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EG-fNIRS技术在神经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晨洋 吴凯 +5 位作者 李文豪 李懿 蒋知乐 汪煜新 陈文睿 周静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348-355,共8页
通过脑电图(EEG)、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fNIRS)、功能磁共振成像对神经精神疾病已经开展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EEG与fNIRS的同步采集设备被开发且逐步应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中。本文首先对EEG-fNIRS设备的同步... 通过脑电图(EEG)、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fNIRS)、功能磁共振成像对神经精神疾病已经开展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EEG与fNIRS的同步采集设备被开发且逐步应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中。本文首先对EEG-fNIRS设备的同步检测与数据分析技术进行简要概述,总结脑卒中、癫痫以及其他神经精神疾病研究中EEG-fNIRS的分析方法与最新发现,并探讨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癫痫 神经精神疾病 脑电图 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 综述
下载PDF
微弧氧化制备医用Mg-6Zn合金Cu^(2+)涂层的抗肿瘤和成血管性能研究
2
作者 柴应红 罗霞 +4 位作者 林科建 张红 赵辉 蔡华伟 郝丽静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1-210,共10页
目的镁合金作为骨植入材料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骨植入术后的恢复问题长期以来未得到解决。方法以Mg-6Zn合金为基体,基于简便的微弧氧化工艺,通过添加纳米铜粉,制备了含Cu^(2+)的镁合金涂层,研究了不同纳米铜添加量下涂层的... 目的镁合金作为骨植入材料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骨植入术后的恢复问题长期以来未得到解决。方法以Mg-6Zn合金为基体,基于简便的微弧氧化工艺,通过添加纳米铜粉,制备了含Cu^(2+)的镁合金涂层,研究了不同纳米铜添加量下涂层的耐腐蚀、抗肿瘤和成血管性能。结果Cu^(2+)的加入,使涂层表面形貌得到改善,涂层更加平整致密,0.35 g/L添加量下,其拥有(385.46±38.99)HV的显微硬度、(3.90±0.28)%的孔隙率和最小(1.40±0.86)μm的孔径。在耐腐蚀性能测试中,表现出了最低的腐蚀速率(3.14×10^(-5) mm/a),较不含Cu^(2+)涂层降低了1个数量级。体外实验表明:Cu^(2+)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值率大于80%,溶血率低于4%,细胞黏附效果良好。此外,Cu^(2+)涂层还具备较好的抗肿瘤和成血管能力,培养大鼠骨肉瘤细胞时,其增值率低至(24.53±2.75)%。在合适的浓度下,Cu^(2+)能够实现抗肿瘤和成骨的协同作用;同时,Cu^(2+)又会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分泌,刺激细胞增殖分化,进而促进血管生成;而在肿瘤条件下,Cu^(2+)又会延迟血管内皮细胞成血管。结论Cu^(2+)具有良好的氧化活性,会使肿瘤细胞铜过载而产生氧化应激反应,进而死亡,并且Cu^(2+)还能上调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促进细胞增殖进而血管化。因此,这种具备较好耐腐蚀性、抗肿瘤和成血管能力的含Cu^(2+)医用镁合金涂层,有望在骨植入及其术后问题上得到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镁合金 微弧氧化 含Cu^(2+)涂层 耐腐蚀性能 抗肿瘤 成血管
下载PDF
基于X射线衍射的香兰素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石志锋 刘佳 +1 位作者 肖娟 郑志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63-1568,共6页
婴幼儿非母乳喂养时奶粉是摄取营养的主要制品,“三聚氰胺”、“香兰素”等添加剂安全事件的频频发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快速检测并高效识别奶粉中的不良物质,是国内外乳制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保障婴幼儿成长健康具有十分... 婴幼儿非母乳喂养时奶粉是摄取营养的主要制品,“三聚氰胺”、“香兰素”等添加剂安全事件的频频发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快速检测并高效识别奶粉中的不良物质,是国内外乳制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保障婴幼儿成长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淀粉和香兰素的红外和拉曼光谱均存在大量的吸收峰,基质与添加物的光谱信号重合区域广信噪比低,谱峰重叠干扰严重,仪器越灵敏检测筛选的难度越大。研究基于X射线衍射(XRD)建立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香兰素的无损快速、高灵敏度检测方法,食品乳制品中的淀粉、蛋白质等基质材料在XRD下均不具有复杂的衍射花样,基于XRD的香兰素快速检测方法消除了食品乳制品中各类基质的背景干扰,结合XRD图谱的指纹特性对香兰素的掺杂进行快速鉴别和定性识别检测。结果表明,掺杂香兰素后衍射图谱13.03°出现明显尖锐的衍射峰,峰形好,响应值高,该衍射峰是快速检测香兰素是否存在的特征指纹峰。XRD法快速检测香兰素采用直接进样、精细扫描,在去除基质影响的同时,相对于气相色谱法、电泳法,该方法更加方便、快速,定性确认更准确,结果可靠,适用性强。香兰素晶体衍射峰明显,结构稳定,同时制样简单,极大地缩短了检测时间。本研究中香兰素最低掺杂量为202μg·g^(-1),可用于市售加香食品中香兰素的含量的快速检测,灵敏度可满足建议限量和超量掺加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衍射 香兰素 食品安全 快速检测 补充检验
