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防治大肠癌肝转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侯文珍 裴丽霞 +4 位作者 周锦勇 宋亚芳 张玉洁 陈璐 孙建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03-206,共4页
肝脏是大肠癌最常见的发生远处转移的器官。手术切除仍是中西医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案,在手术及放化疗的过程中适时介入中医治疗,不仅可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还体现了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文章总结了近年来中医药防治大肠癌肝转移方面的作用... 肝脏是大肠癌最常见的发生远处转移的器官。手术切除仍是中西医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案,在手术及放化疗的过程中适时介入中医治疗,不仅可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还体现了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文章总结了近年来中医药防治大肠癌肝转移方面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发现目前临床上对于中医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药干预缓解患者术后、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延长其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力为主。实验研究主要体现在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抑制血管新生、调控相关基因表达、抑制基质重构蛋白等。针灸治疗此疾病的研究很少,而针灸对免疫因子调控方面的文献较多,肿瘤免疫疗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是否可以从针灸调控免疫方面去探讨针灸干预对大肠癌肝转移的影响,从而拓宽中医治病思路,丰富中医治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大肠癌肝转移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重组鼠IFN-γ腺病毒诱发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小鼠模型的建立和观察
2
作者 杨箐 张玮光 +8 位作者 黎陈铖 刘细细 胡中晓 王风楠 陈碧清 田芳 张晓丽 热爱拉·加那提 朱学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34,共7页
目的:通过向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IFN-γ腺病毒(Ad-mIFN-γ)建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动物模型。方法:构建Ad-mIFN-γ及对照Ad-lacZ腺病毒载体,分别以MOI=100体外转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mIFN-γ分泌的影响。... 目的:通过向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IFN-γ腺病毒(Ad-mIFN-γ)建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动物模型。方法:构建Ad-mIFN-γ及对照Ad-lacZ腺病毒载体,分别以MOI=100体外转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mIFN-γ分泌的影响。将40只雌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载体对照组、病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分别向各组小鼠腹腔注射PBS(200μL)、Ad-lacZ(2×10^(7)PFU/只)、Ad-mIFN-γ(5×10^(6)PFU/只)、Ad-mIFN-γ(1.5×10^(7)PFU/只)和Ad-mIFN-γ(2×10^(7)PFU/只)。每日观测小鼠的体质量及生存情况;第3天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和脾内单核细胞(CD11b^(+))、巨噬细胞(CD11b^(+)/CD86^(+))比例,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脾内CD11b^(+)的单核细胞比例;第9天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第14天,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肝、脾、肺和肾的病理和组织学变化。结果:Ad-mIFN-γ体外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第3天检测到巨噬细胞分泌mIFN-γ达到峰值(118.34±2.90)pg/mL,并在一周内持续高分泌mIFN-γ,Ad-lacZ对照组IFN-γ分泌水平较低后,第3天时为(0.17±0.08)pg/mL。小鼠腹腔注射Ad-mIFN-γ后,在14 d内病毒低、中剂量组无小鼠死亡,病毒高剂量组小鼠体质量持续减轻(P<0.001);第3天,病毒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和脾组织内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和中剂量组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第9天,病毒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mIFN-γ、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IL-1、TNF-α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10 d内病毒高剂量组小鼠死亡率达100%。组织病理检测可见病毒高剂量组小鼠的肝、脾、肺、肾组织有明显损伤。结论:Ad-mIFN-γ体外感染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后,可以快速分泌mIFN-γ;腹腔注射高剂量(2×10^(7)PFU/只)Ad-mIFN-γ导致小鼠出现CRS典型表现,可作为CAR-T细胞治疗诱发CRS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 腺病毒 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动物模型 C57BL/6J小鼠
原文传递
