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稳定性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思佳 韩旭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09-111,115,共4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其典型特征是动脉粥样硬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冠心病病人超1100万,患病率居高不下[1]。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内膜及内膜下的慢性炎症性疾病[2],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与病理基础,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其典型特征是动脉粥样硬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冠心病病人超1100万,患病率居高不下[1]。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内膜及内膜下的慢性炎症性疾病[2],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与病理基础,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更是预测、判断全身重要动脉病变情况的关键因素。近年来,老年稳定性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硬化发病率及死亡率升高,临床上治疗老年稳定性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面临着极大风险和挑战。现代医学通过调治稳斑在治疗老年稳定性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方面有明确的效果,可降低复发及病死率,改善预后,但他汀类等降脂药长期服用存在肝肾功能损害可能,且不良反应较多。中医药在认识、治疗老年稳定性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方面具有诊疗手段丰富、不良反应小等优势,现本文从其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等方面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稳定性冠心病 慢性炎症性疾病 肝肾功能损害 诊疗手段 颈动脉硬化 冠心病病人 降脂药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AGEs-RAGE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肾病的机制研究概述 被引量:17
2
作者 姜婷 滕士超 +1 位作者 安晓飞 易丽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173-178,共6页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复杂,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of AGEs,RAGE)信号通路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发病通路之一,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优...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复杂,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of AGEs,RAGE)信号通路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发病通路之一,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优势,研究表明中医药可通过干预AGEs-RAGE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中医药通过抑制AGEs形成,减少AGEs-RAGE轴的激活,减少细胞外基质积聚、延缓肾纤维化,保护肾小球滤过膜,减轻糖尿病肾病病理损伤;中医药抑制RAGE表达,减轻AGEs-RAGE轴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对肾脏的损伤;中医药阻断了氧化应激与AGEs-RAGE轴之间的的反馈通路,拮抗氧化应激,降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等氧化物水平,同时可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等抗氧化指标,保护肾功能;中医药抑制AGEs-RAGE信号通路激活的炎症通道,抑制肾脏炎性反应,改善肾损伤;中医药改善AGEs-RAGE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减缓肾损害进展。本文就中医药干预AGEs-RAGE信号通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糖尿病肾病 综述 信号通路 糖基化终末产物
下载PDF
论中医药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 被引量:6
3
作者 杨继中 张彪 《光明中医》 2022年第6期965-968,共4页
“不寐”是常见病症之一,《黄帝内经》中将该病称作“目不暝”与“不得卧”,主要指的是睡眠障碍或者睡眠维持障碍。中医药是中国的传统医学,对于不寐的治疗经验丰富,中医将不寐分为不同证型,治疗方法上包括中药内治、针灸、推拿、走罐等... “不寐”是常见病症之一,《黄帝内经》中将该病称作“目不暝”与“不得卧”,主要指的是睡眠障碍或者睡眠维持障碍。中医药是中国的传统医学,对于不寐的治疗经验丰富,中医将不寐分为不同证型,治疗方法上包括中药内治、针灸、推拿、走罐等,效果良好,且毒副作用小等优势,此文从中医药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进行论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不寐 心脾两虚证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老年性痴呆病60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韩旭 陈美兰 胡铣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557-558,共2页