下载PDF
EDC/NHS交联胶原基牙周组织引导再生膜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季培红 侯思润 +2 位作者 林绣丹 任力 刘卅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22-126,共5页
采用胶原材料制备了一种密实-疏松双层结构的牙周引导再生膜材料.为改善再生膜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采用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交联剂对膜材料进行交联,考察了不同交联剂质量浓度对膜材料物... 采用胶原材料制备了一种密实-疏松双层结构的牙周引导再生膜材料.为改善再生膜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采用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交联剂对膜材料进行交联,考察了不同交联剂质量浓度对膜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扫描电镜(SEM)、吸水率测试、膨胀动力学分析、抗酶解性能分析等手段对膜材料交联前后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EDC/NHS为交联剂,在pH为5.5、EDC质量浓度为5 g/L、交联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引导再生胶原膜材料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进一步提高交联剂的浓度,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的变化并不明显.采用EDC/NHS交联后,可显著改善再生膜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交联后膜材料的变性温度和抗酶解性能显著提高,并且维持了密实-疏松的双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引导再生膜 胶原 交联 EDC NHS
下载PDF
硬组织修复材料的骨再生机理研究
5
作者 邹学农 陈大福 +5 位作者 田伟 张西正 吴刚 董华 周永胜 周光前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9期40-50,共11页
传统硬组织修复材料由于在组成及结构上与人体骨组织存在较大差异,植入体内后的骨组织修复过程基本上是一种被动的"充填"过程,且材料的降解速度与新骨形成速度不匹配,难以达到真正的"生物性融合",严重制约了该类材... 传统硬组织修复材料由于在组成及结构上与人体骨组织存在较大差异,植入体内后的骨组织修复过程基本上是一种被动的"充填"过程,且材料的降解速度与新骨形成速度不匹配,难以达到真正的"生物性融合",严重制约了该类材料在骨科临床的推广应用。因此,设计与制备具有"主动修复功能"和"可调控生物响应特性"的第3代新型硬组织修复材料已成为当前骨科临床的新需求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介绍了硬组织修复材料的骨再生机理研究方法,综述了硬组织修复材料与宿主防御和骨再生及宿主微环境对材料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指出硬组织修复材料植入体内后所发生的序列事件可能通过表观遗传修饰使得基因表达受材料本身和宿主微环境等因素的调控,提出新型硬组织修复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组织修复材料 骨再生 宿主防御 宿主微环境 表观遗传学 基因调控
下载PDF
基于动态脑功能连接分析的神经精神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肖慧思 李嘉慧 +4 位作者 潘智林 周静 熊冬生 陈军 吴凯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0年第3期92-97,108,共7页
阐释了用不同的神经影像数据构建脑功能连接网络的方法,介绍了滑动时间窗算法、小波变换法、同步似然性算法3种动态功能连接算法,综述了动态脑功能连接分析在各种神经精神疾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与应... 阐释了用不同的神经影像数据构建脑功能连接网络的方法,介绍了滑动时间窗算法、小波变换法、同步似然性算法3种动态功能连接算法,综述了动态脑功能连接分析在各种神经精神疾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分析了动态脑功能连接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指出了结合可靠性检验、机器学习等方法将大大开拓其对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影像数据 脑功能网络 动态脑功能连接 神经精神疾病
下载PDF
经济特区的技术创新扩散效应研究——来自广东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7
