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术因交流而多彩 学术因互鉴而丰富——在2015年南京大学医学院学术年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志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共2页
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们来参加一年一度的南京大学医学院学术年会。我们将2015年学术年会安排在岁末年初召开,是希望通过本次会议总结2015年的工作,迎接2016年的到来。医学院学术年会是医学院医学教育的一部分 培养杰出的领导型临床学家... 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们来参加一年一度的南京大学医学院学术年会。我们将2015年学术年会安排在岁末年初召开,是希望通过本次会议总结2015年的工作,迎接2016年的到来。医学院学术年会是医学院医学教育的一部分 培养杰出的领导型临床学家和医学科学家,这是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在南京大学整体教学思想指导下,遵循医学人才成长的特有规律,我们在教学中努力做到贯穿始终的医学人文教育,贯穿始终的科学能力培养和贯穿始终的临床技能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医学人文 临床技能
下载PDF
2015年肾脏病南京论坛——淀粉样变性、狼疮性肾炎专场会议通知
2
作者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9-499,共1页
由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办的"2015年肾脏病南京论坛"定于2015年10月15日至10月17日在南京国际会议中心(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召开。"肾脏病南京论坛"是由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 由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办的"2015年肾脏病南京论坛"定于2015年10月15日至10月17日在南京国际会议中心(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召开。"肾脏病南京论坛"是由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办的肾脏病专业高层学术论坛,多次被国际肾脏病学会(ISN)GO programs评为优秀全球继续医学教学项目,学术水平享誉国内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国际会议中心 肾脏病 淀粉样变性 狼疮性肾炎 论坛 继续医学教学 医学研究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治疗肾移植后西罗莫司相关蛋白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季曙明 倪雪峰 +3 位作者 李雪 文吉秋 程东瑞 陈劲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0-384,共5页
目的:已发现西罗莫司可导致肾移植患者蛋白尿。文中对应用西罗莫司联合霉酚酸酯和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的肾移植受者进行临床观察,探讨雷公藤多甙(T Ⅱ)治疗西罗莫司相关蛋白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全军肾脏病研究所2009... 目的:已发现西罗莫司可导致肾移植患者蛋白尿。文中对应用西罗莫司联合霉酚酸酯和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的肾移植受者进行临床观察,探讨雷公藤多甙(T Ⅱ)治疗西罗莫司相关蛋白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全军肾脏病研究所2009年4月至2012年12月间176例接受西罗莫司治疗的尸肾移植受者中,西罗莫司治疗6个月内出现尿蛋白的肾移植受者52例,包括9例新接受西罗莫司治疗和43例由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calcineurin inhibitors, CNIs)更换为西罗莫司治疗患者。所有患者平均尿蛋白水平(4.5±2.8)g/24 h。将52例受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纳入雷公藤治疗组(雷公藤组,n=27)和缬沙坦组(n=25),持续观察12个月。雷公藤组应用常规剂量雷公藤多甙[1 mg/(kg&#183; d),雷公藤多甙含雷公藤内酯醇30μg/(10 mg&#183;片)];缬沙坦组剂量为80~160 mg/d。原西罗莫司联合霉酚酸酯和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方案不变,根据西罗莫司目标浓度6~10 ng/mL( ELASA方法)调整西罗莫司剂量;霉酚酸酯750 mg,2次/d,根据霉酚酸酯AUC 0-12水平(35~45 mg&#183; h/L)调整剂量。疗效评估包括:①完全缓解,尿蛋白下降>50%;②部分缓解,尿蛋白下降20%~50%;③无效,尿蛋白下降<20%。结果随访12个月,2组患者的尿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雷公藤组和缬沙坦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3%和92.0%,雷公藤组尿蛋白下降较比缬沙坦组更加明显( P<0.01)。雷公藤组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均明显低于缬沙坦组( P<0.05);缬沙坦组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有所升高,分别为[(6.60±0.22)mmol/L vs (7.11±1.13)mmol/L]和[(2.47±1.48)mmol/L vs (2.49±0.32)mmol/L]。雷公藤组血清清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缬沙坦组[(41.1±1.2)g/L vs (37.9±4.2)g/L,P<0.05]。缬沙坦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雷公藤组。结论雷公藤多甙和缬沙坦均可降低西罗莫司相关的蛋白尿,雷公藤组尿蛋白下降的幅度比缬沙坦组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西罗莫司 蛋白尿 雷公藤多甙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4
