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节质量控制模式在核医学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晶晶 邱德叶 +2 位作者 赵欣 张艳 黄静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272-272,共1页
医疗护理环节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也是医院新一轮竞争力的核心,在注重重点环节控制管理的基础上,需要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健全质量规范标准、持续改进质量管理等一系列关键环节管理控制策略.
关键词 环节质量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 监督管理
下载PDF
家兔急性肺栓塞模型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与核素肺灌注显像 被引量:5
2
作者 柴学 张龙江 +5 位作者 胡裕效 赵艳娥 薛杨波 胡小波 朱虹 卢光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与核素肺灌注显像诊断实验性急性肺栓塞的价值。方法24只家兔,20只采用股静脉入路注射明胶海绵制成急性肺栓塞模型,另外4只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栓塞后2h行DEPI及核素肺灌注平面显像。以病理...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与核素肺灌注显像诊断实验性急性肺栓塞的价值。方法24只家兔,20只采用股静脉入路注射明胶海绵制成急性肺栓塞模型,另外4只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栓塞后2h行DEPI及核素肺灌注平面显像。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在肺叶基础上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准确性。比较增强DEPI图像上栓塞区与正常肺实质的CT值和强化值(Overlay值)。结果对照组DEPI图像表现为大致均匀的黄红色伪彩,栓塞后栓塞区肺灌注图像表现为灌注缺损,核素肺灌注显示栓塞区放射性稀疏或缺损;DEPI和肺灌注平面显像诊断肺栓塞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7.50%、95.24%、100%;67.50%、81.25%、64.29%、83.33%。增强后栓塞区和非栓塞区CT值及强化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核素肺灌注显像相比,DEPI诊断实验性急性肺栓塞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 灌注成像 肺栓塞 放射性核素显像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多核素PET显像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胡裕效 朱虹 卢光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0-194,共5页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恶性程度不同的脑胶质瘤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病理学检查是区分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金标准,但只能以术后标本作为检查材料。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xoxyglucose,18F-FDG PET)显像现已广泛应...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恶性程度不同的脑胶质瘤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病理学检查是区分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金标准,但只能以术后标本作为检查材料。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xoxyglucose,18F-FDG PET)显像现已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现在认为是术前对脑胶质瘤进行分级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18F-FDG PET/CT显像只能反映肿瘤的葡萄糖代谢情况,该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若干新型的正电子示踪剂可以反映肿瘤的胆碱、氨基酸、脂类物质代谢及肿瘤细胞的增殖状况,对脑胶质瘤的分级诊断有较大帮助。文中介绍近年来18F-FDG等多核素PET显像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分级 放射性示踪剂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多模态医学影像学评估 被引量:8
4
作者 胡裕效 朱虹 卢光明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第2期199-202,共4页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CT MR PET CT
下载PDF
从影像学角度看2011年肺腺癌国际多学科新分类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桂芬 张龙江 朱虹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59-262,共4页
2011年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美国胸科协会以及欧洲呼吸协会资助的国际多学科委员会出版了肺腺癌的新分类。对该新分类的主要进展及其对肺腺癌影像学评估及其不同类型肺腺癌的CT表现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肺腺癌 指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核素显像监测脑室-腹腔分流管 被引量:1
6
作者 秦利萍 朱虹 +1 位作者 常林凤 李晓红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72-172,共1页
