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生理学科研和教学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2
1
作者 钟明奎 朱国庆 《科技创新导报》 2010年第15期189-190,共2页
对生命活动的研究已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但必需结合整体生理功能变化来研究。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生理学发展方向的认识,并就如何改进生理学教学以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生理学 科研 教学
下载PDF
上呼吸道感染对在校大学生心脏起博与传导系统的影响——超微心电图检测119例分析
2
作者 董亚利 王昊 蔡毓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2-663,688,共3页
目的:通过超微心电图检测了解呼吸道感染对在校大学生心脏起搏与传导系统电活动的影响。方法:119名在校大学生详细询问病史后,以超微心电图仪同步检测静息时的超微心电图(UMECG)及普通心电图(ECG),并检测阿托品试验。部分行动态心电图... 目的:通过超微心电图检测了解呼吸道感染对在校大学生心脏起搏与传导系统电活动的影响。方法:119名在校大学生详细询问病史后,以超微心电图仪同步检测静息时的超微心电图(UMECG)及普通心电图(ECG),并检测阿托品试验。部分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随访。结果:119例UMECG检测的阿托品试验阳性者27例中,24例与上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但仅有5例曾确诊为心肌炎,其余虽有相应症状但未确诊。随访中1例正常者上呼吸道感染后感心悸、胸闷,UMECG示房性心律,而心电图为窦性心律。27例阳性者中随访25例,14例经治疗后2例窦房结功能恢复正常(1例复发),12例有所改善,11例未治疗者窦房结功能基本无变化。结论:在校大学生窦房结功能障碍及房性心律失常多为上呼吸道感染所致,但漏诊率较高,延误后治疗效果较差,应引起重视。UMECG结合阿托品试验有助于提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心电图 呼吸道感染 窦房结功能 阿托品试验 大学生
下载PDF
辣椒素敏感传入神经和NO中介胃内蛋白陈引起的酸和血流增加效应 被引量:10
3
作者 阎长栋 顾洛 +2 位作者 陈闽 田苏平 李栋生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0-76,共7页
本文采用氢气清除法测定胃粘膜血流以及皮下注射大剂量辣椒素使传入神经“去神经”的技术,观察了大鼠胃内灌注蛋白胨引起胃酸分泌过程中胃粘膜血流量(gastric mucosal blood flow,GMBF)的变化以及传... 本文采用氢气清除法测定胃粘膜血流以及皮下注射大剂量辣椒素使传入神经“去神经”的技术,观察了大鼠胃内灌注蛋白胨引起胃酸分泌过程中胃粘膜血流量(gastric mucosal blood flow,GMBF)的变化以及传入神经在这一效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胃内灌注6%蛋白胨引起胃酸分泌时,GMBF增加;(2)预先用大剂量辣椒素消除传入神经作用可阻断胃肉蛋白胨引起的GMBF增加效应,并部分阻断胃酸分泌反应;(3)预先静脉注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生物合成阻断剂L-nitro-L-argininemethyl ester(L-NAME)可阻断胃肉蛋白胨引起的胃粘膜血流增多效应,同时胃酸分泌增多效应减弱;(4)预先静脉注射NO生物合成前体L-精氨酸(L-arginine,L-ARG)可以翻转L-NAME对GMBF和胃酸分泌的阻断作用;(5)预先静脉注射胆碱能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可以完全阻断胃内蛋白胨引起的胃酸分泌增加效应,但仅部分阻断GMBF的增加效应。实验结果提示:辣椒素敏感传入神经成分和NO参与胃内蛋白胨引起的胃酸分泌及胃粘膜血流增多效应,而胃粘膜血流增多效应可以通过胆碱能成分和非胆碱能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敏感 传入神经 一氧化氮 蛋白胨 血流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在实验性大鼠脂肪肝中的表达 被引量:25
4
作者 戚晓红 张昭萍 +2 位作者 李晓宇 阕玲俐 吴翠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206-1209,共4页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表达异常在脂肪肝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小剂量CCl4后肢皮下注射 ,并高脂饮食复制大鼠脂肪肝动物模型 ,检测肝脏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和游离脂肪酸 (FFA)含量及血清谷丙转氨...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表达异常在脂肪肝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小剂量CCl4后肢皮下注射 ,并高脂饮食复制大鼠脂肪肝动物模型 ,检测肝脏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和游离脂肪酸 (FFA)含量及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FFA含量 ,并做病理切片 ,测定肝脂变面积。提取肝脏总RNA ,运用半定量RT -PCR方法对肝脏PPARα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脂肪肝模型组大鼠肝脏TG、TC、FFA含量分别为 ( 1 88± 0 2 0 )mmol·L-1、( 11 0 3± 1 12 )mmol·L-1和 ( 12 6 0 38± 15 1 2 7) μmol·L-1,正常对照组则为 ( 0 5 3± 0 10 )mmol·L-1、( 1 2 5± 0 2 5 )mmol·L-1和 ( 334 30± 2 7 0 9) μmol·L-1(P <0 0 1)。血清ALT、TNF-α和FFA含量亦明显高于对照组。肝脏PPARα的灰度比值 :脂肪肝模型组 0 4 1± 0 2 8,正常对照组 1 4 1± 0 2 9(P<0 0 1)。结论 :肝细胞中毒性脂肪肝时 ,肝脏PPARα表达减少 ,使肝中脂质的利用和脂肪酸的氧化均发生障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脂肪肝 过氧化酶体激增剂 肿瘤坏死因子 脂肪酸类 非酯化
