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综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曹佩文 李欣 +1 位作者 汪荦荦 朱明跃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12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综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综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PSCI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两组因个人原因各脱落1例,实际完成治疗58例患者,两组均为29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口服多奈派齐片,睡前口服1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rTMS和综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治疗1 d/次,7次/周,连续治疗3周。治疗前后比较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测试(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ω-3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ω-3PUFA)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ω-3PUF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联合综合认知康复训练可以更快并有效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认知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综合认知康复训练 简明精神状态量表 蒙特利尔认知测试 改良BARTHEL指数
下载PDF
综合呼吸康复配合机械辅助排痰治疗稳定期COPD临床疗效观察
2
作者 罗宇 朱小群 徐秀君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8期77-80,共4页
目的研究综合呼吸康复配合机械辅助排痰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6月江苏民政康复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60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研究综合呼吸康复配合机械辅助排痰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6月江苏民政康复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60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和常规拍背排痰治疗,观察组在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呼吸康复配合机械辅助排痰,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周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_(1))、最大通气能力(MVV)、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率(FEV_(1)/FVC)、呼吸困难程度及6 min步行测试(6MWT)情况。结果经过3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FEV_(1)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V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EV_(1)/FVC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org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MWT距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呼吸康复配合机械辅助排痰呼吸训练可加快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呼吸康复 机械辅助排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噻托溴铵
下载PDF
基于pgrmc1调控的黄体酮抑制氧糖剥夺/复氧新生小鼠神经元损伤机制分析
3
作者 胡玉婷 孙小雨 花放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21-24,共4页
目的 基于黄体酮膜受体组件1(pgrmc1)调控,探讨黄体酮抑制氧糖剥夺/复氧(OGD/R)新生小鼠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出生12 h内的新生小鼠分离原代皮层神经元细胞,体外培养7 d,利用微管相关蛋白2检测进行鉴定后,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 基于黄体酮膜受体组件1(pgrmc1)调控,探讨黄体酮抑制氧糖剥夺/复氧(OGD/R)新生小鼠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出生12 h内的新生小鼠分离原代皮层神经元细胞,体外培养7 d,利用微管相关蛋白2检测进行鉴定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AG205组、黄体酮组、AG205+黄体酮组。DMSO组、AG205组、黄体酮组、AG205+黄体酮组加入制备好的缺糖D-Hanks液、置于缺氧培养箱中培养2 h,换为神经元生长培养基;DMSO组在造模前1 h给予DMSO预处理,AG205组和AG205+黄体酮组在造模前1 h给予AG205(pgrmc1拮抗剂)10μmol/L预处理,黄体酮组和AG205+黄体酮组于造模后2 h给予黄体酮20μmol/L。复氧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DMSO组、AG205组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AG205组低于DMSO组;黄体酮组、AG205+黄体酮组细胞存活率高于AG205组,黄体酮组高于AG205+黄体酮组(P均<0.05)。DMSO组、AG205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AG205组高于DMSO组,黄体酮组、AG205+黄体酮组细胞凋亡率低于AG205组(P均<0.05)。结论 黄体酮可抑制OGD/R新生小鼠神经元损伤,抑制pgrmc1可降低OGD/R神经元活力、增加细胞凋亡,黄体酮抑制OGD/R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可能与调控pgrmc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酮膜受体组件1 pgrmc1信号通路 黄体酮 氧糖剥夺/复氧细胞模型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后肩痛发病机制分析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86
4
作者 朱明跃 徐俊峰 杨丽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45-747,751,共4页
脑卒中偏瘫后肩痛是脑卒中患者的最常见的并发症,极大的障碍了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本文结合近些年国内外的脑卒中后肩痛的各个方面的研究,总结出脑卒中后肩痛患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关节囊粘连、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肌张力异... 脑卒中偏瘫后肩痛是脑卒中患者的最常见的并发症,极大的障碍了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本文结合近些年国内外的脑卒中后肩痛的各个方面的研究,总结出脑卒中后肩痛患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关节囊粘连、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肌张力异常、误用综合症、臂丛神经损伤。而治疗主要有:运动康复训练、物理疗法、药物治疗、传统中医药治疗、心理治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痛 发病机制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言语训练配合音乐疗法治疗Broca失语1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明跃 徐俊峰 杨丽华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4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观察言语训练配合音乐疗法治疗Broca失语的效果。方法采用言语训练配合音乐疗法,对1例52岁Broca失语症患者治疗4周,并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失语检查表(CRRCAE)做治疗前后评价。结果治疗后患者听理解、复述、说、画面说明、出... 目的观察言语训练配合音乐疗法治疗Broca失语的效果。方法采用言语训练配合音乐疗法,对1例52岁Broca失语症患者治疗4周,并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失语检查表(CRRCAE)做治疗前后评价。结果治疗后患者听理解、复述、说、画面说明、出声读、阅读理解、抄写、听写、计算水平等都有很大提高。结论通过言语训练配合音乐疗法治疗Broca失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训练 音乐疗法 BROCA失语