关键词 监测 脑室-腹腔分流管 核素显像 脑积水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标记Anx Ⅴ细胞凋亡分子成像在肿瘤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桂芬 朱虹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细胞凋亡是评价肿瘤化疗疗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靶向凋亡的分子成像技术中,核素显像技术是目前最敏感的技术,以放射性核素标记AnxⅤ的凋亡显像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就放射性核素标记AnxV凋亡成像的原理、示踪剂种类、标记法和生物分布特征... 细胞凋亡是评价肿瘤化疗疗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靶向凋亡的分子成像技术中,核素显像技术是目前最敏感的技术,以放射性核素标记AnxⅤ的凋亡显像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就放射性核素标记AnxV凋亡成像的原理、示踪剂种类、标记法和生物分布特征、体内外研究及临床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成像 凋亡 膜联蛋白 放射性核素成像 化疗疗效
下载PDF
核素显像诊断先天性大涎腺缺失一例
8
作者 朱虹 秦丽萍 +6 位作者 常林凤 冯宣 汪蔚南 杨震 赵俊 孟昭业 寿柏泉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5-245,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大涎腺缺失 核素 诊断
下载PDF
游离前列腺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9
作者 葛京平 高建平 +2 位作者 许瑞吉 许宏 蔡荣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 :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TPSA)比值在鉴别前列腺癌 ( PC)和良性前列腺增生 ( BPH)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 12例 PC和 30例 BPH患者的血清 FPSA和 TPSA进行测定。  结果 :FPSA与 T... 目的 :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TPSA)比值在鉴别前列腺癌 ( PC)和良性前列腺增生 ( BPH)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 12例 PC和 30例 BPH患者的血清 FPSA和 TPSA进行测定。  结果 :FPSA与 TPSA比值在 PC和 BPH中差异非常显著 ( P<0 .0 0 1) ,分别为 9.85%和 2 0 .12 %。当二者比值的界值 <0 .15时 ,其 PC诊断的敏感性 (取 PSA<4 ng/ ml为界值 )为 92 % ,特异性由 60 %提高至 80 %。  结论 :二者比值 <0 .15时提高了 TPSA在 PC和 BPH中的鉴别诊断 ,可早期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核医学科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与效果评价
10
作者 孙晶晶 黄静波 +1 位作者 邱德叶 赵欣 《中医学报》 CAS 2014年第B07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索适合核医学科专科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方法与效果.方法:开展以“爱心、细心、耐心、恒心、信心”为服务标准的“五心”服务活动,把“五心”服务理念与服务标准贯彻落实于各护理环节工作中.结果: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 目的探索适合核医学科专科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方法与效果.方法:开展以“爱心、细心、耐心、恒心、信心”为服务标准的“五心”服务活动,把“五心”服务理念与服务标准贯彻落实于各护理环节工作中.结果: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护士综合素质比较,有明显提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五心”服务既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又可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护理品牌 优质护理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下载PDF
ECT核素示踪显像避免甲状腺误切除1例
11
作者 朱虹 杨震 +3 位作者 汪蔚南 李福建 孟昭业 寿伯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56-57,共2页
因ECT核素显像确诊为异位甲状腺,从而避免了翌日误行手术切除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7岁,舌根部肿块伴反复疼痛13年,再发1周入院。13年来,每年发作1~2次,咽喉肿痛,吞咽困难,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 因ECT核素显像确诊为异位甲状腺,从而避免了翌日误行手术切除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7岁,舌根部肿块伴反复疼痛13年,再发1周入院。13年来,每年发作1~2次,咽喉肿痛,吞咽困难,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伴发热,在当地医院经抗炎治疗可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T核素显像 异位甲状腺
下载PDF
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内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
12
作者 孙晶晶 黄静波 +1 位作者 桂一 褚丹丹 《河南中医》 2013年第B04期26-27,共2页
