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期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对局部晚期前列腺癌乏力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骆华春 傅志超 +5 位作者 冯静 程惠华 雷勇 廖绍光 沈志勇 李睿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2-507,共6页
目的评价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对局部晚期前列腺癌乏力症状的影响。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采用同期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采用FSI(Fatigue Symptom Inventory)量表进行长期问卷随访,调查时间分别为治疗... 目的评价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对局部晚期前列腺癌乏力症状的影响。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采用同期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采用FSI(Fatigue Symptom Inventory)量表进行长期问卷随访,调查时间分别为治疗前(A)、治疗结束后(B)、治疗结束3月(C)、12月(D)、24月(E)、36月(F)、48月(G)。随访内容包括疲劳程度、对生活质量影响程度及上周疲劳持续时间3个维度。Logistic多分类回归模型评价危险因素。结果共97例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纳入研究。中位随访时间43.9月。乏力指数与PSA水平、Gleason评分、ECOG评分及文化程度相关(P<0.05);年龄和临床分期与乏力指数无关(P>0.05);多分类回归分析显示P S A水平和E C O G评分是癌症相关性乏力的独立危险因素。疲劳程度在各个随访时间点未体现出差异(P>0.05),但最严重疲乏程度发生在时间点B和C;时间点C、D、E、F和G的疲乏对生活影响积分均高于基线评价,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对日常活动影响积分、注意力积分和情绪积分。疲乏持续时间呈现波动状态,时间点D、E、F呈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OG评分高、Gleason≥8分、PSA>20ng/ml、且文化程度高的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在接受同期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后,要关注乏力对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在对日常活动、注意力和情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癌症相关性乏力 放射治疗 内分泌治疗
下载PDF
CT引导下三维腔内后装放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傅志超 林贵山 +3 位作者 李东石 吴建勇 王凯 程惠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07-709,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三维腔内后装放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行CT引导下三维腔内后装放疗为实验组,同期选择60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行常规腔内后装放疗为对照组,二组均行盆腔外照...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三维腔内后装放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行CT引导下三维腔内后装放疗为实验组,同期选择60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行常规腔内后装放疗为对照组,二组均行盆腔外照射及常规顺铂每周同步化疗。治疗结束3个月后比较二组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实验组完全缓解48例(80.0%),部分缓解12例(20.O%);对照组完全缓解31例(51.7%),部分缓解24例(4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毒副反应主要为急性放射性肠炎及骨髓抑制,但两’组间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三维腔内后装放疗技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好,治疗更加精确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CT图像引导 三维腔内后装放疗
下载PDF
子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3
作者 沈志勇 林建海 +4 位作者 廖绍光 王玲 程惠华 付志超 骆华春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903-908,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6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均制定IMRT和3DCRT两种放疗计划,随机分为IMRT组和3DCRT组进行放疗,IMRT组行5野6MV-X射线放疗,3DCR...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6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均制定IMRT和3DCRT两种放疗计划,随机分为IMRT组和3DCRT组进行放疗,IMRT组行5野6MV-X射线放疗,3DCRT组行4野6MV-X射线盒式照射,处方剂量均为95%计划靶区体积(PTV)为45 Gy/25 f/5 W。评价PTV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分布特点;随访两组OAR的急慢性放射性损伤,计算两组3年生存率。结果 IMRT组PTV的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分别为0.80±0.03、1.10±0.01,3DCRT组分别为0.58±0.19、1.09±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膀胱前壁的V_(10)、V_(20)、V_(30)、V_(40)和V_(45)均低于3D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直肠后壁的V_(20)、V_(30)、_(40)和V_(45)均低于3D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直肠和膀胱的急性和慢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低于3D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3年生存率为83.3%,3DCRT组为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TV的CI、HI及保护OAR如膀胱前壁、直肠后壁上,IMRT优于3DC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下载PDF
同期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对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骆华春 傅志超 +5 位作者 冯静 程惠华 雷勇 廖绍光 沈志勇 李睿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939-942,共4页
