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组织肉瘤患者的二代测序(NGS):诊疗价值、与中医药治疗的关系
1
作者 位子健 井源浩 李茹恬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0期3953-3958,共6页
目的:探索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在软组织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STS)患者中的诊疗价值,并结合NGS技术,探讨潜在的抗肉瘤中医治疗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NGS技术对30例不同亚型软组织肉瘤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 目的:探索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在软组织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STS)患者中的诊疗价值,并结合NGS技术,探讨潜在的抗肉瘤中医治疗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NGS技术对30例不同亚型软组织肉瘤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全面分析,共包含五个基因层面的检测:肿瘤体细胞变异:651个基因的全部外显子,65个基因的部分内含子;胚系变异:63个基因的全部外显子;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PD-L1(22C3)蛋白表达。并结合临床实践进行数据解读。结果:肉瘤患者的基因突变主要分布在与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和已知的致癌驱动基因中,其中有1例患者的手术病理诊断得到了NGS报告的修正。超过一半的患者具有可干预性突变,其中4例转移/复发性患者根据NGS报告进行了相应的靶向/免疫治疗,3例患者在临床治疗中获得了疾病控制,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ime,PFS)分别为6、6、12个月。结论:肉瘤组织基因测序可以进一步验证病理诊断;与肿瘤相关的遗传变异为现有的靶向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增加了新药靶点的发现潜力;报告中对免疫相关指标的检测为软组织肉瘤患者的免疫治疗选择和预后提供了依据;此外,我们还探讨了NGS报告中突变基因与中医治疗机制之间的关系;期望这些数据能够推动未来临床软组织肉瘤的精准/个体化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肉瘤 个性化医疗 二代测序 基因突变 中医药
下载PDF
恶性胸腹水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广遐 汪悦 +1 位作者 王婷婷 刘宝瑞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81-83,共3页
恶性胸腹水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令医者颇为棘手的一大难题,它的出现提示肿瘤病情较严重,已到晚期。此时患者体质较差,不能耐受常规的放、化疗,常可选择使用中医药治疗或者与放化疗联合使用,常可取得一定效果。
关键词 恶性胸水 恶性腹水 病因病机
下载PDF
恶性肿瘤生物化疗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吕青 邹征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061-1066,共6页
生物化疗(chemoimmunotherapy,biochemotherapy,CB)是将生物治疗和化学治疗联合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全新肿瘤综合治疗模式。目前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肿瘤疫苗、单克隆抗体、免疫活性细胞及细胞因子等联合化疗的生物化疗可... 生物化疗(chemoimmunotherapy,biochemotherapy,CB)是将生物治疗和化学治疗联合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全新肿瘤综合治疗模式。目前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肿瘤疫苗、单克隆抗体、免疫活性细胞及细胞因子等联合化疗的生物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抗肿瘤效应,在多种晚期难治性恶性实体肿瘤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就生物化疗的原理、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疗 肿瘤 过继性细胞治疗 单克隆抗体 生物反应调节剂 肿瘤疫苗
下载PDF
沙利度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林云华 钱晓萍 刘宝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972-974,共3页
沙利度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已经日渐明确,临床研究证实,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急性髓系白血病、子宫肿瘤、前列腺癌等有一定的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而对其它肿瘤的作用也在进一步研究中。本文对沙利度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临床研究... 沙利度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已经日渐明确,临床研究证实,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急性髓系白血病、子宫肿瘤、前列腺癌等有一定的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而对其它肿瘤的作用也在进一步研究中。本文对沙利度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肿瘤 抗血管生成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细菌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从基础到临床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梦娜(综述) 刘宝瑞(审阅) 孟凡岩(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49-1053,共5页
