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计量在医学影像设备质量控制和管理中的作用与价值 被引量:12
1
作者 付丽媛 倪萍 +4 位作者 陈自谦 陈建新 刘冰川 陈坚 李超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6年第1期117-119,共3页
阐述了医学计量在医学影像设备质量控制和管理中的作用与价值,指出了医学计量贯穿于医学影像设备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全过程及设备运行寿命周期的全过程,是医学影像设备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的技术基础和主要手段。分析了医学计量在影像设备... 阐述了医学计量在医学影像设备质量控制和管理中的作用与价值,指出了医学计量贯穿于医学影像设备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全过程及设备运行寿命周期的全过程,是医学影像设备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的技术基础和主要手段。分析了医学计量在影像设备质量控制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通过医学计量工作,确保影像设备安全良好运行,保证其诊断与治疗的可靠性与精确性,规避医疗风险,确保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计量 医学影像设备 质量控制与管理
下载PDF
影像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与价值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自谦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科学研究的任务是通过现象去认识本质,只有通过对大量现象的研究,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达到科学的认识。诊断疾病也是这样,疾病的真相需要基于大量临床资料的严密逻辑推理后得出。在获得组织病理学标本前,影像医学对器官改变的直接... 科学研究的任务是通过现象去认识本质,只有通过对大量现象的研究,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达到科学的认识。诊断疾病也是这样,疾病的真相需要基于大量临床资料的严密逻辑推理后得出。在获得组织病理学标本前,影像医学对器官改变的直接呈现使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变得更为直观和更有说服力。特别是功能与分子影像学的飞速发展,让人们的视野超越了形态学领域,并从功能与分子水平去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这对临床医学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循证医学 X线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骨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永岩 皮厚山 +2 位作者 许尚文 史震山 陈自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6期649-651,共3页
目的:探讨骨恶性淋巴瘤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29例患者均行相应部位X线及CT检查,17例行MRI检查。结果:X线、CT表现为骨质破坏溶骨型6例,浸润型12例,骨质硬化型3例... 目的:探讨骨恶性淋巴瘤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29例患者均行相应部位X线及CT检查,17例行MRI检查。结果:X线、CT表现为骨质破坏溶骨型6例,浸润型12例,骨质硬化型3例,混合型8例,包绕病骨生长并超越骨病变范围的软组织肿块14例,CT增强扫描呈中等均匀或不均匀强化;MRI表现为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12例,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X线对骨恶性淋巴瘤的检查有重要作用,其象牙椎、椎体多骨多灶性破坏、长骨溶骨性破坏等对本病有重要诊断价值。CT对本病的骨质破坏、硬化反应、骨膜反应、软组织侵犯等观察优于X线。MRI相对特征影像学特点为骨膜反应轻、T2WI稍高信号、软组织肿块较大、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MRI对淋巴瘤浸犯性破坏所致的早期骨质改变,以及发现骨髓的早期侵犯优于X线和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X线摄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骨侵犯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8
4
作者 许尚文 陈自谦 +2 位作者 钱根年 李天然 赵春雷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9期971-974,共4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骨侵犯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搜集资料完整且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骨侵犯9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该病主要发生于脊柱、股骨及骨盆,多侵犯单骨。9例中8例为单... 目的:总结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骨侵犯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搜集资料完整且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骨侵犯9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该病主要发生于脊柱、股骨及骨盆,多侵犯单骨。9例中8例为单骨发病、1例为多发,9例中8例为B细胞源性,1例为T细胞源性。X线及CT表现为溶骨型3例,浸润型5例,硬化型1例。病变在T1WI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呈等或稍高信号,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9例均合并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影。骨破坏范围广泛,但骨皮质破坏的范围相对小而软组织肿块大、骨膜反应轻,增强扫描多呈明显强化。结论:综合影像学检查能提高诊断符合率,有助于病变的定性、定位,在术前准备及术后疗效判断方面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淋巴瘤 非霍奇金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肾嫌色细胞癌的MSCT及MRI影像表现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陶磊 陈自谦 +2 位作者 张俊祥 倪萍 鹿丽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3年第6期75-78,共4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 m a g i n g,M R I)对肾嫌色细胞癌的(Chromophobe cell renal carcinoma,CCRC)的影像学表现,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 m a g i n g,M R I)对肾嫌色细胞癌的(Chromophobe cell renal carcinoma,CCRC)的影像学表现,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肾脏嫌色细胞癌病例,术前全部行MSCT(9例)及MRI(12例)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9例患者接受CT检查,均为单发病灶,2例平扫时可见钙化灶,平扫时病灶呈软组织密度,皮髓质期病灶强化程度均高于肾髓质,但不及肾皮质,7例表现为轻度到中度强化,2例表现为明显强化,其中1例表现为特征性的"8"字征;10例患者接受MR检查,均为单发病灶,8例病灶平扫T1WI上呈等低信号,T2WI及DWI上呈高信号,2例TWI、T2WI上均呈等信号,DWI上呈高信号,4例病灶表现明显强化,3例中度强化,3例轻度强化,MR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强化特点与MSCT类似。