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特异性IgE和总IgE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艾丽 严孝岭 +2 位作者 刘国瑞 李梅 虞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01-103,共3页
目的检测和分析不同年龄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和吸入性变应原分布特点。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351例(三组)不同年龄(4-16岁,17-40岁和≥41岁)患者血清中总IgE水平和吸入性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 目的检测和分析不同年龄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和吸入性变应原分布特点。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351例(三组)不同年龄(4-16岁,17-40岁和≥41岁)患者血清中总IgE水平和吸入性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结果4~16岁AR患者血清总IgE增高率(77.31%)及水平(488.31±341.41IU/ml)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患者结果(63.1%,368.42±336.62IU/ml,P〈0.01和40.0%,287.54±315.06IU/ml,P〈0.001)。351例AR患者特异性IgE抗体-吸入性变应原分布率依次为:屋尘螨(81.48%)、粉尘螨(81.2%)、动物毛发(猫/狗)(38.46%)、蟑螂(25.36%)、花粉组合(13.11%),艾蒿(11.97%)、矮豚草(11.11%)、悬铃树(7.12%)、霉菌组合(6.27%)和桦树(1.14%)。结论少儿患者组血清中总IgE水平和对粉尘螨、屋尘螨、动物毛发过敏的比例显著升高。40岁以上患者组免疫功能减低可能影响总IgE产生。诱发该地区不同年龄组AR的主要过敏原(阳性率超过20%以上)是粉尘螨、屋尘螨、动物毛发(猫/狗)和蟑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IGE水平 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
下载PDF
南京及周边地区一般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血清抗嗜肺军团菌1~14型抗体调查
2
作者 徐敏 虞伟 +3 位作者 王卫萍 严孝岭 刘国瑞 李晓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了解南京及周边地区因呼吸道疾病就诊患者血清抗嗜肺军团菌(Lp)1~14型抗体水平,分析抗Lp抗体阳性意义。方法采用德国Euroimmun间接免疫荧光(IFA)试剂对1 017例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就诊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抗Lp1~14型抗体效价测定。... 目的了解南京及周边地区因呼吸道疾病就诊患者血清抗嗜肺军团菌(Lp)1~14型抗体水平,分析抗Lp抗体阳性意义。方法采用德国Euroimmun间接免疫荧光(IFA)试剂对1 017例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就诊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抗Lp1~14型抗体效价测定。结果 1 017例患者血清抗Lp抗体阳性157例(15.4%)。Lp 14个血清型中,抗14型抗体检出率最高,为36.9%;其次为12型(32.5%)、4型(30.6%)。单独一种血清型抗体阳性者占54.1%(85/157);≥2种血清型抗体阳性者占45.9%(72/157)。在157例抗Lp抗体阳性患者中,抗EBV抗体阳性103例(65.6%),抗肺炎支原体(Mp)抗体阳性89例(56.7%),抗TB抗体阳性31例(19.7%)。结论目前使用的诊断Lp感染的IFA试剂,检测结果不能排除高假阳性率可能。诊断Lp感染必须遵循恢复期抗体效价较急性期升高≥4倍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感染 血清型 间接免疫荧光
下载PDF
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特异性免疫复合物ELISA法的建立与临床初步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晓军 王凯 +4 位作者 高德玉 虞伟 严孝岭 陈芳芳 刘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血清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特异性免疫复合物(ACPA-IC)的ELISA技术,探讨ACPA-IC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意义。方法建立检测血清ACPA-IC的ELISA技术,并对方法的特异性、稳定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估。采用PEG6000沉淀法自RA患者血... 目的建立检测血清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特异性免疫复合物(ACPA-IC)的ELISA技术,探讨ACPA-IC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意义。方法建立检测血清ACPA-IC的ELISA技术,并对方法的特异性、稳定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估。采用PEG6000沉淀法自RA患者血清中提取IC。