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微循环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50
1
作者 周总光 曾勇 +6 位作者 杨品华 程中 赵纪春 舒晔 高贤华 严律南 张肇达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95-200,共6页
为揭示胰腺微循环通道的结构与功能 ,用保留动态信息和组织信息于静态样本的微循环光镜和扫描电镜研究法、FITC红细胞标记胰腺微循环活体荧光显微观察法 ,对人、猴、狗、鼠、兔胰腺微循环通道的构筑特征、胰腺活体微循环的动力学特点进... 为揭示胰腺微循环通道的结构与功能 ,用保留动态信息和组织信息于静态样本的微循环光镜和扫描电镜研究法、FITC红细胞标记胰腺微循环活体荧光显微观察法 ,对人、猴、狗、鼠、兔胰腺微循环通道的构筑特征、胰腺活体微循环的动力学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1胰腺小叶为胰腺微循环形态与机能的基本单位 ,小叶内动脉与小叶内静脉之间包括了胰腺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两极毛细血管床 ;2胰腺微循环的流向是由内分泌部流向外分泌部 ,胰岛 -腺泡门脉循环是胰腺微循环的基本特征 ;3胰腺小叶多由独支的小叶内动脉供血 ,相邻小叶内动脉及其分支间无吻合存在 ,属终动脉 ,这一解剖学特性是急性胰腺炎局部缺血及小叶内灶性坏死的解剖学基础 ;4生理状态下胰腺微循环表现为稳定的毛细血管灌注形式 ,灌流量为 1.18± 0 .0 5 nl/m in;急性胰腺炎早期出现 FITC-RBC流量减少、微循环灌流不足和机能毛细血管密度减少 ,提示胰腺小叶为胰腺微循环结构与机能的基本单位 ;胰岛 -腺泡门脉循环是胰腺微循环的基本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微循环 结构 功能 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与坏死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袁琼兰 李瑞祥 +2 位作者 张光鹏 羊惠君 陈红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401-404,共4页
用凝胶电泳及原位末端标记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神经元的凋亡与坏死。采用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阻塞2 小时,再灌流0.5~48 小时,造成脑缺血再灌流模型(30 只),用HE、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神经... 用凝胶电泳及原位末端标记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神经元的凋亡与坏死。采用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阻塞2 小时,再灌流0.5~48 小时,造成脑缺血再灌流模型(30 只),用HE、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神经元的改变。结果:缺血损伤区位于视前区、纹状体和皮质,再灌流0.5 小时,视前区的缺血损伤区有较多的凋亡细胞,而皮质、纹状体仅有散在的凋亡细胞。再灌流3~6小时,凋亡细胞数量增多,并可见坏死细胞,12小时达高峰,持续到24 小时,并可见凋亡细胞各种形态,凋亡细胞主要位于缺血损伤区内界,坏死细胞也增多。48小时完全坏死区周围有成群的凋亡细胞。电泳显示涂片状背景上有明显的DNA带。细胞凋亡参与缺血再灌流所致的神经元损伤,凋亡细胞与坏死细胞并存,细胞凋亡使梗塞区面积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流 凋亡 坏死 神经细胞
下载PDF
大鼠卵巢颗粒细胞IGF-Ⅰ、TGFβ、Fas-L表达与卵泡闭锁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爱冬 羊惠君 +2 位作者 王凡 韦纯义 康建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58-161,共4页
为研究IGF-Ⅰ,TGFβ和Fas-L在维持卵泡颗粒细胞存活和介导颗粒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探讨卵泡闭锁的局部分子机理,将SD大鼠卵巢石蜡切片,用TUNEL法和PCNA免疫组化法区别闭锁和生长卵泡,用免疫组化法标记这三种... 为研究IGF-Ⅰ,TGFβ和Fas-L在维持卵泡颗粒细胞存活和介导颗粒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探讨卵泡闭锁的局部分子机理,将SD大鼠卵巢石蜡切片,用TUNEL法和PCNA免疫组化法区别闭锁和生长卵泡,用免疫组化法标记这三种因子以及它们的膜受体在卵泡内的表达。结果显示:无腔和有腔生长卵泡内大多数颗粒细胞为PCNA阳性;早期有腔闭锁卵泡有5个以上颗粒细胞被TUNEL法标记,部分颗粒细胞为PCNA阳性;晚期有腔闭锁卵泡剩余颗粒细胞多数被TUNEL法所标记,但为PCNA阴性。有腔生长卵泡颗粒细胞IGF-Ⅰ、IGF-IR、TGFβ、TGFβR、Fas、Fas-L均为阳性。早晚期有腔闭锁卵泡的颗粒细胞为Fas、TGFβ和TGFβR阳性。