结论肾嫌色细胞癌MS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综合MSCT及MRI影像表现并分析其临床特征,可以与其他肾脏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嫌色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学兵 聂玫 +1 位作者 许尚文 刘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1911-1913,1921,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多种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多种影像学表现。结果 10例病灶均位于幕上,9例单发,1例多发,其中4例位于额叶,3例位于顶叶,额颞叶、丘脑... 目的探讨颅内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多种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多种影像学表现。结果 10例病灶均位于幕上,9例单发,1例多发,其中4例位于额叶,3例位于顶叶,额颞叶、丘脑及颞叶各1例。3例实性,其中1例明显强化,2例中度强化;4例囊实性,其中1例实性部分明显强化,2例中度强化,1例轻度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3例囊性,均呈明显环形强化。6例行MRS检查,MRS示病灶Cho/NAA比值明显升高,但囊性肿瘤Cho/NAA比值低于实性或囊实性肿瘤。3例患者行CT检查,病灶表现为低密度,均出现条索状钙化灶。结论尽管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多样,但仍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多种影像学技术可以提高诊断,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 影像学表现 脑肿瘤
下载PDF
窦汇区影像解剖的虚拟现实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世清 王守森 +3 位作者 高进喜 荆俊杰 马明 薛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观察颅内窦汇(Torcular herophili,TH)区解剖及变异的价值。方法对45例未累及TH区结构的颅内脑膜瘤患者,以及21例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患者,行3D CE-MRV检查,再在VR工作站重建TH,观察其构成及...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观察颅内窦汇(Torcular herophili,TH)区解剖及变异的价值。方法对45例未累及TH区结构的颅内脑膜瘤患者,以及21例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患者,行3D CE-MRV检查,再在VR工作站重建TH,观察其构成及引流特点。结果根据上矢状窦(Superior sagittal sinus,SSS)、直窦(Straight sinus,StS)和双侧横窦(Transverse sinus,TS)的吻合关系,TH区VR解剖形态分为3型:Ⅰ型18例,Ⅱ型15例,Ⅲ型33例。根据SSS汇入TS的方式分为4型:Ⅰ型18例,Ⅱ型26例,Ⅲ型17例,Ⅳ型5例。根据StS汇入TS的方式分为4型:Ⅰ型18例,Ⅱ型23例,Ⅲ型7例,Ⅳ型18例。TS引流优势表现为右侧为主25例,左侧为主9例,基本相等32例。结论 TH区解剖变异性较大,VR技术是观察TH区解剖的有效方法,有助于了解TH区的解剖和引流特点,对临床诊断及TH区手术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汇 解剖 三维重建 虚拟现实
原文传递
肝移植术后并发胆道狭窄和胆泥淤积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永岩 杨熙章 +2 位作者 杨利 陈自谦 张志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7期704-706,共3页
目的:评价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和胆泥淤积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对39例肝移植术后并发胆道狭窄和胆泥淤积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T型管胆道造影、CT和MRI检查诊断胆道狭窄伴胆泥形成39例,38例介入治... 目的:评价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和胆泥淤积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对39例肝移植术后并发胆道狭窄和胆泥淤积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T型管胆道造影、CT和MRI检查诊断胆道狭窄伴胆泥形成39例,38例介入治疗后胆道梗阻症状明显缓解;1例介入治疗后胆道梗阻症状未明显改善,后行外科胆管修补术。结论:T型管胆道造影或直接经皮胆道造影对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和胆泥淤积诊断特异性及敏感性最高,放射介入和内镜介入技术对其均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胆道狭窄 胆泥淤积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大脑半球成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囊性变的影像特点及其手术学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帆 张雪林 +4 位作者 钟群 张玉忠 昌仁民 曲华丽 徐昕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2-364,共3页
目的总结成年人幕上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几种囊变形式的影像学特点,探讨其在外科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并有完整手术资料的15例幕上成年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术前、术后及随访影像素材,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与病理所见对照... 目的总结成年人幕上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几种囊变形式的影像学特点,探讨其在外科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并有完整手术资料的15例幕上成年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术前、术后及随访影像素材,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与病理所见对照。结果15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均发生于双侧大脑半球。发病年龄21~52岁,平均28.5岁。影像表现分为五型:2例单纯囊肿囊壁无强化型,5例囊壁明显强化型,2例囊实混合型,4例囊肿伴壁结节型,2例坏死囊变型(假囊肿型)。结论发生于大脑半球的成年组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同样易发生囊性变。低级别胶质瘤亦可发生明显强化。MRI水抑制序列有助于勾勒囊壁无强化型的手术范围。其余四型有强化程度不等的瘤体或囊壁,可彻底切除强化部分,而酌情保留无强化囊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毛细胞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颅骨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尚文 陈自谦 +2 位作者 成官迅 钱根年 肖慧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35-737,共3页
关键词 良性骨肿瘤 肿瘤样病变 影像学诊断 颅骨 影像学表现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准确性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质量控制与管理前后影像质量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付丽媛 倪萍 +5 位作者 梁永刚 陈自谦 钟群 黄淑贞 刘冰川 陈建新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7期22-24,共3页
