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及小鼠肝细胞膜载脂蛋白 CⅢ受体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方定志 刘秉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用^(125)I 标记载脂蛋白 CⅢ (apoCⅢ)为配体,采用聚乙二醇沉淀分离法,建立了小鼠肝细胞膜 apoCⅢ 受体(结合位点)放射分析法,并对人及小鼠肝细胞膜 apoCⅢ结合位点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载脂蛋白CⅢ 受体 细胞膜
下载PDF
载脂蛋白E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雪梅 刘秉文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65-168,共4页
载脂蛋白E是人血浆脂蛋白主要载脂蛋白之一 ,主要介导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及其残骸在肝脏的清除 ,在血浆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载脂蛋白E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抑制作用。腺病毒介导的转载脂蛋白E基因已用于治疗实验... 载脂蛋白E是人血浆脂蛋白主要载脂蛋白之一 ,主要介导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及其残骸在肝脏的清除 ,在血浆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载脂蛋白E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抑制作用。腺病毒介导的转载脂蛋白E基因已用于治疗实验性高脂蛋白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载脂蛋白E对Alzheimer病的淀粉样多肽毒性及Tau蛋白磷酸化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高脂蛋白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ALZHEIMER病
下载PDF
大鼠肝细胞膜高密度脂蛋白受体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林华 刘秉文 蓝天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2-46,共5页
以~125碘标记不含apoE的人HDL_3为配体,采用简便的聚乙二醇沉淀分离法,建立了纯化的大鼠肝细胞膜HDL受体分析法,并对膜HDL受体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HDL受体 肝细胞膜 放射分析
下载PDF
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者血浆脂蛋白中脂质和载脂蛋白组成及分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林华 刘秉文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对7例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者(HTG)及4例血脂正常者血浆的VLDL、IDL、LDL、HDL_2及HDL_3中脂质及载脂蛋白(apo)AI、B100、CⅡ、CⅢ、E的组成和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HTG者VLDL富含甘油三酯、胆固醇及磷酯,其apoCⅡ、CⅢ的含量显著增加;HD... 对7例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者(HTG)及4例血脂正常者血浆的VLDL、IDL、LDL、HDL_2及HDL_3中脂质及载脂蛋白(apo)AI、B100、CⅡ、CⅢ、E的组成和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HTG者VLDL富含甘油三酯、胆固醇及磷酯,其apoCⅡ、CⅢ的含量显著增加;HDL中甘油三酯含量增加,而胆固醇、apoCⅡ及CⅢ含量显著减少;HDL_2中apoA I含量减少。VLDL和HDL这种组成异常可能系胆固醇和apoC由HDL向VLDL转移增加而引起脂质和载脂蛋白分布异常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 载脂蛋白 HTG 血脂过多
下载PDF
血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傅强 刘秉文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CAS 1998年第1期1-5,共5页
人血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为476个或氨酸构成的疏水糖蛋白,人CETP基困长25kb,含16个外显子,15个内含子,位于染色体16q12-21。CETP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血浆脂蛋白之间中性脂质胆固醇酯(CE)及甘油三酯(TG)的转运及交换。CETP... 人血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为476个或氨酸构成的疏水糖蛋白,人CETP基困长25kb,含16个外显子,15个内含子,位于染色体16q12-21。CETP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血浆脂蛋白之间中性脂质胆固醇酯(CE)及甘油三酯(TG)的转运及交换。CETP分子C-端具有CE及TG结合位点,其促进CE及TG的转运机制可能为载体介导机制。CETP活性不仅受脂蛋白中脂质浓度和栽脂蛋白浓度的影响,还受很多其它因素的影响。单克隆抗体及转基因小鼠的应用使CETP在脂蛋白代谢中的作用得到了更深入的认识。胆固醇、他和脂酸可诱导CETP基因表达。迄今已在日本人及欧洲白种人中发现了几种CETP基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胆固醇酯 转运蛋白 结构 动脉粥祥硬化
下载PDF
Ox-LDL和天然LDL诱导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中蛋白激酶A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载权 刘秉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498-500,共3页
汪浩川等研究表明一定量Ox-LDL能刺激培养人动脉SMC细胞的增殖[1],Dejager等采用交叉抑制实验证明兔SMC细胞膜上有能结合Ox-LDL的清道夫受体[2],因此Ox-LDL诱导培养人SMC细胞增殖可能是Ox... 汪浩川等研究表明一定量Ox-LDL能刺激培养人动脉SMC细胞的增殖[1],Dejager等采用交叉抑制实验证明兔SMC细胞膜上有能结合Ox-LDL的清道夫受体[2],因此Ox-LDL诱导培养人SMC细胞增殖可能是Ox-LDL作用于SMC膜清道夫受体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LDL 动脉平滑肌细胞 蛋白激酶A 天然LDL
