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有效整合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梁培根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89,共3页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高等学校体育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现状进行调查,初步了解信息技术运用于体育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现状,发现其存在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主要采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建设体育信息技术资源,遴选适宜教学内...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高等学校体育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现状进行调查,初步了解信息技术运用于体育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现状,发现其存在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主要采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建设体育信息技术资源,遴选适宜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等措施,促进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有效整合,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有效整合 体育课
下载PDF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理念源流、关键势能和适配路径
2
作者 王斌 李凌 高亮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6,共9页
体育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体育的现代化既是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该研究立足于中国... 体育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体育的现代化既是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该研究立足于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理念源流,深挖推动中国式体育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势能,进而提出适配于中国式体育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路径,以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研究认为,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理念源流从体育政治化的兴国理念向体育社会化的大国理念、再向体育人民性的强国理念嬗变;关键势能可分为政策势能、人才势能、场地势能、创新势能、金融势能、文化势能和健康势能;适配路径包括以增强民生福祉为中心的体育发展路径、以完善治理体系为核心的体育保障路径、以绿色生态和谐为要义的体育共生路径以及以产业消费双升级为主的体育供需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 理念源流 关键势能 适配路径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高校体育课程整合模式研究
3
作者 梁培根 《运动》 2011年第15期113-114,118,共3页
本文的重点是构建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模式,其参照了体育课程模式的结构体系,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形式、手段、课时等要素进行归类和布局,构建成"课内整合模式""课外整合模式"和"课程管理整合模式"... 本文的重点是构建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模式,其参照了体育课程模式的结构体系,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形式、手段、课时等要素进行归类和布局,构建成"课内整合模式""课外整合模式"和"课程管理整合模式",并阐述3个整合模式的框架体系及具体内容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整合模式
下载PDF
在高职体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被引量:1
4
作者 钱佳红 梁培根 《运动》 2013年第12期89-90,共2页
本文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改革为例,从体育课程改革的措施、体育课程改革的保障、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效等方面阐述职业素质教育融合在体育课程中的实践过程,提出今后改革的方向,为完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体育课程 职业素质 有效融合
下载PDF
南京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章源 《运动》 2013年第20期57-58,共2页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影响南京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表明,制约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主要为政策体制、外界条件以及个体认知3个因子,其中学校对体育社团的重视度、学校对体育社团...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影响南京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表明,制约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主要为政策体制、外界条件以及个体认知3个因子,其中学校对体育社团的重视度、学校对体育社团的管理性、体育社团干部的影响力等是影响政策体制因子的主要因素,而可供体育社团活动的场地器材设施、校内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的气氛及校内组织的体育社团项目内容等是外界环境的主要因素;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对体育社团的兴趣及体育社团的吸引力等是制约个体制约因子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 高职院校 学生 体育社团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南京市小学生生活体育行为特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章源 《运动》 2013年第18期48-49,68,共3页
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汇总数据,分析小学生生活体育行为特征。结果发现,小学生生活体育行为状况不容乐观,有生活体育行为习惯的比例较低;小学生在生活体育行为的发生时间、空间、家长陪同及项目偏好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特征;活动时... 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汇总数据,分析小学生生活体育行为特征。结果发现,小学生生活体育行为状况不容乐观,有生活体育行为习惯的比例较低;小学生在生活体育行为的发生时间、空间、家长陪同及项目偏好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特征;活动时段主要发生于上午,社区是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出行方式以步行为主,出行距离集中于1.0~1.5km,出行时间集中在6~10min;不同性别小学生的生活体育活动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小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喜爱程度表现出一定的年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生活体育 行为 特征
下载PDF
体育锻炼行为对老年人自测健康水平的影响——基于南京市2014年和2019年两次调查数据的分析
7
作者 王莉华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1年第6期25-29,共5页
目的:揭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体育锻炼行为对老年人自测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2014年和2019年老年人自测健康与体育锻炼活动状况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以及总体... 目的:揭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体育锻炼行为对老年人自测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2014年和2019年老年人自测健康与体育锻炼活动状况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以及总体健康自评得分显著提高;(2)老年人体育意识不断增强,体育锻炼的参与度与质量明显改善;(3)影响老年人自测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越来越多,其中体育锻炼行为因素有所增加。结论:体育锻炼行为对老年人自测健康水平的影响越来越复杂。提示:在制定"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应考虑老年人这一"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以促进我国老年体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测健康 体育锻炼行为 城市老年人
