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类输入饱和非仿射非线性系统的非线性动态逆控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浩 裴海龙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5-432,共8页
输入饱和是实际系统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很多已有的控制方法要求被控系统具有仿射结构.本文针对一类具有输入饱和的非仿射纯反馈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摄动理论的非线性动态逆控制方法.首先构建一个快变子系统,在慢时间尺度下将... 输入饱和是实际系统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很多已有的控制方法要求被控系统具有仿射结构.本文针对一类具有输入饱和的非仿射纯反馈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摄动理论的非线性动态逆控制方法.首先构建一个快变子系统,在慢时间尺度下将非仿射非线性系统转换为具有仿射结构的线性系统,从而应用已有的控制算法实现控制目的.为了消除输入饱和带来的影响,建立一个中间子系统对理想控制量与输入饱和限制下控制量的差进行估计和补偿.所提出的控制方法不依赖于被控系统固有的时标分离特性,并能证明闭环系统指数跟踪参考轨迹.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与多种控制算法相结合.与动态面控制器和传统近似动态逆控制器的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仿射非线性系统 非线性控制 奇异值摄动 输入饱和 反步法
下载PDF
基于高频正交方波注入法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林 林珊 +1 位作者 王孝洪 连维钊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4,共11页
针对传统高频注入法解调过程复杂和观测精度受非理想因素时延影响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高频正交方波注入法的零低速位置估计方法。首先,考虑估计旋转轴系注入的低可靠性,选择将高频信号注入静止轴系,采用简单代数运算提取出高频响应电流... 针对传统高频注入法解调过程复杂和观测精度受非理想因素时延影响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高频正交方波注入法的零低速位置估计方法。首先,考虑估计旋转轴系注入的低可靠性,选择将高频信号注入静止轴系,采用简单代数运算提取出高频响应电流,通过解调正向虚拟高频响应电流初步估计转子位置;然后,针对主要非理想因素进行影响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解调负向虚拟高频响应电流提取出相位滞后角,完成补偿;最后,为避免启动阶段位置收敛错误,通过获取电感变化趋势判断出磁极极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各类工况均能稳定收敛,且最大平均误差不超过1°,说明了算法的抗扰性以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正交方波注入法 误差分析 时延补偿 磁极辨识
下载PDF
联合多曝光融合和图像去模糊的深度网络
3
作者 张梅 赵康威 朱金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19-4228,共10页
多曝光图像融合可提高图像的动态范围,从而获取高质量的图像。对于在像自动驾驶等快速运动场景中获得的模糊的长曝光图像,利用通用的图像融合方法将其直接与低曝光图像融合得到的图像质量并不高。目前暂缺乏对带有运动模糊的长曝光和短... 多曝光图像融合可提高图像的动态范围,从而获取高质量的图像。对于在像自动驾驶等快速运动场景中获得的模糊的长曝光图像,利用通用的图像融合方法将其直接与低曝光图像融合得到的图像质量并不高。目前暂缺乏对带有运动模糊的长曝光和短曝光图像的端到端融合方法。基于此,该文提出一种联合多曝光融合和图像去模糊的深度网络(DF-Net)端到端地解决带有运动模糊的长短曝光图像融合问题。该方法提出一种结合小波变换的残差模块用于构建编码器和解码器,其中设计单个编码器对短曝光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构建基于编码器和解码器的多级结构对带有模糊的长曝光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设计残差均值激励融合模块进行长短曝光特征的融合,最后通过解码器重建图像。由于缺少基准数据集,创建了基于数据集SICE的带有运动模糊的多曝光融合数据集,用于模型的训练与测试。最后,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将所设计的模型和方法和其他先进的图像去模糊和多曝光融合的分步优化方法进行了实验对比,验证了该文的模型和方法对带有运动模糊的多曝光图像融合的优越性。并在移动车辆上采集到的多曝光数据组上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了所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曝光图像融合 图像去模糊 小波变换 特征融合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机床数控系统主从控制器通信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剑伟 周晨钟 皮佑国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针对机床数控系统主从式控制结构的串行通信需求,文章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设计了实现RS422串行通信协议的通信接口。由FPGA完成双通道异步收发器(UART),双缓冲先进先出(FIFO)存储器等通信接口功能,在此基础上完成主控制器和从... 针对机床数控系统主从式控制结构的串行通信需求,文章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设计了实现RS422串行通信协议的通信接口。由FPGA完成双通道异步收发器(UART),双缓冲先进先出(FIFO)存储器等通信接口功能,在此基础上完成主控制器和从控制器的串行通信软件设计。通信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解决方案,实现了机床数控系统主从控制器间的串行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串行通信 主从式控制 通信协议
