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9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砥砺前行,精进不息,推进中国农业机械化——访我国农业工程专家、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原院长潘君拯教授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娅 章乔 +1 位作者 马文静 李群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5-118,共4页
潘君拯是我国著名农业工程学专家,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世纪30、40年代,潘先生的求学之路异常坎坷,1944年在跋涉4 000km抵达重庆,他毅然响应国家号召,志愿从军抗日。1950年潘先生任金陵大学农业工程系讲师,直到... 潘君拯是我国著名农业工程学专家,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世纪30、40年代,潘先生的求学之路异常坎坷,1944年在跋涉4 000km抵达重庆,他毅然响应国家号召,志愿从军抗日。1950年潘先生任金陵大学农业工程系讲师,直到1992年退休,中国的历次运动导致他的工作曲折多舛,但是他不忘初心,努力于农机教育事业,为基层农机站输送大量专业人才,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他坚持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是我国最早研究水田土壤流变学的学者,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业工程 潘君拯 土壤力学
下载PDF
著名社会学学者陆学艺教授来南京农业大学讲学
2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南京农业大学 社会学系 陆学艺 教授 学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 学术报告厅 讲学
下载PDF
观念教育:“非遗”进高校的路径选择——基于南京农业大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娜 季中扬 《中国农业教育》 2021年第2期63-73,共11页
目前“非遗”进校园的观念缺失现象较为突出,基于高校学生群体的基础条件及其更高层次的非遗保护传承需求,高校应更强调开展一种观念教育。“非遗”观念教育关乎文化自觉与文化主体性的形成,一般包括非遗的包容性文化教育、审美教育与... 目前“非遗”进校园的观念缺失现象较为突出,基于高校学生群体的基础条件及其更高层次的非遗保护传承需求,高校应更强调开展一种观念教育。“非遗”观念教育关乎文化自觉与文化主体性的形成,一般包括非遗的包容性文化教育、审美教育与内部知识教育,三个部分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出较为完整的观念教育系统。其中,三者分别树立起文化导向、审美导向与知识导向,对于转变当下所存在的重“技能”轻“观念”的非遗教育风气,真正优化、提升“非遗”进高校的水平与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南京农业大学致力于将非遗的包容性教育、审美教育与内部知识教育有机结合,通过非遗课程建设、非遗审美教育、非遗体验创新活动等形式,为贯彻观念教育做出重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进校园 观念教育 包容性教育 非遗审美 内部知识
下载PDF
金陵大学农学院与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 被引量:6
4
作者 胡茂胜 曹幸穗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388,共5页
The agricultural college in Jinling University was the forerunner of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it promoted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Chinese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respects of depa... The agricultural college in Jinling University was the forerunner of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it promoted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Chinese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respects of department construction,curriculum design,compiling textbooks for agriculture,carrying out the system of educational provision of "Three One".Its successful experiences still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nowaday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农业教育 中国 近代化 农学院 大学 农业发展 农业社会 教育机构
下载PDF
数字人文视角下古诗人资源多维知识发现研究
5
作者 张强 高颖 +2 位作者 黄燕梅 朱繁 陈涛 《图书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5,共13页
本研究立足数字人文视角,将多种数字技术应用于古诗人研究,对古诗人资源在“人”与“文”、“时”与“空”、“远”与“近”等维度展开多维知识发现研究,旨在与传统古诗人研究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文学史与文化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首先,构... 本研究立足数字人文视角,将多种数字技术应用于古诗人研究,对古诗人资源在“人”与“文”、“时”与“空”、“远”与“近”等维度展开多维知识发现研究,旨在与传统古诗人研究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文学史与文化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首先,构建古诗人知识本体模型,为后续数据层提供模式定义;其次,将抽取的古诗人知识依据模式定义分别存储于图数据库Neo4j、GIS数据库ArcGIS Pro、Gephi软件中,完成古诗人知识的存储;最后,分别实现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发现,包括知识检索、知识关联、知识推理;基于时空轨迹的知识发现,包括时空分布、时空轨迹、时空发现;基于社会网络的知识发现,包括整体网络、个体网络、关系发现。通过对唐代4位著名诗人的案例研究,多维度地展现了古诗人的生平、作品及其社交背景,为传统人文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人 知识图谱 时空轨迹 社会网络 知识发现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对乡村经济秩序重塑的影响研究——以南京市和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朱丹妮 李思宇 林安奇 《山西农经》 2024年第11期52-56,68,共6页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农村电商也逐渐兴起,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对乡村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电商发展模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南京市和徐州市的电商发展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出农村电商对...