用建立的ACPA-IC ELISA法对92例RA患者包括46例ACPA阳性(ACPA+)患者和46例ACPA阴性(ACPA-)患者、46例SLE患者及47例健康献血员血清ACPA-IC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RA患者血清ACPA-IC水平与ACPA和类风湿因子(RF)的相关性。结果经方法学评估,建立的ACPA-IC ELISA法在特异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方面均达到检测要求。ACPA+患者ACPA-IC水平高于ACPA-患者、SLE患者及健康对照组(P<0.01)。当cut off值设为0.9时,该法测得RA患者血清ACPA-IC的阳性率为45.65%(42/92),显著高于SLE(6/46,13.04%)及健康对照组(2/47,4.26%),χ2分别为14.376和24.632,P均<0.01。46例ACPA+RA患者ACPA-IC阳性者36例(78.26%),而ACPARA患者ACPA-IC阳性者仅6例(1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29,P<0.01)。ACPA-IC与ACPA和RF的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RA患者血清ACPA-IC水平分别与血清ACPA(r=0.708,P=0.000)、RF(r=0.571,P=0.000)呈正相关。结论成功建立检测血清ACPA-IC水平的ELISA技术。RA患者尤其是ACPA+患者血清ACPA-IC水平显著升高。ACPA-IC在RA患者血清中出现可能具有重要的致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 免疫复合物 类风湿关节炎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关于临床细菌耐药性检测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7
4
作者 邵海枫 赵旺胜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4-326,共3页
关键词 细菌 耐药性 感染
下载PDF
2012年江苏地区12家医院细菌耐药监测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黄梅 梅亚宁 +10 位作者 李岷 张之烽 夏永祥 朱小平 邓丽华 褚少朋 张险峰 茆海丰 阴晴 王玉月 邵海枫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31-735,共5页
目的监测评价2012年江苏地区12家医院细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48 683株非重复细菌信息,用仪器法或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1年版标准判读,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 786株葡萄... 目的监测评价2012年江苏地区12家医院细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48 683株非重复细菌信息,用仪器法或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1年版标准判读,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 786株葡萄球菌中,对苯唑西林耐药者占63.8%。2 744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对各类抗菌药物较屎肠球菌敏感,但对万古霉素中介的粪肠球菌比率达7.1%。155株肺炎链球菌中,按非脑膜炎的折点判读,对青霉素的敏感率超过80%;按脑膜炎的折点判读,对青霉素的敏感率明显降低。20 245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率最高,其中亚胺培南敏感率为93.2%,敏感率超过70%的有阿米卡星(82.5%)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6.3%)。非发酵菌中5 658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高达67.9%和72.5%,对所测的其他11种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60%。6 393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低于鲍曼不动杆菌。156株流感嗜血杆菌对阿奇霉素的敏感性为100%,敏感率在75%以上的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和左氧氟沙星。结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仍是革兰阳性菌中所占比例最高的细菌。屎肠球菌分离率的升高预示着临床治疗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将更加棘手。碳青霉烯类药物对肠杆菌科细菌虽保持较高的活性,但是敏感率已经有所下降。非发酵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升高最快。