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本科生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被引量:1
1
作者 岳利民 周祖玉 +3 位作者 李红宇 吕广能 何亚平 郑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0年第2期46-46,共1页
传统的生理学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与中学教学模式并无本质的差别。多年来,我们在生理学教学中虽然先后尝试过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如“学导式”、“启发式”、“自学讨论式”等,但大多局限于生理学教学的分部内容,难以对旧的教学... 传统的生理学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与中学教学模式并无本质的差别。多年来,我们在生理学教学中虽然先后尝试过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如“学导式”、“启发式”、“自学讨论式”等,但大多局限于生理学教学的分部内容,难以对旧的教学模式起到根本的变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 教师 中学教学 讲授 自学 讨论式 生理学教学 医学本科生 作用 改革
下载PDF
伏膈核神经元的分型及其形态和生理学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妍君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2002年第2期127-128,126,共3页
伏膈核 (NAC)是腹侧纹状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受边缘系统和锥体外运动系统的纤维输入 ,整合后主要输出至腹侧苍白球 ,在行为、动机、奖赏尤其是毒品成瘾和神经精神性疾病中的作用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依形态和生理学特性可以将 NAC内的... 伏膈核 (NAC)是腹侧纹状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受边缘系统和锥体外运动系统的纤维输入 ,整合后主要输出至腹侧苍白球 ,在行为、动机、奖赏尤其是毒品成瘾和神经精神性疾病中的作用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依形态和生理学特性可以将 NAC内的神经元大致分为 4型 ,约95 %的神经元为 MS投射神经元 ,约 5 %为中间神经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膈核 形态学 电生理学 投射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下载PDF
细胞粘附分子的生理和病理生理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树人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6年第3期24-28,共5页
仅仅十几年以前,粘附分子在人们的认识里还不过是一种“胶水”,其功能是使细胞和周围组织结合在一起,有关粘附分子的文献在浩瀚的医学文库中不过是凤毛鳞角。而今天,粘附分子在胚胎的发育,细胞间信息传递,细胞的迁移、分化、炎症,肿瘤... 仅仅十几年以前,粘附分子在人们的认识里还不过是一种“胶水”,其功能是使细胞和周围组织结合在一起,有关粘附分子的文献在浩瀚的医学文库中不过是凤毛鳞角。而今天,粘附分子在胚胎的发育,细胞间信息传递,细胞的迁移、分化、炎症,肿瘤细胞的转移,损伤的愈合等等许多生理和病理生理领域内都激起了研究者们极大的兴趣,文献报导蜂涌而至,让人目不暇接,许多生物制药公司亦斥巨资投身於此一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粘附分子 内皮细胞 钙粘着蛋白 整合素 生理和病理 CADHERIN 白细胞 选择素 血管新生 粘附蛋白
下载PDF
L—型Ca^(2+)通道、NMDA受体在马桑内酯致痫中的作用:电生理和原位杂交研究
4
作者 邬丽莎 郭亮 +3 位作者 柴慧霞 谢扬高 杨小东 陈俊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5年第Z1期132-133,共2页
近年的研究提示,神经细胞内Ca<sup>2+</sup>超载是某些神经元痫样放电产生的起始因素。但Ca<sup>2+</sup>在马桑内酯(Coriaria Lactone,CL)致痫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文选用L—型电压依赖性Ca<sup>2... 近年的研究提示,神经细胞内Ca<sup>2+</sup>超载是某些神经元痫样放电产生的起始因素。但Ca<sup>2+</sup>在马桑内酯(Coriaria Lactone,CL)致痫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文选用L—型电压依赖性Ca<sup>2+</sup>通道阻断剂硝苯吡啶和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分别阻断两类不同性质的Ca<sup>2+</sup>通道,从整体、细胞、基因三个水平来系统地分析Ca<sup>2+</sup>在CL致痫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 原位杂交 电生理 医科大学生 马桑 通道 氯胺酮 受体拮抗剂 教研室 内酯
下载PDF
培养乳鼠心房肌细胞电生理及与心室肌的比较
5