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农村电商也逐渐兴起,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对乡村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电商发展模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南京市和徐州市的电商发展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出农村电商对乡村经济秩序有以下影响:农村电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变传统农业形态;提升农民经济生活水平。指出农村电商现阶段存在可持续发展难题和亟需人才困境。分析探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应重视农民利益平衡,反哺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电商 经济秩序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江苏省52家现代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
7
作者 王羽涛 胡乃娟 朱利群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52-159,共8页
基于现代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理论框架,从生产要素创新、经营要素创新、产业综合效益、联农带农效益、生态发展效益5个维度,构建了江苏省现代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模型、Person相关分析和障碍度模型,对江苏... 基于现代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理论框架,从生产要素创新、经营要素创新、产业综合效益、联农带农效益、生态发展效益5个维度,构建了江苏省现代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模型、Person相关分析和障碍度模型,对江苏省52家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处于中等高质量发展水平,且各地差异较大,呈苏南较高、苏中次之、苏北较弱的空间布局;联农带农不深、科技集成不够、产业融合不强和管理运营不到位制约园区的高质量发展;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财政资金合理引导、智慧农业高效引领是提升园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建议优化管理运营机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三产融合”、强化创新要素集聚及引导生产运营数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园区 高质量发展 影响因素 江苏省
下载PDF
我国鸡地方品种科研趋势分析与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8
作者 李智宇 严火其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为了系统研究我国鸡地方品种科研活动的历史和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研究通过科学计量学手段,对鸡地方品种的科研趋势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国内对鸡地方品种的科研活动在1950—1979年间数量较少、不受重视,侧重于利用地方品种的优势遗传... 为了系统研究我国鸡地方品种科研活动的历史和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研究通过科学计量学手段,对鸡地方品种的科研趋势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国内对鸡地方品种的科研活动在1950—1979年间数量较少、不受重视,侧重于利用地方品种的优势遗传性状提升肉、蛋产能。1980—2000年间,研究规模开始显著增长,并逐步向注重遗传资源保护和高附加值养殖研究转型。2001年后相关研究进入高位平台期,开始普遍运用物联网、基因测序、基因编辑等先进技术手段,研究方向进一步多元化、国际化。在目前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未来除了继续推动遗传资源保护、高附加值养殖研究外,应针对性地推动挖掘鸡地方品种资源在文旅、宠物、娱乐等方向的发展潜力,实现鸡地方品种产业的跨领域发展,并推动经济不发达区域的脱贫致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地方品种 科研趋势 计量分析 未来展望
原文传递
对农民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学思考——以南京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柳 《消费导刊》 2008年第2期245-245,共1页
民工潮是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形成的较为普遍的现象之一,也是社会历史发展形成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作为新型劳动者的农民工群体的问题已经凸现出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良性发展的重点。
关键词 农民工 生存现状 社会认同
下载PDF
浅谈当今时代柳琴戏在社会中如何发展
10
作者 朱立业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2期59-61,共3页
柳琴戏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重要地位。本文从柳琴戏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柳琴戏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困境,并提出了促进柳琴戏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展... 柳琴戏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重要地位。本文从柳琴戏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柳琴戏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困境,并提出了促进柳琴戏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琴戏 戏曲 发展 传承
下载PDF
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的内涵、外延与特征
11
作者 翁李胜 王羽涛 朱利群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93-198,206,共7页