槲皮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朱清毅 胡瑞 +4 位作者 刘丽 袁琳 黄卫周 马隆 顾晓箭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90-793,共4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体外培养PC-3细胞,给予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μmol/L)的槲皮素处理,MTT法检测槲皮素对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体外培养PC-3细胞,给予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μmol/L)的槲皮素处理,MTT法检测槲皮素对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槲皮素能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体外生长,且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浓度由低到高,其24 h的抑制率(%)分别为3.01±1.32、4.84±1.73、20.35±1.30、16.78±1.89、27.25±4.01,48 h的抑制率(%)分别为10.18±1.16、6.22±0.04、24.29±4.19、22.4±4.26、41.42±5.43,当药物浓度>150μmol/L时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术显示PC-3细胞凋亡率随槲皮素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其中浓度150μmol/L和200μmol/L组,24 h的凋亡率(%)分别19.10±0.28、26.55±0.78,48 h的凋亡率(%)分别为27.65±1.06、38.30±5.96;电镜观察到细胞的典型凋亡形态学变化。结论:在适当的条件下,槲皮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可诱导PC-3细胞凋亡,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前列腺癌 PC-3细胞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甲状腺素诱导的心脏病大鼠血浆脑钠素水平及缬沙坦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拜红 金伟东 +6 位作者 王晓彦 施晶晶 魏哲强 朱栋晓 孟博 周宝军 徐庆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诱导的心脏病大鼠左室心肌重构和血浆脑钠素水平的变化,并采用药物缬沙坦进行干预,观察缬沙坦对甲亢性心脏病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Sprage-Dawley(SD)大鼠40只,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L-甲状腺素组、缬沙坦小剂...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诱导的心脏病大鼠左室心肌重构和血浆脑钠素水平的变化,并采用药物缬沙坦进行干预,观察缬沙坦对甲亢性心脏病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Sprage-Dawley(SD)大鼠40只,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L-甲状腺素组、缬沙坦小剂量组(L-甲状腺素+10 mg/kg缬沙坦)、缬沙坦大剂量组(L-甲状腺素+30 mg/kg缬沙坦)。甲状腺素组和缬沙坦干预组予L-甲状腺素0.5 mg/(kg.d)腹腔注射28 d建立甲亢模型,缬沙坦小剂量组在建模同时予缬沙坦10 mg/(kg.d)灌胃治疗,缬沙坦大剂量组灌服缬沙坦30 mg/(kg.d)。造模前后分别采取静脉血,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3、T4水平;酶联免疫法测血浆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第28天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后壁(LVPW)、室间隔(IVS)厚度。完成心脏超声检查后解剖动物测定各组大鼠心肌肥厚指数;收集左室心肌组织分别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左心室心肌组织形态结构、测定左心室细胞直径和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结果L-甲状腺素腹腔注射4周可成功制备甲亢性心脏病模型,与对照组相比,L-甲状腺素组大鼠左室腔扩大,室壁增厚,心指数、心肌细胞直径、胶原容积分数增大;BNP水平:L-甲状腺素组血浆(776.61±193.99)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47.11±23.19)pg/mL(P<0.01),而缬沙坦大剂量(340.16±139.55)pg/mL、小剂量组(371.64±164.49)pg/mL水平均较未干预组明显减低(P<0.01),缬沙坦大、小剂量干预组大鼠之间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素可诱导大鼠左室心肌细胞肥大,基质纤维组织增生,心室腔扩大及血浆BNP水平升高。缬沙坦具有抑制其心肌重构,降低血浆BNP水平的作用,血浆BNP水平可能为早期诊断甲亢性心脏病和评价缬沙坦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甲亢 心脏病 缬沙坦 血浆BNP
下载PDF
ANG Ⅱ诱导大鼠动脉内皮细胞凋亡作用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春刚 陆曙 +1 位作者 王书乐 张志斌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9期1563-1566,共4页
目的探讨ANGⅡ诱导大鼠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动脉内皮细胞株(RAOEC),通过ANGⅡ诱导RAOEC凋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NGⅡ诱导凋亡改变,RT-PCR荧光相对定量检测相关凋亡蛋白mRNA水平变化,组间差异统计性分析采用St... 目的探讨ANGⅡ诱导大鼠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动脉内皮细胞株(RAOEC),通过ANGⅡ诱导RAOEC凋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NGⅡ诱导凋亡改变,RT-PCR荧光相对定量检测相关凋亡蛋白mRNA水平变化,组间差异统计性分析采用Students T-test。结果 ANGⅡ诱导大鼠动脉内皮凋亡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高浓度和低浓度或者延长作用时间都不能增加凋亡率,血管紧张素特异性的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和PD123319联合应用能够完全抑制ANGⅡ诱导RAOEC细胞凋亡作用,单独应用均不能完全抑制凋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NGⅡ组AT1R和AT2R mRNA水平显著上调,胞外死亡受体途径相关促凋亡分子Fas、FasL caspase 8mRNA表达水平上调,胞内线粒体途径促凋亡分子BAX、caspase 9mRNA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Ⅱ诱导RAOEC细胞凋亡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机制可能是由AT1R和AT2R受体介导通过胞外死亡受体途径和胞内线粒体途径共同参与的信号转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动脉内皮细胞 凋亡