作者 刘霞 胡伟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326,共4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故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目前AAV仍没有确定的诊断标准和统一的治疗指南。临床处理AAV患者时需要从疾病...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故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目前AAV仍没有确定的诊断标准和统一的治疗指南。临床处理AAV患者时需要从疾病分期、疾病活动和(慢性)损害的区别和生活质量3个方面进行评估。文中就血管炎最新分类、疾病分期和严重性的关系、活动性和永久性损害之间区别的重要性、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合并症的处理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相关性血管炎 分类 评估 治疗
下载PDF
专科护士培训期间临床学习环境现状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迎晓 王芳 刘芳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8期691-693,共3页
目的了解专科护士培训期间临床学习环境的现状,为专科护士培训期间临床学习环境的改善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苏省南京市3家三甲医院210名专科护士培训期间的临床学习环境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专科护士一般资料问卷、临床学习环境评... 目的了解专科护士培训期间临床学习环境的现状,为专科护士培训期间临床学习环境的改善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苏省南京市3家三甲医院210名专科护士培训期间的临床学习环境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专科护士一般资料问卷、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结果专科护士临床学习环境总均分为(135.52±12.49)分,处于高等水平;5个维度均分分别为:监督关系(28.95±3.12)分,处于中等水平;病房教学氛围(30.76±4.36)分,处于中等水平;护理教师的角色(39.71±5.00)分,处于高等水平;病房管理者的风格(18.38±1.59)分,处于高等水平;病房护理的价值(17.71±1.69)分,处于高等水平。结论专科护士临床学习环境相对乐观,但5个维度中监督关系、病房教学氛围不容乐观。管理者可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制度、改善病房教学氛围,促进专科护士培训期间临床学习环境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 临床学习环境 培训
下载PDF
超声引导微波热消融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高占辉 肖磊娟 +7 位作者 冯均才 孙艳华 刘静 汪红英 王霄剑 艾敏 姚志勇 季大玺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12期1072-1073,I001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热消融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腺瘤增生的临床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0例MHD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共32枚腺体在局部麻醉下经超声引导行微波热消融治疗,观察消...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热消融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腺瘤增生的临床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0例MHD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共32枚腺体在局部麻醉下经超声引导行微波热消融治疗,观察消融前后血清全段甲状旁腺(i PTH)、钙及磷水平,并评价瘙痒、骨痛等伴随症状的缓解情况以及消融相关的副作用。结果:10例患者术后即刻、1 d、1周、2周、1个月、3个月的血清i PTH及钙磷指标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 PTH下降率>30%共10例,占100%;2例术前血清i PTH达4 000 pg/ml以上,术后仍处于较高水平,但骨痛、瘙痒等症状明显缓解;2例术后3个月血清i PTH上升至600 pg/ml以上,经活性维生素D等药物治疗后下降至300 pg/ml以下。2例(20%)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均于1个月内缓解;所有病例均无气管、食管、血管及颈部肌肉损伤,未发生感染。结论:经超声引导微波热消融治疗MHD患者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短期疗效确切、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微波热消融 超声引导
下载PDF
新型口服抗凝剂在慢性肾脏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金英 王金泉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2-816,共5页
与传统口服抗凝剂(如华法林)不同,新型口服抗凝剂(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选择性更高、无需监测、剂量固定且起效快。尽管两类药物在预防血栓栓塞及降低卒中风险上无明显差异,但新型口服抗凝剂的颅内出血和非颅内大出血事件发... 与传统口服抗凝剂(如华法林)不同,新型口服抗凝剂(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选择性更高、无需监测、剂量固定且起效快。尽管两类药物在预防血栓栓塞及降低卒中风险上无明显差异,但新型口服抗凝剂的颅内出血和非颅内大出血事件发生率更低。作者综述非维生素K依赖的新型口服抗凝剂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抗凝剂 华法林 达比加群 利伐沙班 阿哌沙班 慢性肾脏病 文献综述
