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描述和分析影响我国癌症人群重返工作岗位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MEDLINE等数据库中有关影响我国癌症患者重返工作因素的...目的系统描述和分析影响我国癌症人群重返工作岗位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MEDLINE等数据库中有关影响我国癌症患者重返工作因素的相关文献。根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归纳总结研究结果。结果纳入18项研究,归纳出影响我国癌症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的5类影响因素,即社会人口学因素、疾病与治疗相关因素、工作相关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结论我国癌症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现状不容乐观,涉及的影响因素众多,部分因素的作用存在不同的评价,未来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展开更多
目的系统评价居家口服抗癌药物患者的服药体验及需求,为制订、实施针对该部分患者的居家监管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目的系统评价居家口服抗癌药物患者的服药体验及需求,为制订、实施针对该部分患者的居家监管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有关居家口服抗癌药物患者服药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21年5月1日。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文献质量,采用Meta整合中的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提炼出52个主题,归纳形成13个类别,得出4个整合结果:沉重的心理负性体验;经受躯体考验;渴望获得外界支持;自行调整应对疾病。结论针对居家口服抗癌药物患者产生的4个方面体验和需求,医护人员需要引导其树立健康信念、提高疾病感知和应对能力,多途径采取措施满足患者的知识、沟通、社会支持需求。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自我调节常识性模型(CSM)的研究热点及演变,以期为护理工作者从健康心理学角度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结局提供更清晰的研究方向。方法检索198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与CSM相关的英文文献,采用VOSvi...目的探讨自我调节常识性模型(CSM)的研究热点及演变,以期为护理工作者从健康心理学角度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结局提供更清晰的研究方向。方法检索198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与CSM相关的英文文献,采用VOSviewer 1.6.15软件绘制关键词密度、聚类和时间分布可视化图谱,同时运用CiteSpace 5.6.R5软件对突现词进行检测。结果最终纳入文献364篇,CSM研究年发文量和被引频次总体呈上升趋势。CSM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解释或干预患者的疾病感知,以期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依从性、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及心理痛苦,研究对象主要为癌症患者。基于CSM框架对社会支持和心理困扰进行探讨,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进行总结可能是未来CSM研究工作中重要的部分。CSM研究在经历理论完善、广泛应用后目前正处于总结和深化阶段。结论CSM研究年发文量和被引频次总体呈上升趋势,已得到国内学者关注,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未来研究可探讨社会支持在个体患病后自我调节过程中的作用,并通过Meta分析探讨干预患者负性疾病感知的有效方法,以期改善患者健康结局。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系统描述和分析影响我国癌症人群重返工作岗位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MEDLINE等数据库中有关影响我国癌症患者重返工作因素的相关文献。根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归纳总结研究结果。结果纳入18项研究,归纳出影响我国癌症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的5类影响因素,即社会人口学因素、疾病与治疗相关因素、工作相关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结论我国癌症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现状不容乐观,涉及的影响因素众多,部分因素的作用存在不同的评价,未来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文摘目的系统评价居家口服抗癌药物患者的服药体验及需求,为制订、实施针对该部分患者的居家监管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有关居家口服抗癌药物患者服药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21年5月1日。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文献质量,采用Meta整合中的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提炼出52个主题,归纳形成13个类别,得出4个整合结果:沉重的心理负性体验;经受躯体考验;渴望获得外界支持;自行调整应对疾病。结论针对居家口服抗癌药物患者产生的4个方面体验和需求,医护人员需要引导其树立健康信念、提高疾病感知和应对能力,多途径采取措施满足患者的知识、沟通、社会支持需求。
文摘目的探讨自我调节常识性模型(CSM)的研究热点及演变,以期为护理工作者从健康心理学角度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结局提供更清晰的研究方向。方法检索198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与CSM相关的英文文献,采用VOSviewer 1.6.15软件绘制关键词密度、聚类和时间分布可视化图谱,同时运用CiteSpace 5.6.R5软件对突现词进行检测。结果最终纳入文献364篇,CSM研究年发文量和被引频次总体呈上升趋势。CSM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解释或干预患者的疾病感知,以期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依从性、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及心理痛苦,研究对象主要为癌症患者。基于CSM框架对社会支持和心理困扰进行探讨,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进行总结可能是未来CSM研究工作中重要的部分。CSM研究在经历理论完善、广泛应用后目前正处于总结和深化阶段。结论CSM研究年发文量和被引频次总体呈上升趋势,已得到国内学者关注,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未来研究可探讨社会支持在个体患病后自我调节过程中的作用,并通过Meta分析探讨干预患者负性疾病感知的有效方法,以期改善患者健康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