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27
1
作者 吴江 王中秋 +4 位作者 朱虹 朱建国 袁彩云 吴正参 刘珍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2-645,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MRI、18F-FDGPET/CT表现及影像学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SPTP的影像学资料。8例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接受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接受PET/CT检查。结果8例C...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MRI、18F-FDGPET/CT表现及影像学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SPTP的影像学资料。8例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接受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接受PET/CT检查。结果8例CT平扫均呈体积较大的囊实性肿块,其中实性成分为主型2例,囊性成分为主型3例,囊实性相间型3例。6例包膜完整,7例外生性生长,2例见出血,1例见钙化。2例MRI平扫实性成分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呈长T1、长T2信号,包膜在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MRI发现一处CT未能显示的出血灶。实性成分及包膜在CT、MR增强扫描中均呈延迟强化,但实性成分的强化程度始终低于胰实质,而包膜的强化程度在门静脉期和延迟期高于胰腺实质。1例PET/CT实性成分呈半环形、不均匀FDG代谢增高灶。结论SPTP的影像学特征为包膜完整、体积较大、可伴出血和钙化的囊实性肿块,其实性成分及包膜增强后延迟强化,且实性成分FDG代谢增高等。综合影像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 影像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