目的:对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质量控制前、后的影像质量进行评价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全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的636名受检者乳腺资料,其中质量控制前、后乳腺X射线影像资料分别为248名和388名,得出质量控制前、后两组图像的甲... 目的:对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质量控制前、后的影像质量进行评价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全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的636名受检者乳腺资料,其中质量控制前、后乳腺X射线影像资料分别为248名和388名,得出质量控制前、后两组图像的甲级片率、乙级片率、丙级片率和废片率,并对非甲级片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实施质量控制后,乳腺摄影图像甲级片率由质量控制前的74.5%上升到90.5%。结论:通过质量控制与管理,乳腺X射线摄影图像质量明显提高,从而为临床提供高质量影像资料,减少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 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 影像质量
下载PDF
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清清 陈自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4期662-665,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al angiomyolipomas,EAML)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肝EAML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其中3例行MRI平扫和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5例行C... 目的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al angiomyolipomas,EAML)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肝EAML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其中3例行MRI平扫和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5例行CT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1例同时行CT和MR检查。9例均误诊,其中6例术前误诊为肝癌,1例误诊为血管瘤,1例误诊为局灶性结节增生(FNH),1例误诊为转移瘤。结果 9例肝EAML均为单发的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楚;6例位于肝右叶,3例位于肝左叶。CT平扫呈稍低密度;MRI平扫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少数可均匀明显强化,6例动脉期可见早期引流静脉,8例动脉期或门脉期中央或周边可见明显强化的粗大畸形的血管;强化方式为快进快出或快进慢出。结论 EAML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对术前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诊断有赖于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脑细胞胶质瘤的多模态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学兵 陈自谦 +1 位作者 许尚文 刘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9期1533-1536,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多种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免疫组化证实的24例节细胞胶质瘤的多种影像学表现。结果 24例病灶均为单发,21例位于幕上,其中9例位于颞叶,7例位于额叶,额颞叶2例,额顶叶、丘脑及顶叶各1例。3例位于幕... 目的探讨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多种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免疫组化证实的24例节细胞胶质瘤的多种影像学表现。结果 24例病灶均为单发,21例位于幕上,其中9例位于颞叶,7例位于额叶,额颞叶2例,额顶叶、丘脑及顶叶各1例。3例位于幕下,脑干、四脑室及延髓各1例。囊实性21例,实性2例,囊性1例。增强后囊性成分未见强化,囊壁及实性成分不强化或轻中度强化。MRS示实性部分Cho/Cr及NAA/Cr降低,Cho/NAA升高。7例患者行CT或PET-CT检查,病灶表现为等低密度,5例出现明显钙化灶。4例PET-CT上表现为低代谢。结论节细胞胶质瘤影像学表现多样,但仍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多种影像学技术可以提高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细胞胶质瘤 多模态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数字化影像学科建设与管理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自谦 倪萍 《中国数字医学》 2008年第5期55-58,共4页
随着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的引进和使用,医学影像学已成为临床医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而将这些数字化影像设备完全网络化、信息化,首先要依赖近年来标准化协议基础上的医学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 随着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的引进和使用,医学影像学已成为临床医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而将这些数字化影像设备完全网络化、信息化,首先要依赖近年来标准化协议基础上的医学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的应用。此外,PACS还要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和放射信息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进行集成整合,相互协同。这样,就实现了以PACS为轴心,将现代化医院和学科推进至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水平,逐步形成了取代传统模式影像科的趋势,对学科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科 数字化设备 医学图像存档与传输 质量控制与管理 学科建设
下载PDF
大型X线影像设备专用水冷机的改造与革新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丽媛 陈坚 +3 位作者 李超 刘冰川 陈建新 陈自谦 《中国医疗设备》 2011年第12期99-100,共2页
本文介绍了对大型X线影像设备专用水冷机的改造与革新。经改造与革新后的水冷机性能稳定,冷却效率高,噪声小,体积小,节能环保,造价低,不但节约了成本,节省了维修时间,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转,同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 大型X线影像设备 水冷机 改造与革新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的影像与病理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锦良 李天然 +3 位作者 钱根年 陈自谦 郑春雨 李铭山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CAVM)CT、MRI、CTA、MRA、DSA等影像学表现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收集脑动静脉畸形75例,以手术病理及DSA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CT、MRI、CTA、MRA、DSA影像学表现,分析各种影像手段的优缺点。结果CT诊断AVM的敏感性...