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51-1462,共12页
钙钛矿由于其出色的光电特性,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降低重金属Pb含量,本文采用锗离子(Ge^(2+))部分取代Pb^(2+)进行合金化,并探索提高其电致发光性能的途径。由于Ge合金化可以使钙钛矿容忍因子更趋近于1,有望提高器... 钙钛矿由于其出色的光电特性,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降低重金属Pb含量,本文采用锗离子(Ge^(2+))部分取代Pb^(2+)进行合金化,并探索提高其电致发光性能的途径。由于Ge合金化可以使钙钛矿容忍因子更趋近于1,有望提高器件的发光稳定性。结果表明,Ge合金钙钛矿薄膜的光致发光性能在一定水氧条件下可以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器件发光稳定性也同时得到提升。这主要归因于水氧共同作用使合金钙钛矿表面形成了GeO_(2),一定程度上钝化了钙钛矿薄膜表面缺陷,阻止了水氧的进一步渗透。得到的绿光PeLED器件最大外量子效率(EQE_(max))为11.8%,亮度为8×10^(3)cd/m^(2),较非合金化器件的发光寿命延长了3倍,在100 cd/m^(2)初始亮度下稳定性T50从~2 h提升至~6 h,这是目前文献报道Ge合金钙钛矿发光二极管最长的发光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合金钙钛矿 水氧处理 发光二极管 发光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蒽核的高性能深蓝光“热激子”材料
8
作者 许雷 俞越 +3 位作者 潘玉钰 王博涵 应磊 马於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00-1307,共8页
蓝光OLED材料是电致发光领域的关键和难点。基于高能激发态转换的“热激子”材料表现出优异蓝光材料的潜能。本文通过调节给受体的推拉电子能力,以蒽为核心构筑单元、三苯基苯为弱给体、苯氰基为受体,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D-π-A结构分子T... 蓝光OLED材料是电致发光领域的关键和难点。基于高能激发态转换的“热激子”材料表现出优异蓝光材料的潜能。本文通过调节给受体的推拉电子能力,以蒽为核心构筑单元、三苯基苯为弱给体、苯氰基为受体,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D-π-A结构分子TACN。扭曲的三苯基苯提供了高度扭曲的分子构象,有效减弱了聚集态下的猝灭效应,因此TACN表现出高的荧光量子产率(聚集态下47%)。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TACN具备“热激子”特征,其大的T_(2)-T_(1)能隙(1.45 eV)有效阻碍了从T_(2)到T_(1)的内转换(IC)过程,而小的T_(2)-S_(1)能差(0.18 eV,T_(2)>S_(1))有利于促进反向系间窜越(RISC)过程。基于TACN的非掺杂器件表现出深蓝色发射(λmax=444 nm),半峰宽(FWHM)为59 nm,色坐标为(0.17,0.13)。其最大外量子效率(EQEmax)为8.3%,相应的激子利用率(EUE)最高为8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热激子 蓝光材料 反向系间窜越
下载PDF
界面材料PFN-Br的光放大性质及其在电泵浦有机激光中的应用潜力
9
作者 张志远 肖子晗 +3 位作者 邾珊 张琪 夏瑞东 彭俊彪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15-224,共10页
系统研究了水/醇溶性共轭聚电解质Poly[(9,9-bis(3′-((N,N-dimethyl)-N-ethylammonium)-propyl)-2,7-fluorene)-alt-2,7-(9,9-dioctylfluorene)]dibromide(PFN-Br)的光放大性质,发现其具有较小的放大自发辐射(ASE)阈值(~11μJ/cm^(2))... 系统研究了水/醇溶性共轭聚电解质Poly[(9,9-bis(3′-((N,N-dimethyl)-N-ethylammonium)-propyl)-2,7-fluorene)-alt-2,7-(9,9-dioctylfluorene)]dibromide(PFN-Br)的光放大性质,发现其具有较小的放大自发辐射(ASE)阈值(~11μJ/cm^(2))和ASE截止厚度(<50 nm),是一种高效的蓝光(~456 nm)增益介质.利用其对于有机溶剂的良好耐性,如甲苯等,分别在石英和ITO玻璃基底上制备了PFN-Br/F8BT以及PFN-Br/MEH-PPV双层器件.经过研究发现,PFN-Br界面层不会明显增加系统损耗并影响上层F8BT的光增益.然而,在ITO玻璃基底上,通过引入PFN-Br界面层,减少了ITO电极对MEH-PPV增益介质损耗,显著地降低了其ASE阈值(相比于没有PFN-Br界面降低约60%).这些发现说明了PFN-Br本身具备良好的增益性能,同时也是成熟的载流子传输界面功能材料,在有机激光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半导体激光 放大自发辐射 聚合物薄膜 醇溶性聚合物
下载PDF
适用于喷墨打印制备发光二极管的ZnO量子点配体研究
10
作者 宋家宁 毛雨 +3 位作者 王俊杰 李丹阳 欧家琦 彭俊彪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85-195,共11页
