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问题的模拟学习联合微信每日一课在内分泌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海燕 刘超 +1 位作者 陈花 张丹毓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提高内分泌科护士专业培训效果,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方法制订用于培训的内分泌科专科护理问题,采用基于问题的模拟学习联合微信每日一课对全病区17名护士进行培训,共培训2轮约8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培训后内分泌科护士临床护理能力... 目的提高内分泌科护士专业培训效果,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方法制订用于培训的内分泌科专科护理问题,采用基于问题的模拟学习联合微信每日一课对全病区17名护士进行培训,共培训2轮约8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培训后内分泌科护士临床护理能力显著提高(均P<0.01);培训方式的认同率为82.4%~100%。结论基于问题的模拟学习联合微信每日一课可有效提高内分泌科护士专业培训效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科 临床护士 基于问题的模拟学习 微信 每日一课 业务培训 继续教育
下载PDF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护士培训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宋少敏 刘晓蓉 +5 位作者 王凤美 李雯雯 竺蕾蕾 汪艳阳 刘超 张丹毓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1年第10期1206-1210,共5页
目的评价前期构建的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护士培训评价体系的区分度、信度和效度。方法于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271人,应用个案追踪法现场考核临床护士胜任力;考核结果采用项目分析... 目的评价前期构建的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护士培训评价体系的区分度、信度和效度。方法于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271人,应用个案追踪法现场考核临床护士胜任力;考核结果采用项目分析、Cronbach’sα系数、验证性因子分析分别检验评价体系的区分度、信度和效度。结果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信度和效度,所有题项高分组评分和低分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量表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69~0.898;建立四个结构方程模型图,量表各维度平均方差抽取量(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为0.51~0.74,因素负荷量为0.53~0.93,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C.R.)为0.79~0.91,区分效度达标。结论前期构建的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护士培训评价体系为建立科学、客观、可测量、同质化的培训评价工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医院 临床护士培训 岗位胜任力 评价 实证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护士培训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凤美 刘晓蓉 +6 位作者 宋少敏 陈花 竺蕾蕾 汪艳阳 达颖 刘超 张丹毓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9年第9期946-951,共6页
目的 初步构建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护士岗位胜任力培训评价体系.方法 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通过半结构访谈法,结合文献分析,初步拟定评价指标;运用德尔菲法,选取21名来自5家中医医院及医学高校的相关专家,完成2轮咨询及指标权重赋值,... 目的 初步构建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护士岗位胜任力培训评价体系.方法 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通过半结构访谈法,结合文献分析,初步拟定评价指标;运用德尔菲法,选取21名来自5家中医医院及医学高校的相关专家,完成2轮咨询及指标权重赋值,筛选并确定评价指标;使用SPSS 16.0录入与处理数据.结果 确定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护士岗位胜任力培训评价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20项;一级指标权重系数分别为0.2609、0.2598、0.2570、0.2224.专家两轮积极系数为100%、95.24%,权威系数0.88,变异系数分别为(0.0923~0.1628)和(0.0430~0.1827).结论 初步构建的评价体系可为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培训目标确立提供指引,也为保障培训质量、主管部门实施培训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医院 临床护士培训 岗位胜任力 评价
原文传递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志国 徐书杭 陈可洋 《医学综述》 2017年第7期1263-1267,共5页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一类新型的抗高血糖药物,该药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SGLT2的功能以减少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该药除了降血糖,还具有降低血压、体质量及尿酸水平,改善血脂异常等心血管危...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一类新型的抗高血糖药物,该药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SGLT2的功能以减少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该药除了降血糖,还具有降低血压、体质量及尿酸水平,改善血脂异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该类药物在国外上市以来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对药物研究的深入,其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也越来越明确,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1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多发性内分泌腺病综合征病例报道及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狄红杰 陈国芳 刘超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00-903,共4页
