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过程二噁英生成与排放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虹光 李帅英 +7 位作者 王超 丹慧杰 卢琦 房凡 赵亮 张宁 高媛 张海军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0-166,共7页
为了解耦合污泥对燃煤系统中二噁英的生成和排放的影响,在某600 MW机组锅炉上进行实炉掺烧造纸污泥试验。在未掺烧污泥和掺烧污泥2个工况下,分别采集干燥炭化机进出口烟气、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装置进口烟气、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 为了解耦合污泥对燃煤系统中二噁英的生成和排放的影响,在某600 MW机组锅炉上进行实炉掺烧造纸污泥试验。在未掺烧污泥和掺烧污泥2个工况下,分别采集干燥炭化机进出口烟气、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装置进口烟气、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烟囱烟气、原料污泥、干燥炭化污泥、炉渣和飞灰样品,采用高分辨气质联用仪分析了其中二噁英含量。结果表明:掺烧污泥(质量分数约为燃煤量的1%)没有导致二噁英的高温气相均相生成,以及中低温催化生成和大气排放水平的增加;掺烧污泥工况下采集的6个烟囱烟气样品中二噁英毒性当量(I-TEQ)质量浓度为0.008~0.013 ng/m^(3)(均值为0.010 ng/m^(3))和未掺烧污泥工况下采集的6个烟囱烟气样品中二噁英I-TEQ质量浓度(范围为0.008~0.015 ng/m^(3),均值为0.012 ng/m^(3))无显著差别;污泥干燥炭化过程中有少量二噁英生成,在煤粉燃烧室的污泥中二噁英可被高温彻底销毁;SCR催化剂发挥了催化二噁英降解的作用,高氯取代二噁英更易于被SCR催化剂降解;飞灰中二噁英I-TEQ质量浓度均低于0.2 ng/m^(3),其资源化利用过程不会引起环境二噁英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掺烧 燃煤 二噁英 生成 排放
下载PDF
基于辐射光谱的锅炉受热面积灰状态监测技术应用
2
作者 王昕 朱润孺 +4 位作者 柳华蔚 袁野 张易阳 李庚达 黄云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78-284,共7页
管壁温度是锅炉正常运行中最关键的参数之一,近年来因为整体或局部超温引起的爆管问题屡见不鲜。锅炉高温受热面温度(壁温)的精确测量和准确控制是提高锅炉使用寿命的主要方式。研发基于辐射光谱的锅炉受热面积灰状态监测技术,并搭建相... 管壁温度是锅炉正常运行中最关键的参数之一,近年来因为整体或局部超温引起的爆管问题屡见不鲜。锅炉高温受热面温度(壁温)的精确测量和准确控制是提高锅炉使用寿命的主要方式。研发基于辐射光谱的锅炉受热面积灰状态监测技术,并搭建相应监测系统,克服工况参数变化带来的飞灰组分变化这一RGB测温难题,对积灰表面温度和形貌进行精确测量,可为壁温的监测和计算提供可靠依据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受热面积灰的温度和厚度分布均成非线性分布,导致壁温等参数不均匀,影响管路的运行状态及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壁温 积灰 辐射测温
下载PDF
陶瓷催化过滤管一体化脱除技术优化
3
作者 谭增强 周梦伟 +2 位作者 刘玺璞 姚皓 牛拥军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560-565,共6页
陶瓷催化过滤管一体化脱除技术适用于生物质电厂、钢铁、焦化、水泥、玻璃窑炉等SO_(x)、NO_(x)、粉尘的同时脱除,但烟气成分复杂,严重影响了陶瓷催化过滤管寿命。基于此,研究了一体化脱除塔前的预除尘装置,并优化一体化脱除塔入口结构... 陶瓷催化过滤管一体化脱除技术适用于生物质电厂、钢铁、焦化、水泥、玻璃窑炉等SO_(x)、NO_(x)、粉尘的同时脱除,但烟气成分复杂,严重影响了陶瓷催化过滤管寿命。基于此,研究了一体化脱除塔前的预除尘装置,并优化一体化脱除塔入口结构,采用Fluent软件开展了气固两相流动计算。研究表明:重力沉降式除尘方法简单、阻力较小,但占地面积较大,对空间需求较高,飞灰粒径越大,沉降室的除灰效率越大;百叶窗式除尘装置安装较简单,不需对原有烟道进行改造,装置占用空间小,但该装置导流叶片过于密集时,阻力上升很快;小灰斗飞灰分离装置的整体结构较复杂,通过调整三角形挡灰板和小灰斗间距,调节装置阻力,占用空间较集中,不影响后续设备运行,入口速度为4.5 m/s时,整体除灰效率达到75.1%;一体化脱除塔入口设置复合导流装置可均匀分配来流,总差压约为249 Pa,气流分布系数为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脱除 陶瓷催化过滤管 预除尘 流场计算
下载PDF
基于数字智能化的新型采购系统研究与实践
4
作者 霍敏艳 邓越 《中国电子商务》 2023年第14期58-60,共3页