目的:探讨同期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对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机体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92例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内分泌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组和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radiotherapy plus androgen ... 目的:探讨同期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对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机体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92例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内分泌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组和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radiotherapy plus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RT+ADT)组,ADT组方案:口服比卡鲁胺片50mg/次,1次/d,皮下注射醋酸戈舍瑞林3.6mg/次,1次/28d;RT+ADT组方案:肿瘤体积靶区2.2Gy/f,1次/d,每周5次,共31次,前列腺病灶肿瘤剂量68.2Gy。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比较健康人群与内分泌治疗组、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二者的差异。结果:健康对照组CD3+、CD4+、CD8+均高于ADT组和RT+ADT组基线评价和治疗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ADT组和RT+ADT组治疗后CD3+、CD4+、CD8+较基线评价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RT+ADT组在治疗结束后CD3+、CD4+、CD4+/CD8+均高于ADT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CD8+低于A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同期调强放射联合内分泌治疗可在近期内改善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放射治疗 T淋巴细胞 NK细胞 内分泌治疗
下载PDF
52例局部晚期胰腺癌三维适形放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原锦 董红霞 +4 位作者 程惠华 李东石 林贵山 赖红斌 傅志超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698-699,702,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52例局部晚期胰腺癌经临床确诊不能手术患者采用三维适形同中心铅挡块放射治疗。肿瘤最大径小于5cm,单次剂量5~8Gy,隔日1次,DT45~56Gy;肿瘤最大径大于5cm,单次剂量2...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52例局部晚期胰腺癌经临床确诊不能手术患者采用三维适形同中心铅挡块放射治疗。肿瘤最大径小于5cm,单次剂量5~8Gy,隔日1次,DT45~56Gy;肿瘤最大径大于5cm,单次剂量2.5~3Gy,每日1次,DT55~60Gy。结果:放疗后3~6个月行CT复查,CR20%(10/50),PR58%(29/50),NC18%(9/50),PD8%(4/50),总有效率(CR+PR)78%(39/50)。腹痛缓解率82%(23/28),黄疸消退率83%(10/12),1年生存率64%,2年生存率16%。副反应主要为轻度的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16例出现血象下降;2例放疗后出现十二指肠溃疡;1例出现肠梗阻。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姑息止痛效果好,退黄作用快,毒副反应轻,能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胰腺癌 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下载PDF
甘氨双唑钠对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再程放疗的增敏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程惠华 傅志超 +1 位作者 林贵山 赖红斌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CMNa)对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再程放疗的放射增敏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2001-07/2003-06,收治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行再程放疗的患者46例,均为首程放疗结束后疗效达到基本痊愈或明显缓解者,一段时间后又...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CMNa)对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再程放疗的放射增敏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2001-07/2003-06,收治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行再程放疗的患者46例,均为首程放疗结束后疗效达到基本痊愈或明显缓解者,一段时间后又出现吞咽情况恶化等临床症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复发,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单放组,每组23例,研究组:CMNa800mg/m^2,用生理盐水100mL稀释溶解后静脉输入,输入结束后60min内进行放射治疗,3次/wk,从再程放疗开始连续用药至放疗结束.两组患者均采用加速器6MV-X线,体外等中心常规放疗或三维适形放疗,每次2Gy,5次/wk,照射剂量50~66Gy.对比两组近期疗效、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毒副反应差别.进行X线和CT检查客观评价.结果:研究组近期有效率(CR+PR)73.9%,单放组为43.5%(P〈0.05).两组的1,2,3a局控率分别为65.2%,39.1%,30.4%和43.5%,17.4%,8.7%(P〈0.05);1,2,3a生存率分别为87.0%,47.8%,34.8%和69.6%,21.7%,13.0%(P〈0.05).结论:CMNa可以增加食管癌放疗后复发病灶的放射敏感性,放疗合并使用CMNa可提高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的近期疗效、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复发 放射治疗 增敏剂
下载PDF
血红蛋白浓度与中晚期食管癌放疗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林贵山 陈建英 +2 位作者 程惠华 傅志超 李东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509-512,共4页
