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1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本科生导师制实践路径研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
1
作者 许敏 朱高鸣 《文教资料》 2023年第20期175-180,共6页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文的快速发展,科学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完善和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和全面发展成为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所在。本文通过广泛调研了解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开展...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文的快速发展,科学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完善和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和全面发展成为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所在。本文通过广泛调研了解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创新育人机制研究:由班级导师、科研导师、宿舍导师组成“三维导师”,完善导师选拔、评价机制,稳步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本科生导师制 创新育人
下载PDF
论气象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共建——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
2
作者 张勇 文亚平 《文教资料》 2012年第9期99-100,共2页
气象事业与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气象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共建也就成为气象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高层平台。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从物质、精神、行为三个层面分析气象文化与校园文化共建过程中带来的社会效益和营造的文... 气象事业与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气象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共建也就成为气象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高层平台。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从物质、精神、行为三个层面分析气象文化与校园文化共建过程中带来的社会效益和营造的文化氛围,发掘气象文化建设所需的文化内涵,以便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对气象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文化 校园文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下载PDF
滁河南京段环境介质中环状挥发性甲基硅氧烷的污染水平与生态风险评价
3
作者 张伟 古文 +3 位作者 范德玲 张冰 王蕾 石利利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21,共9页
环状挥发性甲基硅氧烷(cVMSs)因进入环境后存在潜在生态风险而受到广泛关注。研究采样测定滁河南京段地表水、沉积物及周边土壤中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和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D6)3种cVMSs的浓度水平,并对其生态风... 环状挥发性甲基硅氧烷(cVMSs)因进入环境后存在潜在生态风险而受到广泛关注。研究采样测定滁河南京段地表水、沉积物及周边土壤中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和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D6)3种cVMSs的浓度水平,并对其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地表水中D4、D5、D6的检出率分别为38.1%、95.2%、100%,总含量范围为13.66~77.90 ng·L^(-1),平均值为47.82 ng·L^(-1);沉积物中D4、D5、D6的检出率分别为66.7%、86.7%、100%,总含量范围为0.56~49.74μg·kg^(-1),平均值为13.95μg·kg^(-1);土壤中D4、D5、D6的检出率分别为66.7%、20%、100%,总含量范围为1.90~7.05μg·kg^(-1),平均值为3.57μg·kg^(-1)。地表水和土壤中D6的检出浓度最高,沉积物中则为D5,对比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结果,cVMSs处于中低水平。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滁河南京段水体中cVMSs存在中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硅氧烷 生态风险 浓度水平 滁河南京段
下载PDF
外置式MBR-混凝沉淀-臭氧氧化工艺处理大型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工程实例
4
作者 陈旭斌 邱慧 孙亚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8-152,共5页
阐述外置式MBR-混凝沉淀-臭氧氧化工艺处理皖南某生活大型垃圾转运站渗滤液的工程实例。在进水COD平均为28 620 mg/L、NH_(3)-N平均质量浓度为1 156 mg/L、TN平均质量浓度为1 285 mg/L、TP平均质量浓度为167 mg/L时,处理后的出水COD平均... 阐述外置式MBR-混凝沉淀-臭氧氧化工艺处理皖南某生活大型垃圾转运站渗滤液的工程实例。在进水COD平均为28 620 mg/L、NH_(3)-N平均质量浓度为1 156 mg/L、TN平均质量浓度为1 285 mg/L、TP平均质量浓度为167 mg/L时,处理后的出水COD平均为305 mg/L、NH_(3)-N、TN、TP质量浓度分别为20、25、3.7 mg/L;组合工艺对COD、NH_(3)-N、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98.9%、98.2%、98.0%、97.7%,出水显著优于《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B级限值排放标准,且可生化性好,B/C均值提升至0.42,无浓缩液等二次污染,无沼气等安全风险源,实现尾水资源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置式MBR 臭氧氧化 转运站渗滤液 混凝沉淀
原文传递
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被引量:9
5
作者 陆建刚 周宏仓 +3 位作者 张慧 许正文 方华 陈雯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6-210,共5页
大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自我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高校老师一个重要课题。文章提出了"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和多维迂回式实验创新过程模式,通过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树立创新精神、注重... 大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自我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高校老师一个重要课题。文章提出了"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和多维迂回式实验创新过程模式,通过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树立创新精神、注重创新实践过程的设置,成功地实现了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太湖菱控制性种养工程的环境绩效评估 被引量:7
6
作者 杨孟 李凤英 +3 位作者 杨兆平 闫子胜 葛庆之 陈敏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0-208,共9页
从水质改善、营养盐去除、经济投入和经济产出4个方面构建了太湖菱控制性种养工程的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环境绩效指数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太湖菱控制性种养工程的平均环境绩效指数为-0.60,表明其取得的3项收益(水质改善、... 从水质改善、营养盐去除、经济投入和经济产出4个方面构建了太湖菱控制性种养工程的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环境绩效指数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太湖菱控制性种养工程的平均环境绩效指数为-0.60,表明其取得的3项收益(水质改善、营养盐去除和经济产出)之和略小于经济投入。然而,工程具有明显的水质改善效果,与无水生植物的对照水域相比:TN浓度降低50%左右;TP降低20%~76%之间;Chl a降低68%;水体透明度是对照的2倍。红菱同化去除氮磷量为528.30 kg/hm^2,仅约为水葫芦的1/3;以40%毛利率计,在当前的种植模式下,红菱带走1 t氮磷的生态补偿为14万元/t。当前,太湖菱控制性种养工程仍未形成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模式,经济投入大、产出低是其最大劣势。借鉴水葫芦种养的成功经验,需要首先扩大种植规模,然后从采收方式机械化以及残体资源化利用两个方面增加经济产出,以提高环境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环境绩效 水生植被 水质改善