对60例老年性痴呆病辨证分为狂躁型和抑郁型,使用自拟滋养心肾及化痰祛瘀方进行施治,治疗前后患者自觉症状、视听力及肌力明显改善,IgG、IgA显著降低、IgM升高(P<0.05~0.001),胆固醇显著降低(P<0.0... 对60例老年性痴呆病辨证分为狂躁型和抑郁型,使用自拟滋养心肾及化痰祛瘀方进行施治,治疗前后患者自觉症状、视听力及肌力明显改善,IgG、IgA显著降低、IgM升高(P<0.05~0.001),胆固醇显著降低(P<0.001),脑动脉供血状态改善,超氧化物歧化酶均值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病例总有效率为90%。提示本法具有较好地改善老年痴呆症状、降低血脂、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脑血管的缺血状态及延缓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分型 痴呆 老年性痴呆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塞50例 被引量:4
5
作者 韩旭 胡铣城 陈美兰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7,共2页
依据中医“因人、因时、因病而制宜”的原则,采用分期与辨证分型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塞50例,总有效率86%。提示中医药对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及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有肯定的疗效。
关键词 心肌梗塞 中医药疗法 活血祛瘀药 补气药
下载PDF
六字诀联合弹力带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肺康复的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范卉 李娟 +2 位作者 张成琳 周瑶 聂彩云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314-317,324,共5页
目的探讨六字诀联合弹力带训练改善老年COPD稳定期病人的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科、呼吸科收治的60例老年COPD稳定期病人,根据计算机软件产生的随机数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六字诀联合弹力带训练改善老年COPD稳定期病人的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科、呼吸科收治的60例老年COPD稳定期病人,根据计算机软件产生的随机数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弹力带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六字诀呼吸操训练,2组均每周训练5次,30 min/次,干预6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3、6个月时,评价2组病人的肺功能(FEV1、FVC和FEV1/FVC)、6 min步行距离(6MW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2组FEV1、FVC、FEV1/FVC、6MWD、CAT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且FEV1、FVC、FEV1/FVC、CAT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2组病人FEV1、FVC、FEV1/FVC、6MWD、CAT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时,且上述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字诀结合弹力带训练的锻炼方式有助于改善老年COPD稳定期病人的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字诀 弹力带训练 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
下载PDF
从“虚、痰、瘀”探讨胆碱能通路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影响
7
作者 郑恒 徐顺娟 张彪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4期184-188,共5页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是认知障碍的早期阶段,认知损害尚未达到痴呆的标准。本文从中医“虚、痰、瘀”的病因病机进行阐述,脾肾亏虚为发病基础,痰瘀互结为致病因素,导致髓海不足,清...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是认知障碍的早期阶段,认知损害尚未达到痴呆的标准。本文从中医“虚、痰、瘀”的病因病机进行阐述,脾肾亏虚为发病基础,痰瘀互结为致病因素,导致髓海不足,清窍失养,发为痴呆。胆碱能通路与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包括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缺乏、脑白质病变影响胆碱能通路的网络连接以及胆碱能抗炎通路等。探讨中医虚痰瘀的病机演变与胆碱能通路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发掘中医中药治疗在胆碱能通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胆碱能通路 乙酰胆碱 脑白质损伤 胆碱能抗炎
下载PDF
周仲瑛教授心胃同治法治疗老年病经验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海燕 朱博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13期69-71,共3页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从医七十余载,长期致力于中医中药诊治疑难病证的研究,学验俱丰,对老年病的中医药诊治亦有独到之处。周老认为疑难病证多非一脏一腑为病,病变往往涉及多个层次、多个脏腑。本文针对老年脏腑老化虚衰相互波及,病久合...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从医七十余载,长期致力于中医中药诊治疑难病证的研究,学验俱丰,对老年病的中医药诊治亦有独到之处。周老认为疑难病证多非一脏一腑为病,病变往往涉及多个层次、多个脏腑。本文针对老年脏腑老化虚衰相互波及,病久合病并病多的特点,从理气通阳治胸痹,滋阴清胃治口疮,清心调胃治郁证,镇心和胃治失眠的病案分析入手阐述了周老运用心胃同治法治疗老年病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仲瑛 心胃同治法 老年病 名医经验 国医大师
下载PDF