下载PDF
壳聚糖对大鼠实验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蒋莉 戚晓红 +2 位作者 吴翠贞 李跃华 李晓宇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 :观察壳聚糖对大鼠脂肪肝的预防作用。方法 :在小剂量的四氯化碳致肝损伤的基础上 ,合并应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脂肪肝模型 ,同时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壳聚糖 ,以肝脏的脂质含量、脂变程度为衡量指标 ,观察其预防效果。结果 :四氯化碳... 目的 :观察壳聚糖对大鼠脂肪肝的预防作用。方法 :在小剂量的四氯化碳致肝损伤的基础上 ,合并应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脂肪肝模型 ,同时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壳聚糖 ,以肝脏的脂质含量、脂变程度为衡量指标 ,观察其预防效果。结果 :四氯化碳损伤肝脏合并高脂饮食可引起大鼠肝脏明显的脂肪变性 ,表现为肝组织甘油三脂 (TG)、总胆固醇 (TC)含量显著增加 ,SOD活力明显降低 ,病理切片检查显示肝细胞肿胀 ,内部充满大小不等的脂滴。而壳聚糖预防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肝组织 TG、TC值显著降低 ,SOD活力逐渐升高并恢复正常 ,肝细胞的脂变程度明显减轻 ,其改善程度随用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壳聚糖对脂肪肝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其机理除了减少脂肪自肠道的吸收外 ,还可能有保护肝脏 ,提高肝抗氧化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壳聚糖 甘油三酯 胆固醇 超氧化物歧化酶 大鼠
下载PDF
壳聚糖和中药复方对实验性大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26
6
作者 蒋莉 戚晓红 +3 位作者 吴翠贞 李晓宇 李跃华 阙伶俐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壳聚糖和中药首乌、丹参、牛膝的复方对大鼠脂肪肝的预防作用。方法:在小剂量的四氯化碳致肝损伤的基础上,合并应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脂肪肝模型,同时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药物,以肝脏的脂质含量为衡量指标,观察药物预防结果。结... 目的:观察壳聚糖和中药首乌、丹参、牛膝的复方对大鼠脂肪肝的预防作用。方法:在小剂量的四氯化碳致肝损伤的基础上,合并应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脂肪肝模型,同时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药物,以肝脏的脂质含量为衡量指标,观察药物预防结果。结果:四氯化碳损伤肝脏合并高脂饮食可引起大鼠肝脏明显的脂肪变性,表现为肝组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增加,SOD活力明显降低,镜检显示肝细胞肿胀,内部充满大小不等的脂滴,而药物防治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肝组织TG、TC值显著降低,肝细胞的脂变程度明显小于模型组,表现为脂滴减少,脂变面积缩小,SOD活力逐渐升高并恢复正常,其改善程度随用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应用中、高剂量的药物还可使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活性明显降低。结论:药物对脂肪肝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其机理除了减少脂肪自肠道的吸收外,还可能有保护肝脏、提高肝抗氧化能力,促进其对脂质的氧化与转运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壳聚糖 首乌 丹参 牛膝 甘油三酯 胆固醇 丙氨酸 转氨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壳聚糖对脂肪肝大鼠脂含量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戚晓红 蒋莉 +2 位作者 李晓宇 李跃华 吴翠贞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壳聚糖对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低剂量CCL4后肢注射,并高脂饮食复制大鼠脂肪肝动物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壳聚糖防治,观察肝内脂质蓄积情况、肝细胞线粒体膜的流动性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4mg·... 目的:探讨壳聚糖对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低剂量CCL4后肢注射,并高脂饮食复制大鼠脂肪肝动物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壳聚糖防治,观察肝内脂质蓄积情况、肝细胞线粒体膜的流动性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4mg·g~-1·d~-1以上的壳聚糖可明显降低大鼠肝脏TC、TG及线粒体MDA含量,提高线粒体膜的流动性。结论:壳聚糖可通过减轻肝脏的脂质过氧化并修复线粒体的膜流动性,从而改善脂肪酸的β氧化,达到减轻肝脂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脂肪肝 TG TC 线粒体 脂质过氧化 膜流动性 大鼠
