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IRTAS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雪 张梅 +3 位作者 赵松青 陆卫平 袁晓丹 楼青青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8-32,共5页
目的 探讨O-PIRTAS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级护理专业4个班180名学生随机分组,2个班90名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2个班90名学生设为观察组,实施O-PIRTAS翻转课堂教学法,包括目... 目的 探讨O-PIRTAS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级护理专业4个班180名学生随机分组,2个班90名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2个班90名学生设为观察组,实施O-PIRTAS翻转课堂教学法,包括目标、准备、视频、回顾、测试、活动、总结7个环节。教学结束后比较2组期末总评成绩,师生教学评价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结果 观察组期末总评成绩,教师评学、学生评教得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O-PIRTAS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可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师生教学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专业 基础护理学 O-PIRTAS 翻转课堂 自主学习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范围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和高血压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康静 李洮俊 +3 位作者 方团育 袁晓丹 宋润珞 楼青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9-614,共6页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范围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UACR)与高血压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309例中国台湾李氏联合诊所定期随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3~12年(平均6年)。根据UACR的四分位数水...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范围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UACR)与高血压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309例中国台湾李氏联合诊所定期随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3~12年(平均6年)。根据UACR的四分位数水平将患者分为第1分位组即UACR<5.87 mg/g组(n=320)、第2分位组即5.87 mg/g≤UACR≤9.55 mg/g组(n=341)、第3分位组即9.56 mg/g≤UACR≤16.27 mg/g组(n=321)和第4分位组即16.27 mg/g<UACR<30.00 mg/g组(n=327)。分析正常范围内UACR水平和2型糖尿病患者新发高血压风险的关系。结果:UACR<5.87 mg/g组、5.87 mg/g≤UACR≤9.55 mg/g组、9.56 mg/g≤UACR≤16.27 mg/g组和16.27 mg/g<UACR<30.00 mg/g组高血压的发病率分别为71.3%(228/320)、77.4%(264/341)、82.9%(266/321)和80.4%(263/327),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基线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用药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因素后,Cox回归分析发现,与UACR<5.87 mg/g组相比,5.87 mg/g≤UACR≤9.55 mg/g组、9.56 mg/g≤UACR≤16.27 mg/g组、16.27 mg/g<UACR<30.00 mg/g组高血压的HR(95%CI)分别为1.075(0.896~1.289)、1.024(0.853~1.230)、1.215(1.010~1.462),趋势检验P值为0.018。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范围内的UACR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蛋白尿 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HbA1c变异性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及其截断值的判定 被引量:5
3
作者 胡佳琪 周倩倩 +3 位作者 徐慧君 袁晓丹 李洮俊 楼青青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67-971,共5页
目的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异性对2型糖尿病(T2D)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作用,并通过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找出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异性用于诊断早期DR的截断值(cut-off值)。方法对3386例T2D患... 目的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异性对2型糖尿病(T2D)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作用,并通过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找出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异性用于诊断早期DR的截断值(cut-off值)。方法对3386例T2D患者进行纵向队列研究,随访2~5 a,平均4.0 a,每年行一次散瞳眼底检查。依据患者所有记录的HbA1c值计算其平均值(A1c-Mean)和标准差(A1c-SD),其中HbA1c变异性表达为A1c-SD。收集并分析患者病史和临床资料。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探讨HbA1c变异性等因素对DR的影响,绘制ROC曲线以评价HbA1c变异性对DR早期的诊断价值。结果混合效应结果显示,Alc-Mean、A1c-SD与DR的发展均呈正相关(β=0.049、0.031,均为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bA1c变异性曲线下面积(AUC)为0.630,用于诊断早期DR的cut-off值为0.625,敏感度为0.781,特异度为0.573。