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区总医院对中小医院护理帮带的做法及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祁静 张爱琴 +3 位作者 刘云 诸葛海鸿 孙琳 孙晓燕 《护理管理杂志》 2011年第4期300-301,共2页
目的探讨军区总医院对中小医院进行护理帮带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长期结对、跟踪随访等进行综合护理帮带。结果总医院先后接受25所医院40余人次的培训,累计派出护理专家20人次,帮助多所医院开展专科技术,先后有6... 目的探讨军区总医院对中小医院进行护理帮带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长期结对、跟踪随访等进行综合护理帮带。结果总医院先后接受25所医院40余人次的培训,累计派出护理专家20人次,帮助多所医院开展专科技术,先后有6名培训骨干担任了护士长。结论综合帮带可以促进中小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科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医院 中小医院 帮带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患者变换体位实践指南 被引量:7
2
作者 祁静 蒋琪霞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年第8期914-915,共2页
一、评估 在操作前,首先要评估患者的问题和需求,判断患者能否自主变换体位,是否需要帮助,使用何种工具协助。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状况、意识状态、活动能力、治疗需求、有无压疮发生的危险等。
关键词 变换体位 压疮 指南
原文传递
自噬在调控抗肿瘤药物耐药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3
作者 潘半舟 封冰 宋海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02-1307,共6页
恶性肿瘤通过多种机制产生肿瘤耐药。细胞自噬是在生理条件和病理条件下普遍存在的生理机制,不仅能参与维持细胞稳态,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肿瘤耐药密切相关。化疗药物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 恶性肿瘤通过多种机制产生肿瘤耐药。细胞自噬是在生理条件和病理条件下普遍存在的生理机制,不仅能参与维持细胞稳态,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肿瘤耐药密切相关。化疗药物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Akt/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I3K-Akt-mTOR)信号通路、活化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抑制mTOR激酶活性、诱导Beclin 1/Bcl-2复合物解耦联等途径,诱导肿瘤细胞自噬,影响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因此,抑制细胞自噬是对抗肿瘤耐药的潜在途径,抑制肿瘤细胞自噬联合化疗药物的应用,有望成为有效的肿瘤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凋亡 肿瘤 化疗 耐药
下载PDF
老年人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4
作者 于正洪 王苏莉 +1 位作者 史兆荣 谢昆岭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1357-1359,共3页
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而且其发病率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作为一特殊群体,我们必须了解老年人恶性肿瘤高发的原因、老年人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最新研究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关键词 老年人 恶性肿瘤 肿瘤治疗
下载PDF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 被引量:13
5
作者 汤士芳 郝瑾祎 +1 位作者 余利 祁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的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方法。方法结合临床护理工作,从护理团队、药物使用细则、患者知识教育等方面进行规范护理流程。结果 107例接受分子靶向治疗的患者,105例顺利完成治疗,另2例中断治疗。结论统一规范化... 目的探讨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的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方法。方法结合临床护理工作,从护理团队、药物使用细则、患者知识教育等方面进行规范护理流程。结果 107例接受分子靶向治疗的患者,105例顺利完成治疗,另2例中断治疗。结论统一规范化的护理流程管理能减少护理失误,提高患者用药安全,保证护理成果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治疗 规范 流程管理
下载PDF
肿瘤细胞p27^(kip1)蛋白错位分布和低表达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1
6
作者 管晓翔 陈龙邦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786-789,共4页
p27kip1(p27)蛋白是一种调控细胞周期并抑制细胞分裂的重要因子,p27是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DKI),参与细胞周期的负性调控,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p27被认为是人类多种肿瘤独立的预后因子和未来可能的肿瘤... p27kip1(p27)蛋白是一种调控细胞周期并抑制细胞分裂的重要因子,p27是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DKI),参与细胞周期的负性调控,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p27被认为是人类多种肿瘤独立的预后因子和未来可能的肿瘤治疗靶点。在多种肿瘤细胞内存在p27蛋白低水平表达,p27蛋白的功能异常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除了低丰度表达以外,在多种肿瘤细胞中p27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外,导致p27在肿瘤细胞内错位分布和低丰度表达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p27蛋白是一种功能广泛的细胞周期调节因子,除了可以和已知几乎所有的细胞周期素(cyclin)和细胞周期激酶(CDK)结合以外,还可以和包括CRM1、Nup50、Jab1和Skp2等在内的细胞核内外多种分子相互作用。推断p27发挥其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等生物学作用是受到以上多种相互作用的蛋白因子调控,这些因子在细胞周期不同的结合顺序和状态是发挥其广泛的生物学效应的分子基础,p27与适当的底物结合后,才能在适当的时间到达适当的细胞内位置并且发挥其生物学活性。因此认为,在肿瘤细胞p27存在和正常细胞不同的相互作用蛋白谱,并且由此决定了p27蛋白错位分布和低表达的可能机制,但是确切调控机制仍需进一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病理学 肿瘤蛋白质类 基因表示 综述文献
下载PDF
