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三角地区建筑工程类人才需求调研——以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为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燕林 张蔚洁 《高等建筑教育》 2017年第3期23-27,共5页
当前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86%,建筑业持续多年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担负着为建筑业培养中高层管理和技术骨干后备人员重任的985高校,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开展调研,可以适时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意见反馈,了解学生就业... 当前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86%,建筑业持续多年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担负着为建筑业培养中高层管理和技术骨干后备人员重任的985高校,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开展调研,可以适时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意见反馈,了解学生就业趋势,从而以市场需求为方向提高建筑工程类人才培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类 人才 需求 调研
下载PDF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E3图书馆结构设计 被引量:6
2
作者 赵颖 江毅 +3 位作者 易伟文 刘光爽 杨子越 吴憾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21-126,98,共7页
作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二期工程标志性建筑,E3图书馆整体呈倒梯形,建筑主屋面高度27.30m,属超限结构。建筑3层及以上中庭位置开设大洞,仅通过3、4层南北两侧连廊楼板和屋顶天窗跨度为33.6m的大跨度Z字形钢梁连接。通过5个结构方... 作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二期工程标志性建筑,E3图书馆整体呈倒梯形,建筑主屋面高度27.30m,属超限结构。建筑3层及以上中庭位置开设大洞,仅通过3、4层南北两侧连廊楼板和屋顶天窗跨度为33.6m的大跨度Z字形钢梁连接。通过5个结构方案比选,选用沿幕墙边布置斜柱的框架结构。斜柱倾斜角度约为29°,与东、西、南侧外周边悬挑2.8~8.4m的内框架形成空腹桁架。斜柱在竖向荷载下产生水平分量,通过楼板应力分析对楼板进行加强。按照设定的性能目标,对结构进行弹性计算、中震验算并采用Perform-3D软件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加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结构 中庭开洞 大跨度Z字形钢梁 结构方案比选 斜柱 空腹桁架
下载PDF
产业需求引导应用基础创新 填补空白逐浪海上风电装备——专访华南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副主任樊天慧
3
作者 陈岚 樊天慧 《广东科技》 2022年第7期22-26,共5页
“三峡引领号”是国内首个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系统装备示范工程,已于2021年12月在广东阳江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作为能源领域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三峡引领号”在建造过程中相关重要科学问题的解答离不开樊天慧团队的付出... “三峡引领号”是国内首个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系统装备示范工程,已于2021年12月在广东阳江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作为能源领域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三峡引领号”在建造过程中相关重要科学问题的解答离不开樊天慧团队的付出与努力。通过漂浮式风电系统装备示范工程背后的故事,我们不仅看到了由重大工程需求引导的基础与应用基础创新,还感受到了奋斗在一线的青年科学家的格局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技术装备 船舶与海洋工程 青年科学家 需求引导 海上风电 填补空白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阳江
下载PDF
交通运输类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意愿与行为差距的心理因素
4
作者 孙炤煜 刘丽华 +3 位作者 刘建荣 武海荣 时鑫航 曹彧豪 《职业教育发展》 2025年第1期248-256,共9页