下载PDF
大鼠肝实质及非实质细胞VLDL和HDL受体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林华 刘秉文 蓝天鹤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35-239,共5页
作者以^(125)I-标记的人VLDL和不含apo E的HDL_3为配体,研究了大鼠肝实质细胞(PC)及非肝实质细胞(NPC)的VLDL和HDL受体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VLDL受体和HDL受体均可介导肝PC和NPC结合、摄取及降解相应的脂蛋白;肝NPC上该二受体的活性... 作者以^(125)I-标记的人VLDL和不含apo E的HDL_3为配体,研究了大鼠肝实质细胞(PC)及非肝实质细胞(NPC)的VLDL和HDL受体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VLDL受体和HDL受体均可介导肝PC和NPC结合、摄取及降解相应的脂蛋白;肝NPC上该二受体的活性分别为PC的10倍和4倍;肝NPC上VLDL受体HDL受体的解离常数分别为15.0~34.2μg/ml和10.1~17.7μg/ml,最大结合容量分别为2170~2607ng/mg和1004~2738ng/mg细胞蛋白;VLDL受体活性受EDTA抑制及胆固醇的下降调节,HDL受体不受EDTA抑制但受胆固醇的上升调节。发现apoCⅢ对VLDL受体结合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脂蛋白受体 肝脏
下载PDF
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淋巴细胞LDL受体及LDL结合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秉文 洪瑛 傅明德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6-9,共4页
用酶联法对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淋巴细胞LDL受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淋巴细胞LDL受体结合容量Bmax为57.5±13.2ng/mg细胞蛋白,较血脂正常者的38.2±9.3ng/mg... 用酶联法对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淋巴细胞LDL受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淋巴细胞LDL受体结合容量Bmax为57.5±13.2ng/mg细胞蛋白,较血脂正常者的38.2±9.3ng/mg细胞蛋白显著升高(P<0.05),而其Kd值无改变(12.0±3.2对13.3±4.1μg/ml,P>0.05)。患者血浆LDL与大鼠肝非实质细胞的结合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 高甘油三酯血症 高脂血症 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徐燕华 傅明德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组织细胞中存在多种高密度脂蛋白受体或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 ,这些受体蛋白的组成、结构及一般特征各不相同。载脂蛋白AI是高密度脂蛋白受体的配基 ,其受体结合部位位于肽链C 末端。研究发现载脂蛋白AI是以从脂蛋白表面解离下来的游离... 组织细胞中存在多种高密度脂蛋白受体或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 ,这些受体蛋白的组成、结构及一般特征各不相同。载脂蛋白AI是高密度脂蛋白受体的配基 ,其受体结合部位位于肽链C 末端。研究发现载脂蛋白AI是以从脂蛋白表面解离下来的游离形式与高密度脂蛋白受体结合。肝细胞及肝外细胞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分别具有不同功能 ,其中肝细胞高密度脂蛋白受体介导高密度脂蛋白CE选择性进入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高密度脂蛋白 载脂蛋白AI 胆固醇
下载PDF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的初步研究
10
作者 韩守威 陈曼玲 +2 位作者 彭芝兰 刘珊玲 曹泽毅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72-375,共4页
以纯化嗜麦芽假单胞菌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G)受体为抗原,融合得到4株(ED490,DG390,AB890,GE590)对细菌CG受体特异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其腹水和培养上清中的抗体滴度分别为10^(-2)~10^(-6)和1~10^(-2);亚类鉴定显示:单抗GE590为Ig... 以纯化嗜麦芽假单胞菌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G)受体为抗原,融合得到4株(ED490,DG390,AB890,GE590)对细菌CG受体特异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其腹水和培养上清中的抗体滴度分别为10^(-2)~10^(-6)和1~10^(-2);亚类鉴定显示:单抗GE590为IgGl,单抗ED490、DG390和AB890为IgG2b。研究发现,ED490、AB890和DG390与细菌CG受体作用后,^(125)I-HCG仍能结合该受体,揭示其作用于受体不同位点。GE590与CG受体结合实验发现,随着单抗浓度不断增加,^(125)I-HCG与受体结合逐渐减少,推测该单抗与^(125)I-HCG结合受体同一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G 单克隆抗体 细胞融合
下载PDF