作者 蔡志伟 朱寄天 蓝庭剑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2年第Z1期24-24,共1页
利用标准微电极技术记录了原代培养乳大鼠心房肌细胞和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结果显示,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与心室肌细胞相比其最大差别是动作电位时程较短,而其它参数,如动作电位振幅(APA)、零相最大去极速度(Vmax)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细胞电生理 心室肌细胞 心房肌细胞 乳鼠 大鼠 心肌细胞 细胞动作电位 微电极技术 动作电位振幅 动作电位时程
下载PDF
基础与临床结合在本科生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何亚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9年第3期48-49,共2页
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院校学生的重要基础课,其内容繁多, 理论性强,而学生受中学学习方式的影响,学习较被动,依赖性强,应试倾向明显,忽视了机能学科的逻辑思维、分析、推理等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 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院校学生的重要基础课,其内容繁多, 理论性强,而学生受中学学习方式的影响,学习较被动,依赖性强,应试倾向明显,忽视了机能学科的逻辑思维、分析、推理等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同学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本科生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以下就个人工作实践中的体会作几点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教学 与临床结合 本科生 医学院校学生 逻辑思维 基础医学 学习兴趣 机能学科 教育改革 学习方式
下载PDF
大鼠延髓吸气神经元的电生理和形态学特点
7
作者 郑煜 J.C.Barillot A.L.Bianchi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Z1期14-15,共2页
在40只去大脑、肌松、人工通气、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的成年大鼠延髓腹外侧区,细胞内记录了58个吸气神经元,其中16个被胞内电泳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所标记。这些神经元位于后疑核、疑核和后面核及其周围,主要集中在疑核及其附近。根据逆... 在40只去大脑、肌松、人工通气、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的成年大鼠延髓腹外侧区,细胞内记录了58个吸气神经元,其中16个被胞内电泳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所标记。这些神经元位于后疑核、疑核和后面核及其周围,主要集中在疑核及其附近。根据逆向刺激或/和HRP标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神经元 大鼠 疑核 电生理 后面核 形态学特点 过氧化物酶 人工通气 细胞内记录 辣根
下载PDF
以病例为基础的讨论——生理学教学与临床结合的尝试
8
作者 岳得民 吕广能 《生理通讯》 2000年第2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生理学 教学 临床
下载PDF
实验人员在生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9
作者 孙秀荣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6年第1期39-40,共2页
生理实验课是生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份。近年来,教学经费紧张,仪器设备补充缓慢;受商业大潮的冲击,教师队伍不稳定,青年教师严重缺乏;双休日的实行,教学时数减少,某些实验被去掉或合并,学生动手机会减少;学生中普遍存在领事性强,实验... 生理实验课是生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份。近年来,教学经费紧张,仪器设备补充缓慢;受商业大潮的冲击,教师队伍不稳定,青年教师严重缺乏;双休日的实行,教学时数减少,某些实验被去掉或合并,学生动手机会减少;学生中普遍存在领事性强,实验操作动手能力差等因素,给生理实验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实验人员不仅要准备好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人员 生理实验课 生理实验教学 动手能力 生理学教学 教书育人 青年教师 教学中 教师队伍 颈总动脉
下载PDF
对《生理学》第二版“感觉器官”两个问题的商讨
10
作者 彭高槐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89年第1期20-21,共2页
