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背景下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研究
1
作者 魏成建 沈忠愿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8期206-206,I0001,I0002,共3页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公布,明确提出在新时期将全力助推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对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医骨伤科学是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当前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下,培养出...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公布,明确提出在新时期将全力助推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对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医骨伤科学是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当前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下,培养出的研究生对中医传统治疗方法掌握较少、专业素质较弱,很难满足新时代对中医骨伤科学优秀人才的需求。文章对新时代背景下,对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进行探索,以期提高研究生专业能力,培养出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骨伤科学 培养方案 研究生教学 中医教学
下载PDF
床边教学在中医骨伤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困境与对策——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茆军 吴鹏 +2 位作者 李晓辰 殷松江 王培民 《教师》 2022年第31期114-116,共3页
床边教学是医学生临床实习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模式,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专业开展床边教学长达十余年,已出现诸多与时代不相适应的问题。文章旨在分析目前床边教学在中医骨伤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困境,并提出了部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以期... 床边教学是医学生临床实习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模式,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专业开展床边教学长达十余年,已出现诸多与时代不相适应的问题。文章旨在分析目前床边教学在中医骨伤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困境,并提出了部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以期使床边教学真正收到实效,为骨伤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骨伤科学 床边教学 困境与对策
下载PDF
新冠疫情防控下境外生中医骨伤科学课程混合式线上教学模式探索
3
作者 殷松江 茆军 王培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4期7-9,共3页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极具中医特色的学科,目前中医骨伤科学课程对外教育质量普遍较差,迫切需要调整教学模式。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境外生均调整为线上教学,对教师能力、课堂设计、气氛调动等提出更高要求。为切实落实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意见...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极具中医特色的学科,目前中医骨伤科学课程对外教育质量普遍较差,迫切需要调整教学模式。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境外生均调整为线上教学,对教师能力、课堂设计、气氛调动等提出更高要求。为切实落实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意见,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教研室对2020年春季本学期教学工作进行了相应规划与探讨,形成了以学校在线教育综合平台为载体开展课前导学,联合直播授课,同步利用班级教学群开展教学指导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骨伤科学 境外生 混合式线上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侯伟 杜斌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0期1956-1960,共5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但整个社会群体对骨质疏松的重视、防治程度欠缺,因此常被称为"沉默的流行病"。国内外学者对骨质疏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骨质疏松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中医、西医对...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但整个社会群体对骨质疏松的重视、防治程度欠缺,因此常被称为"沉默的流行病"。国内外学者对骨质疏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骨质疏松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中医、西医对骨质疏松的治疗。西药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研究明确,但中医药通过何种机制治疗骨质疏松仍未明确,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医药通过何种作用机制达到骨质疏松的防治文献记载甚少,中医药如何通过明确的作用机制防治骨质疏松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发病机制 研究热点
下载PDF
中医药贴敷疗法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来根 王培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2932-2936,共5页