下载PDF
壳聚糖加首乌、丹参和牛膝对实验性脂肪肝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蒋莉 戚晓红 +3 位作者 吴翠贞 李跃华 李晓宇 李菁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62-466,共5页
目的 :观察壳聚糖加中药首乌、丹参和牛膝对实验性脂肪肝大鼠的预防作用。方法 :在小剂量四氯化碳致肝损伤的基础上 ,合并应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脂肪肝模型 ,同时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药物 ,以肝脏的脂质含量为衡量标准 ,并应用计算机彩色... 目的 :观察壳聚糖加中药首乌、丹参和牛膝对实验性脂肪肝大鼠的预防作用。方法 :在小剂量四氯化碳致肝损伤的基础上 ,合并应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脂肪肝模型 ,同时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药物 ,以肝脏的脂质含量为衡量标准 ,并应用计算机彩色图象分析技术测量脂肪变性 (脂变 )面积 ,观察药物预防效果。结果 :四氯化碳损伤肝脏合并高脂饮食可引起大鼠肝脏明显的脂变 ,表现为肝组织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 (TC)含量显著增加 ,SOD活性明显降低 ,病理切片检查显示肝细胞肿胀 ,内部充满大小不等的脂滴 ,而药物防治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肝组织TG和TC值显著降低 ,肝细胞的脂变程度明显小于模型组 ,表现为脂滴减少 ,脂变面积缩小 ,SOD活性逐渐升高并恢复正常 ,其改善程度随用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该药物对脂肪肝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首乌 丹参 牛膝 脂肪肝 大鼠 肝功能保护
下载PDF
胃粘膜血流量对大鼠胃粘膜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阎长栋 顾洛 +3 位作者 田苏平 陈启盛 戴义隆 李栋生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69-476,共8页
采用氢气清除法测定胃粘膜血流量(gastricmucosalbloodflow,GMBF),观察大鼠胃内灌注低浓度盐酸酒精(0.15mol/LHCl+15%EtOH)后灌注高浓度盐酸酒精(0.6mol/LHCl+15... 采用氢气清除法测定胃粘膜血流量(gastricmucosalbloodflow,GMBF),观察大鼠胃内灌注低浓度盐酸酒精(0.15mol/LHCl+15%EtOH)后灌注高浓度盐酸酒精(0.6mol/LHCl+15%Etoll)对GMBF和胃粘膜损害的影响,以及GMBF在适应性细胞保护中的作用。结果如下:(1)先用低浓度盐酸酒精作为弱刺激灌注随之以高浓度盐酸酒精作为强刺激灌注,引起胃粘膜适应性保护现象,它表现为:大体损伤和损伤深度分别比单独强刺激组减少47.09%和44.57%(P<0.01,P<0.05);与此同时,GMBF亦出现适应性增强反应,即比单独强刺激组增加28.02%(P<0.05);(2)近胃动脉灌注血管加压素后,GMBF的适应性增强反应被阻断,对胃粘膜的适应性保护作用也消失;(3)静脉注射消炎痛后,GMBF的适应性增强反应被阻断,对胃粘膜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消失,粘膜损伤程度加重。上述结果表明:低浓度盐酸酒精作为弱刺激引起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与GMBF增加反应增强有关;减弱或阻断这一增强效应可使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消失;内源性前列腺素参与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可能部分与GMBF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 血流量 适应性细胞保护
下载PDF
壳聚糖对实验性脂肪肝大鼠肝及线粒体的体视学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戚晓红 蒋莉 +2 位作者 李晓宇 李跃华 吴翠贞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实验性脂肪肝大鼠的防治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低剂量CCl4 后肢注射 ,并高脂饮食复制大鼠脂肪肝动物模型 ,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壳聚糖灌胃 ,通过计算机彩色图象分析及立体定量的体视学分析方法 ,测定脂肪肝大鼠肝脂变严...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实验性脂肪肝大鼠的防治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低剂量CCl4 后肢注射 ,并高脂饮食复制大鼠脂肪肝动物模型 ,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壳聚糖灌胃 ,通过计算机彩色图象分析及立体定量的体视学分析方法 ,测定脂肪肝大鼠肝脂变严重程度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4g/ (kg·d)以上的壳聚糖可明显减轻脂肪肝大鼠肝脂变程度 ,改善肝细胞线粒体体视学参数 ,促进线粒体功能恢复。结论壳聚糖可通过受损线粒体结构功能的恢复 ,促进脂肪的氧化分解 ,而对脂肪肝的形成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脂肪肝 线粒体 超微结构 体视学
下载PDF