高等医药院校《生理学》第二版教材,不失为一本好教材。作为师生都在熟读的全国统编教材,影响深远,在几年的教学中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如将“感觉器官”调整到“神经系统”之前,将“感受器”从“神经系统”移到“感觉器官”的“概述”中... 高等医药院校《生理学》第二版教材,不失为一本好教材。作为师生都在熟读的全国统编教材,影响深远,在几年的教学中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如将“感觉器官”调整到“神经系统”之前,将“感受器”从“神经系统”移到“感觉器官”的“概述”中,这一调整是比较好的。作为教材,缺点和不足自然在所难免;对于内容的取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医药院校 一本 后主焦距 简约眼 代入公式 批评指正 时间原理 曲率半径 折光指数 光学原理
下载PDF
平阳霉素诱发人精子染色体畸变——评价化学物质致断性的一种离体测试系统 被引量:17
11
作者 黄天华 漆著 +2 位作者 李丹 崔晓 罗自强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4-26,共3页
人精子经已知的致断剂平阳霉素处理后与去透明带地鼠卵受精,继而制备人精子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平阳霉素20μg、40μg、60μg/ml各剂量组均诱发出了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结构畸变;其畸变精子率依次为39%、44%、52.4%,其断裂均数依次为1... 人精子经已知的致断剂平阳霉素处理后与去透明带地鼠卵受精,继而制备人精子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平阳霉素20μg、40μg、60μg/ml各剂量组均诱发出了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结构畸变;其畸变精子率依次为39%、44%、52.4%,其断裂均数依次为1.90、2.70、3.86,与对照组的畸变精子率4%和断裂均数0.07分别进行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并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本研究为检测化学物质对人精子中染色体的致断作用提供了一种新的离体测试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精子染色体 离体测试 致断性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对培养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王玉芳 王树人 +2 位作者 陈海艳 杨志梅 顾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8-270,T002,共4页
目的 :本研究拟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效应 ,以揭示同型半胱氨酸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 2 4h后 ,观察细胞形态并测定细胞的乳酸脱氢酶释放率、总蛋... 目的 :本研究拟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效应 ,以揭示同型半胱氨酸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 2 4h后 ,观察细胞形态并测定细胞的乳酸脱氢酶释放率、总蛋白含量、凋亡及脂质过氧化的程度。结果 :(1)同型半胱氨酸不仅可诱导细胞凋亡而且在较高浓度时可致细胞坏死 ;(2 )同型半胱氨酸有较强的促脂质过氧化的效应 ,并呈量效关系 ;(3)同型半胱氨酸的上述效应因加入LDL而增强 ,示同型半胱氨酸与LDL有协同作用。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可能是通过氧化应激机制导致内皮细胞出现坏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半胱氨酸 血管内皮细胞 同型半胱氨酸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琼脂糖弥散抗菌实验在检测腮腺唾液抗菌活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吴琦 杨美薷 +1 位作者 钟德钰 李成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1-203,206,共4页
采用琼脂糖弥散抗菌实验(包括琼脂糖弥散法和电泳凝胶琼脂糖弥散法)直接检测腮腺唾液样品对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腮腺唾液对变形链球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而对血链球菌则无明显的抗菌活性。在腮腺唾液中起抗菌... 采用琼脂糖弥散抗菌实验(包括琼脂糖弥散法和电泳凝胶琼脂糖弥散法)直接检测腮腺唾液样品对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腮腺唾液对变形链球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而对血链球菌则无明显的抗菌活性。在腮腺唾液中起抗菌作用的物质主要是富组蛋白分子Histatin3.Histatin5和Histatin6.而Histatin1对变形链球菌无抗菌活性。这些结果提示琼脂糖弥散抗菌实验作为一种高度敏感的方法,可用于直接检测不同来源的唾液标本(腮腺、颌下腺唾液和全唾液)对各种口腔致病菌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唾液 变形链球菌 琼脂糖 弥散抗菌实验
下载PDF