目前,肿瘤治疗方法日趋多样,其中细菌治疗渐成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细菌治疗肿瘤主要基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能触发宿主抗肿瘤免疫作用,以及部分细菌能靶向性定植于肿瘤内部的特点,在实体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中均取得令人鼓舞的疗效。... 目前,肿瘤治疗方法日趋多样,其中细菌治疗渐成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细菌治疗肿瘤主要基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能触发宿主抗肿瘤免疫作用,以及部分细菌能靶向性定植于肿瘤内部的特点,在实体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中均取得令人鼓舞的疗效。综述就工程化细菌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具体策略以及一些临床试验研究进行整理,讨论细菌疗法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等,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推进细菌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重楼醇提物对恶性胸腹水中原代肿瘤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广遐 王婷婷 +3 位作者 胡文静 钱晓萍 禹立霞 刘宝瑞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重楼醇提物对恶性胸腹水中原代肿瘤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方法收集25例经病理确诊的恶性胸腹水并分离原代肿瘤细胞,用CCK8法检测原代细胞对重楼醇提物及化疗药的药物敏感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重楼醇提物对凋... 目的研究中药重楼醇提物对恶性胸腹水中原代肿瘤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方法收集25例经病理确诊的恶性胸腹水并分离原代肿瘤细胞,用CCK8法检测原代细胞对重楼醇提物及化疗药的药物敏感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重楼醇提物对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 mRNA表达的作用。结果重楼醇提物对人胃癌、肝癌、肺癌、大肠癌等4株细胞系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平均值为41·13μg/ml,对25例恶性胸腹水中原代肿瘤细胞IC50平均值为82·33μg/ml,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重楼醇提物对大肠癌来源的腹水中原代肿瘤细胞的IC50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对胃癌、肺癌及其他消化道肿瘤来源的胸腹水中原代肿瘤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8例对重楼醇提物耐药的原代肿瘤细胞对多西紫杉醇、氟尿嘧啶、顺铂存在交叉耐药,而对化疗药物耐药的原代肿瘤细胞对重楼无交叉耐药。重楼醇提物对部分细胞系及原代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 mRNA有下调作用(P<0·05)。结论重楼醇提物对恶性胸腹水中原代肿瘤细胞,尤其是对化疗药物耐药的肿瘤细胞仍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醇提物 原代肿瘤细胞 恶性胸腹水
下载PDF
老年肿瘤患者的内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国铎 钱晓萍 刘宝瑞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224-228,共5页
关键词 老年肿瘤患者 内科治疗进展 高龄老年人 年龄划分 dest 老年病人 死亡原因 恶性肿瘤
下载PDF
中药独活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8
作者 林黎 钱晓萍 刘宝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373-376,共4页
独活在临床治疗中运用广泛。现代研究表明独活含有多种抗肿瘤活性成分,包括甲氧基欧芹素、补骨脂素、花椒毒素、香柑内酯、伞形花内酯、异欧前胡素。本文就近年来对独活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 独活 化学成分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智能型靶向纳米给药系统-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新途径 被引量:8
9
作者 朱陵君 李晓林 +1 位作者 李茹恬 刘宝瑞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73-376,共4页
利用纳米技术进行恶性肿瘤的治疗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中最前沿的研究课题。由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结合后所产生的纳米给药系统与游离药物相比,延长了药物在肿瘤内的存留时间,有利减慢肿瘤的生长,降低毒副作用。本文仅就纳米给药系统在肿... 利用纳米技术进行恶性肿瘤的治疗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中最前沿的研究课题。由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结合后所产生的纳米给药系统与游离药物相比,延长了药物在肿瘤内的存留时间,有利减慢肿瘤的生长,降低毒副作用。本文仅就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给药系统 肿瘤药物治疗 靶向
下载PDF
新型汉防己甲素纳米微球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陵君 李茹恬 +2 位作者 禹立霞 钱晓萍 刘宝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801-804,共4页
目的:全面考察我们前期工作中采用mPEG-PCL自行合成的汉防己甲素(Tetradrine,Tet)载药纳米微球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并评价mPEG-PCL作为药物载体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通过开环聚合法,制备mPEG-PCL两嵌段聚合物作为载体,... 目的:全面考察我们前期工作中采用mPEG-PCL自行合成的汉防己甲素(Tetradrine,Tet)载药纳米微球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并评价mPEG-PCL作为药物载体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通过开环聚合法,制备mPEG-PCL两嵌段聚合物作为载体,采用乳化-挥发法,制备负载Tet的纳米微球。以MTT法,评价该纳米微球在体外对于胃癌细胞株MKN-28、BGC-823的抗肿瘤活性,并与汉防己甲素裸药相比较。在MKN-28、BGC-823及LO2细胞株上验证空白微球的毒性。采用荧光标记粒子细胞摄取实验,探讨Tet纳米微球抗肿瘤作用不同于裸药的机制。结果:Tet载药微球在作用48h后对于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与裸药相似,空白微球在极高浓度时,对于肿瘤细胞系及人肝细胞株LO2均无明显毒性。荧光标记粒子的细胞摄取实验证实,微球可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在细胞内释放药物,这是微球不同于裸药的抗肿瘤机制。结论:Tet微球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载体无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可能和细胞对于纳米粒子的直接摄取有关,因此可能提高汉防己甲素的体内抗肿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 纳米微球 乳化-挥发法 药物输送体系 抗肿瘤
下载PDF
青龙衣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蒋丽萍 刘宝瑞 胡文静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2735-2737,共3页