在本科生群体中推广多样化的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科竞赛,能够有效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展现出极为显著的正面效应。然而,当前本科生在投身于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时,普遍面临着认知局限与积极性欠缺等问题,这... 在本科生群体中推广多样化的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科竞赛,能够有效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展现出极为显著的正面效应。然而,当前本科生在投身于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时,普遍面临着认知局限与积极性欠缺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成效。本文选取河南城建学院交通运输类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框架,深入剖析影响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意愿与实际行为之间差距的心理因素。最终,就情感态度、感知行为控制、感知益处等显著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的策略建议。本论文可为交通类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教学与管理模式的探索提供理论支撑。The fostering of a diverse arra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and discipline competitions among undergraduates can effectively facilitate the profound integra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with practical teaching, exhibiting a markedly positive impact on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However, currently, when engaging in a wide rang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mpetitions, undergraduates often confront challenges like cognitive constraints and a dearth of enthusiasm, thereby hindering the full effectivenes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o a certain degree. This paper focuses on undergraduate student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at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employing the expanded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o conduct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disparity between students’ intentions to participate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mpetitions and their actual behaviors. Ultimately, addressing the attitude, perceived benefit,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and other pivotal influencing factors, this paper offers a series of strategic recommendations to bolster students’ engagement. The insight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can serve a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exploration and enhancement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model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mpetition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related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竞赛 参与意愿 扩展计划行为理论
下载PDF
基于扩散模型的节假日高速公路交通流预测方法
5
作者 林培群 陈泽沐 周楚昊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9,共11页
交通管理部门需要依赖精准的交通需求预测来制定科学的交通管控措施。然而,节假日期间交通流的高度不确定性和突发性使得在假期开始前进行精确预测变得困难。本文基于扩散概率模型理论,构建一种适用于节假日交通流预测的扩散框架,并进... 交通管理部门需要依赖精准的交通需求预测来制定科学的交通管控措施。然而,节假日期间交通流的高度不确定性和突发性使得在假期开始前进行精确预测变得困难。本文基于扩散概率模型理论,构建一种适用于节假日交通流预测的扩散框架,并进一步开发了一个融合流量时空特征、节假日特性和天气因素的多特征提取条件扩散模型(Conditional Diffusion Model with Multi-feature Extraction, CDMME),以实现节假日高速公路路段的长时交通流预测。本文选取广东省内28段繁忙高速公路路段在元旦、端午节和中秋节假期的15 min及1 h流量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随机森林模型相比,CDMME在15 min和1 h总流量预测任务中的加权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Weighted 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WMAPE)分别下降了12.98%和34.88%,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分别增大了1.47%和下降了23.54%;与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相比,WMAPE分别降低了16.10%和32.39%,MAE分别降低了9.42%和27.55%。与15 min总流量预测、1 h客车流量预测和1 h货车流量预测相比,1 h总流量预测的WMAPE分别下降了29.57%、12.23%和30.42%,表明在数据量级更大的任务中,CDMME的性能更为优越。可视化结果显示,CDMME在捕捉流量峰值方面表现更出色。此外,提前1天进行预测时,CDMME的平均预测准确率最高,1 h总流量预测的精度可达到87.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长时交通流预测 条件扩散模型 高速公路 节假日
