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8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学类专业本科双语教学效果调查分析——基于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类本科生的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月书 张燕 刘荣茂 《高教论坛》 2014年第1期18-21,共4页
金融学类专业本科双语教学是经济金融全球化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类专业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金融学类专业较宜在二年级、三年级的专业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双语教学中英语授课比例应适当提高;... 金融学类专业本科双语教学是经济金融全球化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类专业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金融学类专业较宜在二年级、三年级的专业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双语教学中英语授课比例应适当提高;学生学习双语课程的主要障碍是自身外语水平限制和没有足够的语言环境,影响双语课程学习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对本校双语教学总体评价为中等,其中,对双语课程内容安排合理性和教材的选择评价较高,而对课堂英语使用比例和教师口语水平评价较低。文章最后据此提出了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学类专业 双语教学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农业院校国际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2
作者 汤颖梅 李晓晓 颜进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76-79,共4页
按照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设置的会计课程,已无法满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需求,而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国际化不仅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培养国际会计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一流农业大学的基本路径。因此,构... 按照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设置的会计课程,已无法满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需求,而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国际化不仅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培养国际会计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一流农业大学的基本路径。因此,构建国际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使农业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适应国际化的趋势是当前应该重点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 双语教学 课程体系改革
下载PDF
如何建立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汤颖梅 吴宇虹 沈沁源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前,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有:忽视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教学评估系统的滞后性导致教师与学生不能及时沟通等。因此,应增加评估主体、重视教师自评,根据被评对象的差异设置评估指标,加强教学互动性,以构建合理的教学... 目前,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有:忽视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教学评估系统的滞后性导致教师与学生不能及时沟通等。因此,应增加评估主体、重视教师自评,根据被评对象的差异设置评估指标,加强教学互动性,以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估综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质量 评估体系 高校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中国农业碳减排的影响
4
作者 王依恬 刘晓玲 +2 位作者 马波 包悦 韩云钊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66-273,共8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大背景下,作为温室气体产生的“主战场”之一,农业也面临降碳减排的绿色发展需要。受制于低迷的农业生产投资、低效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不健全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与风险分散机制,我国农业碳减排工作...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大背景下,作为温室气体产生的“主战场”之一,农业也面临降碳减排的绿色发展需要。受制于低迷的农业生产投资、低效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不健全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与风险分散机制,我国农业碳减排工作推进缓慢。从绿色金融的角度出发,深入探究绿色金融对我国农业碳减排支持的可行性及路径,试图在绿色金融主体与农业主体之间建立可靠桥梁,借助绿色金融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持续助力我国农业降碳减排。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剖析绿色金融对碳排放的影响机理,分析我国农业碳排放的现状及减排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绿色融资实践案例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绿色金融能够从优化资源配置、信号传递、技术进步3条路径影响农业碳排放;第二,我国广义农业CO_(2)排放总量存在波动,但排放强度却在逐年下降,且从排放占比构成上看,各省(市、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第三,我国一些地区已出现针对性的助力环境治理、实现绿色转型的有益金融项目,但目前绿色资金仍不能全面覆盖需求,结构上绿色金融资源中流向农业的占比较小,监管也存在一定的缺失。可见,绿色金融能够有效支持农业碳减排,但农业实现低碳转型仍有很长的路需要走。综上,应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发展碳金融;通过利率调整、优惠税率、再贷款支持等政策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利用财政支持和绿色基金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有效运用绿色金融的知识溢出效应,在农村地区推广绿色金融业务时宣传环保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农业 碳排放 双碳目标 资源配置 信号传递 技术进步
下载PDF
金融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作用机制、国际经验与实践路径
5