下载PDF
异甘草素抑制胰腺癌SW1990细胞增殖及对surviv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刘丽 张旭 +2 位作者 陈劼 秦笑 沈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83-1386,1414,共5页
目的 :研究异甘草素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增殖及细胞内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SW1990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异甘草素处理,MTT法检测异甘草素对SW1990细胞增殖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肿瘤细胞survivin基因m RNA的表达,蛋... 目的 :研究异甘草素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增殖及细胞内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SW1990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异甘草素处理,MTT法检测异甘草素对SW1990细胞增殖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肿瘤细胞survivin基因m 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异甘草素能显著抑制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的增殖,并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且异甘草素能显著抑制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内survivin基因m RNA及蛋白的表达。结论:异甘草素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可能与下调survivin基因m RNA及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素 胰腺癌 增殖 SURVIVIN
原文传递
针灸改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裴丽霞 赵婷婷 +5 位作者 陈昊 周锦勇 陈璐 郭静 宋亚芳 孙建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2465-2469,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改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Central、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库,收集整理针灸改善乳腺癌生活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改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Central、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库,收集整理针灸改善乳腺癌生活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 2011评价发表偏倚风险。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453例患者,治疗组227例,对照组226例。有1篇文章涉及到有21例不良反应的出现。结论:针灸疗法与其他标准补充替代疗法的改善乳腺癌生活质量的效果相比,临床异质性高,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改善乳腺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乳腺癌 生活质量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非Rh血型系统意外抗体血清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孟博 周春刚 +2 位作者 臧荣发 胡建明 谢而付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Rh血型以外的同种意外抗体、自身抗体的血清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低离子盐水介质法、微柱凝胶介质法和经典抗人球蛋白分析等实验方法对67例患者标本进行意外抗体筛查分析、抗体特异性诊断及鉴定实验、免疫球蛋白种类分析... 目的探讨Rh血型以外的同种意外抗体、自身抗体的血清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低离子盐水介质法、微柱凝胶介质法和经典抗人球蛋白分析等实验方法对67例患者标本进行意外抗体筛查分析、抗体特异性诊断及鉴定实验、免疫球蛋白种类分析及抗体效价测定。结果在67例Rh血型系统以外的同种意外抗体、自身抗体中,同种意外抗体55例(55/67,82.1%),自身抗体12例(12/67,17.9%)。在免疫球蛋白分类中,单纯IgG型22例(22/67,32.8%)、单纯IgM型37例(37/67,55.2%)、IgG+IgM型8例(8/67,11.9%)。同种意外抗体在不同疾病分布中以血液系统疾病和实体肿瘤居多,分别为21例(21/55,38.2%)和17例(17/55,30.9%)。自身抗体在血液系统疾病和自身免疫病占比较高,分别为5例(5/12,41.7%)和4例(4/12,33.3%)。结论Rh血型以外的同种意外抗体、自身抗体检测对于输血相容性检测、降低无效输血发生率及指导临床用血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意外抗体 自身抗体 抗体特异性 输血相容性检测
下载PDF
扶正祛瘀法治疗晚期胃癌之药对举隅 被引量:7
9
作者 壮雨雯 周锦勇 刘沈林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1114-1116,共3页
中医中药是晚期胃癌的重要治疗手段。明确晚期胃癌患者正虚毒瘀的基本病机,以扶正祛瘀为治疗总则,把握正虚与毒瘀的消长关系,以大剂量党参与黄芪、三棱与莪术、当归与白芍为基本组方药对,起益气扶正、化瘀散结、养血柔肝之功,在益气养... 中医中药是晚期胃癌的重要治疗手段。明确晚期胃癌患者正虚毒瘀的基本病机,以扶正祛瘀为治疗总则,把握正虚与毒瘀的消长关系,以大剂量党参与黄芪、三棱与莪术、当归与白芍为基本组方药对,起益气扶正、化瘀散结、养血柔肝之功,在益气养血之中抗癌解毒,化瘀散结之时补气扶正。精简组方,突出主药,以切中病机为宜,灵活变通,改善症状,药精而直达病所,起效专力宏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对举隅 晚期胃癌 扶正祛瘀