自身免疫性多发性内分泌腺病综合征(APS)是免疫耐受机制破坏导致多个内分泌腺体功能受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根据遗传学特征等差异,APS被分为三类:APS-1型,APS-2型以及X连锁多内分泌腺功能障碍IPEX。APS-1型是由于自身免疫调节基因(AIRE... 自身免疫性多发性内分泌腺病综合征(APS)是免疫耐受机制破坏导致多个内分泌腺体功能受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根据遗传学特征等差异,APS被分为三类:APS-1型,APS-2型以及X连锁多内分泌腺功能障碍IPEX。APS-1型是由于自身免疫调节基因(AIRE)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APS-2型是一组多基因(HLA及非HLA基因)遗传相关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而IPEX则与FOXP3基因突变相关。APS患者相关自身抗体的出现往往预示器官功能的损伤,诊断时测定自身抗体较基因检测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及早精确诊断并采用免疫调节治疗有可能阻止器官发生不可逆免疫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多发性内分泌腺病综合征 分子遗传学
原文传递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疾病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崔雯锦 陈国芳 刘超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年第2期116-123,共8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能显著提高晚期癌症的生存率。随着ICls的广泛应用,其所诱发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events,irAEs)也越发多见,涉及多个器官,常见受累内分...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能显著提高晚期癌症的生存率。随着ICls的广泛应用,其所诱发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events,irAEs)也越发多见,涉及多个器官,常见受累内分泌腺体包括甲状腺和垂体,其次为肾上腺、胰腺和甲状旁腺。irAEs影响各腺体功能。尽管内分泌系统不是常见的受累器官,但因症状不典型或比较轻微,易被误诊,忽视,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瘤治疗进展,甚至发生内分泌危象。目前,国外已发表相关指南,国内亟需肿瘤科与内分泌科医师共同完善ICIs诱导的内分泌相关疾病诊治指南,指导临床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内分泌腺体 腺体功能紊乱
原文传递
糖尿病肾病与性激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明雪 郑仁东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77-480,共4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由于其发病率高、难以控制、预后较差,逐渐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性激素如睾酮、脱氢表雄酮、雌二醇、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促性腺激素...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由于其发病率高、难以控制、预后较差,逐渐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性激素如睾酮、脱氢表雄酮、雌二醇、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促性腺激素水平出现失衡,反之,性激素水平失衡也会影响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阐明性激素与糖尿病肾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存在关键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睾酮 硫酸脱氢表雄酮 雌二醇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综述
原文传递
甲状旁腺激素和25羟维生素D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及筛查价值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志国 胡咏新 +5 位作者 徐书杭 张双婕 王凌云 范海波 陈方庆 张家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16-1120,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TH)及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对于2型糖尿病(T2DM)并发骨质疏松症(OP)的影响,并分析其对于疾病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329例T2DM患者,根据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定结果,将患者分为骨...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TH)及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对于2型糖尿病(T2DM)并发骨质疏松症(OP)的影响,并分析其对于疾病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329例T2DM患者,根据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定结果,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A组,n=124)、骨量减少组(B组,n=159)、骨质疏松症组(C组,n=46),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不同骨密度组及不同季节就诊患者间PTH、25OHD水平的差异;探讨PTH、25OHD之间及与骨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Ⅰ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间的相关性;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PTH、25OHD对T2DM并发OP的影响,并观察其对于OP的筛查价值。结果 1.三组之间PTH水平比较,C组明显高于B组、B组明显高于A组;25OHD水平比较,C组明显低于B组、B组明显低于A组。2.秋季就诊者25OHD水平明显高于冬春季;PT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偏相关分析表明:PTH与PⅠNP、β-CTX呈明显正相关;25OHD与PTH、PⅠNP、β-CTX呈明显负相关。4.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PTH、25OHD对于T2DM并发OP的影响显示:PTH:OR=6.265;25OHD:OR=0.369。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PTH、25OHD对于OP诊断的截断点分别为:≥46.58 pg/ml、≤14.70 ng/ml。结论 PTH水平增高患者更易患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是发病的危险因素;而25OHD水平增高是发病的保护因素。不同季节25OHD水平不同,应特别注意冬春季节25OHD的补充。PTH、25OHD的检测不仅有助于识别T2DM并发OP的发病风险,还是疾病快速、无创、敏感的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骨质疏松症 甲状旁腺激素 25羟维生素D
