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品质钼靶材低压等离子喷涂成形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跃明 闵小兵 +3 位作者 熊翔 刘东华 王芬 闫志巧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84-292,共9页
采用低压等离子喷涂成形技术制备了片状及回转体钼靶材,研究了钼靶材孔隙率、氧含量、微观结构、显微硬度及拉伸强度等性能,开展了片状钼靶材的磁控溅射镀膜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低压等离子喷涂成形钼靶材为典型的定向凝固柱状晶层片结构... 采用低压等离子喷涂成形技术制备了片状及回转体钼靶材,研究了钼靶材孔隙率、氧含量、微观结构、显微硬度及拉伸强度等性能,开展了片状钼靶材的磁控溅射镀膜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低压等离子喷涂成形钼靶材为典型的定向凝固柱状晶层片结构,层片界面结合紧密,孔隙率约1.1%、氧质量分数为0.18%,显微硬度为HV0.025 361.8,抗拉强度达到373.2 MPa,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大气等离子喷涂成形钼制品。低压等离子喷涂成形片状钼靶材可磁控溅射沉积出平整、致密、连续的钼薄膜,镀膜厚度约700 nm,X射线衍射谱线表明钼薄膜为体心立方结构,沿(110)方向择优生长。磁控溅射离子的均匀轰击导致钼靶材表面快速溅射及均匀减薄,溅射表面及截面较为平整光滑,溅射凹坑均为纳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等离子喷涂 钼靶材 近净成形 力学性能 磁控溅射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高强铝合金晶粒细化抑制裂纹研究现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小辉 刘允中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6,共16页
高强铝合金(2×××,7×××等)因具有比强度高、加工性好等优点而被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广泛应用。随着大推重比飞行器设计及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轻质结构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零部件也面临着“薄壁化... 高强铝合金(2×××,7×××等)因具有比强度高、加工性好等优点而被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广泛应用。随着大推重比飞行器设计及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轻质结构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零部件也面临着“薄壁化、中空化、复合化”的发展趋势,高强铝合金的传统加工方法越来越难以满足要求。近年来,激光选区熔化成形(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作为一种常见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additive manufacturing,AM)在复杂零部件成形领域受到关注,有望成为进一步拓宽高强铝合金应用领域的新兴技术。然而,SLM成形高强铝合金因易产生周期性热裂纹和粗大柱状晶不良组织等问题而发展缓慢,晶粒细化是克服增材制造高强铝合金这一固有热裂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SLM成形高强铝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归纳了不同体系合金的力学性能,重点阐述了抑制SLM成形高强铝合金中热裂纹形成的主要策略,包括SLM工艺参数优化以及通过微合金化或添加纳米颗粒细化晶粒等方法。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合金成分的改变对材料综合性能以及热处理制度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晰等,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如SLM成形新型高强铝合金成分设计与综合性能评价、利用后处理工艺等手段进一步提升合金综合性能以及专用晶粒细化剂的设计与细化机制探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铝合金 激光选区熔化 晶粒细化 热裂纹 增材制造
下载PDF
激光粉末床熔融成形高性能Al-Mn-Mg-Sc-Zr合金的显微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唐浩 耿遥祥 +3 位作者 高超峰 席晓莹 张建涛 肖志瑜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413-1426,共14页
系统研究时效温度对激光粉末床熔融成形Al-Mn-Mg-Sc-Zr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形态合金组织致密且无裂纹,平均晶粒尺寸为3.51μm,屈服强度为(547±3)MPa。经300℃时效后,合金组织中析出大量尺寸为2~3 nm且与基... 系统研究时效温度对激光粉末床熔融成形Al-Mn-Mg-Sc-Zr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形态合金组织致密且无裂纹,平均晶粒尺寸为3.51μm,屈服强度为(547±3)MPa。经300℃时效后,合金组织中析出大量尺寸为2~3 nm且与基体共格的Al3Sc纳米颗粒。时效样品的屈服强度提升至(616±4)MPa,这得益于合金中的析出强化、固溶强化和晶界强化。当时效温度超过300℃时,部分Mn和Zr从固溶体中析出,形成Al6Mn和Al3(Sc,Zr)相。经500℃时效后,合金中Al6Mn相和Al3(Sc,Zr)相分别粗化至约600和30nm。此,合金的屈服强度下降至(372±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粉末床熔融 Al-Mn-Mg-Sc-Zr合金 显微组织演变 力学性能 Al3Sc纳米颗粒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TiC/SiC协同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性能与强化机制 被引量:5