下载PDF
肥大细胞在肾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艺艳 唐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7-440,共4页
肥大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拥有相似的表型特征,近年来发现其参与慢性炎症、血管增生、组织重建及进行性纤维化等病理生理过程。肥大细胞在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中作用机制研究主要在促进肾组织炎症反应和促进肾组织纤维... 肥大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拥有相似的表型特征,近年来发现其参与慢性炎症、血管增生、组织重建及进行性纤维化等病理生理过程。肥大细胞在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中作用机制研究主要在促进肾组织炎症反应和促进肾组织纤维化病变。文中结合近年来文献,重点阐述肥大细胞促进肾组织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旨在为CKD患者的治疗和对预后的判断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慢性肾病 纤维化
下载PDF
线粒体DNA拷贝数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何静 夏虹 +2 位作者 张昌明 刘志红 施少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2-348,共7页
目的:建立基于实时定量PCR的线粒体DNA(mt DNA)拷贝数的检测方法,并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初步检测和探讨mt DNA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设计mt DNA PCR扩增引物,PCR扩增获得mt DNA片段,与T载体质粒连接,构建mt DNA定量标准品。采用SYB... 目的:建立基于实时定量PCR的线粒体DNA(mt DNA)拷贝数的检测方法,并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初步检测和探讨mt DNA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设计mt DNA PCR扩增引物,PCR扩增获得mt DNA片段,与T载体质粒连接,构建mt DNA定量标准品。采用SYBR Green-Ⅰ染料法实时定量PCR方法建立mt DNA定量的标准曲线,检验定量方法的重复性与特异性。利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血清mt DNA和尿液微囊泡(MV)mt DNA的变化;此外,还对体外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AN)刺激的足细胞所分泌的MV中mt DNA进行了检测。结果:(1)选取mt DNA特异性引物,通过SYBRGreen-Ⅰ实时定量PCR建立mt DNA拷贝数绝对定量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度、灵敏度和重复性;(2)检测10例FSGS患者和6例正常对照血清mt DNA水平发现,FSGS患者血清mt DN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5);(3)检测5例FSGS患者与5例健康对照一定体积尿液中MV mt DNA含量发现,FSGS患者高于健康对照,但FSGS患者尿液MV的含量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4)受PAN刺激的足细胞,其分泌的MV中mt DNA含量下降,与足细胞内mt DNA含量变化相一致。结论 :本方法为探索mt DNA作为肾脏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实时定量PCR 肾脏疾病 生物标志物 微囊泡
下载PDF
DAMPs和肾脏疾病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静 施少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DAMPs是机体受到损伤后释放的内源性预警信号,可激活固有免疫系统,联系适应性免疫,介导无菌性炎症。近年来,DAMPs在肾脏疾病领域日益受到关注。为此,本文将对常见DAMPs、DAMPs受体、DAMPs与肾脏疾病的关系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肾脏疾病 DAMPS 模式识别受体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IgA肾病复发并非总是良性预后 被引量:7
11
作者 季曙明 倪雪峰 +4 位作者 谢轲楠 李雪 文吉秋 程东瑞 陈劲松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IgA肾病(IgAN)复发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方法选取1996年1月至2009年4月期间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接受肾移植的148例IgAN终末期肾衰竭受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肾移植后有否IgAN复发分为I...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IgA肾病(IgAN)复发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方法选取1996年1月至2009年4月期间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接受肾移植的148例IgAN终末期肾衰竭受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肾移植后有否IgAN复发分为IgAN复发组(46例)和非IgAN复发组(102例)。比较IgAN复发组和非IgAN复发组受者肾移植术后0、1、2、3、5年尿沉渣红细胞(U-RBC)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两组受者术后移植肾病理组织学损伤的发生率和移植肾存活率。结果 IgAN复发组肾移植术后U-RBC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逐渐增加,肾功能逐渐变差。与非IgAN复发组比较,IgAN复发组术后2、3、5年的U-RBC计数明显增加,术后5年的肾功能明显较差(均为P〈0.01~0.001)。