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科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被引量:4
1
作者 汤莉莉 郭燕 徐建强 《气象教育与科技》 2006年第1期13-17,共5页
当代全球存在着十大环境问题,它们分别是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海洋污染、淡水资源紧张和污染、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公害、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由于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与化学物质污染有... 当代全球存在着十大环境问题,它们分别是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海洋污染、淡水资源紧张和污染、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公害、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由于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与化学物质污染有关,因而要利用化学分析的手段去研究环境污染物的种类和成分,并对它们作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而在环境检测技术中的环境分析化学则正是研究表征和测量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和含量的一门学科。分析化学能在解决环境中的化学问题时起关键作用,在认识环境过程和保护环境中起核心作用。因此在环境科学专业中加强对分析化学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专业 分析化学教学 化学物质污染 环境分析化学 大气污染 全球变暖 结构分析 臭氧层破坏 生物多样性 有毒化学品
下载PDF
基于B/S结构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红林 何都良 +1 位作者 郑有飞 孙彩云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8期61-64,共4页
该文详细介绍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现过程。该系统基于B/S(Browser/Server)模式运行,主要包括客户端浏览器、Web服务器和后台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连接采用ADO方式,系统中的关键数据进行了MD5加密,... 该文详细介绍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现过程。该系统基于B/S(Browser/Server)模式运行,主要包括客户端浏览器、Web服务器和后台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连接采用ADO方式,系统中的关键数据进行了MD5加密,以确保系统的安全。登陆用户对数据库的操纵情况以日志文件记录的形式保存,系统查询分析功能强大,支持智能模糊查询,数据备份及恢复功能完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 MD5 B/S设计 实现
下载PDF
基于管理新思维的化学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何都良 陈敏东 王东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5年第1期137-141,共5页
本文在高校化学实验室的管理上提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介绍了业务管理系统、网络开放实验室系统和事务决策支持系统的分类、功能、实现流程及其体现的管理思想,对于兄弟院校相似系统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化学实验室 高校 院校 开放实验室 现代信息技术 借鉴作用 实验室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 新思维 业务管理系统
下载PDF
APSIM模型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连作系统的适用性 被引量:47
4
作者 王琳 郑有飞 +1 位作者 于强 王恩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480-2486,共7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禹城试验站1999—2001年大田试验及2002—2003年水分池处理数据进行APSIM模型参数的调试及验证,检验其对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连作系统的适用性.模型调试和验证结果表明:禹城1999—2000年大田试验的作物叶面积指数、生... 利用中国科学院禹城试验站1999—2001年大田试验及2002—2003年水分池处理数据进行APSIM模型参数的调试及验证,检验其对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连作系统的适用性.模型调试和验证结果表明:禹城1999—2000年大田试验的作物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土壤含水量模拟结果的平均误差分别为27.61%、24.59%和7.68%,2000—2001年分别为32.65%、35.95%和10.26%;2002—2003年高水分处理的作物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模拟结果的平均误差分别为26.65%和14.52%,低水分处理分别为23.91%和27.93%.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的模拟值和实测值拟合较好,除2000—2001年叶面积指数的决定系数为0.78外,其他处理均大于0.85.表明APSIM模型在模拟华北地区小麦-玉米连作系统的作物生物量和土壤水分方面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对叶面积指数模拟误差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SIM 小麦 玉米 土壤含水量 生物量 华北平原