作者 黄惠春 韩宁 王雅婧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基于金融功能观,从金融助力农业技术进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优化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助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四个方面阐述了金融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指...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基于金融功能观,从金融助力农业技术进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优化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助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四个方面阐述了金融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指出当前金融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存在资源支持力度不足、供需结构矛盾突出、提升产业链韧性能力不足、要素协调能力欠佳等问题,并结合农业、金融、政策等因素分析了其内在成因。借鉴美国、荷兰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从完善政策顶层设计、构建多维度金融支持体系、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四个方面提出金融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路径和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功能观 农业新质生产力 金融支持 农业科技创新
下载PDF
金融科技对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卢亚娟 杨怡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5,共11页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出丰富了中国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资产配置选择。使用CHFS2021年的调查数据,从金融科技的视角出发探究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融资产配置情况。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科技能够改善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融资产配置情况,且该...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出丰富了中国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资产配置选择。使用CHFS2021年的调查数据,从金融科技的视角出发探究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融资产配置情况。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科技能够改善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融资产配置情况,且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金融科技对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融资产配置的优化作用在城乡地区、不同健康状况以及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中存在显著差异。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金融科技通过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金融素养水平来优化家庭的养老金融资产配置。研究结论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就业人员 金融科技 养老金融 资产配置
下载PDF
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看人”“看事”机制有效吗?——以解决“融资贵”问题为例
7
作者 许黎莉 朱雅雯 乌云花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33,共15页
“看人——获取软信息”“看事——获取硬信息”是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制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厘清其对融资成本的作用机理,对于缓解“融资贵”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内蒙古自治区3市382个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数... “看人——获取软信息”“看事——获取硬信息”是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制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厘清其对融资成本的作用机理,对于缓解“融资贵”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内蒙古自治区3市382个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看人”“看事”机制对不同类型融资成本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看人”“看事”机制对显性融资成本无影响,“看人”机制对隐性融资成本的增加作用更强,“看事”机制对转嫁成本的增加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看人”“看事”机制引发的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是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市场融资成本高的本质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赋能和软信息硬化是缓解“融资贵”问题的有效路径。据此,从“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强化内部激励机制、加快数据信息系统建设、引进能人型村干部等方面提出实现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担保 “看人” “看事” 融资成本 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
下载PDF
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建设农业强国的重点领域与策略建议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龙耀 彭澎 《农村金融研究》 2023年第2期12-23,共12页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高质量金融服务的有力支撑。相比世界典型农业强国,当前我国金融服务存在着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支持不够、对农业科技创新支撑不足、农业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等问题。未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建设农业强国的重...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高质量金融服务的有力支撑。相比世界典型农业强国,当前我国金融服务存在着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支持不够、对农业科技创新支撑不足、农业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等问题。未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建设农业强国的重点领域应当包括:助力夯实农业供给保障基础,围绕粮食安全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开展金融创新;助力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农业科技企业进行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并对相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支持力度;提升农业发展韧性,构建现代农业保险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在政策层面,需要协调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加强财政与金融协同;创新金融服务,系统打造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的金融服务机制和产品体系;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金融服务 粮食安全 科技创新
下载PDF
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机制探索:以江苏省政策性农业担保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袁锐 唐溧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44-252,共9页