三七总皂甙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顾萍 张勇 +2 位作者 高飞 朱国庆 丁新生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41-942,F0003,共3页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脑出血后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三七总皂甙治疗组,采用VII型胶原酶注入大鼠右侧苍白球制备脑出血模型,每组分别在术后6、24、48、96h4个时...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脑出血后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三七总皂甙治疗组,采用VII型胶原酶注入大鼠右侧苍白球制备脑出血模型,每组分别在术后6、24、48、96h4个时点收取脑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NF-κBp65蛋白表达,同时测量脑组织含水量。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NF-κBp65表达以及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增高(P<0·01);与脑出血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甙治疗组NF-κBp65水平(P<0·01)及脑组织含水量(6hP<0·05,24、48、96hP<0·01)均显著降低。结论三七总皂甙可以抑制脑出血后NF-κB表达,这可能是三七总皂甙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核转录因子-ΚB 脑水肿 三七总皂甙
下载PDF
丹参素对内毒素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52
12
作者 蒋莉 李跃华 +1 位作者 戚晓红 吴翠贞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内毒素对肝细胞的影响及丹参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离体肝细胞原代培养技术,观察不同浓度内毒素及加入丹参素对肝细胞几项指标的影响。结果:内毒素可使乳酸脱氢酶(LDH)漏出增多,同时培养液上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减少,一... 目的:观察内毒素对肝细胞的影响及丹参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离体肝细胞原代培养技术,观察不同浓度内毒素及加入丹参素对肝细胞几项指标的影响。结果:内毒素可使乳酸脱氢酶(LDH)漏出增多,同时培养液上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减少,一氧化氮(NO)增加。应用丹参素后,可部分逆转这些改变。结论:内毒素可直接导致肝细胞损伤,丹参素可通过增强SOD活力,减少NO的产生而发挥其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丹参素 肝损伤 防护
下载PDF
壳聚糖复方制剂对脂肪肝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戚晓红 张昭萍 +2 位作者 李晓宇 阕玲莉 吴翠贞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83-286,共4页
目的 :进一步研究壳聚糖复方制剂对实验性脂肪肝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小剂量CCl4 致肝损伤并高脂饮食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 ,给予模型大鼠壳聚糖复方制剂 0 .7g·kg- 1·d- 1灌服 8wk ,检测肝脏三酰甘油 (TG )、总... 目的 :进一步研究壳聚糖复方制剂对实验性脂肪肝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小剂量CCl4 致肝损伤并高脂饮食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 ,给予模型大鼠壳聚糖复方制剂 0 .7g·kg- 1·d- 1灌服 8wk ,检测肝脏三酰甘油 (TG )、总胆固醇(TC)、血清及肝脏游离脂肪酸 (FFA)含量 ,检测肝脂变面积及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CCl4 损伤并高脂饮食可引起实验性大鼠肝脏明显脂肪变性 ,肝脏TG ,TC ,FFA及血清FFA含量升高 ,肝细胞PPARαmRNA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 ,壳聚糖复方制剂能明显降低肝脏TG ,TC ,FFA及血清FFA含量(P <0 .0 1) ,提高肝细胞PPARαmRNA的表达(P <0 .0 1)。结论 :壳聚糖复方制剂对实验性脂肪肝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诱导PPARα表达 ,促进肝脏摄取、氧化脂肪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脂肪酸类 非酯化 过氧化酶体激增剂 大鼠 壳聚糖 复方制剂
下载PDF
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脑出血模型中神经细胞凋亡、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顾萍 张勇 +4 位作者 高飞 邓晓宣 姚娟 朱国庆 丁新生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7-529,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脑出血模型中神经细胞凋亡发生的规律以及与Bcl-2表达的关系,观察三七总皂甙对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三七总皂甙治疗组。采用Ⅶ型胶原酶注入到大鼠右...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脑出血模型中神经细胞凋亡发生的规律以及与Bcl-2表达的关系,观察三七总皂甙对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三七总皂甙治疗组。