下载PDF
基于时空矩阵分解的路网交通数据修复方法
6
作者 许伦辉 许润南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9,共10页
针对城市路网交通数据缺失问题,综合考虑交通数据客观存在的时空特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空矩阵分解(spatial-temporal matrix factorization,STMF)的路网交通数据修复方法。首先依据路网时空属性,将多维交通数据处理为二维矩阵形式,将... 针对城市路网交通数据缺失问题,综合考虑交通数据客观存在的时空特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空矩阵分解(spatial-temporal matrix factorization,STMF)的路网交通数据修复方法。首先依据路网时空属性,将多维交通数据处理为二维矩阵形式,将其分解为空间特征矩阵和时间特征矩阵,并通过低秩近似的方式重构不完整交通数据矩阵,实现缺失数据的基本修复。然后,利用图拉普拉斯(graph Laplacian,GL)和门控循环网络(gated recurrent network,GRN)分别作为空间和时间正则器,进一步挖掘路网交通数据的空间结构关联特性和时间依赖特性,有效提高路网交通数据的修复精度。最后,采用洛杉矶交通速度数据集(Metr-LA)和广州交通数据集(Guangzhou-D)对STMF模型的性能与GAIN、BGCP、BTMF、LRTC-TNN和HaLRTC等基准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时空矩阵分解STMF模型相比基准模型,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缺失场景和不同的缺失率,缺失数据修复性能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数据修复 矩阵分解 交通数据 图拉普拉斯 门控循环网络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海燕 季静 +2 位作者 潘建荣 王帆 艾显书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3期98-105,共8页
近年来,为适应建筑工业化发展需求,华南理工大学对土木工程专业房建方向的毕业设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调整毕业设计目标、选题、设计内容、实施手段、进度安排、成果提交等。为保障毕业设计改革的顺利进行,采取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措施... 近年来,为适应建筑工业化发展需求,华南理工大学对土木工程专业房建方向的毕业设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调整毕业设计目标、选题、设计内容、实施手段、进度安排、成果提交等。为保障毕业设计改革的顺利进行,采取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措施,如采用PDCA循环制定了毕业设计改革的实施路径,使得毕业设计工作能逐年持续改进;引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基于BIM的预制构件深化设计、碰撞分析、施工过程模拟和计量计价等内容,改变了传统的以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为单一设计内容的状态;通过多维校企合作、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指导模式以及优秀学生助教,解决了装配式结构领域师资不足和软件使用方面的问题;通过赛教结合,提升了教师指导水平,测算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论文还探讨了传统手算内容与电算内容的取舍、现浇构件与预制构件设计内容的设定、设计难度和工作量的把握等问题,提出对于任务设置和进度安排必须基于预测结果,对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可设置必做和选做内容适应其发展阶段。改革后,毕业设计总体工作量和难度有所增大,设计内容更符合工程实际,学生的软件应用技能有较大提高,学生对预制构件的细部构造、生产和施工过程等有了更深的理解。上述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智能建造专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建造 土木工程 毕业设计 PDCA循环 装配式 BIM
下载PDF
“双一流”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燕林 张蔚洁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18年第5期6-9,共4页