目的:调研住院病人压疮的发生率,分析引起压疮的主要原因及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制‘压疮发生情况调查表’,选择2012年2、3、4连续三个月的同一天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院住院病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在未经... 目的:调研住院病人压疮的发生率,分析引起压疮的主要原因及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制‘压疮发生情况调查表’,选择2012年2、3、4连续三个月的同一天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院住院病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在未经特殊干预措施下2012年2~4月连续三个月压疮的发生率从3.3%下降到1.15%,连续三月的院内压疮发生率平均为2.20%。男女发生率比为45:16,并且压疮发生的影响因素为;营养不良、大小便失禁、需呼吸机辅助呼吸、肥胖或水肿、意识不清、糖尿病、中风、瘫痪、大手术后、骨折等需制动、持续高热。结论:护理工作的重点应该在于及时识别高危因素,准确预测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发生率 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标记的PSMA配体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敬如 朱虹 《同位素》 CAS 2020年第4期241-249,I0004,共10页
前列腺癌(PCa)是一种在中老年男性中发生率很高的恶性实体肿瘤。目前,PCa的诊治方法有限且诊断方法的灵敏度不高,不利于PCa患者的早期诊治和晚期转移检测。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是一种几乎在所有PCa细胞表面过度表达的Ⅱ型谷氨酸羧... 前列腺癌(PCa)是一种在中老年男性中发生率很高的恶性实体肿瘤。目前,PCa的诊治方法有限且诊断方法的灵敏度不高,不利于PCa患者的早期诊治和晚期转移检测。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是一种几乎在所有PCa细胞表面过度表达的Ⅱ型谷氨酸羧肽酶,同时PSMA的过表达程度随着PCa的进展、转移和复发而增加。因此,PSMA可作为PCa诊治的特异性靶点。近年来,随着核医学仪器及放射性分子探针的研发,一些靶向PSMA的PET/CT及SPECT/CT分子探针如^111In-capromab、^18F-DCFPyL、^99mTc-MIP-1405、^131I-MIP-1095、^68Ga-PSMA-11和^177Lu-PSMA-617等在PCa的诊断、分期、生化复发探测及治疗上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本文主要综述PSMA配体的亲和力、选择性、构效关系、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等,并总结PSMA抑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对新一代PSMA抑制剂的研发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PSMA配体 放射性核素显像
下载PDF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MRI、^(18)F-FDG PET/CT表现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29
14
作者 吴江 朱虹 +3 位作者 王中秋 袁彩云 刘珍娟 吴正参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TP)的CT、MRI、18F-FDGPET/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功能性7例,无功能性13例)的影像学资料,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TP)的CT、MRI、18F-FDGPET/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功能性7例,无功能性13例)的影像学资料,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行PET/CT检查。结果:功能性NETP1例CT平扫、增强扫描及PET/CT均未显示;其余6例为等密度(5例)或略低密度(1例);2例MRI均呈长T1长T2信号;动脉期(5例)或门静脉期(1例)明显增强,高于胰实质,且境界清楚。无功能NETP呈实性4例、囊实性7例、囊性2例;3例MRI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2例)和稍高信号(1例);1例PET/CT呈均匀高代谢的等密度结节;11例境界清晰;2例囊性肿瘤未见增强,实性和囊实性在动脉期(7例)或门静脉期(4例)显著增强,高于胰实质。结论:境界清晰和显著增强是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MRI特点,18F-FDGPET/CT对鉴别其性质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胰腺 CT MRI PET/CT 18F-FDG
下载PDF
PET/CT及其他影像手段对胰腺癌诊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中秋 卢光明 +4 位作者 郑玲 朱虹 常林风 吴江 秦莉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增强CT和综合手段对胰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和临床等综合手段证实的32例胰腺病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观察胰腺病变的CT形态、密度、强化程度、胰胆管扩张、转移以及...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增强CT和综合手段对胰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和临床等综合手段证实的32例胰腺病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观察胰腺病变的CT形态、密度、强化程度、胰胆管扩张、转移以及PET显像胰腺病灶感兴趣区(ROI)标准摄取最大值(SUVmax)。结合临床和病理诊断结果,分别比较分析单纯PET、单纯CT平扫、增强CT、PET/CT和综合手段对胰腺疾患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32例胰腺病变中,胰腺恶性肿瘤26例,其中20例为胰腺癌,3例为胰腺癌手术后复发,2例为胰腺转移癌,1例为交界性肿瘤(潜在恶性);良性病变为6例,其中5例为肿块性慢性胰腺炎,1例为急性胰腺炎。胰腺周围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8例,腹膜及肠系膜转移4例,肝脏转移7例,骨转移2例,其他部位转移2例。单纯PET、单纯CT、增强CT、PET/CT和综合手段对胰腺疾患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8.5%、73.1%、84.6%、92.3%、96.2%,特异性分别为66.7%、33.3%、66.7%、66.7%、83.3%,准确性分别84.4%、65.6%、81.3%、87.5%、93.8%。结论:18F-FDG PET/CT较单纯PET、单纯CT、增强CT对胰腺疾患的诊断价值高,综合手段能提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块 胰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 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雌激素缺乏与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水平改变的关系 被引量:22