结论HbA1c变异性能够预测T2D患者DR的发生,可作为初步预测DR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HbA1c变异性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住院患者颈动脉斑块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丽红 周欢欢 +4 位作者 孔维敏 沈建平 支灏 徐书杭 楼青青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住院患者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240例,按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成2组,无IR组和IR组。按颈动脉中是否有斑块分为有斑块组与无斑块组。分析IR与住院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关系。结果:240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住院患者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240例,按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成2组,无IR组和IR组。按颈动脉中是否有斑块分为有斑块组与无斑块组。分析IR与住院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关系。结果:240例患者中,110例(45.8%)存在IR,144例(60.0%)有颈动脉斑块,IR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是67.3%高于无IR组的53.8%,其中,IR人群发生颈动脉斑块是无IR人群的1.960倍(95%CI,1.119-3.431,P<0.05)。年龄(OR,1.045,95%CI,1.011-1.079,P<0.01)和LDL-C (OR,1.549,95%CI,1.004-2.390,P<0.05)是无IR人群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而IR人群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除了年龄(OR,1.073,95%CI,1.027-1.121,P<0.01)和HDL-C(OR,0.178,95%CI,0.035-0.897,P<0.05)之外,还包括HOMA-IR (OR,1.732,95%CI,1.131-2.651,P<0.05)。结论:IR住院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IR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除了年龄和高血脂,HOMA-IR也参与了住院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形成。IR的筛查可作为预防颈动脉斑块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指数 颈动脉斑块 危险因素 相关分析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及皮下脂肪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严娟 左盼盼 +1 位作者 Anne Folta Fish 楼青青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14期1249-1255,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有氧运动(AT)、抗阻运动(RT)及有氧联合抗阻运动(AT+RT)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腹部内脏脂肪(VAT)、皮下脂肪(SAT)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Web of Science、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 目的系统评价有氧运动(AT)、抗阻运动(RT)及有氧联合抗阻运动(AT+RT)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腹部内脏脂肪(VAT)、皮下脂肪(SAT)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Web of Science、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关于有氧、抗阻及联合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VAT和SAT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共86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运动可以降低T2DM患者VAT和SAT(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有氧、抗阻、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均能够显著降低T2DM患者的VAT水平(P<0.05)。另外,有氧运动能够显著降低SAT水平(P<0.01),然而抗阻、有氧联合抗阻运动组与对照组在降低SA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不同运动均能够降低T2DM患者的VAT,且VAT水平降低比SAT降低效果更显著;其中有氧运动降低腹部脂肪幅度效果优于其它两种运动,抗阻及有氧联合抗阻运动有降低SAT的趋势,但考虑到此次纳入文献质量为中等,且关于抗阻和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T2DM患者内脏及皮下脂肪的研究较少,因此其有效性仍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有氧联合抗阻运动 内脏脂肪 皮下脂肪 META分析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基线血尿酸、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刘婧茹 袁晓丹 +3 位作者 刘欢欢 李洮俊 史素玲 楼青青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T2DM患者基线血尿酸(SUA)及UACR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中国台湾李氏联合诊所定期随访的老年T2DM患者1071例。每年定期随访,平均随访5年。根据随访过程中有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分为明显认知功能障碍组(CI,n=173... 目的 探讨老年T2DM患者基线血尿酸(SUA)及UACR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中国台湾李氏联合诊所定期随访的老年T2DM患者1071例。每年定期随访,平均随访5年。根据随访过程中有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分为明显认知功能障碍组(CI,n=173)和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组(NCI,n=898)。根据基线UACR将CI组分为正常蛋白尿亚组(NUA,UACR<30 mg/g)、微量蛋白尿亚组(MUA,30≤UACR≤300 mg/g)和大量蛋白尿亚组(LUA,UACR>300 mg/g),比较认知功能障碍患病比例。分析CI、NCI两组临床特征、SUA、UACR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与NCI组比较,CI组年龄、饮酒史比例、Ins治疗比例、口服降糖药加Ins治疗比例、降压药使用、HbA1c、血肌酐(Scr)及UACR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认知功能障碍与年龄、Ins治疗比例、口服降糖药加Ins治疗比例、降压药使用、HbA1c、Scr及UACR呈正相关(P<0.05),与饮酒史比例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和LUA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T2DM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基线UACR密切相关,UACR>300 mg/g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认知功能障碍 UACR 血尿酸
