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78篇文章
< 1 2 2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教师科研工作量补贴模型的构建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为例
1
作者 杨冰 罗卫红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7年第1期119-122,共4页
在南京农业大学多年实施教师科研工作量补贴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与分析,构建了包括三个层面的高校教师科研工作量补贴指标体系框架,运用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处理等研究方法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并构建了高... 在南京农业大学多年实施教师科研工作量补贴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与分析,构建了包括三个层面的高校教师科研工作量补贴指标体系框架,运用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处理等研究方法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并构建了高校教师科研工作量补贴核算模型,为学校科研管理及收入分配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科研工作量补贴 模型
下载PDF
改进思政教育方法 提升学风建设水平——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学风建设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彬 殷美 《学周刊》 2018年第6期13-14,共2页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所在,同时对于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与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提升学生思想认识,在学生不断的学习成长过程中起到关键的引导与启发作用,帮助大学生明确肩负的历史重任...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所在,同时对于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与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提升学生思想认识,在学生不断的学习成长过程中起到关键的引导与启发作用,帮助大学生明确肩负的历史重任,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准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动力,提升高校学风建设水平。而且要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的实际问题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思政教育 学风建设
下载PDF
高校党校实践教学现状及应对措施——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分党校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汪露瑶 顾周琳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5年第10期72-73,共2页
针对大学生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党员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能否有效地开展分党校学员的实践教育,在提高党校学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党校学员的党性认识,确保党员质量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开展党员的实践教育,可以丰富党内生活,提高组织... 针对大学生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党员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能否有效地开展分党校学员的实践教育,在提高党校学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党校学员的党性认识,确保党员质量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开展党员的实践教育,可以丰富党内生活,提高组织的凝聚力,提高大学生的服务意识以及模范意识,避免出现“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能力 南京农业大学 高校党校 教学现状 农学院 党校学员 服务意识 党员质量
原文传递
关于本科农学专业实施专业认证的探索与思考——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晓雪 冯金侠 +1 位作者 张慧 黄骥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8年第1期119-122,共4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专业认证的现状,阐述了实施农学专业认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施农学专业认证是培养农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农学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国际接轨、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从农学专... 本文分析了我国专业认证的现状,阐述了实施农学专业认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施农学专业认证是培养农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农学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国际接轨、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从农学专业认证机构的建设、专业认证标准体系的构建、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条件支撑的强化、高校"项目驱动"机制的完善、专业认证程序的规范六个方面探讨了实施农学专业认证的策略,以期为更多高校实施农学专业认证、提高农学教育质量、培养农业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 专业认证 教育质量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高校研究性教学模式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晓雪 田中伟 +4 位作者 冯金侠 张慧 孔令娜 吴震 黄骥 《高校实验室科学技术》 2019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从革新教学理念、开设研究性教学试点班、革新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强化项目支持与鼓励科技创新、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加强校企合作、... 