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KAP模式的自我管理干预在肿瘤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预防及护理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维 薛敏芬 +1 位作者 徐玲 孟卫芬 《手术电子杂志》 2024年第6期65-68,71,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IKAP)的自我管理干预在肿瘤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预防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放疗科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并接受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92例,采用随机...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IKAP)的自我管理干预在肿瘤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预防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放疗科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并接受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予常规放疗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IKAP模式的自我管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后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DLQI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基于IKAP模式的自我管理干预后,观察组的DLQI评分较前提高并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疗后放射性皮炎2级及以上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肿瘤放疗患者实施基于IKAP模式的自我管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并减轻其严重程度,有助于减少放射性皮炎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KAP模式 自我管理干预 肿瘤 放疗 放射性皮炎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在实体肿瘤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盼 孙志强 汪建林 《手术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36-43,共8页
立体定向放疗(SBRT)联合免疫治疗具有协同作用,SBRT可以通过破坏肿瘤细胞来释放肿瘤抗原,从而触发全身性的免疫反应。另一方面,免疫疗法可以利用这种增强的免疫活动进一步定位和消除肿瘤细胞。这种组合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策略,在多... 立体定向放疗(SBRT)联合免疫治疗具有协同作用,SBRT可以通过破坏肿瘤细胞来释放肿瘤抗原,从而触发全身性的免疫反应。另一方面,免疫疗法可以利用这种增强的免疫活动进一步定位和消除肿瘤细胞。这种组合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策略,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是改善或激发抗肿瘤免疫反应、克服各种机制导致的耐药问题、最终攻克肿瘤的重要方法。本文将介绍SBRT联合免疫治疗增效的免疫机制,以及在部分实体肿瘤的背景下,提供SBRT结合免疫治疗研究进展的更新。我们认为,强调这种综合方法的最新进展和未来方向可能有助于在临床肿瘤学中得到更广泛和更有效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联合治疗 实体肿瘤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晚期食管癌病例1例
3
作者 桑厚翼 许恬 +1 位作者 孙志强 汪建林 《手术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71-75,共5页
患者男,67岁,2022-11-24确诊食管恶性肿瘤,完善相关检查提示食管胸上段恶性肿瘤伴食管旁、左上气管旁淋巴结转移可能大。2022-12-08至2023-01-20起行食管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2023-04复查提示右下肺肺部转移病灶进展,2023-07复查提示腰... 患者男,67岁,2022-11-24确诊食管恶性肿瘤,完善相关检查提示食管胸上段恶性肿瘤伴食管旁、左上气管旁淋巴结转移可能大。2022-12-08至2023-01-20起行食管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2023-04复查提示右下肺肺部转移病灶进展,2023-07复查提示腰部骨及周围软组织转移。治疗病程中患者出现进食梗阻、咯血、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腰部不适等。对食管癌病灶和淋巴结转移部位进行放疗,予“紫杉醇酯质体+奈达铂”方案同期化疗;肺部转移病灶进展,行右下肺病灶立体定向放疗,后联合“卡瑞利珠单抗(艾瑞卡)”免疫治疗和“安罗替尼”靶向治疗;对定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下左侧腰部骨转移及软组织肿块进行调强放疗,并定期予骨保护治疗。放化疗结束后,患者进食梗阻症状得到改善,立体定向放疗后肺部转移病灶较放疗前缩小,患者腰背部疼痛治疗后明显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立体定向放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新进展
4