喷墨打印工艺具有无接触、材料利用率高、成本较低,以及可图案化等优势,是制备全彩量子点显示的关键技术.迁移率高、材料稳定性好的ZnO量子点薄膜作为电子传输层一直是制备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重要材料.然而,在ZnO薄膜干燥的过程中,存在... 喷墨打印工艺具有无接触、材料利用率高、成本较低,以及可图案化等优势,是制备全彩量子点显示的关键技术.迁移率高、材料稳定性好的ZnO量子点薄膜作为电子传输层一直是制备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重要材料.然而,在ZnO薄膜干燥的过程中,存在ZnO量子点团聚的问题,破坏了ZnO薄膜的形貌和厚度均一性,进而劣化了器件的发光性能.通常在ZnO量子点合成后需要加入配体乙醇胺来将其稳定分散.但是研究发现,当ZnO量子点在空气中干燥成膜时,其与乙醇胺配体连接的化学键容易断裂,使ZnO量子点之间发生聚集.同时氧含量随着时间不断上升,表明外界的水氧结合在薄膜表面,进一步加剧了ZnO量子点之间的团聚.通过使用结合更加紧密的乙二胺四乙酸配体可有效地改善该现象,制备出形貌良好、厚度均匀的ZnO薄膜,进而制备出高效稳定的喷墨打印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墨打印 粒子团聚 配体脱落过程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下载PDF
高校实验室管理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廖燕菲 《化工管理》 2019年第13期19-20,共2页
文章从高校实验室人员队伍、制度机制、资源管理三个方面梳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引入科学的绩效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管理人员培训体系、构建合理的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创新高校实验室管理理念这四个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 高校 实验室 管理路径
下载PDF
有机发光二极管老化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牛泉 郝洪敏 +1 位作者 林雯欣 黄江夏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6-197,共12页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因在照明和显示领域的巨大潜在应用备受人们关注。在过去的三十年里,OLED器件的效率和寿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对于商业应用而言提高器件寿命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进一步提升器件稳定性,则需要深入地研究O...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因在照明和显示领域的巨大潜在应用备受人们关注。在过去的三十年里,OLED器件的效率和寿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对于商业应用而言提高器件寿命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进一步提升器件稳定性,则需要深入地研究OLED内部存在的老化机理。本文以小分子和聚合物OLEDs为例,综述了两种器件的老化机制。概括了OLED的一些外在和内在老化机制,并介绍了小分子和聚合物OLEDs老化机理的研究进展。对于小分子OLEDs,有研究提出其老化机理是激子与极化子的相互作用,形成陷阱导致器件老化。另一种理论认为激子与极化子的作用诱导分子聚集,促进界面老化。而对于聚合物OLEDs老化机理是激子与空穴相互作用,诱导空穴陷阱产生,导致了亮度、效率损失和驱动电压上升的现象。同时综述了目前一部分延长器件寿命的方案,为后续开发效率更高、寿命更长的OLED器件提供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退化机制 器件寿命 稳定性
下载PDF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专刊序
13
作者 马於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F0002-F0002,I0001,共2页
阳光是自然界能源的起点,光的认知与利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光能量分布(光谱)、光子的波粒二相性的发现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火的利用是远古人类第一个可控的光源,“是人类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将人与动物分开”。19世纪末,电光... 阳光是自然界能源的起点,光的认知与利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光能量分布(光谱)、光子的波粒二相性的发现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火的利用是远古人类第一个可控的光源,“是人类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将人与动物分开”。19世纪末,电光源(电灯)的发明变革了人类延续百万年的以火为基础的照明方式,人类进入了全新的时代。进入信息时代,光源除传统的照明功能,在信息的传输(激光)以及信息的终端显示应用领域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基元。同时人们也注意到,我国照明占整个电能25%,加上信息、显示等的光源用电,这个比例将进一步增大。我国能源紧缺,政府提出“双碳”战略,发展高效、绿色的发光材料与器件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端显示 现代物理学 照明方式 照明功能 电光源 远古人类 波粒二相性 信息时代
下载PDF
基于蒽醌的红色延迟荧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光电性质
