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8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治疗ICU获得性衰弱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1
作者 方蕊 唐振东 +3 位作者 曾浩 李探 蒋华 刘克琴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5年第2期133-139,共7页
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ICU获得性衰弱(ICU-AW)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为诊治ICU-AW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建库... 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ICU获得性衰弱(ICU-AW)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为诊治ICU-AW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中医药治疗ICU-AW相关研究文献,利用CiteSpace6.2.R4软件对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75篇,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倪海滨、林新峰为高发文量作者;共纳入59个机构,发文量最多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关键词共现显示本领域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医药治疗ICU-AW的临床研究、辨证论治和机制探讨方面;形成8个关键词聚类。结论 中医药治疗ICU-AW仍处于发展阶段,各作者团队、机构间缺乏合作,临床研究、中医辨证论治为主要研究热点,机制探讨方面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获得性衰弱 中医药治疗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基于情志致病思想探讨中医药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芷钰 孙志广 《医药前沿》 2025年第6期88-90,共3页
情志学说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而来的一门学说,历代古籍与医家均有所涉及。情志致病理论是中医学病因病机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医家基于该理论,创立了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等名方用于治疗因情志因素导致的疾病,临床上也广为沿用。本... 情志学说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而来的一门学说,历代古籍与医家均有所涉及。情志致病理论是中医学病因病机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医家基于该理论,创立了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等名方用于治疗因情志因素导致的疾病,临床上也广为沿用。本文综述情志致病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情志致病 中医药 五志 七情 脑肠轴 理论探讨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白癜风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顾晓文 孙彩虹 +1 位作者 闫涵 左文 《科技与健康》 2025年第4期1-4,共4页
白癜风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临床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该病以表皮黑素细胞减少,皮肤和黏膜色素减退出现乳白色斑为临床表现,导致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近年来白癜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疗法在白癜风治疗上的优势逐渐... 白癜风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临床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该病以表皮黑素细胞减少,皮肤和黏膜色素减退出现乳白色斑为临床表现,导致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近年来白癜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疗法在白癜风治疗上的优势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对白癜风的临床常用中医疗法及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中医疗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热消融术后并发症的研究概述
4
作者 祝玮蔚 张琪 陆晔 《基层中医药》 2025年第2期126-132,共7页
甲状腺结节是甲乳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热消融治疗是甲状腺结节较为热门的一种治疗方式,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颈部无瘢痕、保留甲状腺功能等优点,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热消融术仍有出现并发症的可能... 甲状腺结节是甲乳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热消融治疗是甲状腺结节较为热门的一种治疗方式,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颈部无瘢痕、保留甲状腺功能等优点,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热消融术仍有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中医药治疗通过探索消融术后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选择合适的方药,从而达到促进术后快速康复的目的。然而,热消融术后的中医辅助治疗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需加强相关临床经验的研究,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相关理论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辅助术后快速康复的优势。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数据库中近十年来的相关文献,对消融术后的临床表现及目前相关的理论思考和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从消融术后的病因病机、用药规律、外治疗法等角度论述目前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热消融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其病因病机可概括为素体为虚、热毒入侵、痰凝血瘀这三个方面,故而扶助正气、清热解毒、化痰散瘀的药物均可应用于消融术后,此外中药贴敷、针刺等外治法亦能用于改善术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热消融术 中医药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胃干细胞对胃癌前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培 严展鹏 +1 位作者 肖雄 朱方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56,共5页
胃干细胞是存在于胃组织中的成体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潜能。最新研究表明,胃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影响胃癌前疾病的发病、病理改变及预后。近年来,中医药对胃干细胞调控作用的研究取得了进展,文献报道显示,胃干细胞功能特征与... 胃干细胞是存在于胃组织中的成体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潜能。最新研究表明,胃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影响胃癌前疾病的发病、病理改变及预后。近年来,中医药对胃干细胞调控作用的研究取得了进展,文献报道显示,胃干细胞功能特征与中医理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中医药能通过影响胃干细胞标志物表达、调控胃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的异常以及对癌变胃干细胞增殖的影响而发挥对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等胃癌前疾病的生物学作用。就近10年上述内容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干细胞 中医药 胃溃疡 慢性萎缩性胃炎 进展
原文传递
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查房双向三方结构式量化评分考核方案探讨
6