刘海燕主任中医师应用当归六黄汤治疗汗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朱博钰 刘海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2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当归六黄汤加减方治疗汗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收集刘海燕主任中医师471例门诊汗证(自汗、盗汗、自盗汗)辨证以阴虚火旺证为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SAS 9.4.1建立和管理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71例患者经过当归六黄汤... 目的探讨当归六黄汤加减方治疗汗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收集刘海燕主任中医师471例门诊汗证(自汗、盗汗、自盗汗)辨证以阴虚火旺证为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SAS 9.4.1建立和管理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71例患者经过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21%,治疗后汗症评分平均降低3.47分,经配对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起效时间最短1 d,平均9.28 d。自汗、盗汗、自盗汗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汗证阴虚火旺证疗效确切,辨证是关键,不仅限于阴虚盗汗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海燕 当归六黄汤 汗证 阴虚火旺证
下载PDF
辨证分型治疗老年阻塞性肺气肿76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旭 陈美兰 《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3期378-378,共1页
老年阻塞性肺气肿病理主要是肺肾气虚 ,肾不纳气。痰阻气滞、痰蒙脑窍而致虚中挟实的病变。辨证分三型 :肺虚失降型 ,治宜补肺降气 ,止咳平喘 ;肺肾两虚型 ,治宜降气纳肾 ,化痰平喘 ;痰蒙脑窍型 ,治宜豁痰开窍 ,熄风镇惊。治疗当以补益... 老年阻塞性肺气肿病理主要是肺肾气虚 ,肾不纳气。痰阻气滞、痰蒙脑窍而致虚中挟实的病变。辨证分三型 :肺虚失降型 ,治宜补肺降气 ,止咳平喘 ;肺肾两虚型 ,治宜降气纳肾 ,化痰平喘 ;痰蒙脑窍型 ,治宜豁痰开窍 ,熄风镇惊。治疗当以补益肺肾为主 ,从本治疗 ,佐以祛痰理气为辅 ,危急期以豁痰开窍法 ,从标而治 ,以达全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分型 治疗 老年阻塞性肺气肿
下载PDF
老年病人健康教育探讨
11
作者 薛霁晖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07-109,共3页
在老年科住院病人中开展健康教育 ,能够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 ,使之自觉、主动地配合医疗和护理工作 。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健康教育 医患沟通
下载PDF
艾条灸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苏苏 范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4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艾条灸联合金黄散外敷在治疗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老年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金黄散外敷,观察组采用艾条灸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观察2组治疗3 ... 目的探讨艾条灸联合金黄散外敷在治疗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老年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金黄散外敷,观察组采用艾条灸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观察2组治疗3 d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条灸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优于金黄散外敷单一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条灸 金黄散 老年 静脉炎 中医护理 静脉留置针
下载PDF
从脏腑辨证谈老年失眠验案四则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雨翔 韩旭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1997-1999,共3页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治疗老年失眠的经验,老年人脏腑功能失调是老年人失眠的发病之本,主要病位在肝心脾肾及胃,临床观察老年失眠可分为肝胃不和,脾肾亏虚,肝肾阴虚和心肾不交,本文主要列举了四例验案,并分析了各案的用药特点。
关键词 老年失眠 脏腑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基于师承教育模式构建中医门诊教学规范之探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姚文强 汪悦 +2 位作者 张擎 包桉冰 韩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2期65-68,73,共5页
中医学术传承与临床诊疗能力培养是中医药高等教育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中医门诊师承教育模式可有效弥补院校教育模式下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脱节的弊端,但也需新的内涵支撑发展。针对目前附属医院中医门诊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本文从... 中医学术传承与临床诊疗能力培养是中医药高等教育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中医门诊师承教育模式可有效弥补院校教育模式下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脱节的弊端,但也需新的内涵支撑发展。针对目前附属医院中医门诊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本文从带教、跟诊、管理、督导和考评五个方面阐明具体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师承教育模式特点,将理论教学与临床教学紧密联系,提出构建师承教育模式下以“授知解惑、继学承创、协管督评”为特征,以师、生、校、院四方并行为中医门诊教学规范的设想,促进和深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而提高中医门诊教学质量,为完善中医门诊教学规范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师承教育 门诊教学规范 考评体系