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已超过对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 江苏省 医院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勇 胡毓安 +1 位作者 袁大莉 袁静文 《东南国防医药》 2012年第6期525-527,共3页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LHBs),并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相比较,探讨LHB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ELISA和PCR法检测乙型肝炎257例血清中LHBs,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LHBs),并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相比较,探讨LHB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ELISA和PCR法检测乙型肝炎257例血清中LHBs,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和HBV DNA,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LHBs与HBV DNA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HBs的阳性率(83.12%)高于乙肝e抗原(HBeAg)的阳性率(5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LHBs水平能反映HBV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复制情况,将其作为HBV复制指标,灵敏度高于HBeAg,可作为反映HBV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复制情况的新的血清学指标,尤其是针对HBeAg阴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关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实验诊断 被引量:26
7
作者 武建国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7-89,共3页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诊断标准 实验诊断
下载PDF
系统性血管炎:特征、发病机制与实验室诊断 被引量:2
8
作者 白彩琴 虞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6-459,共4页
系统性血管炎(systemic vasculitis)是一组以血管壁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并导致多系统损害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全身性疾病。由于受侵犯的血管大小、种类及病理变化不同,各种血管炎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差异甚大。按发病机制不同,系统性血管... 系统性血管炎(systemic vasculitis)是一组以血管壁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并导致多系统损害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全身性疾病。由于受侵犯的血管大小、种类及病理变化不同,各种血管炎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差异甚大。按发病机制不同,系统性血管炎分为感染性血管炎和非感染性血管炎,后者根据其累及血管大小又可划分为大、中、小血管炎。小血管炎依据美国风湿病学学会(ACR)和1994年ChapelHill会议分型标准^[1-2](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血管炎 临床特征 发病机制 实验室诊断
下载PDF
HBsAg与HBV DNA定量测定的临床信息互补 被引量:9
9
作者 武建国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01-804,共4页
2013年是HBV表面抗原(HBsAg)发现五十周年。HBsAg的定性测定一直是判定HBV感染的依据,但近年来其定量检查受到临床高度重视,主要原因是定性检查只能反映HBV感染是否存在,而定量检测才能反映病情,指导治疗,判断预后。HBsAg与反映病毒复制... 2013年是HBV表面抗原(HBsAg)发现五十周年。HBsAg的定性测定一直是判定HBV感染的依据,但近年来其定量检查受到临床高度重视,主要原因是定性检查只能反映HBV感染是否存在,而定量检测才能反映病情,指导治疗,判断预后。HBsAg与反映病毒复制的HBV DNA合成途径不同,二者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不平行,这在核苷酸类似物(NAs)的抗病毒治疗时表现尤为突出。因此,为有效控制慢性乙肝(CHB)的病情发展,优化抗病毒治疗策略,追求患者临床结局的改善,HBsAg定量与HBV DNA定量的联合检测已成为肝病专家的共识,并被纳入各种诊断、治疗的方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定量
下载PDF
加硼酸或氯唑西林的改良Hodge试验检测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的研究
10
作者 王卫萍 严留佳 +3 位作者 施德仕 邵海枫 范明 黄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28-32,36,共6页