4
作者 洪旭潮 刘允中 黄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36-2446,共11页
混杂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通过发挥各增强相的协同作用,提高其综合力学性能,具有单一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势。本文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制备了TiC/SiC混杂颗粒增强AlSi10Mg复合材料。通过EBSD、SEM、TEM和拉伸试验研... 混杂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通过发挥各增强相的协同作用,提高其综合力学性能,具有单一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势。本文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制备了TiC/SiC混杂颗粒增强AlSi10Mg复合材料。通过EBSD、SEM、TEM和拉伸试验研究了添加TiC、SiC颗粒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C的加入,使(TiC+SiC)/AlSi10Mg复合材料的组织由粗大柱状晶转变为细小的等轴晶,铝基体平均粒径仅为4.27μm。SiC与铝基体之间发生轻微的界面反应,生成少量棒状的Al4C3和Si,界面结合良好。SLM制备的(TiC+SiC)/AlSi10Mg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伸长率和抗拉强度分别为(9.7±0.4)%、(488±8)MPa,与SLM制备的AlSi10Mg合金相比,分别提高了19.8%和22.0%。TiC/SiC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强度和塑性的提高是多种强化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为采用SLM成形高性能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提供技术参考,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混杂颗粒 铝基复合材料 强化机制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TiB2与SiC颗粒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7
5
作者 沈君剑 刘允中 +2 位作者 欧阳盛 洪旭潮 刘小辉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1-259,共9页
在AlSi10Mg合金雾化粉末中添加2%纳米TiB2颗粒和1%亚微米SiC颗粒(均为质量分数),通过低能球磨制备(TiB2+SiC)/AlSi10Mg复合粉末,并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制备(TiB2+SiC)/AlSi10Mg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 在AlSi10Mg合金雾化粉末中添加2%纳米TiB2颗粒和1%亚微米SiC颗粒(均为质量分数),通过低能球磨制备(TiB2+SiC)/AlSi10Mg复合粉末,并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制备(TiB2+SiC)/AlSi10Mg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比研究(TiB2+SiC)/AlSi10Mg复合材料和AlSi10Mg合金的显微组织,并测定材料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TiB2+SiC)/AlSi10Mg复合粉末的激光反射率低于AlSi10Mg合金粉末的激光反射率(分别为31%和46%),可在较低激光功率(240 W)下进行激光选区熔化成形制备性能优良的(TiB2+SiC)/AlSi10Mg复合材料。TiB2和SiC陶瓷增强颗粒均匀分布,无明显团聚,少量TiB2聚集长大至微米级。通过用(TiB2+SiC)颗粒混杂增强,AlSi10Mg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从7.88μm减小至2.48μm,晶粒组织由粗大柱状晶转变为细小等轴晶及少量短棒状晶,抗拉强度由453.1 MPa提高至509.8 MPa,伸长率从7.2%提高至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颗粒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焊接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小强 程准 +1 位作者 邱昊 屈盛官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541-545,共5页
镍基高温合金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和抗腐蚀能力,较高的高温强度、蠕变强度和持久强度,以及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广泛地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和各种工业燃气轮机的热端部件。热端部件在服役过程中由于受磨损、冲击、高温燃气和冷热疲劳等综... 镍基高温合金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和抗腐蚀能力,较高的高温强度、蠕变强度和持久强度,以及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广泛地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和各种工业燃气轮机的热端部件。热端部件在服役过程中由于受磨损、冲击、高温燃气和冷热疲劳等综合作用,易产生热裂纹,致使零件报废。因此,镍基高温合金部件的先进修复技术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针对高温合金修复问题进行论述,着重阐述焊接方法在修复技术中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激光焊、钎焊、摩擦焊和瞬时液相扩散焊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激光焊 钎焊 摩擦焊 瞬时液相扩散焊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非晶晶化法合成钛基块状非晶复合材料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元元 杨超 +1 位作者 李小强 陈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05-2323,共19页
