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孟河医派治疗水气病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熊倪 战丽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04-510,共7页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孟河四家医集》中孟河医派治疗水气病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孟河四家医集》中治疗水气病的处方,经过数据标准化处理,录入系统平台,并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的...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孟河四家医集》中孟河医派治疗水气病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孟河四家医集》中治疗水气病的处方,经过数据标准化处理,录入系统平台,并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的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等数据处理方法,分析孟河医派治疗水气病的方剂中的常用药物、组合规律、核心组合,挖掘其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处方97例。核心药物为茯苓、陈皮、大腹皮、泽泻、白术、冬瓜子、桑白皮,核心处方10个,并推算出候选新处方5个。结论孟河医派治疗水气病选药甘辛性温,治疗上重视理气健脾、利水消肿,祛邪与扶正相结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孟河医派 水气病 组方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清代方剂专著论述泄泻用药规律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倩 战丽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39-1544,共6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提供的数据分析平台,研究清代方剂专著论述泄泻的用药规律,供现代中医临床辨证用药参考。方法查阅中华医典(第5版)中的79部清代方剂专著,选择其中10部专门论述"泄泻"的方剂专著,建立数据库...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提供的数据分析平台,研究清代方剂专著论述泄泻的用药规律,供现代中医临床辨证用药参考。方法查阅中华医典(第5版)中的79部清代方剂专著,选择其中10部专门论述"泄泻"的方剂专著,建立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集成的药物"频次统计"、"规则分析"等功能,对治疗泄泻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93首泄泻处方,含药物119味,挖掘出高频(频次≥5)药物20味,高频(频次≥13)药物组合12组,演化得到19个核心药物组合和6首新处方。结论清代方剂专著中治疗泄泻的方剂,多用利水消肿药、补益药,切合本病脾虚湿盛的病机。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可实现对于方剂数据的录入、管理、查询和分析,是一个富有价值的辅助中医药研究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对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甜味觉受体的影响
3
作者 杭天怡 战丽彬 +4 位作者 孙铁锋 张栎婧 周雯 毕婷婷 朱连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0,I0033,共7页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甜味觉受体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SPF级5周龄的瘦型对照Lean Zucker(LZ)雄性大鼠4只作为对照组,将自发型2型糖尿病肥胖Zucker(Zucker Diabetic Fatty,ZDF)大鼠雄性大鼠1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低...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甜味觉受体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SPF级5周龄的瘦型对照Lean Zucker(LZ)雄性大鼠4只作为对照组,将自发型2型糖尿病肥胖Zucker(Zucker Diabetic Fatty,ZDF)大鼠雄性大鼠1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低、中、高剂量参苓白术散治疗组。低、中、高剂量参苓白术散治疗组分别给予生药浓度为6、12、24 g·kg-1·d-1。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予同中药给药剂量超纯水灌胃,连续灌胃给药28 d。定期测量大鼠的体质量、摄食量、随机血糖,实验末期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运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检测舌组织、空肠组织及回肠组织样本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cose transporter 2,GLUT2)以及甜味觉受体1型成员2和3(Taste receptor 2 and 3,T1R2、T1R3)、α-gustducin的蛋白表达。结果2型糖尿病模型组Zucker大鼠的体质量增长、随机血糖值、食物摄入量水平明显高于瘦型对照组,葡萄糖耐量显著低于瘦型对照组。经治疗后,参苓白术散3个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的血糖、体质量增长及食物摄入量,并改善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葡萄糖耐量。干预4周后,参苓白术散3个剂量组均可以使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舌、回肠、空肠的GLUT2、T1R2、T1R3、α-gustducin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参苓白术散剂量依赖性地降低2型糖尿病Zucker大鼠血糖,其作用可能与调控舌和肠道甜味感知和葡萄糖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 Zucker大鼠 参苓白术散 甜味觉受体
原文传递
二陈汤在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赵田 战丽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98-1005,共8页
二陈汤起源于宋代,其组方严谨,配伍精良,是治疗痰湿证的基础方,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尤其对呼吸系统疾病有着显著改善作用。但近年来研究发现,二陈汤对肥胖、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 二陈汤起源于宋代,其组方严谨,配伍精良,是治疗痰湿证的基础方,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尤其对呼吸系统疾病有着显著改善作用。但近年来研究发现,二陈汤对肥胖、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亦有一定疗效,并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痰湿是这类疾病的共同重要病机。故该文对近年来文献中关于二陈汤及其加减方作用于代谢性疾病的干预机制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探究"痰湿"在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地位及二陈汤干预治疗靶点提供依据,为继续深入挖掘中医经典名方、扩大二陈汤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陈汤 代谢性疾病 痰湿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滋补脾阴方药对糖尿病脑病大鼠脑组织PDHE1α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孙晓霞 战丽彬 赵淑元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9期63-68,共6页