目的 探讨加硼酸或氯唑西林的改良Hodge试验在碳青霉烯酶类药物敏感性降低的细菌中检测碳青霉烯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2010年南京军区总医院对碳青霉烯酶类药物敏感性降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或厄他培南的MIC≥2 μg/ml... 目的 探讨加硼酸或氯唑西林的改良Hodge试验在碳青霉烯酶类药物敏感性降低的细菌中检测碳青霉烯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2010年南京军区总医院对碳青霉烯酶类药物敏感性降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或厄他培南的MIC≥2 μg/ml)的肠杆菌科细菌65株;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其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MIC;通过改良Hodge试验和加硼酸或氯唑西林的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采用PCR检测多种β-内酰胺酶基因,并对PCR阳性产物测序鉴定.结果 65株临床分离菌中,53株菌对亚胺培南不敏感(MIC>4 μg/ml),51株菌对美罗培南不敏感(MIC>4 μg/ml),58株菌对厄他培南不敏感(MIC>2 μg/ml).65株菌中38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包括7株弱阳性和31强阳性;33株加硼酸或氯唑西林的改良Hodge试验阳性,包括改良Hodge试验弱阳性2株和强阳性31株.经过对菌株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PCR和测序,发现加硼酸或氯唑西林的改良Hodge试验阳性菌株均携带blaKPC-2;32株阴性菌株均未携带碳青霉烯酶酶基因,但其中5株改良Hodge试验弱阳性菌株携带blampC/blaESBL.结论 加硼酸或氯唑西林的改良Hodge试验可快速、有效地区分改良Hodge试验的真、假阳性,是检测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的简便可靠方法,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酶 肠杆菌科 β-内酰胺酶 硼酸 改良HODGE试验
下载PDF
1例身材矮小和少精子症患者合并非嵌合的46,X,pse dic(Y)(p11.32)的临床和细胞分子遗传学研究
11
作者 周洋 姚琦 +4 位作者 张雨佳 高洪柳 夏欣一 崔英霞 李晓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88-690,共3页
目的报告1例非嵌合假双着丝粒Y染色体而导致身材矮小和少精子症的案例。方法对患者进行G-显带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染色体核型。用CytoScanTMHD Array芯片证实染色体拷贝数变化。结果根据G-显带、FISH及芯片结果,患者核型为46,X,ps... 目的报告1例非嵌合假双着丝粒Y染色体而导致身材矮小和少精子症的案例。方法对患者进行G-显带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染色体核型。用CytoScanTMHD Array芯片证实染色体拷贝数变化。结果根据G-显带、FISH及芯片结果,患者核型为46,X,pse dic(Y)(p11.32)(Yqte→Yp11.32::Yp11.32→Yqter).ish pse dic(Y)(p11.32)(SHOX-,SRY++,DYZ3++).array Yp11.32(PLCXD1-SHOX)×0,Yp11.32q12(SRY-IL9R)×2。结论患者身材矮小症是由于Y染色体短臂末端部分缺失,SHOX基因单倍剂量缺失造成的。精子发生障碍的原因可能是由于Y染色体短臂末端拟常染色体区Ⅰ结构畸变,致使减数分裂Ⅰ期染色体联会重组障碍,减数分裂停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嵌合假双着丝粒Y染色体 SHOX基因 身材矮小症 Y染色体拟常染色体区 少精子症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和淋巴细胞内亲环素A测定的临床意义
12
作者 张建武 诸葛宇征 +4 位作者 虞伟 于成功 邹晓平 吴毓麟 徐肇敏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8-29,33,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浆和淋巴细胞内亲环素A(CyP A)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116例UC患者(其中活动期67例,缓解期49例)和50例正常人血浆和淋巴细胞内的CyP A水平.结果 ... 目的 探讨血浆和淋巴细胞内亲环素A(CyP A)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116例UC患者(其中活动期67例,缓解期49例)和50例正常人血浆和淋巴细胞内的CyP A水平.结果 活动期UC患者血浆和淋巴细胞内CyP A含量分别为(380±145)μg/L和(2 780±500)μg/g蛋白,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60±78)μg/L (u值为10.54,P〈0.01)和(2 280±375)μg/g蛋白(u值为6.18,P〈0.01),也显著高于缓解期UC患者(u值分别为8.19和5.37,P均〈0.01).结论 血浆和淋巴细胞内CyP A升高可作为UC活动期诊断的辅助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亲环素A
下载PDF
《临床检验杂志》,任重而道远
13
作者 武建国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31-731,共1页
《临床检验杂志》创办至今已整整30周年。作为参与本刊创办并一直坚守在编审岗位上的现任主编,在庆贺杂志取得的成就和新一届编委会成立的喜庆时刻,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怀念,依恋,解脱,更多的是期望。 流年暗逝,30年在不经意间已成过去,... 《临床检验杂志》创办至今已整整30周年。作为参与本刊创办并一直坚守在编审岗位上的现任主编,在庆贺杂志取得的成就和新一届编委会成立的喜庆时刻,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怀念,依恋,解脱,更多的是期望。 流年暗逝,30年在不经意间已成过去,本刊也从最初的内部刊物到进入江苏省和全国优秀期刊方阵,成为医学检验系统唯一一本"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刊 纪念 期望
下载PDF
2013年江苏地区12家医院细菌耐药监测结果评价 被引量:14
14