作者 曾志敏 陈烨 +1 位作者 胡燕娟 肖建华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0-16,共7页
在广东省域范围内,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发现广东各个经济特区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经济特区创新指数增长1%,将带动广东其他非经济特区创新指数增长1.02%。最后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研管理制度改革、研发经费投入和国际科技合作四方面... 在广东省域范围内,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发现广东各个经济特区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经济特区创新指数增长1%,将带动广东其他非经济特区创新指数增长1.02%。最后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研管理制度改革、研发经费投入和国际科技合作四方面提出推动经济特区技术创新发展的政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特区 技术创新扩散 溢出效应 空间计量模型
下载PDF
医用生物陶瓷的功能性生物适配机制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嘉乾 卢霄 +3 位作者 鲁亚杰 王迎军 王臻 卢建熙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为了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优质医用生物陶瓷应该具备怎样的性能一直困扰着广大研究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者团队致力于研发医用生物陶瓷,从基础科学研究到成果转化,再到临床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和应用经验,相继提出了“生物适配”... 为了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优质医用生物陶瓷应该具备怎样的性能一直困扰着广大研究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者团队致力于研发医用生物陶瓷,从基础科学研究到成果转化,再到临床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和应用经验,相继提出了“生物适配”和“精准生物适配”理论。本文围绕“医用生物陶瓷(磷酸钙类材料)的功能性生物适配”这一主题分享本团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经验,从结构适配、降解适配、力学适配、应用适配等四个角度,结合骨科临床应用背景,探讨如何实现其生物适配和设计制造的有效衔接,旨在为医用生物陶瓷的设计、制造、监管和应用提供依据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陶瓷 生物适配 材料微结构 生物降解 骨再生 血管化 专题评述
下载PDF
基于无监督学习的神经精神疾病辅助诊断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昱然 彭润霖 +3 位作者 周钰斌 陈鹏天 吴凯 周静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782-787,共6页
传统的神经精神疾病诊断主要依赖于专科医生的主观评价、神经心理测试、生化检查等方式,缺乏客观、精准、智能的生物学标记物。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监督学习这种具有不依赖外部标签、模型泛化性高、特征自... 传统的神经精神疾病诊断主要依赖于专科医生的主观评价、神经心理测试、生化检查等方式,缺乏客观、精准、智能的生物学标记物。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监督学习这种具有不依赖外部标签、模型泛化性高、特征自动提取等优点的机器学习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精神疾病辅助诊断领域。相较于传统的监督学习方法,无监督学习更能实现个体化、精准化、智能化的神经精神疾病诊断。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无监督学习在神经精神疾病辅助诊断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无监督学习在阿尔兹海默症、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以及自闭症谱系障碍中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当前研究存在图像处理能力差、样本量小、缺少生化指标数据等问题及难点,融合神经网络、多站点大样本、多维度数据深度融合是无监督学习方法应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监督学习 神经精神疾病 辅助诊断 生物亚型 综述
下载PDF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神经精神疾病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海源 吴凯 +3 位作者 陈小怡 彭润霖 梁丽琴 周静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24年第3期246-255,共10页