采用Ⅶ型胶原酶注入到大鼠右侧苍白球制备脑出血模型,每组分别在术后6 h、1 d、3 d、5 d 4个时间点取SD大鼠脑组织标本,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结果:正常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脑出血后各时间点脑组织TUNEL阳性细胞数、Bcl-2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脑出血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甙治疗组1 d、3 d、5 d 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0.01),Bcl-2显著增高(P <0.05-0.01)。结论:细胞凋亡参与了脑出血后神经细胞的继发损伤过程,Bcl-2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三七总皂甙可以增高脑出血后Bcl-2的表达,对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BCL-2 细胞凋亡 三七总皂甙
下载PDF
大鼠脑出血后细胞色素c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及牛磺酸熊去氧胆酸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勇 丁新生 +6 位作者 宋春杰 张化彪 顾萍 高飞 邓晓宣 姚娟 朱国庆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ICH)后细胞色素c(cytc)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牛磺酸熊去氧胆酸(Tudca)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VII型胶原酶注入到大鼠右侧苍白球诱导ICH模型。用凋亡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免疫组化方法...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ICH)后细胞色素c(cytc)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牛磺酸熊去氧胆酸(Tudca)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VII型胶原酶注入到大鼠右侧苍白球诱导ICH模型。用凋亡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和cytc表达的动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术后3d血肿周围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ICH后6hcytc表达开始增加,1d达高峰.此后逐渐减少,7d时回落至假手术组水平。ICH后6h血肿周边组织可见TUNEL阳性细胞.3d达高峰。然后逐渐减少,7d、10d时仍见较多凋亡细胞。ICH后7d内cytc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呈正相关(r=0.6357,P〈0.01)。Tudca治疗组cytc和TUNEL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0.01),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亦比模型组减轻。结论 ICH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损伤有凋亡机制参与,cytc释放是神经细胞凋亡的一个关键事件,Tudca可以有效减轻脑出血后的细胞凋亡,其机制之一是抑制凋亡通路cytc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细胞色素C 凋亡 超微结构 牛磺酸熊去氧胆酸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对D-半乳糖致衰大鼠行为及海马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亚 秦海强 陈启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 β -淀粉样蛋白 ( β-AP)和D -半乳糖 (D -gal)对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行为 ,包括开场行为、Y -迷宫分辨学习和一次被动回避反应 ,并测定海马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D... 目的 :探讨 β -淀粉样蛋白 ( β-AP)和D -半乳糖 (D -gal)对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行为 ,包括开场行为、Y -迷宫分辨学习和一次被动回避反应 ,并测定海马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D组、D +A组大鼠在新异环境中自发活动和探究行为减少 ,学习记忆减退 ;同时海马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 ,与N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结论 :β -AP和D -gal两者联合可导致大鼠海马内自由基损伤效应加重 ,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Β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衰老 学习 记忆
下载PDF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监测中窦性心率递增不良的临床分析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昊 张希龙 +3 位作者 胡玲 殷凯生 李翀 蔡毓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85-588,F0002,共5页