作者 施益农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年第2期36-37,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查房实施中的常见问题,强调研究严密实用性评分考核实施方案的重要性。阐述了实施教学查房量化考核评分的创新构思和新的双向三方结构式量化考核评分方案的实施程序。使此项考核更加具体可比、客观量化... 本文通过分析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查房实施中的常见问题,强调研究严密实用性评分考核实施方案的重要性。阐述了实施教学查房量化考核评分的创新构思和新的双向三方结构式量化考核评分方案的实施程序。使此项考核更加具体可比、客观量化、易于标准化操作,对更好地提高教学查房质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查房 质量考核 量化评分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卵巢癌腹腔转移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芳梅 许尤琪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2期218-222,共5页
卵巢癌被称为最致命的妇科恶性肿瘤,超过一半的病例确诊时已至晚期,其中有60%的癌细胞会在腹腔中发生扩散和转移,腹腔转移是导致卵巢癌患者反复复发,以及生存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医学多以控制局部发展为主要治疗目标,以化疗、放... 卵巢癌被称为最致命的妇科恶性肿瘤,超过一半的病例确诊时已至晚期,其中有60%的癌细胞会在腹腔中发生扩散和转移,腹腔转移是导致卵巢癌患者反复复发,以及生存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医学多以控制局部发展为主要治疗目标,以化疗、放疗、靶向治疗、腹腔热灌注化疗、手术治疗等为主,但常因各种不良反应使得治疗被迫中断。中医药治疗卵巢癌腹腔转移优势独特,在改善临床症状、增效减毒、预防复发及转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综述中医药治疗卵巢癌腹腔转移的研究进展,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腹腔转移 中医药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研究进展
8
作者 唐振东 李探 +2 位作者 曾浩 方蕊 刘克琴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1期2064-2068,共5页
本文就近年来各医者运用中医药的思路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概况进行综述,认为目前的研究主要包括中药复方、中成药制剂、中药活性成分提取物、针灸外治法等方面。中医药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多方面不足,期待今后... 本文就近年来各医者运用中医药的思路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概况进行综述,认为目前的研究主要包括中药复方、中成药制剂、中药活性成分提取物、针灸外治法等方面。中医药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多方面不足,期待今后医者开展更多大样本临床试验及基础机制研究,为中医药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提供科学的诊疗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脓毒症 中医药治疗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药抗胃癌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卜文静 许尤琪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27期3074-3076,共3页
胃癌为全球高发肿瘤,其发生、发展的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多个靶点、多个环节的综合作用,而导致胃癌患者最终死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肿瘤转移[1],即部分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病灶,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等各种渠道,散播到机体的其他部... 胃癌为全球高发肿瘤,其发生、发展的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多个靶点、多个环节的综合作用,而导致胃癌患者最终死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肿瘤转移[1],即部分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病灶,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等各种渠道,散播到机体的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同样性质的新病灶[2]。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可参与多个环节干预胃癌的转移,在抗胃癌转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干预胃癌转移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侵袭转移 中医药抗癌机制
下载PDF
中医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红梅 金黑鹰 +1 位作者 张春霞 赵扬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7期165-166,共2页
中医到底是不是科学呢?存在了数千年的中医学今天为什么受到这么多的批判和诋毁呢?今天我们中医药学发展其问题在哪里?我们如何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古老的中医焕发活力。从大量的文献中论证肯定了中医学的科学性。但在现今的社会中中医发... 中医到底是不是科学呢?存在了数千年的中医学今天为什么受到这么多的批判和诋毁呢?今天我们中医药学发展其问题在哪里?我们如何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古老的中医焕发活力。从大量的文献中论证肯定了中医学的科学性。但在现今的社会中中医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包括中医理论、中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中医疗效评价标准化;中药药材成分的标准和规范化、制药方法的改进和规范、中药疗效和副作用的监测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发展 机遇 挑战
下载PDF
论中医药在治疗肿瘤中干预过度现象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仁广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44-1545,共2页
在中医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常常用药不当出现干预过度现象,笔者曾经在辽宁中医杂志撰文论述过。但近年来在肿瘤专科治疗实践中,发现该类问题更为突出。由于肿瘤治疗有其特殊性,所以笔者单独撰文加以阐述。从中医理论、古代医家的有关论述... 在中医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常常用药不当出现干预过度现象,笔者曾经在辽宁中医杂志撰文论述过。但近年来在肿瘤专科治疗实践中,发现该类问题更为突出。由于肿瘤治疗有其特殊性,所以笔者单独撰文加以阐述。从中医理论、古代医家的有关论述、中药的治则和药性,再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加以论述,最终阐明中医在治疗肿瘤疾病中的正确方法。就是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各种治疗方法及药物,既收到满意疗效,又将药物副作用降到最低。可供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干预过度 掌握尺度
下载PDF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药防治消化道肿瘤中的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邵华 娄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3期40-42,共3页
消化道肿瘤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病隐匿,病情发现越晚,治疗越困难,预后也越差。本文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结合消化道肿瘤的发生是一个渐进性的演变过程这个特点,积极探索致癌因素,提出"防癌月饮食能未病先防... 消化道肿瘤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病隐匿,病情发现越晚,治疗越困难,预后也越差。本文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结合消化道肿瘤的发生是一个渐进性的演变过程这个特点,积极探索致癌因素,提出"防癌月饮食能未病先防"-"中药去邪扶正能既病防变"-"药膳顾护胃气能瘥后防复"的干预策略,以阻止疾病的演变,降低消化道肿瘤发生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消化道肿瘤 防癌月饮食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肝动脉灌注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武浩 许尤琪 《陕西中医》 CAS 2022年第5期673-676,共4页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随着介入学科的发展,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已成为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和转移性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HAIC能显著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但经HAIC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胃肠道...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随着介入学科的发展,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已成为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和转移性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HAIC能显著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但经HAIC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外周神经炎等不良反应。中医药联合HAIC能够降低肝癌HAIC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本文综述中医药通过中药复方、中成药、针灸、穴位贴敷、情志调节等途径预防或减轻肝癌经HAIC治疗后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进展,以供为临床医学工作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灌注化疗 恶性肿瘤 不良反应 针灸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4
