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脏螺旋CT血管造影──动脉系统三维成像初探 被引量:11
1
作者 葛英辉 谢晓东 +2 位作者 宋彬 周翔平 闵鹏秋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40-43,共4页
探讨螺旋CY肝脏动脉系统三维成像(SCTA-3DA)的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20例肝脏病人作了SCTA-3DAMIP重建。采用100ml造影剂,3ml/sec注射速度,20-22sec延迟扫描。扫描参数采用螺距... 探讨螺旋CY肝脏动脉系统三维成像(SCTA-3DA)的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20例肝脏病人作了SCTA-3DAMIP重建。采用100ml造影剂,3ml/sec注射速度,20-22sec延迟扫描。扫描参数采用螺距1.5,准直3mm或5mm两组。有5例肝细胞性肝癌与DSA成像作了比较。结果20-22sec延迟扫描可使腹主动脉段至肝动脉分支浓密显影。采用准直3mm,重建层厚1.5mm,可使SCTA-3DA达良好效果。良性及恶性病变显示供血肝动脉分级多为Ⅱ级以下管径不粗及Ⅲ级以上伴管径增粗,DSA显示供血动脉均达Ⅳ级以上。结论采用合适扫描及造影技术可使SCTA-3DA重建肝动脉系统,并有助于良恶性质的鉴别。SCTA-3DA较DSA成像空间分辨率差,但具有较好空间定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肝脏 血管造影 动脉 三维成像
下载PDF
马凡综合征心血管病变的MRI诊断 被引量:8
2
作者 朱培菊 白红利 +2 位作者 周翔平 陈宪 缪竟陶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8-360,共3页
目的 研究马凡综合征 (MS)心血管病变及其并发症的MRI表现。材料与方法 符合MS诊断标准的患者 2 0例 ,行胸部MRI检查 ,采用自旋回波 (SE)序列及梯度回波 (GE)快速扫描序列。结果 升主动脉瘤样扩张 2 0例 ,其最宽处位于升主动脉根部(... 目的 研究马凡综合征 (MS)心血管病变及其并发症的MRI表现。材料与方法 符合MS诊断标准的患者 2 0例 ,行胸部MRI检查 ,采用自旋回波 (SE)序列及梯度回波 (GE)快速扫描序列。结果 升主动脉瘤样扩张 2 0例 ,其最宽处位于升主动脉根部(窦部 ) 18例 ( 90 % ) ,范围从根部至升主动脉远段 (弓前 )最常见 ( 10例 )。主动脉瓣环不同程度扩大 ( 10 0 % ) ,MRI电影准确显示主动脉瓣返流。左心室增大 2 0例 ( 10 0 % ) ,其中心腔扩大伴心肌肥厚 7例 ( 3 5 % ) ,单纯心腔扩大 12例 ( 60 % ) ,仅心肌肥厚 1例 ( 5 % )。主动脉夹层Ⅰ型 5例 ,其中 3例累及腹主动脉。肺淤血 6例 ,胸腔积液 7例 ,心包积液 4例。肺动脉高压 4例。左心房受压变扁 14例。结论 MS的MRI征象具有特征性 ,可以准确判断心血管病理、病理生理及心功能状况 ,能代替心血管造影检查制定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 心血管病变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胆道梗阻的GT诊断
3
作者 闵鹏秋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1年第4期170-172,共3页
胆道梗阻指不同病因所致胆道系统管内或管外壁病理改变所导致的胆道通畅性障碍。它可发生于胆管的不同平面。包括机械性与动力性两类因素。
关键词 胆道梗阻 GT 胆道系统 通畅性 肝内胆管扩张 肝内胆管脓肿 壶腹癌 肝门部 肝管 影象学检查
下载PDF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临床疗效观察(附21例报告) 被引量:70
4
作者 陈君辉 胡大武 +3 位作者 段天红 朱培菊 陈学浩 陈励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 评价运用无水乙醇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 1例子宫肌瘤患者均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插管 ,其中超选择至双侧子宫动脉远段16例 ,单侧 3例 ,用无水乙醇栓塞 ;另 2例在子宫动脉近端用明胶海绵条... 目的 评价运用无水乙醇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 1例子宫肌瘤患者均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插管 ,其中超选择至双侧子宫动脉远段16例 ,单侧 3例 ,用无水乙醇栓塞 ;另 2例在子宫动脉近端用明胶海绵条栓塞。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3~ 6 4个月 (平均 2 5个月 ) ,19例无水乙醇栓塞病例 ,其中 15例临床症状消失 ,4例明显改善 ;2例明胶海绵条栓塞病例 ,2个月及 5个月后临床症状有所复发。B超示瘤体体积缩小 40 %~ 90 %。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尚需进一步观察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介入性放射学 乙醇 乙宫动脉栓塞术 治疗 疗效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螺旋CT同层动态扫描表现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47