中医药贴敷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简便实用,特色鲜明,治疗效果肯定。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较为系统整理和分析归纳了中医药贴敷疗法的发展沿革、剂型制作、特点和优劣及其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状况,以期让贴敷疗法更好地为临床服... 中医药贴敷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简便实用,特色鲜明,治疗效果肯定。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较为系统整理和分析归纳了中医药贴敷疗法的发展沿革、剂型制作、特点和优劣及其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状况,以期让贴敷疗法更好地为临床服务,造福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外治法 贴敷疗法 剂型 沿革 实验研究 临床应用 进展
下载PDF
“一带一路”国际化背景下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培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正泉 洪博文 +5 位作者 茆军 丁亮 张立 邢润麟 殷松江 梅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21期197-198,205,共3页
为顺应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我国致力于共建“一带一路”,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全面推进中医药文化发展。在此背景下,社会对于高等中医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中医骨伤明显出现西... 为顺应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我国致力于共建“一带一路”,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全面推进中医药文化发展。在此背景下,社会对于高等中医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中医骨伤明显出现西化趋势,培养出的人才竞争力较弱,中医骨伤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急需改进。现就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培养进行探索与研究,以期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使之成长为符合时代特点的竞争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骨伤科学 一带一路 人才培养 竞争力
下载PDF
活血利水法在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郭杨 潘娅岚 +3 位作者 周龙云 郑苏阳 马勇 刘家欢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3期218-222,共5页
基于骨伤疾病瘀血内阻的重要病机和现代医家“治血重治水”的学术观点,探索概括了活血利水法在骨伤疾病中的应用现状,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全方位分析了活血利水法的优势和缺点。活血利水法可应用于骨折、筋伤等骨伤科大部分疾病及骨伤... 基于骨伤疾病瘀血内阻的重要病机和现代医家“治血重治水”的学术观点,探索概括了活血利水法在骨伤疾病中的应用现状,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全方位分析了活血利水法的优势和缺点。活血利水法可应用于骨折、筋伤等骨伤科大部分疾病及骨伤科疾病的围手术期,能改善肢体肿胀,促进伤口愈合,便于患者早期功能康复,但目前的临床应用尚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且处方不良反应尚未完全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利水 骨伤 围手术期 瘀血 肿胀
下载PDF
中医院校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10
8
作者 郭杨 潘娅岚 +2 位作者 马勇 黄桂成 司马川秀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4期21-23,共3页
在医教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下,学术型研究生是中医药专业基础研究的主力军,目前各中医院校对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分析中医类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现状与部分院校的改革探索,提出了一些系统改进培养模式的思路和设想... 在医教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下,学术型研究生是中医药专业基础研究的主力军,目前各中医院校对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分析中医类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现状与部分院校的改革探索,提出了一些系统改进培养模式的思路和设想,以期为进一步提高中医学术型研究生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学术型 创新思维 培养方案
下载PDF
培养中医科研创新思维的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郭杨 马勇 +2 位作者 周龙云 潘娅岚 黄桂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14期10-12,共3页
数十年来,科学研究在推动现代中医的前进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中医科研体系亦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科研思维的局限性与盲从性是系列问题的核心所在。中医科研是一个浩大艰难的复杂工程,本文从"夯实基础-理念初形-系统实践-理念... 数十年来,科学研究在推动现代中医的前进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中医科研体系亦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科研思维的局限性与盲从性是系列问题的核心所在。中医科研是一个浩大艰难的复杂工程,本文从"夯实基础-理念初形-系统实践-理念升华"思路创新地探讨中医科研思维的培养,提出把握理念、我在思考、坚韧实践、总结升华,中医科研方可有所作为。中医科研不应遵循他人设定的老路,而需做出自己的改变,方能改变科研的现状,改变中医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科研 科研思维 创新性 理念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10