原文传递
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综合性实验课程的实践 被引量:6
7
作者 方华 徐德福 +1 位作者 赵晓莉 付晓茹 《中国校外教育》 2009年第S3期115-115,共1页
在分析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开设综合性实验课程的设想,开展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表明,综合性实验课程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积极性,并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 在分析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开设综合性实验课程的设想,开展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表明,综合性实验课程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积极性,并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得到改善,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改革 综合性实验 环境工程专业
下载PDF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德福 方昊 +1 位作者 方华 李振炫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1期212-212,216,共2页
开展思政教育有利于培养和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水平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本文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为例,探讨了该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思路(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教学方... 开展思政教育有利于培养和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水平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本文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为例,探讨了该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思路(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等,以期为实验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参考,促进专业实验课课程思政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教学设计 探索
下载PDF
环境科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被引量:4
9
作者 汤莉莉 郭燕 徐建强 《气象教育与科技》 2006年第1期13-17,共5页
当代全球存在着十大环境问题,它们分别是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海洋污染、淡水资源紧张和污染、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公害、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由于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与化学物质污染有... 当代全球存在着十大环境问题,它们分别是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海洋污染、淡水资源紧张和污染、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公害、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由于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与化学物质污染有关,因而要利用化学分析的手段去研究环境污染物的种类和成分,并对它们作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而在环境检测技术中的环境分析化学则正是研究表征和测量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和含量的一门学科。分析化学能在解决环境中的化学问题时起关键作用,在认识环境过程和保护环境中起核心作用。因此在环境科学专业中加强对分析化学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专业 分析化学教学 化学物质污染 环境分析化学 大气污染 全球变暖 结构分析 臭氧层破坏 生物多样性 有毒化学品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双平台双能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晓莉 徐得福 +2 位作者 方华 郭照冰 陈雯 《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25期180-180,共1页
对工科学生来说实践与创新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本文分析了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着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对策。
关键词 双平台双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新形势下高校环境科学类专业加强地学基础教育的必要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成 袁和忠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23期180-181,共2页
高校环境科学教育旨在培养环保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技术工作的人才。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科学,决定了环境科学教育应该是一种培养复合型通才的教育。目前,我国高校环境科学教育课程体系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以化学、物理、数学等... 高校环境科学教育旨在培养环保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技术工作的人才。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科学,决定了环境科学教育应该是一种培养复合型通才的教育。目前,我国高校环境科学教育课程体系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以化学、物理、数学等为主,对地学基础课不够重视,很多学校没有开设地学基础课程,造成了环境科学类毕业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缺乏必要的地球科学理论与方法,资源、自然与社会和谐统一意识淡薄。因此,在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中加强地学基础课程教育是高校适应当前学科发展以及人才需求多元化趋势的迫切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课程设置 地球科学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登勇 郭照冰 《气象教育与科技》 2008年第3期7-10,共4页
介绍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近几年在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和实践,对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完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环境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
下载PDF
多媒体技术在环境工程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慧 陆建刚 李红双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年第32期142-142,144,共2页
多媒体教学是高等教育中的一种现代教学手段。本文结合多媒体教学的优劣分析,着重介绍多媒体技术在环境工程学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一些改善多媒体教学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环境工程学
下载PDF