鉴于块状非晶合金(BAAs)的低塑性特征,回顾了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非晶晶化法制备高性能块状材料的成形技术,即先机械合金化制备钛基多组元非晶合金粉末,然后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在粉末的过冷液相区固结非晶粉末,再利用非晶晶化法使烧结... 鉴于块状非晶合金(BAAs)的低塑性特征,回顾了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非晶晶化法制备高性能块状材料的成形技术,即先机械合金化制备钛基多组元非晶合金粉末,然后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在粉末的过冷液相区固结非晶粉末,再利用非晶晶化法使烧结的非晶块体在随后的烧结和热处理过程中晶化析出β-Ti延性相,控制延性相的形貌、尺度和分布,合成以非晶相或β-Ti晶化相为基体的钛基块状非晶复合材料(CBBAAs),研究不同添加或替换组元对TiNbCuNiAl非晶粉末颗粒尺寸、热物性和微观结构的作用,探索了不同烧结参数对合成的CBBAAs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合成含晶化相CBBAAs的理论基础和非晶晶化过程中晶粒形核长大的规律,提出并利用"发展的软硬模型"来阐释应力作用下CBBAAs的断裂机理。研究结果提供一种极具前途的粉末冶金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能制备尺寸较大、力学性能优异的含晶化相的块状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非晶合金 纳米晶材料 超细晶材料 复合材料 放电等离子烧结 机械合金化 晶化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粉末冶金法制备钛基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邹黎明 杨超 李元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82-85,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钛基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情况,介绍了目前粉末冶金新技术如注射成型、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Ti生物材料,综述了常规烧结法、燃烧合成法、纤维烧结法等制备多孔Ti生物材料的进展,论述了粉末冶金方... 综述了国内外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钛基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情况,介绍了目前粉末冶金新技术如注射成型、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Ti生物材料,综述了常规烧结法、燃烧合成法、纤维烧结法等制备多孔Ti生物材料的进展,论述了粉末冶金方法制备Ti合金-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动态。指出将材料科学与生物科学结合起来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钛合金 生物医学材料
下载PDF
挤压工艺对喷射成形6061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丘林 刘允中 +1 位作者 肖文华 李凤仙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69-973,共5页
在2000kN四柱液压机上对铸态、喷射态6061铝合金进行挤压处理,研究了挤压温度、挤压比对喷射态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挤压态合金的断裂机理,并对比了铸态、喷射态合金挤压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挤压比为6.25时,随着... 在2000kN四柱液压机上对铸态、喷射态6061铝合金进行挤压处理,研究了挤压温度、挤压比对喷射态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挤压态合金的断裂机理,并对比了铸态、喷射态合金挤压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挤压比为6.25时,随着挤压温度的升高,合金试样发生再结晶的晶粒数量增加,到250℃时形成均匀细小的等轴晶组织;合金的硬度和抗拉强度随挤压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伸长率却随挤压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挤压温度为250℃时,合金晶粒尺寸随挤压比的增大而减小;伸长率和抗拉强度随挤压比的增大而升高;而硬度受挤压比变化的影响则不大。挤压态合金的断裂机理为微孔聚集断裂。"喷射+挤压"态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都比"铸造+挤压"态合金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喷射成形 挤压 组织性能 断裂机理
下载PDF
铁基粉末冶金烧结材料的疲劳与失效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志瑜 叶旋 +1 位作者 陆宇衡 李元元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1-387,395,共8页