下载PDF
饮食有道:改善男性生殖健康的新视角
9
作者 朱宋达 何志伟 +1 位作者 陈国芳 刘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期194-198,共5页
男性生殖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焦点。在影响生殖健康的众多因素中,饮食备受瞩目。饮食组分中的5种不同的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男性精子生成、维持精子活力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男性生殖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焦点。在影响生殖健康的众多因素中,饮食备受瞩目。饮食组分中的5种不同的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男性精子生成、维持精子活力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此外,包括西方饮食、素食饮食、地中海饮食、终止高血压的膳食疗法(DASH)、生酮饮食、低热卡饮食、谨慎饮食等在内的不同饮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亦影响精子数量、质量和性激素水平等指标,产生截然不同的临床结局。选择合适的饮食组分及模式,可以更好地保护男性生殖健康,降低生育障碍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 男性 生殖健康 生育能力 性功能障碍
下载PDF
极低热量限制治疗2型糖尿病作用机制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雪 杨婉薇 +3 位作者 徐金娣 徐书杭 陈国芳 刘超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32,共7页
目的研究T2DM患者给予极低热量限制(VLCR)治疗前后血浆代谢物的变化,从代谢组学角度阐述短期VLCR改善T2DM糖脂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采集VLCR治疗前后10例T2DM患者的血浆代谢物谱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判... 目的研究T2DM患者给予极低热量限制(VLCR)治疗前后血浆代谢物的变化,从代谢组学角度阐述短期VLCR改善T2DM糖脂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采集VLCR治疗前后10例T2DM患者的血浆代谢物谱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对治疗前后血浆代谢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PLS–DA法可成功区分T2DM患者VLCR前组与热量限制后组,采用OPLS–DA法发现了5个潜在的生物标记物,溶血磷脂酰胆碱(16:0)、溶血磷脂酰胆碱[18:2(9 z,12 z)]、溶血磷脂酰胆碱[20:4(7 z,8 z,11 z,14 z)]、戊酰肉碱、亮氨酸,并针对5个生物标记物对VLCR治疗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讨论。结论 T2DM患者VLCR治疗前后血浆代谢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LCR可调节T2DM患者体内代谢紊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溶血磷脂酰胆碱(16:0)、溶血磷脂酰胆碱[18:2(9 z,12 z)]、溶血磷脂酰胆碱[(20:4(7 z,8 z,11,14 z)]、戊酰肉碱、亮氨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热量限制 代谢组学 生物标记物
原文传递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洪平 曹琳 +4 位作者 曹雯 谢绍锋 郑仁东 狄红杰 刘超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30-432,共3页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RT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40 000~1:50 000,约85%的RTH患者存在甲状腺激素β受体基因突变[1-2]。Refetoff等[3]于1967年首次报道该综合征以机体各器官对甲状腺激素不敏感为特点,生化指标方...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RT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40 000~1:50 000,约85%的RTH患者存在甲状腺激素β受体基因突变[1-2]。Refetoff等[3]于1967年首次报道该综合征以机体各器官对甲状腺激素不敏感为特点,生化指标方面主要以游离甲状腺素(FT4)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升高、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正常或轻度升高为主要特点[4].本文对RTH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抵抗 甲状腺激素β受体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南京市城区40岁以上人群超重、肥胖流行特点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绍锋 黄莉吉 +4 位作者 王昆 杨昱 刘媛 包薇萍 刘超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6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城区年龄I〉40岁的中老年人超重、肥胖的流行特点,并分析肥胖人群多种代谢性疾病患病率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南京市城区6个社区40—79岁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生化检测。共调查9696人,剔除信息不全... 目的了解南京市城区年龄I〉40岁的中老年人超重、肥胖的流行特点,并分析肥胖人群多种代谢性疾病患病率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南京市城区6个社区40—79岁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生化检测。共调查9696人,剔除信息不全334人,最终共9362人纳入统计分析,男性3204人(占34.2%),女性6158人(占65.8%)。按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标准,体重指数I〉28.0kg/IFI。为肥胖,24.0—27.9kg/m。为超重。对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超重、肥胖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总的超重率41.0%,男性高于女性(43.91%vs.39.48%,X2=17.01,P〈0.001)。总的肥胖率16.79%。其中男性为16.73%,女性为1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肥胖率高于受教育程度较高人群(r=47.95,P〈0.001)。与正常体重人群比较,肥胖人群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发生率明显增加(x2值分别为42.02,641.88,9.58,236.08,13.24,138.82,P均〈0.001)。结论南京市城区40岁以上人群超重和肥胖发生率高,肥胖人群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代谢性疾病 体重指数 患病率