氧化修饰高密度脂蛋白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傅强 刘秉文 wcums.edu.cn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1-265,共5页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 (HDL)与低密度脂蛋白 (LDL)一样可以在体内外发生氧化修饰 ,引起其理化性质发生一系列的改变 ,如多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 ,卵磷脂水解 ,蛋白质发生聚合或分解等 .活体内HDL可能在动脉壁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及中性粒细胞...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 (HDL)与低密度脂蛋白 (LDL)一样可以在体内外发生氧化修饰 ,引起其理化性质发生一系列的改变 ,如多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 ,卵磷脂水解 ,蛋白质发生聚合或分解等 .活体内HDL可能在动脉壁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的作用下发生氧化修饰 .氧化修饰HDL可能通过清道夫受体途径代谢 .氧化修饰HDL产生多种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维生素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OX-HDL 氧化修饰 清道夫受体途径
下载PDF
^(125)碘标记载脂蛋白CⅢ在小鼠血浆中清除及体内分布的研究
12
作者 方定志 刘秉文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56-358,共3页
用^(125)碘标记人载脂蛋白CⅢ对载脂蛋白CⅢ在小鼠血浆中的清除及体内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静脉注射^(125)碘标记人载脂蛋白CⅢ在小鼠血浆的分数清除率为0.19/h,血浆半寿期为3小时,肝脏是结合^(125)碘标记载脂蛋白CⅢ的主要器官。
关键词 载脂蛋白CⅢ 血浆 清除 体内分布
下载PDF
人淋巴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酶联测定法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洪瑛 刘秉文 傅明德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97-300,共4页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与低密度脂蛋白交联,并将人淋巴细胞固定于酶标板上,成功地建立了淋巴细胞 LDL 受体酶联测定法.此法特异、灵敏、可靠,不需放射性同位素。
关键词 淋巴细胞 低密度脂蛋白 受体 测定
下载PDF
氧化修饰脂蛋白刺激人动脉平滑肌细胞DNA合成 被引量:17
14
作者 汪浩川 刘秉文 付明德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44-547,557,共5页
动脉平滑肌细胞(SMC)是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的主要细胞,它的增殖在As的形成过程中极为重要.在建立人主动脉SMC体外培养法的基础上,通过3H-TdR掺入实验观察了人低密度脂蛋白(LDL)。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平滑肌细胞 脂蛋白 DNA
下载PDF
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存在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10
15
作者 范萍 刘秉文 +3 位作者 方定志 张荣爵 刘宇 傅明德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04-107,共4页
为探讨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本文对53例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及33例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的耐糖试验、胰岛素分泌试验、空腹血脂及血浆载脂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口服1... 为探讨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本文对53例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及33例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的耐糖试验、胰岛素分泌试验、空腹血脂及血浆载脂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口服100g葡萄糖后血糖及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增加,服糖后2h血糖大于7.22mmol/L,服糖后3h血浆胰岛素仍未恢复至空腹水平;且血浆胰岛素面积和葡萄糖面积、血浆胰岛素面积与葡萄糖面积的百分比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出现高胰岛素血症及葡萄糖耐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 高甘油三酯血症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氧化修饰高密度脂蛋白对培养人动脉平滑肌细胞细胞周期蛋白D_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江渝 刘秉文 +1 位作者 覃扬 孙芝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978-982,共5页
动脉平滑肌细胞(sm ooth m uscle cell,SMC)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中的主要细胞,它的增殖在AS形成过程中极其重要.利用体外培养的人主动脉SMC,观察了天然高密度脂... 动脉平滑肌细胞(sm ooth m uscle cell,SMC)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中的主要细胞,它的增殖在AS形成过程中极其重要.利用体外培养的人主动脉SMC,观察了天然高密度脂蛋白(native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N-HDL)及氧化修饰HDL(oxidized HDL,OX-HDL)对培养人主动脉SMC 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N-HDL对SMCcyclin D1基因表达无影响(P> 0.05);(2)OX-HDL使SMCcyclin D1基因表达显著增强(P<0.01),其表达量随时间(2、12、24 h)延长而增加.上述结果表明,OX-HDL的致AS作用可能与其刺激SMCcyclin D1基因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C HDL AS CYCLIN D1基因 氧化修饰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肝细胞膜低密度脂蛋白受体酶联免疫测定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新伟 傅明德 +1 位作者 刘秉文 蓝德宾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7-70,共4页