移植肾病理学结果示,与非IgAN复发组比较,IgAN复发组的细胞性新月体形成、肾小球粘连、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球性硬化、肾小球节段硬化、球性废弃和肾间质纤维化等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均为P〈0.001)。IgAN复发组和非IgAN复发组的慢性移植肾损伤指数分别为7.7±2.3和4.6±1.4(P〈0.01)。与非IgAN复发组比较,IgAN复发组的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肾肾小球病(不包括IgAN)和C4 d沉积阳性发生率均较高(P〈0.01~0.001)。IgAN复发组和非IgAN复发组肾移植术后1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3.8%和95.6%(P〉0.05),术后3年分别为86.7%和88.3%(P〉0.05),术后5年分别为51.4%和83.8%(P〈0.001)。IgAN复发组中10例(22%)患者和非IgAN复发组中9例(9%)患者发生移植肾丧失。结论肾移植术后IgA肾病复发以无症状性镜下血尿、蛋白尿和肾功能呈进行性下降为特征,会降低移植肾长期存活率,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活组织检查 IgA肾病 尿沉渣 红细胞 蛋白尿 复发 预后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患者肾脏远期生存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杨静 梁丹丹 +6 位作者 章海涛 刘正钊 乐伟波 周敏林 胡伟新 曾彩虹 刘志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7-411,406,共6页
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肾脏远期预后,并对影响肾脏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方法:收集本中心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为LN,随访时间≥1年汉族患者的资料,观察终点为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 814例,其... 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肾脏远期预后,并对影响肾脏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方法:收集本中心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为LN,随访时间≥1年汉族患者的资料,观察终点为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 814例,其中男性253例(13.9%),女性1 561例(86.1%);肾脏病理改变为Ⅱ型患者127例(7.0%)、Ⅲ型244例(13.5%)、Ⅲ+Ⅴ型202例(11.1%)、Ⅳ型711例(39.2%)、Ⅳ+Ⅴ型284例(15.7%)和Ⅴ型246例(13.6%);LN患者5年、10年、15年、20年和25年肾脏生存率分别为93.1%、87.9%、81.0%、68.3%和58.7%;患者的性别、LN病程、平均动脉压、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血红蛋白、血清补体水平及病理类型是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指标时间平均尿蛋白和时间平均平均动脉压均为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其预测价值分别高于基线尿蛋白和平均动脉压。结论:结果显示中国汉族LN患者远期预后良好。肾脏预后和病理类型相关,Ⅳ型和Ⅳ+Ⅴ型LN患者肾脏预后最差。病程中应积极控制尿蛋白和血压以减少ESR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肾脏生存率 危险因素 时间平均尿蛋白
下载PDF
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血管炎肾脏损害患者的远期预后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樱花 刘正钊 +3 位作者 杨柳 章海涛 刘志红 胡伟新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7-313,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MMF)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AAV)肾脏损害患者的远期预后. 方法:2000年1月至2012年6月确诊AAV伴活动性肾脏损害的患者51例(男21例,女30例),平均年龄46.4±15.8岁... 目的:回顾性分析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MMF)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AAV)肾脏损害患者的远期预后. 方法:2000年1月至2012年6月确诊AAV伴活动性肾脏损害的患者51例(男21例,女30例),平均年龄46.4±15.8岁,中位伯明翰系统性血管炎活动评分(BVAS) 13分,血清肌酐61.9~433.2 μmol/L(平均203.3±106.1 μmol/L).所有患者均采用激素联合MMF(1~2.0 g/d)诱导治疗(其中14例予联合葡萄球菌A蛋白免疫吸附或双重血浆置换),缓解后采用激素联合MMF(0.5~0.75 g/d)维持治疗.观察MMF治疗对AAV的临床疗效及远期人肾存活率. 结果:51例AAV患者随访3~ 155月(中位时间56月),MMF治疗时间3~ 120月(中位时间23月).诱导期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3例未缓解.46例(90.2%)获得缓解者进入维持治疗.随访期间3例因肺部感染死亡,3年和5年的人存活率均为93.2%.7例进入ESRD,3年和5年的肾存活率分别为91.8%和83.0%.共13例(28.3%)复发(中位复发时间43月),其中10例肾脏复发,3例肾外复发.3年和5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3.2%和25.6%.21例(41.2%)患者共发生不良反应29例次,包括感染27例次(肺部感染16例次)及血糖升高2例. 结论:激素联合MMF是AAV伴肾脏损害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肺部感染是该疗法的常见并发症及主要死亡原因,应加强肺部感染的预防.MMF治疗AAV的远期疗效仍需多中心、大样本临床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替麦考酚酯 血管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存活率 预后