作者 文怡 王颖 +10 位作者 李岷 张之烽 夏永祥 朱小平 邓丽华 褚少朋 张险峰 茆海丰 阴晴 王玉月 赵旺胜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41-845,共5页
目的监测评价2013年江苏地区12家医院细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12家医院2013年全年临床分离菌的信息,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细菌计数剔除同一患者重复分离的相同菌株,药物敏感性的判读选用软件自带的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 目的监测评价2013年江苏地区12家医院细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12家医院2013年全年临床分离菌的信息,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细菌计数剔除同一患者重复分离的相同菌株,药物敏感性的判读选用软件自带的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3年版标准。结果收集12家医院2013年1-12月临床分离细菌60 50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0 251株(占33.5%),革兰阴性菌40 254株(占66.5%)。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4.5%和83.4%;肠球菌属中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占5.4%、粪肠球菌占1%;革兰阴性杆菌中肠杆菌科细菌占59.4%,非发酵菌占39.0%。肠杆菌科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在33.2%-56.8%之间,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在6.1%-8.4%之间。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41.3%,鲍曼不动杆菌占37.7%。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30.9%和27.4%,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64.0%和66.4%。结论与2012年比较,2013年江苏地区细菌耐药性仍很严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和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略有降低;但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和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率均高于201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 多重耐药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下载PDF
泛耐型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2
15
作者 史利宁 张慧 +4 位作者 邵海枫 王卫萍 张小卫 范明 王洁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7-330,共4页
目的了解泛耐型鲍曼不动杆菌(pan-drug resistantAcinetobacter baumannii,PDRAB)的耐药性和产耐药酶的情况,以及介导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及外膜蛋白的改变。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PDRAB 68株,用三维试验测定菌株产耐药酶的情况;用琼脂稀释... 目的了解泛耐型鲍曼不动杆菌(pan-drug resistantAcinetobacter baumannii,PDRAB)的耐药性和产耐药酶的情况,以及介导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及外膜蛋白的改变。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PDRAB 68株,用三维试验测定菌株产耐药酶的情况;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 IC);用PCR法检测OXA-23基因和IMP-1基因;用SDS-PAGE检测外膜蛋白。结果以头孢三嗪(CRO)为底物,68株PDRAB中单产AmpC酶4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酶1株,产可水解头孢三嗪但不能被克拉维酸(CA)和氯唑西林(CLO)抑制的酶的17株,不分解CRO的46株;以亚胺培南(IMP)为底物,所有PDRAB均产可水解亚胺培南的酶,但不能被EDTA、CA和CLO抑制。M IC结果示PDRAB株对包括IMP在内的常用抗菌药物均高度耐药。68株PDRAB均扩增出OXA-23基因,而IMP-1基因均为阴性。与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株(S株)相比,PDRAB株和仅亚胺培南敏感株(M株)缺失了分子量约27 000处的蛋白质条带,但在31 000处出现一条新的蛋白质条带;与M株相比,有12株PDRAB在约33 000处出现蛋白质条带的缺失。结论我院分离的68株PDRAB携带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大多数存在外膜蛋白的缺失或改变,这些改变可能共同介导了细菌在多重耐药前题下继发的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型鲍曼不动杆菌 Β-内酰胺酶 OXA-23基因 外膜蛋白
下载PDF
