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52家现代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王羽涛 胡乃娟 朱利群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52-159,共8页
基于现代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理论框架,从生产要素创新、经营要素创新、产业综合效益、联农带农效益、生态发展效益5个维度,构建了江苏省现代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模型、Person相关分析和障碍度模型,对江苏... 基于现代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理论框架,从生产要素创新、经营要素创新、产业综合效益、联农带农效益、生态发展效益5个维度,构建了江苏省现代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模型、Person相关分析和障碍度模型,对江苏省52家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处于中等高质量发展水平,且各地差异较大,呈苏南较高、苏中次之、苏北较弱的空间布局;联农带农不深、科技集成不够、产业融合不强和管理运营不到位制约园区的高质量发展;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财政资金合理引导、智慧农业高效引领是提升园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建议优化管理运营机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三产融合”、强化创新要素集聚及引导生产运营数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园区 高质量发展 影响因素 江苏省
下载PDF
积极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2
作者 徐鸣 《群众》 2024年第10期18-20,共3页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并在以后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了精辟论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党中央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对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农业...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并在以后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了精辟论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党中央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对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尤其对我国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也是具有安邦兴国意义的战略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革命 系列重要讲话 我国经济社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高质量发展 生产力 黑龙江 习近平总书记
下载PDF
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大农业观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利根 李天祥 《群众》 2024年第5期24-25,共2页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大农业是一种以农业为核心,跨越行业边界、多功能、开放式的大产业。大农业观超越...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大农业是一种以农业为核心,跨越行业边界、多功能、开放式的大产业。大农业观超越了单纯的种植业生产和第一产业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业生产 食物供给 基础产业 大农业观 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 行业边界 多元化
下载PDF
全球 “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 ” 领域专利发展态势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葛焱 姚婧文 +2 位作者 刘爱军 贾雯晴 俞建飞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70,共13页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已成为重要发展趋势。本文借助PatSnap全球专利检索数据库,以“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题,检索1985至2020年国内外专利数据,从专利申请趋势和...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已成为重要发展趋势。本文借助PatSnap全球专利检索数据库,以“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题,检索1985至2020年国内外专利数据,从专利申请趋势和主要国家专利竞争力趋势出发,考虑申请和受理量、发明和有效发明专利占比、被引用次数、专利价值等质量指标,结合二级领域技术演变趋势,对国内外“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数量与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该领域中国专利布局和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数量上,中国“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数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在质量上,还存在专利含金量不高、海外布局不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作用不足等情况。为此,本文从加强专利发展方向研判、加强专利全球谋划布局和加强高质量专利培育孵化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 专利 质量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研究--基于南京市的调查 被引量:9
5
作者 许胜瑜 吉祥华 +1 位作者 朱雅雯 张龙耀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1-28,共8页
充足有效的金融支持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南京市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阶段和数字金融发展的最新趋势,使用2020年南京市农户实地调研数据对农业经... 充足有效的金融支持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南京市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阶段和数字金融发展的最新趋势,使用2020年南京市农户实地调研数据对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分析发现,接近40%的农业经营主体存在正规贷款需求,但12%的农业经营主体因申请贷款手续复杂、需要抵押、审批时间长等原因未向银行申请贷款;获得贷款的经营主体中,60%以上资金来源于农村商业银行,且收入水平越高信贷规模越大。同时,农村地区数字金融普及深度不足,数字金融产品的使用停留在支付、收款等初级阶段,对申请贷款、投资理财等线上业务缺乏了解,且信息孤岛问题使金融机构难以有效利用数据资源创新金融产品。因此,建议通过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农业保险和农业担保发展、加强农村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路径,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确保农村金融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经营主体 农村金融改革 金融需求 金融支持
下载PDF
开放条件下我国粮食国内支持政策转型方案及其经济影响研究
6
作者 徐亮 朱晶 王学君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9,共14页