中药青龙衣(green walnut husks of Juglans regia)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是萘醌苷类化合物、黄酮类及多糖类化合物,另外还含有二芳基庚烷类和萜类化合物等成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青龙衣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较为活跃,其抗肿瘤... 中药青龙衣(green walnut husks of Juglans regia)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是萘醌苷类化合物、黄酮类及多糖类化合物,另外还含有二芳基庚烷类和萜类化合物等成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青龙衣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较为活跃,其抗肿瘤作用是多方面的综合作用,包括直接的抑瘤作用、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免疫增强作用以及预防肿瘤的发生。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青龙衣的化学成分、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促进青龙衣抗肿瘤研究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龙衣 化学成分 抗肿瘤
下载PDF
肿瘤靶向性生物膜纳米载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洁 章真 +5 位作者 何小芳 杨觅 胡静 李丽 刘宝瑞 钱晓萍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64-868,共5页
纳米载药系统的应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肿瘤药物治疗时所面临的药物毒副作用大、药物体内选择性差等问题。随着对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天然生物材料与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相结合,构建新型复合... 纳米载药系统的应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肿瘤药物治疗时所面临的药物毒副作用大、药物体内选择性差等问题。随着对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天然生物材料与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相结合,构建新型复合仿生物纳米载体系统,该系统包含性质不同的两种材料能够相互优化各自的药物投递功能,弱化各自应用上的不足。作者以生物膜纳米靶向药物递送系统为主题,总结了近年来相关文献,旨在为纳米药物载体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运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纳米粒子 药物载体 综述
下载PDF
延胡索生物碱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万莉 钱晓萍 刘宝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1042-1044,共3页
延胡索在临床治疗中运用广泛,其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现代研究表明延胡索生物碱中的延胡索碱、延胡索乙素、小檗碱、黄连碱巴马仃、d-海罂粟碱、d-异波尔定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延胡索生物碱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 延胡索在临床治疗中运用广泛,其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现代研究表明延胡索生物碱中的延胡索碱、延胡索乙素、小檗碱、黄连碱巴马仃、d-海罂粟碱、d-异波尔定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延胡索生物碱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的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生物碱 化学成分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七种天然生物碱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严淑 刘宝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1227-1230,共4页
从各种植物中寻找天然抗肿瘤活性物质是抗癌药物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生物碱类在已分离的各类天然抗肿瘤活性物质中占有较大比重,大量研究表明,生物碱类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中有些已经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生物碱 抗肿瘤 机制
下载PDF
结直肠癌HER-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连欢 胡静 +5 位作者 严文跃 杨觅 李丽 史炯 刘宝瑞 钱晓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747-1751,共5页
目的:分析HER-2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01月至2016年0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共640例,对其进行HER-2免疫组化检测,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患... 目的:分析HER-2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01月至2016年0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共640例,对其进行HER-2免疫组化检测,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患者分为HER-2(0)、HER-2(1+)、HER-2(2+)、HER-2(3+)四组,并对四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进行分析。结果:HER-2表达水平与结直肠患者肿瘤分期、大小、神经侵犯、Lgr5、VEGF、VEGFR2等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大体类型、侵袭深度、淋巴结、脉管转移及无病生存期、总生存期无关(P>0.05)。结论:HER-2可能与结直肠癌的生长、增殖及侵袭相关,未来或许成为晚期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潜在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HER-2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石见穿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6
作者 徐敬宣 薛姣 +1 位作者 钱晓萍 刘宝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587-590,共4页