神经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脑解剖结构、神经系统功能及心理健康,其早期识别与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神经影像数据构建复杂的脑网络,可用于定量化分析神经精神疾病患者的脑结构及功能异常,为研究神经精神疾病的神经... 神经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脑解剖结构、神经系统功能及心理健康,其早期识别与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神经影像数据构建复杂的脑网络,可用于定量化分析神经精神疾病患者的脑结构及功能异常,为研究神经精神疾病的神经影像生物标记物提供重要参考。近年来,图神经网络具有处理非欧几里得数据、能充分利用节点与连边的拓扑结构和属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辅助诊断研究。本文对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和神经精神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展望了动态脑网络、大样本与多中心、可视化与可解释性等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神经精神疾病 脑网络 自动分类 图神经网络 疾病诊断
下载PDF
仿生人工骨修复材料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王迎军 杜昶 +2 位作者 赵娜如 叶建东 陈晓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1-58,共8页
骨缺损修复材料是临床需求量最大的生物医用材料之一.自体骨和异体骨移植的局限性使得研发优异的人工骨修复材料意义重大.通过模仿天然骨本身的成分、结构特性及生物矿化过程,对材料的组成、结构进行设计与调控,可以获得新型仿生人工骨... 骨缺损修复材料是临床需求量最大的生物医用材料之一.自体骨和异体骨移植的局限性使得研发优异的人工骨修复材料意义重大.通过模仿天然骨本身的成分、结构特性及生物矿化过程,对材料的组成、结构进行设计与调控,可以获得新型仿生人工骨修复材料,这已成为生物材料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文中概述了仿生人工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本课题组的相关研究,即类骨微纳米磷酸钙矿物的仿生合成、生物医用高分子仿生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和具有多级孔结构的自固化磷酸钙基骨修复材料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材料 骨修复材料 生物矿化 仿生合成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及其在个性化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1
12
作者 杨永强 宋长辉 王迪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40-151,共12页
激光选区熔化是一种精密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可以成形任意复杂的功能零件。个性化医学用品需要具有个性化的几何外形和良好的生物性能,为了探究激光选区熔化在个性化医学用品中的应用,采用Di Metal系列激光选区熔化设备成形医用金属材料如... 激光选区熔化是一种精密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可以成形任意复杂的功能零件。个性化医学用品需要具有个性化的几何外形和良好的生物性能,为了探究激光选区熔化在个性化医学用品中的应用,采用Di Metal系列激光选区熔化设备成形医用金属材料如316L不锈钢、Co Cr Mo合金、Ti6Al4V,并对医用金属材料成形致密度、成形力学性能和几何结构成形性进行了研究。通过个性化设计和Di Metal系列激光选区熔化设备,设计与制造了个性化牙冠、舌侧正畸托槽、手术模板、全膝置换股骨远端假体、股骨近端假体、颅骨修复体等医学用品。研究证明Di Metal系列激光选区熔化装备、工艺可用于个性化医学用品的快速制造,这为个性化医学用品的快速响应设计与制造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激光选区熔化 医学用品 个性化设计 医用金属材料
下载PDF
中长期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全球创新与产业高地战略规划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迎军 曾志敏 +1 位作者 张龙鹏 胡燕娟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8-119,共12页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的发展能级与全球影响力,支撑我国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湾区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的发展能级与全球影响力,支撑我国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湾区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评估和国家定位研判,在“一国两制”的独特制度框架下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与重点任务。面向2050年,粤港澳大湾区可分“四步走”全面加速建成开放、融合、可持续的全球创新与产业高地,以科技创新发展一体化来有序推动建设“无边界”的大湾区。研究提出了重点任务建议:强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升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培育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海内外优秀人才的聚集地、推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建立多元化的科创投入协同机制、探索创新与产业要素流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科技创新 新兴产业 全球创新与产业高地 湾区经济