下载PDF
中医辨证论治上热下寒证的临床经验举隅
15
作者 邵李欢 张彪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2期174-176,共3页
上热下寒证是热证、寒证同时存在的一类中医证候。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有较多患者存在上热下寒证,其中尤以老年患者居多。用中医药治疗上热下寒证往往能取得良效。本文主要是探讨上热下寒证的理论溯源及病因病机,并附验案三则,以期为... 上热下寒证是热证、寒证同时存在的一类中医证候。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有较多患者存在上热下寒证,其中尤以老年患者居多。用中医药治疗上热下寒证往往能取得良效。本文主要是探讨上热下寒证的理论溯源及病因病机,并附验案三则,以期为中医治疗上热下寒证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论治 上热下寒证 理论溯源 病因病机 验案
下载PDF
冠心平片治疗冠心病的Meta分析和序贯分析
16
作者 嵇佳林 刘晶 +2 位作者 王雪黎 冯泓琳 韩旭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28-133,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冠心平片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以便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医学参考。方法借助计算机对相关数据库展开检索,包括中国知网、Cochrane Library、维普、Embase、万方、CBM与PubMed等,时间段为自建库起至2022年6月。由2位研究人员... 目的系统评价冠心平片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以便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医学参考。方法借助计算机对相关数据库展开检索,包括中国知网、Cochrane Library、维普、Embase、万方、CBM与PubMed等,时间段为自建库起至2022年6月。由2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标准独立甄选文献,对关于冠心平片治疗冠心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病例对照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资料收集。待文献筛选、资料提取结束,基于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RCT文献进行质量评价。Meta分析工具为RevMan 5.3和Stata 15.0,运用TSA 0.9进行试验序贯分析,经由Stata 15.0来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合计纳入25项研究,总样本量为196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冠心平片治疗冠心病在临床综合疗效(OR=2.78,95%CI:2.11~3.68)、心电图疗效(OR=2.63,95%CI:2.01~3.45)以及中医证候疗效(OR=3.27,95%CI:2.29~4.66)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序贯分析结果表明,冠心平片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确切。结论冠心平片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平 冠心病 META分析 试验序贯分析
下载PDF
超极速脉博波传导速度技术实时定量评估慢性肾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减退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辉 朱正球 +7 位作者 吴意贇 王晗 邹冲 李惠玲 刘牛 孙卉娟 戴萍 栾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50-1655,共6页
目的探讨超极速脉搏波传导速度(ufPWV)技术定量评估慢性肾病(CKD)患者颈动脉弹性减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1例CKD患者,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的1、2期者为早期组(n=44),eGFR<60 ml/(min·1.73 ... 目的探讨超极速脉搏波传导速度(ufPWV)技术定量评估慢性肾病(CKD)患者颈动脉弹性减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1例CKD患者,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的1、2期者为早期组(n=44),eGFR<60 ml/(min·1.73 m^(2))的3~5期者为中晚期组(n=47);另选择47例无CKD且肾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超声检查双侧颈动脉,并获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以ufPWV技术检测收缩起始脉搏波传导速度(PWV-BS)及收缩末期脉搏波传导速度(PWV-ES);以双侧颈动脉平均值为最终值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早期组PWV-ES较对照组增高(P<0.05);中晚期组cIMT、PWV-ES均较对照组增高(P均<0.05);中晚期组阻力指数(RI)较对照组降低(P<0.05)。cIMT与年龄相关(r=0.216,P=0.011);PWV-BS与高密度脂蛋白相关(r=0.183,P=0.031);PWV-ES与年龄(r=0.496,P<0.001)、收缩压(r=0.338,P<0.001)、舒张压(r=0.264,P=0.002)及空腹血糖(r=0.241,P=0.004)均相关。随年龄增加,3组cIMT均呈上升趋势(P均<0.01),其中早期组cIMT与年龄相关系数最高(r=0.572);PWV-ES亦升高(P均<0.01),早期组PWV-ES与年龄的相关系数最高(r=0.698)。结论ufPWV参数PWV-ES用于评估CK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优于传统指标cIMT,并对评估早期CKD患者肾功能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慢性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弹性成像技术
下载PDF
超极速脉搏波技术早期发现并定量评估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牛 黄辉 +3 位作者 朱正球 王晗 刘福明 邹冲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66-670,共5页