在传统的采购管理模式中,往往存在采购周期长、各级采购需求收集困难、采购计划性差、统计分析滞后等问题。文章主要从数字智能化出发,探究新型采购模式,使得采购模式朝着数字智能化管理方向转变,使企业能够规范采购流程,实现智能化管... 在传统的采购管理模式中,往往存在采购周期长、各级采购需求收集困难、采购计划性差、统计分析滞后等问题。文章主要从数字智能化出发,探究新型采购模式,使得采购模式朝着数字智能化管理方向转变,使企业能够规范采购流程,实现智能化管控、高效率作业,最终实现降本增效、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智能化 采购系统
下载PDF
生物质气参数对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机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一坤 邓磊 +4 位作者 常根周 柳宏刚 吕凯 聂鑫 张广才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40,共7页
为了掌握掺烧生物质气对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燃煤机组运行参数的影响,针对某电厂300 MW等级燃煤机组,以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通过锅炉热力校核和机组热力系统计算分析了机组在BMCR、75%THA、50%THA和30%THA工况下,掺烧生物质气后燃煤机组... 为了掌握掺烧生物质气对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燃煤机组运行参数的影响,针对某电厂300 MW等级燃煤机组,以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通过锅炉热力校核和机组热力系统计算分析了机组在BMCR、75%THA、50%THA和30%THA工况下,掺烧生物质气后燃煤机组的锅炉热效率、发电煤耗、烟气温度和烟气量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掺烧生物质气会导致锅炉热效率下降,燃煤消耗量减少,理论燃烧温度降低,排烟温度升高和烟气量增大,变化幅度均随着生物质气掺烧量的增加而增大;建议掺烧生物质气的温度低于500℃,全负荷热量输入比小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生物质气 耦合发电 燃煤锅炉 煤耗 热效率
下载PDF
蒸汽抽取位置对抽蒸汽干化污泥耦合发电机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王一坤 吕凯 +3 位作者 周平 王志刚 聂鑫 魏星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8-83,94,共7页
为了掌握蒸汽抽取位置对抽蒸汽干化污泥耦合发电燃煤机组运行参数的影响,针对某电厂300 MW等级燃煤机组,以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通过锅炉热力校核和机组热力系统计算分析了机组在BMCR、90%THA、75%THA、50%THA和30%THA工况下,从不同位置... 为了掌握蒸汽抽取位置对抽蒸汽干化污泥耦合发电燃煤机组运行参数的影响,针对某电厂300 MW等级燃煤机组,以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通过锅炉热力校核和机组热力系统计算分析了机组在BMCR、90%THA、75%THA、50%THA和30%THA工况下,从不同位置抽蒸汽干化污泥掺烧后的锅炉热效率、发电煤耗、燃煤量、烟气温度、烟气量及减温水量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掺烧污泥会导致锅炉主要运行参数的恶化,变化幅度随着负荷的降低和湿污泥处理量的增加而增大;高负荷时从四抽抽汽对机组煤耗影响较小,中负荷从三抽抽汽对机组煤耗影响较小,低负荷只能选择再热器冷段作为抽汽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污泥 生物质 抽蒸汽干化 耦合发电 燃煤锅炉 煤耗 蒸汽抽取位置
下载PDF
CFB锅炉燃煤自脱硫试验与石灰石脱硫计算参数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金森旺 赵鹏勃 +6 位作者 时正海 孙献斌 高洪培 王海涛 黄中 韩应 刘海峰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5-121,共7页
为了研究燃煤循环流化床(CFB)锅炉自脱硫效应对于石灰石脱硫计算参数的影响,在1 MW CFB试验台对2个煤种进行了自脱硫试验。结果表明:2个试验煤种自脱硫效率分别为73.5%和57.3%,其差异主要与煤的可燃硫含量、煤中CaO等金属氧化物含量及... 为了研究燃煤循环流化床(CFB)锅炉自脱硫效应对于石灰石脱硫计算参数的影响,在1 MW CFB试验台对2个煤种进行了自脱硫试验。结果表明:2个试验煤种自脱硫效率分别为73.5%和57.3%,其差异主要与煤的可燃硫含量、煤中CaO等金属氧化物含量及锅炉运行参数有关;根据SO_(2)排放值修正的燃料硫分计算钙硫摩尔比是按照收到基全硫计算值的3.78倍;随着石灰石添加量的增加,脱硫效率偏差由20.06%逐渐减小至10.65%;根据SO_(2)排放值修正燃料硫分计算的脱硫热损失均为正值,按照收到基全硫计算的脱硫热损失均为负值,其偏差原因在于后者将入炉煤自脱硫的固硫反应放热量计入了石灰石脱硫反应放热量中;CFB锅炉由于燃煤自脱硫效应的影响,按照收到基全硫计算脱硫热损失会出现较大的计算误差,而按照SO_(2)实际排放值计算脱硫热损失更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锅炉 SO_(2) 自脱硫 钙硫摩尔比 脱硫效率 脱硫热损失
