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blings蛋白家族在多种心脏疾病中的作用
1
作者 陈锦杰 李庚 姜烨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5171-5178,共8页
背景:Siblings家族蛋白为一种外分泌蛋白家族,可由多种细胞分泌至细胞外基质,使其黏附于细胞外基质胶原,反过来作用于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理、病理作用。目的:归纳现阶段关于Siblings家族蛋白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方法:通过计算机对Pu... 背景:Siblings家族蛋白为一种外分泌蛋白家族,可由多种细胞分泌至细胞外基质,使其黏附于细胞外基质胶原,反过来作用于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理、病理作用。目的:归纳现阶段关于Siblings家族蛋白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方法:通过计算机对PubMed、Web of Science、Engineering Village及中国知网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2008年1月至2024年3月,英文检索词为“Current research status,Siblings,Siblings protein family,Cardiovascular,Cardiovascular diseases”;中文检索词为“研究进展、Siblings家族蛋白、心血管、心血管疾病”,依据入选标准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排除,最终纳入76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1)Siblings家族蛋白在心血管多种疾病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瓣膜钙化、血管硬化的疾病中有十分大的研究潜力。(2)部分Siblings家族蛋白可以沉积钙盐形成羟基磷灰石核心,开始形成微钙化结节,并通过RGD肽段与细胞表面的整合素受体结合促进细胞成骨样分化的正反馈机制,增加自身的表达量。(3)整合素受体可成为治疗心血管钙化性疾病的潜在靶点,临床可通过阻断整合素受体达到延缓钙化进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blings Siblings家族蛋白 骨桥蛋白 骨涎蛋白 牙本质基质蛋白 牙本质涎磷蛋白 基质细胞外磷酸糖蛋白 心血管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内外科融合教学在心血管外科住院医师规培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戚晓通 张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2期149-152,共4页
于心血管外科住院医师规培中施以内外科融合教学的效果分析、探究。方法 遴选在本院心血管外科2020年1月-2023年3月开展住院医师规培的学员展开研究,选取样本量46名,方便抽样法分组,各23名,对照组、研究组分别以常规带教、融合带教纳入... 于心血管外科住院医师规培中施以内外科融合教学的效果分析、探究。方法 遴选在本院心血管外科2020年1月-2023年3月开展住院医师规培的学员展开研究,选取样本量46名,方便抽样法分组,各23名,对照组、研究组分别以常规带教、融合带教纳入研究,进行教学指标的对比。结果 理论、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比较,研究组的数值较高(P<0.05);评判性思维能力对比,观察组的数值较高(P<0.05);教学满意度对比,研究组的数值较高(P<0.05)。结论 心血管外科住院医师规培中施以内外科融合教学效果确切,能够进一步强化学员思维能力培养,激发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总体实践能力,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具较高的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 内外科融合教学 评判性思维 实践能力
下载PDF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孔祥萦 孟雅玲 顾群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5,共7页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和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在简单型和复杂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外科体外循环(CPB)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和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在简单型和复杂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外科体外循环(CPB)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龙江院区(小儿胸心)手术的0~12岁的CHD患儿11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简单型46例、复杂型71例。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观察简单型和复杂型CHD患儿围手术期血清NT-proBNP和s ST2水平变化,分析其与临床变量的相关性和对早期结果的预测价值。结果CHD患儿术后NT-proBNP(3315.54±3052.24)pg/m L和s ST2(260.76±130.06)pg/m L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1),且复杂型CHD患儿围手术期心肌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高于简单型CHD患儿(P<0.01)。其水平与年龄(NT-proBNP术前r=-0.821、术后r=-0.791,sST2术前r=-0.300、术后r=-0.406,P<0.01)、体质量(NT-proBNP术前r=-0.846、术后r=-0.784,sST2术前r=-0.263、术后r=-0.413,P<0.01)呈负相关,与CPB时间(NT-proBNP术前r=0.439、术后r=0.459,sST2术前r=0.189、术后r=0.432,P<0.01)、手术时间(NT-proBNP术前r=0.318、术后r=0.372,sST2术后r=0.455,P<0.01)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NTpro BNP(OR=1.093)和术前s ST2(OR=1.268)是患儿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NT-proBNP(OR=1.041)和s ST2(OR=1.171)是住监护室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s ST2(OR=1.041)是患儿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HD患儿围手术期NT-proBNP和s ST2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类型、体质量及CPB时间等,联合应用对患儿术后早期结果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儿童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心功能指标及免疫球蛋白对预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预后效能的分析