下载PDF
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49
8
作者 梁培根 林虹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3-85,共3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进行研究。阐述教育、体育现代化及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认为:当今人们对校园体育文化内涵认识不足,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是传统校园体育文化不断扬弃的过程。从校园体育的意识文化、制...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进行研究。阐述教育、体育现代化及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认为:当今人们对校园体育文化内涵认识不足,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是传统校园体育文化不断扬弃的过程。从校园体育的意识文化、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方面,对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进行理论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校园体育文化 意识文化 制度文化 物质文化
下载PDF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同伴关系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50
9
作者 陈章源 於鹏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5-171,共7页
在测试人口学变量调节效应的同时,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验证同伴关系的中介效应。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修订版)和青少年运动友谊质量量表对3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 在测试人口学变量调节效应的同时,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验证同伴关系的中介效应。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修订版)和青少年运动友谊质量量表对3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和主观幸福感,但其体育锻炼现状却不容乐观;性别在体育锻炼、同伴关系和主观幸福感中差异显著(男生均显著高于女生);体育锻炼、同伴关系与主观幸福感间两两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体育锻炼对同伴关系和主观幸福感回归效应显著,并分别解释变异的3.1%和4.4%;同伴关系在体育锻炼基础上对主观幸福感回归效应显著,在体育锻炼解释主观幸福感时具备部分中介效应,其效应占总效应值的13.91%。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体育锻炼、同伴关系对主观幸福感的综合影响,以及同伴关系的中介效应、性别的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锻炼 主观幸福感 同伴关系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下载PDF
南京城区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高亮 王家宏 王莉华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7-114,共8页
目的:了解南京城区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现状,及人口学变量、体育锻炼等因素对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得分的影响。方法:应用自编的老年人基本情况问卷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随机抽取的南京市城区60岁及以上的1108名老... 目的:了解南京城区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现状,及人口学变量、体育锻炼等因素对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得分的影响。方法:应用自编的老年人基本情况问卷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随机抽取的南京市城区60岁及以上的1108名老年人进行测查,评定其人口学变量和是否参与体育锻炼对其自测健康得分的影响。结果:(1)老年人健康总体状况良好,其中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都处于良好状态;(2)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的年龄、性别、原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以及体育锻炼等对其生理、心理、社会健康和总体健康得分都有显著影响;(3)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因素对老年人生理健康和总体自测健康得分影响较大,婚姻状况因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得分影响较大,体育锻炼因素除对老年人社会健康得分影响较大外,对老年人生理、心理以及总体自测健康得分也都有一定影响。结论:南京市城区老年人健康得分良好,不同特征老年人之间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年龄和婚姻状况因素是危险因素,体育锻炼因素是保护因素。我们要重视"非在婚"状态老年人的社会关怀与支持,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促进老年人健康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城区 老年人 健康
下载PDF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衰老感”影响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亮 王莉华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4-99,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老年人衰老感的人口学特征及体育锻炼对降低老年人衰老感的效果。方法:应用自编的老年人基本情况问卷和《衰老自评量表》对随机抽取南京市城区1 108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测查,评定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 目的:了解我国老年人衰老感的人口学特征及体育锻炼对降低老年人衰老感的效果。方法:应用自编的老年人基本情况问卷和《衰老自评量表》对随机抽取南京市城区1 108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测查,评定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婚姻状态和个人收入的老年人衰老感状况,并研究体育锻炼情况对老年人衰老感得分的影响。结果: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教育、婚姻和经济收入的老年人之间衰老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参与体育锻炼的老年人衰老感得分显著低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其中,周锻炼量对老年人衰老感得分影响显著。结论:老年人的衰老感具有年龄、性别、职业、教育、婚姻和经济等人口学特征,其中年龄和教育特征较为明显,在老年人衰老感人口学特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体育锻炼对降低老年人衰老感得分具有一定的效果,其中,周锻炼量越大越有利于降低老年人的衰老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衰老感 人口学 体育锻炼
下载PDF
基于人口学因素的老年人体育活动行为特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亮 王莉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75,共8页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南京市城区老年人体育活动行为特征及其人口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内容包括:1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诱因、内容、时间、空间、形式、消费及其人口学因素的影响;2老年人不参与体育活...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南京市城区老年人体育活动行为特征及其人口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内容包括:1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诱因、内容、时间、空间、形式、消费及其人口学因素的影响;2老年人不参与体育活动、今后体育活动的意向、主要障碍及其人口学因素的影响;3以人口学因素为自变量,以是否参与体育活动为因变量,分析不同人口学因素对老年人是否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体育活动 行为特征 人口学因素
下载PDF