16
作者 强宏娟 张春妮 +2 位作者 庄一义 梁元姣 许瑞吉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7-369,共3页
目的 探讨雌激素是否影响血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 (CETP)水平的调节。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 196例包括绝经前 (5 2例 ,年龄 18~ 40y)、绝经后妇女 (87例 ,年龄 61~ 81y)及围绝经期妇女 (5 7例 ,年龄 41~ 60 y)的血清雌二醇(... 目的 探讨雌激素是否影响血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 (CETP)水平的调节。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 196例包括绝经前 (5 2例 ,年龄 18~ 40y)、绝经后妇女 (87例 ,年龄 61~ 81y)及围绝经期妇女 (5 7例 ,年龄 41~ 60 y)的血清雌二醇(E2 )、促卵泡生成激素 (FSH) ;自制CETP单抗建立的ELISA法测定CETP水平 ,同时测定血脂类指标。结果 绝经后妇女CETP水平明显低于绝经前和围绝经期妇女 (P <0 0 0 0 1) ,E2 水平较绝经前和围绝经期妇女显著下降 (P <0 0 0 0 1) ,而FSH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0 0 1) ,各组血脂水平亦有显著性差异。CETP与E2 呈正相关 (r =0 .2 4,P <0 0 0 1) ,与FSH呈负相关(r =- 0 .2 7,P <0 0 0 1) ,与年龄呈负相关 (r=- 0 .3 1,P <0 0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妇女 雌激素缺乏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 雌二醇 促卵泡生成激素
下载PDF
PET/CT与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7
作者 胡裕效 卢光明 +3 位作者 朱虹 张宗军 季学满 孙传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不同级别的胶质瘤其临床进程、治疗方法、预后等情况有很大差异,对患者术前准确预测胶质瘤的级别十分重要。目前,利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显像和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 目的不同级别的胶质瘤其临床进程、治疗方法、预后等情况有很大差异,对患者术前准确预测胶质瘤的级别十分重要。目前,利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显像和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进行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被认为是一种大有希望的方法。文中探讨18F-FDG PET/CT显像与PWI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8例疑诊为脑胶质瘤的患者在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显像和PWI,分析18F-FDG PET/CT图像,计算出标准提取值(standardizad uptake value,SUV)、肿瘤白质比(lesion-to-white matterratio,L/W),磁共振灌注指标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volume,rCBV)值由肿瘤与对侧正常脑白质的CBV相比后得出。分析SUV、L/W、rCBV这3个半定量指标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优劣。结果18例患者中WHOⅡ级7例、Ⅲ级6例、Ⅳ级5例。SUV和rCBV半定量参数不能区分WHOⅡ级和Ⅲ级患者,L/W在上述3级患者间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及PWI能提供常规MRI所不能获取的信息,在胶质瘤的分级诊断中均有一定作用,其中L/W可能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脑胶质瘤 磁共振灌注成像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27
18
作者 吴江 王中秋 +4 位作者 朱虹 朱建国 袁彩云 吴正参 刘珍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2-645,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MRI、18F-FDGPET/CT表现及影像学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SPTP的影像学资料。8例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接受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接受PET/CT检查。结果8例C...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MRI、18F-FDGPET/CT表现及影像学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SPTP的影像学资料。8例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接受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接受PET/CT检查。结果8例CT平扫均呈体积较大的囊实性肿块,其中实性成分为主型2例,囊性成分为主型3例,囊实性相间型3例。6例包膜完整,7例外生性生长,2例见出血,1例见钙化。2例MRI平扫实性成分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呈长T1、长T2信号,包膜在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MRI发现一处CT未能显示的出血灶。实性成分及包膜在CT、MR增强扫描中均呈延迟强化,但实性成分的强化程度始终低于胰实质,而包膜的强化程度在门静脉期和延迟期高于胰腺实质。1例PET/CT实性成分呈半环形、不均匀FDG代谢增高灶。结论SPTP的影像学特征为包膜完整、体积较大、可伴出血和钙化的囊实性肿块,其实性成分及包膜增强后延迟强化,且实性成分FDG代谢增高等。综合影像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 影像学