下载PDF
血液系统肿瘤研究中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细细(综述) 陈碧清 朱学军(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62-766,共5页
由于细胞强异质性的存在,血液肿瘤细胞呈现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根源于基因层面的改变。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对于基因层面的研究越来越依赖于层出不穷的二代测序技术。过去十几年的深度测序技术着重于细胞群体层面的整体分析,不能深... 由于细胞强异质性的存在,血液肿瘤细胞呈现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根源于基因层面的改变。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对于基因层面的研究越来越依赖于层出不穷的二代测序技术。过去十几年的深度测序技术着重于细胞群体层面的整体分析,不能深入区分异质性的肿瘤细胞差异化的生命活动。近年来新兴的单细胞测序技术大大促进了血液肿瘤异质性研究的发展。本文着重介绍血液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耐药性中的细胞异质性及其分子机制,以及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开发更精细层次的标志物、评估临床实验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简要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测序 细胞异质性 血液恶性肿瘤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华蟾素对巨噬细胞炎症因子风暴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细细 黎陈铖 +8 位作者 杨箐 张玮光 热爱拉·加那提 张晓丽 徐祖琼 代兴斌 田芳 陈碧清 朱学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80-888,共9页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静息状态下单核细胞和激活状态下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相关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佛波酯诱导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加入脂多糖培养以激活巨噬细胞活化,建立巨噬细胞活化模型。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加入华蟾素共培养...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静息状态下单核细胞和激活状态下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相关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佛波酯诱导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加入脂多糖培养以激活巨噬细胞活化,建立巨噬细胞活化模型。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加入华蟾素共培养24 h作为实验组。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活化,多重微球流式免疫荧光发光法检测细胞因子,转录组测序探讨华蟾素调控的基因表达谱,并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免疫印迹对显著变化的分子进行了验证。结果:华蟾素注射液原液加入培养基稀释的华蟾素(1∶25)可显著抑制静息的单核细胞增殖(P<0.01)并诱导细胞凋亡(P<0.01),对激活的巨噬细胞增殖的抑制和凋亡诱导更明显(P<0.001,P<0.001)。华蟾素显著抑制巨噬细胞活化并显著下调激活的巨噬细胞释放的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IL-1β、IL-8)(P<0.001),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TLR4/MYD88/P-IκBa信号通路来实现。结论:华蟾素通过TLR4/MYD88/P-IκBa通路抑制巨噬细胞过度激活产生的炎症因子,有望应用于炎症因子过度释放相关疾病的研究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单核/巨噬细胞 TOLL样受体4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患者来源结直肠癌异种移植模型的构建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越 田芳 +4 位作者 胡守友 曹勤洪 朱学军 姚学权 陈玉根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6-320,共5页
目的构建结直肠癌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PDX)模型,探讨中药"消癥方"对结直肠癌PDX模型的抑瘤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5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构建PDX模型,传代培养。选择1例患者来源的肿瘤构建P3代模型,将10只P3代小... 目的构建结直肠癌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PDX)模型,探讨中药"消癥方"对结直肠癌PDX模型的抑瘤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5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构建PDX模型,传代培养。选择1例患者来源的肿瘤构建P3代模型,将10只P3代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消癥方组,每组5只。对照组小鼠给予饮用水,消癥方组给予中药汤剂,均自由饮用,持续24天。观察两组小鼠的生存状态,测量体质量、瘤体积和瘤质量,计算抑瘤率。结果 5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P1代建模成功4例,P2代建模成功3例。PDX模型基本保留了患者来源肿瘤的组织学特征。10只P3代荷瘤鼠在给药过程中未出现死亡,摄食量正常,饮水(药)量正常,无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结束时,消癥方组小鼠肿瘤体积均值略小于对照组,瘤质量略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癥方组的抑瘤率为-4.8%。结论结直肠癌PDX模型建模及给药技术基本成熟,但中药消癥方在实验中未显示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患者来源肿瘤异种移植(PDX) 消癥方
