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的反思与建议——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
1
作者 司誉豪 马勇 +1 位作者 郭杨 尹恒 《大学教育》 2023年第18期109-111,123,共4页
文章介绍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模式,分析了目前培养模式下基础课程教学及临床轮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课程设置、临床轮训和学生心理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医骨伤科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培养模式 医学教育
下载PDF
应用型药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吕志阳 何立巍 +2 位作者 陈璟 杨雨微 孙东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278-282,共5页
药学专业属于应用性学科,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因此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分析现有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药学专业改革现有实践教学体系... 药学专业属于应用性学科,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因此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分析现有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药学专业改革现有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举措为例,系统阐述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的设计思路、内容体系及保障措施等,旨在为同类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创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岗位胜任能力 应用技术型人才
下载PDF
“守正创新”视域下中西医结合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5+4”本博贯通培养)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宏如 徐森磊 顾任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68-872,共5页
后疫情时代背景下,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历经30年发展,成绩瞩目,但是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一是教学体系不完善,中西医课程结而不合;二是中医经典教学内容旧质化,脱离临床;三是学生科研创新缺乏主动意... 后疫情时代背景下,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历经30年发展,成绩瞩目,但是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一是教学体系不完善,中西医课程结而不合;二是中医经典教学内容旧质化,脱离临床;三是学生科研创新缺乏主动意识。笔者通过深入剖析以上问题,并针对新形势的需求,立足于“守正创新”的时代理念,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5+4”本博贯通培养)为例,从经典课程、创新科研以及复合知识体系等角度重点探索后疫情时代中西医结合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期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拔尖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守正创新 中西医结合 培养模式 高校 教育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教学改革
4
作者 裴可 陶伟伟 +2 位作者 李运伦 武继彪 马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6期27-29,共3页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我国高校的特色医学课程,旨在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能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工作的应用型中西医结合内科医学人才。而在教学研究中,作者发现目前教学存在不足之处,提出调...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我国高校的特色医学课程,旨在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能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工作的应用型中西医结合内科医学人才。而在教学研究中,作者发现目前教学存在不足之处,提出调整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授课方案,注重中西医知识的融会贯通;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技能实践培训,加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升学生学习素质的措施,以求稳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授课方案 临床技能实训 网络教学手段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Python语言的中医学大数据相关课程建设探索——以实用中医药大数据研究导论课程为例
5
作者 胡玥 马勇 +1 位作者 刘孟敏 陶伟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5期195-198,共4页
目的对南京中医药大学开设的基于Python语言的实用中医药大数据研究导论课程结课加以调查,探究在大数据背景下,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生对大数据相关课程的学习需求,以及基于学生视角对大数据相关课程建设的建议。方法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 目的对南京中医药大学开设的基于Python语言的实用中医药大数据研究导论课程结课加以调查,探究在大数据背景下,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生对大数据相关课程的学习需求,以及基于学生视角对大数据相关课程建设的建议。方法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的大学本科一年级93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在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x^(2)检验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课程中具象化内容较抽象化内容更易于得到学生内在认同,学生对Python语言认识和学习意愿不足;课后练习和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P<0.05);课程存在时长不够、难度较大、案例缺乏、师生互动较少的问题。结论降低课程难度,增加大数据内容与中医知识的融合度,培养学生兴趣与加强实践是大数据相关课程今后改革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ON语言 中医学 大数据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新冠疫情防治对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的潜在影响