作者 梅伟 洪博文 丁亮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比较空心加压螺钉(CCS)和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FNS组(采用FNS固定治疗,15例)和CCS组(采用CCS固定治疗,27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 目的比较空心加压螺钉(CCS)和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FNS组(采用FNS固定治疗,15例)和CCS组(采用CCS固定治疗,27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步态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4个月。切口长度CCS组短于FNS组(P<0.05);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FNS组少(短)于CCS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约3个月CCS组2例出现CCS松动及退钉现象,经减少活动后未影响骨折愈合。下地部分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FNS组均短于CCS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均可部分负重行走。结论与CCS固定相比,FNS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术中透视次数少、手术时间短,且固定稳定、牢靠,在“早活动、晚负重”原则下利于患肢功能锻炼,更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 空心加压螺钉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骨质疏松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11
作者 郭杨 马勇 +3 位作者 董维 郑苏阳 范竞 黄桂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6211-6213,共3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与中医体质之间的关系,从而为骨质疏松的筛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江苏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的骨质疏松患者80例,使用中医体质量表进行测评,研究哪些中医体质类型对骨质疏松具有易患性或易感性。结果 (1)在骨质疏松患者中...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与中医体质之间的关系,从而为骨质疏松的筛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江苏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的骨质疏松患者80例,使用中医体质量表进行测评,研究哪些中医体质类型对骨质疏松具有易患性或易感性。结果 (1)在骨质疏松患者中医体质调查中,阳虚体质的人最多,其次为阴虚质、气虚质、血瘀质。(2)在倾向体质出现的频次中,有气虚倾向的人最多,其次为血瘀倾向、气郁倾向、痰湿倾向。(3)在骨折患者中医体质调查中,骨折人群中阳虚体质的人最多,其次为阴虚质、气虚质。(4)在骨折患者倾向体质出现的频次中,有气虚倾向的人最多,其次为血瘀倾向、气郁倾向。结论骨质疏松患者中阳虚体质最多,其次是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即骨质疏松与阳虚质相关度最高,其次是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在脏腑辨证体系中,与阳虚、气虚、阴虚病机均有密切关联的为肾脏系统,故认为骨质疏松患者体质特点为"肾虚血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中医体质 肾虚血瘀
下载PDF
基于ROC曲线探讨无锡地区健康绝经后女性无骨密度FRAX^(■)干预阈值
12
作者 廖翼涛 张贤 +2 位作者 邱峰 刘小峰 李超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在不使用骨密度的情况下探讨无锡地区相对健康绝经后女性最佳FRAX^(■)干预阈值,旨在不浪费过多资源的前提下有效地识别出患有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潜在人群。方法将在作者医院随机招募的符合纳排标准的124名50岁以上健康... 目的在不使用骨密度的情况下探讨无锡地区相对健康绝经后女性最佳FRAX^(■)干预阈值,旨在不浪费过多资源的前提下有效地识别出患有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潜在人群。方法将在作者医院随机招募的符合纳排标准的124名50岁以上健康绝经后女性作为研究对象,以65岁为分界年龄分为50~65岁组(n=86)和>65岁组(n=38)。收集受试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既往骨质疏松性骨折史、慢性病史等个人信息。使用FRAX^(■)软件得出受试者髋部骨折的概率(probability of hip fractures,PHF)、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probability of major osteoporotic fractures,PMOF),以骨密度T值是否小于-2.5为状态变量,不输入骨密度T值的PHF、PMOF为检验变量,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其临床筛选OP的效能,确定无锡地区相对健康绝经后中老年女性最佳干预阈值。结果50~65岁组OP患者39人(45.35%),>65岁组OP患者23人(60.5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50~65岁组PHF AUC为0.771,灵敏度为0.718,特异度为0.681,最佳阈值为0.7%;PMOF AUC为0.748,灵敏度为0.667,特异度为0.723,最佳阈值为3.4%。>65岁组受试者PHF AUC为0.554,灵敏度为0.783,特异度为0.400;PMOF AUC为0.546,灵敏度为0.826,特异度为0.400,>65岁组PHF、PMOFAUC接近0.5,说明预测的准确性较低。按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推荐PHF、PMOF阈值划分骨折风险,50~65岁组全为骨折低风险人群,>65岁组30人为低风险、8人为高风险人群,此结果低估了本研究患者的骨折风险。结论推荐PHF为0.7%、PMOF为3.4%为无锡地区50~65岁健康绝经后女性FRAX^(■)干预阈值,大于该阈值者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测,适当给予治疗措施;对于无锡地区65岁以上健康绝经后女性建议直接进行骨密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FRAX^(■) 髋部骨折的概率 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 阈值 健康绝经后女性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现代化研究思路探索 被引量:17