关于《环境生态工程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晓莉 《气象教育与科技》 2007年第1期18-21,共4页
分析了目前生态学专业“环境生态工程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课程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有限、教学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提出了“以课程设计为主线,围绕设计教授课程”,沿着“基本理论、原理一案例分析一专项生态工程设计一评价设计报告... 分析了目前生态学专业“环境生态工程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课程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有限、教学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提出了“以课程设计为主线,围绕设计教授课程”,沿着“基本理论、原理一案例分析一专项生态工程设计一评价设计报告”的思路,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堂互动、个性化作业、综合能力培训等方面进行改革.实践表明这些探索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生态工程学 教学方法 思考
下载PDF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的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15
作者 许正文 史静 +4 位作者 陆建刚 方华 陈敬一 陈旭 陈敏东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4年第14期47-48,共2页
本文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针对目前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从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整合,提高学生理论课程兴趣,强化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和增强校企合作四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为培养合格的... 本文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针对目前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从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整合,提高学生理论课程兴趣,强化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和增强校企合作四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为培养合格的环境工程卓越工程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专业课程 工程能力 创新能力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
16
作者 郭照冰 郑有飞 朱闻博 《中国校外教育》 2008年第12期23-,共1页
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与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提出环境工程专业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 环境工程专业 人文素质教育 教育措施
下载PDF
南京市2021年人为源VOCs组分清单
17
作者 宋童艾 高朋杰 +3 位作者 关璐 张佳颖 胡建林 于兴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4-1211,共8页
通过收集各类VOCs排放源的活动水平数据,选择合适的排放因子,利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21年南京市VOCs人为源排放清单.并通过筛选合适的VOCs源成分谱,建立了南京市VOCs物种排放清单,分析了南京市各排放源以及不同VOCs组分的排放特征.结果... 通过收集各类VOCs排放源的活动水平数据,选择合适的排放因子,利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21年南京市VOCs人为源排放清单.并通过筛选合适的VOCs源成分谱,建立了南京市VOCs物种排放清单,分析了南京市各排放源以及不同VOCs组分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2021年南京市排放VOCs约302.85kt,其中工艺过程源的排放量最高(182.94kt),占比可达60.41%,其次为道路移动源(19.46%),非道路移动源占比最少(0.40%).在VOCs物种清单中,排放量最多的为烷烃(109.06kt),其次是卤代烃(75.08kt)和芳香烃(50.72kt).排放量贡献前10的物种分别为:氯乙烯、乙烷、丙烷、三氯乙烯、1,2-二氯乙烷、对二甲苯、正丁烷、乙苯、其他烷烃和乙烯,占总量的63.96%,主要来自合成纤维单体制造和原油加工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人为源 排放清单 源成分谱 南京
下载PDF
环境科学专业“数据分析与实验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鸣 薛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4-167,共4页
"数据分析与实验设计"课程具有理论复杂、概念抽象等特点,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掌握难度大。文章提出了以"应用+实践"为导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进行了相应改革。结... "数据分析与实验设计"课程具有理论复杂、概念抽象等特点,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掌握难度大。文章提出了以"应用+实践"为导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进行了相应改革。结合科研项目设计了与教学内容结合紧密的实践案例,涉及抽样方法、异常值检验、概率分布、假设检验、大小比较、相关分析等20个知识点,覆盖课程教学大纲中约70%的内容。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大大提升了学习兴趣,强化了对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分析与实验设计 实践教学 环境科学
下载PDF
中国生活垃圾焚烧环境损害成本研究
19
作者 罗欢 黄远东 +2 位作者 李斌 汪国瑞 陈筱佳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4-77,共4页
环境损害成本分析可以衡量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对最终主体的影响。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焚烧(MSWI)所造成的环境损害成本仍不清楚。作者基于环境损害模型(LIME-3)对中国MSWI所产生的环境损害成本进行了研究,包括初级生产力(NPP)、社会资产(... 环境损害成本分析可以衡量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对最终主体的影响。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焚烧(MSWI)所造成的环境损害成本仍不清楚。作者基于环境损害模型(LIME-3)对中国MSWI所产生的环境损害成本进行了研究,包括初级生产力(NPP)、社会资产(SA)、生物多样性(BIO)和人体健康(HH)四个端点影响类别,并分析了时空分布和影响因素等。结果显示,2004~2019年,中国MSWI的环境损害总成本分别为133、54、23、5亿美元,SA(61%)>HH(25%)>BIO(11%)>NPP(3%),华东地区占比最大,西南以及华中地区增长趋势比较明显。这些结果可以为整个中国生活垃圾管理系统以及地区特定废物的管理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焚烧 LIME-3模型 环境损害成本
下载PDF
环境科学专业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实践与效果—以本校《环境科学概论》SPOC课程为例
20
作者 王瑟 王壮 +1 位作者 方昊 孙瑞 《教育进展》 2018年第3期214-221,共8页
在线开放教学模式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作为朝阳学科的环境科学如何借助在线开放教学模式这股浪潮,建设环境科学专业在线开放课程,是一线高校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在线开放课程的基本特征,探讨环境科学专业... 在线开放教学模式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作为朝阳学科的环境科学如何借助在线开放教学模式这股浪潮,建设环境科学专业在线开放课程,是一线高校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在线开放课程的基本特征,探讨环境科学专业在线开放课程开发的优势;以我校《环境科学概论》SPOC课程为例,对该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进行了介绍,并对一个周期内的教学效果做了分析,以分享教学改革实践的经验;结合环境类专业特色,对环境科学专业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开放课程 环境科学 教学创新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