4
作者 戚晓通 张林飞 +2 位作者 宋媛媛 胡帅 张伟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3期282-287,共6页
目的:探讨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免疫球蛋白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00例,分析患者术前、术后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 目的:探讨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免疫球蛋白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00例,分析患者术前、术后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cTnI、CK-MB、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LVEF,再经1年随访,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282)、预后不良组(n=18),比较两组IgA、IgG、cTnI、CKMB、CI、LVEF,上述指标与预后关系,经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预测效能。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的cTnI(0.3±0.1)μg/L、CK-MB(12.7±2.3)U/L低于术前,IgA(2.1±0.4)g/L、IgG(16.3±2.3)g/L、CI(2.7±0.3)L·min^(-1)·m^(-2)、LVEF(54.2±5.3)%高于术前(P<0.05)。经1年随访,患者预后不良率6.0%(18/300),预后良好的cTnI(0.3±0.1)μg/L、CK-MB(11.8±2.2)U/L低于预后不良,IgA(2.1±0.8)g/L、IgG(15.8±3.6)g/L、CI(2.2±0.3)L·min^(-1)·m^(-2)、LVEF(56.1±6.4)%高于预后不良(P<0.05);经Spearman法分析,预后情况与cTnI、CK-MB呈负相关性,与IgA、IgG、CI、LVEF呈正相关性;经ROC曲线分析,IgA、IgG、cTnI、CK-MB、CI、LVEF预测心脏瓣膜置换术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98、0.792、0.670、0.869、0.789、0.841;经COX回归模型分析,IgA、IgG、CI、LVEF会对预后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cTnI、CK-MB会对预后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cTnI、CK-MB水平下降,IgA、IgG、CI、LVEF水平上升,上述指标水平变化与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若cTnI、CK-MB水平越低,IgA、IgG、CI、LVEF水平越高,提示预后越好,可作为预测预后重要指标,具有一定检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免疫球蛋白 心功能 预后 心肌损伤标志物
下载PDF
数字虚拟技术在心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艳娟 唐义虎 《科技视界》 2020年第35期70-71,共2页
目的:评价数字虚拟技术在心脏外科临临床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6年-2020年研究生26名,分别使用数字虚拟技术辅助教学(实验组,13人)和传统教学方法(对照组,13人)进行教学,教学期满后分... 目的:评价数字虚拟技术在心脏外科临临床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6年-2020年研究生26名,分别使用数字虚拟技术辅助教学(实验组,13人)和传统教学方法(对照组,13人)进行教学,教学期满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学生在临床思维、理论考试、技能操作考试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此同时实验组学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虚拟技术可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满意度,同时提高教学质量,该技术在心脏外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虚拟技术 心脏外科 临床教学 心脏外科
下载PDF
临床技能竞赛对住院医师临床实践教学的启示——以心血管外科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芝 黄华兴 +2 位作者 王俊 何志成 邵永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496-498,共3页
住院医师的培训是目前临床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外科操作技能的培训是外科临床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考核住院医师是否掌握外科临床技能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外科技能竞赛为契机,提高临床带教老师对外科技能教学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住院医师的培训是目前临床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外科操作技能的培训是外科临床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考核住院医师是否掌握外科临床技能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外科技能竞赛为契机,提高临床带教老师对外科技能教学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以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为平台,强化外科技能操作教学。以赛促学,提高了住院医师外科技能操作水平,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激发了住院医师的学习兴趣,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住院医师 技能竞赛
下载PDF