下载PDF
新型生物可降解PLGA-Mg材料的制备与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伟 张瑞鹏 +4 位作者 邵佳申 李石伦 王迎军 任力 张英泽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466-1469,共4页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是聚L-乳酸和聚乙醇酸的共聚物,其与镁(magnesium,Mg)均可在人体降解。课题组使用萃取法和油浴法制备了PLGA-Mg复合材料,制备了不同Mg含量梯度的骨科植入物。新型植入物弹性...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是聚L-乳酸和聚乙醇酸的共聚物,其与镁(magnesium,Mg)均可在人体降解。课题组使用萃取法和油浴法制备了PLGA-Mg复合材料,制备了不同Mg含量梯度的骨科植入物。新型植入物弹性模量与人体骨骼更加接近;在降解过程中周围组织pH值基本正常,不影响骨骼再生,Mg可促进骨折愈合;通过调节不同层面Mg含量可有效调节材料强度和降解速度;在临床应用时可根据骨折部位和形状,将其加热软化塑形,使其与局部骨骼解剖形态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骨代用品
下载PDF
深度学习算法在脑年龄预测中的应用进展
15
作者 廖建灏 吴凯 +3 位作者 黄家源 韩睿 彭润霖 周静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22-127,共6页
脑年龄预测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个体神经发育、神经精神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专注于利用此类算法来预测脑年龄。相较于传统回归算法,深度学习具备复杂模式学习、... 脑年龄预测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个体神经发育、神经精神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专注于利用此类算法来预测脑年龄。相较于传统回归算法,深度学习具备复杂模式学习、端到端学习和高度自适应性等优势,能更准确地揭示神经精神疾病的神经病理机制,为临床评估、辅助诊断以及预后预测提供更为精准的工具。本综述提供了近年来深度学习算法在脑年龄预测研究方面的应用进展,介绍了在脑年龄预测中深度学习模型的改进、多模态数据输入和可解释性研究上的进展,最后讨论了集成深度学习架构的建立方法和制定统一的基准测试的未来挑战,并展望了深度学习在脑年龄预测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年龄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回归预测 综述
下载PDF
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刷状聚合物的自组装过程
16
作者 刘卅 钟春婷 +2 位作者 王卫卫 王艳艳 任力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5,共5页
利用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β-环糊精修饰的壳聚糖与金刚烷甲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进行主客体自组装的过程,从而制备刷状聚合物.结果显示:吸附初期,ΔF明显下降而ΔD显著上升,随后两者变化都不大,逐渐达到平衡,向样品池通入去离子水,ΔF稍微... 利用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β-环糊精修饰的壳聚糖与金刚烷甲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进行主客体自组装的过程,从而制备刷状聚合物.结果显示:吸附初期,ΔF明显下降而ΔD显著上升,随后两者变化都不大,逐渐达到平衡,向样品池通入去离子水,ΔF稍微上升而ΔD稍微下降.这表明,在自组装过程中,β-环糊精与金刚烷发生包结络合作用,存在两个动力学过程,界面上吸附的高分子链发生了构象变化.这一工作为研究固/液界面的主客体自组装反应过程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体自组装 石英晶体微天平 固/液界面 构象变化 刷状聚合物
下载PDF
神经精神疾病自动分类与预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小怡 周静 +3 位作者 柯鹏飞 孔令茵 吴逢春 吴凯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2-763,共12页
