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甘卫东 袁晓亮 +5 位作者 刘铁石 姚林方 屈峰 燕翔 吴隽 郭宏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27期2975-2976,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痉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102例TURP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于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止痛;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改良芍药甘草汤治疗...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痉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102例TURP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于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止痛;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改良芍药甘草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结果术后24 h内对照组膀胱痉挛发生率为38%,治疗组为2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4~48 h膀胱痉挛发生率对照组为26%,治疗组为9%,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改良芍药甘草汤方等治疗能有效缓解TURP术后膀胱痉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痉挛 改良芍药甘草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基于脑肠互动探析中医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9
2
作者 熊啸 徐天舒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2期224-228,共5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发病率高,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项研究显示脑肠轴功能紊乱是FD发病的重要机制,贯穿疾病始终。脑肠轴通过神经传导、内分泌免疫因子的释放等方式连接脑、肠,形成双向调节的通路;...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发病率高,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项研究显示脑肠轴功能紊乱是FD发病的重要机制,贯穿疾病始终。脑肠轴通过神经传导、内分泌免疫因子的释放等方式连接脑、肠,形成双向调节的通路;脑肠轴功能紊乱同样参与其他发病机制作用的过程。中医理论认为脑与胃肠之间同样存在着广泛的联系,生理功能上相互调节,病理上相互影响。中医药可以通过脑肠轴对脑肠肽等神经递质或激素的释放及肠道菌群等产生相应影响,从而改善FD患者胃肠动力障碍、肠道菌群失调及焦虑抑郁的精神心理状态等临床症状。现论述了中医药通过脑肠轴对FD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为后续中医药治疗FD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脑肠轴 脑肠肽 肠道菌群 神经递质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房其军 李晓倩 沈山梅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2-285,共4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绝经期前女性发生月经紊乱、不孕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报道的发病率从2.2%~26%不等,不同国家或地区发病率存在较大差异[1]。2010年澳大利亚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PCOS的患病率高达(17.8±2.8)%(根据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绝经期前女性发生月经紊乱、不孕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报道的发病率从2.2%~26%不等,不同国家或地区发病率存在较大差异[1]。2010年澳大利亚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PCOS的患病率高达(17.8±2.8)%(根据2003年制定的鹿特丹标准)[2]。北医三院2010年对我国北京地区的2111名社区育龄妇女调查显示6.11%患者存在PCOS[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西医治疗 流行病学调查 地区发病率 月经紊乱 澳大利亚 PCOS 育龄妇女
下载PDF
放射性肠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利琼 任伟 +3 位作者 胡静 谢丽 钱晓萍 刘宝瑞 《癌症进展》 2015年第5期484-486,共3页
放射性肠炎是恶性肿瘤患者接受腹盆腔放疗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治疗较为棘手,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放射性肠炎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包括:辨证论治、验方治疗、中成药治疗、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
关键词 放射性肠炎 中医药治疗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娟 杨立 张洪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932-935,共4页
阿尔兹海默病作为老年人群多发病、慢性病、疑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中医药复方、单药、针灸等方法对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就近年来相关临床、实... 阿尔兹海默病作为老年人群多发病、慢性病、疑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中医药复方、单药、针灸等方法对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就近年来相关临床、实验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中药 阿尔兹海默病
下载PDF
恶性胸腹水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广遐 汪悦 +1 位作者 王婷婷 刘宝瑞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81-83,共3页
恶性胸腹水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令医者颇为棘手的一大难题,它的出现提示肿瘤病情较严重,已到晚期。此时患者体质较差,不能耐受常规的放、化疗,常可选择使用中医药治疗或者与放化疗联合使用,常可取得一定效果。
关键词 恶性胸水 恶性腹水 病因病机
下载PDF
心脏外科术后应激性溃疡中西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许万紫 王东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3期344-346,共3页
随着体外循环技术的发展和直视下心内手术大量开展,术后并发症成为现今研究的热点。心脏手术以其创伤大、风险高、手术时间长、体外循环(CPB)过程复杂、涉及多脏器影响、全身微循环广泛改变、术中及术后监护困难等多方面打击因素影响... 随着体外循环技术的发展和直视下心内手术大量开展,术后并发症成为现今研究的热点。心脏手术以其创伤大、风险高、手术时间长、体外循环(CPB)过程复杂、涉及多脏器影响、全身微循环广泛改变、术中及术后监护困难等多方面打击因素影响,导致术后并发症临床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应激性溃疡 中西医研究 心脏外科 体外循环技术 术后并发症 心内手术 心脏手术 手术时间
下载PDF
针刺颈夹脊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8