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对龈下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钟德钰 杨美薷 +1 位作者 吴琦 王伯瑶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对18例中、重度成年型牙周病患者的40颗患牙,在牙周探诊5mm以上的牙周袋内放置防御素药线一根(含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8μg),4d后取出,实验为期11d。观察用药前后龈下微生物及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防御素在牙周... 对18例中、重度成年型牙周病患者的40颗患牙,在牙周探诊5mm以上的牙周袋内放置防御素药线一根(含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8μg),4d后取出,实验为期11d。观察用药前后龈下微生物及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防御素在牙周袋内保持3d后,牙龈指数及出血指数明显改善(P<0.05),龈下菌斑的菌细胞密度降低;同时,球菌的相对比例升高,螺旋体和杆菌的相对比例降低(P<0.05),并能维持到实验结束。本实验结果提示防御素在牙周袋内应用,不仅能降低细菌的数量,还能使龈下菌群的组成向牙周健康部位的菌群组成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防御素 药线 龈下微生物 口腔细菌
下载PDF
家兔海马内微量注射马桑内酯造成化学点燃的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启贤 谢扬高 +1 位作者 柴慧霞 黄云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3期316-318,共3页
70年代以来,国外有关化学点燃的报道较多,国内尚未见报道。化学点燃是用化学性致痫剂的阈下剂量反复刺激动物的某些脑部结构(如杏仁核、海马等)使刺激效应逐渐积累引起。动物一旦被点燃,病程可持续很久,因此,它是一种较理想的慢性癫痫... 70年代以来,国外有关化学点燃的报道较多,国内尚未见报道。化学点燃是用化学性致痫剂的阈下剂量反复刺激动物的某些脑部结构(如杏仁核、海马等)使刺激效应逐渐积累引起。动物一旦被点燃,病程可持续很久,因此,它是一种较理想的慢性癫痫模型。我们参改国外有关文献,用马桑内酯(Coriaria lactone,CL)造成了化学点燃。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海马 马桑内酯 化学点燃 癫痫模型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炎症条件下人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的产生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何志旭 廖清奎 +5 位作者 徐学聚 罗春华 周同甫 李钦伯 李丰益 王树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 :探讨炎症时阿司匹林 (AS)对内皮细胞一氧化氮 (NO)的产生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Griess法测上清液NO-2 /NO-3 水平、黄递酶法测NOS活性、常规生化法测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 (MDA)浓度 ,染料排... 目的 :探讨炎症时阿司匹林 (AS)对内皮细胞一氧化氮 (NO)的产生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Griess法测上清液NO-2 /NO-3 水平、黄递酶法测NOS活性、常规生化法测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 (MDA)浓度 ,染料排除法测细胞活力 ,RT -PCR技术分析iNOSmRNA水平。结果 :白介素 (IL) - 1β、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γ -干扰素 (INF)联用脂多糖 (LPS)诱导后上清液中NO-2 /NO-3 由 (4 2 7± 0 75 ) μmol/L增加到(9 35± 1 2 5 ) μmol/L ,对内皮细胞造成明显的损伤。但 3mmol/LAS组NO生成及NOS活性明显降低 ,LDH释放率及MDA浓度下降 ,细胞存活率上升 ,与NO诱导组相比差异显著。并随AS剂量的增加对NO的抑制及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更加明显 ,但AS对生理水平的NO没有抑制作用。同时发现 10mmol/L浓度以下AS对iNOSmRNA表达水平没有影响 ;但 10 - 2 0mmol/L的AS则可在转录水平上抑制iNOSmRNA的表达。并观察到水杨酸钠及消炎痛不具有抑制NO产生的作用。结论 :AS具有明显抑制IL - 1β、TNF -α、γ -INF及LPS诱导NO生成的作用 ,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避免炎症时高浓度NO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一氧化氮 炎症 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内皮细胞 mRNA
下载PDF
防御素基因转导人气管上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宁 唐彬 +1 位作者 吴琦 王伯瑶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5-297,共3页