下载PDF
苦草对水中环境因子影响的日变化特征 被引量:32
5
作者 王传海 李宽意 +1 位作者 文明章 刘正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98-800,共3页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沉水植物苦草对水体中环境因子影响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苦草对水体中环境因子如pH值、溶解氧、电导率、总磷等有显著的影响,种有苦草的水中的电导率、总磷均明显低于无植物水体,溶解氧浓度和pH值明显高于...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沉水植物苦草对水体中环境因子影响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苦草对水体中环境因子如pH值、溶解氧、电导率、总磷等有显著的影响,种有苦草的水中的电导率、总磷均明显低于无植物水体,溶解氧浓度和pH值明显高于无植物水体;另外,种有苦草的水体环境因子总体日变化趋势较明显,而无植物水体的环境因子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具有明显日变化特征的指标pH值、溶解氧的变化可能与苦草的光合作用有关,而总磷和电导率没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沉水植物对水体中环境因子影响的日变化特征和影响机理,以及底泥磷释放可能存在的日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草 水质 日变化
下载PDF
南京地区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湿度适宜范围的确定 被引量:9
6
作者 王传海 闵锦忠 +3 位作者 刘炜杰 刘嘉 胡磊 郑有飞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5年第1期28-30,共3页
在小麦的主要生育期进行了不同土壤湿度和不同持续时间的水分胁迫,研究了土壤湿度对小麦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经济产量、叶面积和单株干重与土壤湿度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小麦对水分胁迫最敏感的生育期为拔节-... 在小麦的主要生育期进行了不同土壤湿度和不同持续时间的水分胁迫,研究了土壤湿度对小麦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经济产量、叶面积和单株干重与土壤湿度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小麦对水分胁迫最敏感的生育期为拔节-开花期;而且不同生育期的适宜土壤湿度范围不同,并据此确定出南京地区小麦不同生育期适宜的土壤湿度范围。其结果对定量评估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胁迫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和小麦生产中合理控制土壤湿度范围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生育期 小麦生产 适宜范围 土壤水分胁迫 南京地区 干重 小麦产量 参考价值 定量评估
下载PDF
南京市气溶胶PM_(2.5)一次来源解析 被引量:43
7
作者 樊曙先 徐建强 +1 位作者 郑有飞 谢学俭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7-593,共7页
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市区)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郊区)校园,分季采集PM2.5及其主要排放源的颗粒样品,在南京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用X-荧光分析法分析样品中的化学元素,应用化学元素平衡法(CMB)计算了各主要源对PM2.5的贡献。结果表明对市... 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市区)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郊区)校园,分季采集PM2.5及其主要排放源的颗粒样品,在南京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用X-荧光分析法分析样品中的化学元素,应用化学元素平衡法(CMB)计算了各主要源对PM2.5的贡献。结果表明对市区扬尘和建筑尘是PM2.5最主要的贡献源,贡献率合计约70%;燃煤尘和冶炼尘仅为约15%。对郊区扬尘和煤烟尘是PM2.5的最主要贡献源,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0%和22.4%,建筑尘的平均贡献率为8.3%,冶炼尘的贡献小于8%。这些结果可为治理气溶胶细颗粒源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PM2.5 化学元素平衡法 源解析
下载PDF
银川市PM_(2.5)重金属元素的环境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樊曙先 樊韬 +3 位作者 严培君 郑有飞 金国兴 陈式功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1-294,共4页
分析了银川市PM2.5中9种重金属元素在春季风沙期、夏秋季非采暖期、冬季采暖期的浓度分布特征和富集因子。结果表明:银川市PM2.5中重金属元素的质量浓度在风沙期、非采暖期、采暖期表现不同,Cu,Ni,Mn,Cr,Fe,Cd元素在风沙期浓度最高,Zn,P... 分析了银川市PM2.5中9种重金属元素在春季风沙期、夏秋季非采暖期、冬季采暖期的浓度分布特征和富集因子。结果表明:银川市PM2.5中重金属元素的质量浓度在风沙期、非采暖期、采暖期表现不同,Cu,Ni,Mn,Cr,Fe,Cd元素在风沙期浓度最高,Zn,Pb,Co在采暖期浓度最高,说明风沙期和采暖期是银川市一年中的强污染期;重金属元素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浓度水平有明显差别,有害的重金属元素主要吸附在PM2.5中,应引起重视;Zn,Cd元素在各时段都有明显富集,主要来自人为源贡献;Pb元素在采暖期明显富集,说明银川市冬季采暖燃煤的排放对空气中污染元素Pb的贡献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重金属 银川市
