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葵胶囊治疗IgA肾病湿热证蛋白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丽萍 张勇 +2 位作者 陈建 庄永泽 杜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黄蜀葵花)治疗IgA肾病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IgA肾病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给予黄葵胶囊4粒,3次/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福辛普利(蒙诺)10mg,1次/日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黄蜀葵花)治疗IgA肾病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IgA肾病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给予黄葵胶囊4粒,3次/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福辛普利(蒙诺)10mg,1次/日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湿热证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的变化及肝功能、电解质、不良事件等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病人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2周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24h尿蛋白分别较治疗前降低(0.49±0.78)g/24h和(0.4±0.76)g/24h(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中医湿热证证候积分分别下降(0.88±1.43)和(1.94±1.63)(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西医总有效率为53.1%,对照组为65.6%(P>0.05);治疗组中医总有效率84.4%,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血肌酐、尿素氮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12周中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黄葵胶囊可以减少IgA肾病湿热证患者的尿蛋白,其疗效与福辛普利相似,同时明显改善中医湿热证临床证候,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湿热证 黄葵胶囊 福辛普利
下载PDF
黄连煎剂对代谢综合征大鼠代谢指标和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小青 王晴 +5 位作者 王丽萍 黄春来 张勇 马立强 余毅 庄永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68-973,共6页
目的观察黄连煎剂对果糖诱导的代谢综合征大鼠代谢指标和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6只,随机选取6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饮水。其余50只大鼠每日饮用10%果糖水,连续8周建立代谢综合征模型,24只大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 目的观察黄连煎剂对果糖诱导的代谢综合征大鼠代谢指标和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6只,随机选取6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饮水。其余50只大鼠每日饮用10%果糖水,连续8周建立代谢综合征模型,24只大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连煎剂组、盐酸小檗碱组及牛磺酸熊脱氧胆酸(TUDCA)组。比较各组大鼠体重、内脏脂肪重量(VFW)、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水平,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造模后,模型组体重、VFW、FINS、HOMA-IR、TC、TG、SBP、DBP及尿NA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m-ALB、BUN及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黄连煎剂组大鼠体重、VFW、FINS、HOMA-IR、TC、TG、SBP、DBP均明显下降(P<0.05)。与盐酸小檗碱组、TUDCA组相比,黄连煎剂组大鼠FINS、HOMA-IR明显降低(P<0.05),但体重、TC、TG、SBP、DBP、尿NAG、BUN及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镜下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肾脏肾小球肿胀明显,肾小球、肾小管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区及间质增生,足突明显肿胀,大部分融合,肾小管上皮细胞严重空泡变性,有大量次级溶酶体形成,细胞器自噬,内质网及线粒体大部分消失。经黄连煎剂治疗后肾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但与盐酸小檗碱组、TUDC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连煎剂能够减轻体重,降低血脂和血压水平,并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且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优于盐酸小檗碱、TUDCA。黄连煎剂还能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煎剂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1607例肾穿组织远程邮寄病理检验 被引量:12
3
作者 余英豪 郑智勇 +3 位作者 熊喜生 谢福安 孙惠敏 曾玲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目的研究肾穿组织远程邮寄病理检验的实用性。方法采用自制的肾穿组织固定邮寄盒收集院外肾穿标本进行病理检验,并对标本来源、邮寄与出报告时间、邮寄盒状况、肾组织光镜与免疫酶染色结果、诊断满意率等进行分析。结果6年间共收集院... 目的研究肾穿组织远程邮寄病理检验的实用性。方法采用自制的肾穿组织固定邮寄盒收集院外肾穿标本进行病理检验,并对标本来源、邮寄与出报告时间、邮寄盒状况、肾组织光镜与免疫酶染色结果、诊断满意率等进行分析。结果6年间共收集院外肾穿标本1607份,来自15个省、51家医院56个科室。邮寄盒元渗漏及变形,报告时间10~15天。肾组织光镜图象优良,免疫酶染色结果稳定。结论该邮寄盒有较大推广应用潜力,对促进基层医院肾穿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活检 远程邮寄 病理诊断 邮寄盒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活动性指数和慢性指数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庄永泽 余英豪 +2 位作者 郑智勇 陈建 谢福安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5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的主要病理学参数活动性指数(AI)及慢性指数(CI),在LN诊治及预后判断方面的意义。方法:对60例LN患者肾穿刺活检标本组织形态学进行半定量分析,结合肾功能状态及疗效,观察AI、CI与此...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的主要病理学参数活动性指数(AI)及慢性指数(CI),在LN诊治及预后判断方面的意义。方法:对60例LN患者肾穿刺活检标本组织形态学进行半定量分析,结合肾功能状态及疗效,观察AI、CI与此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AI、CI与LN组织学类型、肾功能状态及疗效之间明显相关,AI≥10、CI≥6者预后不良,Ⅳ型LN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恢复与否取决于CI,与AI无关。结论:AI、CI能比较准确地反映LN的活动性及慢性化程度,对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活动性指数 慢性指数