采用脂质体转导法将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 HNP1 c DNA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 Babe- Neo- HNP1 导入无血清培养的人气管粘膜上皮细胞 ;制备 HNP多克隆抗血清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防御素 (Hum an neutrophil peptide- 1,HNP1 )在气管上皮细胞的... 采用脂质体转导法将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 HNP1 c DNA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 Babe- Neo- HNP1 导入无血清培养的人气管粘膜上皮细胞 ;制备 HNP多克隆抗血清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防御素 (Hum an neutrophil peptide- 1,HNP1 )在气管上皮细胞的表达。结果表明 :脂质体转导法可使 HNP1 c DNA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 Babe- Neo- HNP1 在人气管粘膜上皮细胞有效表达 ,免疫组化显示转导组织呈强阳性反应。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应用内源性抗生素肽转基因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素 人气管上皮细胞 基因转染 基因治疗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及拮抗剂、氟哌啶醇对大鼠海马CA_3区双脉冲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崇涛 刘协和 +1 位作者 吴前 柴慧霞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57-260,共4页
目的 探讨脑诱发电位P_(50)感觉门控的神经学机制。方法 利用海马脑片技术,研究大鼠海马CA_3区双脉冲反应及药理特性。结果 双脉冲刺激苔藓纤维,可在海马CA_3区观察到长持续抑制(75~750ms),去甲肾上腺素(NE)(10μmol/L)减弱这种抑制。... 目的 探讨脑诱发电位P_(50)感觉门控的神经学机制。方法 利用海马脑片技术,研究大鼠海马CA_3区双脉冲反应及药理特性。结果 双脉冲刺激苔藓纤维,可在海马CA_3区观察到长持续抑制(75~750ms),去甲肾上腺素(NE)(10μmol/L)减弱这种抑制。氟哌啶醇(50μmol/L)、酚妥拉明(75μmol/L)可阻断NE的去抑制作用,心得安(20μmol/L)则否,表明NE的去抑制作用与α受体有关。结论 海马CA_3区长持续抑制及药理特性与P_(50)感觉门控相似,提示这种抑制可能是P_(50)感觉门控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去甲肾上腺素 海马 双脉冲反应
下载PDF
物质成瘾的中枢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莉 周华 +1 位作者 唐玉红 刘应兵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96-298,共3页
物质成瘾的中枢机制是解决临床预防和治疗药物成瘾的关键 ,至今仍不清楚。既往工作表明 ,学习记忆功能在物质成瘾的中枢机制中居于重要的中心环节。我们在总结既往物质成瘾研究工作基础上联系脑的高级功能 。
关键词 物质成瘾 高级功能 心理性成瘾 生理性成瘾 中枢机制
下载PDF
细胞铁代谢变化参与阿司匹林抗氧化作用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志旭 廖清奎 +5 位作者 周同甫 徐学聚 罗春华 李钦伯 李丰益 王树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 :探讨铁蛋白 (Fn)表达及细胞内铁的变化在阿司匹林 (AS)抗氧化损伤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AS诱导Fn的表达 ,以及FeCl3和去铁胺对AS诱导Fn表达的影响 ;同时使用RNA -proteinbandshiftassay及RT -PCR检测AS诱导铁... 目的 :探讨铁蛋白 (Fn)表达及细胞内铁的变化在阿司匹林 (AS)抗氧化损伤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AS诱导Fn的表达 ,以及FeCl3和去铁胺对AS诱导Fn表达的影响 ;同时使用RNA -proteinbandshiftassay及RT -PCR检测AS诱导铁蛋白表达过程中铁调节蛋白 (IRP)结合活性及IRP2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0 1mmol/L的AS可诱导内皮细胞Fn表达超过对照 2 5 % ,随AS剂量的增大诱导Fn表达逐渐增加 ,二者间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AS诱导Fn表达后能明显增强细胞抗H2 O2 损伤的能力。但去铁胺 +AS组细胞Fn表达明显降低 ,此时IRP的结合活性却为正常的 3倍 ,IRP2 mRNA的表达水平也升高 ;而FeCl3+AS组Fn表达明显高于去铁胺组 ,但IRP的结合活性降低、IRP2 mRNA表达水平下降。结论 :阿司匹林通过下调IRP结合活性及IRP2 mRNA水平 ,导致细胞铁蛋白表达增加而发挥抗氧化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抗氧化药 铁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