作者 李明 徐天舒 阮建国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5期187-188,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颈夹脊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初步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3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接受针刺颈夹脊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接受推拿治疗,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特殊功能检查、影像... 目的探讨针刺颈夹脊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初步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3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接受针刺颈夹脊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接受推拿治疗,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特殊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在观察期内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为43.76%(28/64),对照组为36.67%(22/60),治疗组的临床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针刺颈夹脊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单纯推拿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推拿 针刺 夹脊穴
下载PDF
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行大范围肝切除术后的护肝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9
作者 刘淑君 王经琳 +4 位作者 刘金春 任昊桢 杜瑶 葛卫红 陈大宇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3年第3期225-229,共5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行大范围肝切除术后护肝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肝胆胰中心收治入院的肝癌肝硬化并接受大范围肝切除手术的患者,针对用药方案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 目的:分析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行大范围肝切除术后护肝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肝胆胰中心收治入院的肝癌肝硬化并接受大范围肝切除手术的患者,针对用药方案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28例患者,术后单用护肝药物者67例(52.3%),联合使用两种护肝药物者58例(45.3%),联合使用三种护肝药物者3例(2.3%)。联合用药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中肝门阻断时间均较单药治疗组长,腹腔镜手术的比例较低,预计剩余肝脏体积百分比较小,术中输血量较大,术后第1天谷丙转氨酶水平也较高。发生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者共40例,联合使用护肝药物的患者发生率较高,但B级和C级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与单药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药治疗与联合使用护肝药物治疗的患者相比,虽然胸、腹腔积液的发生率更低,但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结论:对于肝硬化肝细胞癌行大范围肝切除的患者,联合用药可能增加胸腹腔积液的发生风险,但是可以减少感染性并发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癌 大范围肝切除 肝衰竭 联合用药 护肝药物
下载PDF
电针“后三里”结合四君子汤对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及NGF的影响
10
作者 熊啸 徐天舒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11期80-86,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后三里”结合中药四君子汤对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病变(OIPN)大鼠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及神经营养因子(NGF)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中药组和针药结合组,每组各5只。采用腹腔注射奥沙利铂2 ... 目的:观察电针“后三里”结合中药四君子汤对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病变(OIPN)大鼠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及神经营养因子(NGF)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中药组和针药结合组,每组各5只。采用腹腔注射奥沙利铂2 mg/kg诱导建立OIPN大鼠模型,进行机械缩足阈值测定确认造模成功。电针组予以电针双侧“后三里”、中药组予以四君子汤灌胃、针药结合组给予电针“后三里”结合四君子汤灌胃干预,1次/d,连续干预14 d。各组于干预第1、5、9与14天观察大鼠的机械性缩足阈值的变化;干预结束后,PowerLab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检测坐骨神经传导速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坐骨神经NGF含量,HE染色观察背根神经节的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机械缩足阈值及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第14天电针组和针药结合组机械缩足阈值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电针组、中药组及针药结合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坐骨神经NGF表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中药组和针药结合组大鼠坐骨神经内NGF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背根神经节大神经元直径减小,细胞核、核仁形态模糊,多见偏心核、多核仁;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中药组及针药结合组神经元内细胞核形态规则,仅少量偏心核、多核仁。结论:针药结合可提升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及其NGF水平,减轻奥沙利铂蓄积于背根神经节的伤害,改善OIPN大鼠痛觉过敏症状。针药结合效果较电针和中药单独应用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周围神经病变 坐骨神经传导速度 电针 后三里 四君子汤 针药结合
下载PDF
骨与软组织肉瘤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分析
11
作者 周莹玲 张子豪 +2 位作者 王晓露 刘宝瑞 李茹恬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6-101,共6页