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体现。高校要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有一个从上到下的顶层设计和全方位多角度完整的支撑体系。上海交通大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先行先试,取得... 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体现。高校要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有一个从上到下的顶层设计和全方位多角度完整的支撑体系。上海交通大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先行先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校内外雄厚的师资支持和高水平科研参与的普及,优质生源、创新潜质人才的提前挖掘与储备支持,重点高校、优势学科的资源优势支持,全校不同层面组织机构的协同配合与人员支撑等方面给其他高校带来了重要的启示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 人才 体系
下载PDF
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随机参数频次模型
9
作者 漆巍巍 覃铄磊 +1 位作者 朱淑芳 刘岩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271,312,共10页
为提高高速公路事故频次模型参数估计的准确性,本文以精细的事故记录、道路属性、交通流状态和天气条件数据为样本,首先,构建传统的事故频次模型并对比拟合效果,选择效果最佳的泊松-对数正态分布模型作为优化的基础模型;之后,为挖掘更... 为提高高速公路事故频次模型参数估计的准确性,本文以精细的事故记录、道路属性、交通流状态和天气条件数据为样本,首先,构建传统的事故频次模型并对比拟合效果,选择效果最佳的泊松-对数正态分布模型作为优化的基础模型;之后,为挖掘更多的影响高速公路事故频次的空间效应,在加入条件自回归先验的基础上,本文考虑相邻路段的空间溢出效应,建立一个带有空间溢出协变量的模型分析空间溢出效应对路段事故频次的影响。同时,为描绘数据的异质性对路段事故频次的影响,进一步构建一个随机参数模型。结果表明,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有效,考虑空间自相关和空间溢出效应的随机参数模型的拟合优度相较于对照模型明显提升。根据最优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进行风险因素甄别,其中,“ln(MADT)”“ln(路段长度)”“1类车”“4类车”“降水”等普通变量以及“1类车S“”圆曲线长S”等空间溢出协变量与事故频次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空间溢出效应 事故频次模型 高速公路 随机参数 空间相关性
下载PDF
考虑出行成本不确定性的路网交通疏散策略
10
作者 温惠英 邱映寒 赵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8,共10页
为提高应急管理水平,考虑突发事件影响下的交通出行成本不确定性,对城市交通疏散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根据交通疏散问题的时空特性创建时空耦合网络图,并且结合行程时间成本和冲突风险成本,提出了城市交通路网出行成本的量化方法。进一... 为提高应急管理水平,考虑突发事件影响下的交通出行成本不确定性,对城市交通疏散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根据交通疏散问题的时空特性创建时空耦合网络图,并且结合行程时间成本和冲突风险成本,提出了城市交通路网出行成本的量化方法。进一步考虑路段资源权重上限的影响,通过增加边际约束,构建基于预算不确定集的先验疏散策略的鲁棒优化模型,以最小化路网疏散过程的总交通出行成本。然后运用模型重构技术,将搭建的鲁棒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设计改进的拉格朗日松弛方法进行解耦求解。最后以SiouxFalls网络进行算例分析,数值结果表明,随着不确定集和模型规模的增大,行程时间成本和冲突风险成本的增速分别提高约29.13%和236.46%,模型预算参数控制在一定的区间,能够较好地权衡解的鲁棒性与最优性。通过南京部分区域路网案例测试验证所述方法在更大规模网络算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拉格朗日松弛方法,所提出的改良方法可以在较少的迭代次数内得到高质量的可行解。研究结果可以为应急指挥部门制定可靠的交通疏散策略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网络疏散 时空网络图 出行成本不确定性 鲁棒优化 改进拉格朗日松弛方法
下载PDF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一期工程装配式结构设计与思考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帆 韦宏 +1 位作者 罗志锋 黎协升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6-61,共6页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一期工程中有8栋多层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采用了装配式技术,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柱、预制主梁、预制次梁、预制叠合板、预制卫生间沉箱、预制楼梯、预制阳台、预制非承重围护墙、预制内隔墙、预制梁墙一体构件...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一期工程中有8栋多层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采用了装配式技术,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柱、预制主梁、预制次梁、预制叠合板、预制卫生间沉箱、预制楼梯、预制阳台、预制非承重围护墙、预制内隔墙、预制梁墙一体构件以及局部预制剪力墙,装配率均达到A级装配式评价标准。以此工程为例阐述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包括拆分设计、构造设计、BIM应用、施工中的优化设计等,并介绍了本工程应用的预制混凝土新型干法连接技术以及再生块体混凝土预制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新型干法连接技术 再生块体 预制构件