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史立峰 梁培根 邓雷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3年第1期82-85,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目前开设体育专业的国内44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方向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高职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质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没有从根本上走出传...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目前开设体育专业的国内44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方向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高职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质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没有从根本上走出传统本科压缩、三段式的办学模式,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走与用人单位深度合作、单位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道路,并就"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和创新点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体育学习中失败恐惧与自我妨碍之间关系:成就目标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孔煜 孙开宏 王坤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0-106,共7页
目的:检验体育学习中失败恐惧与自我妨碍之间的关系及成就目标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64名大学生的失败恐惧、成就目标与自我妨碍进行测量,运用相关、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显... 目的:检验体育学习中失败恐惧与自我妨碍之间的关系及成就目标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64名大学生的失败恐惧、成就目标与自我妨碍进行测量,运用相关、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1)在体育学习中,学生的失败恐惧对自我妨碍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在体育学习中,学生的掌握目标对自我妨碍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成绩回避目标对自我妨碍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成绩趋近目标对自我妨碍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在体育学习中,学生的成绩回避目标可部分中介失败恐惧与自我妨碍之间的关系,而成绩趋近目标不能中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结论:体育学习中,学生的失败恐惧会导致其采纳更多的自我妨碍策略;持有掌握目标的学生较少采用自我妨碍策略,而持有成绩回避目标学生会更多采用自我妨碍;学生的失败恐惧会导致其采纳不能表现比他人差的目标(即成绩回避目标),持有成绩回避目标的个体会有意创造障碍作为自己失败的理由,来达到保护自我价值的目的。建议:体育学习中应利用多元指标提供更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鼓励学生持有多重目标观,有助于直接或间接减少学生的自我妨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习 失败恐惧 成就目标 自我妨碍
下载PDF
关于在体育教学中实施“职场仿真”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培根 孔煜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36-137,共2页
文章重点阐述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如何发掘体育教学活动与职业活动的共同特征,精心设计“职场仿真”教学,有效运用“职场仿真”教学,在发挥体育教学本质功能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职业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职场仿真 职业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 体育教学
下载PDF
文化生态视域下民俗体育运动在高校发展的困境及破解之道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斌 朱杰 +1 位作者 朱坚 徐昶楠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6-130,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民俗体育运动在高校中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脱离了文化母体的民俗体育在高校中仅作为体育项目来开发,这种西方式单一项目化的发展路径使得民俗体育缺少了生命依托,丧失了本身的意义与价值,也陷入传播与发...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民俗体育运动在高校中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脱离了文化母体的民俗体育在高校中仅作为体育项目来开发,这种西方式单一项目化的发展路径使得民俗体育缺少了生命依托,丧失了本身的意义与价值,也陷入传播与发展的困境。建议:根据民俗体育文化特征有选择性地引入民俗体育项目,加强对民俗体育文化的认识,改善高校民俗体育文化生态系统,保证民俗体育运动在高校中更好的传播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文化生态 民俗体育 高校
下载PDF
实施“职场仿真”体育教学 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被引量:4
17
作者 梁培根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0-91,共2页
文章重点阐述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如何发掘体育教学活动与职业活动的共同特征,巧妙设计"职场仿真"教学,通过"职场仿真"教学,在发挥体育教学的本质功能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为增强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文章重点阐述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如何发掘体育教学活动与职业活动的共同特征,巧妙设计"职场仿真"教学,通过"职场仿真"教学,在发挥体育教学的本质功能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为增强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的内驱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场仿真 职业素质 体育教学 就业竞争力
下载PDF
健康中国视域下南京高校开展木球项目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社旺 王斌 陈进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第36期77-77,79,共2页
木球运动是一项集休闲、社交、健身与竞技为一体的高雅时尚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在当前健康中国的战略下,以高校为切入点,发展木球运动并辐射带动周边居民积极参与,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 木球运动是一项集休闲、社交、健身与竞技为一体的高雅时尚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在当前健康中国的战略下,以高校为切入点,发展木球运动并辐射带动周边居民积极参与,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南京高校开展木球运动的可行性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在南京高校中开展木球运动提出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球运动 高校 可行性分析 发展建议
下载PDF
普通高校体育课实施分级教学模式构建的探讨 被引量:8
19
作者 孔煜 周国海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10-113,共4页
普通高校体育课分级教学是对传统的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体育教学的改革,将体育运动技能水平相当的学生划分在同一班级,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实践证明改革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主性和主体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并增... 普通高校体育课分级教学是对传统的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体育教学的改革,将体育运动技能水平相当的学生划分在同一班级,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实践证明改革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主性和主体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并增强了学生的体育意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使这一分级教学真正达到对教与学相长的目的,对新世纪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 分级教学 选项课 教学效率 主体性
下载PDF
体育教师工作量认定的新思考 被引量:5
20
作者 孔煜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第33期83-83,85,共2页
本文对目前体育教师工作量认定的现状进行分析,在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体育教师工作量进行重新认识,理清了新的计算方法和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 体育教师 工作量 认定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