目的:研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窦性心率递增不良的临床意义。方法:按自行拟定的标准在重度OSAS者中筛选出窦性心率递增不良者在超微心电图仪的监测下进行阿托品试验。结果:发现窦性心率递增不良12例,2例拒绝进一步检... 目的:研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窦性心率递增不良的临床意义。方法:按自行拟定的标准在重度OSAS者中筛选出窦性心率递增不良者在超微心电图仪的监测下进行阿托品试验。结果:发现窦性心率递增不良12例,2例拒绝进一步检查,1例以往已确诊为窦房结功能障碍且为房颤伴2度房室传导阻滞,其余9例进行了阿托品试验。结果:超微心电图(UMECG)监测结果均为阳性,诊断为窦房结功能障碍。而同步记录的心电图诊断则有4例阴性,含1例已临床确诊为窦房结功能障碍,2例临床不能完全排除窦房结功能障碍可能,1例无法临床判断。结论:重度OSAS患者窦性心率递增不良可能为窦房结功能障碍表现之一,UMECG有利于其中不典型病例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窦性心率递增不良 窦房结功能 阿托品试验 超微心电图
下载PDF
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和蛋白激酶B表达及β-七叶皂甙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勇 丁新生 +6 位作者 高飞 顾萍 张化彪 宋春杰 邓晓宣 姚娟 朱国庆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和蛋白激酶B(AKt)的表达,探讨β-七叶皂甙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和β-七叶皂甙钠治疗组。后3组又各分为6h、12h、1d、3d、7d组;用Ⅶ型胶原酶... 目的 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和蛋白激酶B(AKt)的表达,探讨β-七叶皂甙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和β-七叶皂甙钠治疗组。后3组又各分为6h、12h、1d、3d、7d组;用Ⅶ型胶原酶注入到大鼠右侧苍白球诱导脑出血模型,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损伤侧皮质区细胞凋亡及AKt表达的动态变化以及β-七叶皂甙钠对此的影响。结果 脑出血组TUNEL阳性细胞于脑出血后6h出现,AKt于脑出血后12h表达增多,二者均在第3d达到高峰,1周仍有表达。治疗组1d、3d、7d时间点TUNEL阳性细胞较脑出血组明显减少(P〈0.05.0.01),AKt表达较脑出血组显著增加(P〈0.05—0.01)。结论 β-七叶皂甙钠可以减少脑出血后神经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AKt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凋亡 蛋白激酶B Β-七叶皂甙钠
下载PDF
尼膜同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顾萍 张勇 +4 位作者 丁新生 高飞 邓晓宣 姚娟 朱国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3-155,188,F0002,共5页
目的:研究尼膜同对大鼠脑出血后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尼膜同治疗组。采用VII型胶原酶注入到大鼠右侧苍白球制备脑出血模型,每组分别在术后6、24、48、96h4个时间... 目的:研究尼膜同对大鼠脑出血后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尼膜同治疗组。采用VII型胶原酶注入到大鼠右侧苍白球制备脑出血模型,每组分别在术后6、24、48、96h4个时间点收取脑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NF-κBP65蛋白表达,同时测量脑组织含水量。结果: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NF-κBP65表达以及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增高(P<0.01);与脑出血模型组比较,尼膜同治疗组NF-κBP65水平及脑组织含水量均显著降低(6h,P<0.05;24、48、96h,P<0.01)。结论:尼莫通可以抑制脑出血后NF-κB表达,这可能是尼膜同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核转录因子-ΚB 脑水肿 尼膜同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对衰老模型大鼠行为及海马SOD、MD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亚 秦海强 陈启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 探讨β-淀粉样蛋白 (βAP)和 D-半乳糖 (D- gal)对大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行为 ,包括开场行为、Y-迷宫分辨学习和一次被动回避反应 ,并测定海马中 SOD活性和 MDA含量。结果  D- gal组、D-... 目的 探讨β-淀粉样蛋白 (βAP)和 D-半乳糖 (D- gal)对大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行为 ,包括开场行为、Y-迷宫分辨学习和一次被动回避反应 ,并测定海马中 SOD活性和 MDA含量。结果  D- gal组、D- gal+βAP组大鼠在新异环境中自发活动和探究行为减少 ,学习记忆减退 ;同时海马 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P<0 .0 1 )。结论 β-AP和 D- gal两者联合可导致大鼠海马内自由基损伤效应加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学习记忆 阿尔茨海默氏病 衰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