5
作者 陈卫霞 闵鹏秋 +5 位作者 宋彬 肖邦良 刘燕 王文冬 陈宪 徐剑英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7-252,共6页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螺旋CT同层动态扫描所获部分参数和形态学表现特征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 2 6例 ,全肝平扫后选择靶平面行同层动态扫描和门脉期全肝扫描 ,评价癌灶形态表现特征、时间 密度曲线 (T DC...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螺旋CT同层动态扫描所获部分参数和形态学表现特征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 2 6例 ,全肝平扫后选择靶平面行同层动态扫描和门脉期全肝扫描 ,评价癌灶形态表现特征、时间 密度曲线 (T DC)走势 ,并计算癌灶强化峰值 (PV)和强化比值 (CER)。组织切片经Ⅷ因子相关抗原 (F8R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免疫组化染色 ,分析癌组织微血管数 (MVC)和癌细胞VEGF表达阳性率。将CT形态表现和所获部分参数与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癌灶PV 7 9~ 75 2HU ,CER 3 8%~ 36 0 % ;MVC 6~ 91,VEGF阳性率 32 %~78%。癌灶PV、CER与MVC呈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 0 5 0 8、0 42 3,P值分别 <0 0 1、0 0 5 ) ,癌灶PV、CER与VEGF阳性率无显著相关性 (r分别为 0 2 5 6、0 34 7,P值均 >0 0 5 ) ;肿瘤新生血管分布影响T DC走势 ,肿瘤血管是否丰富及其组织结构特点影响肿瘤强化特征。结论 根据肝细胞癌螺旋CT同层动态扫描部分参数及T DC走势和增强大体形态表现 ,可推测癌组织MVC和肿瘤新生血管分布特征 ,并可反映肿瘤血管是否丰富及肿瘤组织结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肿瘤血管生成 微血管数 CT 诊断
原文传递
胰头静脉弓的CT研究——正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6
作者 宋彬 闵鹏秋 +5 位作者 周翔平 杨恒选 徐隽 缪竞陶 廖正银 陈宪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603-607,共5页
目的:研究胰头静脉弓的CT表现,获得有关血管直径的正常值,探讨相关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129例连续性无中上腹区域恶性肿瘤及炎性病变的CT增强扫描病例,观察胰头静脉弓各属支走行及CT表现,测定血管直径。结果:... 目的:研究胰头静脉弓的CT表现,获得有关血管直径的正常值,探讨相关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129例连续性无中上腹区域恶性肿瘤及炎性病变的CT增强扫描病例,观察胰头静脉弓各属支走行及CT表现,测定血管直径。结果:胰头静脉弓属支包括胰十二指肠上后及上前静脉、胃结肠干、结肠右上静脉和胃网膜右静脉等,CT显示率分别为63.7%、77.5%、69.8%、70.5%和34.9%;血管直径均值分别为2.28、2.31、4.85、3.01和3.88mm。结论:正常人中上腹CT增强扫描常可清楚显示胰头静脉弓属支。对此静脉弓的认识有助于胰腺癌的术前分期及正确评估门脉系统血液动力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静脉弓 CT
原文传递
胆道介入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清圣 《普外临床》 CSCD 1997年第3期149-150,共2页
胆道介入的诊断与治疗陈清圣自1974年Okuda使用细针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ercutaneoustranshepaticcholangiography,PTC)以来,PTC一直是临床胆道外科手术前有用的诊断方法。然... 胆道介入的诊断与治疗陈清圣自1974年Okuda使用细针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ercutaneoustranshepaticcholangiography,PTC)以来,PTC一直是临床胆道外科手术前有用的诊断方法。然而,随着新一代侵入性或少侵入性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外科 介入疗法 介入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