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甲基化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于正洪 王玉才 +1 位作者 马驰原 苏全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9期985-989,共5页
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是新近发现的新型候选抑癌基因,其正常表达能抑制肿瘤的发生。启动子区域CpG岛异常甲基化可以导致其失活,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RASSF1A的甲基化状态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望为肿瘤... 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是新近发现的新型候选抑癌基因,其正常表达能抑制肿瘤的发生。启动子区域CpG岛异常甲基化可以导致其失活,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RASSF1A的甲基化状态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望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而逆转RASSF1A的甲基化则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相关区域家族1A 抑癌基因 肿瘤 甲基化
下载PDF
80例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封冰 王锐 +5 位作者 陈一天 张群 王靖华 陈龙邦 褚晓源 宋海珠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919-923,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PNET)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治疗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01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pPNET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并随访其预后。结果 80例pPNET患者中男性44例... 目的探讨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PNET)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治疗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01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pPNET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并随访其预后。结果 80例pPNET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36例,中位年龄22.0岁;原发于头颈部8例、四肢40例、椎体2例、椎管内7例、锁骨2例、胸壁5例、肺部4例、纵隔3例、腹盆腔8例、肛周1例,多以进行性增大的局部包块起病。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指标,均通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41例(包括13例新辅助化疗)行完整切除术,39例仅行部分切除或活检术,所有患者均行化疗或放疗。截至2017年6月,全组死亡56例,中位总生存期为26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2%、54.3%、42.6%和28.5%。原发部位、肿块大小、有无远处转移、是否行完整切除与pPNET患者的总生存期有关,Cox多因素分析提示肿块大小和完整切除与否可作为判断pPNET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pPNET是一类多发于青少年的高度恶性肿瘤,侵袭性强,易转移和复发,依靠病理学诊断,及早发现、手术及综合治疗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肿瘤休眠期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于正洪 姜恩泽 +1 位作者 王新星 陈龙邦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72-175,共4页
肿瘤休眠是肿瘤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处于肿瘤休眠阶段中,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肿瘤休眠期细胞可能出现在肿瘤早期、微转移期和肿瘤微残留中。肿瘤休眠期细胞能在静止阶段和增殖阶段之间转换,可能是肿瘤转移和复发的原因。目前对该转换... 肿瘤休眠是肿瘤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处于肿瘤休眠阶段中,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肿瘤休眠期细胞可能出现在肿瘤早期、微转移期和肿瘤微残留中。肿瘤休眠期细胞能在静止阶段和增殖阶段之间转换,可能是肿瘤转移和复发的原因。目前对该转换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涉及血管生成、免疫应答、微环境中的各类因子和信号通路等。对肿瘤休眠期细胞进一步的研究可提供针对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治疗策略,对临床和科研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休眠期细胞 肿瘤转移
下载PDF
膜-细胞骨架连接分子Ezrin与肿瘤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敏(综述) 王靖华 陈龙邦(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42-546,共5页
Ezrin是埃兹蛋白/根蛋白/膜突蛋白(ERM)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Ezrin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提示其在肿瘤的浸润、转移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zrin通过改变肿瘤细胞运动、调节细胞间黏附、... Ezrin是埃兹蛋白/根蛋白/膜突蛋白(ERM)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Ezrin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提示其在肿瘤的浸润、转移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zrin通过改变肿瘤细胞运动、调节细胞间黏附、参与肿瘤细胞内信号转导、抑制细胞凋亡和调理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等方面,影响恶性肿瘤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ZRIN 细胞骨架 肿瘤转移
下载PDF