13
作者 尹恒 苏秋菊 +1 位作者 王建伟 马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4-457,共4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中医药治疗OP具有优势,但限制其发展的是中医辨证客观化、规范化、标准化及现代化不足。本综述对OP中医证型现代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从中英文数据库中筛选文献,发...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中医药治疗OP具有优势,但限制其发展的是中医辨证客观化、规范化、标准化及现代化不足。本综述对OP中医证型现代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从中英文数据库中筛选文献,发现OP中医证型判别尚不统一;常用的OP现代化指标不能全面阐述"证"的实质。因而提出统一公认的中医证型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非编码RNA中LncRNA、miRNA以及组学技术等新兴技术可以为OP中医证型研究提供新思路和较全面的科学依据。联合多组学技术对OP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运用多组学技术检测中医药治疗OP中医具体证型的疗效研究以及OP肾虚证与LncRNA、miRNA、靶基因网状调控系统相关性研究是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中医证型 现代医学
下载PDF
生物电效应材料在骨组织工程支架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席洪钟 刘锌 +5 位作者 孙光权 杜斌 袁鑫玮 黄艺轩 郭铭滨 麦健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569-3575,共7页
背景:骨具有生物电效应,然而骨缺损的发生会导致骨骼内源性生物电的缺失。具有生物电效应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植入骨缺损处会补足缺失的电信号,加速骨缺损的修复。目的:文章介绍了骨组织的生物电效应,阐述了电刺激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总结... 背景:骨具有生物电效应,然而骨缺损的发生会导致骨骼内源性生物电的缺失。具有生物电效应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植入骨缺损处会补足缺失的电信号,加速骨缺损的修复。目的:文章介绍了骨组织的生物电效应,阐述了电刺激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总结了生物电效应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骨组织工程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bioelectrical effect,bioelectrical materials,electrical stimulation,bone tissue engineering,bone scaffold,bone defect,bone repair,osteogenesis”为英文检索词,以“生物电效应,生物电支架,电刺激,骨组织工程,骨支架,骨缺损,骨修复,骨再生”为中文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和ScienceDirect数据库检索与生物电效应骨组织工程支架相关的文献,最终纳入87篇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生物电效应结合体外电刺激设计骨组织工程支架是一种理想可行的方法,主要涉及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石墨烯材料、天然生物衍生材料以及人工合成生物材料;目前运用最广泛的导电材料是石墨烯材料,得益于自身的超强导电性能、大比表面积、同细胞及骨骼的良好生物相容性以及优异的力学性能。②石墨烯材料主要是作为修饰材料引入支架以增强整体支架的电导率,同时其大表面积和丰富的官能团能够促进生物活性物质的装载和释放。③然而生物电效应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尚存一些重大挑战需要克服:满足导电性能的同时还需考虑支架的综合性能;缺乏统一、标准化的生物电效应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式;体外电刺激干预系统尚不够成熟;缺乏个体化指导支架的选择以实现针对不同病理情况的患者选择并设计最适宜的支架。④研究者们在设计导电支架时,要深入考虑支架的综合效应,譬如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以及生物降解性能等,而此种综合性能可以通过多种材料的复合来实现。⑤除此之外,临床转化应该是导电支架设计的最终考量,在评估出电刺激作用于人体且有利于骨缺损修复的安全电流阈值的基础之上,设计动物实验以及基础实验,然后应用于临床,从而在未来实现生物电效应骨组织工程支架应用于临床的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效应 生物电支架 内源性电信号 电刺激 骨组织工程 骨支架 骨缺损 骨修复 骨再生 骨愈合
下载PDF
从中医髓理论探析膝骨关节炎疼痛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力 丁亮 +4 位作者 梅伟 肖延成 张皞晟 廖太阳 王培民 《山东中医杂志》 2022年第4期448-452,共5页
“肾主骨生髓”的治疗原则在膝骨关节炎(KOA)中的应用得到了历代医家的认可。现代医学依托“下丘脑-垂体-靶腺-骨髓”轴揭示了“激素-软骨下骨”对KOA疼痛的调节作用,一方面阐释了“肾主骨生髓”的科学依据,也启迪了脑作为KOA疼痛研究... “肾主骨生髓”的治疗原则在膝骨关节炎(KOA)中的应用得到了历代医家的认可。现代医学依托“下丘脑-垂体-靶腺-骨髓”轴揭示了“激素-软骨下骨”对KOA疼痛的调节作用,一方面阐释了“肾主骨生髓”的科学依据,也启迪了脑作为KOA疼痛研究对象的可能性。从髓理论入手,综述了“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在KOA疼痛领域的现代医学阐释,同时论证了控制KOA疼痛的重要意义及脑计划的推进对KOA疼痛研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旨在为中医药治疗KOA疼痛提供新的思路。参考文献36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疼痛 痛觉敏化 肾主骨 脑为髓海
下载PDF
骨科切割剥离一体化针刀治疗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6