下载PDF
肾康注射液与苯那普利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外基质抑制作用的血清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郭立中 毛炜 +4 位作者 王红梅 罗继军 刘玉宁 杜静 叶传蕙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年第4期192-195,共4页
目的 :探讨肾康注射液与苯那普利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外基质 (ECM )不同成分的抑制作用强度。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MC)技术和血清药理学方法 ,观察具有降逆泄浊、益气活血作用的中药肾康注射液及苯那普利对ECM不同成... 目的 :探讨肾康注射液与苯那普利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外基质 (ECM )不同成分的抑制作用强度。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MC)技术和血清药理学方法 ,观察具有降逆泄浊、益气活血作用的中药肾康注射液及苯那普利对ECM不同成分的影响。结果 :肾康注射液与苯那普利对ECM中纤维连接蛋白 (FN)、层粘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 (ColⅣ )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在等效剂量浓度下 ,肾康注射液对MC的抑制作用优于苯那普利。结论 :MC是肾康注射液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靶细胞之一 ,抑制ECM聚积可能是该方延缓肾小球硬化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注射液 苯那普利 系膜细胞 细胞外基质 肾小球硬化 治疗
下载PDF
尿毒清颗粒对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作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汪远霞 俞国庆 +2 位作者 苏晓英 陈建 庄永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12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研究尿毒清颗粒对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作用。方法:选择CKD2期及CKD3期患者67例,随机分成尿毒清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毒清颗粒,每日4次(6 h、12 h、18 h各服1袋,2... 目的:研究尿毒清颗粒对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作用。方法:选择CKD2期及CKD3期患者67例,随机分成尿毒清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毒清颗粒,每日4次(6 h、12 h、18 h各服1袋,22 h服2袋),疗程均为60 d。观察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肌酐、尿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及IL-6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CRP及IL-6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可降低血清CRP及IL-6水平,可能具有改善微炎症状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清颗粒 慢性肾衰竭 微炎症
下载PDF
联合血液净化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衰竭4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钟鸿斌 黄硕 +4 位作者 陈建 廖爱能 丁珊珊 陈文 王小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6年第10期782-784,共3页
关键词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净化治疗 临床分析 诊治水平 RENAL 病死率
下载PDF
基于药物反证的IgA肾病血瘀证血清蛋白组学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丽萍 张和韡 +3 位作者 张勇 赵猛 庄永泽 陈建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技术)检测IgA肾病血瘀证患者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前后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的变化,分析与活血化瘀疗效相关的蛋白质指纹图谱,从蛋白质水平研究IgA肾病血瘀证血清的标志物。方法... 目的: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技术)检测IgA肾病血瘀证患者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前后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的变化,分析与活血化瘀疗效相关的蛋白质指纹图谱,从蛋白质水平研究IgA肾病血瘀证血清的标志物。方法:采集于2012年1月~2012年10月肾内科住院的IgA肾病血瘀证患者10例,研究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比较活血化瘀药物水蛭治疗前后IgA肾病血瘀证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变化,分析与活血化瘀疗效相关的蛋白质指纹图谱。结果:(1)10例IgA肾病血瘀证患者服药前后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数,经分析后检测到15个蛋白质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M/Z为3 249.02、8 567.20、8 713.48的蛋白峰经治疗后明显下调,结合手动筛选和组间方差分析,发现M/Z为8 713.48的蛋白峰下调有意义。(2)10例IgA肾病血瘀证患者服药前后血瘀证积分比较,发现服药后积分较服药前明显下降(P<0.05),服药前(2.5±1.08)分,服药后(1.2±0.78)分。结论:M/Z为8 713.48的蛋白峰可能是IgA肾病血瘀证的血清蛋白标志物,通过调节M/Z为8 713.48蛋白峰,可能是水蛭治疗IgA肾病血瘀证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血瘀证 水蛭 蛋白组学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 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下载PDF