原文传递
运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嵇加佳 李凡 +4 位作者 楼青青 韦薇 袁晓丹 姚平 刘超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3-166,共4页
本文根据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代谢特点,回顾国内外运用抗阻、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作用效果,旨在为糖尿病防治的运动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抗阻力运动 有氧运动 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受损
原文传递
以个体化行为干预为核心的移动医疗APP院外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袁晓丹 郑仁东 +3 位作者 高珍秀 严娟 姚平 楼青青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27-832,共6页
目的探讨以个体化行为干预为核心,应用移动医疗APP进行院外管理,对T2DM患者BG控制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个体化行为干预联合AP... 目的探讨以个体化行为干预为核心,应用移动医疗APP进行院外管理,对T2DM患者BG控制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个体化行为干预联合APP组(APP,n=150)与个体化行为干预组(Con,n=150)。结果APP组6、12个月时的HbA1c低于基线水平[(7.57±1.47)%、(7.41±1.29)%vs(8.49±2.01)%,P<0.01]。Con组6、12个月时的HbA1c低于基线水平[(8.01±1.62)%、(7.79±1.44)%vs(8.66±1.74)%,P<0.01]。APP组用药依从性量表条目1、8得分变化优于Con组(P<0.05)。Con、APP组干预12个月后用药依从性总分均高于基线水平(P<0.05)。结论以个体化行为干预为核心,联合使用移动医疗APP的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HbA1c,提醒患者按时用药,减少忘记服药次数,提高用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医疗APP 行为干预 糖尿病 2型 用药依从性
原文传递
过量功能饮料对儿童青少年心血管、神经系统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孔维敏 周欢欢 +1 位作者 高昕 楼青青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61-1364,共4页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青少年饮用功能饮料比例逐渐增加,过量摄入功能饮料对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升高血压和降低心率,导致心律失常,导致心肌缺血)和神经系统(焦虑抑郁,睡眠障碍)产生影响。功能饮料的潜在危险,特别是对儿童青少年的危害,在...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青少年饮用功能饮料比例逐渐增加,过量摄入功能饮料对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升高血压和降低心率,导致心律失常,导致心肌缺血)和神经系统(焦虑抑郁,睡眠障碍)产生影响。功能饮料的潜在危险,特别是对儿童青少年的危害,在中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功能饮料的特点、对青少年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影响做一系统综述,以期提高公众对其认识,合理饮用功能饮料,更好地保护中国儿童青少年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饮料 儿童青少年 心血管 神经系统 进展
原文传递
睡眠不足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婷婷(综述) Anne F.Fish(综述) +1 位作者 孔维敏(综述) 楼青青(审校)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3430-3433,共4页
睡眠是一个重要和复杂的生理过程,是维持代谢平衡的关键。代谢平衡紊乱会增加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发生风险。慢性睡眠不足及睡眠质量下降在现代社会非常普遍[1-2]。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可能是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 睡眠是一个重要和复杂的生理过程,是维持代谢平衡的关键。代谢平衡紊乱会增加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发生风险。慢性睡眠不足及睡眠质量下降在现代社会非常普遍[1-2]。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可能是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并且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与睡眠调节代谢途径相互重叠和交织[3]。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 糖尿病 肥胖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肠促胰素类降糖药物的低血糖风险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欢欢 陈玉凤 +3 位作者 徐书杭 刘林 刘超 楼青青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5年第5期314-318,共5页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是两类新型的肠促胰素类降糖药物.普遍认为,GLP-1受体激动剂和DPP-4抑制剂具有不明显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的优点.然而,这两类药物单用仍可导致低血糖发生,与不同药物...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是两类新型的肠促胰素类降糖药物.普遍认为,GLP-1受体激动剂和DPP-4抑制剂具有不明显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的优点.然而,这两类药物单用仍可导致低血糖发生,与不同药物联合治疗,该风险可不同程度地增加,尤其与磺脲类药物联用时.临床医师应了解GLP-1类似物和DPP-4抑制剂的低血糖风险,为2型糖尿病患者制定更合理、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肠促胰素 低血糖
原文传递