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胡伟 管玉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78-2180,共3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心脏大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老年心脏外科手术患者78例,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心外科手术患者常规围术期管理,试验组接受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管理。比较两组下... 目的探讨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心脏大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老年心脏外科手术患者78例,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心外科手术患者常规围术期管理,试验组接受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管理。比较两组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体力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 min步行距离(6MWD)、Barthel指数、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有效缩短老年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且改善患者远期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心脏外科手术 围术期
下载PDF
早期肺复张治疗心脏外科手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蒋伟 管玉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23-1825,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行肺复张对心脏外科手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氧合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ICU 2016年12月—2018年2月行手术治疗且术后2 h内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PaO2/FiO2)<200 mmHg(1 mmHg... 目的:研究早期行肺复张对心脏外科手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氧合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ICU 2016年12月—2018年2月行手术治疗且术后2 h内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PaO2/FiO2)<200 mmHg(1 mmHg=0.133 kPa)的30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递增法行肺复张治疗,比较肺复张前(T0)和肺复张后0.5 h(T1)、1 h(T2)、2 h(T3)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OI的变化及记录肺复张过程中PEEP 12 cmH2O及20 cmH2O时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PEEP递增法行肺复张治疗后T1、T2、T3 OI较治疗前T0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PEEP 12 cmH2O时心率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EP 20 cmH2O时心率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EP 12 cmH2O及20 cmH2O时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未达到终止实验的要求,患者术后24 h内均顺利拔除气管插管。结论:早期PEEP递增法行肺复张治疗心脏外科手术后低氧血症效果显著,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复张 心脏外科术后 低氧血症 机械通气
原文传递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在危重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管玉珍 陆艳艳 +2 位作者 仲怀凤 朱童 耿丹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危重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CRRT设备联合ECMO循环管路辅助治疗技术在6例患者治疗的有关临床资料,观察ECMO及CRRT治疗时间,脱水量,联合治疗前后血肌酐(S...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危重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CRRT设备联合ECMO循环管路辅助治疗技术在6例患者治疗的有关临床资料,观察ECMO及CRRT治疗时间,脱水量,联合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变化情况,临床结局,归纳出联合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6例患者ECMO治疗时间22~310h,CRRT治疗时间13~303 h,脱水量800~39 400 ml。联合治疗后SCr及BUN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2例患者撤除ECMO管道继续行CRRT治疗,2例肾功能恢复停止CRRT治疗,2例自动出院。6例患者均无气栓、血栓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CRRT并联ECMO管路实施联合治疗,能改善患者液体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护士熟练掌握CRRT和ECMO管路连接、抗凝,关注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是预防气栓、血栓及出血等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危重心脏外科 护理
下载PDF
磁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患者Ⅰ期心脏康复的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管玉珍 陆艳艳 +4 位作者 王蔚云 耿丹丹 陈晴晴 张伟 邵永丰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211-213,共3页