结果提示:TUNEL法和PCNA免疫组化联合运用有利于区分闭锁卵泡和生长卵泡。IGF-Ⅰ仅对有腔生长卵泡颗粒细胞有促进增殖和维持存活的作用,其表达的下降和消失为有腔卵泡闭锁的重要诱因。TGFβ、Fas-L和Fas可能介导有腔卵泡颗粒细胞的凋亡,参与闭锁过程,但在有IGF-Ⅰ存在的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 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 卵泡闭锁 大鼠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对骺软骨细胞增殖周期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凡 李爱冬 +2 位作者 李瑞祥 羊惠君 周德明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74-276,共3页
采用鸡胚股骨无血清培养和流式细胞仪,对经转化生长因子β( T G Fβ)作用后的骺软骨细胞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4 小时时,0.11、0.33 和1.00ng 实验组的细胞增殖指数( P I)均低于对照组,而3.00ng... 采用鸡胚股骨无血清培养和流式细胞仪,对经转化生长因子β( T G Fβ)作用后的骺软骨细胞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4 小时时,0.11、0.33 和1.00ng 实验组的细胞增殖指数( P I)均低于对照组,而3.00ng 组则高于对照组( P< 0.001);48 小时时,除0.11ng 组外,其余各实验组 P I均低于对照组( P< 0.001);96 小时时,各实验组 P I均大于对照组,其中0.33ng 组 P I最大( P< 0.001)。上述结果表明,不同剂量和不同作用时间的 T G Fβ对骺软骨细胞增殖周期均有较大的影响,其总的趋势是, T G Fβ抑制细胞的增殖,然后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转变为促进细胞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细胞周期 骺软骨细胞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对骺软骨细胞增殖和PC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凡 李爱冬 +3 位作者 羊惠君 王修杰 江凌 李瑞祥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60-462,467,共4页
采用 14天鸡胚股骨无血清培养、5 -溴尿嘧啶核苷 (Brd U)掺入标记和细胞核增殖抗原 (PCNA)免疫染色方法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 β(TGF- β)对骺软骨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显示 :Brd U阳性软骨细胞数目与分布部位与 TGF- β作用剂量和时间... 采用 14天鸡胚股骨无血清培养、5 -溴尿嘧啶核苷 (Brd U)掺入标记和细胞核增殖抗原 (PCNA)免疫染色方法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 β(TGF- β)对骺软骨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显示 :Brd U阳性软骨细胞数目与分布部位与 TGF- β作用剂量和时间密切相关 ,TGF- β可以促进骺板成熟区和肥大区软骨细胞增殖 ,与 Brd U标记相比 ,PCNA阳性细胞分布区域和数目远多于前者 ,根据染色情况可以将 PCNA阳性细胞分为 S期和非 S期细胞两种。结论 :TGF- β参与和调节骺软骨各部位软骨细胞增殖活动 ,并能诱导非增殖软骨细胞表达 PCNA,用 PCNA作为细胞增殖的指标是不适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骺软骨细胞增殖 转化生长因子-Β PCNA
下载PDF
TGF-β诱导骺板肥大区软骨细胞向成骨样细胞分化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凡 张本斯 +3 位作者 羊惠君 李爱冬 李瑞祥 周德明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3-246,共4页
目的 通过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 β(TGF- β)对骺板软骨细胞分化的作用 ,揭示 TGF- β软骨内成骨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鸡胚股骨无血清培养、酶组化检测碱性磷酸酶 (AL P)、免疫组化检测 型胶原、纤维粘连蛋白 (FN)等方法 ,观察 TGF- ... 目的 通过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 β(TGF- β)对骺板软骨细胞分化的作用 ,揭示 TGF- β软骨内成骨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鸡胚股骨无血清培养、酶组化检测碱性磷酸酶 (AL P)、免疫组化检测 型胶原、纤维粘连蛋白 (FN)等方法 ,观察 TGF- β在不同作用时间和剂量时对骺板肥大区软骨细胞分化的作用。结果  TGF- β可使肥大区软骨细胞表达 型胶原和 FN,使 AL P表达增加 ,并存在着量效和时效关系。结论  TGF- β可以诱导鸡胚股骨骺板肥大区软骨细胞向成骨样细胞分化 ,与 TGF- β的作用剂量和时间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骺板肥大 软骨细胞 成骨样细胞 细胞分化 鸡胚