下载PDF
体感音波疗法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13
作者 杨海玉 吴学琴 殷勇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期47-51,共5页
目的评价体感音波疗法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2019年4—10月于本院心理健康门诊就诊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干预组采用对症处理配合体感音波疗法,对照组仅进行对症处理。比较... 目的评价体感音波疗法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2019年4—10月于本院心理健康门诊就诊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干预组采用对症处理配合体感音波疗法,对照组仅进行对症处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疲劳量表、临床症状评分表评分和免疫球蛋白。结果治疗后,干预组短、中、长期疲劳量表和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干预组免疫球蛋白高于治疗前(P<0.05);整个过程患者体验感好,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体感音波疗法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确切,体液免疫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音波 慢性疲劳综合征 随机对照 体液免疫
下载PDF
健脾养正消癥方对裸鼠胃癌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自噬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吴坚 刘沈林 +2 位作者 张星星 陈敏 邹玺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13-1118,共6页
目的观察健脾养正消瘢方对人胃癌MGC-803细胞BALB/c裸鼠皮下移植瘤抑瘤率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取胃癌MGC-803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制备裸鼠移植性胃癌模型。32只BALB/c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健脾养正... 目的观察健脾养正消瘢方对人胃癌MGC-803细胞BALB/c裸鼠皮下移植瘤抑瘤率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取胃癌MGC-803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制备裸鼠移植性胃癌模型。32只BALB/c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健脾养正消瘢方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5-氟尿嘧啶(5-Fu,2.5 mg/kg)灌胃,健脾养正消瘢方高、低剂量组分别以85、43 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10天。观察健脾养正消瘢方对裸鼠皮下移植瘤抑瘤率的影响;采用RT-PCR法观察该复方对移植瘤中Bax、Bcl-2、Fas、Cyclin D1、Cyclin D2和Cyclin D3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该复方对移植瘤中procaspase-3、procaspase-8和procaspase-9、cleavedPARP、Beclin-1和LC3B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健脾养正消瘢方高、低剂量组瘤重明显减轻(P<0.05),健脾养正消瘢方高、低剂量组瘤重均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2)RT-PCR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健脾养正消瘢方高、低剂量组Bax表达上调,Bcl-2、Cyclin D1、Cyclin D2和Cyclin D3表达下调(均P<0.05),阳性对照组及健脾养正消瘢方高剂量组Fas表达上调(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健脾养正消瘢方高、低剂量组Fas、Bax表达均下调,Bcl-2、Cyclin D2和Cyclin D3表达上调(均P<0.05),健脾养正消瘢方高剂量组Cyclin D1下调,低剂量组Cyclin D1上调(均P<0.05)。(3)Western blot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健脾养正消瘢方高、低剂量组procaspase-3、procaspase-8、procaspase-9蛋白表达下调,cleaved-PARP、Beclin-1、LC3BⅡ蛋白表达上调(均P<0.05);阳性对照组procaspase-3、procaspase-8、procaspase-9和LC3BⅡ蛋白表达下调,cleaved-PARP、Beclin-1和LC3BⅠ蛋白表达上调(均P<0.05)。结论健脾养正消瘢方对胃癌MGC-80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激活凋亡、自噬相关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养正消癥方 胃癌MGC-803细胞 皮下移植瘤 凋亡 自噬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啶辅助连续股神经阻滞对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建楠 柳娇 +5 位作者 徐敏逸 任晓平 徐永成 尹卫娟 蔡靓羽 周春刚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501-504,共4页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右美托咪啶组(T组)和对照组(C组).所有患者常规腰硬联合麻醉后,蛛网膜下腔注...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右美托咪啶组(T组)和对照组(C组).所有患者常规腰硬联合麻醉后,蛛网膜下腔注入0.5%等比重罗哌卡因3ml,术中根据手术需要硬膜外腔追加0.375%罗哌卡因3~5ml.股神经穿刺成功后,T组注入0.37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啶混合溶液20 ml(含右美托咪啶0.6 μg,/kg),C组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放置连续股神经阻滞导管,术毕两组患者均连接电子镇痛泵行连续股神经镇痛,采用0.75%罗哌卡因50 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00 ml(每袋).