铁基粉末冶金结构零件以其独特的优点和巨大的竞争力已在汽车等行业获得广泛的应用。材料疲劳性能的研究目前仍然是应用和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的疲劳与失效行为的研究成果,包括成分、组织和... 铁基粉末冶金结构零件以其独特的优点和巨大的竞争力已在汽车等行业获得广泛的应用。材料疲劳性能的研究目前仍然是应用和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的疲劳与失效行为的研究成果,包括成分、组织和制备工艺等因素对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的疲劳性能、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机制的影响,以及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加强国内相关领域研究,有利于促进粉末冶金学科发展和提升国内的粉末冶金技术水平,对拓展铁基粉末冶金零件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疲劳性能 失效行为 烧结钢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非晶晶化法合成Ti_(70)Nb_(7.8)Cu_(8.4)Ni_(7.2)Al_(6.6)复合材料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友 梁甲宏 +3 位作者 杨超 李小强 肖志瑜 李元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35-1341,共7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制备不含和含2%(体积分数)B4C的钛基非晶合金粉末,随后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非晶晶化法合成不含/含(TiB+TiC)的Ti70Nb7.8Cu8.4Ni7.2Al6.6超细晶/细晶钛基复合材料;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扫描电... 采用机械合金化制备不含和含2%(体积分数)B4C的钛基非晶合金粉末,随后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非晶晶化法合成不含/含(TiB+TiC)的Ti70Nb7.8Cu8.4Ni7.2Al6.6超细晶/细晶钛基复合材料;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制备的钛基非晶粉末和超细晶/细晶钛基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高能球磨80 h的钛基粉末中主要为非晶相,B4C颗粒的加入对钛基粉末的玻璃转变温度、晶化温度和晶化焓有显著的影响。另外,不含/含(TiB+TiC)的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分别为5.47和5.33 GPa;以50 K/min升温到1 223 K并保温10 min获得的Ti70Nb7.8Cu8.4Ni7.2Al6.6块体试样的断裂强度和断裂应变分别为2 098 MPa和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 放电等离子烧结 机械合金化 晶化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合成晶化相增强的块状Ti_(66)Nb_(18)Cu_(6.4)Ni_(6.1)Al_(3.5)细晶复合材料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维平 伍雪梅 +3 位作者 杨超 吕瑛 屈盛官 陈敏丹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85-1291,共7页
基于改进的非晶形成合金体系,选取Ti66Nb18Cu6.4Ni6.1Al3.5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机械合金化制备的非晶合金粉末,结合非晶晶化法,合成以高Nb含量的晶化β-Ti(Nb)延性相为基体的块状细晶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差示... 基于改进的非晶形成合金体系,选取Ti66Nb18Cu6.4Ni6.1Al3.5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机械合金化制备的非晶合金粉末,结合非晶晶化法,合成以高Nb含量的晶化β-Ti(Nb)延性相为基体的块状细晶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手段对合成的非晶合金粉末和细晶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球磨60 h后,初始混合粉末绝大部分转变成了非晶相,其玻璃转变温度、晶化温度、晶化峰值温度和熔化温度分别为750 K、830 K、847 K和1422 K,表明Nb含量的增加显著提高合金体系的热稳定性。另外,合成的块状钛基细晶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为β-Ti延性相包围(Cu,Ni)-Ti2相,其相区尺寸均大于1μm。当升温速率为167 K/min、烧结温度为1 373 K时,合成的复合材料密度、屈服强度、断裂强度和断裂应变分别为5.64 g/cm3、1 705.8 MPa、2 126.4 MPa和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复合材料 机械合金化 放电等离子烧结 晶化
下载PDF
纳秒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辅助烧蚀的玻璃表面金属化图案电路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易根苗 林新贵 +3 位作者 何林 梁良 姜长城 江鲲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19,共7页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辅助烧蚀(LIPAA)在玻璃表面金属化制备中具有经济、环境友好且高效的优点,本文研究在纳秒激光下以金属铜作为牺牲靶材于玻璃基板上采用LIPAA工艺实现金属化图案电路的可行性。为此,首先对逐行扫描LIPAA制备的玻璃基板...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辅助烧蚀(LIPAA)在玻璃表面金属化制备中具有经济、环境友好且高效的优点,本文研究在纳秒激光下以金属铜作为牺牲靶材于玻璃基板上采用LIPAA工艺实现金属化图案电路的可行性。为此,首先对逐行扫描LIPAA制备的玻璃基板上金属化图案电路的导电性能进行详细探讨。针对氧化致其导电率下降的弊端,进一步采用氢气还原对其进行后处理优化,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电路性能进行分析,揭示了纳秒激光LIPAA方法制备的玻璃金属化图案电路表面的形貌特征及电阻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激光图案化去除工艺对玻璃表面金属层进行直接烧蚀,可以在玻璃表面制备精细图案化电路。同时,采用化学氢气还原法可克服金属层氧化严重影响电路电阻率这一弊端。化学氢气还原后的平均电阻率仅为8.18×10^(-7)Ω·m,大幅地提升了玻璃表面图案化电路的导电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辅助烧蚀 表面金属化 电路 导电性