下载PDF
太湖梅梁湾下行漫射衰减系数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巧华 王鑫 +1 位作者 李俊生 张运林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8-134,共7页
水体下行漫射衰减系数(Kd)不仅反映了水质的信息,而且是生物-光学模型中的关键参数,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基于太湖梅梁湾水下光场的数据,分析了不同波长Kd的波动性随水深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由于水体表面波的作用,在60 cm以上,K... 水体下行漫射衰减系数(Kd)不仅反映了水质的信息,而且是生物-光学模型中的关键参数,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基于太湖梅梁湾水下光场的数据,分析了不同波长Kd的波动性随水深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由于水体表面波的作用,在60 cm以上,Kd随深度呈现较强烈的震荡现象,而到60 cm以下,随着光子的行程增大,介质散射对光场的改变趋于明显,造成该震荡幅度减弱,趋于稳定状态,甚至呈现出光场的渐进态特征。且在0—60 cm的区域,下行漫射衰减系数的波动程度与水体的吸收特性呈现明显的线性相关,即水体的吸收作用突显了表面波的效应。该水体中非藻类颗粒物和黄质具有对短波光强烈吸收的特性,减弱了介质散射使光场漫射比例提高的作用,加强了表面波对水下光场的扰动作用,使得相对长波而言,短波的Kd随水深呈现出相对较大的震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行漫射衰减系数 深度 散射 吸收
下载PDF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内容与新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樊曙先 《气象教育与科技》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地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医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以及环境法学等所有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都需要在了...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地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医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以及环境法学等所有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都需要在了解、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进行各项研究和制定有关管理、经济的法规…。因此,环境监测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国内外各高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都给予环境监测课程高度的重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将环境监测课程列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理论学习与实验共86学时,充分表明我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对该课程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课程 教学内容 新模式 环境科学专业 专业基础课 环境质量现状 人才培养计划 分支学科 环境物理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管理学 环境经济学 发展趋势 环境化学 环境地学 环境医学 环境法学 变化趋势 培养方案 信息工程
下载PDF
气象信息在财产保险经营中的应用
11
作者 柳晶 郑有飞 +1 位作者 林卫宁 夏骏军 《企业技术开发》 2007年第1期70-72,共3页
气象信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主要阐述了气象信息在财产保险承保决策、防灾核损等方面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充分应用气象信息可使保险公司实现风险差异化经营的观点,气象信息在保险业的积... 气象信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主要阐述了气象信息在财产保险承保决策、防灾核损等方面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充分应用气象信息可使保险公司实现风险差异化经营的观点,气象信息在保险业的积极作用,将会为其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信息 财产保险 自然灾害
下载PDF
生态气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及其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探讨
12