作者 宋威 倪昕晔 于大海 《手术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是采取立体定向等中心技术将射线聚焦于病灶,实施单次或大分割照射的非侵入性的治疗模式,包括立体定向外科(SRS)和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T)两种形式。SRS主要用于放射治疗颅内肿瘤或脑结构/功能异常;当SRS用于...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是采取立体定向等中心技术将射线聚焦于病灶,实施单次或大分割照射的非侵入性的治疗模式,包括立体定向外科(SRS)和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T)两种形式。SRS主要用于放射治疗颅内肿瘤或脑结构/功能异常;当SRS用于治疗身体肿瘤时,它被称为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T)。但应注意,当今时代已经模糊了这些“经典”的定义,特别是对分割次数的要求。近几十年来,计算机技术、图像引导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立体定向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为进一步提高治疗增益比创造了条件。随着临床和实验数据的积累,传统放射生物学线性二次(LQ)模型和4R理论已不足以解释立体定向放疗取得的临床疗效,血管内皮损伤和免疫激活效应的间接作用在肿瘤控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笔者系统回顾了近年来发表的关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相关研究,并就其基础理论及全身各部位肿瘤/病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进展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疗在非肿瘤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张琨 许恬 汪建林 《手术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56-60,共5页
立体定向放疗(SRT)近年来在非肿瘤疾病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SRT是一种现代放射治疗技术,以其高度精确的剂量聚焦和周围正常组织的保护特性,成为治疗小体积肿瘤的标准方法之一。SRT在非肿瘤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包括心律失常、冠状... 立体定向放疗(SRT)近年来在非肿瘤疾病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SRT是一种现代放射治疗技术,以其高度精确的剂量聚焦和周围正常组织的保护特性,成为治疗小体积肿瘤的标准方法之一。SRT在非肿瘤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包括心律失常、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三叉神经痛、难治性癫痫、震颤和糖尿病并发症等。临床研究表明,SRT在这些领域展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然而,针对不同疾病的最佳治疗参数、长期效果和不良反应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将从SRT在非肿瘤疾病中的各系统应用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各类疾病的早期诊断、进展及预后评估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疗 非肿瘤疾病 放射治疗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摆位验证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恒 眭建锋 倪昕晔 《手术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8-12,共5页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SBRT)是一种向肿瘤提供少分次、高剂量同时能够最大限度保留周围正常组织的高精度放疗技术,已逐渐成了肿瘤放疗领域的重要手段。其对于照射靶区的精准性有着极高要求,而摆位验证是影...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SBRT)是一种向肿瘤提供少分次、高剂量同时能够最大限度保留周围正常组织的高精度放疗技术,已逐渐成了肿瘤放疗领域的重要手段。其对于照射靶区的精准性有着极高要求,而摆位验证是影响照射靶区准确的关键因素,将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尤其在最大限度保留周围正常组织的前提下确保对肿瘤灶的精准照射更加显得至关重要,为此而开展的SBRT摆位验证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针对SBRT摆位验证的技术不断取得进展,各种先进的影像引导技术层出不穷,这些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SBRT摆位验证的精准性和可靠性,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更好的保障。本文将重点围绕近年来SBRT相关的摆位验证技术展开具体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摆位验证 图像引导
下载PDF
1例胰腺癌晚期患者深静脉置管术后大面积皮下血肿的护理
7
作者 张维 徐玲 +1 位作者 薛敏芬 孟卫芬 《手术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77-80,共4页
总结了1例胰腺癌晚期患者深静脉置管后大面积皮下血肿的护理经验,基于有效的多学科会诊机制为基础,利用有效组织设计了具有个性化特点的诊疗方案,改善凝血功能,动态调整配合医生进行皮下血肿引流护理,全面评估患者的真实病情和身体状况... 总结了1例胰腺癌晚期患者深静脉置管后大面积皮下血肿的护理经验,基于有效的多学科会诊机制为基础,利用有效组织设计了具有个性化特点的诊疗方案,改善凝血功能,动态调整配合医生进行皮下血肿引流护理,全面评估患者的真实病情和身体状况,根据该患者的疾病特点,通过循证设计了与患者真实病情相吻合的营养支持方案,增强免疫力,同时进行心理疏导,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深静脉穿刺点出血停止,皮下血肿未再进展,较前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深静脉置管 凝血功能异常 皮下血肿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