政策性农业担保是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财政撬动金融资本投入农业农村的关键发力点。基于财政金融协同支农理论和融资担保理论,梳理我国政策性农业担保体系的发展历程,并分析政策性农业担保的运行逻辑和支农作... 政策性农业担保是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财政撬动金融资本投入农业农村的关键发力点。基于财政金融协同支农理论和融资担保理论,梳理我国政策性农业担保体系的发展历程,并分析政策性农业担保的运行逻辑和支农作用。同时,以江苏省政策性农业担保为例,在剖析其业务模式和产品设计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政策性农业担保协同支农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政策性农业担保的主要业务模式包括银担模式、政银担模式以及产业链模式,江苏农担在实践中开发设计的“苏农担”系列产品,因地制宜地为省内特色产品和产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然而,政策性农业担保在协同支农过程中存在多主体信息结构不匹配,共享机制有待完善,以及风险识别相对滞后、差异化风控系统有待建立的问题。因此,本研究提出从信息收集、风险防控和多方协同等3个方面提高政策性农业担保机构服务水平,进而提升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 金融 政策性农业担保 农业经营主体 支农机制 苏农担
下载PDF
农业保险是否促进了中国农业绿色发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月书 尹梓鉴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61,共13页
农业保险是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助推器。基于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绿色发展水平的度量,运用超效率SBM模型结合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 农业保险是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助推器。基于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绿色发展水平的度量,运用超效率SBM模型结合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保险可以显著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每增加1%,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将会增加0.024%,农业保险能够促进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机制分析发现,优化要素配置是农业保险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机制,但农业保险对推动中国农业绿色生产前沿面的扩张作用不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农业信贷薄弱地区、西部地区、非粮食主产区以及土地流转率低的地区,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强,农业保险具有绿色普惠效应;同时农业保险能够促进免耕、精播少播以及秸秆还田等绿色农业技术的应用。基于此,从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推出绿色险种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绿色发展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要素配置 绿色农业技术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月书 周文静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9,共17页
本文利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和浙江大学“中国家庭大数据库”(CFD)2017年与2019年两轮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 本文利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和浙江大学“中国家庭大数据库”(CFD)2017年与2019年两轮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农户信贷约束,降低农户商业信用供给成本,从而促进农户商业信用供给。数字普惠金融在补充农户外部流动性的同时,还减少了农户商业信用供给对自身流动性的占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存在上下游纵向关联、生产经营多元化程度较低与非粮农产品占比较高的农户,数字普惠金融对其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商业信用供给能够促进农户市场参与,并且数字普惠金融增强了农户使用商业信用参与市场的意愿,这有助于增加农户收入和提升农户福利水平。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增加农户商业信用供给,影响了农户与下游经营主体之间的要素配置,为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业生产经营与打通“最后一公里”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户 商业信用供给 农户市场参与
下载PDF
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对农户信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凡 李渊 张龙耀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5-232,共18页
为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各地不断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建设,将金融服务触角延伸至村庄。本文基于2020—2021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利用断点回归模型(RD)探究了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对农户信贷行为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农村普... 为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各地不断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建设,将金融服务触角延伸至村庄。本文基于2020—2021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利用断点回归模型(RD)探究了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对农户信贷行为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提升了农户信贷获得概率和扩大了信贷规模,并且提高了农户正规信贷占比,缓解了家庭面临的正规信贷约束。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凭借扎根农村的制度优势,通过提高农户的金融产品信息完全程度和金融素养,提高了其信贷(尤其是正规信贷)获取率。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降低了农户信贷违约概率,增强其信用意识;此外,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增加了农户生活性借贷规模,但未能扩大生产性信贷的规模。可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应是政府解决农户融资难和融资贵等问题的重要政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 正规信贷 非正规信贷 断点回归
下载PDF
数字治理、宗族网络与农业创业——基于东部地区397个县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名姿 张雷 朱慧劼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84,共12页
数字时代背景下,基层政府开始探索数字治理。通过整理东部地区397个县域2019—2020年的农业创业数据、县域统计年鉴数据和家谱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等实证分析了数字治理对农业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治理... 数字时代背景下,基层政府开始探索数字治理。通过整理东部地区397个县域2019—2020年的农业创业数据、县域统计年鉴数据和家谱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等实证分析了数字治理对农业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治理显著促进了县域农业创业活动的产生,但是该作用仅在数字治理水平超过一定门槛值后有效。调节效应分析发现,宗族网络在数字治理促进农业创业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但是该调节作用主要对传统种植类农业创业有效,且在宗族网络紧密时作用强度更大。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治理降低了企业创业门槛,使得更多创业者创办小微企业,进而提高了农业创业水平。据此,政府应加大数字技术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并且关注传统宗族网络在其中的作用,进而更好实现数字技术对农村基层治理的赋能,提高农业创业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治理 农业创业 宗族网络