目的:分析血红蛋白浓度对中晚期食管癌放疗疗效的影响。方法:1997年1月~1998年12月,经病理证实、接受根治性放疗的106例初治中晚期食管癌病例,采用6MV或者18MVX射线放射治疗,食管癌原发灶剂量60~70Gy,区域淋巴结剂量50~60Gy。放射治... 目的:分析血红蛋白浓度对中晚期食管癌放疗疗效的影响。方法:1997年1月~1998年12月,经病理证实、接受根治性放疗的106例初治中晚期食管癌病例,采用6MV或者18MVX射线放射治疗,食管癌原发灶剂量60~70Gy,区域淋巴结剂量50~60Gy。放射治疗前、后均测定血红蛋白量。先进行局部控制时间、生存时间与相关影响因素的COX回归分析,得出其相关影响因素。放射治疗后根据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分为二组(血红蛋白升高组及血红蛋白降低组),分析放疗前后血红蛋白浓度及变化值对局部控制率、生存率的影响。结果:病变长度、淋巴结转移与否、大体病理类型和放疗后血红蛋白浓度/放疗前后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值为食管癌放疗后局控时间和生存时间的相关影响因素。放疗后血红蛋白浓度和放疗前后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值明显影响食管癌的局控率和生存率。结论:食管癌放疗过程中,血红蛋白浓度逐渐升高者,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优于降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食管肿瘤 放射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中晚期前列腺癌同期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骆华春 程惠华 +2 位作者 林贵山 傅志超 李东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1024-1027,共4页
目的观察中晚期前列腺癌同步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7例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同步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2.2~2.4Gy/f,每天1次,每周5次,共31次,DT 70~75Gy;放疗第1天起口服氟他胺0.25g/次... 目的观察中晚期前列腺癌同步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7例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同步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2.2~2.4Gy/f,每天1次,每周5次,共31次,DT 70~75Gy;放疗第1天起口服氟他胺0.25g/次,每天3次。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分析影响放射性直肠损伤的因素。结果 67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获CR 21例、PR 37例、SD 9例,总有效率(RR)为86.5%。随访时间为12.5~99.6个月,6例失访。随访满5年者(包括随访5年内死亡患者)共39例,其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0%、80.5%,3、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2.0%、63.0%。肿瘤GTV≥141cm3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6.7个月,较GTV<141cm3者的56.9个月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全组患者白细胞减少和血红蛋白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91.0%、89.6%,急性肝损伤为3.0%,急性放射性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分别为100.0%和95.5%。肿瘤GTV体积是影响放射性直肠损伤的因素(P<0.05)。结论同步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可耐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放射治疗 内分泌治疗 预后
下载PDF
食管癌放疗胸骨受照射剂量与骨髓抑制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朱云云 陈杰 +4 位作者 程惠华 李东石 林贵山 傅志超 朱锦锋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555-556,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疗胸骨受照射剂量与发生骨髓抑制的关系。方法:在我院行放疗的43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放疗过程中血象变化情况分为骨髓抑制组和无骨髓抑制组,比较两组的胸骨受照射剂量。结果:骨髓抑制组胸骨受照射剂量中Dmean、V20、V30...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疗胸骨受照射剂量与发生骨髓抑制的关系。方法:在我院行放疗的43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放疗过程中血象变化情况分为骨髓抑制组和无骨髓抑制组,比较两组的胸骨受照射剂量。结果:骨髓抑制组胸骨受照射剂量中Dmean、V20、V30、V40分别为2824.5cGy、66.56%、51.84%、21.95%;无骨髓抑制组胸骨Dmean、V20、V30、V40分别为1882.5cGy、45.17%、25.55%、8.72%。两组胸骨Dmean、V20、V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抑制的发生与胸骨受照射剂量正相关,食管癌放疗过程中应当注意对胸骨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受照射剂量 骨髓抑制 食管癌 放疗
下载PDF
全脑照射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剂量学对比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杰 朱云云 +1 位作者 陈明东 林芳明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6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全脑照射采用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剂量学的差异。方法:对14例全脑照射患者分别采用调强放疗技术和常规放疗技术制作放疗计划,比较2个计划靶区适形度指数(com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和各个危... 目的:对比分析全脑照射采用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剂量学的差异。方法:对14例全脑照射患者分别采用调强放疗技术和常规放疗技术制作放疗计划,比较2个计划靶区适形度指数(com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和各个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结果:调强放疗靶区CI优于常规放疗,靶区HI劣于常规放疗;在皮肤、脑干、视交叉、眼晶体最大剂量(D_(max))和平均剂量(D_(mean))方面,常规放疗优于调强放疗;2种放疗技术在眼球、视神经、垂体D_(max)和D_(mean)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目前的治疗条件下,全脑照射调强放疗技术与常规放疗技术相比,没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照射 调强放疗 常规放疗 剂量学
下载PDF
门冬氨酸鸟氨酸在原发性肝癌放疗时放射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傅志超 程惠华 +1 位作者 李东石 林贵山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220-222,共3页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在原发性肝癌放疗时的保肝作用。方法选择经细胞学、影像学及AFP等明确诊断为肝癌并且已为中晚期而不宜手术治疗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三维适形放疗的前后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并设立对照组,通过生化...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在原发性肝癌放疗时的保肝作用。方法选择经细胞学、影像学及AFP等明确诊断为肝癌并且已为中晚期而不宜手术治疗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三维适形放疗的前后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并设立对照组,通过生化检测观察原发性肝癌放疗同时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的肝功能改变。结果门冬氨酸鸟氨酸对放射治疗的肝癌病人的肝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病人放疗后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胆红素有所升高,但能较快恢复正常。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可以防治放射性肝损伤,保护和促进肝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增加对放疗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门冬氨酸鸟氨酸 适形放疗 放射性肝损伤