结合相关政策内容,探讨了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的内涵、外延及特征,研究认为先行县是推动农业科技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可通过共建单位的协同努力和一系列重点任务的实施,为全国的农业科技现代化树立典... 结合相关政策内容,探讨了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的内涵、外延及特征,研究认为先行县是推动农业科技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可通过共建单位的协同努力和一系列重点任务的实施,为全国的农业科技现代化树立典范,具有主导产业特色化、产业链现代化、农业生产标准化、物质装备机械化、农业农村绿色化以及人才队伍专业化六大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可进一步探索的科学问题,以期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为县域政策制定与决策实施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现代化 先行县 内涵 外延 特征
下载PDF
长三角河口海岸带的土地利用与农业文化遗产探析
12
作者 卢勇 郭梦宇 尚家乐 《江苏地方志》 2025年第2期27-32,共6页
长三角河口海岸带位于长江三角洲与东海交汇处,是沟通陆地与海洋的关键区域,也是地球表层自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该区域拥有单位面积土地能够养活人口最多的世界纪录。依托于世界级城市群之... 长三角河口海岸带位于长江三角洲与东海交汇处,是沟通陆地与海洋的关键区域,也是地球表层自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该区域拥有单位面积土地能够养活人口最多的世界纪录。依托于世界级城市群之一的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三角洲河口海岸带无论是历史与现今,均有着难以替代的社会、经济与生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河口海岸带 土地利用
下载PDF
乡村社会的普遍信任及其现代重建
13
作者 张兴宇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4,共9页
在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日常生活领域,社会信任格局主要表现为以亲属关系为基础的特殊信任和以观念、信仰共同体关系为基础的普遍信任两种形态。不同于西方社会中以宗教信仰、契约精神等构建普遍信任的经济社会学阐释逻辑,近现代中国乡村... 在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日常生活领域,社会信任格局主要表现为以亲属关系为基础的特殊信任和以观念、信仰共同体关系为基础的普遍信任两种形态。不同于西方社会中以宗教信仰、契约精神等构建普遍信任的经济社会学阐释逻辑,近现代中国乡村社会遵从的是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普遍信任理念,虽未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层社会运作机制,却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影响着乡民的社会文化心理。从其构筑的基本策略看,这种以道德感为表征的社会心理基础通常无法实现较高的道德理想,应充分关注普通乡民“人何以为人”的根基特性。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离不开民众对日常生活的意义感与道德感互融共进的普遍信任生态格局的支撑。要确立、培育“人之为人”的筑基性的社会普遍信任价值观,将张贴“诚信标签”的基层道德感建构方式作为化解现代乡风文明建设难题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 普遍信任 城乡精神文明 道德感
下载PDF
传统农业智慧的保护传承与价值重塑
14
作者 伽红凯 王庆霖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9-205,共7页
浩瀚历史长河孕育的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农耕文明的瑰宝,保护和传承这些遗产对赓续农业优良传统、实现可持续发展及延伸农业多功能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传统农业智慧的宝贵资源与多重价值,深入探讨了全球视野下... 浩瀚历史长河孕育的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农耕文明的瑰宝,保护和传承这些遗产对赓续农业优良传统、实现可持续发展及延伸农业多功能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传统农业智慧的宝贵资源与多重价值,深入探讨了全球视野下守望传统农耕智慧的理论逻辑,并提出传统农业智慧当代价值重塑的四大实践路径:一是汲取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二是构建人与“农遗”的双向对话,激发对传统农业智慧的情感共鸣;三是融合活态经济路径,提升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四是构建当代话语体系,增强其全球影响力。这些路径不仅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新视角,也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传统农业智慧 保护传承 价值重塑
下载PDF
荔枝传统种质资源潜在分布区识别研究--基于农业文化遗产视角和MaxEnt模型
15
作者 周爱情 《广东蚕业》 2025年第2期22-25,共4页
文章旨在使用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MaxEnt模型)来识别中国荔枝传统种质资源的潜在分布区域。通过MaxEnt软件,将荔枝种质资源的发源地作为样本集合,选取影响荔枝生长的气候、地形要素作为环境变量,建立模型并进行优化,根据... 文章旨在使用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MaxEnt模型)来识别中国荔枝传统种质资源的潜在分布区域。通过MaxEnt软件,将荔枝种质资源的发源地作为样本集合,选取影响荔枝生长的气候、地形要素作为环境变量,建立模型并进行优化,根据最优模型预测结果划分荔枝传统种质资源潜在分布区域的潜力等级,以期为以荔枝为核心的物种类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节省人力与物力,也为从全国层面整合相同类型种质资源的农业文化遗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MaxEnt模型 最大熵 荔枝 种质资源 潜在地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多重价值的利用——以赫哲族鱼文化系统为例
16
作者 姚玉腾 李明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4期168-172,共5页