下载PDF
龙头企业主导型数字化农业产业链金融对农户信贷约束的影响研究——基于PSM-DID模型的实证分析
14
作者 李轶赫 梁家宁 曾静怡 《中国商论》 2023年第10期116-122,共7页
本文利用2020年和2022年四省288户农户信贷约束情况的两期面板数据,运用PSM-DID模型,考察了龙头企业主导型数字化农业产业链金融对农户信贷约束的影响,并分析了缓解农户需求型信贷约束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龙头企业主导型数字化农业产... 本文利用2020年和2022年四省288户农户信贷约束情况的两期面板数据,运用PSM-DID模型,考察了龙头企业主导型数字化农业产业链金融对农户信贷约束的影响,并分析了缓解农户需求型信贷约束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龙头企业主导型数字化农业产业链金融能够显著降低农户的供给型信贷约束和需求型信贷约束。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需求型信贷约束而言,该产业链金融政策能显著缓解农户交易成本约束和融资风险约束,但对认知偏差约束无明显作用。本文从实证方面印证了数字农业产业链金融在农户融资方面的改善作用,为缓解农户融资难问题提供了微观经验数据,也为数字化农业产业链金融在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农业产业链金融 供给型信贷约束 需求型信贷约束 龙头企业主导型 PSM-DID
下载PDF
碳金融发展对企业绿色治理的影响研究——基于三重底线理论的解析
15
作者 张娆 郭晓旭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40,共13页
基于三重底线理论,采用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在构建碳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探究碳金融发展对企业绿色治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碳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治理。机制检验发现,碳金融发展能够... 基于三重底线理论,采用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在构建碳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探究碳金融发展对企业绿色治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碳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治理。机制检验发现,碳金融发展能够引导企业坚守“环境—社会—经济”三重底线,从而有效促进企业绿色治理;在环境底线方面,碳金融发展通过提高企业绿色创新产出和降低污染排放强度,进而促进企业绿色治理,在社会底线方面,碳金融发展通过提高企业环境责任承担意识,进而促进企业绿色治理,在经济底线方面,碳金融发展通过提高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企业绿色治理。拓展性分析发现,在公众环保意识较强的地区、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技术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国有企业及重污染企业中,碳金融发展对企业绿色治理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论拓展了碳金融发展和绿色治理相关领域的研究,对国家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金融发展 企业绿色治理 三重底线 低碳投融资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原文传递
财政金融协同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理与路径
16
作者 王翌秋 石洪波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5,共10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应有之义。从生态产品属性和区位条件两个维度探讨财政金融协同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面临的瓶颈与保障条件。证明通过财政与金融协同,可以实现资金流向引导、优化项目融资环境、打...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应有之义。从生态产品属性和区位条件两个维度探讨财政金融协同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面临的瓶颈与保障条件。证明通过财政与金融协同,可以实现资金流向引导、优化项目融资环境、打造新融资工具、降低项目风险,有助于促进生态资源价值化和资本化。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要依赖政府财政支持,财政与金融协同尚处于探索阶段,且协同方式单一,财政与金融联结不紧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财政与金融联结较为紧密,且协同形式多样,财政资金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当前,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沟通不够顺畅、协调机制不完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是制约财政金融协同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现实瓶颈,需要相关部门提供制度保障、平台支持、创新环境和人才保障等保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财政金融协同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农村金融关系研究——基于农户融资行为视角
17
作者 汪博文 盛苏宇 +1 位作者 商海 亓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62-270,共9页
基于北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以及2015、2017、2019年3期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农户融资行为视角,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农村金融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农村金融之间呈现互补关系,即在传统农村金融欠发达的地区,... 基于北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以及2015、2017、2019年3期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农户融资行为视角,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农村金融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农村金融之间呈现互补关系,即在传统农村金融欠发达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于农户家庭的金融可得性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降低农村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交易成本,缓解了农户的融资约束,对传统农村金融形成有效补充。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分别有效缓解了农户在生产上的投资信贷配给和在生活上的消费流动性约束,在影响农户融资行为方面与传统农村金融呈现互补关系。上述结论表明,要注重地区之间金融的均衡发展,在传统金融较为薄弱的地区,通过促进数字金融的发展,实现对于传统金融的有效补充,进而确保地区间金融的均衡发展;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户提供稳定的、有保障的普惠化金融服务;可建立政府、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农村信用数据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良性合作的农村金融市场,促进涉农贷款投放,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传统农村金融 农户 融资行为 信贷约束 信息不对称 交易成本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政策试点能否引致县域金融资源配置优化?