在开放市场竞争和国际规则的双重约束下,以价格支持为基础、直接补贴为主体的粮食生产国内支持政策体系调整、优化的倒逼机制已形成,我国正着手探索构建新型粮食国内支持政策体系。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稻谷、小麦粮食国内支持政策的... 在开放市场竞争和国际规则的双重约束下,以价格支持为基础、直接补贴为主体的粮食生产国内支持政策体系调整、优化的倒逼机制已形成,我国正着手探索构建新型粮食国内支持政策体系。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稻谷、小麦粮食国内支持政策的不同转型方案,评估其在适应WTO国内支持相关规则的前提下对国内经济的潜在影响。研究表明,现阶段对稻谷、小麦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同时配套实施完全成本保险政策,能够在适应WTO规则的基础上,改善粮农经济福利且不损害政府的财政支出效率,进而有助于保障国内主粮生产,是当前对于我国来说相对可取的政策转型方式。今后的粮食国内支持政策调整要在继续推动减“黄”增“绿”的基础上,着力打造有竞争力、可持续的政策体系,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谈判和制定,为国内政策的实施创建稳定良好的国际新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支持 价格支持 农业保险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对粮食高质量生产影响与环节异质性——基于黑、豫、浙、川四省调查数据 被引量:18
7
作者 徐志刚 郑姗 刘馨月 《宏观质量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22-34,共13页
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关乎国运民生,减少要素投入、提升生产率是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机械化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粮食生产分环节视角,基于对机械化要素替代效应和技术效应的分析,检视分环节机械化对粮食生产要素减量... 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关乎国运民生,减少要素投入、提升生产率是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机械化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粮食生产分环节视角,基于对机械化要素替代效应和技术效应的分析,检视分环节机械化对粮食生产要素减量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械作业不仅能减少劳动投入,而且对其他要素投入也有影响。机械播种会增加种子投入费用,机械施肥有助于化肥减量。(2)机械化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但环节异质性明显。机械播种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不显著,技术存在提升空间;机械施肥明显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值得推广;机械收获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不显著。通过加深对粮食生产不同环节机械作业的要素减量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的认识,对进一步改进各环节机械技术,强化要素匹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推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粮食高质量生产 环节异质性 替代效应 技术效应
下载PDF
从21世纪粮食危机看中国粮食安全治理现代化 被引量:11
8
作者 钟钰 巴雪真 李天祥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1-212,共12页
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21世纪以来,全球历经了2007—2008年、2010—2011年、2020年和2022年四次粮食危机,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扩大升级、内源困境与外生冲击相互交织、粮食政治化和武器化问题更加凸显、应对措施由短期无... 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21世纪以来,全球历经了2007—2008年、2010—2011年、2020年和2022年四次粮食危机,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扩大升级、内源困境与外生冲击相互交织、粮食政治化和武器化问题更加凸显、应对措施由短期无序性向长期系统性转变是四次危机的规律性特征。经验表明,货币超发、收入分配不均、过度相信泛贸易主义等与危机密切关联,且危机强烈的调整效应会加速全球贸易格局重塑,立足国内才是防范和化解危机最根本的途径。从总体来看,四次粮食危机对我国影响不大,但依然警示我们应积极推动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树立底线思维,形成“立足国内”的高度共识;调整完善社会制度与政策,建立种粮农民职业化体系;重塑粮食支持政策,促进要素自由流入粮食领域;把握战略机遇期,寻求与粮食出口大国合作最大公约数;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框架中,从参与者向塑造者转变等方面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危机 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三农”领域高校智库建设现状及发展路径探析
9
作者 赵士海 俞建飞 陶嘉诚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205-214,共10页
“三农”领域高校智库在“三农”问题分析、决策拟定及政策工具弥补纠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促进中国“三农”领域学术研究与智库研究有效对接,分析相关高校智库建设现状,总结其发展行为、运行机制、成果水平等方面及特点。研究发... “三农”领域高校智库在“三农”问题分析、决策拟定及政策工具弥补纠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促进中国“三农”领域学术研究与智库研究有效对接,分析相关高校智库建设现状,总结其发展行为、运行机制、成果水平等方面及特点。研究发现,中国“三农”领域的高校智库建设主要依托一批专业化的研究团队和学术机构,在“三农”领域智库中数量占比最高且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并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性特征,在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面临着服务乡村振兴的激励有限、协同合作能力有限、农业生产活动复杂性与农村调查公益性、成果实效水平不高和政策转化力度不够、资源及资金投入缺乏多元化与灵活性等困境。针对此,提出发挥涉农学科优势、推动成果评价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生态体系、畅通资政服务渠道、打造政产学研联盟共同体、构建“旋转门”机制、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协同建设等对策建议,以期对“三农”领域高校智库体系的建设与转型升级有所裨益,更好地满足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智力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高校智库 智力支持 资政服务 决策影响 乡村振兴战略 “三农”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济的富民效应研究--基于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28
10
作者 孙雪峰 张凡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3-194,共12页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也是最终的民生目标,农村集体经济作为组织农民最有力的制度条件,其富民效应是“三农”的重要议题之一。利用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的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评估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富民效应...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也是最终的民生目标,农村集体经济作为组织农民最有力的制度条件,其富民效应是“三农”的重要议题之一。利用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的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评估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富民效应并探索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能够实现富民效应,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仅能够提升农户的收入水平,还可以提升其幸福感。第二,在作用机制上,村集体经济能够通过提高农户财产性收入和非农就业水平,进而影响农户的物质富裕水平;村集体经济还能通过提升公共服务和非农就业水平,从而提升农户精神富裕水平。第三,拓展性分析发现,在实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地区,村集体经济的富民效应更加明显;从共同富裕视角来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目前还不能促使农户实现物质层面的共同富裕,但是可以实现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因此,今后村级集体经济应当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最大限度激发农村集体经济活力,实现强村富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集体经济 农民富裕 财产性收入 公共服务 非农就业