下载PDF
无人直升机云台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5
作者 余宝意 裴海龙 《自动化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8-51,共4页
针对小型无人机的航拍应用,设计了一种基于ARM的机载云台控制系统,实现了通过地面PC的键盘操作来远程控制云台姿态和摄像机参数。根据地面接收到的实时图像信息,手动给定云台的期望偏转角度;利用电位传感器采集云台的实际角度数据作反馈... 针对小型无人机的航拍应用,设计了一种基于ARM的机载云台控制系统,实现了通过地面PC的键盘操作来远程控制云台姿态和摄像机参数。根据地面接收到的实时图像信息,手动给定云台的期望偏转角度;利用电位传感器采集云台的实际角度数据作反馈,然后依据控制算法驱动云台及时调整摄像机,使得摄像机始终能拍摄到目标对象;同时通过地面监控软件,可以实时观察机载云台的状态信息。该设计已在某小型无人机上成功应用,并且达到了不错的控制与拍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直升机 云台 远程控制 摄像机
下载PDF
基于DSP与BIOS内核的运动控制器软件系统架构
6
作者 周晨钟 李剑伟 皮佑国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20期65-69,共5页
在以德州仪器(TI)公司的DSP为主控芯片,FPGA为辅助控制的运动控制器硬件平台上,采用TI公司的BIOS实时内核,提出一种运动控制器软件架构方案。该方案可以针对不同用户需求进行功能组件二次开发和移植,软件源代码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标准... 在以德州仪器(TI)公司的DSP为主控芯片,FPGA为辅助控制的运动控制器硬件平台上,采用TI公司的BIOS实时内核,提出一种运动控制器软件架构方案。该方案可以针对不同用户需求进行功能组件二次开发和移植,软件源代码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标准化函数接口,可维护性良好。经过实验测试,能满足开放性、实时性、可移植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系统 软件架构 数字信号处理器
下载PDF
协调控制子区快速动态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卢凯 徐建闽 +1 位作者 郑淑鉴 王世明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9-287,共9页
通过建立基于交叉口关联度的协调控制子区划分模型,设计最佳控制子区划分方案获取流程,实现了交通信号控制子区的动态划分;针对最佳控制子区划分方案求解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维数灾难问题,提出利用降维处理与遗传算法两种方法进行子区划分... 通过建立基于交叉口关联度的协调控制子区划分模型,设计最佳控制子区划分方案获取流程,实现了交通信号控制子区的动态划分;针对最佳控制子区划分方案求解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维数灾难问题,提出利用降维处理与遗传算法两种方法进行子区划分方案的快速寻优,并给出了一套协调控制子区快速动态划分流程.通过算例分析说明,在一定规模路网之下本文提出的控制子区快速动态划分方法将以一个较大概率搜索到次优子区划分方案,且因其计算时间可以被有效控制,因此完全能够满足控制子区划分的实时性要求,可推广应用于城市区域交通信号实时控制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号控制 控制子区 快速划分 降维处理 遗传算法
下载PDF
绿波协调控制方案的速度区间适应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2
8
作者 卢凯 吴焕 +1 位作者 杨兴 徐建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66,83,共8页
针对实际行驶车速的不确定性,分析了行驶车速变化对交通信号绿波协调控制方案实际效果的影响;通过确定行驶速度的正常变化区间,设定绿波协调控制平均设计车速,生成干道绿波协调控制备选方案;根据速度分布下的绿波带宽期望评价备选方案,... 针对实际行驶车速的不确定性,分析了行驶车速变化对交通信号绿波协调控制方案实际效果的影响;通过确定行驶速度的正常变化区间,设定绿波协调控制平均设计车速,生成干道绿波协调控制备选方案;根据速度分布下的绿波带宽期望评价备选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优选.算例分析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考虑了干道不同行驶方向行驶速度的变化范围与分布情况,可依据行驶速度的数据样本与概率分布,在多个备选方案中优选出一套面向行驶速度区间需求的最佳绿波协调控制方案,实现了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方案风险的量化评估,提高了干道绿波协调控制方案的适应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控制 绿波协调 方案评价 速度区间 带宽期望 适应性
下载PDF
干扰下的无人直升机自适应反步法鲁棒跟踪控制(英文) 被引量:15
9
作者 贺跃帮 裴海龙 +1 位作者 周洪波 孙太任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34-843,共10页