肠促胰素类降糖药物对体重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欢欢 徐书杭 +1 位作者 刘超 楼青青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6年第3期172-175,共4页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是新型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普遍认为,GLP-1受体激动剂可显著减轻患者体重,DPP-4抑制剂对体重的作用为中性。然而,这两类药物与不同药物联用,患者体重可不同程...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是新型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普遍认为,GLP-1受体激动剂可显著减轻患者体重,DPP-4抑制剂对体重的作用为中性。然而,这两类药物与不同药物联用,患者体重可不同程度增加,尤其是与磺脲类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联用时。临床医师应了解GLP-1受体激动剂和DPP-4抑制剂对体重的影响,为2型糖尿病患者制定更合理、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体重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评估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8
13
作者 郝书婕 周欢欢 +2 位作者 袁晓丹 刘林 楼青青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05-811,共7页
目的评估T2DM患者心理痛苦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糖尿病痛苦量表,对南京市某三甲医院363例T2DM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T2DM患者痛苦得分为(32.27±13.09)分。无或轻度痛苦210例(57.85%),中度痛苦84例(23.14%),重... 目的评估T2DM患者心理痛苦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糖尿病痛苦量表,对南京市某三甲医院363例T2DM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T2DM患者痛苦得分为(32.27±13.09)分。无或轻度痛苦210例(57.85%),中度痛苦84例(23.14%),重度痛苦69例(19.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间是T2DM患者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β=-2.212,P=0.029),解释总变异度的9.5%。在各维度下,睡眠时间也是情感负担维度的影响因素(β=-0.379,P=0.044),解释总变异度的28.4%;是否体育锻炼(β=-0.185,P=0.004)、糖尿病治疗方式(β=0.152,P=0.018)、是否与医务人员一起制定饮食计划(β=-0.169,P=0.009)是生活规律相关痛苦维度的影响因素,共同解释总变异度的10.9%。结论 42.15%的T2DM患者存在中度或以上心理痛苦,而这种心理痛苦与睡眠时间、是否体育锻炼、治疗方式、是否与医务人员一起制定饮食计划有关。针对这些因素,应重视改善T2DM患者睡眠,同时培养其应对综合治疗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减轻心理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痛苦
原文传递
两年抗阻运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潆 袁晓丹 +3 位作者 戴霞 李凡 季红 楼青青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探讨2年的抗阻运动和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4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以及2014年5—12月在丹阳市人民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共248例,随机... 目的:探讨2年的抗阻运动和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4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以及2014年5—12月在丹阳市人民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共248例,随机数字表法将248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抗阻运动组(RT组)82例,有氧运动组(AT组)83例和对照组83例。AT组、RT组干预24个月后,比较各组患者在基线以及第12个月和第24个月时的血糖、血脂等指标。结果: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RT组和AT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压和稳态模型2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趋于降低,稳态模型2β细胞功能指数(HOMA2-β)趋于增高。24个月时,RT组和AT组患者HbA1c[5.80(5.43,6.20)%、5.70(5.50,6.00)%比6.20(5.70,6.60)%,P值均≤0.01],LDL-C[3.07(2.69,3.58)mmol/L、2.97(2.62,3.95)mmol/L比3.21(2.54,3.78)mmol/L,P值均<0.05]和HOMA2-IR[0.96(0.82,1.47)、1.20(0.99,1.43)比1.34.(1.09,1.51),P值均<0.0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OMA2-β[84.50(60.55,107.33)、93.00(78.60,119.75)比53.40(37.70,80.40),P值均=0.001]则高于对照组,而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运动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校正年龄、性别、血压后,干预后RT组(P=0.017)和AT组(P=0.018)的糖尿病前期心血管风险显著降低。校正年龄、性别、他汀类药物治疗、体重指数、腰臀围比后,Cox回归显示抗阻运动(HR=0.419,95%CI=0.415~0.942,P=0.037)和有氧运动(HR=0.310,95%CI=0.447~0.866,P=0.026)为糖尿病前期心血管疾病保护因子,分别降低了糖尿病前期患者58.1%和69.0%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结论:24个月有氧和抗阻运动可改善血糖控制和糖尿病前期患者HOMA2-IR。抗阻运动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对于没有明显运动禁忌证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抗阻运动是值得推荐的运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抗阻运动 有氧运动 心血管疾病风险
原文传递
抗阻运动对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丽红 周欢欢 +2 位作者 袁晓丹 李佳凝 楼青青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97-501,共5页
