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对的高血压管理平台的使用意愿,并基于整合型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UTAUT)模型阐明影响患者使用平台的因素。方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以UTAUT模型为理论依据,初步构...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对的高血压管理平台的使用意愿,并基于整合型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UTAUT)模型阐明影响患者使用平台的因素。方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以UTAUT模型为理论依据,初步构建高血压管理平台患者使用意愿模型,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283例高血压患者,得分最高的是促成因素中的条目16,为(4.01±0.971)分。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促成因素对使用意愿皆为正向影响(P<0.05),感知风险为负向影响(P<0.05);努力期望正向作用于绩效期望(P<0.001),自我效能正向影响努力期望(P<0.05);感知风险对绩效期望没有显著影响(P>0.05),自我效能对使用意愿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促成因素、感知风险是高血压管理平台患者使用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自我效能对使用意愿的影响在本研究中未得到证明。展开更多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升高,近年关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负性情绪与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较多,但结论并不一致,临床尚缺乏循证医学研究证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血压的...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升高,近年关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负性情绪与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较多,但结论并不一致,临床尚缺乏循证医学研究证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血压的关系。目的系统评价焦虑和/或抑郁情绪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10月。观察组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伴焦虑和/或抑郁情绪患者,对照组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无焦虑、抑郁情绪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变异性(BPV)指标、动态血压指标、非杓型血压节律发生率,并采用Begg秩相关分析、漏斗图评价结局指标的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9篇,共包含22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1150例,观察组109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BPSD)[平均差(MD)=1.07,95%CI(0.49,1.65)]、昼间收缩压标准差(dSBPSD)[MD=2.20,95%CI(1.09,3.31)]、夜间收缩压标准差(MD=nSBPSD)[MD=0.85,95%CI(0.53,1.16)]、昼间收缩压变异系数(dSBP-CV)[3.23,95%CI(M0.67,5.79)]、24 h收缩压(24 h SBP)[MD=9.47,95%CI(6.03,12.90)]、24 h舒张压(24 h DBP)[D=4.71,95%CI(2.63,6.78)]、昼间收缩压(dSBP)[MD=7.65,95%CI(4.86,10.43)]、昼间舒张压(dDBP)[MD=2.76,95%CI(1.48,4.05)]、夜间收缩压(nSBP)[MD=8.45,95%CI(5.42,11.48)]和夜间舒张压(nDBP)[MD=4.49,95%CI(2.23,6.76)]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非杓型血压节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63,95%CI(0.89,3.00),P=0.12]。采用逐一排除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MD值未见明显变化,表明本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较好。结论本Meta分析结果表明,焦虑和/或抑郁情绪可增加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化幅度和BPV,尤其是收缩压变异性,与非杓型血压节律可能无关系。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对的高血压管理平台的使用意愿,并基于整合型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UTAUT)模型阐明影响患者使用平台的因素。方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以UTAUT模型为理论依据,初步构建高血压管理平台患者使用意愿模型,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283例高血压患者,得分最高的是促成因素中的条目16,为(4.01±0.971)分。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促成因素对使用意愿皆为正向影响(P<0.05),感知风险为负向影响(P<0.05);努力期望正向作用于绩效期望(P<0.001),自我效能正向影响努力期望(P<0.05);感知风险对绩效期望没有显著影响(P>0.05),自我效能对使用意愿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促成因素、感知风险是高血压管理平台患者使用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自我效能对使用意愿的影响在本研究中未得到证明。
文摘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升高,近年关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负性情绪与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较多,但结论并不一致,临床尚缺乏循证医学研究证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血压的关系。目的系统评价焦虑和/或抑郁情绪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10月。观察组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伴焦虑和/或抑郁情绪患者,对照组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无焦虑、抑郁情绪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变异性(BPV)指标、动态血压指标、非杓型血压节律发生率,并采用Begg秩相关分析、漏斗图评价结局指标的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9篇,共包含22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1150例,观察组109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BPSD)[平均差(MD)=1.07,95%CI(0.49,1.65)]、昼间收缩压标准差(dSBPSD)[MD=2.20,95%CI(1.09,3.31)]、夜间收缩压标准差(MD=nSBPSD)[MD=0.85,95%CI(0.53,1.16)]、昼间收缩压变异系数(dSBP-CV)[3.23,95%CI(M0.67,5.79)]、24 h收缩压(24 h SBP)[MD=9.47,95%CI(6.03,12.90)]、24 h舒张压(24 h DBP)[D=4.71,95%CI(2.63,6.78)]、昼间收缩压(dSBP)[MD=7.65,95%CI(4.86,10.43)]、昼间舒张压(dDBP)[MD=2.76,95%CI(1.48,4.05)]、夜间收缩压(nSBP)[MD=8.45,95%CI(5.42,11.48)]和夜间舒张压(nDBP)[MD=4.49,95%CI(2.23,6.76)]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非杓型血压节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63,95%CI(0.89,3.00),P=0.12]。采用逐一排除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MD值未见明显变化,表明本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较好。结论本Meta分析结果表明,焦虑和/或抑郁情绪可增加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化幅度和BPV,尤其是收缩压变异性,与非杓型血压节律可能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