下载PDF
加减身痛逐瘀汤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丘脑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毕文科 刘元标 +2 位作者 汪荦荦 程振军 朱明跃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观察加减身痛逐瘀汤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丘脑痛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用神经妥乐平治疗,治疗组加用身痛逐瘀汤治疗。结果:治疗第2周VAS评分治疗组(5.9±1.42)分、对照组(6.63±1.27)分,治疗... 目的:观察加减身痛逐瘀汤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丘脑痛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用神经妥乐平治疗,治疗组加用身痛逐瘀汤治疗。结果:治疗第2周VAS评分治疗组(5.9±1.42)分、对照组(6.63±1.27)分,治疗第4周VAS评分治疗组(2.93±1.36)分、对照组(4.30±1.26)分,两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治疗第4周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结论:加减身痛逐瘀汤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丘脑痛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痛 加减身痛逐瘀汤 神经妥乐平
下载PDF
外翻的术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明跃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1期48-50,共3页
[足母]外翻是女性患者多见的一种足部畸形,主要表现为[足母]趾外翻、第一跖骨内翻及第一跖骨头内侧的[足母]囊炎,常伴发疼痛性胼胝、锤状趾及骨关节炎等。[足母]外翻实际上包含两部分概念:a)第一趾骨相对于第一跖骨的外翻畸形.b)... [足母]外翻是女性患者多见的一种足部畸形,主要表现为[足母]趾外翻、第一跖骨内翻及第一跖骨头内侧的[足母]囊炎,常伴发疼痛性胼胝、锤状趾及骨关节炎等。[足母]外翻实际上包含两部分概念:a)第一趾骨相对于第一跖骨的外翻畸形.b)第一跖骨相对于足纵轴线的内翻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母]外翻 术后并发症 第一跖骨 内翻畸形 [足母]趾 足部畸形 女性患者 主要表现
下载PDF
脑脉利颗粒减轻脑梗死急性期炎症反应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徐侦 《海峡药学》 2015年第4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脑脉利颗粒在减轻脑梗塞急性期炎症反应方面的作用。方法 60例脑梗塞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西医基本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脉利颗粒。比较两组治疗前、出院后3个月随访的血清炎症因子、NIHSS评分、BI指数、... 目的探讨脑脉利颗粒在减轻脑梗塞急性期炎症反应方面的作用。方法 60例脑梗塞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西医基本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脉利颗粒。比较两组治疗前、出院后3个月随访的血清炎症因子、NIHSS评分、BI指数、Rankin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B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Rankin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脑脉利颗粒能明显降低脑梗塞急性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脉利颗粒 炎症 脑梗死 急性期
下载PDF
基于网络化的社区护理模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新建 刘凤颖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8年第4期9-10,共2页
总结了基于网络化的社区护理模式研究进展,从社区医院的概念入手,区分了社区护理与临床护理的不同点,探讨了目前我国社区护理中存在的定位模糊、体系老化、人员不足、功能狭隘等问题,并以网络化社区护理模式作为突破点,借鉴国内外的相... 总结了基于网络化的社区护理模式研究进展,从社区医院的概念入手,区分了社区护理与临床护理的不同点,探讨了目前我国社区护理中存在的定位模糊、体系老化、人员不足、功能狭隘等问题,并以网络化社区护理模式作为突破点,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经验,提出建立智能档案系统、提高网络使用技能、增加随访与回访量、护理与管理相统一等措施。认为通过"互联网+社区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实现三甲医院、普通医院、社区医院、分级护理的联动化和一体化,可促进我国社区医院的改革,真正实现各级护理的差异化与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 社区 护理
下载PDF
红光照射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明跃 刘元标 +1 位作者 张颖颖 李林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11期1279-1280,共2页
目的:观察红光照射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用激素及消炎抗病毒、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药物及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红光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与治疗前比较... 目的:观察红光照射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用激素及消炎抗病毒、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药物及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红光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8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光照射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红光照射联合针刺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内热针输刺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颖颖 欧阳钢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7期1223-1225,共3页
目的:观察内热针输刺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疗效。方法:7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用内热针输刺、每周1次,对照组予温针、隔日1次、每周3次。结果:治疗28天后,两组PRI、PPI、VAS、Melle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而观... 目的:观察内热针输刺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疗效。方法:7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用内热针输刺、每周1次,对照组予温针、隔日1次、每周3次。结果:治疗28天后,两组PRI、PPI、VAS、Melle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而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愈显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热针输刺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疗效明显优于温针,且治疗次数少,患者易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冻结期 内热针 输刺
下载PDF
横贯性脊髓炎所致脊髓损伤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12