14
作者 江如明 刘昊 +2 位作者 徐静文 赵祖金 唐本忠 《集成技术》 2023年第6期1-13,共13页
由于受到能隙定律的严重约束,激发态的有机红光材料的非辐射衰减较大,从而导致其荧光量子产率普遍较低。该文利用电子给/受体(donor-acceptor,D-A)之间不同的连接方式,在有无苯环作为π桥的情况下合成了AQ-2DPAC和AQ-2PDPAC两种红光蒽... 由于受到能隙定律的严重约束,激发态的有机红光材料的非辐射衰减较大,从而导致其荧光量子产率普遍较低。该文利用电子给/受体(donor-acceptor,D-A)之间不同的连接方式,在有无苯环作为π桥的情况下合成了AQ-2DPAC和AQ-2PDPAC两种红光蒽醌材料。并系统地研究了上述两种材料的电子结构、热性能、光物理性能和电致发光性能,以评估苯环作为π桥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两种蒽醌材料采取高度扭曲构造,均具有优良的聚集诱导发光和延迟荧光特性。该研究表明,就两种电荷转移发光材料而言,苯环作为π桥的引入使D-A得到了更有效的分离,并减小了最低单重态和三重态激发态之间的能级差,提高了辐射复合速率,从而提高荧光量子产率。因此,荧光量子产率从D-A型分子AQ-2DPAC的19%显著提升至D-π-A型分子AQ-2PDPAC的52%。采用AQ-2PDPAC发光材料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性能更为优异,最大外量子效率为13.7%,最大亮度为12260 cd·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红光材料 延迟荧光 聚集诱导发光 荧光量子产率 蒽醌 有机发光二极管
下载PDF
含有不同氮原子取向的大分子蓝色发光材料的制备及电致发光性能研究
15
作者 吴德晗 刘邓辉 +6 位作者 刘芬 白玉 饶佳丽 陈良园 胡威 叶华 胡金刚 《丽水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20-27,共8页
设计合成2种具有不同氮原子取向的大分子蓝色发光材料T24Bn、T42Bn。通过光物理研究发现,这对同分异构体在甲苯溶液和薄膜状态下具有适宜的蓝色光谱;通过电化学测试发现,这2个材料具有稳定的氧化还原特性。基于T42Bn溶液加工的蓝光器件... 设计合成2种具有不同氮原子取向的大分子蓝色发光材料T24Bn、T42Bn。通过光物理研究发现,这对同分异构体在甲苯溶液和薄膜状态下具有适宜的蓝色光谱;通过电化学测试发现,这2个材料具有稳定的氧化还原特性。基于T42Bn溶液加工的蓝光器件最大亮度、最大电流效率、最高外量子效率和色坐标分别为1 845 cd/m^(2)、5.09 cd/A、2.96%和(0.22,0.23),相比之下,基于T24Bn的器件结果稍逊一筹,表明分子中的原子取向对材料的电致发光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 氮原子取向 大分子 电致发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
下载PDF
基于亚波长管道增强的漩涡声场悬浮操控微粒和液滴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陈聪 张若钦 +1 位作者 李锋 李志远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1-158,共8页
声悬浮技术可以在无接触的情况下操控微粒和液滴,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液滴动力学和生物反应器等领域.目前声悬浮技术的主要工作是在开放环境中进行悬浮等操控.本文提出了亚波长管道增强型空气声镊的概念,利用亚波长声波导管进... 声悬浮技术可以在无接触的情况下操控微粒和液滴,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液滴动力学和生物反应器等领域.目前声悬浮技术的主要工作是在开放环境中进行悬浮等操控.本文提出了亚波长管道增强型空气声镊的概念,利用亚波长声波导管进行声场操控及微粒和液滴悬浮.通过4个小型换能器激发有限长度亚波长圆波导管的单一低阶声学模态,可以在有限长度的波导管内产生漩涡声场.实验发现由于亚波长结构对声场的增强作用,亚波长管道增强的漩涡声场在径向和轴向悬浮力大小上均有较大提升,因此可对发泡聚苯乙烯颗粒和水滴实施悬浮和自转等操控.这项工作将亚波长声波导管的概念引入声场操控中,有望加深对声场和物质相互作用的物理理解,开发新型小型化悬浮微粒和液滴的声学操纵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辐射力 声操控 亚波长十字管道
下载PDF
高性能SiC增强Al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热性能 被引量:36
17
作者 刘玫潭 蔡旭升 李国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40-1046,共7页
采用模压成型和无压浸渗工艺制备了高体积分数SiC增强Al基复合材料(AlSiC),对其物相和显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上述方法制备的AlSiC复合材料组织致密,两种粒径的SiC颗粒均匀分布于Al基质中,界面结合强度高;SiC增强颗粒与Al基质界... 采用模压成型和无压浸渗工艺制备了高体积分数SiC增强Al基复合材料(AlSiC),对其物相和显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上述方法制备的AlSiC复合材料组织致密,两种粒径的SiC颗粒均匀分布于Al基质中,界面结合强度高;SiC增强颗粒与Al基质界面反应控制良好,未出现Al4C3等脆性相。分析指出:Al合金中Si元素的存在有利于防止脆性相Al4C3的形成,Mg元素的加入提高了Al基体和SiC增强体之间的润湿性。所获得复合材料的平均热膨胀系数为9.31×10 6K 1,热导率为238 W/(m.K),密度为2.97 g/cm3,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完全满足高性能电子封装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C 显微结构 物相 界面 热膨胀系数