目的观察滋补脾阴方药对糖尿病脑病大鼠脑组织PDHE1α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糖尿病脑病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糖尿病脑病组和滋补脾阴方药组,每组5只。采用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 目的观察滋补脾阴方药对糖尿病脑病大鼠脑组织PDHE1α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糖尿病脑病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糖尿病脑病组和滋补脾阴方药组,每组5只。采用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注射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于STZ注射后第7、12、16日分别进行空腹血清胰岛素(FSI)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耐量试验(ITT)。滋补脾阴方药组给予滋补脾阴方药灌胃,其余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共16 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和皮质PDHE1α蛋白表达。结果糖尿病脑病组大鼠随机血糖、FSI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OGTT结果显示,糖尿病脑病组大鼠从30 min开始,各时间点血糖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大鼠(P<0.01),且120 min血糖仍高于0 min血糖。ITT结果显示,糖尿病脑病组大鼠血糖下降速率低于空白对照组。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第3日起,糖尿病脑病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出现空间记忆能力损伤;滋补脾阴方药组大鼠第3、5日逃避潜伏期较糖尿病脑病组明显缩短(P<0.05,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糖尿病脑病组大鼠海马和皮质PDHE1α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P<0.05),滋补脾阴方药组大鼠PDHE1α蛋白表达较糖尿病脑病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糖尿病脑病认知功能损伤可能与PDHE1α蛋白表达降低有关,滋补脾阴方药可能通过提高脑组织PDHE1α蛋白表达改善糖尿病脑病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补脾阴方药 糖尿病脑病 PDHE1α 蛋白表达 大鼠
下载PDF
滋补脾阴中药的网络药理学机制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春燕 战丽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267-4276,共10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滋补脾阴中药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滋补脾阴方剂中使用频次较高且历代医家对其滋补脾阴功效有明确论述的山药、茯苓、白芍、扁豆、芡实作为研究对象,检索TCMSP、TCMID、STITCH数据库,结合文献得到其活性...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滋补脾阴中药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滋补脾阴方剂中使用频次较高且历代医家对其滋补脾阴功效有明确论述的山药、茯苓、白芍、扁豆、芡实作为研究对象,检索TCMSP、TCMID、STITCH数据库,结合文献得到其活性化学成分和靶点,此后将靶点信息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滋补脾阴中药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PPI)网络,并通过PageRank算法对网络中的节点打分筛选关键靶点。同时将靶点信息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TTD数据库分析潜在靶点关联疾病。利用Cytoscape软件,分别构建潜在靶点PPI网络、中药-活性化合物-关键靶点网络,最后使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筛选出滋补脾阴中药核心靶点15个,信号通路98条,这类中药可能通过参与人体物质代谢、免疫、造血、炎症反应等过程发挥其滋补脾阴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IF-1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花生四烯酸代谢、mTOR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有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关键靶点VEGFA、PTGS1及PTGS2与熊果酸等化合物有较强结合力。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得到滋补脾阴中药调节的关键靶点和通路,为探究滋补脾阴中药的作用机理提供数据支撑,从而为更加深入的探究脾阴学说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补脾阴中药 网络药理学 PPI网络 靶点 信号通路
下载PDF
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大鼠肠黏膜屏障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孙晓霞 周雯 战丽彬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33-1240,共8页
目的观察脾阴虚状态下肠黏膜屏障的改变及滋补脾阴方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简称C组)6只和模型组(简称M组)14只。采用饮食不节与劳倦过度结合耗伤阴液法建立脾阴虚大鼠模型。脾阴虚造模后将M组随机分... 目的观察脾阴虚状态下肠黏膜屏障的改变及滋补脾阴方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简称C组)6只和模型组(简称M组)14只。采用饮食不节与劳倦过度结合耗伤阴液法建立脾阴虚大鼠模型。脾阴虚造模后将M组随机分为脾阴虚组(简称S组)和滋补脾阴方药组(简称Z组)。每周收集粪便进行16S rRNA测序。采用qPCR技术检测空肠Claudin-1、Occludin、ZO-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空肠Claudin-1、Occludin、ZO-1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肠道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在门水平上,S组较C组厚壁菌门比例增加(P<0.05),拟杆菌门下降(P<0.05),Z组较S组厚壁菌门减少(P<0.01),拟杆菌门增加(P<0.01);在属水平上,S组较C组乳杆菌属和Paraprevotella属比例升高(P<0.05,P<0.01),瘤胃球菌属和粘放线菌属下降(P<0.01,P<0.05);Z组比较于S组乳杆菌属比例明显减少(P<0.0001),瘤胃球菌属和粘放线菌属增加(P<0.05,P<0.01),Paraprevotella属呈下降趋势(P>0.05)。