原文传递
2022年欧洲甲状腺学会《儿童Graves病管理指南》解读
13
作者 陈莹 徐书杭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3年第5期449-454,共6页
儿童Graves病(GD)相对少见,目前临床上对其管理尚未统一规范化,治疗选择上仍存在争议。2022年欧洲甲状腺学会发布了《儿童Graves病管理指南》,对儿童GD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等进行了全面讨论,并与成人GD相比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详细... 儿童Graves病(GD)相对少见,目前临床上对其管理尚未统一规范化,治疗选择上仍存在争议。2022年欧洲甲状腺学会发布了《儿童Graves病管理指南》,对儿童GD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等进行了全面讨论,并与成人GD相比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详细、可靠的指导。熟悉该指南中给出的诊断、循证治疗建议等对临床上儿童GD的规范化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儿童 抗甲状腺药物 放射性碘治疗 手术
原文传递
糖尿病防治的“宝藏”--β-葡聚糖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丽婷 陈国芳 刘超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641-645,共5页
饮食疗法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组成部分,“药食同源”的健康理念越来越受人们的推崇。诸多研究证实,β-葡聚糖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谷物中的天然多糖在糖尿病防治上功效显著,尤其是具有降低血糖和减重的效益。β-葡聚糖抗糖尿病的机制包括... 饮食疗法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组成部分,“药食同源”的健康理念越来越受人们的推崇。诸多研究证实,β-葡聚糖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谷物中的天然多糖在糖尿病防治上功效显著,尤其是具有降低血糖和减重的效益。β-葡聚糖抗糖尿病的机制包括增加膳食黏度、减缓胃排空、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等。β-葡聚糖防治糖尿病的作用受其品种来源、加工方式等影响,因而在原料选择、提纯工艺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食品及新药产品研发的市场前景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聚糖 糖尿病 胰岛素敏感性 饮食疗法 胃排空
原文传递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处理的新视角:局部注射疗法
15
作者 陆晨雅 陈国芳 +1 位作者 徐书杭 刘超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3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主要外在表现,也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中、重度和活动性TAO的一线方案即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脉冲治疗的疗效有限且不良反应令人担忧。而眼眶局部注射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主要外在表现,也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中、重度和活动性TAO的一线方案即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脉冲治疗的疗效有限且不良反应令人担忧。而眼眶局部注射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TAO的活动性和严重度,且相较于全身用药而言,不良反应更少,可以成为新的治疗选择。A型肉毒毒素、透明质酸、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类似物和新型生物制剂等多种药物已被尝试用于眼眶局部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局部注射治疗 A型肉毒毒素 糖皮质激素 生长抑素类似物 利妥昔单抗
原文传递
糖皮质激素与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6
16
作者 范尧夫 张会峰 +3 位作者 胡咏新 褚晓秋 刘克冕 刘超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4期501-503,506,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糖皮质激素对比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已发表的糖皮质激素对比NSAIDs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随... 目的系统评价糖皮质激素对比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已发表的糖皮质激素对比NSAIDs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标准对所有文献进行筛选及提取资料,运用Rev Man5.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RCT,共计26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疗程方面,NSAIDs组短于激素组(SMD=13.43,95%CI:8.25~18.61,P<0.01);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方面,激素组明显短于NSAIDs组(SMD=-5.08,95%CI:-5.54^-4.63,P<0.01);NSAIDs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激素组(OR=3.34,95%CI:1.58~7.06,P<0.01);而在不良反应方面,两者间并无差异性(OR=2.08,95%CI:0.91~4.72,P=0.08)。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程时间明显长于NSAIDs,在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方面优于NSAIDs,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容易出现复发现象,但两者在不良反应方面并无差异。由于纳入研究数量较少、质量一般,该结论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非甾体类抗炎药 亚急性甲状腺炎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曹琳 孙洪平 +3 位作者 郑仁东 曹雯 许娟 刘超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7年第23期3668-3671,共4页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预期寿命的延长,全世界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多,绝经后女性在世界人口中占据越来越高的比例,故围绝经期问题将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群.