黑龙江抚远赫哲族鱼文化系统,作为代表北方渔猎生产方式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包含着诸多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深刻体现了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其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生态、美学和经济价值和独有的赫哲族民族特色。但是,其相关价值... 黑龙江抚远赫哲族鱼文化系统,作为代表北方渔猎生产方式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包含着诸多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深刻体现了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其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生态、美学和经济价值和独有的赫哲族民族特色。但是,其相关价值并未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作为农业系统,在体现生产性价值的同时,其对繁荣民族文化、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等具有多种重要意义。因此,应运用系统与综合的方式,积极引导该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实现赫哲族鱼文化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做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赫哲族 保护体系 文化创新 生态
下载PDF
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17
作者 安娜 《福建茶叶》 2025年第1期150-152,共3页
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2020年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江苏省首项茶类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中国茶文化需要更进一步传承与发扬的背景下,本文聚焦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从茶文... 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2020年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江苏省首项茶类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中国茶文化需要更进一步传承与发扬的背景下,本文聚焦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从茶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概述、深挖其成功申请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过程经验以及为进一步发展得到有效传承和保护提供相应的建议,为江苏省其余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的申遗提供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螺春 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 农业文化遗产 传承发展
下载PDF
1929-1937年《农业周报》与近代江苏稻麦棉培育事业
18
作者 王彬 李惠 《文教资料》 2025年第4期41-45,共5页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动荡,民生凋蔽,农业的恢复与发展迫在眉睫。作为近代江苏地区重要的农作物,稻麦棉是农业改良的重中之重。1929-1937年,《农业周报》重点关注江苏的稻麦棉培育,涵盖选种育种、灌溉施肥、病害防治、技术改进等诸多主...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动荡,民生凋蔽,农业的恢复与发展迫在眉睫。作为近代江苏地区重要的农作物,稻麦棉是农业改良的重中之重。1929-1937年,《农业周报》重点关注江苏的稻麦棉培育,涵盖选种育种、灌溉施肥、病害防治、技术改进等诸多主题,从机构设置、政策发布、活动开展与农情汇报四个维度构建了20世纪30年代江苏稻麦棉的培育体系。通过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江苏稻麦棉培育与改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周报》 江苏稻麦棉 1929-1937年
下载PDF
基于南京市J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现状寻找居委会发展路径
19
作者 冯佳蕊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11期2071-2074,共4页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村改居成为农村社区向城镇转变的过渡状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南京J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进行调查,对测量维度及其指标进行可信度检验,并对各个维度间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对拆迁分配与非拆迁分配居民社区社会...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村改居成为农村社区向城镇转变的过渡状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南京J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进行调查,对测量维度及其指标进行可信度检验,并对各个维度间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对拆迁分配与非拆迁分配居民社区社会资本的比较,总体上非拆迁分配居民的社区社会资本要高于拆迁分配者;对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的现状进行描述,整体上该地社区社会资本较好,但也有地方性社会网络比较松散,非地方性社会网络较差,居民主体意识不强,对居委会的信任不高等问题。因此,需要居委会深入了解居民,积极引导居民参与社区互动,构建社区网络;提高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积极参与社区事务;转变管理体制,处理好与原村委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改居 社区社会资本 社区居委会 南京
下载PDF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南京市玄武区的调查 被引量:12
20
作者 戚晓明 郭志芹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5-31,共7页
社区居家养老是当前应对老龄化的重要养老模式。社会服务机构(民办非企业)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提供主体。本文通过对南京市玄武区五家典型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进行深入调查发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存在经费、人员、服务内容... 社区居家养老是当前应对老龄化的重要养老模式。社会服务机构(民办非企业)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提供主体。本文通过对南京市玄武区五家典型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进行深入调查发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存在经费、人员、服务内容、服务场地、政策等方面的问题;由此提出拓宽资金来源、根据需求落实服务人员、丰富服务供给、完善医养融合操作和监管政策、发挥政府职能推动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家养老 养老服务机构 老龄化社会 医养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