背景剂量:4ml/h;PCA剂量4ml/次,锁定时间为30 min.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24、48、72 h静息状态VAS疼痛评分(RVAS)和被动活动VAS疼痛评分(PVAS).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麻醉前和术后24、48、72 h血清TNF-α、IL-1β、IL-6等炎性因子水平.记录术后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与C组比较,T组术后6、24、48 h的RVAS和P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T组24和48 h的TNF-α、IL-1β、IL-6炎性因子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T组术后窦缓发生率高于C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镇痛可有效提高TKA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术后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投药和剂量 普鲁卡因/投药和剂量 股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镇痛
原文传递
黄芪甲苷对阿霉素诱导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沈丽娟 陆曙 +2 位作者 蔺莉霞 杨庆有 周春刚 《江苏医药》 CAS 2017年第15期1057-1061,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阿霉素(ADR)诱导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ADR 100ng/ml(ADR1组)、250ng/ml(ADR2组)和500ng/ml(ADR3组)作用于大鼠心肌细胞株H9C2,筛查出250ng/ml为最佳实验浓度,建立ADR诱导细胞凋亡模型。用黄芪甲苷10...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阿霉素(ADR)诱导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ADR 100ng/ml(ADR1组)、250ng/ml(ADR2组)和500ng/ml(ADR3组)作用于大鼠心肌细胞株H9C2,筛查出250ng/ml为最佳实验浓度,建立ADR诱导细胞凋亡模型。用黄芪甲苷10μg/ml(黄芪甲苷1组)、25μg/ml(黄芪甲苷2组)、50μg/ml(黄芪甲苷3组)作用于ADR诱导凋亡模型细胞,筛查出50μg/ml为最佳实验浓度。培养正常H9C2细胞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细胞的凋亡率、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ΔΨm)水平及心肌细胞Bax、Bcl-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DR2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与ADR2组比较,黄芪甲苷3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ADR2组和黄芪甲苷3组ROS水平和ΔΨm降低比例增加(P<0.05);与ADR2组比较,黄芪甲苷3组ROS水平和ΔΨm降低比例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ADR2组Bax和Bcl-2mRNA表达升高(P<0.05),Bcl-2/Bax比值下降(P<0.05);与ADR2组比较,黄芪甲苷3组Bax mRNA表达降低(P<0.01),Bcl-2 mRNA和Bcl-2/Bax比值升高(P<0.01)。结论黄芪甲苷能够抑制ADR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提高ΔΨm,降低Bax而升高Bcl-2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阿霉素 心肌细胞 凋亡
原文传递
Toll样受体4-NF-κB炎症信号通路在大鼠扩张型心肌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沈丽娟 周春刚 +3 位作者 邢清敏 李岚 陆曙 周永华 《江苏医药》 CAS 2017年第21期1513-1518,F0002,共7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NF-κB炎症信号通路在大鼠扩张型心肌病(DCM)中的作用。方法 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DCM组22只,腹腔注射阿霉素1.0mg/kg,每周2次,连续6周,构建DCM模型;对照组20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g/kg。8周后行心...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NF-κB炎症信号通路在大鼠扩张型心肌病(DCM)中的作用。方法 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DCM组22只,腹腔注射阿霉素1.0mg/kg,每周2次,连续6周,构建DCM模型;对照组20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g/kg。8周后行心脏彩超及心肌代谢显像检查,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IL-6、TNF-α、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组织TLR4、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分析TLR4表达与NF-κB、IL-1、IL-6、TNF-α、CRP、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结果8周后检测心脏超声,DCM组大鼠LVEDD长于对照组(P<0.05),LVEF和左心室短轴收缩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大鼠心肌完整,葡萄糖代谢正常,心肌摄取^(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 F-FDG)均匀。DCM组心肌糖代谢异常,部分心肌摄取^(18) F-FDG降低。DCM组心肌组织TLR4、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DCM组血清IL-1、IL-6、TNF-α、CRP和BN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DCM组心肌组织TLR4与NF-κB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952,P<0.01),TLR4 mRNA表达与血清IL-1、IL-6、TNF-α和CRP水平呈正相关(r=0.776、0.879、0.917和0.779,P<0.01),与BNP、LVEDD亦呈正相关(r=0.879、0.819,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857,P<0.01)。结论TLR4-NF-κB炎症信号通路参与DCM的病理生理进程,介导心肌细胞损伤,最终导致心腔扩大,心功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原文传递