下载PDF
盐酸吉西他滨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季洪兵 陈忠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537-540,共4页
目的评价盐酸吉西他滨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3年6月福州总医院收治的初治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12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盐酸吉西他滨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A组,n=56)和吉西他... 目的评价盐酸吉西他滨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3年6月福州总医院收治的初治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12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盐酸吉西他滨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A组,n=56)和吉西他滨单药治疗(B组,n=66)。记录治疗后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毒副反应及死亡时间。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A组治疗后有效率67.8%(38/56),B组治疗后有效率22.7%(15/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1,P<0.01);A组止痛有效率95.8%,B组止痛有效率7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9,P<0.01);A组1年生存率58.9%(33/56),2年生存率28.6%(16/96),中位生存时间12.8个月,B组1年生存率31.8%(21/66),2年生存率10.6%(7/66),中位生存时间7.9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9.03、6.39、15.51,P值均<0.01)。结论盐酸吉西他滨联合立体定向放疗具有较好的近远期疗效,毒副反应能够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放射外科手术 药物疗法 治疗结果
下载PDF
2个治疗计划系统调强放疗剂量验证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杰 朱云云 朱锦锋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2年第9期111-112,共2页
目的 :通过比较Xio和Oncentra MasterPlan 2个治疗计划系统调强放疗剂量验证的结果,评价它们应用于临床的准确性。方法:用IBA二维电离室矩阵MatriXX分别采集Xio和Oncentra MasterPlan系统的鼻咽癌调强照射野数据,并用IBA Omnipro I’mRT... 目的 :通过比较Xio和Oncentra MasterPlan 2个治疗计划系统调强放疗剂量验证的结果,评价它们应用于临床的准确性。方法:用IBA二维电离室矩阵MatriXX分别采集Xio和Oncentra MasterPlan系统的鼻咽癌调强照射野数据,并用IBA Omnipro I’mRT1.6软件分析处理。结果:Xio系统62个照射野3 mm 3%通过率均值为95.4%,3 mm 5%为98.4%;Oncentra MasterPlan系统75个照射野3 mm 3%通过率均值为92.8%,3 mm 5%为95.8%。二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个治疗计划系统都可以应用于临床调强放疗,Xio系统的准确性要优于Oncentra MasterPlan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剂量验证 Gamma通过率 Xio Oncentra MasterPlan
下载PDF
前列腺癌调强放疗中直肠充盈状态对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应文敏 廖绍光 +3 位作者 傅志超 冯静 雷勇 程惠华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810-813,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调强放疗(IMRT)中直肠充盈状态对靶区及危及器官(OAR)的影响。方法选取15例局限期前列腺癌IMRT患者,在直肠充盈和排空状态下采集2次盆腔定位CT图像,由同一高年资放疗医师勾画靶区及OAR(如直肠、膀胱、股骨头)后,由同一...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调强放疗(IMRT)中直肠充盈状态对靶区及危及器官(OAR)的影响。方法选取15例局限期前列腺癌IMRT患者,在直肠充盈和排空状态下采集2次盆腔定位CT图像,由同一高年资放疗医师勾画靶区及OAR(如直肠、膀胱、股骨头)后,由同一高年资放疗物理师在相同处方剂量下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将2种直肠充盈状态下的靶区和OAR剂量学参数进行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当定位和实际治疗时直肠体积一致(排空或充盈状态),直肠不同体积状态对靶区、膀胱及股骨头剂量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出现本试验假设的CT定位时为直肠排空状态而实际治疗时为直肠充盈状态,放疗靶区的平均剂量、均匀指数、适形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受照射剂量增加,直肠平均剂量、V50和V70增加56%、58%和288%(P<0.05);膀胱及股骨头剂量学参数则不受直肠状态的影响(P>0.05)。结论前列腺癌IMRT治疗期间直肠保持充盈状态一致能保证放疗计划得到很好的执行,反之当定位与放疗期间直肠充盈状态不一致时,放疗靶区及直肠剂量学将出现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调强放射治疗 直肠充盈状态 危及器官 剂量学
下载PDF
恶性肿瘤放疗后诱发带状疱疹20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原锦 程惠华 +1 位作者 李东石 林贵山 《南京部队医药》 2002年第6期45-,共1页
治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放疗常常使恶性肿瘤的带状疱疹病增加,我院1985年1月至1995年12月在对恶性肿瘤放疗的患者中发生20例带状疱疹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 免疫功能损伤 带状疱疹
下载PDF