下载PDF
地方政府建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行动逻辑
11
作者 王猛 葛继红 《农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51,共12页
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特色产业,近年来中国各地政府都在积极建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但学界始终未能就相关实践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本文基于品牌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地方政府建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动态变迁模型,并选取X县Z农产品区域... 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特色产业,近年来中国各地政府都在积极建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但学界始终未能就相关实践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本文基于品牌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地方政府建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动态变迁模型,并选取X县Z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开展案例研究,以揭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行动逻辑.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品牌发展的各个阶段,地方政府建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都呈现动态变迁规律,且在品牌成熟期容易陷入“退出难”困境.基于此,本文为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组织基础—自我培育基础—自我保护基础”三位一体的制度构想,以期在地方政府渐进退出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市场自治.本文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地方政府行动逻辑的理解,并为强化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内生发展动力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品牌 政府干预 动态变迁 生命周期理论 市场自治
原文传递
深化改革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爱军 《群众》 2023年第10期48-49,共2页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优势、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全国首批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省份之一,江苏积极探索开展农...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优势、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全国首批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省份之一,江苏积极探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合作经济和股份经济,有力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致富,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有制 集体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农民增收致富 阶段性成效 发展壮大
下载PDF
探索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 被引量:3
13
作者 姚兆余 《群众》 2021年第12期53-54,共2页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七普”数据显示,我国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百分点、6.61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农村人口...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七普”数据显示,我国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百分点、6.61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相对严峻,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趋势较为明显。互助养老作为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新型养老模式,对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互助养老 维护社会稳定 数据显示 农村养老问题 农村人口老龄化 新型养老模式 民生福祉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下载PDF
多中心协同治理:何以可能,何以可为?——基于江苏C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经验诠释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利根 陶嘉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共12页
从多中心协同治理的理论逻辑出发,构建“政府、企业、村民、社会组织”多中心主体下的协同治理机制,聚焦主体之间互动关系的生成机制和运行逻辑,并以江苏省C县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实践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解析。研究表明,多中心协同治理是... 从多中心协同治理的理论逻辑出发,构建“政府、企业、村民、社会组织”多中心主体下的协同治理机制,聚焦主体之间互动关系的生成机制和运行逻辑,并以江苏省C县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实践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解析。研究表明,多中心协同治理是一种节本增效且具备操作性的治理方案,具备中国乡村场域的现实支撑,即主要通过沟通协作、资源整合、目标耦合以及利益联结,明确治理体系中各主体的功能定位,进而对行政规制、市场经济、村民自治、社会参与等进行界定分工,由此有效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激励相容与优势互补,最终形成治理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 协同治理 农村人居环境 治理方案
下载PDF
我国农村养老金融发展历程、实践现状与对策建议
15
作者 周月书 李如珩 亓浩 《农村金融研究》 2025年第3期12-24,共13页
在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有效应对农村养老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点难题,而发展农村养老金融是积极应对农村老龄化的重要举措。论文从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个维度出发,系统梳理了我国农村养老... 在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有效应对农村养老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点难题,而发展农村养老金融是积极应对农村老龄化的重要举措。论文从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个维度出发,系统梳理了我国农村养老金融的发展历程,以江苏省如皋市为样本,调查分析了农村养老金融的需求现状,并进一步剖析了农村养老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城乡养老金金融发展不平衡、农村养老服务金融产品适配性不足、养老产业金融业态尚未完善以及农村居民养老金融认知亟待提升等。据此提出建议:完善农村养老金金融政策体系、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提升农村居民养老金融素养以及支持养老产业金融发展,以期为农村养老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行路径与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养老金融 人口老龄化 养老金金融 养老服务金融 养老产业金融