下载PDF
7075/6009铝合金复合材料热压缩变形的本构方程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卫文 张文飞 +1 位作者 罗江勇 郑小平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3-96,共4页
采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机对7075/6009铝合金复合材料在变形温度为300~500℃、应变速率为0.001~1s^(-1)条件下的热压缩变形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本构方程。结果表明: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对该复合材料的流变应力有显著影响,流变应力随... 采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机对7075/6009铝合金复合材料在变形温度为300~500℃、应变速率为0.001~1s^(-1)条件下的热压缩变形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本构方程。结果表明: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对该复合材料的流变应力有显著影响,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增大;可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正弦函数来描述该复合材料热压缩变形的峰值流变应力;热压缩变形本构方程中的结构因子A、应力水平参数α和应力指数n分别为1.23×10^(11)s^(-1),0.021和6.449,热变形激活能Q为166.89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6009铝合金复合材料 热压缩变形 本构方程
下载PDF
真空室压力对低压等离子喷涂成形钨靶材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跃明 唐求豪 +1 位作者 闫志巧 王芬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4-112,共9页
采用低压等离子喷涂成形技术制备片状及回转体钨靶材,分析真空室压力对钨靶材致密度、氧质量分数、微观结构、显微硬度及抗拉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并对片状钨靶材的磁控溅射镀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真空室压力由1.3×104Pa增大至3.... 采用低压等离子喷涂成形技术制备片状及回转体钨靶材,分析真空室压力对钨靶材致密度、氧质量分数、微观结构、显微硬度及抗拉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并对片状钨靶材的磁控溅射镀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真空室压力由1.3×104Pa增大至3.9×104Pa,钨粉充分熔化铺展,未熔W颗粒减少,钨靶材氧含量稍有提高,致密度,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分别增大至97.2%,377.8HV0.025及201.1MPa。然而,当真空室压力进一步增大至6.5×104Pa后,钨靶材层片结合界面形成絮状的W3O夹杂层,氧含量增大至0.71%,其各项性能反而有所降低。低压等离子喷涂成形片状钨靶材(3.9×104Pa真空室压力)可磁控溅射沉积出平整、致密、连续的钨薄膜,镀膜厚度约为300nm。XRD结果表明,钨薄膜为体心立方结构,沿(110)方向择优生长。磁控溅射离子的均匀轰击导致钨靶材表面快速溅射及均匀减薄,溅射表面及截面较为平整、光滑,溅射凹坑接近纳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等离子喷涂 钨靶材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磁控溅射
下载PDF
喷射成形高合金工具钢的流变应力本构方程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文华 刘允中 +1 位作者 刘丘林 王进学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7-10,13,共5页
采用喷射成形工艺制备了HGSF01高合金工具钢,在Gleeble20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等温热压缩试验,在变形速率为0.05~20 s-1和变形温度为900~1150℃条件下对喷射成形HGSF01高合金工具钢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喷射成形HGSF01高合金工具... 采用喷射成形工艺制备了HGSF01高合金工具钢,在Gleeble20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等温热压缩试验,在变形速率为0.05~20 s-1和变形温度为900~1150℃条件下对喷射成形HGSF01高合金工具钢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喷射成形HGSF01高合金工具钢热压缩变形流变应力受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影响强烈,真应力-应变曲线呈典型的动态回复再结晶特征。可以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正弦函数形式本构方程来描述喷射成形HGSF01高合金工具钢的流变应力行为,其形变激活能(Q)为435.446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成形 高合金工具钢 流变应力 本构方程
下载PDF
基于纳秒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辅助烧蚀的玻璃表面金属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长城 何林 +4 位作者 姜志康 冯万欣 林新贵 易根苗 梁良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19,47,共7页