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从革新教学理念、开设研究性教学试点班、革新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强化项目支持与鼓励科技创新、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着力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出农学专业研究性教学新模式,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农学专业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期对其他学科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 创新能力 教学模式 评价体系
下载PDF
砥砺前行,精进不息,推进中国农业机械化——访我国农业工程专家、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原院长潘君拯教授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娅 章乔 +1 位作者 马文静 李群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5-118,共4页
潘君拯是我国著名农业工程学专家,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世纪30、40年代,潘先生的求学之路异常坎坷,1944年在跋涉4 000km抵达重庆,他毅然响应国家号召,志愿从军抗日。1950年潘先生任金陵大学农业工程系讲师,直到... 潘君拯是我国著名农业工程学专家,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世纪30、40年代,潘先生的求学之路异常坎坷,1944年在跋涉4 000km抵达重庆,他毅然响应国家号召,志愿从军抗日。1950年潘先生任金陵大学农业工程系讲师,直到1992年退休,中国的历次运动导致他的工作曲折多舛,但是他不忘初心,努力于农机教育事业,为基层农机站输送大量专业人才,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他坚持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是我国最早研究水田土壤流变学的学者,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业工程 潘君拯 土壤力学
下载PDF
拔尖创新型卓越农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探讨——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郝佩佩 孙磊 汪欢欢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2期137-140,共4页
随着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家对农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农科人才,是当前农业类高校面临的迫切任务。“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是近年来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家对农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农科人才,是当前农业类高校面临的迫切任务。“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是近年来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调查分析当前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践教学改革对策,为拔尖创新型卓越农科人才培养,探讨构建具有可行性的实践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型 卓越农科人才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探讨——以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慧 冯金侠 +1 位作者 孔令娜 吴震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8年第1期90-93,共4页
随着实验教学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提升,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从传统理论课中分离出来,单独开设实验教学课,而配套的分子生物学教学实验室却没能及时建立起来,更多的还依赖于科研实验室或借用其他学科的教学实验室,这不仅不利于推进分子生... 随着实验教学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提升,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从传统理论课中分离出来,单独开设实验教学课,而配套的分子生物学教学实验室却没能及时建立起来,更多的还依赖于科研实验室或借用其他学科的教学实验室,这不仅不利于推进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更不利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提升及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为例,多方面分析了建立分子生物学教学实验室的必要性及迫切性,从实验室功能区域划分、硬件软件建设及专业实验管理人员配备三方面探讨了如何建设分子生物学教学实验室,并对建成实验室后,实验室仪器设备及物资管理、实验室安全与卫生管理、实验室人员管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便于更好的开展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更好的为学校培养创新拔尖型人才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教学实验室 建立 管理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浅析——以南京农业大学应用基因组实验室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丽霞 贾海燕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3年第1期61-62,91,共3页