针对无人直升机干扰下的鲁棒轨迹跟踪问题,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反步控制方法.鉴于作用在直升机上的干扰是产生跟踪误差的主要原因,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寻求一种方法来补偿这种干扰.首先,将未建模动态如外部阵风干扰、配平误差、机身、垂尾... 针对无人直升机干扰下的鲁棒轨迹跟踪问题,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反步控制方法.鉴于作用在直升机上的干扰是产生跟踪误差的主要原因,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寻求一种方法来补偿这种干扰.首先,将未建模动态如外部阵风干扰、配平误差、机身、垂尾、平尾以及其他可忽略的动态产生的力和力矩看成一种组合干扰,从而建立了一个方便反步法控制器设计的简化模型.当设计好反步法控制器后,设计了一个非线性自适应律来估计这种组合干扰,并通过将干扰估计值整合到反步控制器中,使得闭环跟踪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得到了保证,即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所设的控制器对于干扰主动阻隔,特别是低频干扰的主动阻隔是有效的.最后,两个仿真研究验证了该方法是优于常规反步法和积分反步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反步法 鲁棒控制 轨迹跟踪 无人直升机 干扰估计
下载PDF
基于滑模观测器与滑模控制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74
10
作者 陈思溢 皮佑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8-117,共10页
针对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转子位置与转速无法直接测量的问题,提出基于滑模观测器的转子位置间接检测方法。通过研究低速时滑模观测器的估算误差较大的特点,分析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式下电机存在无法零速起动的问题,利用... 针对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转子位置与转速无法直接测量的问题,提出基于滑模观测器的转子位置间接检测方法。通过研究低速时滑模观测器的估算误差较大的特点,分析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式下电机存在无法零速起动的问题,利用变压变频控制策略进行他控起动。依据滑模观测器的电流跟随特性和滑模控制器的转速跟随特性,同时引入时变项,在提高滑模面收敛速度的基础上实现了调速系统由他控方式向自控方式的平滑过渡。仿真和实验证明,提出的算法不仅解决了滑模观测器在零速及附近的低速范围内所存在的预测死区问题,而且削弱了两种控制方式切换过程中产生的抖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 滑模观测器 滑模控制器 变压变频控制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控制器的PMSM恒速控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瑞萍 史步海 皮佑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9-125,共7页
为了实现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高性能速度控制,提出一种能满足系统稳定性和鲁棒性要求的分数阶比例积分控制器.为评价该分数阶控制器的性能,将该控制器和采用最优化设计的整数阶比例积分控制器分别应用于同一系统进行了仿真和原型实验.结... 为了实现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高性能速度控制,提出一种能满足系统稳定性和鲁棒性要求的分数阶比例积分控制器.为评价该分数阶控制器的性能,将该控制器和采用最优化设计的整数阶比例积分控制器分别应用于同一系统进行了仿真和原型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的负载扰动,分数阶比例积分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最优的整数阶比例积分控制器,且其对系统开环增益变化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 分数阶比例积分控制器 整数阶比例积分控制器 抗扰性能 鲁棒性
下载PDF
无人直升机的自适应动态面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贺跃帮 裴海龙 +1 位作者 叶祥 张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共8页
针对无人直升机模型阶数较高、负载变化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动态面的控制方法.该方法用一阶线性滤波器来估计虚拟控制信号的导数,显著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过程.此外,通过对无人机重量的自适应在线估计,保证了闭环系统在有负载... 针对无人直升机模型阶数较高、负载变化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动态面的控制方法.该方法用一阶线性滤波器来估计虚拟控制信号的导数,显著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过程.此外,通过对无人机重量的自适应在线估计,保证了闭环系统在有负载变化下的稳定性,并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轨迹跟踪误差半全局一致最终有界.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直升机 自适应动态面控制 轨迹跟踪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
下载PDF
无人直升机鲁棒积分滤波反步法飞行控制设计 被引量:5
13
作者 贺跃帮 裴海龙 +1 位作者 赵运基 李坚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36,共7页