下载PDF
老年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长期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金波 梁少珊 +5 位作者 陈浩 乐伟波 周敏林 杨帆 刘志红 曾彩虹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2-417,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IgA肾病(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长期预后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经肾活检确诊为IgAN且年龄≥65岁的患者82例,随机选取同期经肾活检确诊为IgAN且年龄在18~6... 目的:探讨老年IgA肾病(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长期预后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经肾活检确诊为IgAN且年龄≥65岁的患者82例,随机选取同期经肾活检确诊为IgAN且年龄在18~64岁的患者328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 结果:老年IgAN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肾活检时平均动脉压(MAP) (P=0.001)、24h尿蛋白定量(P=0.011)、血清肌酐(P<0.001)、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P<0.001)、血尿酸(P=0.012)、总胆固醇水平(P<0.001)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老年IgAN肾小球硬化比例(P=0.001)及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P=0.009)、肾小球节段硬化(P<0.001)和动脉硬化(P<0.001)等慢性化病变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IgAN患者3年和8年累计肾脏存活率分别为(89.6%和37.7%,P=0.000 2),显著低于对照组(96.5%和79.4%,P=0.000 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肾活检时蛋白尿(HR 1.847;P=0.011)、eGFR(HR 1.080;P=0.006)水平及存在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HR 5.850; P=0.007)是老年IgAN患者肾脏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本研究表明,老年IgAN患者高血压、血清肌酐升高及肾病范围蛋白尿的发生率均高于同期行肾活检的非老年IgAN患者,肾脏组织的慢性化病变突出.肾活检时蛋白尿、eGFR水平及存在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是影响老年IgAN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老年 预后 风险因素
下载PDF
多靶点疗法治疗抗中性粒细胞细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康 章海涛 +4 位作者 杨柳 程震 刘正钊 刘志红 胡伟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34-939,共6页
目的 针对抗中性粒细胞细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vasculitis,AAV)的治疗方案如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或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虽可提高治疗缓解率,但... 目的 针对抗中性粒细胞细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vasculitis,AAV)的治疗方案如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或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虽可提高治疗缓解率,但复发率及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文中回顾性观察多靶点疗法治疗AAV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6月至2013年10月间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诊断为AAV,伴有肾损害,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3 mg/d L,并采用多靶点疗法治疗的患者7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6例,年龄21-54岁,均为髓过氧化物酶-ANCA(myeloperoxidase-ANCA,MPO-ANCA)阳性,均有大量尿蛋白和血尿。其中4例SCr升高(1.47-2.94 mg/d L)伴e GFR90 m L/min、1例e GFR60 m L/min的3例e GFR均恢复正常。随访末,4例e GFR正常,1例e GFR介于60-90 m L/min之间,2例e GFR&lt;60 m L/min,无终末期肾病发生。3例血清MPO-ANCA转阴,4例MPO-ANCA水平明显下降。随访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无复发及死亡。结论 多靶点疗法可有效控制伴轻中度肾功能损害AAV患者的肾活动,显著改善肾功能和尿蛋白,耐受性良好,但其疗效仍需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靶点疗法 ANCA 血管炎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国产BS330胆红素吸附柱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何群鹏 龚德华 +4 位作者 邬步云 陈海燕 季大玺 刘志红 徐斌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9-234,共6页