益肾降浊冲剂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瘦素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阮诗玮 叶彬华 +4 位作者 吴竞 王智 陈建 庄永泽 丘余良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益肾降浊冲剂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CRF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益肾降浊冲剂治疗,对照组用单味大黄治疗,观察尿素氮、肌酐、肌酐清除... 目的:观察益肾降浊冲剂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CRF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益肾降浊冲剂治疗,对照组用单味大黄治疗,观察尿素氮、肌酐、肌酐清除率、白蛋白、血红蛋白、瘦素等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血清瘦素与肌酐清除率显著负相关、与血肌酐有显著正相关(P<0.01)。治疗组改善CRF患者临床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肾降浊冲剂对CRF辨证属脾肾气虚证为主者,起到改善症状,改善肾功能并能延缓CRF进展;临床疗效优于单味大黄。益肾降浊冲剂能降低CRF血清瘦素水平,可能是其获得疗效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降浊冲剂 慢性肾衰竭 瘦素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炎症及其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沁 顾勇 林善锬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24-229,共6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罗格列酮(RSG)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炎症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五组,①假手术对照组(Sham);②假手术+大剂量罗格列酮[30mg/(kg·d]组(Sham+RSG);...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罗格列酮(RSG)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炎症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五组,①假手术对照组(Sham);②假手术+大剂量罗格列酮[30mg/(kg·d]组(Sham+RSG);③UUO不用药组(UUO);④UUO+小剂量罗格列酮[5mg/(kg·d)]治疗组(UUO+RSG1);⑤UUO+大剂量罗格列酮[30mg/(kg·d)]治疗组(UUO+RSG2)。除假手术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根据不同干预时间细分为3天、7天、14天亚组。观察RSG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图象分析的不同时间点梗阻侧肾间质ED1阳性巨噬细胞浸润数量;肾皮质炎性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1(TNFα)、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等的mRNA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及ELISA检测肾皮质MCP1蛋白含量。结果:14天时RSG能显著减轻UUO模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与UUO组相比,RSG组使UUO7天及14天时梗阻侧肾间质ED1阳性的巨噬细胞浸润数显著减少;MCP1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均显著降低;MCSFmRNA及TNFαmRNA表达显著下调。结论:RSG能抑制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炎症和纤维化,减少肾间质巨噬细胞浸润和肾皮质炎性细胞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输尿管梗阻 罗格列酮 保护作用 间质炎症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 巨噬细胞浸润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mRNA表达 ELISA检测 TNF-α MCP-1 肿瘤坏死因子 mRNA水平 细胞因子表达
下载PDF
益肾降浊冲剂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阮诗玮 郑敏麟 +1 位作者 陈建 庄永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3年第9期506-509,共4页
目的 :探讨益肾降浊冲剂治疗慢性肾衰竭 (CRF)的疗效和机理。方法 :采用 5 /6肾切除大鼠CRF模型 ,随机分为模型组、大黄治疗组、益肾降浊冲剂大、小剂量治疗组 ,观察各组Scr、BUN、Ch、TG、MDA、SOD和肾脏常规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 目的 :探讨益肾降浊冲剂治疗慢性肾衰竭 (CRF)的疗效和机理。方法 :采用 5 /6肾切除大鼠CRF模型 ,随机分为模型组、大黄治疗组、益肾降浊冲剂大、小剂量治疗组 ,观察各组Scr、BUN、Ch、TG、MDA、SOD和肾脏常规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大黄组和益肾降浊冲剂大、小剂量组肾脏病理均显著轻于模型组 ,而其中益肾降浊冲剂大、小剂量组病变最轻 (P <0 .0 1及P <0 .0 5 ) ,血浆Scr、BUN、Ch、MDA、SOD的结果同前。肾脏超微结构的改变与光镜下观测的肾脏病理结果相同 ,益肾降浊冲剂组的病变最轻 ,线粒体形态无明显改变。结论 :益肾降浊冲剂可以延缓CRF的进展 ,作用强于单味大黄 ;其机理可能是减少自由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降浊冲剂 中医药治疗 慢性肾衰竭 实验 大黄
下载PDF
叶传蕙教授对肾炎蛋白尿的病机认识及治疗经验 被引量:8
12
作者 郭立中 毛炜 +1 位作者 刘玉宁 杜静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年第3期128-129,共2页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蛋白尿 中医病机 中医药治疗 叶传蕙
下载PDF
IgA肾病血瘀证血清蛋白组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丽萍 张和韡 +4 位作者 苏鋆玉 张勇 赵猛 庄永泽 陈建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12期1062-1066,共5页