实验建立了检测肝细胞膜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抗配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中,固相膜受体蛋白量由包放前后膜蛋白浓度差值计算确定;低密度脂蛋白结含量按双抗体夹心法制作的低密度脂蛋白标准曲线确定,膜蛋白非村异吸附则用与酶... 实验建立了检测肝细胞膜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抗配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中,固相膜受体蛋白量由包放前后膜蛋白浓度差值计算确定;低密度脂蛋白结含量按双抗体夹心法制作的低密度脂蛋白标准曲线确定,膜蛋白非村异吸附则用与酶联抗体来源相同的同种动物血浆低密度脂蛋白平行抑制试验消除.兔肝细胞膜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结合活性经Scatchard作图,Kd=13.6mg/L,Bmax=124μg/g膜蛋白(n=5).测定结果说明建立的方法安全可靠,能反映受体的结合活性,在高脂血症及心血管病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研究还对选择确定受体包被浓度、酶交联物稀释度等的棋盘滴定方法作了详细介绍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 受体 肝细胞膜 ELISA
下载PDF
40岁以上中老年人糖耐量异常者血清脂质及载脂蛋白含量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方定志 刘秉文 +4 位作者 范萍 刘宇 张荣爵 王洪敏 傅明德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20-222,共3页
为了探讨糖尿病脂蛋白异常血症的发生机理,研究了53例糖耐量异常者(糖耐量异常组)和27例糖耐量正常者(对照组)的血脂和血浆载脂蛋白水平,以及进行了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发现,糖耐量异常组空腹及口服葡萄糖后60... 为了探讨糖尿病脂蛋白异常血症的发生机理,研究了53例糖耐量异常者(糖耐量异常组)和27例糖耐量正常者(对照组)的血脂和血浆载脂蛋白水平,以及进行了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发现,糖耐量异常组空腹及口服葡萄糖后60min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口服葡萄糖后120min血糖(P<0.05)、血浆胰岛素水平(P<0.01)和口服葡萄糖后180min血糖(P<0.01)、血浆胰岛素水平(P<0.05)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糖耐量异常组血浆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显著升高(P<0.01和P<0.05),同时伴有一定程度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以及载脂蛋白CⅡ、CⅢ及E显著增高(P<0.01、P<0.001和P<0.005),这些血脂改变与糖尿病脂蛋白异常血症类似。此结果表明,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在糖尿病脂蛋白异常血症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提示对一些空腹血糖正常,糖耐量异常,但还没有临床诊断为糖尿病患者,应进行常规血脂检查,筛选出脂蛋白异常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异常 血脂 血浆脂蛋白 载脂蛋白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被引量:28
19
作者 刘秉文 曾成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44-50,共7页
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刘秉文,曾成林(华西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成都610041)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密度为1.063~1.210,其电泳迁移率处于α-带,又称为α—脂蛋白,主要由肝脏和肠... 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刘秉文,曾成林(华西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成都610041)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密度为1.063~1.210,其电泳迁移率处于α-带,又称为α—脂蛋白,主要由肝脏和肠道合成。HDL含蛋白质50%~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高密度脂蛋白 病理
下载PDF
血清及高密度脂蛋白中对氧磷酶活性的分光光度测定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傅强 刘秉文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59-461,共3页
目的 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 ,获得稳定可靠的血清及高密度脂蛋白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中对氧磷酶 (paraoxonase,PON)活性的测定方法。方法 以乙酸苯酯为底物 ,在对氧磷酶的作用下水解 ,生成产物苯酚 ,测定 5分钟内反应体系中... 目的 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 ,获得稳定可靠的血清及高密度脂蛋白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中对氧磷酶 (paraoxonase,PON)活性的测定方法。方法 以乙酸苯酯为底物 ,在对氧磷酶的作用下水解 ,生成产物苯酚 ,测定 5分钟内反应体系中在 2 70 nm处苯酚特征性的紫外吸收 ,换算为酶促反应速度。结果 通过观测底物浓度、p H、激活剂 Ca2 + 、抑制剂 EDTA等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得出最适的测定条件 :底物浓度为 5 m mol/ L ,最适 p H为 8.0 ,必需激活剂 Ca2 +浓度为 2 mmol/ L。结论 在该反应条件下 ,测定不同浓度 HDL 或血清中该酶的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 对氧磷酶 酶活性 测定 分光光度法 血清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