6
作者 韩暄 詹其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临床实践中,中西医结合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二者融合具有必要性。2019年末起,全球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疫情形势严峻。通过我国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抗击新冠疫情的发生发展经历,可见中西医结... 临床实践中,中西医结合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二者融合具有必要性。2019年末起,全球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疫情形势严峻。通过我国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抗击新冠疫情的发生发展经历,可见中西医结合教育专业优化发展具有必要性。对相关事件的反思提示,需要将医学教育放在社会宏观层面及医学微观的专业层面进行。结合中西医相关课程的教育及临床抗疫经历,文章讲述了中西医结合在政策、教育、科研等方面可以深化改革的方向,并从“大疫大考”中反思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深化改革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西医临床医学 本科教育 教育改革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肠道菌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孙传睿 李秋月 +6 位作者 金子开 齐保玉 方圣杰 刘宁 章轶立 朱立国 魏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9-744,共6页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未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关系密切,以肠道菌群视角探讨中医药调控骨内环境稳态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中医药通过...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未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关系密切,以肠道菌群视角探讨中医药调控骨内环境稳态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中医药通过肠道菌群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着巨大的研究潜力,不失为一条新的有效治疗途径。该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肠道菌群调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和作用机制研究,阐述“肝肾-肠”“脾-肠”“肺合大肠”“心合小肠”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应用,归纳复方、中药(单体)、中成药以及其他中医药疗法通过肠道菌群改善骨骼健康的相关研究,以拓宽防治思路,为临床上通过调控肠道菌群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中医中药
下载PDF
甜味觉受体在2型糖尿病发病及中医药作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孙铁锋 战丽彬 +2 位作者 臧凝子 杭天怡 朱连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60-2667,共8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以胰岛素和葡萄糖失调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作为一种与日常饮食密切相关的疾病,其发病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甜味觉受体是一类7次跨膜的G蛋白偶联受体,虽然对T2DM发病机理的研究逐渐深入...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以胰岛素和葡萄糖失调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作为一种与日常饮食密切相关的疾病,其发病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甜味觉受体是一类7次跨膜的G蛋白偶联受体,虽然对T2DM发病机理的研究逐渐深入,但是目前疾病状态下甜味觉损伤机制研究较少,因此,深入研究T2DM甜味觉受体损伤病理机制,对了解甜味觉受体分子特征、探索中医药治疗T2DM新靶点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本文就甜味觉受体的生物学特征、甜味觉受体的信号传导机制、甜味觉受体与T2DM、甜味觉受体与“脾在味为甘”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T2DM的中医药针对性防治及相关病理机理的阐明提供最新的见解,为下一步设计新的具有良好效果的甜味觉受体激动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味觉受体 2型糖尿病 脾在味为甘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无锡市中医药文化软实力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楷洋 张洪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1期163-166,共4页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资源,同样也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医药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提升中医药文化软实力成为健康与人文关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文对无锡中医药文化软实力建设进行探索与研究,分析其优势与不...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资源,同样也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医药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提升中医药文化软实力成为健康与人文关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文对无锡中医药文化软实力建设进行探索与研究,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为江苏中医药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 中医药文化 软实力