作者 牛锋 高慧 马勇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3期89-91,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骨科切割剥离一体化针刀治疗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扬州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 目的探讨骨科切割剥离一体化针刀治疗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扬州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骨科切割剥离一体化针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1、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未出现感染病例。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切割剥离一体化针刀治疗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与传统小针刀比较具有更好的切割和剥离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切割剥离一体化针刀 小针刀 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下载PDF
自然铜在伤科的应用史及其现代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惠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6期59-60,共2页
自然铜在伤科的应用史及其现代研究张惠法(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科210029)关键词自然铜;伤科;临床应用;综述自然铜在伤科的应用,可谓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五十二病方)就有应用铜类药物... 自然铜在伤科的应用史及其现代研究张惠法(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科210029)关键词自然铜;伤科;临床应用;综述自然铜在伤科的应用,可谓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五十二病方)就有应用铜类药物的记载。唐代中期张文仲正式推荐用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铜 伤科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中药药枕联合耳穴埋籽对改善骨科患者术前睡眠质量的效果 被引量:12
18
作者 任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0期156-159,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药枕联合耳穴埋籽对改善骨科患者术前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8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中药药枕+耳穴埋籽,对照组予耳穴埋籽... 目的观察中药药枕联合耳穴埋籽对改善骨科患者术前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8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中药药枕+耳穴埋籽,对照组予耳穴埋籽。两组耳穴埋籽均在患者术前1 d实施,观察组中药药枕为入院后常规使用至出院。研究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合格病例分别为41例和40例,评价两组满意度、不满意原因调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以及安全性评估结果。结果 (1)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在不满意原因调查中,观察组患者因不适应气味、药枕高度欠舒适不满意的各有1例,对照组因埋籽时疼痛不满意1例,认为效果不明显2例;(2)干预前两组患者PSQI各项目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以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干预后入睡时间和催眠药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除催眠药物项以外的各项评分及PSQI总分较干预前降低(P<0.05);对照组干预后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PSQI总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3)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药枕联合耳穴埋籽对改善骨科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较高,安全性较好,有利于骨伤科手术的开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枕 耳穴埋籽 骨折 睡眠质量
下载PDF
黄桂成教授运用虫类药辨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
19
作者 张富城 黄桂成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5期117-119,共3页
介绍黄桂成教授运用虫类药辨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黄教授认为“痰”“瘀”“虚”“寒”“湿”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因,“不通”是关键因素,提倡“通络蠲痹”的治疗之法。黄教授运用虫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强调根据临... 介绍黄桂成教授运用虫类药辨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黄教授认为“痰”“瘀”“虚”“寒”“湿”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因,“不通”是关键因素,提倡“通络蠲痹”的治疗之法。黄教授运用虫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强调根据临床症状、辨证分型、经络归属、个人体质的不同而用药,重视虫类药的精准使用,合理配伍,善运用归经理论,安全可靠。黄桂成教授运用虫类药辨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特色鲜明,临床取得良好的疗效,值得学习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桂成 名医经验 辨证论治 虫类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