下载PDF
村庄维持土地行政性调整的效应评估与动因解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志刚 耿朝阳 陈品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36,共12页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背景下,土地行政性调整是否实现了人地关系变动时维护公平的初衷,是否会对农业生产效率造成损失现有研究结论莫衷一是。因此,利用2015年、2018年对黑龙江、浙江、河南、四川4省2期256个村庄调查数据,从公平...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背景下,土地行政性调整是否实现了人地关系变动时维护公平的初衷,是否会对农业生产效率造成损失现有研究结论莫衷一是。因此,利用2015年、2018年对黑龙江、浙江、河南、四川4省2期256个村庄调查数据,从公平和效率两个维度对土地行政性调整产生的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同时考虑村庄维持土地行政性调整的动因。研究发现,土地行政性调整在土地分配方面具有显著的公平效应,且也体现在缩小收入差距上。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土地行政性调整会导致粮食单产下降和效率损失。研究指出应合理看待土地行政性调整行为,正视其带来的公平效应,在具备调地需求和调地条件的村庄,土地行政性调整行为可维持并发挥其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地 二轮承包 公平 效率
下载PDF
基于贸易网络视角的中国苜蓿草进口多元化可能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天祥 李圣洁 蒋昕臻 《世界农业》 CSSCI 2023年第1期66-76,共11页
随着国内乳业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苜蓿草进口量增幅显著,但是进口来源仍然高度集中。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俄乌冲突持续、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加剧的背景下,提高进口来源多元化水平对于稳定中国苜蓿草供应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无... 随着国内乳业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苜蓿草进口量增幅显著,但是进口来源仍然高度集中。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俄乌冲突持续、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加剧的背景下,提高进口来源多元化水平对于稳定中国苜蓿草供应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法,基于1996—2020年全球苜蓿草贸易数据,构建了全球苜蓿草贸易网络,从总体、区域和国别三个层面刻画了全球苜蓿草贸易格局的动态演变,并探讨了这种演变对中国苜蓿草进口多元化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全球苜蓿草贸易较为分散,呈现出明显的组团趋势,核心贸易国比较固定,主要出口国的中介中心度下降、中心性上升。增加中国苜蓿草进口贸易的多元化水平,一方面可以扩大与西班牙、加拿大、意大利、阿根廷和罗马尼亚等国家的现有贸易规模,另一方面可以开拓与法国、澳大利亚、德国、荷兰、波兰、埃及、智利、奥地利、匈牙利和新西兰等潜在合作国家的贸易市场。总体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扩大苜蓿草进口是可行的,但在扩大进口规模的同时应高度关注和管控进口贸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草进口 复杂网络 贸易多元化
下载PDF
新《种子法》植物新品种权利保护的实施难点及应对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樨平 程静琪 《中国种业》 2023年第10期6-11,15,共7页
2021年新修订的《种子法》扩大了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和环节并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对于激励和推动育种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但该制度的落地实施还存在一些难点,有待于相关制度措施的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在品种权人对收获材料行使权利的问题... 2021年新修订的《种子法》扩大了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和环节并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对于激励和推动育种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但该制度的落地实施还存在一些难点,有待于相关制度措施的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在品种权人对收获材料行使权利的问题上,应建立权利人“没有合理机会对繁殖材料行使权利”的举证责任倒置机制,并对收获材料供应链上的经营者明确审查义务。在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的实施上,应制定具体的判断标准及举证责任转移规则,并为派生品种的商业化利用引入有条件的强制许可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权 收获材料 实质性派生品种
下载PDF
探索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的新路径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利根 龙开胜 杜焱强 《群众》 2021年第16期33-35,共3页
随着江苏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和农业转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农村宅基地和住房闲置现象较为普遍。近年来,江苏省积极作为,创新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的有效途径和政策措施,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通... 随着江苏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和农业转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农村宅基地和住房闲置现象较为普遍。近年来,江苏省积极作为,创新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的有效途径和政策措施,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积极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的意见》等政策文件。2021年1月15日,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的修订,在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再一次为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提供政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红线 盘活利用 闲置宅基地 农村宅基地 政策支撑 创新探索 城镇化水平 农业转移人口
下载PDF
坚持以大食物观统筹保障粮食安全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利根 《群众》 2022年第9期26-27,共2页
2022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 2022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树立大食物观”这一重要论断,不仅系统拓展了传统的粮食边界及其保障思维,而且深刻阐明了我国农产品供给保障的新使命与新任务,为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指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供给 食物结构 有效供给 社会福利 农产品供给 更高质量 更高层次 水产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