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nt信号通路与牙周组织发育和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尹兰兰 孙颖 《口腔生物医学》 2019年第1期47-50,共4页
Wnt信号通路调节生长发育,与多种组织器官的形成相关,同时也与免疫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创伤愈合及组织再生有密切关系。本文就Wnt信号通路的组成、在牙周组织发育与牙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WNT信号通路 牙周组织 发育 炎症 再生
下载PDF
大锥度镍钛器械与“危险区”牙周牙髓联合损害 被引量:3
2
作者 许沐馨 李乔 +1 位作者 吴大明 陈武 《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953-956,共4页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大锥度镍钛器械提高了根管预备的工作效率,并能得到较好的成形和清理效果。但因其在根管冠方的牙本质去除量较大,有可能在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根"危险区"这一特殊解剖部位造成牙周损伤,从而引发牙周牙髓联合...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大锥度镍钛器械提高了根管预备的工作效率,并能得到较好的成形和清理效果。但因其在根管冠方的牙本质去除量较大,有可能在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根"危险区"这一特殊解剖部位造成牙周损伤,从而引发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本文就大锥度镍钛器械根管预备,与下颌第一恒磨牙"危险区"Ⅰ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关系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预备 危险区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镍钛器械
下载PDF
洁、刮治术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牙周脓肿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俐俐 陈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5-256,共2页
目的:比较洁、刮治术及洁、刮治术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伴根分叉病变牙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伴Ⅱ度或Ⅲ度根分叉病变的牙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洁、刮治术(对照组)和洁、刮治术联合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的方法(... 目的:比较洁、刮治术及洁、刮治术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伴根分叉病变牙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伴Ⅱ度或Ⅲ度根分叉病变的牙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洁、刮治术(对照组)和洁、刮治术联合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的方法(实验组)进行治疗,检查并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3、7天的疼痛程度,脓肿大小,松动度和牙龈指数,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种方法治疗后第3、7天与治疗前相比,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治疗后第3天疼痛程度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第7天,实验组脓肿大小和牙龈指数改善明显(P<0.05)。结论:洁、刮治术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能快速有效的改善伴根分叉病变的牙周脓肿的症状和牙周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脓肿 根分叉病变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龈下刮治术
原文传递
同种异体骨材料及其在拔牙位点保存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乔 周蓉 陈武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034-1037,共4页
创伤、感染等因素常可造成牙槽骨不同程度、不同形状的骨缺损,对患者的外形美观以及健康造成影响。为了重建患者骨缺损区形态及功能,常需要对缺损处进行骨移植。自体骨移植作为骨缺损区植骨的"金标准",其优点已被临床医生所熟... 创伤、感染等因素常可造成牙槽骨不同程度、不同形状的骨缺损,对患者的外形美观以及健康造成影响。为了重建患者骨缺损区形态及功能,常需要对缺损处进行骨移植。自体骨移植作为骨缺损区植骨的"金标准",其优点已被临床医生所熟知,但其有来源受限、易造成"二次创伤"的缺点。同种异体骨因来源丰富、可满足不同形态的骨缺损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骨科的脊柱融合治疗、口腔的拔牙位点保存等。该文将就同种异体骨的制备、生物学基础及其在口腔拔牙位点保存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骨 生物学机制 自体骨 骨移植 拔牙位点保存
下载PDF
臭氧化油对牙龈卟琳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葛舒 李璐 +2 位作者 吴程宇 周逸 徐艳 《口腔生物医学》 2019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评估臭氧化油对牙龈卟琳单胞菌(P.gingivalis)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通过琼脂扩散法评估臭氧化油对P.gingivalis的抑制作用;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臭氧化油对P.gingivalis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利用激光共聚焦... 目的:评估臭氧化油对牙龈卟琳单胞菌(P.gingivalis)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通过琼脂扩散法评估臭氧化油对P.gingivalis的抑制作用;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臭氧化油对P.gingivalis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臭氧化油处理后对细菌活力、生物膜结构以及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臭氧化油明显抑制了P.gingivalis的生长,抑菌圈直径为68.13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化油对P.gingivalis的MIC和MBC均为0.04 mg/mL;CLSM和SEM图像证实了臭氧化油处理P.gingivalis后未见生物膜结构的形成,细菌活力明显降低,细菌总量显著减少,细胞完整的形态被破坏,细胞皱缩和裂解。结论:臭氧化油对P.gingivalis及其生物膜的形成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化油 牙龈卟琳单胞菌 抗菌活性 生物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