作者 吴荣军 郑有飞 《气象教育与科技》 2005年第3期5-9,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生态、资源、环境等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大面积干旱、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荒漠化土地扩展、粮食产量和质量下降、流行病传播等现象,已经并将继续给我国经济社会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生态、资源、环境等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大面积干旱、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荒漠化土地扩展、粮食产量和质量下降、流行病传播等现象,已经并将继续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持久的影响。因此,保障国家安全迫切需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体系 方法探讨 人才培养 生态 全球气候变化 20世纪90年代 水资源短缺 气象 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安全
下载PDF
程序代码相似度评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3
作者 李潇阳 郑有飞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4年第15期95-97,101,共4页
程序代码相似性的识别是利用一定的检测识别手段,判断两个源程序代码之间的相似性,并度量两个程序代码之间的相似程度。代码抄袭是程序设计课程中频繁出现的一种作弊行为,检测源代码的抄袭对验证学生程序作业的独创性非常重要。本文针... 程序代码相似性的识别是利用一定的检测识别手段,判断两个源程序代码之间的相似性,并度量两个程序代码之间的相似程度。代码抄袭是程序设计课程中频繁出现的一种作弊行为,检测源代码的抄袭对验证学生程序作业的独创性非常重要。本文针对计算机教学考核中对程序设计客观性和真实性的要求,应用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来对比两个源程序文件在结构上的相似性,同时设计可用于教学考核的程序代码相似度评判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代码 相似度评判 抄袭检测 最长公共子序列
下载PDF
冬小麦冻害遥感监测应用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张雪芬 陈怀亮 +3 位作者 郑有飞 邹春辉 陈东 付祥建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4-100,共7页
使用分辨率为1.1 km的极轨气象卫星遥感资料,采用几种分裂窗算法反演得到地面温度,结合地基资料,利用变分技术订正得到遥感的地面栅格最低温度,通过对比几种方法的误差,确定在研究区域应用的遥感反演地面最低温度的分裂窗算法。利用反... 使用分辨率为1.1 km的极轨气象卫星遥感资料,采用几种分裂窗算法反演得到地面温度,结合地基资料,利用变分技术订正得到遥感的地面栅格最低温度,通过对比几种方法的误差,确定在研究区域应用的遥感反演地面最低温度的分裂窗算法。利用反演并经过变分订正的地面最低温度、冻害指标及小麦发育期资料,制作出冬小麦冻害发生的空间分布,并统计出不同冻害等级的面积,从而实现了冬小麦冻害的遥感监测与不同冻害面积的精确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冻害 冬小麦 地基 空基 分裂窗算法
下载PDF
UV-C对苹果采后炭疽病的控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吴芳芳 郑有飞 +1 位作者 檀根甲 马千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81-1083,共3页
应用UV-C辐射强度和辐射时间的乘积确定照射剂量,在不同的UV-C辐射剂量下,设不同的接种时间和不同的贮存温度和光照条件,测定了苹果采后炭疽病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结果表明,控制苹果采后炭疽病的最适UV-C照射剂量为7.5kJ·m-2。UV-... 应用UV-C辐射强度和辐射时间的乘积确定照射剂量,在不同的UV-C辐射剂量下,设不同的接种时间和不同的贮存温度和光照条件,测定了苹果采后炭疽病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结果表明,控制苹果采后炭疽病的最适UV-C照射剂量为7.5kJ·m-2。UV-C照射2d后,人工接种发病指数最低,紫外照射结合13℃低温贮存,果实发病率、发病指数明显低于对照。低剂量UV-C照射能降低苹果炭疽病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抑制苹果采后炭疽病的发生、发展。低剂量紫外线照射可诱导苹果的抗病性,且其诱导具有时间性。UV-C照射后光照与黑暗贮存控制炭疽病的效果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C 苹果 采后病害 苹果炭疽病菌
下载PDF
黑碳气溶胶辐射强迫全球分布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58
16
作者 张华 马井会 郑有飞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47-1158,共12页
利用一个改进的辐射传输模式,结合全球气溶胶数据集(GADS),计算晴空条件下冬夏两季黑碳气溶胶的直接辐射强迫在对流层顶和地面的全球分布。计算结果表明,与温室气体引起的整层大气都是正的辐射强迫不同,黑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在对流层顶... 利用一个改进的辐射传输模式,结合全球气溶胶数据集(GADS),计算晴空条件下冬夏两季黑碳气溶胶的直接辐射强迫在对流层顶和地面的全球分布。计算结果表明,与温室气体引起的整层大气都是正的辐射强迫不同,黑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在对流层顶为正值,而在地面的辐射强迫却是负值。作者从理论上解释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对北半球冬季和夏季而言,在对流层顶黑碳气溶胶的全球辐射强迫的平均值分别为0.085W/m2和0.155 W/m2,在地面则分别为-0.37 W/m2和-0.63 W/m2。虽然气溶胶的辐射强迫主要依赖于其本身的光学性质和在大气中的浓度,太阳高度角和地表反照率对黑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研究指出:黑碳气溶胶在对流层顶正的辐射强迫和在地面负的辐射强迫的绝对值都随太阳天顶角的余弦和地表反照率的增加线性增大;地表反照率对黑碳气溶胶辐射强迫的强度和分布都有重要影响。黑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变化特征,冬夏两季的大值区都位于30°N^90°N之间,表明人类活动是造成黑碳气溶胶辐射强迫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气溶胶 直接辐射强迫 辐射传输模式 地表反照率 太阳天顶角