下载PDF
燃煤机组多源耦合发电技术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一坤 徐晓光 +4 位作者 王栩 张华东 邓磊 周平 员盼锋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0-68,共9页
燃煤机组耦合发电能够大幅度提高生物质及可燃固废的利用效率并降低机组碳排放,是今后燃煤机组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介绍了我国燃煤机组耦合发电的技术现状和工程案例,并分析了耦合发电对燃煤机组安全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 燃煤机组耦合发电能够大幅度提高生物质及可燃固废的利用效率并降低机组碳排放,是今后燃煤机组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介绍了我国燃煤机组耦合发电的技术现状和工程案例,并分析了耦合发电对燃煤机组安全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耦合发电适合耦合比例小且燃料Cl、F含量低的机组;间接耦合发电适合耦合比例大和重金属及燃料Cl、F含量高的机组;并联耦合发电不存在政策风险,但需要进行系统优化提高耦合经济性。耦合发电目前仍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标准规范缺失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生物质 可燃固废 生活垃圾 耦合发电 耦合比例 二氧化碳减排
下载PDF
大比例掺烧NH_(3)对燃煤机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一坤 邓磊 +4 位作者 王涛 王志超 李阳 贾兆鹏 周飞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5-192,共8页
燃煤机组掺烧富氢燃料发电能够大幅度降低机组碳排放,有望成为今后燃煤机组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针对某电厂300 MW等级燃煤机组,基于能量守恒定律,通过锅炉热力校核计算分析了机组在不同工况下,NH_(3)掺烧比例在20%~100%时对燃煤机组... 燃煤机组掺烧富氢燃料发电能够大幅度降低机组碳排放,有望成为今后燃煤机组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针对某电厂300 MW等级燃煤机组,基于能量守恒定律,通过锅炉热力校核计算分析了机组在不同工况下,NH_(3)掺烧比例在20%~100%时对燃煤机组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比例掺烧NH_(3)后理论燃烧温度呈线性下降,省煤器出口烟温略有降低,排烟温度上升,锅炉热效率下降0.31~2.04个百分点;减温水量增加,原有受热面基本能够满足换热需要;增设专用燃烧器后可将烟气中的NO_(x)控制在与燃煤相当的水平,最大可减排CO_(2)约121.2万t/a;引风机需要进行扩容改造,对原有送风系统、脱硝和脱硫系统影响较小,可能需要对现有的低温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进行调整,同时也需要研究湿式电除尘或其他新型捕集系统,降低气溶胶类物质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NH_(3) 掺烧 富氢燃料 CO_(2)减排
下载PDF
燃煤机组大比例直接耦合生物质发电对机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一坤 邓磊 +4 位作者 贾兆鹏 丹慧杰 魏星 谭增强 王志超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0-91,共12页
燃煤机组耦合生物质发电能够大幅度提高生物质的利用效率,降低机组碳排放,是今后燃煤机组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某电厂300 MW等级燃煤机组,以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通过锅炉热力校核计算,分析了机组在不同工况下大比例直接耦合... 燃煤机组耦合生物质发电能够大幅度提高生物质的利用效率,降低机组碳排放,是今后燃煤机组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某电厂300 MW等级燃煤机组,以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通过锅炉热力校核计算,分析了机组在不同工况下大比例直接耦合生物质发电对燃煤机组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比例直接耦合生物质发电后,原有受热面布置基本能够满足换热需要;减温水量增加,锅炉热效率下降0.14百分点~2.69百分点,可减排CO_(2)约121.2万t;引风机需要进行扩容改造,对受热面腐蚀、脱硝、除尘和脱硫系统均会有不利影响,需要采用专门措施确保机组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生物质 直接耦合发电 二氧化碳减排
下载PDF