血管舒缩运动症状(Vasomotor symptoms,VMS)和绝经外阴阴道萎缩综合征(Gen...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预期寿命的延长,全世界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多,绝经后女性在世界人口中占据越来越高的比例,故围绝经期问题将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群.血管舒缩运动症状(Vasomotor symptoms,VMS)和绝经外阴阴道萎缩综合征(Genitourinary syndrome of menopause,GSM)是绝经期最主要的问题.激素替代治疗是(MHT)是最有效治疗手段,但MHT在预防绝经带来的心血管、骨骼、泌尿生殖系统上仍有争议.而新型药物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在治疗VMS方面与MHT相当,还可以预防骨量丢失,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有激素禁忌证或不愿使用者可以选择非激素疗法,如生活方式调整、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阴道激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血管舒缩系统 激素替代疗法
原文传递
从致病因素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防治策略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书杭 刘超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81-884,887,共5页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发病受内在和外在多种因素的影响。X染色体失活偏移和生育可能是女性好发AITD的重要原因。甲状腺特异基因和免疫调节基因可能是AITD具有家族聚集现象的原因。最近的研究表明,吸烟、饮酒、硒、碘、维生素D...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发病受内在和外在多种因素的影响。X染色体失活偏移和生育可能是女性好发AITD的重要原因。甲状腺特异基因和免疫调节基因可能是AITD具有家族聚集现象的原因。最近的研究表明,吸烟、饮酒、硒、碘、维生素D、部分药物、感染和应激等因素都可能参与AITD的发病和进展。识别这些易感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助于临床医师及早发现并有效治疗AIT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 甲状腺 GRAVES病 桥本病
原文传递
短期极低热量限制对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龚彤 陈国芳 +5 位作者 狄红杰 胡咏新 谢绍锋 徐书杭 茅晓东 刘超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3-99,共7页
目的探究短期极低热量限制(very low-calorie restriction,VLCR)对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改善疗效,结合微生物多样性检测技术明确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VLCR临床疗效的机制。方法纳入14例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进行9天VLCR(... 目的探究短期极低热量限制(very low-calorie restriction,VLCR)对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改善疗效,结合微生物多样性检测技术明确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VLCR临床疗效的机制。方法纳入14例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进行9天VLCR(热量摄入300~600 kcal/d)。在VLCR前后,测量受试者体重、腰围、血压和心率等指标,计算体重指数。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等糖脂代谢指标,并计算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检测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计算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使用SPSS软件分析上述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收集受试者VLCR前后的粪便,运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粪便样本进行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检测,专业软件分析VLCR前后肠道菌群的差异。结果9天VLCR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血压、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碱性磷酸酶、三酰甘油和尿素氮显著降低(P<0.05)。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尿酸、白蛋白、钙和磷无明显变化(P>0.05)。粪便中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无显著改变,拟杆菌门的丰度显著升高,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值从11.79显著下降至4.20。组间差异分析得出狄氏副拟杆菌是关键的差异菌种。结论VLCR可显著改善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和糖脂代谢,且无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狄氏副拟杆菌可能是VLCR的标志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极低热量限制 胰岛素抵抗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甲状腺结节的非手术治疗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茉 徐书杭 刘超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6-331,共6页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的常见病之一,大多数超声和细胞学良性结节无需干预治疗,须结合其潜在的恶性风险实施不同频率的随访观察。出于颈部不适、自主功能、美观问题或患者意愿等因素,部分良性结节可行非手术治疗,包括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经...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的常见病之一,大多数超声和细胞学良性结节无需干预治疗,须结合其潜在的恶性风险实施不同频率的随访观察。出于颈部不适、自主功能、美观问题或患者意愿等因素,部分良性结节可行非手术治疗,包括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经皮酒精注射治疗、热消融治疗以及放射性碘治疗。对低危甲状腺癌,目前积极监控和热消融仍是争议较多的试验性治疗方法。临床医师应评估各类非手术治疗方法的适应证、获益与风险,以患者为中心,避免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非手术治疗 热消融 积极监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