神经精神疾病的神经病理机制仍有许多未知,客观临床诊断标准也十分欠缺,其诊断与预后面临巨大挑战。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神经影像数据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神经病理机制的探索和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发掘。相比于实现群体水平... 神经精神疾病的神经病理机制仍有许多未知,客观临床诊断标准也十分欠缺,其诊断与预后面临巨大挑战。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神经影像数据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神经病理机制的探索和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发掘。相比于实现群体水平分析的传统单变量分析方法,机器学习模型基于神经影像数据,实现神经精神疾病的个体化、智能化预测。综述近年来基于机器学习的神经精神疾病自动分类与预测研究进展,从机器学习基本原理和精神分裂症、抑郁症、阿尔兹海默症与帕金森病等4种典型神经精神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目前,疾病自动分类与预测研究还存在着样本量小、可重复性低等局限性,未来可以通过多站点数据协同分析来提高研究的样本量。此外,深度学习和跨疾病诊断与预测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神经精神疾病 神经影像 分类与预测
下载PDF
基于脑电的精神疾病自动分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懿 吴凯 +5 位作者 李文豪 彭润霖 陈超敏 邓泽亚 周静 林岚(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期238-246,共9页
临床上精神疾病的诊断大多依赖于精神科医生的主观评价,缺少客观有效的生物学指标。脑电信号分析与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在精神疾病辅助诊断领域的应用发展迅速,采用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对脑电信号特征进行学习,从而实现精... 临床上精神疾病的诊断大多依赖于精神科医生的主观评价,缺少客观有效的生物学指标。脑电信号分析与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在精神疾病辅助诊断领域的应用发展迅速,采用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对脑电信号特征进行学习,从而实现精神疾病的分类研究。文章介绍了脑电信号的基本概念、处理流程及其常用特征,笔者总结了脑电信号在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自动分类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机器学习方法在该领域的发展趋势。采用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仍然是用于自动分类主流的工具。但深度学习内部复杂的体系结构及训练过程阻碍了对其内部的理解,难以解释其在医学领域的作用,因此深度学习也是脑电研究发展方向之一。此外,单独对脑电图进行分析难以囊括患者所有的特征,需与其他模态的生理参数结合进行多生理参数融合分析,使得疾病诊断更加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精神疾病 自动分类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原文传递
我国医学人工智能软件及其测试技术发展概况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润霖 吴凯 +3 位作者 陈超敏 邓泽亚 陈铭湘 周静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4期155-160,共6页
医学软件测试是评估医学软件功能及性能的主要技术手段。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医学AI软件不断更新,其覆盖高算力、数据量大、模型复杂,而传统医学软件测试技术已不能满足相关需求... 医学软件测试是评估医学软件功能及性能的主要技术手段。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医学AI软件不断更新,其覆盖高算力、数据量大、模型复杂,而传统医学软件测试技术已不能满足相关需求,从而导致医学AI软件测试存在效果不佳、审评审批进展缓慢等问题,严重制约产业及其行业的发展。与传统医学软件测试技术相比,医学AI软件测试技术能够针对医学AI软件关键检测内容及性能指标,有效提高医学AI软件的检测效率。本文概述医学AI软件的发展现状,并与传统医学软件进行对比,总结现有医学软件测试技术,对医学AI软件测试技术的研究进展和不足之处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对医学AI软件发展面临的挑战及问题进行展望,旨在为医学AI软件测试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软件 人工智能 软件测试 性能指标
下载PDF
骨微观力学失效行为的原位研究
20
作者 钱天宝 杭飞 +1 位作者 庄建 陈晓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89-389,共1页
目的骨复杂的分级结构赋予其高的刚度、强度和断裂韧性,目前对骨微观增韧机理的系统性理解仍然需要更深入的实验性研究。研发新型原位AFM-力学测试平台,实现在宏观加载时原位观察密质骨各级结构的力学行为。方法利用该原位平台,首先对... 目的骨复杂的分级结构赋予其高的刚度、强度和断裂韧性,目前对骨微观增韧机理的系统性理解仍然需要更深入的实验性研究。研发新型原位AFM-力学测试平台,实现在宏观加载时原位观察密质骨各级结构的力学行为。方法利用该原位平台,首先对含天然骨髓表面的牛股骨试样进行了原位拉伸测试,原子力显微镜(AFM)记录了矿化胶原纤维的力学行为变化。随后对抛光牛骨试样进行原位弯曲测试,利用AFM追踪裂纹尖端区域骨微观结构的力学行为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质骨 弯曲测试 力学测试 微观力学 分级结构 实验性研究 原位拉伸 原位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