黄芪对阿霉素诱导扩张型心肌病大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沈丽娟 陆曙 +2 位作者 陆晓濛 杨庆有 周春刚 《江苏医药》 CAS 2017年第11期761-764,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对阿霉素诱导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成功建立SD大鼠DCM模型后分别实施培哚普利3mg·kg^(-1)·d^(-1)(A组,13只),美托洛尔50mg/kg(B组,12只),黄芪3.5mg·kg^(-1)·d^(-1... 目的探讨黄芪对阿霉素诱导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成功建立SD大鼠DCM模型后分别实施培哚普利3mg·kg^(-1)·d^(-1)(A组,13只),美托洛尔50mg/kg(B组,12只),黄芪3.5mg·kg^(-1)·d^(-1)(D组,13只)或等体积蒸馏水(E组,10只)干预,连续灌胃给药8周。另取20只SD大鼠作为空白对照(C)组。检测指标:心脏超声检查,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取大鼠左心室心肌行HE染色,RT-PCR法测定心肌组织Bax、Bcl-2、FasL、Fas、Caspase-3 mRNA水平;C、D、E组行心肌代谢显像检查。结果与E组比较,A、B、D组大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及血清BNP下降(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升高(P<0.01)。HE染色示A、B、D组大鼠心肌纤维化程度有改善。与E组比较,A、B、D组Bax、FasL、Fas、Caspase-3 mRNA表达下降,而Bcl-2 mRNA表达升高(P<0.05或P<0.01),D组大鼠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升高(5.97±0.53vs.1.04±0.28)(P<0.01)。结论黄芪能改善心肌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心肌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和/或死亡受体途径相关因子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黄芪
原文传递
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血清和血浆中白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水平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汤加 周春刚 +1 位作者 苏伟 张志斌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1007-1009,共3页
目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血清和血浆中白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水平的差异。方法采用无促凝剂和含抗凝剂的采血管抽取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液,检测血清、血浆MMP9和TI... 目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血清和血浆中白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水平的差异。方法采用无促凝剂和含抗凝剂的采血管抽取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液,检测血清、血浆MMP9和TIMP-1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外周血MMP9及TIMP1血清与血浆水平存在差异,血清MMP9和TIMP1的水平高于血浆(P<0.01)。同时,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患者MMP9血浆水平显著增加,而TIMP-1血浆水平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水平MMP9和TIMP-1更适合作为脑组织损伤的潜在生物学标志,采血方法的选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外周血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原文传递
胃癌细胞免疫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徐睿涵 吴坚 +2 位作者 陈敏 邹玺 刘沈林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1-325,共5页
胃癌是我国临床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治疗存在很大的挑战。胃癌患者免疫微环境中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变化。T淋巴细胞既是细胞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又是人体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不仅反映了肿瘤微环境的状态,与肿瘤患者预后有... 胃癌是我国临床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治疗存在很大的挑战。胃癌患者免疫微环境中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变化。T淋巴细胞既是细胞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又是人体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不仅反映了肿瘤微环境的状态,与肿瘤患者预后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对肿瘤的临床治疗发挥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单抗已获批用于胃癌的治疗,肿瘤疫苗、过继性细胞疗法在胃癌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探索中。如何筛选免疫治疗患者、制定最佳联合治疗方案以及评估免疫治疗效果都是目前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免疫 研究进展 T细胞耗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