SCR脱硝全区域NH_(3)/NO_(x)等摩尔比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谭增强 姚皓 +4 位作者 周梦伟 张安超 牛国平 姚伟 潘栋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5-92,101,共9页
为指导喷氨优化调整,对某煤粉炉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装置开展网格法现场测试。以现场实测的非均匀NO_(x)质量浓度场和运行参数作为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的输入条件,将计算的出口参数与实测值进行比... 为指导喷氨优化调整,对某煤粉炉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装置开展网格法现场测试。以现场实测的非均匀NO_(x)质量浓度场和运行参数作为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的输入条件,将计算的出口参数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发现计算与实测均表明A,B侧脱硝反应器出口NO_(x)分布均匀性较差,局部氨逃逸较高。分析不同喷氨策略下出口NO_(x)质量浓度分布,获得最优喷氨策略,并在不停炉情况下开展喷氨调门优化。优化后脱硝出口氨逃逸降低到合理水平,空气预热器阻力降低到正常范围,机组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 脱硝 氨逃逸 喷氨
下载PDF
燃煤电站耦合生活垃圾发电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一坤 贾兆鹏 +4 位作者 魏星 邓磊 丹慧杰 柳宏刚 蔡文博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3-92,共10页
燃煤电站耦合生活垃圾发电能够在低成本处理生活垃圾的同时实现碳减排,是燃煤电站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生活垃圾的特性及处理现状,生活垃圾耦合发电模式,并分析了耦合发电对燃煤机组制粉及燃烧系统、运行安全性、煤... 燃煤电站耦合生活垃圾发电能够在低成本处理生活垃圾的同时实现碳减排,是燃煤电站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生活垃圾的特性及处理现状,生活垃圾耦合发电模式,并分析了耦合发电对燃煤机组制粉及燃烧系统、运行安全性、煤耗、环保特性和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若生活垃圾重金属及Cl含量低、耦合比例小(低于10%),建议选择直接耦合发电;若生活垃圾重金属及Cl含量高、耦合比例大,建议选择间接耦合发电;并联耦合发电虽然不存在政策风险,但经济性最差;指出生活垃圾耦合发电目前存在缺乏相应的标准规范以及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生活垃圾 耦合发电 痕量元素 二噁英 二氧化碳减排
下载PDF
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过程重金属、砷和硒迁移转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笑 丹慧杰 +3 位作者 房凡 周虹光 张海军 李帅英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5-72,共8页
污泥成分复杂,其重金属等痕量元素的质量浓度普遍高于电厂入炉煤。为了解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过程中重金属和As、Se的迁移转化行为,在某600 MW机组四角切圆锅炉上进行了污泥实炉掺烧试验,在未掺烧污泥和掺烧污泥2个工况下,通过对入炉煤粉... 污泥成分复杂,其重金属等痕量元素的质量浓度普遍高于电厂入炉煤。为了解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过程中重金属和As、Se的迁移转化行为,在某600 MW机组四角切圆锅炉上进行了污泥实炉掺烧试验,在未掺烧污泥和掺烧污泥2个工况下,通过对入炉煤粉、污泥、石灰粉、炉渣、飞灰、脱硫石膏、脱硫废水和烟囱气进行采样分析,得出各痕量元素在不同输入、输出物质中的质量浓度和质量分配,预测了由掺烧污泥引起的燃煤电厂重金属、As和Se的环境排放增加风险。结果表明:煤和污泥燃烧后绝大部分痕量元素转移至飞灰和炉渣中,挥发性元素Hg、Cd、Pb、As和Se在脱硫石膏中的富集比率明显高于非挥发性元素Zn、Ni、Co、Mn和V,挥发性最强的Hg约有30%被脱硫系统捕集;掺烧1%污泥没有显著影响10种重金属、As和Se在输出物质炉渣、飞灰、脱硫石膏和烟囱气中的质量浓度和质量分配比率,烟气中Hg的质量浓度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的排放限值;在掺烧污泥过程中,应定期对入炉污泥、煤粉和烟囱气中的重金属、As和Se的质量浓度进行监测,以防止排放量大幅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掺烧 痕量元素 富集 脱除 迁移
下载PDF
燃煤机组直接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一坤 邓磊 +3 位作者 贾兆鹏 张华东 周彦军 员盼峰 《广东电力》 2022年第7期32-40,共9页