抗瓜氨酸化肽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对类风湿关节滑膜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高德玉 陈芳芳 +4 位作者 刘阳 王凯 虞伟 严孝岭 李晓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抗瓜氨酸化肽特异性免疫复合物(ACPA-IC)对RA患者关节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功能的影响。方法:用PEG沉淀法提取RA患者血清免疫复合物(IC),ELISA法检测IC中ACPA-IC水平。用G蛋白免...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抗瓜氨酸化肽特异性免疫复合物(ACPA-IC)对RA患者关节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功能的影响。方法:用PEG沉淀法提取RA患者血清免疫复合物(IC),ELISA法检测IC中ACPA-IC水平。用G蛋白免疫亲和层析法从6份ACPA-IC(+)RA血清、4份ACPA-IC(-)RA血清及10份正常人血清中提取IC。体外培养RA关节FLS;分别用RA ACPA-IC(+)提取物、ACPA-IC(-)提取物及健康人血清IC(C-IC)刺激FLS,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试剂检测FLS增殖情况,液态芯片技术检测不同来源IC刺激对FLS分泌IL-1β、IL-2、IL-6、IL-8、IL-10、IL-15、IL-17、TNF-α、GM-CSF、EGF、VEGF等11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RA患者ACPA-IC(+)提取物能够显著促进FLS增殖,与对照组IC比较,在培养24小时时间里,四种浓度(25、50、75和100μg/ml)的ACPA-IC都能显著促进FLS增殖。RA患者血清ACPA-IC(+)和ACPA-IC(-)提取物刺激FLS 24小时后,可诱导细胞分泌大量IL-6、IL-8和GM-CSF;其中ACPA-IC(+)组刺激FLS分泌GM-CSF和IL-8量均显著高于ACPA-IC(-)组和C-IC组,ACPA-IC(+)组刺激FLS分泌IL-6水平显著高于C-IC组,但与ACPA-IC(-)组无显著性差异。三组间刺激分泌IL-1β、IL-2、IL-10、IL-15、IL-17、TNF-α、EGF、VEGF等其他8种细胞因子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RA患者血清ACPA-IC可促进FLS增殖,并诱导其分泌IL-6、IL-8和GM-CSF等炎性细胞因子,进而进一步诱发滑膜炎症反应及骨质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RA) 抗环瓜氨酸肽自身抗体(ACPA) 免疫复合物(IC) 细胞因子 细胞增殖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双圈耐药现象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0
17
作者 邓进进 邵海枫 +4 位作者 王卫萍 高菲 王洁 史利宁 范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双圈耐药现象。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依替米星等4种氨基糖苷类药物对5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阿米卡星诱导试验检测该药对该表型的基因是否...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双圈耐药现象。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依替米星等4种氨基糖苷类药物对5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阿米卡星诱导试验检测该药对该表型的基因是否存在诱导现象。用PCR法检测该类菌是否携带整合子。结果庆大霉素、依替米星对5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MIC均>1 024 mg/L;71.4%(40/56)的鲍曼不动杆菌妥布霉素的MIC≥1 024 mg/L;阿米卡星的MIC呈抑制后再生长现象,大多在512 mg/L出现抑制,而到4 096 mg/L又开始生长。用K-B法进行诱导试验,传至15代双圈耐药现象转为完全耐药。56株菌中53株检测到Ⅰ类整合子。结论MIC试验证实了K-B法中的双圈现象,介导这一现象的基因呈诱导型表达,这类菌大多携带Ⅰ类整合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氨基糖苷类 整合子
下载PDF
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仪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敏感性误差的原因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莹 汪鹏程 +2 位作者 曾章锐 王卫萍 邵海枫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为什么不能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方法收集用Vitek 2 Compact检测对阿米卡星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60株,用K-B法和琼脂稀释法复检,PCR法扩增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 目的探讨为什么不能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方法收集用Vitek 2 Compact检测对阿米卡星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60株,用K-B法和琼脂稀释法复检,PCR法扩增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Ⅰ、aac(3')-Ⅰ、aph(3')-Ⅵ及aac(3')-Ⅱ和3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B及rmtC。