目的探讨抗阻运动对T2DM患者心血管事件(CVD)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7月T2DM患者65例,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AT,n=33)和抗阻运动组(RT,n=32),两组均进行6个月中等强度的运动训练。结果两组WC、肌肉量、同型半胱氨酸(Hcy)运动训... 目的探讨抗阻运动对T2DM患者心血管事件(CVD)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7月T2DM患者65例,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AT,n=33)和抗阻运动组(RT,n=32),两组均进行6个月中等强度的运动训练。结果两组WC、肌肉量、同型半胱氨酸(Hcy)运动训练前后差值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运动后,RT组肌肉量、FIns和Hcy浓度较运动前改善(P<0.05或P<0.01);AT组WC、WHR、FPG、TC和胱抑素C浓度较运动前降低(P<0.05或P<0.01);两组均能有效改善HDL-C、HbA1c、Framingham危险评分和CVD 10年风险。结论抗阻运动在肌肉量增长和Hcy浓度降低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适合T2DM患者的运动方式,可预防CVD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抗阻运动 有氧运动 心血管风险
原文传递
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性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雪 周倩倩 +4 位作者 徐慧君 袁晓丹 刘超 李洮俊 楼青青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93-998,共6页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异性对糖尿病肾脏病变(DKD)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02年至2014年在中国台湾李氏联合诊所(6个中心)就诊的3133例基线时无DKD的T2DM患者。按照随访时有无DKD分为DKD组(1152...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异性对糖尿病肾脏病变(DKD)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02年至2014年在中国台湾李氏联合诊所(6个中心)就诊的3133例基线时无DKD的T2DM患者。按照随访时有无DKD分为DKD组(1152例)和非DKD组(NDKD,1981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糖尿病病程、用药情况、血压、血脂、HbA1c等临床资料。HbA1c变异性表达为HbA1c标准差,根据患者所有记录的HbA1c测量值计算其均值和标准差。按照HbA1c均值高于或低于目标值7%和HbA1c标准差高于或低于总体均值0.48%,将受试者分为四组:Q1组(HbA1c均值<7%,HbA1c标准差<0.48%),Q2组(HbA1c均值<7%,HbA1c标准差≥0.48%),Q3组(HbA1c均值≥7%,HbA1c标准差<0.48%)和Q4组(HbA1c均值≥7%,HbA1c标准差≥0.48%)。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检验和χ²检验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利用Cox回归模型分析HbA1c变异性与DKD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DKD组患者的年龄、BMI、糖尿病病程、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降压药的比例、HbA1c、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水平均高于NDK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预估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及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比例均低于NDK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病程后,HbA1c标准差是DKD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HR)=1.240,P<0.01]。进一步进行分层后发现,Q4组患者发生DKD风险最高(HR=1.601,P<0.01),Q1组患者最低,Q2组患者(HR=1.424,P<0.01)发生DKD的风险高于Q3组患者(HR=1.184,P<0.01)。在校正年龄、性别、病程、BMI、WHR、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Q4组患者eGFR下降风险最高(HR=1.230,P<0.01),Q1组患者最低,Q2组患者(HR=1.161,P=0.023)eGFR下降的风险高于Q3组患者(HR=1.124,P=0.012)。结论HbA1c变异性是T2DM患者DKD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当HbA1c变异性>0.48%时,可能在DK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比平均HbA1c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 2型 糖化血红蛋白 变异性
原文传递
HbA1C变异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 被引量:25
17
作者 胡佳琪 徐慧君 +2 位作者 刘超 李洮俊 楼青青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1-386,共6页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HbA1C变异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以及探讨HbA1C变异性的影响因素。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散瞳眼底扩张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分为有视网膜病变(DR)组597例,无视网膜病变(NDR)组2789例,平均随访4年(2~5年...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HbA1C变异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以及探讨HbA1C变异性的影响因素。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散瞳眼底扩张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分为有视网膜病变(DR)组597例,无视网膜病变(NDR)组2789例,平均随访4年(2~5年)。根据患者所有记录的HbA1C测量值计算其平均值(A1C-Mean)和标准差(A1C-SD),其中HbA1C变异性表达为A1C-SD。收集并分析所有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资料。根据A1C-Mean高于或低于7%和A1C-SD高于或低于总体均值0.76%,患者被分为4组:Q1(A1C-Mean<7%,A1C-SD<0.76%);Q2(A1C-Mean<7%,A1C-SD≥0.76%);Q3(A1C-Mean≥7%,A1C-SD<0.76%);Q4(A1C-Mean≥7%,A1C-SD≥0.76%)。结果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运动、胰岛素的使用(P<0.01)、吸烟(P=0.004)为HbA1C变异性的影响因素。Cox回归分析中,校正年龄、性别、病程后,结果显示A1C-SD(HR=1.303,P<0.01)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分层后发现Q4组患者发生DR风险最高(HR=1.676,P<0.01),而Q1组患者最低。另外,Q2组患者(HR=1.437,P=0.005)发生DR的风险高于Q3组患者(HR=1.361,P<0.01)。结论HbA1C变异性是2型糖尿病患者DR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当A1C-SD总体均值>0.75%时,可能在DR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比平均HbA1C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HbA1C变异性 糖尿病 2型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不同运动方式对糖尿病前期患者2型糖尿病风险的影响:一项为期2年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敏 袁晓丹 +3 位作者 戴霞 李凡 季红 楼青青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95-904,共10页