作者 徐俊峰 汤涛 +5 位作者 朱明跃 杜婷婷 富路 李鹏锟 孙岚 王征美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第2期3-5,共3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横贯性脊髓炎造成脊髓损伤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近5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横贯性脊髓炎患者共76例,对其发病原因、发病情况、造成脊髓损伤的情况进行统计,将患者按照脊髓损伤程度分为两组,分别是完全性脊髓损伤...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横贯性脊髓炎造成脊髓损伤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近5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横贯性脊髓炎患者共76例,对其发病原因、发病情况、造成脊髓损伤的情况进行统计,将患者按照脊髓损伤程度分为两组,分别是完全性脊髓损伤(15例)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61例),统计年龄、性别、损伤节段与损伤程度的关系。分析造成完全性脊髓损伤和不全性脊髓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横贯性脊髓炎造成的脊髓损伤主要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80.3%)。累及的脊髓节段以胸髓为常见,共37例(48.7%),其次为颈髓29例(38.2%)和腰髓10例(13.1%)。横贯性脊髓炎造成的脊髓损伤程度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发病部位关系密切,当脊髓损伤发生在颈髓、胸髓、腰髓时,造成的损伤程度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颈髓、腰髓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颈髓与胸髓之间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胸髓、腰髓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横贯性脊髓炎造成的脊髓损伤程度与年龄、性别无关,与发病部位关系密切。当脊髓损伤发生在颈髓和腰髓时,主要造成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发生在胸髓时,损伤程度无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炎 脊髓损伤 损伤程度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分期眼部协调运动配合针刺治疗面神经炎临床观察
13
作者 张颖颖 刘玮 徐秀君 《光明中医》 2019年第24期3790-3793,共4页
目的观察分期眼部协调运动配合电针对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面神经炎(house-brackmann面瘫分级≥Ⅲ级)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电针结合常规运动治疗,观察组在电针... 目的观察分期眼部协调运动配合电针对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面神经炎(house-brackmann面瘫分级≥Ⅲ级)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电针结合常规运动治疗,观察组在电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分期眼部协调运动,用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和面神经功能缺损Portmann评分标准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0 d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一般情况及面神经功能评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d后各组house-brackmann评级、Portmann评分均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面神经功能评级、Portmann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局部面部抽动4例,面部僵硬感5例,轻微联动症状1例。观察组未出现明显上述不适症状。结论分期眼部协调运动配合电针治疗面神经炎可更快速有效地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运动 针刺疗法 面神经炎 中医康复学
下载PDF
血红蛋白含量、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戴科 黄娟娟 +1 位作者 陆艳 朱明跃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20-424,共5页
目的分析Hb含量、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相关性,探讨Hb、MHR辅助诊断与评价PSC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住院的首次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分析Hb含量、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相关性,探讨Hb、MHR辅助诊断与评价PSC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住院的首次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MMSE评分将患者分为PSCI组和卒中后无认知功能障碍(PSNCI)组,分析两组患者血清相关指标的水平差异,寻找PSC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81例卒中患者,PSCI组43例,PSNCI组3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饮酒史、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SCI组患者的Hb含量明显低于PSNCI组、MHR明显高于PSNCI组(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b与卒中患者的MMSE评分呈正相关性(rs=0.353,P<0.05),MHR与卒中患者的MMSE评分呈负相关性(rs=-0.325,P<0.05)。是否发生PSCI为因变量分析显示,较低的Hb含量、较高的MHR是发生PSCI的独立风险因素(OR=1.056,95%CI:1.025~1.088,P<0.05;OR=0.059,95%CI:0.006~0.577,P<0.05)。Hb预测卒中患者发生PSC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95%CI:0.656~0.865);MHR预测卒中患者发生PSC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2(95%CI:0.497~0.742)。结论Hb含量、MHR与PSCI有显著相关性,Hb含量降低、MHR升高均为PSCI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Hb含量、MHR对PSCI预测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认知障碍 Hb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MMSE
下载PDF
颈源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分析及推拿治疗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汪荦荦 朱明跃 +1 位作者 程振军 毕文科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16期F0002-F0002,共1页
国内关于颈源性高血压的报道多是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比,解剖及实验研究较少。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方法有针灸、推拿、牵引和理疗等,但以推拿疗效较好。患者的高血压症状,随着颈椎病的严重程度及缓解,其也出现相应的变化。多数研究认为... 国内关于颈源性高血压的报道多是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比,解剖及实验研究较少。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方法有针灸、推拿、牵引和理疗等,但以推拿疗效较好。患者的高血压症状,随着颈椎病的严重程度及缓解,其也出现相应的变化。多数研究认为,颈源性高血压与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血管痉挛有关。椎-基底动脉缺血也是颈源性高血压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高血压 颈椎病 高血压 推拿治疗
下载PDF