石见穿在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包括多糖类、三萜类、甾醇类、多酚类等成分,体内外实验研究表明,石见穿提取物在体内、体外均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主要总结了石见穿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 石见穿在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包括多糖类、三萜类、甾醇类、多酚类等成分,体内外实验研究表明,石见穿提取物在体内、体外均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主要总结了石见穿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状况,为进一步开发石见穿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见穿 化学成分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季秀海 钱晓萍 刘宝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594-597,共4页
肿瘤的生成、转移、复发和预后均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随着对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和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研发,大量研究证实部分中药有效成分可能具有较强的肿瘤新生血管抑制作用,很可能会为肿瘤的防治,特别是为肿瘤血... 肿瘤的生成、转移、复发和预后均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随着对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和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研发,大量研究证实部分中药有效成分可能具有较强的肿瘤新生血管抑制作用,很可能会为肿瘤的防治,特别是为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开发提供新的策略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肿瘤 抗血管生成
下载PDF
蛇床子素的提取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毛佳蕾 钱晓萍 刘宝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726-728,共3页
蛇床子素是天然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可以从多种中药中提取分离。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蛇床子素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综述蛇床子素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进行蛇床子素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及其... 蛇床子素是天然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可以从多种中药中提取分离。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蛇床子素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综述蛇床子素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进行蛇床子素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及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提取 体外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CLDN18.2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俏丽 杜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81-685,共5页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 18.2(CLDN18.2)是一种细胞旁紧密连接结构中的膜蛋白,具有维持屏障、细胞旁运输和信号转导等作用,在正常组织中特异性的表达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在胃癌的发生与发展中并未丢失,在食管癌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 18.2(CLDN18.2)是一种细胞旁紧密连接结构中的膜蛋白,具有维持屏障、细胞旁运输和信号转导等作用,在正常组织中特异性的表达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在胃癌的发生与发展中并未丢失,在食管癌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常异位激活并高表达,这使得CLDN18.2成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目前,针对CLDN18.2的特异性抗体zolbetuximab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功,有望成为CLDN18.2阳性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一线治疗方案。此外,靶向CLDN18.2的个体化免疫治疗还包括单克隆抗体、CAR-T细胞、双克隆抗体和抗体药物偶联物等,但大多数的研究还在临床研究初始阶段,因此,靶向CLDN18.2的个体化免疫治疗或将是下一个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连接蛋白18.2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靶向治疗 zolbetuximab 单克隆抗体 CAR-T细胞 双克隆抗体 抗体药物偶联物
原文传递
可注射水凝胶递送系统在肿瘤局部免疫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井源浩(综述) 刘宝瑞 李茹恬(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23-527,共5页
近年来免疫治疗迅速发展,然而有一些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低,这可能和药物疗效、药物滞留以及全身不良反应等因素有关。作为投递载体之一的可注射水凝胶系统具有易于应用、增高局部药物浓度、延长药物滞留时间、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势... 近年来免疫治疗迅速发展,然而有一些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低,这可能和药物疗效、药物滞留以及全身不良反应等因素有关。作为投递载体之一的可注射水凝胶系统具有易于应用、增高局部药物浓度、延长药物滞留时间、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作为投递系统之一,它常被应用于局部免疫治疗的肿瘤内注射给药,在增强抗肿瘤治疗效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了目前常用的水凝胶递送系统的构成及其特点,重点介绍可注射水凝胶系统作为局部免疫治疗或免疫联合化疗的药物投递系统的研究,同时分析了对可注射水凝胶系统应用中的存在问题解决策略。随着可注射水凝胶系统的深入研究,相信该投递系统在优化局部免疫治疗领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注射水凝胶 药物投递系统 肿瘤 局部免疫治疗 瘤内注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