目的探讨24个月的抗阻运动(RT)和有氧运动(AT)对糖尿病前期患者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248例糖尿病前期患者并分为3组:RT组(82例)、AT组(83例)和对照组(83例)。RT组和AT组的参与者在3... 目的探讨24个月的抗阻运动(RT)和有氧运动(AT)对糖尿病前期患者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248例糖尿病前期患者并分为3组:RT组(82例)、AT组(83例)和对照组(83例)。RT组和AT组的参与者在3个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的组织和监督下,每周集中进行3次中等强度的RT或AT(150 min/周),为期24个月。RT使用弹力绳,以60%的1RM(肌肉能一次举起的最大重量)进行运动;AT组患者以最大心率的60%~70%进行有氧操运动。在基线以及第6、12和24个月结束时对每个受试者进行评估。主要结局指标为2型糖尿病风险的改变,次要结局包括血糖、血脂、血压的变化。结果完成6、12和24个月随访的研究对象分别为217、206和173例。基线时RT组、AT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9.91±5.92)、(60.93±5.71)和(60.73±5.83)岁。与对照组相比,RT组和AT组在第12个月和第24个月末时HbA1C显著降低(P<0.05),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2-β)明显上升(P<0.01)。校正年龄、性别、他汀类药物使用、血脂、血压和体重指数等参数后,COX回归显示24个月的RT和AT分别使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55.6%(P=0.012)和59.8%(P=0.010)。结论为期24个月的中等强度RT和AT均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β细胞功能和糖脂代谢,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糖调节受损 抗阻运动 2型糖尿病预防
原文传递
收缩压和脉压及其变异性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雪 周倩倩 +3 位作者 徐慧君 刘超 李洮俊 楼青青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08-813,共6页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收缩压和脉压变异性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至2014年就诊于中国台湾李氏联合诊所的3 275例基线时无DR的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年龄(65.53±12.24)岁,随访3~10年。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收缩压和脉压变异性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至2014年就诊于中国台湾李氏联合诊所的3 275例基线时无DR的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年龄(65.53±12.24)岁,随访3~10年。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根据患者记录的收缩压和脉压所有测量值计算其均值和标准差。根据收缩压均值130 mmHg(1 mmHg=0.133 kPa)和收缩压标准差11.16 mmHg,将患者分为四组:Q1(收缩压均值<130 mmHg,收缩压标准差<11.16 mmHg)、Q2(收缩压均值<130 mmHg,收缩压标准差≥11.16 mmHg)、Q3(收缩压均值≥130 mmHg,收缩压标准差<11.16 mmHg)和Q4(收缩压均值≥130 mmHg, 收缩压标准差≥11.16 mmHg)。同理再根据脉压均值80 mmHg和脉压标准差6.53 mmHg,患者被重新分为Q1′~Q4′四组。采用Cox回归分析研究不同血压变量与DR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 Cox回归分析中,校正年龄、性别、病程后,结果显示收缩压均值、标准差,脉压均值、标准差是影响DR的危险因素。Q4组患者发生DR风险最高[风险比(HR)=1.980,P<0.01],而Q1组患者最低。另外,Q3组患者(HR=1.409,P<0.01)发生DR的风险高于Q2组患者(HR=1.353,P<0.01)。Q2′组患者发生DR风险最高(HR=2.086,P<0.01),而Q1′组患者最低。另外,Q4′组患者发生DR的风险(HR=1.507,P<0.01)高于Q3′组患者(HR=1.289,P<0.01)。结论收缩压和脉压变异性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DR的危险因素,收缩压变异性和脉压变异性比平均收缩压和脉压更能预测D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 2型 收缩压变异性 脉压变异性
原文传递
运动治疗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转归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高珍秀 袁晓丹 +2 位作者 戴霞 季红 楼青青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6-270,共5页
目的探讨运动治疗对糖尿病前期(PDM)患者血糖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3所医院完成规律运动2年的113例PDM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运动后血糖转归为判定标准,探讨运动治疗对PDM患者血糖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 目的探讨运动治疗对糖尿病前期(PDM)患者血糖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3所医院完成规律运动2年的113例PDM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运动后血糖转归为判定标准,探讨运动治疗对PDM患者血糖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基线WHR(OR 0.242,P=0.028)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2-β)(OR 1.034,P=0.044)是运动治疗对PDM患者血糖转归的影响因素。结论运动治疗对PDM患者转归与基线WHR及HOMA2-β相关,相较于BMI,临床应更重视基线WHR对PDM患者血糖转归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运动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