18
作者 汤颖梅 李佳辰 刘荣茂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120,共10页
县域信贷资金需求对金融资源缺乏吸引力,导致县域金融资源配置低效。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促进消费和投资,实现良性循环,蕴含巨大内需潜力,因此,以新型城镇化政策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县域面板数据和多期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政策试点对县域... 县域信贷资金需求对金融资源缺乏吸引力,导致县域金融资源配置低效。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促进消费和投资,实现良性循环,蕴含巨大内需潜力,因此,以新型城镇化政策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县域面板数据和多期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政策试点对县域金融资源配置的引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政策试点对县域金融机构网点规模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机构类型多元化和存贷比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县域产业结构升级伴生的金融价值和融资需求在引致效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这种效应在人口净流出县更为明显,在粮食主产区县域被削弱。据此提出政府应加快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障政策推进对金融资源发挥可持续性的引致效应、重视金融机构在新型城镇化产业融资方面的作用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政策试点 县域金融机构 金融资源配置 需求引致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制造业碳减排成效、影响因素与达峰路径——基于制造业大省的面板数据分析
19
作者 顾庆康 林乐芬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3,共7页
制造业大省的制造业低碳转型关系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全局。基于中国碳核算数据库数据,分析样本省份制造业及其子行业的碳减排成效,并实证分析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样本省份制造业总体实现了制造业发展与碳减排目标的协同推进,但... 制造业大省的制造业低碳转型关系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全局。基于中国碳核算数据库数据,分析样本省份制造业及其子行业的碳减排成效,并实证分析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样本省份制造业总体实现了制造业发展与碳减排目标的协同推进,但碳减排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且各子行业差异较大。实证发现,煤炭消费占比高是限制制造业碳减排的主要因素;提高产业发展质量、获得绿色技术专利、加大绿色金融支持等有助于促进制造业碳减排;行业人均资产是影响重点领域子行业碳减排成效的主要因素;是否涵盖高技术产业、煤炭消费占比、内部研发支出是影响非重点领域子行业碳减排成效的主要因素。推进制造业碳达峰应遵循“瞄准重点领域—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绿色创新—强化环境规制—加大财金支持”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制造业 碳减排 碳排放强度
下载PDF
气候变化、金融科技与农村金融机构风险
20
作者 周月书 单楠 亓浩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8,共16页
论文利用2010-2020年980家农村金融机构的样本数据以及县域地理单元的气温等数据,探究气候变化冲击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金融科技对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气候变化显著提升了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第二,发展金融科技能够缓解气候变化对... 论文利用2010-2020年980家农村金融机构的样本数据以及县域地理单元的气温等数据,探究气候变化冲击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金融科技对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气候变化显著提升了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第二,发展金融科技能够缓解气候变化对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负向冲击,其作用机制为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金融科技能够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从而有效应对气候风险;第三,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越大、资本充足率越高、所在地区经济越发达,发展金融科技越能够缓解气候变化所导致的金融风险。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资金配置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地气候变化越剧烈,农村金融机构在本地的资金投放越少,但是发展金融科技有助于促使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增加对本地的资金支持。因此建议,农村金融机构加强气候风险管理,加快数字化转型,拓展应对措施;金融监管部门加强政策引导,加快健全气候风险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金融科技 农村金融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