目的:观察国产胆红素吸附柱BS330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并与国际通用的胆红素吸附柱BRS350进行对比. 方法:选取10例行组合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胆红素吸附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5例患者采用BS330吸附柱,另... 目的:观察国产胆红素吸附柱BS330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并与国际通用的胆红素吸附柱BRS350进行对比. 方法:选取10例行组合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胆红素吸附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5例患者采用BS330吸附柱,另5例患者采用BRS350吸附柱.两组患者血流量200~ 220 ml/min,血浆分离速度90 ml/min;分离血浆成分经CVVH血滤器(AV600)滤过,超滤率66 ml/min,浓缩血浆成分再经胆红素吸附柱吸附后回输体内.同时应用前稀释方式在EC40W血浆成分分离器前输入碳酸氢盐置换液(4 000 ml/h).治疗时间均为8h.治疗中检测治疗前、后血生化和凝血四项,记录患者临床生命体征. 结果:BRS350组单次治疗后总胆红素(TBL),直接胆红素(DBL),间接胆红素(IDBL),总胆酸(TBA)下降率分别为54.4%±7.0%,56.7%±7.1%,37.6%±27.1%,35.0%±5.1%;BR330组TBL,DBL,IDBL,TBA下降率分别为42.9%±11.8%,44.6%±13.0%,35.8%±11.0%,32.4%±12.9%.两组患者对比TBL,DBL,IDBL,TBA下降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总蛋白(TP),白蛋白(Alb),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国产的胆红素吸附柱BS330,可显著降低患者胆红素水平,改善生化检查指标且患者耐受性好,与国际通用的胆红素吸附柱相比其疗效及安全性都无明显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人工肝支持系统 胆红素吸附 血液滤过
下载PDF
C3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涛 章海涛 +5 位作者 徐峰 黄倩 王金泉 曾彩虹 陈慧梅 刘志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6-431,共6页
目的:分析C3肾病(C3G)及其亚型致密物沉积病(DDD)和C3肾小球肾炎(C3GN)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征,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确诊为C3G患者的临床表型、病理资料及预后,并比较DDD和C3GN的区别。结果:C3G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1... 目的:分析C3肾病(C3G)及其亚型致密物沉积病(DDD)和C3肾小球肾炎(C3GN)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征,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确诊为C3G患者的临床表型、病理资料及预后,并比较DDD和C3GN的区别。结果:C3G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1.7±16.1)岁,44.4%以肾病综合征起病,22.2%肾功能异常,81.5%出现低补体血症,61%抗链球菌溶血素"O"阳性。C3G病理上以膜增生样病变(61.1%)和系膜增生性病变(27.8%)为主,补体C3主要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袢(98.1%)和系膜区(63%),另59.3%伴免疫球蛋白沉积。与C3GN相比,DDD患者发病年龄轻(P<0.05),低蛋白血症更显著(P<0.05),伴发高血压的比例低(P<0.05),循环补体水平无差异。病理上,DDD患者的膜增生及新月体病变较G3GN更为常见;除血管袢和系膜区的C3沉积外,DDD常伴肾小管基膜及间质血管区的沉积(P<0.001)。电镜观察DDD患者电子致密物主要沉积于基膜内、肾小管基膜和包囊壁,C3GN组主要位于系膜区、内皮下和上皮侧(P<0.001)。两组随访5年的累积肾生存率无差异。结论:这是目前亚洲人群最大样本C3G的报道,C3G以血清补体C3减低,免疫荧光C3沉积为主,超微结构电子致密物沉积与C3沉积为特征。DDD和C3GN主要在C3和电子致密物沉积部位上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肾病 致密物沉积病 C3肾小球肾炎 临床病理 预后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合并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沈霞红 徐峰 +4 位作者 安玉 乐伟波 蒋松 曾彩虹 刘志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1-107,186,共8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DN)合并IgA肾病(IgAN)(DN+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且随访≥1年的患者。按照Tervaet等提出的病理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并对DN、IgAN常见的病理改...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DN)合并IgA肾病(IgAN)(DN+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且随访≥1年的患者。按照Tervaet等提出的病理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并对DN、IgAN常见的病理改变进行评估。随访终点定义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15ml/(min·1.73m2)。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理确诊DN+IgAN的患者5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肾活检时平均年龄47.6±11.2岁,418例病理确诊DN且不合并非糖尿病肾脏病变的患者为对照组。DN+IgAN患者的肾活检前中位糖尿病病程短于DN患者(44月vs 84月,P=0.005),两组发病年龄、男女比例、肾脏病病程无明显差异。