目的利用超极速脉搏波(ultrafast pulse wave velocity,ufPWV)技术早期发现并定量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血管弹性变化及进展程度。方法 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招募266名健康成人,年龄23~85岁,男女各133例... 目的利用超极速脉搏波(ultrafast pulse wave velocity,ufPWV)技术早期发现并定量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血管弹性变化及进展程度。方法 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招募266名健康成人,年龄23~85岁,男女各133例,检测各生化指标、二维超声模式下颈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及脉搏波指标:收缩起始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beginning of systole,PWV-BS)及收缩末期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end of systole,PWV-ES),双侧颈动脉IMT、PWV-BS及PWV-ES取均值并记录,再根据年龄分6组(18~29岁,30~39岁,49~49岁,50~59岁,60~69岁及≥70岁)并整理分析。结果受试人群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总胆固醇浓度随年龄增长并无显著变化(除外40~49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P>0.05),但40~49岁组人群三酰甘油及脉压差较18~29岁组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0~49岁组cIMT及ufPWV指标PWV-BS、PWV-ES亦较18~29岁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0~39岁组人群PWV-ES比18~29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PWV-BS(r=0.248,P<0.05)、PWV-ES(r=0.713,P<0.05)均与年龄呈密切正相关(均P<0.001),PWV-ES的相关系数要明显优于PWV-BS。结论 ufPWV技术可作为早期发现AS血管弹性功能变化的有效手段,并可通过PWV-ES的变化定量评估AS的进展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速脉搏波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 收缩起始脉搏波速度 收缩末期脉搏波速度
下载PDF
温散宣通法治疗7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新民 姜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81-83,共3页
根据寒则凝、温则行、通则不痛的基本理论,以温散宣通法为主,结合辨病用药治疗71例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结果近期治愈3例,显效26例,有效3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91.55%;与治疗前相比,晨僵、肿胀、疼痛等症... 根据寒则凝、温则行、通则不痛的基本理论,以温散宣通法为主,结合辨病用药治疗71例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结果近期治愈3例,显效26例,有效3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91.55%;与治疗前相比,晨僵、肿胀、疼痛等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且明显降低了患者的CRP、ESR(P<0.05~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散宣通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超极速超声成像脉搏波技术在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动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1
20
作者 黄辉 朱正球 +5 位作者 栾云 王晗 张玫玫 刘牛 吴林琳 殷立平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利用超极速超声成像脉搏波(uf PWV)技术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As),动态评价血管弹性变化及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程度。方法:检测对照组正常人59例(118条颈动脉)和As风险组患者75例(149条颈动脉),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再... 目的:利用超极速超声成像脉搏波(uf PWV)技术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As),动态评价血管弹性变化及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程度。方法:检测对照组正常人59例(118条颈动脉)和As风险组患者75例(149条颈动脉),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再利用uf PWV技术检测收缩早期脉搏波速度(BS)和收缩末期脉搏波速度(ES)。两组均进一步分为A组(IMT 0.049 cm及以下)、B组(IMT 0.050~0.069 cm)、C组(IMT 0.070 cm及以上)3个亚组。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s风险组与对照组比较,IMT、BS及E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A组E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IMT在0.040~0.054 cm时,ES与IMT呈线性相关(r=0.585,P<0.001);IMT在0.055 cm及以上时,ES达到可能存在的阈值而保持相对稳定。结论:uf PWV技术可发现IMT尚未明显增厚的早期颈As,并可通过ES的变化动态评估早期As的进展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极速超声成像脉搏波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 内膜中层厚度 颈动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