目的: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技术)检测IgA肾病患者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试图寻找IgA肾病血瘀证相关的差异蛋白质,从蛋白质水平探索IgA肾病血瘀证血清的标志物.方法:采集于2011年10月~2013年2月... 目的: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技术)检测IgA肾病患者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试图寻找IgA肾病血瘀证相关的差异蛋白质,从蛋白质水平探索IgA肾病血瘀证血清的标志物.方法:采集于2011年10月~2013年2月肾内科住院的IgA肾病患者的血液样本共30例(血瘀证14例,非血瘀证16例),同时采集健康人血液样本15例.研究各组病例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所有蛋白质质谱采用Biomarker Wizard分析之后用Biomarker Patterns Software软件识别IgA肾病血瘀证特异表达的蛋白质,并建立证候决策模型.结果:(1)IgA肾病血瘀证患者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数据比较,经分析检测到30个蛋白质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2)IgA肾病血瘀证患者与非血瘀证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数据比较,经分析检测到42个蛋白质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3)IgA肾病血瘀证差异表达蛋白峰的筛选及证候决策模型的建立.经筛选质荷比为1 092.71(低表达)、1 972.32(低表达)、2 687.74(低表达)、3 196.19(高表达)、3 249.02(高表达)、8 567.20(高表达)、8 713.48(高表达)的7个蛋白峰组成的证候决策模型能很好区分IgA肾病血瘀证,该模型的敏感性为92.85%,特异性为93.75%,进一步对决策模型进行盲法验证,此模型对血瘀证的诊断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为81.25%.结论:M/Z为1 092.71、1 972.32、2 687.74、3 196.19、3 249.02、8 567.20、8 713.48的7个蛋白峰可能是区分IgA肾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的血清蛋白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血瘀证 蛋白组学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 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技术)
下载PDF
狼疮肾炎热瘀证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丽萍 杨丽丽 +4 位作者 张勇 陈建 庄永泽 姚丽青 郑智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狼疮肾炎热瘀证与临床及肾脏病理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分析30例狼疮肾炎热瘀证与30例狼疮肾炎非热瘀证的临床及肾脏病理资料。结果:狼疮肾炎热瘀证多见于SLE活动期,热瘀证组抗dsDNA阳性率、SLEDAI积分明显高于非热瘀证组(... 目的:研究狼疮肾炎热瘀证与临床及肾脏病理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分析30例狼疮肾炎热瘀证与30例狼疮肾炎非热瘀证的临床及肾脏病理资料。结果:狼疮肾炎热瘀证多见于SLE活动期,热瘀证组抗dsDNA阳性率、SLEDAI积分明显高于非热瘀证组(P<0.01),而补体C3、C4明显低于非热瘀证组(P<0.01);除血浆tPA含量外,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含量在两组病人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热瘀证组明显高于非热瘀证组(P<0.01~0.05);热瘀证组肾脏病理的活动积分显著高于非热瘀证组;热瘀证组肾组织纤维蛋白原相关抗原(FRA)沉积程度明显强于非热瘀证组。结论:狼疮肾炎热瘀证与临床及病理损害有一定相关性,狼疮肾炎热瘀证与狼疮活动、肾脏病理活动、全身及肾脏局部高凝和纤溶低下有一定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中医辨 证热瘀证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下载PDF
黄芪甲苷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磊 徐维佳 +7 位作者 张珍 邵兴华 谢园园 王琴 王玲 车霞静 倪兆慧 牟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IV)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体外采用TGF-β1(10 ng/m1)刺激人近端小管上皮细胞(HK-2),采用不同浓度的AS-IV(50μg/rl、100μg/ml、200μg/ml)进行干预治疗24h收集细胞...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IV)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体外采用TGF-β1(10 ng/m1)刺激人近端小管上皮细胞(HK-2),采用不同浓度的AS-IV(50μg/rl、100μg/ml、200μg/ml)进行干预治疗24h收集细胞。体内建立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UUO组)和治疗组(AS-IV组)。采用单侧(右)输尿管结扎建立UUO模型,Sham组仅游离输尿管但不结扎,AS-IV组连续7天给予AS-Ⅳ[20mg/(kg·d)]灌胃,UUO组和Sham给予等剂量溶剂灌胃,术后第14天采集肾脏组织。TUNEL法检测凋亡,CCK法观察细胞活性,Western印迹检测TGF-β1和被切割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 3)表达,并观察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情况。结果:AS-Ⅳ改善UUO诱导的肾组织TGF-β1表达及细胞凋亡(P<0.01),抑制TCF-β1诱导的HK-2细胞活性下降及细胞凋亡,200μg/mlAS-Ⅳ作用最明显(P<0.01)。体内体外实验均可见,AS-IV减少caspase 3活化,抑制JNK MAPK磷酸化。结论:AS-IV可抑制TGF-β1的表达及其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JNK MAPK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凋亡 C-JUN氨基末端激酶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从热瘀论治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丽萍 陈扬荣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92-93,共2页
热瘀证是温病常见的一种证型,其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是热毒血瘀。在临床实践中,热瘀证不仅见于外感热病,也见于多种内伤杂病,因此,热瘀证对出现热瘀病理变化的内、外、妇科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为内科杂病的治疗提供... 热瘀证是温病常见的一种证型,其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是热毒血瘀。在临床实践中,热瘀证不仅见于外感热病,也见于多种内伤杂病,因此,热瘀证对出现热瘀病理变化的内、外、妇科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为内科杂病的治疗提供临床思路与方法。狼疮性肾炎属于内伤杂病范畴,笔者主要讨论热瘀在狼疮性肾炎中所起的作用,提出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基础主要是热毒血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病机 热瘀证