燃煤机组直接耦合生物质发电能够降低机组碳排放,同时显著提高现有生物质的燃料化利用水平。针对某在建直接耦合生物质发电项目,通过锅炉热力校核计算和建立经济分析模型,分析其技术经济性。结果表明:直接耦合20t/h成型生物质发电后,锅... 燃煤机组直接耦合生物质发电能够降低机组碳排放,同时显著提高现有生物质的燃料化利用水平。针对某在建直接耦合生物质发电项目,通过锅炉热力校核计算和建立经济分析模型,分析其技术经济性。结果表明:直接耦合20t/h成型生物质发电后,锅炉排烟温度升高0.38~2.10℃,锅炉热效率下降0.05%~0.17%;原有的送、引风系统无需改造就可满足要求;年减排CO_(2)约(1.3~1.4)×10^(5)t。生物质燃料价格、补贴时长和标煤价格对项目经济性的影响较大,考虑我国目前的碳税实际情况,建议此类项目从降低生物质燃料价格、降低投资成本和争取补贴政策等方面提高项目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生物质 直接耦合发电 CO_(2)减排 技术经济性分析
下载PDF
生物质直燃发电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谭增强 牛国平 +4 位作者 王一坤 李元昊 张安超 李东阳 李子宁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1-107,共7页
总结了生物质燃料与煤的元素含量的差异,分析了生物质锅炉积灰、结渣、腐蚀的机理,梳理了生物质锅炉的烟气特点,并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湿法脱硫技术在生物质电厂应用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和总结。结果表... 总结了生物质燃料与煤的元素含量的差异,分析了生物质锅炉积灰、结渣、腐蚀的机理,梳理了生物质锅炉的烟气特点,并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湿法脱硫技术在生物质电厂应用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和总结。结果表明:固态高分子脱硝和催化剂脱硝脱硫均需特殊催化剂或脱硝剂,属于专利产品,运行成本高;氧化脱硝技术属于氧化吸收反应,产生易溶于水的硝酸盐,部分地区禁止采用该技术;陶瓷催化滤管一体化脱除技术运行维护简单,锅炉过氧燃烧可提高燃烧效率,延长空气预热器使用寿命,而且没有脱硫废水、烟囱防腐、白色烟羽等相关问题,适用于生物质锅炉硫、尘、硝超低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脱硫 脱硝 除尘 超低排放
下载PDF
基于麻雀算法和深度极限学习机的NO_(x)预测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谭增强 牛拥军 +2 位作者 李元昊 刘玺璞 张安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87-192,共6页
准确的NOx预测方法对脱硝超低排放和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极大。基于烟气含氧量、一次风总量、一次风压、二次风总量、总煤量、各个二次风门开度等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controlsystem,DCS)数据,分别构建用于NOx预测的基于麻雀算... 准确的NOx预测方法对脱硝超低排放和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极大。基于烟气含氧量、一次风总量、一次风压、二次风总量、总煤量、各个二次风门开度等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controlsystem,DCS)数据,分别构建用于NOx预测的基于麻雀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和深度极限学习机(deepextremelearningmachine,DELM)的SSA-DELM模型和DELM模型。结果表明,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定量计算出延迟时间。延迟时间为2min时,脱硝入口NOx浓度的SSA-DELM模型的预测值和实测值的误差较小,其中,SSA-DELM模型对测试样本的均方根误差为0.89mg/m^(3),DELM模型对测试样本的均方根误差为7.65mg/m^(3)。延迟时间为3.3min时,脱硝出口NOx浓度的SSA-DELM模型的预测值曲线与实测值曲线基本吻合,SSA-DELM模型对测试样本的的均方根误差为2.18mg/m^(3),DELM模型对测试样本的均方根误差为3.21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_(x) 预测模型 麻雀算法 深度极限学习机
原文传递
飞灰辐射特性与表面温度关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润孺 王昕 +3 位作者 袁野 张易阳 李庚达 黄云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45-649,共5页