推拿联合磁振热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青 朱明跃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23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磁振热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60例小儿斜颈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推拿治疗方法,研究组应用推拿联合磁振热治疗,治疗两月后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磁振热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60例小儿斜颈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推拿治疗方法,研究组应用推拿联合磁振热治疗,治疗两月后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与对照组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磁振热治疗小儿斜颈有更明显的临床效果,值的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斜颈 推拿 磁振热
下载PDF
高低频重复经颅磁交替刺激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17
作者 罗宇 汪荦荦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3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交替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2年3月在江苏民政康复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 目的观察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交替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2年3月在江苏民政康复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PSCI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美金刚片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低频rTMS交替治疗。治疗前后给予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测试(MoC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记录整理数据并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低频rTMS交替治疗可以更快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认知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简明精神状态量表 蒙特利尔认知测试 改良BARTHEL指数
下载PDF
基于四肢联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影响
18
作者 汪荦荦 张冰斌 《智慧健康》 2021年第22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四肢联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影响.方法将60例在我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随机化方法分为HIIT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接受神经... 目的探讨基于四肢联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影响.方法将60例在我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随机化方法分为HIIT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并在治疗的基础上行康复评定、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包括各种神经促通技术,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理疗等,1次/d,5d/周,共4周的治疗;HIIT组患者同时接受四肢联动的HIIT训练,30 min/次,1次/d,5 d/周,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FMA运动、FMA平衡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IT组与对照组在治疗4周后,FMA运动、FMA平衡、ADL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IIT组的FMA运动、ADL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IT组FMA平衡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四肢联动的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ADL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 四肢联动 脑卒中 偏瘫
下载PDF
骨盆骨折临床与康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林 许光旭 励建安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689-692,共4页
骨盆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3%~3.0%,大多数由高能量创伤导致,包括交通事故、挤压伤和高处坠落等,表现为不稳定骨折,常伴发腹部或盆腔脏器、泌尿生殖系统、盆腔神经血管、腹膜后区损伤及下肢骨折等其它损伤。Wubben]报道骨盆骨折的病... 骨盆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3%~3.0%,大多数由高能量创伤导致,包括交通事故、挤压伤和高处坠落等,表现为不稳定骨折,常伴发腹部或盆腔脏器、泌尿生殖系统、盆腔神经血管、腹膜后区损伤及下肢骨折等其它损伤。Wubben]报道骨盆骨折的病死率取决于骨盆骨折及盆腔外损伤的类型,范围在6.4%~30%,Heetveld等认为骨盆骨折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病死率高达37%,急诊的快速评估和诊断以及病情稳定后的康复治疗对良好的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康复治疗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临床 泌尿生殖系统 盆腔脏器 高能量创伤 不稳定骨折
原文传递
温针灸配合个性化康复运动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颖颖 陈益美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个性化康复运动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KOA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温针灸+个性化康复运动)和对照组(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个性化康复运动),各42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8d后的...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个性化康复运动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KOA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温针灸+个性化康复运动)和对照组(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个性化康复运动),各42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8d后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VAS)等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7.62%(41/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35/42)(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VAS评分等均显著降低(P<0.05),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VAS评分水平要显著低于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个性化康复运动治疗KOA患者疗效显著,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缓解关节疼痛,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关节炎 温针灸 康复运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