原文传递
基于动态生成对抗网络的路网缺失交通数据修复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伦辉 李金龙 +1 位作者 李若南 陈俊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40,共11页
针对智能交通系统数据采集过程中发生的数据缺失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生成对抗网络(dynamic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D-GAN)的路网交通数据修复方法。该方法首先依据交通数据的时空特性与设定的缺失类型和缺失比例来构造... 针对智能交通系统数据采集过程中发生的数据缺失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生成对抗网络(dynamic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D-GAN)的路网交通数据修复方法。该方法首先依据交通数据的时空特性与设定的缺失类型和缺失比例来构造各种缺失交通数据矩阵,然后基于博弈思想迭代训练由2个全连接神经网络构成的生成对抗网络。引入一种新颖的动态自适应机制,研究能在模型计算过程中自动识别生成器与判别器的最佳迭代次数,最终生成完整的交通数据矩阵并修复缺失值。采用加州PeMS和广州交通速度数据集来完成D-GAN模型的构建,并使用多种评价指标评估D-GAN的修复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非随机缺失模式,D-GAN对随机缺失模式的修复精度更高;随着缺失率增加,D-GAN的修复精度加速下降。但在各种缺失条件下,D-GAN模型的修复性能要优于现有模型(例如BGCP、prophet-RF和G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交通数据修复 生成对抗网络 博弈思想 动态自适应机制
下载PDF
轨道交通户外站台门与列车间隙背景灯带图像分割算法研究
13
作者 郑仲星 刘伟铭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8-185,共8页
轨道交通在发车前需要清空站台与列车间隙,否则异物入侵会对乘客与列车运行造成安全隐患,基于背景灯带的异物入侵检测需要对灯带在图像中进行图像分割、提取、识别。针对在户外站台场景下,复杂背景和日光等因素为背景灯带提取带来困难... 轨道交通在发车前需要清空站台与列车间隙,否则异物入侵会对乘客与列车运行造成安全隐患,基于背景灯带的异物入侵检测需要对灯带在图像中进行图像分割、提取、识别。针对在户外站台场景下,复杂背景和日光等因素为背景灯带提取带来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无监督的图像分割算法。首先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将特征图输入到后续分类器中对所有像素进行类别输出。在训练过程中,使用的损失函数从三方面进行设计:考虑特征相似度和空间连续约束、基于深度支持向量描述以及基于几何与光度增强。算法能够实现单样本无监督对神经网络参数进行调优。通过对某城轨站台真实数据采集及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与训练样本不同光照条件、拍摄角度条件下,对背景灯带进行分割的F1分数为78.47%;在性能优于其他方法的同时,耗时最多能减少97.1%;算法为基于背景灯带的异物检测方案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图像分割方法,为后续的异物自动检测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站台间隙 异物入侵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支持向量数据描述 无监督图像分割 灯带检测
下载PDF
广厦大学图书馆钢桁架悬挂体系结构设计
14
作者 朱东伟 姜正荣 +1 位作者 劳晓杰 余学红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0-44,141,共6页
广厦大学图书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为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在屋顶设置悬臂钢桁架,悬臂钢桁架端部设置钢吊柱,吊柱与各层楼面钢梁相连,形成悬挂体系。采用YJK和MIDAS Gen软件,对比分析了小震作用及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 广厦大学图书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为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在屋顶设置悬臂钢桁架,悬臂钢桁架端部设置钢吊柱,吊柱与各层楼面钢梁相连,形成悬挂体系。采用YJK和MIDAS Gen软件,对比分析了小震作用及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弹性响应、静力弹塑性分析。考虑钢桁架上下弦楼板协同作用,并指定施工顺序进行施工模拟分析,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销轴节点进行验算。结果表明:大震作用下,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较好的延性,结构具有安全性和合理性;销轴节点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应力水平均符合要求;悬挑位置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楼盖可以缩短工期,提高建筑装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钢桁架悬挂体系 施工模拟 楼盖舒适度 销轴节点
下载PDF
