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动医疗管理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效果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周雪迎 蔡文静 +1 位作者 冯静宜 张雪芳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研究表明,移动医疗护理能使高血压患者在降低心血管风险等方面受益,目前已有较多关于移动医疗管理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效果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但其方法学质量和证据强度有待进一步系统性评估。因此,本研究对移动医疗干预高血压... 目的研究表明,移动医疗护理能使高血压患者在降低心血管风险等方面受益,目前已有较多关于移动医疗管理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效果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但其方法学质量和证据强度有待进一步系统性评估。因此,本研究对移动医疗干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效果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为临床决策提供指导。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收集关于移动医疗管理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相关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评价文献质量与证据分级。结果共纳入11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1篇文献质量中等,2篇为低级,8篇为极低。采用GRADE评价结果显示定量分析中23项指标包括中级证据9项,低级证据5项,极低级证据9项。结论移动医疗技术在改善高血压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但相关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学质量与结局指标证据等级普遍不高。未来进行相关临床决策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研究人员应提供更多设计严谨、报告规范的系统评价,作为高质量证据帮助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服药依从性 系统评价再评价 GRADE
下载PDF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管理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心血管风险效果的系统评价
2
作者 周雪迎 张雪芳 +2 位作者 顾宁 蔡文静 冯静宜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应用于高血压患者血压与心血管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检索时限由建库至2023年5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证据质量评价。结... 目的系统评价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应用于高血压患者血压与心血管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检索时限由建库至2023年5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证据质量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1项研究,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功能包括辅助诊疗、诊疗质量反馈、用药推荐、随访监测、信息提醒、心血管风险评估等。结果显示,CDSS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血管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1篇等级为“强”,4篇为“中”,6篇为“弱”。结论CDSS可以辅助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血管风险管理效果,未来应用前景广阔。今后的研究可以考虑加强高血压领域CDSS全程化功能设计,建设更多的本土化高血压CD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心血管风险 系统评价
下载PDF
高血压管理平台患者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冰雪 张雪芳 +1 位作者 陈雯 丁雯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对的高血压管理平台的使用意愿,并基于整合型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UTAUT)模型阐明影响患者使用平台的因素。方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以UTAUT模型为理论依据,初步构...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对的高血压管理平台的使用意愿,并基于整合型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UTAUT)模型阐明影响患者使用平台的因素。方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以UTAUT模型为理论依据,初步构建高血压管理平台患者使用意愿模型,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283例高血压患者,得分最高的是促成因素中的条目16,为(4.01±0.971)分。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促成因素对使用意愿皆为正向影响(P<0.05),感知风险为负向影响(P<0.05);努力期望正向作用于绩效期望(P<0.001),自我效能正向影响努力期望(P<0.05);感知风险对绩效期望没有显著影响(P>0.05),自我效能对使用意愿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促成因素、感知风险是高血压管理平台患者使用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自我效能对使用意愿的影响在本研究中未得到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管理平台 整合型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 使用意愿
下载PDF
威伐光康复治疗急性发作期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进 陈萍 +1 位作者 王倩 张雪芳 《安徽医学》 2022年第12期1422-1425,共4页
目的观察威伐光局部照射治疗急性发作期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急性发作期患者60例,电脑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枸... 目的观察威伐光局部照射治疗急性发作期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急性发作期患者60例,电脑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威伐光理疗局部照射,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患者喷嚏、鼻痒、流涕、鼻黏膜充血、水肿等临床症状缓解情况,随访12个月比较愈后复发率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NSS量表评分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67%比76.67%),愈后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0.00%比9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gE、EOS、ECP水平均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威伐光联合基础药物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急性发作期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症状,降低发作频率,改善患者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急性发作 威伐光 康复理疗
下载PDF
焦虑和/或抑郁情绪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陈雯 丁雯 +1 位作者 李冰雪 张雪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2期77-83,共7页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升高,近年关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负性情绪与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较多,但结论并不一致,临床尚缺乏循证医学研究证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血压的...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升高,近年关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负性情绪与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较多,但结论并不一致,临床尚缺乏循证医学研究证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血压的关系。目的系统评价焦虑和/或抑郁情绪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10月。观察组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伴焦虑和/或抑郁情绪患者,对照组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无焦虑、抑郁情绪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变异性(BPV)指标、动态血压指标、非杓型血压节律发生率,并采用Begg秩相关分析、漏斗图评价结局指标的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9篇,共包含22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1150例,观察组109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BPSD)[平均差(MD)=1.07,95%CI(0.49,1.65)]、昼间收缩压标准差(dSBPSD)[MD=2.20,95%CI(1.09,3.31)]、夜间收缩压标准差(MD=nSBPSD)[MD=0.85,95%CI(0.53,1.16)]、昼间收缩压变异系数(dSBP-CV)[3.23,95%CI(M0.67,5.79)]、24 h收缩压(24 h SBP)[MD=9.47,95%CI(6.03,12.90)]、24 h舒张压(24 h DBP)[D=4.71,95%CI(2.63,6.78)]、昼间收缩压(dSBP)[MD=7.65,95%CI(4.86,10.43)]、昼间舒张压(dDBP)[MD=2.76,95%CI(1.48,4.05)]、夜间收缩压(nSBP)[MD=8.45,95%CI(5.42,11.48)]和夜间舒张压(nDBP)[MD=4.49,95%CI(2.23,6.76)]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非杓型血压节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63,95%CI(0.89,3.00),P=0.12]。采用逐一排除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MD值未见明显变化,表明本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较好。结论本Meta分析结果表明,焦虑和/或抑郁情绪可增加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化幅度和BPV,尤其是收缩压变异性,与非杓型血压节律可能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人 焦虑 抑郁 血压变异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