结果 K-B法和琼脂稀释法的药敏结果一致,与仪器法有差异;50株(83.3%)仪器法敏感的菌株,K-B法表型为阿米卡星双圈耐药,该50株菌均扩增出armA,未扩增出rmtB及rmtC;其中47株(94.0%)扩增出aac(6')-Ⅰ基因,35株(70.0%)扩增出aac(3')-Ⅰ基因,10株(20.0%)扩增出aph(3')-Ⅵ基因,8株(16.0%)扩增出aac(3')-Ⅱ基因;有9株(15.0%)3种药敏方法的结果一致,均对阿米卡星敏感,未扩增出相关耐药基因;另有1株(1.7%)仪器法敏感、K-B法阿米卡星为非双圈耐药,未扩增出16SrRNA甲基化酶相关基因,仅扩增出aac(6')-Ⅰ基因。结论用Vitek 2 Compact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会出现假敏感现象,可能由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表达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EK 2 COMPACT 鲍曼不动杆菌 双圈耐药 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
下载PDF
头孢菌素敏感或中介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曾章锐 邵海枫 +4 位作者 王卫萍 黄梅 史利宁 王颖 范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新检出的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头孢他啶(CAZ)和/或头孢吡肟(FEP)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5种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改良三维试验检测细菌耐药酶的产生。SDS-PAGE观察对亚胺培南(IPM)耐... 目的探讨临床新检出的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头孢他啶(CAZ)和/或头孢吡肟(FEP)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5种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改良三维试验检测细菌耐药酶的产生。SDS-PAGE观察对亚胺培南(IPM)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分子量(Mr)46 000外膜蛋白OprD的改变。PCR扩增oprD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29株分离菌对IPM均为中、低度耐药,对CAZ为敏感或者中介(除46号菌外)。改良三维试验显示29株细菌均未产碳青霉烯酶。SDS-PAGE显示外膜蛋白缺失可分为3种类型:7株为外膜蛋白整体缺失或者减少,4株外膜蛋白无明显变化,其他均为Mr 46 000外膜蛋白缺失或者减少。按3种缺失类型选择了12株菌测序,发现:其中1株不同位置有多个点突变,导致出现终止密码子;7株出现碱基的少量缺失;3株有新碱基插入;1株为大片段的碱基置换。结论由编码外膜蛋白的oprD基因缺失、突变以及插入导致的外膜蛋白缺失或改变是引起该表型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碳青霉烯类 耐药机制 外膜蛋白
下载PDF
检测抗烟曲霉分泌蛋白抗体的ELISA法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芳秋 周万青 +2 位作者 史利宁 吴丹 沙士甫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人血清中抗烟曲霉特异性抗体的ELISA法,评估该法在侵袭性烟曲霉病(I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沙氏液体培养基震荡培养烟曲霉,TCA/丙酮沉淀法分离菌体蛋白和培养上清中的分泌蛋白。用烟曲霉播散感染的家兔血清及确诊IA患者血清... 目的建立检测人血清中抗烟曲霉特异性抗体的ELISA法,评估该法在侵袭性烟曲霉病(I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沙氏液体培养基震荡培养烟曲霉,TCA/丙酮沉淀法分离菌体蛋白和培养上清中的分泌蛋白。用烟曲霉播散感染的家兔血清及确诊IA患者血清,分别与菌体蛋白和分泌蛋白进行免疫印迹分析,选择反应强的分泌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测定抗烟曲霉特异抗体的ELISA,并对方法的精密度和特异性进行考察、确定cut off值。对实验动物模型血清以及5例确诊、24例临床诊断为IA的患者血清样本进行测定,并与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培养获得的烟曲霉分泌蛋白与感染动物和病人血清均呈现强反应,以其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ELISA法精密度良好,批内CV=12.0%,批间CV=8.1%;阻断试验证实此法对烟曲霉抗体具特异性。依据200份健康人血清测定结果,取吸光度(A)值1.03作为cut-off值。健康人抗体阳性率为2.0%(4/200),IA患者阳性率41.4%(12/29),二者差异显著(P<0.01)。2例临床诊断病人血清GM试验阴性,但抗体阳性,占8.3%(2/24)。实验感染的家兔均在感染后1周内测出抗体,且抗体滴度快速上升。结论建立了检测抗烟曲霉分泌蛋白抗体的ELISA法,在IA早期诊断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 分泌蛋白 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