本文就国内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特点和研究现状,提出如何建设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并对实验室的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仪器设备 化学试剂 实验室管理
下载PDF
优秀农业文化在农科专业大学生爱农意识培养中的实现途径 被引量:16
10
作者 姚敏磊 仲开泰 +1 位作者 庄宇萌 殷美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36期217-219,共3页
"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大学生作为未来时代发展的主力军,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尤其是农科专业大学生,更应担负起中国农业发展的未来。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传统农业的偏见,导致当代农科专业大学生农业情怀缺... "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大学生作为未来时代发展的主力军,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尤其是农科专业大学生,更应担负起中国农业发展的未来。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传统农业的偏见,导致当代农科专业大学生农业情怀缺失,专业认同感不强,对涉农就业热情降低。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重要阵地,应充分利用优秀农业文化,加强学生爱农意识的培养,引导当代农科大学生关注"三农"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大学生"三农"骨干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 爱农意识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地方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存在问题与利用途径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强盛 苏雪莲 张慧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27,共5页
农业种质资源是我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关系到种业振兴、乡村产业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地方农业种质资源是农业种源的核心组成部分,往往具有明显的独特性状和较强的抗性能力,为农业新品种的选育和开发提供关键性... 农业种质资源是我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关系到种业振兴、乡村产业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地方农业种质资源是农业种源的核心组成部分,往往具有明显的独特性状和较强的抗性能力,为农业新品种的选育和开发提供关键性基础保障,但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现今地方农业种质资源生存的微生境已经发生大的变化。为更好地发挥地方农业种质资源在现代种业振兴中的作用,以南京地方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为研究范围,根据南京田间地头的实践调查结果,结合现有的南京地区农作物、畜牧和水产种质资源普查保护的现状,分析南京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和保护取得的主要成效,揭示南京部分地方农业种质资源的特异性状,并指出当前地方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在收集、保护、挖掘和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地方农业种质资源有效利用的扩容富芯、有效护芯、深挖强芯、激励活芯等途径方法。本研究结果为南京地方农业种质资源的普查挖掘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关键性管理技术措施,也可为其他区域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种质资源 主要成效 存在问题 利用途径
下载PDF
甘肃旱地农业发展与研究前沿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凤民 张峰 +2 位作者 杜彦磊 周立垚 杨祁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30,共6页
甘肃省72%的耕地属于旱地雨养农业,发展旱地农业对甘肃脱贫攻坚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甘肃旱地农业以“雨水富集、提升利用效率”为核心的集水农业发展思路得到快速传播,发展了丰富多样的旱地农业高效用水方法和... 甘肃省72%的耕地属于旱地雨养农业,发展旱地农业对甘肃脱贫攻坚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甘肃旱地农业以“雨水富集、提升利用效率”为核心的集水农业发展思路得到快速传播,发展了丰富多样的旱地农业高效用水方法和技术,并在21世纪展现出明显成效。2000—2021年间,全省粮食生产总量从713万t增加到1231万t,人均粮食产量从278 kg增加到491 kg,超过全国人均水平。2021年省政府提出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快速推进多产业协同发展,为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典型案例。在总结过去20年甘肃旱地农业主要发展经验和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农业 集水农业 沟垄地膜覆盖 作物高产 甘肃省
下载PDF
刍议新时期农业生态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13
作者 李凤民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78-1183,共6页
以较低的生态代价获得较高的农业生产能力是目前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发展的目标。发展“资源节约、生产高效、生态友好”的现代农业,应当成为新时期以绿色发展为主基调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方向。农业生态系统... 以较低的生态代价获得较高的农业生产能力是目前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发展的目标。发展“资源节约、生产高效、生态友好”的现代农业,应当成为新时期以绿色发展为主基调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方向。农业生态系统具生产和生态两大功能,坚持生态优先,在追求生态效益的同时,实现更加长久的生产效益,是破解可持续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基于粮食生产与生态压力转移的区域间耦合与系统优化,解析区域性生产生态潜力的变化趋势;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无废弃物乡村,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系统 粮食生产 生态压力 农业现代化