为降低燃煤、垃圾焚烧和生物质锅炉高温换热器传热管失效泄漏甚至爆管的风险,提出基于高温内窥镜光学测温方法的高温换热器表面积灰和温度状态监测系统。采用多元扩散Hencken燃烧器和细颗粒振荡给粉技术,开展了3种飞灰可见光段辐射特性... 为降低燃煤、垃圾焚烧和生物质锅炉高温换热器传热管失效泄漏甚至爆管的风险,提出基于高温内窥镜光学测温方法的高温换热器表面积灰和温度状态监测系统。采用多元扩散Hencken燃烧器和细颗粒振荡给粉技术,开展了3种飞灰可见光段辐射特性与温度的关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3种飞灰理化性质不同,其辐射-温度关联曲线区别明显;光学频道选择不同也会显著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际应用前应进行系统的实验室标定,以获取更为精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管”爆破 积灰 辐射特性 光学监测
下载PDF
火电厂翻车机室的噪声影响分析与控制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元昊 张华东 +3 位作者 刘毅 谭增强 张锐锋 杜文哲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402-406,共5页
火电厂翻车机室工作噪声的声源以中低频为主,声能衰减缓慢,穿透性强,传播距离远,噪声控制难度较大。针对某火电厂翻车机室工作声源噪声测试数据,采用频谱分析软件模拟建立厂界的噪声影响模型,确定主要噪声源与治理方案。在原行车轨道北... 火电厂翻车机室工作噪声的声源以中低频为主,声能衰减缓慢,穿透性强,传播距离远,噪声控制难度较大。针对某火电厂翻车机室工作声源噪声测试数据,采用频谱分析软件模拟建立厂界的噪声影响模型,确定主要噪声源与治理方案。在原行车轨道北侧布置合理大小的声屏障后,可消减噪声约15 dB(A)。翻车机室外行车轨道车厢产生的撞击声对其西北厂界的噪声贡献值降低,可满足GB 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要求,日间噪声≤60 dB(A),夜间噪声≤50 dB(A)。通过对火电厂翻车机室等复杂声源环境影响分析,可进行清晰的综合判断,为选择合理、高效的噪声控制技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翻车机室 厂界噪声 声屏障 噪声影响分析 噪声控制技术
下载PDF
玉米秆气化过程添加剂对钾固留特性的影响
19
作者 蔡文博 张广才 +2 位作者 王一坤 柳宏刚 魏星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2-97,共6页
在生物质热转化过程中,加入不同成分的添加剂可以抑制碱金属K的析出,从而缓解由K引发的受热面积灰、结渣和腐蚀等问题。本文选取Al_(2)O_(3)、CaO、MgO、粉煤灰和炉渣作为添加剂,利用固定床实验系统研究了玉米秆气化过程中添加剂对K的... 在生物质热转化过程中,加入不同成分的添加剂可以抑制碱金属K的析出,从而缓解由K引发的受热面积灰、结渣和腐蚀等问题。本文选取Al_(2)O_(3)、CaO、MgO、粉煤灰和炉渣作为添加剂,利用固定床实验系统研究了玉米秆气化过程中添加剂对K的固留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K析出的主要因素;不同添加剂对K的固留效果差异较大,MgO和CaO的固留效果最好,粉煤灰和炉渣次之,Al_(2)O_(3)的固留效果相对较差;对添加剂的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CaO和MgO更适合作为玉米秆气化的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秆 气化 添加剂 碱金属 固留率 经济性分析
下载PDF
脱硝还原剂液氨改尿素技术路线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增强 周梦伟 +2 位作者 姚皓 牛国平 常磊 《环境保护前沿》 2021年第2期171-177,共7页
液氨储量超过10吨属于重大危险源,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均存在安全隐患。电厂现有脱硝液氨罐区属于重大危险源,液氨在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根据日趋严格的安全形势要求及从电厂安全生产风险防控的实际需求出发,... 液氨储量超过10吨属于重大危险源,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均存在安全隐患。电厂现有脱硝液氨罐区属于重大危险源,液氨在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根据日趋严格的安全形势要求及从电厂安全生产风险防控的实际需求出发,脱硝还原剂供应由液氨改为尿素工艺是必要的。综合尿素水解和尿素热解的技术和经济性对比,电加热尿素热解、烟气换热尿素热解、尿素水解(含催化水解)、尿素直喷制氨技术在原理上、实际应用方面均可行、且有实际改造案例。电加热尿素热解制氨技术方案电耗大、运行问题多,经济性和稳定性均不佳,故不建议新建机组或改造工程项目采用该技术方案。尿素水解制氨技术(含催化水解)和烟气换热尿素热解制氨技术运行稳定、安全性好。可根据上述技术适用条件,针对各厂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 还原剂制备 尿素热解 尿素水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