RUNX3基因甲基化在胃肠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芸 张有为 陈龙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新型抑癌基因RUNX3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因子,实验检测胃癌、大肠癌患者血清DNA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探讨其用于肿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留取42例胃癌、4... 目的新型抑癌基因RUNX3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因子,实验检测胃癌、大肠癌患者血清DNA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探讨其用于肿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留取42例胃癌、45例大肠癌、20例胃肠道良性病变及1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标本,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清RUNX3基因异常甲基化在胃癌中检出率为47.6%(20/42),在大肠癌中为40.0%(18/45),而20例胃肠道良性病变患者中仅有1例为不完全甲基化,占5.0%,10例健康志愿者中检出率为0,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tyonic antigen,CEA)、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之间无相关性。结论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胃癌和大肠癌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可望成为胃肠肿瘤早期诊断的新型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大肠癌 RUNX3 甲基化 分子标记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与肿瘤:抑制或促进? 被引量:6
12
作者 封冰 陈龙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2-536,545,共6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存在于骨髓等组织中的一种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非造血干细胞,具有对创伤及肿瘤组织较为特异的趋向性。MSCs与肿瘤微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一方面,MSCs可直接作用...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存在于骨髓等组织中的一种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非造血干细胞,具有对创伤及肿瘤组织较为特异的趋向性。MSCs与肿瘤微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一方面,MSCs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其生长;也可作为抗原提呈细胞,激活肿瘤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还可作为细胞载体,传递和表达多种抗肿瘤治疗因子,参与抗肿瘤药物的运输、免疫应答的激活以及新生血管的抑制。另一方面,MSCs强大的分化和增殖能力促使其参与肿瘤组织的构建;通过多种趋化因子作用引起肿瘤细胞表型变化,促进肿瘤恶性行为;MSCs具有类似"免疫豁免"效应,可对各主要类型的免疫细胞产生增殖和活化抑制作用,有助于肿瘤细胞逃逸;表达于MSCs表面的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可协同促进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生成,参与肿瘤侵袭、转移。MSCs尚具有恶变潜能,在某些条件下可自发转化为致瘤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载体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抗肿瘤血管治疗与肿瘤血管及微环境的正常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桂春 陈龙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I0005-I0008,共4页
抗肿瘤血管治疗的最初提出是由于发现肿瘤的生长有赖于肿瘤血管提供营养物质,然而临床研究发现单纯抗肿瘤血管治疗的疗效并不确定,但是将其与化疗或放疗序贯地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随着对肿瘤血管生成机制认识的加深,目前已... 抗肿瘤血管治疗的最初提出是由于发现肿瘤的生长有赖于肿瘤血管提供营养物质,然而临床研究发现单纯抗肿瘤血管治疗的疗效并不确定,但是将其与化疗或放疗序贯地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随着对肿瘤血管生成机制认识的加深,目前已认识到异常的肿瘤血管及肿瘤微环境是促血管生成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平衡发生偏斜的结果。研究者提出抗肿瘤血管治疗可以使得肿瘤间质促血管生成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恢复平衡,从而使肿瘤血管及其微环境发生暂时的正常化。在这种正常化的状态下,肿瘤血管抗转移的能力增强,肿瘤细胞的供血、供氧增加,并且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增强。肿瘤血管及其微环境发生正常化的理论,提升了抗肿瘤血管治疗的临床地位,为制定更合理的抗肿瘤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血管治疗 肿瘤血管生成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微小RNA与表观遗传调控:肿瘤治疗新策略 被引量:20
14
作者 封冰 陈龙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92-95,共4页
人类恶性肿瘤常有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紊乱,其机制可能涉及miRNA合成及加工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异常。miRNA自身亦可通过转录后水平调节DNA甲基转移酶表达或改变组蛋白修饰等多种途径参与构成表观遗传调控网络。文中综述miRNA... 人类恶性肿瘤常有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紊乱,其机制可能涉及miRNA合成及加工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异常。miRNA自身亦可通过转录后水平调节DNA甲基转移酶表达或改变组蛋白修饰等多种途径参与构成表观遗传调控网络。文中综述miRNA与表观遗传调控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影响,表观遗传学药物及外源性miRNA作为新型治疗工具在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表观遗传学 肿瘤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的组成及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许晶 管晓翔 《癌症进展》 2014年第2期144-148,共5页
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复杂环境,主要是由多种不同的细胞外基质和基质细胞组成。肿瘤微环境的成分与肿瘤细胞之间存在相互刺激作用,从而促进肿瘤进展和肿瘤细胞的转移。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和基质细胞通过两种方式共同演变:基质... 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复杂环境,主要是由多种不同的细胞外基质和基质细胞组成。肿瘤微环境的成分与肿瘤细胞之间存在相互刺激作用,从而促进肿瘤进展和肿瘤细胞的转移。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和基质细胞通过两种方式共同演变:基质变化导致上皮细胞转化,或者转化的上皮细胞可能以旁分泌方式激活基质细胞。肿瘤细胞引起细胞外基质重建,并参与肿瘤生长,进一步引起肿瘤侵袭和播撒。基因表达谱研究发现肿瘤基质中的动态变化有利于肿瘤细胞转移,以基质变化为标准的肿瘤分类能够预测其临床预后和转移靶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细胞外基质 基质细胞 肿瘤转移