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宫颈癌放疗抵抗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凤玫 傅志超 程惠华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探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宫颈癌放疗残留癌组织与放疗前宫颈癌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收集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3例,分别获取放疗至50 Gy残留癌组织和放疗前癌组织,通过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出放疗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应用荧... 目的探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宫颈癌放疗残留癌组织与放疗前宫颈癌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收集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3例,分别获取放疗至50 Gy残留癌组织和放疗前癌组织,通过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出放疗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应用荧光定量PCR对部分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显示,放疗后残留癌组织表达上调3倍以上的基因有111个,表达下调3倍以上基因有127个。这些基因主要涉及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调控、细胞粘附、细胞凋亡及自噬、细胞能量代谢、血管生成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等功能。荧光定量PCR证实CXCL12、CD74、FGF7、COL14A1、ATM和CD44基因在放疗后表达明显上调(P<0.05),而PRC1、RAD54L基因在放疗后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基因表达谱芯片能筛选出宫颈癌放疗抵抗差异表达基因,为放疗敏感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表达谱芯片 放疗抵抗
下载PDF
心理疏导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玉荣 郦娜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7期626-628,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放疗科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心理疏导,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放疗科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心理疏导,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在治疗前后分别对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问卷。结果干预组在情绪和记忆功能、角色功能、口干、颈部皮肤损伤、体重下降方面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身体功能、生存质量自我评价、经济状况、张口困难和声音嘶哑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心理疏导能明显降低放疗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疏导 鼻咽癌 放射治疗 生活质量 护理
下载PDF
脑干肿瘤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骆华春 李东石 +2 位作者 程惠华 林贵山 傅志超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脑干肿瘤(BSG)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对17例BSG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疗剂量36~60 Gy。结果随访中位时间为30.2个月。随访率为100.0%。总缓解率为82.0%,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4%、52.9%、41.2%,复发47... 目的探讨脑干肿瘤(BSG)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对17例BSG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疗剂量36~60 Gy。结果随访中位时间为30.2个月。随访率为100.0%。总缓解率为82.0%,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4%、52.9%、41.2%,复发47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力状况评分、国际预后指数评分、肿瘤分型、初治症状、肿瘤部位和照射剂量与患者预后相关。结论对脑干肿瘤患者,应用单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较好。放疗剂量≥50 Gy是可行的。局限型肿瘤、体力状况较好者、预后指数较高及初始未出现头晕症状患者的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肿瘤 适形放射治疗 预后
下载PDF
长段食管癌的放疗报导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锦泰 原锦 +2 位作者 李东石 林敏 陈灿辉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64-264,共1页
长段食管癌的放疗报导王锦泰,原锦,李东石,林敏,陈灿辉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确诊时70—80%病例属于中晚期,手术难度大,以放射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的近期疗效。现将本院1977年8月到1988年8月经放射治疗的长段食管... 长段食管癌的放疗报导王锦泰,原锦,李东石,林敏,陈灿辉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确诊时70—80%病例属于中晚期,手术难度大,以放射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的近期疗效。现将本院1977年8月到1988年8月经放射治疗的长段食管癌312例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下载PDF
2种头肩固定架对鼻咽癌调强放疗剂量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明东 陈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2期240-242,共3页
目的比较2种头肩固定架对鼻咽癌调强放疗剂量影响的差异。方法分析30例应用有机玻璃头肩固定架和30例应用碳纤维头肩固定架的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的患者,比较在体表轮廓包含头肩固定架后肿瘤靶区PGTVnx处方剂量D_(95)(95%的靶体积受照剂... 目的比较2种头肩固定架对鼻咽癌调强放疗剂量影响的差异。方法分析30例应用有机玻璃头肩固定架和30例应用碳纤维头肩固定架的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的患者,比较在体表轮廓包含头肩固定架后肿瘤靶区PGTVnx处方剂量D_(95)(95%的靶体积受照剂量)的变化量(ΔD_(95))。结果有机玻璃头肩固定架组ΔD_(95)为(138±13)cGy,碳纤维头肩固定架组ΔD_(95)为(30±12)cGy,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2种头肩固定架对鼻咽癌调强放疗剂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碳纤维头肩固定架对剂量影响较小,有机玻璃头肩固定架对剂量影响较大,建议在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头肩固定架对剂量计算的影响,特别是使用有机玻璃头肩固定架时,应包含于体表轮廓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调强放疗 有机玻璃 碳纤维 头肩固定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