下载PDF
基于MobileNetV3Small-ECA的水稻病害轻量级识别研究
14
作者 袁培森 欧阳柳江 +1 位作者 翟肇裕 田永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53-262,共10页
为实现水稻病害的轻量化识别与检测,使用ECA注意力机制改进MobileNetV3Small模型,并使用共享参数迁移学习对水稻病害进行智能化轻量级识别和检测。在PlantVillage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将预训练得到的共享参数迁移到对水稻病害识别模型上... 为实现水稻病害的轻量化识别与检测,使用ECA注意力机制改进MobileNetV3Small模型,并使用共享参数迁移学习对水稻病害进行智能化轻量级识别和检测。在PlantVillage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将预训练得到的共享参数迁移到对水稻病害识别模型上微调优化。在开源水稻病害数据集上进行试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非迁移学习下,识别准确率达到97.47%,在迁移学习下识别准确率达到99.92%,同时参数量减少26.69%。其次,通过Grad-CAM进行可视化,本文方法与其他注意力机制CBAM和SENET相比,ECA模块生成的结果与图像中病斑的位置和颜色更加一致,表明网络可以更好地聚焦水稻病害的特征,并且通过可视化和各水稻病害分析了误分类原因。本文方法实现了水稻病害识别模型的轻量化,使其能够在移动设备等资源受限的场景中部署,达到快速、高效、便携的目的。同时开发了基于Android的水稻病害识别系统,方便于在边缘端进行水稻病害识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病害识别 迁移学习 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 MobileNetV3Small 移动端部署
下载PDF
低温下环丙酸酰胺调控棉花内源激素促进噻苯隆脱叶的机制
15
作者 孙尚文 束红梅 +5 位作者 杨长琴 张国伟 王晓婧 孟亚利 王友华 刘瑞显 《作物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87-198,共12页
脱叶催熟是棉花机械采收的前提,但遇低温可导致噻苯隆(TDZ)脱叶效果下降,不能满足机械化采收的要求,本实验室发现环丙酸酰胺(CYC)可显著提高低温下TDZ的脱叶效果,但CYC促进低温下棉花化学脱叶的机制尚不清楚。为此,以中棉425品种为材料... 脱叶催熟是棉花机械采收的前提,但遇低温可导致噻苯隆(TDZ)脱叶效果下降,不能满足机械化采收的要求,本实验室发现环丙酸酰胺(CYC)可显著提高低温下TDZ的脱叶效果,但CYC促进低温下棉花化学脱叶的机制尚不清楚。为此,以中棉425品种为材料,设置2个温度水平(25℃和15℃),清水(CK)、TDZ单剂(T)和TDZ+CYC复配(TC)3种处理方式,分析棉叶脱落过程中离层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低温(15℃)下处理后240 h,T处理棉花脱叶率仅为53.0%,但TC处理的棉叶脱落开始时间较T处理提前24 h且脱落率升高至79.6%。低温下,相较于T处理,TC处理棉叶离层生长素(IAA)运输相关基因(LAX2、PIN1)、IAA响应基因(IAA9、ARF3)表达量显著下降,离层中IAA含量降低;离层乙烯(ET)合成基因(ACS、ACO)表达量升高,ET合成前体ACC含量增加,ET下游信号基因(ERF1B)显著上调表达;茉莉酸(JA)合成相关基因(AOC4)上调表达,离层中JA含量增加。综上,低温下CYC和TDZ复配抑制棉叶离层中IAA运输与信号传导,促进ET、JA合成与ET信号转导,是CYC提高低温下TDZ脱叶效果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脱叶 低温 噻苯隆 环丙酸酰胺 内源激素含量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基于WebGIS的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及辅助决策系统 被引量:49
16
作者 刘小军 朱艳 +2 位作者 姚霞 田永超 曹卫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5-129,共5页
该研究在总结和提炼区域农业信息管理和评价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工程和系统建模方法,建立了种植制度评价、农产品生态区划、农作生产潜力分析和精确农作管理的定量化动态知识模型。并运用软构件技术,基于B/S的分布式网... 该研究在总结和提炼区域农业信息管理和评价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工程和系统建模方法,建立了种植制度评价、农产品生态区划、农作生产潜力分析和精确农作管理的定量化动态知识模型。并运用软构件技术,基于B/S的分布式网络结构,以W ebG IS为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了网络化、数字化的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及辅助决策系统。系统实现了基本地图操作、农业空间信息查询与分析、种植制度评价、农产品生态区划、农作生产潜力分析、精确农作管理、可视化输出以及系统维护等功能。以江苏省为案例区,对系统进行了实例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能有效地管理区域性农业空间信息,并在基于空间信息的农业生产管理决策方面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GIS 知识模型 空间信息管理 辅助决策 精确农作
下载PDF
南方农区草业在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被引量:40
17
作者 张卫建 谭淑豪 +1 位作者 江海东 章熙谷 《草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6,共6页
在对中国南北自然资源优势进行广泛比较的基础上 ,通过生产调研和田间试验 ,剖析了农产品市场国际化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将面临的新问题 ,预示经济复苏后中国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将发生根本性转变。根据这些分析 ,提出发展南方农区草业是... 在对中国南北自然资源优势进行广泛比较的基础上 ,通过生产调研和田间试验 ,剖析了农产品市场国际化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将面临的新问题 ,预示经济复苏后中国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将发生根本性转变。根据这些分析 ,提出发展南方农区草业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最后提出了南方农区草业的发展策略 ,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可行的配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农区 草业工程 农牧结合 农业持续发展 综合效益 资源利用策略