下载PDF
叉头框蛋白M1在肿瘤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凯 冒晓蓓 褚晓源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26-1228,共3页
叉头框蛋白M1(forkhead box M1,Fox M1)属于Fox转录因子家族,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异常高表达,与多个癌基因信号通路相关,在肿瘤的发生、进展和转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Fox M1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一个新靶点。
关键词 叉头框蛋白M1 信号转导 肿瘤 FOXM1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在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鹏英 陈龙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885-889,共5页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是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刺激后获得的异质细胞,兼具有T淋巴细胞的强大抗瘤活性和自然杀伤细胞(NK)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杀瘤特点。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肿瘤浸润性淋巴...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是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刺激后获得的异质细胞,兼具有T淋巴细胞的强大抗瘤活性和自然杀伤细胞(NK)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杀瘤特点。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和CD3AK细胞相比,CIK细胞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在过继性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研究。文中综述了近年来C IK在与树突细胞、双特异性抗体、溶瘤病毒相互作用及在基因转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继性免疫治疗 杀伤细胞 树突细胞 双特异性抗体 溶瘤病毒 基因转染
下载PDF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海珠 陈龙邦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691-693,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PNET)的临床特征,以指导诊疗和评估预后。方法:收集我院23例pPNE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并随访其生存期。结果:男性13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为27.3岁,好发于... 目的:探讨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PNET)的临床特征,以指导诊疗和评估预后。方法:收集我院23例pPNE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并随访其生存期。结果:男性13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为27.3岁,好发于躯干、四肢和中轴软组织包括胸壁、脊柱旁和腹腔等,多以出现进行性增大的局部包块起病。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指标,依据病理学明确诊断,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全身化疗及局部放疗。平均生存期为15.9个月,年龄<16岁、原发于腹腔、不规范治疗的患者预后差。结论:pPNET是一种多发于青少年的高度恶性肿瘤,依靠病理学诊断,尽早发现,及时手术,辅以放化疗可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 诊断 治疗 生存期
下载PDF
Wnt信号通路拮抗因子DKK-3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陶累累(综述) 陈一天(审校)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752-755,共4页
Wnt信号通路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异常激活是许多肿瘤的重要特征。作为分泌性Wnt信号通路的拮抗因子Dickkopf相关蛋白-3(DKK-3),深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以及抑制Wnt信号通路的机制,对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具... Wnt信号通路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异常激活是许多肿瘤的重要特征。作为分泌性Wnt信号通路的拮抗因子Dickkopf相关蛋白-3(DKK-3),深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以及抑制Wnt信号通路的机制,对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DKK-3的生物学作用,参与肿瘤不同阶段的发展,以及DKK-3表达/DKK-3启动子甲基化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和分子靶点的潜在临床价值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信号通路 Dickkopf相关蛋白-3(DKK-3) 生物标志物 肿瘤治疗
下载PDF
以exosome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耿建 金洁 陈龙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9期838-840,844,共4页
exosom e是由细胞分泌至细胞外的膜性小囊泡,表面含有大量与其来源和功能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和脂质成分。如树突状细胞和肿瘤细胞分泌的exosom e可同时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Ⅱ分子、共刺激分子、热休克蛋白Hsp70-90和肿瘤抗... exosom e是由细胞分泌至细胞外的膜性小囊泡,表面含有大量与其来源和功能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和脂质成分。如树突状细胞和肿瘤细胞分泌的exosom e可同时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Ⅱ分子、共刺激分子、热休克蛋白Hsp70-90和肿瘤抗原,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能诱发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表现出与抗原呈递细胞相似的功能。exosom e作为一种亚细胞成分,在治疗肿瘤方面具有组成明确、活性稳定、安全有效和便于保存等优点,从而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OSOME 肿瘤 免疫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