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的困境与进阶——以南京市为例
15
作者 陈海伟 刘入嘉 刘尔辉 《交通与港航》 2024年第2期75-79,85,共6页
为减轻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和运营补亏压力,提高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质量,在梳理南京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历程的基础上,剖析当前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主要面临实施细则缺失、用地收储滞后、规划统筹不足、融资模式单一、轨道建设与综合开... 为减轻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和运营补亏压力,提高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质量,在梳理南京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历程的基础上,剖析当前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主要面临实施细则缺失、用地收储滞后、规划统筹不足、融资模式单一、轨道建设与综合开发时序错配等困境,提出完善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的政策机制体系、加快用地开发潜力评估及收储、制定全市TOD发展战略和综合开发规划设计指引、建立多元轨道交通建设和综合开发投融资机制、明确综合开发全流程推进路径及分期实施时序等对策,助推南京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向更高水平进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TOD 综合开发 土地收储 投融资
下载PDF
考虑道路收费的系统最优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分流方法
16
作者 田龙 郭月利 +2 位作者 袁雪强 方地久 曾强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94,共10页
交通分流是保障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交通运行效率的重要措施。然而,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多依靠管理人员经验性地确定分流措施,缺乏系统客观的分流方法,分流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根据区域分流路网的道路特征,在行程时间基础上考虑... 交通分流是保障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交通运行效率的重要措施。然而,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多依靠管理人员经验性地确定分流措施,缺乏系统客观的分流方法,分流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根据区域分流路网的道路特征,在行程时间基础上考虑道路收费对出行者路径选择的影响,构建路段阻抗函数。从交通管理者角度出发,以路网总出行阻抗最小为优化目标,考虑需求守恒、路径路段流量关系和路径流量非负约束,建立系统最优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分流模型。分析模型的卡罗需-库恩-塔克(Karush-Kuhn-Tucker,KKT)条件,设计基于梯度投影的路径型算法,求解得到路网各起讫点(origin-destination,OD)之间的分流路径和路径流量。以广东省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例,量化分析不分流、分流时不考虑道路收费和分流时考虑道路收费3种情形下的整体路网及改扩建高速施工路段交通运行状况。结果表明:分流时不考虑道路收费,改扩建高速施工路段交通量平均降低27.72%,饱和度降低0.09,平均车速提高4.26 km/h;分流时考虑道路收费后,改扩建高速施工路段交通量平均降低44.8%,饱和度降低0.4,平均车速提高12.98 km/h,道路通行效率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分流并未导致路网中其它路段交通运行情况变差。以上结论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改扩建交通分流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高速公路 交通分流 系统最优 道路收费
下载PDF
某带弱连廊的细腰型超高层建筑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17
作者 杨春 袁嘉明 +2 位作者 左志亮 蔡健 吴轶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9,共8页
某超高层建筑塔楼的两侧子结构通过每层的两条连廊连接,形成平面细腰型且开洞的结构形式。通过1∶35缩尺比例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了模型的破坏形态、动力特性、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扭转响应等,重点研究了连廊的应变响应。结果表明... 某超高层建筑塔楼的两侧子结构通过每层的两条连廊连接,形成平面细腰型且开洞的结构形式。通过1∶35缩尺比例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了模型的破坏形态、动力特性、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扭转响应等,重点研究了连廊的应变响应。结果表明:在采用规范方法所选地震波作用下,模型未见破坏;在速度脉冲型地震波作用下,多层连廊端部产生竖向裂缝。模型以Y向整体侧移为主,两侧子结构发生明显的异步变形,对连廊受力不利。建议在设计时,除了加强连廊与子结构的连接外,应尽量减小子结构抗侧刚度的差异,控制细腰部分的缩进程度和开洞尺寸,控制子结构外伸段长宽比以及两侧外伸段的抗侧刚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腰型超高层建筑 弱连廊 振动台试验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地下结构排水盲沟减压抗浮简化设计方法
