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和启示——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生物制药专业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袁天杰 潘扬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9期99-102,共4页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不仅可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而且可以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南京中医药大学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联合举办的生物制药中外合作办学"3+1"...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不仅可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而且可以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南京中医药大学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联合举办的生物制药中外合作办学"3+1"项目已经有9年的时间,联合培养的学生普遍受到澳方的认可,并且大部分毕业生继续在澳洲名校深造。南京中医药大学生物制药合作办学通过探索实践已经逐步形成了人才、教学、课程、制度、管理五个方面的办学特色,初步实现了培养国际化复合型生物制药人才的办学目的。不仅为我国生物制药领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国际化的人才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高校开展生物医药相关专业的中外合作项目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生物制药专业 办学特色
下载PDF
两相体系中固定化细胞生物合成(S)-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 被引量:8
2
作者 薛颖 张芳 +1 位作者 王旻 李建其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73-577,共5页
建立了在有机/水两相体系中固定化酵母细胞生物合成(S)-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的方法。考察了有机溶剂、缓冲液pH、底物浓度、温度、转化时间、辅助底物对转化率和对映体过量值(ee)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辛烷-缓冲液两相体系,缓冲液pH8,... 建立了在有机/水两相体系中固定化酵母细胞生物合成(S)-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的方法。考察了有机溶剂、缓冲液pH、底物浓度、温度、转化时间、辅助底物对转化率和对映体过量值(ee)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辛烷-缓冲液两相体系,缓冲液pH8,初始底物浓度5.55mmol/L,30℃转化36h,转化率和产物的ee值分别为93.2%和96.3%。添加与底物等当量的葡萄糖或蔗糖作为辅助底物,固定化细胞可以反复使用6次,转化率维持在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双三氟甲基苯乙酮 (S)-3 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 固定化细胞 生物合成 两相体系
下载PDF
红酵母静息细胞催化(S)-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的不对称还原反应 被引量:9
3
作者 张芳 王旻 +4 位作者 江曙 刘春美 吴薛明 陶金 韦建兵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11-414,共4页
利用红酵母静息细胞转化3,5-双三氟甲基苯乙酮,并对影响红酵母细胞转化率的因素进行考察。采用静息转化法,考察不同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体积比、细胞通透剂、pH值、转化时间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辛烷作为有机溶剂,体积分数... 利用红酵母静息细胞转化3,5-双三氟甲基苯乙酮,并对影响红酵母细胞转化率的因素进行考察。采用静息转化法,考察不同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体积比、细胞通透剂、pH值、转化时间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辛烷作为有机溶剂,体积分数为20%,pH7.0,不使用细胞通透剂,葡萄糖作为辅助底物,转化时间为36h时,转化效率最高,可达8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酵母 (s)-3 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 两相生物转化 手性醇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BL21-pET28a(+)-ADH诱导表达羰基还原酶的条件优化与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莉 张芳 +2 位作者 罗晨 阚静 王旻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0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对重组大肠杆菌E.coli BL21-pET28a(+)-ADH表达羰基还原酶的条件进行优化,以增加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提高生物合成(S)-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的转化率。方法:将重组质粒pET28a(+)-ADH转化E.coli BL21后,对诱导过程产生影响的4个因素,... 目的:对重组大肠杆菌E.coli BL21-pET28a(+)-ADH表达羰基还原酶的条件进行优化,以增加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提高生物合成(S)-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的转化率。方法:将重组质粒pET28a(+)-ADH转化E.coli BL21后,对诱导过程产生影响的4个因素,诱导时间、诱导温度、诱导剂浓度及摇菌转数,利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正交实验设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对实验得出的最佳搭配诱导条件进行验证。结果:直观分析中诱导温度的R值最大,其次为摇菌转数和诱导剂IPTG浓度,诱导时间的R值最小;方差分析表明诱导温度的P值小于0.05,而摇菌转数、IPTG浓度及时间因素的P值均大于0.05。利用优化后的菌种生物合成(S)-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转化率达到95.16%。结论:本实验的最优诱导条件为,诱导温度25℃、诱导摇菌转数200r.min-1、诱导剂IPTG浓度0.5mmol.L-1、诱导时间6h。且重组菌对于(S)-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的转化率达到95.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还原酶 条件优化 正交试验 直观分析 方差分析 生物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