现有的无人直升机模型具有阶数高、精确建模困难、外部干扰大等缺点,因此,设计常规反步控制器面临着计算量大、抗干扰能力不足、轨迹跟踪效果差等问题.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积分滤波反步法的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 现有的无人直升机模型具有阶数高、精确建模困难、外部干扰大等缺点,因此,设计常规反步控制器面临着计算量大、抗干扰能力不足、轨迹跟踪效果差等问题.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积分滤波反步法的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滤波器对虚拟控制量进行求导,以解决反步控制器的微分爆炸问题;通过引入积分项和不连续的鲁棒项来提高闭环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消除轨迹跟踪静态误差.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直升机 轨迹跟踪 鲁棒控制 滤波反步法 静态误差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分数阶建模与实验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余伟 皮佑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5-60,共6页
基于实际电感和实际电容在本质上是分数阶的事实,对永磁同步电机建立分数阶模型.用伪随机信号作为外部激励信号进行辨识实验,利用采集到的实验数据和分数阶模型输出误差辨识算法,对分数阶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最后对永磁同步电机的分数阶... 基于实际电感和实际电容在本质上是分数阶的事实,对永磁同步电机建立分数阶模型.用伪随机信号作为外部激励信号进行辨识实验,利用采集到的实验数据和分数阶模型输出误差辨识算法,对分数阶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最后对永磁同步电机的分数阶和整数阶模型,采用同一PI控制器设计准则,通过实验验证了分数阶模型比整数阶模型能更精确地描述永磁同步电机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分数阶 伪随机二进制序列 输出误差 辨识算法
下载PDF
用于动作识别的双流自适应注意力图卷积网络 被引量:7
15
作者 杜启亮 向照夷 +1 位作者 田联房 余陆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29,共10页
人体动作识别因在公共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备受关注。然而,现有的图卷积网络在融合多尺度节点的邻域特征时,通常采用各阶邻接矩阵直接相加的方法,各项重要性一致,难以聚焦于重要特征,不利于最优节点关系的建立,同... 人体动作识别因在公共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备受关注。然而,现有的图卷积网络在融合多尺度节点的邻域特征时,通常采用各阶邻接矩阵直接相加的方法,各项重要性一致,难以聚焦于重要特征,不利于最优节点关系的建立,同时采用对不同模型的预测结果求平均的双流融合方法,忽略了潜在数据的分布差异,融合效果欠佳。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双流自适应注意力图卷积网络,用于对人体动作进行识别。首先,设计了能自适应平衡权重的多阶邻接矩阵,使模型聚焦于更加重要的邻域;然后,设计了多尺度的时空自注意力模块及通道注意力模块,以增强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最后,提出了一种双流融合网络,利用双流预测结果的数据分布来决定融合系数,提高融合效果。该算法在NTU RGB+D的跨主体和跨视角两个子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分别达92.3%和97.5%,在Kinetics-Skeleton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达39.8%,均高于已有算法,表明了文中算法对于人体动作识别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识别 图卷积网络 邻接矩阵 注意力 双流融合
下载PDF
一类饱和非有理系统状态反馈设计(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乃洲 裴海龙 +1 位作者 王俊 张谦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3-831,共9页
本文研究了一类饱和非有理系统状态反馈镇定问题.通过线性分式表示技术,这类非有理系统可以转化为带有两个非线性回路的线性时不变(linear time-invariant,LTI)系统.假设非有理函数项分别满足局部扇形区间不等式以及局部Lipschitz条件,... 本文研究了一类饱和非有理系统状态反馈镇定问题.通过线性分式表示技术,这类非有理系统可以转化为带有两个非线性回路的线性时不变(linear time-invariant,LTI)系统.假设非有理函数项分别满足局部扇形区间不等式以及局部Lipschitz条件,提出了两种基于LMI条件的镇定方法.最后,举例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器饱和 状态反馈 非线性系统 线性矩阵不等式 吸引域
下载PDF
无纺布成品表面污渍机器视觉检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谦 裴海龙 +1 位作者 史步海 赵运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87,共7页