总结7例磁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患者Ⅰ期心脏康复的护理体会。针对患者在磁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病情较重、运动能力下降、设备管理复杂等问题,采取心脏康复前评估、呼吸功能及运动功能训练、设备参数及安全管理、心电及平均... 总结7例磁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患者Ⅰ期心脏康复的护理体会。针对患者在磁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病情较重、运动能力下降、设备管理复杂等问题,采取心脏康复前评估、呼吸功能及运动功能训练、设备参数及安全管理、心电及平均动脉压监测、经皮线缆切口管理等措施。该组患者经35~61 d的积极治疗与护理后,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3个月,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 危重病护理 心脏康复 手术后医护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术在心脏外科ICU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戚晓通 马路遥 《科技视界》 2018年第22期188-189,共2页
目的:本文主要为评价超声引导在心脏外科ICU规培医生深静脉穿刺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心脏外科ICU规培医生40名,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实验组采用超声引导、对照组采用解剖盲探法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的示教,... 目的:本文主要为评价超声引导在心脏外科ICU规培医生深静脉穿刺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心脏外科ICU规培医生40名,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实验组采用超声引导、对照组采用解剖盲探法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的示教,然后分别采用以上两种方法对两组规培医师进行考核。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平均穿刺置管时间明显缩短(12.2±2.5min vs 26.4±3.2 min),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71.3%vs 43.5%),穿刺并发症明显减少(2.5%vs 8.6%),且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在心脏外科ICU深静脉穿刺临床教学中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临床教学
下载PDF
脂肪源性细胞外囊泡在糖尿病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调控作用
12
作者 季海滨 堵俊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19-1427,1455,共10页
缺血性心脏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尽管血管重建和溶栓治疗能够恢复心肌血流,但糖尿病患者的心功能恢复通常较差、病死率也较高。在这种背景下,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成为治疗的主要挑战。研究表明,在... 缺血性心脏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尽管血管重建和溶栓治疗能够恢复心肌血流,但糖尿病患者的心功能恢复通常较差、病死率也较高。在这种背景下,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成为治疗的主要挑战。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或肥胖状态下,脂肪细胞会分泌含有RNA、蛋白质、脂肪细胞因子以及线粒体等多种生物分子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EV),此类EV对维持全身代谢稳态极为重要。脂肪细胞来源的EV能与糖尿病心脏进行交流,调控心脏I/R损伤。文章就近年来脂肪细胞来源的EV对糖尿病心脏I/R损伤的调控作用以及潜在机制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糖尿病心脏病 缺血再灌注损伤 脂肪细胞
原文传递
心脏手术同期迷宫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13
作者 蔡岩坡 顾嘉玺 +1 位作者 刘鸿 邵永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8-875,共8页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同期行迷宫Ⅳ(MazeⅣ)消融治疗房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596例心脏手术同期行MazeⅣ消融的患者资料,依据术...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同期行迷宫Ⅳ(MazeⅣ)消融治疗房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596例心脏手术同期行MazeⅣ消融的患者资料,依据术后1年内是否房颤复发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Cox回归模型分析术后1年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房颤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结果:596例患者术后1年内有150例复发(25.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房颤持续时间、左房内径(left atrium diameter,LAD)、右房内径(right atrium diameter,RAD)、既往起搏器置入、早期房颤复发是术后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房颤持续时间、LAD、早期房颤复发为独立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1.035(1.025~1.068),P<0.001]、房颤持续时间[HR=1.003(1.001~1.006),P=0.003]、LAD[HR=1.025(1.006~1.044),P=0.009]、使用铰链式消融钳[HR=3.269(2.083~5.130),P<0.001]、术后早期房颤复发[HR=3.592(2.532~5.095),P<0.001]与房颤复发显著相关。根据受试者特征曲线分析年龄、房颤持续时间、LAD的截断值分别为59.5岁、9.5个月、51.5 cm。结论:MazeⅣ在维持窦性心律方面具有良好的长期疗效。对于接受心脏手术的房颤患者,较大的年龄、较长的LAD、房颤持续时间会对消融结果产生不利影响,依据此结果构建的危险模型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MazeⅣ手术 列线图模型
原文传递