肾活检时DN+IgAN患者的中位尿蛋白定量0.81 g/24h,64.0%患者尿蛋白定量<1 g/24h,仅12.0%患者尿蛋白定量≥3.5 g/24h,而41.1%DN患者尿蛋白定量<1 g/24h,23.4%患者尿蛋白定量≥3.5 g/24h,两组差异显著(P=0.008)。两组的肾功能水平无差异。DN+IgAN患者的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分别为66.0%和24.0%,均低于DN患者。DN+IgAN患者肾小球病变以Ⅱa期(68.0%)为主,而DN患者以Ⅲ期(40.0%)为主(P<0.001)。DN+IgAN患者的肾小球节段硬化和新月体的发生率分别为66.0%和28.0%,显著高于DN患者(P<0.001),而无肾小管的肾小球、结节性硬化、微血管瘤、透明滴/纤维帽、纤维素样渗出等DN典型病变发生率均低于DN患者。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筛选出与DN+IgAN患者肾活检时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理表现一致的DN患者作为对照,经Kaplan-Meier法统计,DN+IgAN与DN患者的预后无差异。结论:DN+IgAN组患者与不合并IgAN者相比,糖尿病病程较短,蛋白尿水平低,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较低,肾小球病变较轻,同时伴IgAN的一些病理特点。DN+IgAN患者的预后与不合并IgAN者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IGA肾病 临床 病理 预后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低体温发生的临床护理进展 被引量:28
19
作者 王好 郑凌 吕桂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33-1336,共4页
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作为一种多脏器保护及生命支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2012年"透析创伤"的概念被提出后,CBP相关并发症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CBP治疗中体外循环的热量丢失可... 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作为一种多脏器保护及生命支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2012年"透析创伤"的概念被提出后,CBP相关并发症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CBP治疗中体外循环的热量丢失可造成患者体温下降,产生降温效应,其利弊尚存争论。持续低体温导致的生理功能改变不利于危重症患者预后,但临床实践中目前尚无针对这一并发症的相关指南或建议。文中通过回顾CBP治疗中低体温相关研究的方法与结果,探讨合理管理CBP治疗的有效措施,减少CBP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低体温 危重病
下载PDF
低分子右旋糖酐导致肾病综合征患者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喆 左科 +5 位作者 涂远茂 张志宏 胡伟新 陈惠萍 刘志红 谢红浪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病综合征(NS)患者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右)所致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旨在提高对低右相关肾损害的认识. 方法:选取2007年4月至2014年6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收治的20例外院诊断NS、使用低... 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病综合征(NS)患者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右)所致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旨在提高对低右相关肾损害的认识. 方法:选取2007年4月至2014年6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收治的20例外院诊断NS、使用低右后出现AKI的患者,排除其他药物、感染、尿路梗阻等因素导致的AKI.观察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预后. 结果:(1)一般情况:20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26.70±14.18岁,肾脏病病程4周(3~ 10周),初发初治16例.起病时血清肌酐(SCr) 65.42v 17.68 μmol/L.均在外院诊断NS后使用低右治疗,通常剂量500 ml/次(2~10次),AKI持续时间4v2.25周,发生AKI后60%患者出现贫血,24h尿蛋白定量和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显著增加(P<0.05),肾小管功能损伤明显,尿糖阳性率由5%升至55%.(2)肾脏病理:本组患者肾活检诊断足细胞病9例(45%)、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7例(35%)、IgA肾病2例(10%)、膜性肾病1例(5%)、IgM肾病1例(5%).2例在AKI发生前行肾活检,18例在AKI病情稳定后行肾活检术,16例合并急性肾小管坏死(ATN),2例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AIN),15例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见大量等立方空泡变性,15例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扁平、刷状缘脱落,14例间质有炎症细胞浸润.(3)治疗:10例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其中3例后续转为腹膜透析.对患者原发病的治疗采用激素且有效者(20%)、激素依赖及抵抗者分别为25%和30%.另有5例患者随访时间不足6个月.(4)预后:5例患者出院时SCr恢复正常,10例随访1月内SCr正常,5例随访3月后肾功能未恢复,最终2例最终进入维持性透析. 结论:NS患者使用低右可导致AKI,部分患者长期预后不佳.NS患者应慎用低右扩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低分子右旋糖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