与C组比较,S组空肠Claudin-1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P<0.01),Occludin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1),ZO-1 mRNA和蛋白表达呈降低趋势(P>0.05);与S组比较,Z组Claudin-1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P<0.01),Occludin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ZO-1 mRNA和蛋白水平呈上升趋势。S组空肠IFN-γ和IL-17含量较C组增加(P<0.001),sIgA、TGF-β、IL-4与IL-10水平下降(P<0.01,P<0.001);Z组较S组IFN-γ、IL-17含量减少(P<0.001,P<0.01),sIgA、TGF-β、IL-4与IL-10含量升高(P<0.01,P<0.001)。结论滋补脾阴方药能够调节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瘤胃球菌属、乳酸杆菌属与粘放线菌属比例,增加Claudin-1、Occludin mRNA和蛋白表达,并调节Th1/Th2、Th17/Treg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脾阴虚大鼠肠黏膜生物屏障、机械屏障及免疫屏障的异常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阴虚 肠黏膜屏障 滋补脾阴方药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六味地黄丸治疗高血压、2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的异病同治机制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郭航 赵春燕 +1 位作者 战丽彬 翁泽斌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49,共9页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研究模式,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原则,从分子水平探究六味地黄丸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异病同治"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STITCH数据库筛选出六味地黄...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研究模式,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原则,从分子水平探究六味地黄丸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异病同治"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STITCH数据库筛选出六味地黄丸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点,结合从Genecards、HPO、OMIM数据库以及GEO数据库中获取的基因芯片挖掘出的疾病靶点,将二者取交集后获取的共有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化合物-靶点"网络及PPI网络,运用Auto 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最后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六味地黄丸活性成分69个,作用靶点280个,高血压、2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及六味地黄丸共有靶点如VEGFA、IL-6、MMP-9、PPARG等21个。结论:该研究初步揭示了六味地黄丸对三病"异病同治"作用的现代生物学机制,包括影响血管生成及内皮功能、炎症反应、缺氧反应,为探究中医"异病同治"治疗原则的科学内涵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异病同治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肾阴不足
原文传递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参苓白术散改善慢性炎症防治ZDF大鼠肥胖2型糖尿病 被引量:26
9
作者 张栎婧 战丽彬 +2 位作者 杭天怡 罗金童 赵春燕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88-1000,共13页
从菌群紊乱及慢性炎症角度探讨参苓白术散(Shenling Baizhu Powder,SLBZP)防治肥胖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10只LZ(Lean Zucker)大鼠为正常组,40只自发性肥胖2型糖尿病(Zucker diabetic fatty,ZDF)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以及参苓白术散低、... 从菌群紊乱及慢性炎症角度探讨参苓白术散(Shenling Baizhu Powder,SLBZP)防治肥胖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10只LZ(Lean Zucker)大鼠为正常组,40只自发性肥胖2型糖尿病(Zucker diabetic fatty,ZDF)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以及参苓白术散低、中、高剂量组。从5周龄开始对应灌胃超纯水及不同剂量的参苓白术散水煎液,每周监测体质量、血糖等基础指标,9周龄时取粪便及肠内容物进行16S rRNA测序及代谢组学测定,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生化指标,ELISA检测血清胰岛素,芯片检测瘦素及炎症因子。参苓白术散能够减轻ZDF大鼠体质量,显著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改善血脂水平。9周龄时,模型组大鼠中Anaerostipes、Turicibacter、Bilophila、Ochrobactrum、Acinetobacter和Prevotella显著下降,而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可以有效上调上述这些菌属的丰度;模型组Psychrobacter、Lactobacillus、Roseburia和Staphylococcusc显著上升,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可以明显下调其丰度。此外,4-hydroxyphenylpyruvic acid、phenylpyruvic acid、octanoic acid、3-indolepropionic acid、oxoglutaric acid、malonic acid、3-methyl-2-oxovaleric acid和methylmalonic acid为具有显著差异的肠道菌群代谢物。同时,参苓白术散可以显著降低游离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水平及大鼠的瘦素抵抗,以及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IL-1β)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水平,可见参苓白术散能有效缓解大鼠全身慢性炎症。参苓白术散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及代谢物,缓解机体全身慢性炎症,控制肥胖,防治2型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肠道菌群 代谢产物 慢性炎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