八段锦复合七步法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Ⅰ期心脏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孙倩宇 刘长红 +4 位作者 李明辉 刘鸿 王蔚云 刘玉平 高莹莹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6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八段锦复合七步法Ⅰ期心脏康复训练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行CABG术后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ICU期间心脏康复训... 目的探讨八段锦复合七步法Ⅰ期心脏康复训练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行CABG术后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ICU期间心脏康复训练,对照组同时给予病房七步心脏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给予病房八段锦复合七步法心脏康复训练。出院时,比较两组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心脏康复训练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峰值摄氧量、峰值氧脉搏、峰值功率、无氧阈(AT)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控制、躯体功能、心理社会功能、治疗满意度、不良反应控制、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依从性(93.02%)、危险因素管理依从性(81.40%)、心理管理依从性(90.70%)高于对照组76.74%、60.47%、74.42%(χ^(2)=4.441、4.568、3.957,P<0.05)。结论八段锦复合七步法能够提高CABG术后患者心脏康复训练依从性,改善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八段锦 Ⅰ期心脏康复训练 心肺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模拟培训教学模式提升胸心外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的效果分析
15
作者 张伟 戚晓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8期145-148,共4页
胸心外科作为专业能力较强的科室,引入模拟培训教学,以降低规范性培训难度和探究其干预积极性。方法 纳入胸外科进行规范性培训的6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0.06-2023.12,按照抽签法,将其均分为2组,对比组采取常规教学方法,... 胸心外科作为专业能力较强的科室,引入模拟培训教学,以降低规范性培训难度和探究其干预积极性。方法 纳入胸外科进行规范性培训的6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0.06-2023.12,按照抽签法,将其均分为2组,对比组采取常规教学方法,试验组则采取常规+模拟培训教学,对比差异。结果 与对比组相比,试验组的动机、计划和实施、自我管理、沟通、总分等学习能力评分均更高(P<0.05);其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病理分析等考试成绩得分均更高(P<0.05);其各项临床能力得分均更高(P<0.05);其教学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模拟培训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增加实践频率,提高临床能力,获取更高的考试成绩,也可满足学习需求,获取较高的满意度评价,其可以一定程度降低胸心外科的规范性培训难度,还可以推送更优质的医疗人才,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心外科 规范性培训教学 模拟培训教学 临床能力
下载PDF
PBL联合CBL教学法在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戚晓通 李京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11期149-152,共4页
探究在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运用PBL与CBL复合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共有40人,时间区段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抽样分组,参照组推行常规LBL教学方法,归入20人,实验组推行PB... 探究在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运用PBL与CBL复合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共有40人,时间区段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抽样分组,参照组推行常规LBL教学方法,归入20人,实验组推行PBL与CBL复合教学法,归入20人,对两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相较于参照组,实验组的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践成绩、病案分析成绩、总分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评分更加优越,差异对比P<0.05。结论 在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运用PBL与CBL复合教学方法,能够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 以案例为基础教学法(CBL) 胸心外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PBL联合MDT的教学模式在胸外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17
作者 戚晓通 孟丽娟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12期154-156,共3页
探讨MDT诊疗联合PBL教学模式应用于胸外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9月~2024年9月来我院胸外科进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0名规培医师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 探讨MDT诊疗联合PBL教学模式应用于胸外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9月~2024年9月来我院胸外科进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0名规培医师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接受MDT诊疗联合P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教学后的考核成绩和教学评价。结果 研究组理论考核分数、病例分析分数、技能操作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各项教学评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MDT诊疗联合PBL教学模式能够提高规培医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有助于其更快投入临床工作,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MDT 胸外科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序贯阻断血管法在伴有Ⅲ级以上腔静脉癌栓的肾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边疆 唐敏 +6 位作者 邵鹏飞 倪布清 陈宇 吕强 李杰 邵永丰 王增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7-249,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序贯阻断血管方法在伴有Ⅲ级以上腔静脉癌栓肾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体会。