下载PDF
肠癌癌周淋巴管的结构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尧 刘执玉 +1 位作者 李瑞祥 靳升荣 《四川解剖学杂志》 1999年第1期4-9,共6页
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而肿瘤细胞对淋巴管的浸润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本文运用石蜡切片HE染色和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癌周淋巴管存在肿瘤细胞浸润时,内皮细胞之间开放连接明显增多,癌细胞通过... 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而肿瘤细胞对淋巴管的浸润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本文运用石蜡切片HE染色和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癌周淋巴管存在肿瘤细胞浸润时,内皮细胞之间开放连接明显增多,癌细胞通过开放连接进入淋巴管,同时淋巴管内皮细胞发生溶解破坏。本文也运用图象分析处理技术,对内皮细胞胞质内的质膜小泡、线粒体、粗面内质网进行分析,为探讨肿瘤淋巴管的浸润转移机理提供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淋巴管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可以诱导骺板软骨细胞表达细胞增殖核抗原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凡 李宁 +1 位作者 羊惠君 李瑞祥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0年第2期51-53,F002,共4页
了解转化生长因子 - β(TGF- β)诱导骺板软骨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采用鸡胚股骨无血清培养、PCNA(细胞核增殖抗原)免疫染色方法研究对骺板软骨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 :PCNA阳性软骨细胞数目与分布部位与TGF - β 作用剂量、时间密切相... 了解转化生长因子 - β(TGF- β)诱导骺板软骨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采用鸡胚股骨无血清培养、PCNA(细胞核增殖抗原)免疫染色方法研究对骺板软骨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 :PCNA阳性软骨细胞数目与分布部位与TGF - β 作用剂量、时间密切相关,PCNA阳性细胞分布区域和数目远多于对照组,根据染色情况可以将PCNA阳性细胞分为S期和非S期细胞二种。结论 :TGF- β 能诱导非增殖软骨细胞表达PCNA,用PCNA作为细胞增殖的指标是不适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增殖 转化生长因子-β 细胞增殖核抗原
下载PDF
人胰岛内分泌细胞分布特点及其与微血管相互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晓波 易延静 +2 位作者 杨品华 刘川 周琦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40-142,共3页
采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了成人胰岛内分泌细胞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微血管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①成人胰岛为鞘型胰岛,B细胞位于胰岛中央,A、D细胞位于B细胞周围,形成鞘;②A、D细胞存在位置分布上的一致性;③即使由于有结... 采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了成人胰岛内分泌细胞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微血管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①成人胰岛为鞘型胰岛,B细胞位于胰岛中央,A、D细胞位于B细胞周围,形成鞘;②A、D细胞存在位置分布上的一致性;③即使由于有结缔组织隔将胰岛分隔成不同的“亚单位”,其每一“亚单位”的周围部仍为A、D细胞,中央部仍为B细胞;④胰岛A、D细胞距微血管较近。这些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胰岛内分泌细胞间的功能联系提供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 内分泌细胞 微血管 形态学 相互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