当前在骨与软组织肉瘤的治疗方案中,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与化疗的联合是一种新的治疗模式。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联合具有协同效应,可提高治疗效果,但联合治疗所引起的毒副作用往往比单独靶向治疗或单独化疗更为明显,特别是严重毒副作用的... 当前在骨与软组织肉瘤的治疗方案中,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与化疗的联合是一种新的治疗模式。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联合具有协同效应,可提高治疗效果,但联合治疗所引起的毒副作用往往比单独靶向治疗或单独化疗更为明显,特别是严重毒副作用的发生不容忽视。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当熟悉联合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事件,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本综述总结了晚期骨与软组织肉瘤患者在联合治疗中出现的常见不良事件,综合分析临床已发表的数据,对比靶向单药治疗与联合化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期帮助临床医师提高对联合治疗常见不良事件的认识,更好地把握联合用药的安全性,从而使患者得到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以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软组织肉瘤 抗血管生成治疗 不良反应 化学治疗
下载PDF
益髓健脾汤减轻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副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胡静 严文跃 +4 位作者 胡文静 杨觅 任伟 刘宝瑞 钱晓萍 《江苏中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益髓健脾汤对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期间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108例需要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标准方案化疗,并对化疗副反应进行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益髓健脾汤口服。在整个化疗过程中监测患者血常... 目的:观察益髓健脾汤对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期间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108例需要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标准方案化疗,并对化疗副反应进行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益髓健脾汤口服。在整个化疗过程中监测患者血常规及消化道反应情况,并做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化疗过程中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情况以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在化疗的同时配合服用中药益髓健脾汤,可以显著减轻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及消化道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益髓健脾汤 化疗副作用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PI⁃RADS评分系统3分病灶的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分区检出率及靶向融合穿刺抉择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向军 董翔 +8 位作者 马文亮 朱逸琪 黄海峰 汪维 张青 邱雪峰 庄君龙 郭宏骞 甘卫东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评估PI⁃RADS评分系统中3分病灶的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CSPCa)分区检出率,分析其临床参数取值区间,并分析MRI/TRUS影像融合靶向穿刺能否提高CSPCa检出率,为进一步前列腺穿刺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19年1月至201... 目的:评估PI⁃RADS评分系统中3分病灶的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CSPCa)分区检出率,分析其临床参数取值区间,并分析MRI/TRUS影像融合靶向穿刺能否提高CSPCa检出率,为进一步前列腺穿刺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有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PI⁃RADS V23分的297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分析前列腺组织学四分区中CSPCa的检出率,同时分析CSPCa患者临床参数的取值区间。结果:外周带、移行带、中央带及前纤维基质区的CSPCa检出率分别为23.8%、11.2%、40.0%及50.0%。附加MRI/TRUS影像融合靶向穿刺提高了CSPCa检出率但并未具有显著差异。CSPCa与非CSPCa患者分组比较时,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如fPSA/tPSA及PSAD差异显著,而tPSA具有差异性。CSPCa组fPSA/tPSA数值更低,PSAD更高,tPSA数值更高。CSPCa组fPSA/tPSA、PSAD及tPSA、PV的均数分别为0.12、0.35μg/L^(2)、13.06μg/L及47.31 ml。结论:PI⁃RADS 3分的前列腺病灶,外周带比移行带具有更高的CSPCa检出率,中央带及前纤维基质区域虽然病例偏少但是CSPCa检出率更高。当患者合并以下临床参数:fPSA/tPSA<0.12及PSAD>0.35μg/L^(2)时,强烈建议穿刺活检,对于移行带及中央带附加MRI/TRUS影像融合靶向穿刺获益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RADS评分 前列腺癌 组织学分区 穿刺抉择
原文传递
EOS成像系统的介绍及其评估下肢力线临床价值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青 翁文杰 +1 位作者 王渭君 孙明辉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9期875-878,共4页
介绍EOS成像系统的原理和技术背景,结合该技术的宣传说明和现有的文献报道,了解到低剂量EOS技术可以将检查过程中的辐射剂量降低5~10倍,而微剂量EOS甚至可以将辐射剂量降低至45倍;在成像质量方面相较于CR的图像质量只高不低;系统自带有E... 介绍EOS成像系统的原理和技术背景,结合该技术的宣传说明和现有的文献报道,了解到低剂量EOS技术可以将检查过程中的辐射剂量降低5~10倍,而微剂量EOS甚至可以将辐射剂量降低至45倍;在成像质量方面相较于CR的图像质量只高不低;系统自带有EOS 2D和3D工作站,2D工作站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轻松实现对下肢冠状位和矢状位力线的测量和评估,在3D工作站进行三维模型重建后可以三维测量肢体的倾斜和扭转,利用这些测量结果,在进行术前评估、完善术前规划以及术后测量评估手术效果等方面给临床医生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测量的准确性方面,大量的文献报道认为EOS 2D测量和普通放射学测量精确度相当,而EOS 3D重建测量的精确度可媲美CT以及MRI。基于EOS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对其在评估下肢力线准确性方面的文献报道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S 下肢 力线 放射测量术
下载PDF
“加味甘麦大枣汤”治疗抑郁症32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徐天舒 万茜 《江苏中医药》 CAS 2011年第9期24-25,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自拟加味甘麦大枣汤和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开放性对照研究方法,将7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口服加味甘麦大枣汤,200mL/d,分2次服;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每日早晨1... 目的:观察比较自拟加味甘麦大枣汤和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开放性对照研究方法,将7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口服加味甘麦大枣汤,200mL/d,分2次服;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每日早晨1次,每次20mg。以汉密顿抑郁量表及副反应观察量表分别观察2组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2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4%,对照组为83.9%,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多于治疗组。结论:加味甘麦大枣汤是一个疗效确切且耐受性好的抗抑郁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加味甘麦大枣汤 HAMD评分