方法:2例Mayor Clinic分级Ⅲ级以上肾癌伴腔静脉癌栓患者,全身麻醉成功后分别通过胸部及患侧肋缘下切口游离右心房下方胸腔静脉、腹腔静脉、双侧肾... 目的:探讨一种序贯阻断血管方法在伴有Ⅲ级以上腔静脉癌栓肾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体会。方法:2例Mayor Clinic分级Ⅲ级以上肾癌伴腔静脉癌栓患者,全身麻醉成功后分别通过胸部及患侧肋缘下切口游离右心房下方胸腔静脉、腹腔静脉、双侧肾静脉及肝十二指肠韧带。首先依次阻断癌栓下方腔静脉、健侧肾静脉、肝十二指肠韧带及癌栓上方胸腔静脉,切开患侧肾静脉入口处腔静脉壁取出癌栓。然后阻断肝下腔静脉并松开胸腔静脉阻断带,快速缝合腔静脉切口。接着松开肝十二指肠韧带阻断带,加固缝合腔静脉切口。最后松开癌栓下方腔静脉、健侧肾静脉阻断带,切除患肾。结果: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需建立体外循环。术中术后无癌栓脱落、脏器功能障碍、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分别于术后第9、12天出院,随访3个月均生活质量佳。结论:序贯阻断血管法简化了伴有高位腔静脉癌栓的肾癌手术步骤,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阻断血管 腔静脉癌栓 肾癌
原文传递
16例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围术期治疗效果观察与随访
19
作者 耿丹丹 管玉珍 +4 位作者 张伟 邵永丰 赵彩萍 叶菊 朱刘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5期139-142,148,共5页
目的探讨16例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治疗效果及随访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心脏外科接受LVAD植入术患者的资料。通过电子病例系统收集患者术前,术后30、60、90 d的6 min步行试验(6MWT)、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5L)... 目的探讨16例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治疗效果及随访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心脏外科接受LVAD植入术患者的资料。通过电子病例系统收集患者术前,术后30、60、90 d的6 min步行试验(6MWT)、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5L)、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胸片、心胸比和并发症(感染、出血、血栓、右心功能衰竭、神经系统)数据。结果术后90 d患者均带泵生存,1例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术后行透析治疗,术后8个月行心脏移植;1例腹壁经皮导线处出现无菌性肉芽肿,经治疗好转,其余无并发症发生。术后90 d,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和三尖瓣环收缩位移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心胸比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恢复到NYHAⅠ级的占30%,Ⅱ级的占70%;60 d,Ⅰ级占80%,Ⅱ级占20%;90 d,Ⅰ级占90%,Ⅱ级占10%。术后90 d内患者的6MWT和EQ-5D-5L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多学科LVAD团队行植入前严格评估,细化手术方式,做好LVAD植入患者住院期间管理、出院前自我管理、出院后每日随访及回院随访管理等工作,术后90 d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辅助装置 磁悬浮离心式 心脏外科 心功能 围术期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ICU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患者控制器报警原因分析及对策
20
作者 耿丹丹 张伟 +4 位作者 陆真 陈晴晴 赵彩萍 叶菊 管玉珍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5年第4期466-470,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12例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控制器出现的报警数据,为制订针对性措施以提高护士对左心室辅助装置体外控制器报警的响应与处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7月1日—2023年8月9日在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接受... 目的总结分析12例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控制器出现的报警数据,为制订针对性措施以提高护士对左心室辅助装置体外控制器报警的响应与处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7月1日—2023年8月9日在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接受“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的12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类总结他们在ICU期间左心室辅助装置体外控制器报警类型、人数比例、原因和当时实施的护理措施,再进行“抽吸报警”的亚组分析。结果12例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共产生1080条报警。单电源供电报警占76.9%,抽吸报警占19.5%,其他还有单电池电量低和高功率报警。所有患者都发生了单电源供电报警,共831次;5例患者发生了抽吸报警,共211次;4例患者发生了单电池电量低报警,共36次;两例患者发生了高功率报警,共2次。抽吸报警组和未抽吸报警组患者的术前体重、体表面积、术前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血泵转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抽吸报警的发生率与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短期下降的幅度有密切关系。通过报警数据分析有助于掌握左心室辅助装置体外控制器的报警现状,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辅助 控制器 ICU 报警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