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CAVM)CT、MRI、CTA、MRA、DSA等影像学表现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收集脑动静脉畸形75例,以手术病理及DSA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CT、MRI、CTA、MRA、DSA影像学表现,分析各种影像手段的优缺点。结果CT诊断AVM的敏感性为89.3%(67/75),MR诊断AVM的敏感性为96%(72/75)。CT呈团块状、蜂窝状、结节状或条索状;MR呈蚯蚓状或线样无信号流空血管影;CT发现钙化及超早期出血较MR敏感,MR对血肿的分期敏感。CTA、MRA、DSA可见瘤巢、引入动脉影及引流静脉影,CTA、MRA分辨率不及DSA,DSA对AVM内部结构的显示不及CTA、MRA。影像学表现可以反映脑动静脉畸形的大体病理结构。结论不同的影像手段对AVM的诊断各具有价值,结合不同的影像手段完全可以达到诊断定性的目的,影像表现可以反映AVM大体病理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CT CTA MRI MRA DSA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轻型创伤性脑损伤的影像学研究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娟 肖慧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6年第1期45-51,共7页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每年大概有1000万人罹患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1],它是导致青壮年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2]。在美国,约80﹪的TBI为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TBI)[3]。绝大多...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每年大概有1000万人罹患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1],它是导致青壮年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2]。在美国,约80﹪的TBI为轻型创伤性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TBI)[3]。绝大多数m TBI是一种良性发展过程,即在没有接受系统性治疗的情况下,脑功能可以自发恢复[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 功能成像 脑血流灌注成像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影像表现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邓凯吉 陈自谦 +1 位作者 胡永利 陈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影像表现,以期进一步提高PTL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PTL患者的影像表现,其中5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同时行MRI平扫及全身^(18)F-FDG PET/CT检查。结果 6例患者均以发现...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影像表现,以期进一步提高PTL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PTL患者的影像表现,其中5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同时行MRI平扫及全身^(18)F-FDG PET/CT检查。结果 6例患者均以发现颈部肿物就诊,病理证实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3例合并有桥本甲状腺炎。病灶侵及甲状腺一侧叶4例,侵及甲状腺双侧叶及峡部1例,侵及甲状腺单侧叶及峡部1例。CT表现为单发结节型2例,多发结节型1例,弥漫肿大型3例。CT平扫6例病灶均呈稍低密度,5例密度大致均匀,1例病灶内可见钙化。增强扫描5例病灶呈均匀、轻中度强化。2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MRI病灶T_1WI呈等信号,T_2WI呈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PET/CT病灶表现为高代谢。6例患者术前全部误诊。结论 PTL容易误诊,其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其最终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的多模态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应行 陈自谦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1期2033-2036,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的认知障碍、行为改变和记忆力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A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尸检结果揭示了AD的主要病理特征是淀粉样蛋白沉积、神经纤维缠结和老年斑的形成等。多模态影像技术可对AD的结构...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的认知障碍、行为改变和记忆力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A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尸检结果揭示了AD的主要病理特征是淀粉样蛋白沉积、神经纤维缠结和老年斑的形成等。多模态影像技术可对AD的结构、功能及代谢情况进行评价,有利于对其早期诊断及病理生理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多模态影像学在A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结构影像学 功能影像学 代谢影像学
下载PDF
Slot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摄影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付丽媛 梁永刚 +4 位作者 陈自谦 刘冰川 陈建新 陈坚 李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6期480-482,共3页
目的观察Slot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检查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拟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前行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检查。采用Slot技术,通过一次连续数秒曝光获得包含双髋关节至踝关节的双下肢全长负重位... 目的观察Slot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检查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拟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前行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检查。采用Slot技术,通过一次连续数秒曝光获得包含双髋关节至踝关节的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影像。结果 36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成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检查,其中膝关节内翻畸形34例,外翻畸形2例。所摄X线片中,患者双髋关节、股骨、膝关节、胫腓骨及踝关节均显示良好,可为术前计划提供可靠依据。结论采用Slot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检查技术对拟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术前检查,能够清晰显示双下肢全长,对术前计划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关节 双下肢全长影像 放射摄影术 X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