作者 沈露娜 吴昆旻 殷立平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28期143-146,共4页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作为耳鼻咽喉科的常见及多发疾病,流行病调查学显示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且临床上易反复发作。因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独到的临床优势,所以从中医药寻求可靠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及社会现实意义。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中医药治疗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陶倩逸 许尤琪 《江苏中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82-85,共4页
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胃癌细胞、调节细胞黏附分子、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血管生成、影响癌基因表达、调节免疫功能、调控信号通路传导、影响肿瘤微环境、抑制免疫检查点等方面。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抗癌研... 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胃癌细胞、调节细胞黏附分子、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血管生成、影响癌基因表达、调节免疫功能、调控信号通路传导、影响肿瘤微环境、抑制免疫检查点等方面。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抗癌研究,今后可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在对单味中药进行研究的同时,应加大中药复方研究比重,利用好现代实验技术,建立更客观更有效的实验研究体系;(2)应完善中药对不同肿瘤细胞的对比作用研究,以发现中药的某些特殊疗效,更好地将其应用于临床;(3)加强中药结合靶向异位点的研究,提高中药抗癌治疗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术后 复发转移 中医药疗法 实验研究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药辨证论治ICU获得性衰弱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倪锴韵 戈小荣 +2 位作者 曾浩 刘克琴 倪海滨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6期1116-1119,共4页
ICU获得性衰弱(ICU-AW)在危重症患者中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国内尚无相关指南指导诊疗,中医药集古今各医家之所长,辨证施治该疾病具有独特优势。本文结合近年等文献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经验总结和诊疗思路。
关键词 ICU获得性衰弱 中医药 辨证论治 综述
下载PDF
甲状腺腺瘤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杨 邵华 李凯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20期137-141,共5页
为探索甲状腺腺瘤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文章重点从中药饮片、中成药、内外合治、中西药结合治疗4个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了中医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特有优势,为今后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甲状腺腺瘤 中医药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孟庆娥 许尤琪 +2 位作者 蒋晨露 师瑞瑞 方祯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1期184-187,共4页
原发性肝癌是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肝癌大国,目前手术切除是治愈早、中期肝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肝癌的治愈率依然较低,术后复发及转移是导致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因而防治术后复发转移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生存期的... 原发性肝癌是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肝癌大国,目前手术切除是治愈早、中期肝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肝癌的治愈率依然较低,术后复发及转移是导致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因而防治术后复发转移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生存期的重要环节。大量临床及实验证明,中医药在防治肝癌术后复发转移方面有着较好的疗效。从临床及实验研究方面对我国中医药防治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复发转移 中医药
原文传递
中医药防治EGFR-TKI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毛梦婷 许尤琪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10期197-201,共5页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驱动基因“EGFR19、EGFR21”突变的NSCLC效果显著。但在口服EGFR-TKIs过程中,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靶向治疗的依从...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驱动基因“EGFR19、EGFR21”突变的NSCLC效果显著。但在口服EGFR-TKIs过程中,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靶向治疗的依从性,进而影响原发病的治疗。中医药联合EGFR-TKIs治疗NSCLC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不良反应的程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文章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和提炼,概述中医药联合EGFR-TKIs防治NSCLC不良反应的进展,为今后中西医结合进一步规范化防治NSCLC的不良反应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 EGFR-TKIS 不良反应 中医药
原文传递
中医药防治抗血管生成药物毒副作用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沙嘉玥 许尤琪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8期223-226,共4页
对中医药防治抗血管生成药物毒副作用的研究与进展进行综述,抗血管生成药物能抑制肿瘤患者机体内的弥漫性血管生成物质,还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长与繁殖。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加,其毒副作用的发生不可忽视,严重的毒副作用不仅影响治... 对中医药防治抗血管生成药物毒副作用的研究与进展进行综述,抗血管生成药物能抑制肿瘤患者机体内的弥漫性血管生成物质,还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长与繁殖。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加,其毒副作用的发生不可忽视,严重的毒副作用不仅影响治疗的进行,甚至威胁到生命。现代医学对其产生的毒副作用往往以对症治疗为主,而中医药能有效减少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毒副反应,并在晚期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列举单味药、中成药、中药复方、经方、外治法等中医药疗法对抗血管生成药物毒副作用的治疗展开探讨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抗血管生成药物 毒副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