下载PDF
淋巴瘤脾脏浸润的^(18)F-FDG PET/CT表现 被引量:9
19
作者 吴江 朱虹 +3 位作者 王新刚 桂一 胡裕效 杨桂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57-1160,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诊断淋巴瘤脾脏浸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经18 F-FDG PET/CT诊断为淋巴瘤脾脏浸润的42例患者,分析脾脏体积、病灶大小、病灶密度、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正常肝脏SUVmax。结果 42例淋巴瘤脾脏浸润的18...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诊断淋巴瘤脾脏浸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经18 F-FDG PET/CT诊断为淋巴瘤脾脏浸润的42例患者,分析脾脏体积、病灶大小、病灶密度、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正常肝脏SUVmax。结果 42例淋巴瘤脾脏浸润的18F-FDG PET/CT表现分为3型,其中Ⅰ型(单纯弥漫型浸润)24例、Ⅱ型(单纯结节型浸润)13例,Ⅲ型(混合型浸润)5例。在淋巴瘤浸润脾脏病灶的SUVmax中,Ⅱ型、Ⅲ型>Ⅰ型(P均<0.05),Ⅱ型与Ⅲ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霍奇金病(HD)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B细胞淋巴瘤与T细胞/NK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与HD的脾脏浸润PET/CT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7、0.18、0.17);T细胞/NK细胞淋巴瘤与HD的脾脏浸润PET/CT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18F-FDG PET/CT诊断脾脏淋巴瘤浸润有明显优势,其表现以Ⅰ型和Ⅱ型为主;淋巴瘤浸润脾脏结节样病灶的18F-FDG摄取显著高于弥漫性病灶;T细胞/NK细胞淋巴瘤累及脾脏较HD更多表现为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脾脏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18F氟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PET/CT诊断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吴江 朱虹 +1 位作者 常林凤 吉蘅山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定性诊断十分困难,PET/CT是目前评价良、恶性病变最具优势的影像学手段之一。文中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luorodexglucose,FDG)PET/CT显像诊断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 目的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定性诊断十分困难,PET/CT是目前评价良、恶性病变最具优势的影像学手段之一。文中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luorodexglucose,FDG)PET/CT显像诊断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方法以孤立性肺结节、FDG、PET/CT等为检索词,检索1994年1月至2009年7月的Medline数据库、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服务系统、外文生物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等相关中英文文献。对符合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估,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综合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优势比,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ummar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和计算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curve,AUC),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检索相关文献29篇,其中11篇符合标准纳入分析,A级1篇,B级10篇,各研究之间存在异质性,按照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敏感性、特异性、诊断优势比(diagnostic odds ratio,DOR)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91%(87%~93%)、83%(78%~87%)和51.04(23.33~111.66),AUC为0.9383,Q值为0.875 3,纳入文献稳定性较好。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能灵敏、准确地诊断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体层扫描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