下载PDF
纳米纸衬底的制备、性能及其在柔性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港 彭从星 +5 位作者 况宇迪 曾勇 朱朋辉 姚日晖 宁洪龙 方志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0,共10页
由纳米纤维素制备的纳米纸具有天然可降解、质量轻、柔性好、透明度高、强度高、热稳定性好以及可卷对卷生产等优良特性,被视为柔性电子器件衬底的理想材料之一。近年来,人类社会对电子垃圾引起的环境问题逐渐重视,使得绿色纳米纸衬底... 由纳米纤维素制备的纳米纸具有天然可降解、质量轻、柔性好、透明度高、强度高、热稳定性好以及可卷对卷生产等优良特性,被视为柔性电子器件衬底的理想材料之一。近年来,人类社会对电子垃圾引起的环境问题逐渐重视,使得绿色纳米纸衬底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用于柔性电子器件的纳米纸衬底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探讨了纳米纸衬底的制备、性能及其在器件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着重阐述了纳米纸衬底在有机薄膜晶体管、太阳能电池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现状。最后,进一步总结了现阶段纳米纸衬底在器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纳米纸制备效率低、对纳米纸进行性能调控和优化以满足电子器件的要求等,并对未来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纳米纸衬底 柔性电子器件
下载PDF
边缘空气层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设计与制备
19
作者 朱宇涵 段兰燕 +4 位作者 陈志鹏 许锴镔 胡晗 衣新燕 李国强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5,共5页
压电薄膜存在固有的对压电效应的非线性迟滞响应,并且声波有向边缘传播的横波分量,二者都会产生声波的能量损耗。该文设计了一种具有边缘空气层结构的单晶氮化铝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可以减小非线性迟滞的机电损耗并阻止横波能量泄露,提高... 压电薄膜存在固有的对压电效应的非线性迟滞响应,并且声波有向边缘传播的横波分量,二者都会产生声波的能量损耗。该文设计了一种具有边缘空气层结构的单晶氮化铝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可以减小非线性迟滞的机电损耗并阻止横波能量泄露,提高谐振器的品质因数。使用COMSOL对设计的器件进行有限元模拟仿真,并成功制备出具有边缘空气层结构的谐振器进行测试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氮化铝薄膜体声波谐振器 边缘空气层 有限元仿真 压电非线性效应
下载PDF
电荷生成层中引入超薄金属Ag层对串联有机发光二极管性能的提升 被引量:3
20
作者 陶洪 高栋雨 +4 位作者 刘佰全 王磊 邹建华 徐苗 彭俊彪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300,共8页
为了获得高效、长寿命的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WOLED),一种方法是将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通过电荷生成层(charge generation layer,CGL)串联起来获得白光,即串联WOLED.其中,CGL的选择与设计是高性能串... 为了获得高效、长寿命的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WOLED),一种方法是将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通过电荷生成层(charge generation layer,CGL)串联起来获得白光,即串联WOLED.其中,CGL的选择与设计是高性能串联白光器件的关键.本文首先从绿光OLED着手,通过在CGL层中引入超薄的Ag金属层,获得了高效、长寿命的串联器件.引入超薄Ag金属层的绿光串联OLED的最大亮度达到了290000 cd/m^2,分别是单层器件和无超薄Ag金属层器件的2.9倍与2.4倍;在1000 cd/m^2下,引入超薄Ag金属层的器件电流效率达到了59.5 cd/A,相比于无超薄金属层的串联器件的58.7 cd/A,以及非串联的单层器件的17.1 cd/A,分别增加了1.4%与248%;同时,与无超薄层的串联器件相比,引入超薄Ag金属层的器件工作电压从8.6 V降为7.2 V;功率效率从21.5 lm/W上升为26 lm/W.特别地,在初始测试亮度为10000 cd/m^2的条件下,包含超薄Ag金属层的串联器件的工作寿命T80超过了250 h,与无超薄层串联器件仅2.7 h寿命相比,提高近100倍.最后,我们使用优化后的CGL制备出高性能串联WOLED,在1000 cd/m^2下,电流效率达到了75.9 cd/A,功率效率达到了36.1 lm/W,且10000 cd/m^2的初始亮度下T80有77 h.这些优异的器件性能归结于超薄金属层的引入,抑制了Bphen:Cs CO_3与HAT-CN在界面处的相互扩散,同时也促进了载流子的生成与传输.这一结果为设计高效且稳定的WOLED提供了有效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串联 寿命 载流子产生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