下载PDF
西安植物园木本植物近十余年物候变化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29
17
作者 王传海 吴飞倩 +1 位作者 李淑娟 赵国强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6年第4期261-264,共4页
通过对1988-2002年西安市植物园20种木本植物物候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近十余年西安市植物园20种木本植物物候变化趋势明显表现为所有植物春季物候逐年提前、大多数植物秋季物候逐年推迟的趋势;春季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显著大于秋... 通过对1988-2002年西安市植物园20种木本植物物候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近十余年西安市植物园20种木本植物物候变化趋势明显表现为所有植物春季物候逐年提前、大多数植物秋季物候逐年推迟的趋势;春季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显著大于秋季物候,大多植物生殖生长期的物候变化幅度大于营养生长期。因此,春季物候和生殖生长期物候更加适宜作为气候变化的物候指标。该研究对于评价物候及物候不同指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物侯 气侯变化 敏感性
下载PDF
UV-B辐射增加对黑麦草生长及产量影响的初步研究(简报)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传海 郑有飞 +2 位作者 王鑫 杨荣敏 吴晓云 《草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78-81,共4页
本试验在大田群体条件下,研究了UV B辐射增加对黑麦草营养生长和干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UV B辐射强度增加导致黑麦草的茎、叶干重显著下降;UV B辐射增加对黑麦草根、茎、叶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效应;UV B辐射增加对黑麦草三叶期前的幼... 本试验在大田群体条件下,研究了UV B辐射增加对黑麦草营养生长和干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UV B辐射强度增加导致黑麦草的茎、叶干重显著下降;UV B辐射增加对黑麦草根、茎、叶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效应;UV B辐射增加对黑麦草三叶期前的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增加 黑麦草 产量 生长
下载PDF
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全球分布及分析 被引量:30
19
作者 马井会 张华 +1 位作者 郑有飞 孙治安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6-164,共9页
利用全球气溶胶数据GADS(Global Aerosol Data Set)计算了冬夏两季4种类型(积聚型、核型、粗粒型和传输型)沙尘气溶胶0.55μm光学厚度的全球分布。通过分析得出,气溶胶的消光系数和垂直厚度对光学厚度的影响很大。全球沙尘气溶胶... 利用全球气溶胶数据GADS(Global Aerosol Data Set)计算了冬夏两季4种类型(积聚型、核型、粗粒型和传输型)沙尘气溶胶0.55μm光学厚度的全球分布。通过分析得出,气溶胶的消光系数和垂直厚度对光学厚度的影响很大。全球沙尘气溶胶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地理差异,4个沙尘暴多发区,分别位于北非、中亚地区、澳大利亚西部和北美西部。中亚地区冬季沙尘气溶胶强度和范围比夏季大,北美和澳大利亚地区则相反,冬季光学厚度最大值位于北非的中部地区,而夏季其最大值位于非洲北部靠近大西洋的地区。沙尘气溶胶对〈8μm的辐射吸收作用很弱,散射能力较强;对于〉8μm的辐射吸收能力很强,吸收带位主要于8~11μm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气溶胶 光学厚度 复折射指数 光学参数
下载PDF
膜基气体吸收过程中活化剂的活化性能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陆建刚 郑有飞 +3 位作者 陈敏东 何都良 赵晓莉 张慧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3,共5页
将AMP(2-甲基-2-氨基-1-丙醇)和PZ(哌嗪)作为活化剂,分别添加于MDEA(N-甲基二乙醇胺)溶液中组成复合溶液,在膜吸收装置上考察了其吸收CO2性能.通过气液流速、气相组成、液相浓度、负载、膜组件结构和膜结构形态等对总传质系数Kov影响的... 将AMP(2-甲基-2-氨基-1-丙醇)和PZ(哌嗪)作为活化剂,分别添加于MDEA(N-甲基二乙醇胺)溶液中组成复合溶液,在膜吸收装置上考察了其吸收CO2性能.通过气液流速、气相组成、液相浓度、负载、膜组件结构和膜结构形态等对总传质系数Kov影响的比较,研究了具有多氨基环状结构的化合物PZ和空间位阻结构的化合物AMP在膜气体吸收过程中对传质的加强作用.结果表明,多氨基化合物PZ比空间位阻胺AMP活化效应更大,PZ对传质的加强作用高于AMP,流体力学因素对传质的影响有限,活化剂的化学活化作用对传质的影响是关键性因素,动力学因素对传质具有本质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气体吸收 复合溶液 性能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