下载PDF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发病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宏如 俞乔 +5 位作者 白子君 赵薇 李建 胡青 刘顺畅 陈志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8-264,共7页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发病率高、治疗周期长且病情反复、迁延不愈,对BCRL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BCRL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本文在分析了BCRL病理过程中淋巴瘀滞、慢性炎症、脂肪组织沉积和纤维化阶段涉及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发病率高、治疗周期长且病情反复、迁延不愈,对BCRL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BCRL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本文在分析了BCRL病理过程中淋巴瘀滞、慢性炎症、脂肪组织沉积和纤维化阶段涉及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BCRL的中医病机特点,并对现有的治疗策略,如针刺、艾灸、中医康复、中医药等治疗手段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BCRL的临床合理防治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水肿 病理生理 发病机制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健康中国背景下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政策工具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宏如 邓敏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37,110,共9页
基于政策工具理论和中医药健康服务的体系结构,针对政府在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发布的52份国家级政策文件,构建了政策工具-服务体系二维分析框架,确定了政策工具在不同服务体系内的使用情况,总结了政策工具的分布特征;运用文本分析对政策... 基于政策工具理论和中医药健康服务的体系结构,针对政府在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发布的52份国家级政策文件,构建了政策工具-服务体系二维分析框架,确定了政策工具在不同服务体系内的使用情况,总结了政策工具的分布特征;运用文本分析对政策文件进行关键词提取和关键词距离分析,构建了中医药健康服务高频关键词的内在关系网络,分析了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建设重点和建设力量。结果表明,从形式上看,政策工具较为丰富,但结构分布不均;从内容上看,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的政策支持已基本形成,中医药健康服务的供给是多主体合作的结果。未来应进一步丰富和优化政策工具的使用、完善操作层面的实施细则以及加强供给主体中服务主体协作的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健康服务 政策工具 服务体系 健康中国
下载PDF
关于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6
12
作者 杨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9-151,共3页
2019年底以来,我国武汉地区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认为隔离仍然是预防本病最重要的措施,治疗当分轻重。医者在临床治疗中应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 2019年底以来,我国武汉地区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认为隔离仍然是预防本病最重要的措施,治疗当分轻重。医者在临床治疗中应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和优势,重视中医温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另外,也应重视中医药中针对病原体的有效方药或成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温病学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肺肠同治指导下中医药灌肠干预持续性血液透析尿毒症皮肤瘙痒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马俊杰 魏善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4-168,共5页
目的从"炎症-PTH"循环角度探索"肺肠同治"的科学性及"肠-肺-皮毛"关系内涵。方法240例持续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尿毒症皮肤瘙痒(Uremic pruritus,UP)的热毒证患者随机分为6组:肺肠... 目的从"炎症-PTH"循环角度探索"肺肠同治"的科学性及"肠-肺-皮毛"关系内涵。方法240例持续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尿毒症皮肤瘙痒(Uremic pruritus,UP)的热毒证患者随机分为6组:肺肠同治组(凉膈散)、治肠组(调胃承气汤)、治肺组(凉膈散与调胃承气汤差异药物)、乳果糖组、生理盐水组及氯雷他定组,在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的基础上,前5组采用封闭式灌肠治疗,氯雷他定组加用氯雷他定口服,持续治疗60天,比较6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瘙痒可视模拟评分(VAS)、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钙、磷、及相关炎症指标(hs-CRP、TNF-α、IL-6)的水平。结果各组总有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肺肠同治组(92.11%)>治肠组(84.21%)>治肺组(76.92%)>氯雷他定组(66.23%)、乳果糖组(67.57%)>生理盐水组(58.97%),其中氯雷他定组与乳果糖组无统计学差异。较治疗前,各组治疗后VAS评分、PTH、钙、磷、相关炎症指标(hs-CRP、TNF-α、IL-6)皆有所改善,而治疗后各组间上述指标比较,与有效率指标的比较结果相一致。结论肺肠同治MHD UP具有科学性,"肠-肺-皮毛"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同治 持续性血液透析 尿毒症皮肤瘙痒 灌肠
下载PDF
现代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用药规律文献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叶青 李晓琳 陈子睿 《中南药学》 CAS 2022年第1期193-196,共4页
目的分析挖掘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运用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相关文献,建立结直肠癌方剂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进行频次统计,对纳入标准的高频中药进行中药功效分类、性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系统聚类... 目的分析挖掘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运用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相关文献,建立结直肠癌方剂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进行频次统计,对纳入标准的高频中药进行中药功效分类、性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对治疗结直肠癌的827首方剂进行分析,共涉及251味中药,其中出现频次≥39的中药共67味,累计出现频次为7631次(78.55%),出现频次最高的前5味中药分别是白术、茯苓、黄芪、甘草、薏苡仁;使用最多的药物类别为补虚药、清热药及利水渗湿药;药性选择以温性药最多,药味选择以苦味、甘味药为主,归经选择以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关联强度较高的药物组合34个,得到党参-薏苡仁-甘草-茯苓-白术等置信度为100%的核心药组,网络展示图提示治疗用药以白术、茯苓、黄芪为主。结论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以补脾虚扶正为主,兼清热、利水渗湿,符合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中医药 用药规律 方药分析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将“四史”教育融入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光耀 马勇 +1 位作者 倪昊翔 张宏如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12期26-29,共4页