18
作者 潘泓 刘荣照 +2 位作者 骆冠勇 彭斯格 曹洪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5-694,共10页
目前,排水盲沟减压抗浮系统中排水盲沟设计主要采用数值法分析计算,尚无简单实用的简化计算方法。基于盲沟为等水头边界及入渗量均布于盲沟单元等假定,建立排水盲沟网格简化模型,得到平面布置为矩形的盲沟单元水头分布解析解,给出入渗... 目前,排水盲沟减压抗浮系统中排水盲沟设计主要采用数值法分析计算,尚无简单实用的简化计算方法。基于盲沟为等水头边界及入渗量均布于盲沟单元等假定,建立排水盲沟网格简化模型,得到平面布置为矩形的盲沟单元水头分布解析解,给出入渗量、单元几何尺寸等参数即可算得盲沟单元内水头分布。提出均匀入渗和非均匀入渗情况下底板入渗量分布的计算模式。通过算例验证,简化方法适用前提为盲沟及结构底板底部布置有渗透性远大于土体的疏水层,简化算法与有限元结果的相对误差较小且结果偏于保守,可用于盲沟布置的设计。对典型土层算例对比发现:若底板下部地层为弱透水层中夹有一层强透水层,底板入渗量会均匀分布,盲沟可等间距均匀布置;若下部地层无强透水层,入渗量大部分集中在距帷幕1倍~1.5倍坑底含水层厚度范围内,盲沟间距应在该范围内减小,在底板中部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浮 排水减压 排水盲沟 渗流 简化方法
原文传递
纤维网增强地聚物砂浆加固双向板的抗弯性能
19
作者 张海燕 陈海标 +1 位作者 吴波 李梦圆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3,共9页
纤维编织网增强砂浆(TRM)加固是一种采用砂浆作为无机胶黏剂将纤维编织网粘贴于构件表面形成加固层的方法,其具有轻质高强、几乎不改变截面尺寸、耐高温性能和耐久性好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TRM中的胶黏剂通常采用聚合物改性水... 纤维编织网增强砂浆(TRM)加固是一种采用砂浆作为无机胶黏剂将纤维编织网粘贴于构件表面形成加固层的方法,其具有轻质高强、几乎不改变截面尺寸、耐高温性能和耐久性好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TRM中的胶黏剂通常采用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但水泥的生产能耗和碳排放量较大。为实现“双碳”目标,采用生产能耗和碳排放量远低于水泥而力学性能与水泥相近的地聚物取代水泥,形成纤维编织网增强地聚物砂浆(TRGM)加固法。采用碳纤维编织网增强地聚物砂浆加固钢筋混凝土双向板,开展不同长宽比和加固层数的TRGM加固板的抗弯性能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并与相应未加固板的性能进行比较,考察了TRGM的加固效果、双向纤维对承载力的贡献和传力机理。研究结果表明:TRGM加固能有效提高双向板的开裂后刚度和抗弯承载能力,抑制裂缝发展,尤其是沿短边方向的裂缝数量明显减少;双向板长宽比越大,TRGM的加固效果越明显;1层TRGM的加固效果受纤维编织网搭接以及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使得其加固效率远低于2层TRGM加固的情况,纤维网的搭接可能会影响纤维强度的发挥,设计时应保证纤维有足够的搭接长度;加固板短向与长向承担的弯矩比在短向钢筋屈服后会逐渐降低,长向钢筋和纤维对承载力的贡献逐渐增大;随着跨中挠度增加,纤维承担的拉力占比呈现出先减后增再减的波浪形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板 地聚物砂浆 碳纤维编织网 抗弯加固 力学性能 传力机理
下载PDF
考虑杆件初偏心的弦支柱壳结构稳定性分析
20
作者 姜正荣 刘小梁 +2 位作者 石开荣 苏昌旺 左志亮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9,共8页
目前对考虑杆件初偏心的空间结构稳定性分析相对较少,为揭示杆件初偏心对弦支柱壳结构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规律,该文提出了以端部刚性杆来引入杆件初偏心的模拟方法,给出了刚性杆与初偏心杆件弹性模量的比值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缺陷... 目前对考虑杆件初偏心的空间结构稳定性分析相对较少,为揭示杆件初偏心对弦支柱壳结构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规律,该文提出了以端部刚性杆来引入杆件初偏心的模拟方法,给出了刚性杆与初偏心杆件弹性模量的比值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缺陷模态法,依次对理想结构和整体缺陷结构引入杆件初偏心,并进行弹塑性全过程分析,考察杆件初偏心及两种缺陷的同时施加对弦支柱壳结构非线性屈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刚性杆的弹性模量取初偏心杆件对应数值的100倍以上时,计算结果相差较小,由此取两者弹性模量的比值为100;对理想结构引入杆件初偏心时,弦支柱壳结构的稳定承载力系数降幅不大(最大降幅为8.27%),该结构对杆件初偏心并不十分敏感,兼顾计算工作量,工程实践中可不考虑杆件初偏心的不利影响;对整体缺陷结构引入杆件初偏心时,与理想结构相比,弦支柱壳结构的稳定承载力系数明显降低(降幅最大达27.64%),但其降幅略小于两种缺陷单独引入的降幅之和,整体缺陷和杆件初偏心的同时引入,对该结构的稳定承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耦合影响,且前者的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弦支柱壳结构 杆件初偏心 整体缺陷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