无纺布成品表面污渍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在保证可靠性、易用性的同时,还要有较低的成本、较高的检测速度和精度.根据此需求,文中设计了一种嵌入式机器视觉检测系统,该系统集成了人机界面,能避免因依赖计算机而造成的易用性问题.文中介绍了... 无纺布成品表面污渍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在保证可靠性、易用性的同时,还要有较低的成本、较高的检测速度和精度.根据此需求,文中设计了一种嵌入式机器视觉检测系统,该系统集成了人机界面,能避免因依赖计算机而造成的易用性问题.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了基于动态阈值的污渍判断方法,以保证图像运算的实时性与检测的精度,降低误判率,提高检测的可靠性.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在线速度为300m/min的无纺布成品生产中,能够检测出1mm2的污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图像处理 无纺布成品 污渍检测 CCD传感器
下载PDF
经编机电子贾卡混合异构串行通信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赖森财 任雯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3-349,358,共8页
针对传统经编机多板卡架构的电子贾卡控制系统存在的可靠性低、维护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面向工程应用、高度集成的新型嵌入式电子贾卡导纱针块(embedded electronic jacquard guide bar,EEJGB)。基于EEJGB,提出了一种兼顾通信可靠性... 针对传统经编机多板卡架构的电子贾卡控制系统存在的可靠性低、维护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面向工程应用、高度集成的新型嵌入式电子贾卡导纱针块(embedded electronic jacquard guide bar,EEJGB)。基于EEJGB,提出了一种兼顾通信可靠性和容错性的分布式混合异构串行通信架构,并对该通信架构进行了实时性分析。同时,为获取EEJGB的地址,提出了一种动态分配机制。为了验证该通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Modbus协议下的具体通信方法实例进行试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混合异构串行通信架构实时性高,在保证花型文件可靠传输的同时,极大地便利了EEJGB的故障定位、快速检修和分布式扩展,研究结果能够为新一代集成电子贾卡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机电子贾卡 串行通信 MODBUS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的分数阶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思溢 皮佑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8-84,94,共8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低速或零速下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他控启动与自控运行的分段控制策略.一方面,当系统处于他控启动阶段时,通过向电机定子绕组输入稳定变化的旋转磁场使电机得以平滑启动或停机;另一方面...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低速或零速下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他控启动与自控运行的分段控制策略.一方面,当系统处于他控启动阶段时,通过向电机定子绕组输入稳定变化的旋转磁场使电机得以平滑启动或停机;另一方面,当系统处于自控运行阶段时,引入分数阶滑模观测器与分数阶模型的思想,以确保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能实现控制方式间的平滑切换.通过仿真和实验给出了分数阶滑模观测器与整数阶滑模观测器分别作用于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中的响应特性曲线.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不但能实现电机的平滑启动,而且能有效地消减控制方式切换过程中所产生的抖振,达到较高的综合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传感器控制 分数阶 滑模观测器
下载PDF
无人直升机局部H_∞最优LPV速度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贺跃帮 裴海龙 周洪波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68-1274,共7页
针对无人直升机的大范围鲁棒控制问题,提出局部H∞最优线性变参数(linear parameter varying,LPV)速度(local H∞optimal LPV velocity,LHOV)控制方法。首先将无人直升机系统简化成含有干扰的LPV系统,针对各个固定飞行模式独立设计H∞... 针对无人直升机的大范围鲁棒控制问题,提出局部H∞最优线性变参数(linear parameter varying,LPV)速度(local H∞optimal LPV velocity,LHOV)控制方法。首先将无人直升机系统简化成含有干扰的LPV系统,针对各个固定飞行模式独立设计H∞静态输出反馈(H∞static output feedback,HSOF)控制器,然后采用插补控制技术,针对每一种飞行模式下的线性系统设计一个只含有不可控部分和不可观部分的插补控制器,进而将所有模式下的控制器融合成一个LHOV控制器,从而既保证模式之间鲁棒转换,又使得系统进入任意一个模式后能达到H∞性能最优。最后,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设计的控制器能够获得大范围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直升机 H∞静态输出反馈 插补控制 线性变参数 鲁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