下载PDF
丙泊酚群体药动学研究与临床个体化给药 被引量:4
16
作者 曹勤 姚瑶 葛卫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04-1606,共3页
丙泊酚为新型短效静脉全身麻醉药,其功能主治是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临床用药时个体之间由于生理、病理及其他一些因素的不同,丙泊酚在体内处置方式存在差异,因而需要采用个体化给药的方式。综述年龄、体质量、性别、肝肾功能、合并... 丙泊酚为新型短效静脉全身麻醉药,其功能主治是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临床用药时个体之间由于生理、病理及其他一些因素的不同,丙泊酚在体内处置方式存在差异,因而需要采用个体化给药的方式。综述年龄、体质量、性别、肝肾功能、合并用药等因素对个体化给药的影响及国内外对丙泊酚群体药动学所做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群体药动学 个体化给药 麻醉药
下载PDF
恶性肿瘤生物化疗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吕青 邹征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061-1066,共6页
生物化疗(chemoimmunotherapy,biochemotherapy,CB)是将生物治疗和化学治疗联合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全新肿瘤综合治疗模式。目前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肿瘤疫苗、单克隆抗体、免疫活性细胞及细胞因子等联合化疗的生物化疗可... 生物化疗(chemoimmunotherapy,biochemotherapy,CB)是将生物治疗和化学治疗联合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全新肿瘤综合治疗模式。目前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肿瘤疫苗、单克隆抗体、免疫活性细胞及细胞因子等联合化疗的生物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抗肿瘤效应,在多种晚期难治性恶性实体肿瘤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就生物化疗的原理、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疗 肿瘤 过继性细胞治疗 单克隆抗体 生物反应调节剂 肿瘤疫苗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Dickkopf1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景艳 马玉娟 +3 位作者 欧阳建 邵小雁 周敏 徐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20-823,共4页
目的目前,已发现骨髓造血微环境对骨髓瘤的发病起重要的作用。骨髓基质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Dickkopf1(DKK1)等,对疾病进展及预后非常重要。文中... 目的目前,已发现骨髓造血微环境对骨髓瘤的发病起重要的作用。骨髓基质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Dickkopf1(DKK1)等,对疾病进展及预后非常重要。文中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血清IL-6、TNF-α、DKK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9例MM患者与1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L-6、TNF-α、DKK1的水平。将患者分为初发及进展期组和稳定期组2组进行分析。结果初发及进展期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和对照组,IL-6分别为(45.30±42.11)pg/ml(初发及进展期组)、(19.64±14.06)pg/ml(稳定期组)、(12.62±14.71)pg/ml(对照组),P<0.05。TNF-α分别为(8.72±5.46)pg/ml(初发及进展期组)、(4.77±2.45)pg/ml(稳定期组)、(4.97±2.52)pg/ml(对照组),P<0.05。稳定期与对照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初发及进展期组血清DKK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稳定期组患者血清DKK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DKK1分别为(12825.40±9136.55)pg/ml(初发及进展期组)、(6847.11±4374.93)pg/ml(稳定期组)、(2973.66±877.84)pg/ml(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IL-6、TNF-α、DKK1的水平可能与MM的发生、发展有关。测定血清IL-6、TNF-α、DKK1水平对于MM病情评估和监测治疗效果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Dickkopf1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麦粒灸防治含顺铂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红 徐天舒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11期4-7,共4页
目的:观察麦粒灸对含顺铂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入组病例均接受含顺铂方案进行化疗,随机分为3组:麦粒灸组(26例,麦粒灸加帕洛诺司琼)、针刺组(26例,针刺加帕洛诺司琼)、西药组(26例,单纯帕洛诺司琼)。观察3组... 目的:观察麦粒灸对含顺铂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入组病例均接受含顺铂方案进行化疗,随机分为3组:麦粒灸组(26例,麦粒灸加帕洛诺司琼)、针刺组(26例,针刺加帕洛诺司琼)、西药组(26例,单纯帕洛诺司琼)。观察3组患者第1周期化疗急性期(D1-D3)、延迟期(D4-D6)以及第2周期第1天化疗恶心呕吐症状改善情况。结果:3组方法治疗后,急性期、延迟期恶心呕吐积分均较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疗程结束后(第2周期化疗第1天),麦粒灸组、针刺组恶心呕吐积分均较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粒灸可改善含顺铂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并具有持续止呕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粒灸 针刺 化疗反应 恶心呕吐
下载PDF
“通便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天舒 钱海华 《江苏中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36-37,共2页
慢传输型便秘(STC)系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结肠传输减慢,粪便中水分吸收增加等所致的便秘,属慢性、原发性、功能性和慢传输性便秘。目前治疗多用各类泻剂,疗效均不十分满意。近年来,笔者应用自拟通便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30例。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通便汤 养阴通便 理气布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