下载PDF
经皮肾穿刺获取肾组织中无肾小球的原因探讨(附303例报告)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祖海 余英豪 庄永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1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经皮肾穿刺活检 肾组织 肾小球 原因探讨 自动活检枪 实时引导 病理医师 PRB
下载PDF
小檗碱治疗代谢综合征合并肾损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小青 付婷婷 +2 位作者 王丽萍 张勇 庄永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4期320-324,共5页
目的:观察小檗治疗热盛证代谢综合征合并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代谢综合征合并肾损害热盛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例给予盐酸小檗碱300 mg,3次/d治疗,对照组1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 目的:观察小檗治疗热盛证代谢综合征合并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代谢综合征合并肾损害热盛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例给予盐酸小檗碱300 mg,3次/d治疗,对照组1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热盛证证候积分、BMI、腰围、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血脂(TG、H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SP)、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m Alb/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及不良事件等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病人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治疗8周后,治疗组BMI值、2HPG、TG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G较治疗前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腰围、FINS、FPG、HDL-C、血压(包括收缩压及舒张压)等指标上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治疗8周后对照组和治疗组U-m Alb/C分别较治疗前下降(7.37±3.14)mg/mmol和(24.74±19.29)mg/mmol(均P<0.05)。两组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和治疗组热盛证积分分别下降(1.80±0.79)和(0.80±0.84)(P<0.05),两组证候积分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中医症状有效率80%,对照组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8周中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小檗碱可以减少热盛证代谢综合征合并肾损害患者的尿蛋白,降低其BMI、餐后血糖及三酰甘油水平,同时明显改善中医热盛证临床症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肾损害 热盛证 小檗碱
下载PDF
氯沙坦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丽萍 陈建 余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63-64,共2页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肾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肝肾功能、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应用 2 4h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 3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变化规律 ,并检测肝肾功能、血电解质等 ,患者口服科素亚 50~ 1 0 0mg/d ,4周后再行动态血压监测及...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肾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肝肾功能、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应用 2 4h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 3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变化规律 ,并检测肝肾功能、血电解质等 ,患者口服科素亚 50~ 1 0 0mg/d ,4周后再行动态血压监测及肝肾功能、血电解质等复查 ,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及有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肾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 ,夜间血压与白昼血压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氯沙坦治疗后白天血压与夜间血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1 )。结论 :氯沙坦可有效控制慢性肾小球肾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2 4h血压水平 ,对肝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肾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下载PDF
小儿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与治疗:附13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庄永泽 陈建 +1 位作者 王智 谢福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2-43,共2页
我院自1989年1月至1996年2月共收治了13例经肾活检确诊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HBV-MN)患儿,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儿童 膜性肾病 临床病理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