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漱口液对早期原位菌斑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鲁纯 李松 +3 位作者 李谨 王娟 胡凡 陈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2-375,共4页
目的:应用口内牙菌斑生物膜模型评估替硝唑漱口液、西吡氯铵漱口液与氯己定漱口液对早期原位牙菌斑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在专业洁治后,志愿者佩戴一种上颌装置,6个玻璃片置于装置内以形成口内菌斑生物膜。志愿者用指定漱口液每天漱口... 目的:应用口内牙菌斑生物膜模型评估替硝唑漱口液、西吡氯铵漱口液与氯己定漱口液对早期原位牙菌斑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在专业洁治后,志愿者佩戴一种上颌装置,6个玻璃片置于装置内以形成口内菌斑生物膜。志愿者用指定漱口液每天漱口2次,每次15ml含漱1min。48h后样本从装置中移出,立即用2种荧光染料染色,分别将死菌染成红色,活菌染成绿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进行三维扫描,评估菌斑生物膜的厚度和活菌比率。在14d洗脱期后,再应用另一种漱口液。结果:与清水相比,3种漱口液作用下的48h菌斑生物膜平均厚度及平均活菌比率均有显著降低(P<0.001),且3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早期原位菌斑生物膜,3种漱口液均显示有抑制菌斑形成及抗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斑生物膜 替硝唑 西吡氯铵 氯己定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二乙酸荧光素/溴化乙锭
下载PDF
菌斑生物膜原位干预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2
作者 鲁纯 胡凡 +5 位作者 徐艳 李谨 王娟 倪杰 覃文 陈武 《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174-176,共3页
目的通过对原位菌斑生物膜发育过程及早期成熟菌斑生物膜的观察,探讨所建立的菌斑生物膜模型用于菌斑化学干预研究的可能性。方法建立原位菌斑生物膜模型,运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结合荧光染色技术观察原位菌斑生物膜0~48h的发育过程... 目的通过对原位菌斑生物膜发育过程及早期成熟菌斑生物膜的观察,探讨所建立的菌斑生物膜模型用于菌斑化学干预研究的可能性。方法建立原位菌斑生物膜模型,运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结合荧光染色技术观察原位菌斑生物膜0~48h的发育过程及48h菌斑生物膜的活性和厚度。结果可观察到0~48h菌斑生物膜从无到形成到成熟,细菌排列趋于密集,菌斑厚度逐渐增加的过程。48h的菌斑生物膜活性和厚度可检测。结论建立的菌斑生物膜模型可观察原位菌斑的形成过程、形态及活性,适用于菌斑化学干预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斑生物膜 化学干预 模型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观察口腔原位菌斑中链球菌和具核梭杆菌的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靖 王韦玮 +1 位作者 胡凡 陈武 《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口腔原位菌斑形成过程中链球菌和具核梭杆菌的动态变化。方法专业洁治后,7个志愿者佩戴可形成口内菌斑生物膜以供原位菌斑研究的上颌装置,分别佩戴12 h、1 d、2 d、3 d、5 d后,取下样本,与链球菌和具核梭杆菌的特异性寡核苷酸... 目的观察口腔原位菌斑形成过程中链球菌和具核梭杆菌的动态变化。方法专业洁治后,7个志愿者佩戴可形成口内菌斑生物膜以供原位菌斑研究的上颌装置,分别佩戴12 h、1 d、2 d、3 d、5 d后,取下样本,与链球菌和具核梭杆菌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菌斑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及2种细菌在菌斑形成发育中的分布及比例。结果菌斑生物膜厚度由5.26μm逐渐发育增加为46.93μm。12 h细菌仅形成平铺片状,链球菌占绝大多数,未见具核梭杆菌;此后细菌排列趋于密集,菌斑厚度逐渐增加,最后形成团块状菌斑。链球菌在2、3 d菌斑中比例下降;具核梭杆菌在5 d菌斑中比例比3 d上升107%。结论链球菌在早期菌斑中为优势菌,具核梭杆菌在菌斑发育中期数量逐渐增加。2种细菌在菌斑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斑生物膜 荧光原位杂交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链球菌 具核梭杆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