将“四史”引入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和课程思政,以“领导重视、思政贯彻、专业跟进、党团发力、践行推动”为轴线,提倡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继承优良传统,弘扬革命精神,明确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科学运筹实施,... 将“四史”引入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和课程思政,以“领导重视、思政贯彻、专业跟进、党团发力、践行推动”为轴线,提倡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继承优良传统,弘扬革命精神,明确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科学运筹实施,并以史为镜,鉴古识今,牢记责任和使命,站在“双一流”建设的新起点上,努力拼搏,持续前行。此举有利于提升医学生的思想觉悟、人文精神和职业素质,并有助于专业学习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 中西医临床医学 课程思政 人文精神 教育研究
下载PDF
在实际行动中履行中医药术德合一的思政教育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俊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8期20-22,共3页
中医药思政教育是中医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因其特殊性,常被忽视,或易陷入“假大空”的境地,作者长期承担中医临床工作,又是从事中医药一线教育的教师,有着近水楼台的优势,及时临床对接教学,将临证所遇及个人履行融入中医思政教育... 中医药思政教育是中医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因其特殊性,常被忽视,或易陷入“假大空”的境地,作者长期承担中医临床工作,又是从事中医药一线教育的教师,有着近水楼台的优势,及时临床对接教学,将临证所遇及个人履行融入中医思政教育中。此外,作为虞山医者,为传承历代虞山先贤的医风,作者开设虞山医派“术德合一”思想课程,以身作则,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及唤起其历史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 中医教育 实际行动 经典 虞山医派
下载PDF
近年来国外中医药高等教育概览及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晓琳 朱晓玲 张旭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12期221-223,共3页
近年来,中医药产业及中医药文化日益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和喜爱,国际中医教育日渐普及。对比近年来国外主要国家与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发展实践,国外注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在现有西医教育土壤中培植中医药,以民族文化特色丰富其... 近年来,中医药产业及中医药文化日益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和喜爱,国际中医教育日渐普及。对比近年来国外主要国家与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发展实践,国外注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在现有西医教育土壤中培植中医药,以民族文化特色丰富其发展内涵的做法,值得国内中医药高等教育界学习借鉴。为此,设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外向型人才队伍、提高教学素材的适应性均值得尝试,这有利于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及中医药产业发展,以及中外学术交流和民间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中医药 高等教育 课程设置 中外交流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学对痘疮的认识辨治猴痘
18
作者 万金圣 刘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15-719,共5页
梳理古代医家对痘疮病因病机的认识和辨治经验,对运用中医学理论和方法防治猴痘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梳理西晋至清代历代医家对痘疮病因病机、诊断辨证以及治疗预防的认识,探究痘疮诊治的溯源和发展脉络,以期为临床研究猴痘病的... 梳理古代医家对痘疮病因病机的认识和辨治经验,对运用中医学理论和方法防治猴痘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梳理西晋至清代历代医家对痘疮病因病机、诊断辨证以及治疗预防的认识,探究痘疮诊治的溯源和发展脉络,以期为临床研究猴痘病的防治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痘疮 天花 猴痘 病因病机 证治
下载PDF
中医各家学说思政元素挖掘角度小议
19
作者 连雅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4期186-189,共4页
中医经典学说盛行的当代,流派的传承与创新均体现出医学家的钻研精神、质疑精神、实践性精神,参照历代医家临床实践、时代理解、改革创新的综合发展理念,可以将其称为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作为学说汇总集大成的中医各家学说,在思政元素... 中医经典学说盛行的当代,流派的传承与创新均体现出医学家的钻研精神、质疑精神、实践性精神,参照历代医家临床实践、时代理解、改革创新的综合发展理念,可以将其称为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作为学说汇总集大成的中医各家学说,在思政元素方面尚未被完全挖掘,实属遗憾。故此文从政治认同、文化自信、工匠精神、多元化思政建设方式方面进行探讨,挖掘思政元素,以求为后续思政课程建设提供良好的背书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各家学说 思政元素 课程建设 中医经典
下载PDF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实践
20
作者 薛文达 王薇 +2 位作者 李璘 魏凯峰 孙东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3期1-3,共3页
分子生物学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是分子生物学理论课的配套课程。文章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设置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实验教学总体思路和目标、教学方... 分子生物学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是分子生物学理论课的配套课程。文章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设置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实验教学总体思路和目标、教学方式和内容、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为提高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培养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分子生物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