下载PDF
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双碳目标的双赢策略 被引量:47
18
作者 张卫建 严圣吉 +2 位作者 张俊 江瑜 邓艾兴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3892-3902,共11页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碳达峰与碳中和已成为我国长期战略。我国是粮食消费大国,95%以上的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供应仍然靠国内农业生产。农业既是主要的碳排放源,更是重要的碳固定汇,固碳减排潜力巨大。因此,现代农业不仅可以保障国家...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碳达峰与碳中和已成为我国长期战略。我国是粮食消费大国,95%以上的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供应仍然靠国内农业生产。农业既是主要的碳排放源,更是重要的碳固定汇,固碳减排潜力巨大。因此,现代农业不仅可以保障国家粮食及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而且可以且应该助力国家双碳目标。为此,作者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及自己多年研究成果基础上,系统探讨了粮食安全与双碳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双赢策略。结果表明,粮食安全和双碳目标之间,在增产与固碳、增产与减排、固碳与减排以及相关主管部门的政策等层面存在冲突和协同关系,但协同强于冲突;农业双碳目标与绿色高质量发展在方向上高度一致,目标上相辅相成。科研实践和技术示范推广案例也证明,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双碳目标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创设等途径实现双赢。依据我国农业发展新趋势,作者认为种植业碳排放已基本达峰,在粮食安全背景下农业碳达峰的峰值及达峰进程将取决于畜牧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要求;农业碳中和目标能否实现将主要视甲烷(CH_(4))等非二氧化碳(CO_(2))温室气体减排力度,以及农业综合固碳潜力的发挥。农业碳达峰指日可待,但在目标设定上不能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改善;农业碳中和任重道远,必须固碳与减排兼顾,并以农业CH_(4)等非CO_(2)温室气体减排为优先。总之,粮食安全下实现农业双碳目标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需要农业固碳减排科技创新、农业碳监测与评价方法创建、以及农业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和新政策创设等综合支撑。本文的建议可为国家及地方制定农业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及行动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为农业固碳减排科技创新和政策创设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气候变化 碳达峰 碳中和 温室气体 碳固定
下载PDF
我国稻鸭共作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展望 被引量:40
19
作者 甄若宏 王强盛 +3 位作者 沈晓昆 张卫建 卞新民 黄丕生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4-67,共4页
综述了目前稻鸭共作技术在我国各地试验研究与示范应用的现状,提出了在今后研究与应用中需要探讨与完善的几个方面,包括:鸭子选用、防护与鸭病防治,水稻栽插方式及配套农机要求,施肥制度与病虫防治,以及稻田生态效应与高效种养模式。
关键词 稻鸭共作 生态农业 无公害农业
下载PDF
江淮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演变特征及作物生产应对措施 被引量:18
20
作者 黄爱军 陈长青 +2 位作者 类成霞 张卫建 卞新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2,共6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趋明朗和世界性粮食安全危机日益严重,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已经成为作物科学的研究热点。江淮地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区域,探讨该区域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及其应对策略,对确保我国中长期粮...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趋明朗和世界性粮食安全危机日益严重,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已经成为作物科学的研究热点。江淮地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区域,探讨该区域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及其应对策略,对确保我国中长期粮食持续增长意义重大。依据我国江淮地区32个气象台站的多年逐日气象资料,并结合多年农作物生育进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江淮地区气候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48年来江淮地区光、热、水资源发生了明显变化。年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每10年分别平均递增了0.28、0.17和0.38℃;夜间增温幅度高于白天,日温差每10年平均下降了0.21℃。≥0℃和≥10℃的积温增加明显,每10年分别平均递增了92和79℃;年降水总量变化不明显,但年际间波动大;年日照时数和太阳总辐射量呈现下降趋势,平均每年减少了8.1 h和12.3 MJ.m-2。从稻麦的实际响应来看,小麦播期推迟,成熟期提前,总生育期缩短4 d;而水稻播期提前,成熟期也提前,总生育期基本不变。去除技术影响后的稻麦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稻麦历史产量主要与最低气温正相关,与降水量无显著相关性。最后针对江淮地区气候资源演变特征和作物生产发展趋势,就江淮地区未来气候变暖情形下作物生产的应对策略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地区 气候资源 气候变化 粮食安全 作物生产 应对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