由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辅助烧蚀(LIPAA)在玻璃表面金属化加工中具有经济、环境友好且高效的特点,该文研究了在纳秒激光下以金属铜作为牺牲靶材,于玻璃基板上采用LIPAA工艺实现直接平面金属化的可行性。为此,对逐行扫描LIPAA制备的玻璃基... 由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辅助烧蚀(LIPAA)在玻璃表面金属化加工中具有经济、环境友好且高效的特点,该文研究了在纳秒激光下以金属铜作为牺牲靶材,于玻璃基板上采用LIPAA工艺实现直接平面金属化的可行性。为此,对逐行扫描LIPAA制备的玻璃基板上平面金属层的形态和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表征;进一步,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分析仪对试件在不同激光扫描速度、线间距、激光功率及频率下金属化的表面形貌演变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以上加工参数对玻璃表面金属化覆盖率及形貌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为20 W,激光频率为20 kHz,激光扫描线间距为2.5μm,扫描速度为300 mm/s时,玻璃表面的金属化可实现全区域覆盖且厚度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辅助烧蚀 表面金属化 纳秒激光 玻璃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成型Mo/ZrC复合喷管的烧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跃明 唐求豪 +2 位作者 闫志巧 王芬 熊翔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78-786,共9页
采用化学包覆法制备Mo-(10%) ZrC复合喷涂粉末,采用气氛保护等离子喷涂成形技术结合低压热等静压致密化技术制备内径为8 mm、壁厚16.5 mm、长30 mm的某实验型固体火箭发动机Mo/ZrC复合喷管,测试喷管在地面点火试车条件下的抗热震烧蚀性... 采用化学包覆法制备Mo-(10%) ZrC复合喷涂粉末,采用气氛保护等离子喷涂成形技术结合低压热等静压致密化技术制备内径为8 mm、壁厚16.5 mm、长30 mm的某实验型固体火箭发动机Mo/ZrC复合喷管,测试喷管在地面点火试车条件下的抗热震烧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气氛保护等离子喷涂成形Mo/ZrC复合喷管经1800℃、10 MPa处理60 min后,微细ZrC颗粒均匀分布,断口晶粒仅2~5μm,致密度达94.5%。经1800℃、10 MPa处理300 min后,Mo/ZrC复合喷管由层片结构转化为颗粒状结构,致密度提高至96.8%,显微硬度及拉伸强度分别达259.8 HV0.025及138.9 MPa。地面试车实验后,Mo/ZrC复合喷管整体结构完好,未出现炸裂和破碎现象,抗热震烧蚀性能良好,其线烧蚀率仅为0.18 mm/20 s。地面试车过程中,机械剥蚀、熔化烧蚀及热化学烧蚀等三种烧蚀机制同时发生,Mo/ZrC复合喷管烧蚀程度依次为喉部>收敛段>扩散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ZrC复合喷管 气氛保护等离子喷涂 低压热等静压 发动机试车 抗热震烧蚀性能
下载PDF
Al/TiO_2/TiC体系原位合成Ti_3AlC_2/Al_2O_3/TiAl_3复合材料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华强 陈维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48-1854,共7页
通过分析机械球磨Al/TiO_2/TiC复合粉末的放热反应及原位合成动力学,确定Ti_3AlC_2/Al_2O_3/TiAl_3复合材料的合成路径。在此基础上,结合球磨后复合粉末的微观形貌和物相演变分析,提出复合材料的原位合成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原位合... 通过分析机械球磨Al/TiO_2/TiC复合粉末的放热反应及原位合成动力学,确定Ti_3AlC_2/Al_2O_3/TiAl_3复合材料的合成路径。在此基础上,结合球磨后复合粉末的微观形貌和物相演变分析,提出复合材料的原位合成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原位合成过程中存在中间产物TiO和TiC_x;机械球磨形成的"核壳结构"对原位合成组织细小均匀的Ti_3AlC_2/Al_2O_3/TiAl_3复合材料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 动力学 Ti3AlC2/Al2O3/TiAl3复合材料 合成机理
下载PDF
60Si2CrV弹簧钢的热变形行为及流变应力模型研究
20
作者 陈松军 李腾 +2 位作者 彭政务 霍向东 李烈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35-139,143,共6页
利用Gleeble-3800型热模拟机对60Si2CrV弹簧钢进行了不同条件的高温单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热变形抗力与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及真应变之间的关系,并经回归得到了60Si2CrV弹簧钢的动态再结晶参数模型和热变形抗力模型。结果表明:动态再结... 利用Gleeble-3800型热模拟机对60Si2CrV弹簧钢进行了不同条件的高温单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热变形抗力与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及真应变之间的关系,并经回归得到了60Si2CrV弹簧钢的动态再结晶参数模型和热变形抗力模型。结果表明:动态再结晶在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应变速率下发生,试样的热变形抗力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通过热变形抗力模型计算的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Si2CrV弹簧钢 热变形抗力 峰值应力 动态再结晶 数学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