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癌多参数MRI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
1
作者 韩磊 桑节峰 +2 位作者 孟钢 张虎 李大鹏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21-25,共5页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临床特点、多参数MRI表现,总结其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2020年4月—2022年2月收治的多参数MRI检查后误诊为膀胱癌、前列腺增生的前列腺癌1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年龄54~73岁。6例因尿急、尿频...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临床特点、多参数MRI表现,总结其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2020年4月—2022年2月收治的多参数MRI检查后误诊为膀胱癌、前列腺增生的前列腺癌1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年龄54~73岁。6例因尿急、尿频、尿潴留、排尿困难就诊,直肠指诊示前列腺肥大,查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多参数MRI及前列腺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未发现前列腺肿瘤证据,误诊为前列腺增生,后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T1期前列腺癌。4例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就诊,经多参数MRI检查误诊为膀胱癌,查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直肠指诊发现前列腺肥大,再次行多参数MRI和前列腺组织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前列腺癌累及膀胱。误诊时间4~10 d。误诊为前列腺增生6例接受根治性手术,误诊为膀胱癌4例予内分泌和放射治疗,随访至今病情控制尚可。结论 临床接诊以尿急、尿频、尿潴留、排尿困难等症状就诊的中老年男性患者时应考虑到前列腺癌可能。加强对前列腺癌影像学特征认识,行多参数MRI检查时重点观察前列腺结构、包膜完整与否、膀胱壁连续性等重要特征,必要时可行前列腺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以提高该病术前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误诊 膀胱肿瘤 前列腺增生 多参数MRI 直肠指诊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病理检查
下载PDF
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郑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研究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运用的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9月—2023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受试者62例,按扫描技术分为低剂量扫描(试验组)35例,常规剂量扫描(对照组)27例... 目的:研究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运用的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9月—2023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受试者62例,按扫描技术分为低剂量扫描(试验组)35例,常规剂量扫描(对照组)27例,分析两种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影像的增强CT值及影像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放射剂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诊断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诊断中冠状动脉图像增强CT值、冠状动脉图像噪声均较优,且辐射剂量低,诊断可靠性理想,值得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扫描技术 血管造影 冠心病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增强在胃肠道间质瘤治疗前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桑节峰 韩磊 +2 位作者 李大鹏 孟钢 张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1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在胃肠道间质瘤治疗前评估中的价值,为临床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预测提供经验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赣榆区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2年12月37例经病理证实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在胃肠道间质瘤治疗前评估中的价值,为临床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预测提供经验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赣榆区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2年12月37例经病理证实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设备采用GE Optima64排螺旋CT扫描仪,进行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将DICOM格式原始图像数据导入AW4.6工作站,运用MPR、VR、MIP等图像后技术进行观察病灶。重点检测增强扫描肿瘤内部强化方式及肿块实质的增强幅度等信息,通过统计学分析其评估价值。结果结果显示A组(n=12)平扫CT值40.11±8.47HU,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CT值增强幅度分别为18.42±9.12HU、22.71±7.51HU、28.41±6.38HU;B组(n=13)平扫CT值38.12±6.42HU,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CT值增强幅度分别为23.41±7.73HU、31.33±8.42HU、36.57±7.93HU;C组(n=12)平扫CT值37.37±7.78HU,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CT值增强幅度分别为25.78±8.97HU、39.71±4.53HU、41.31±9.39HU。对比各组检测结果病变随着体积增大,危险程度增大,其增强各期强化幅度也随之增大,其中静脉期及延迟的增强幅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治疗前影像学检查对于明确诊断和危险度分级评估以及GIST患者治疗方案制定和疗效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增强扫描 间质瘤 治疗 评估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联合神经纤维束示踪技术在诊断脑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朱建国 杨亚芳 +1 位作者 鲁翔 田俊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目的近年来,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评估脑白质神经纤维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文中分析脑梗死患者磁共振DTI的参数变化,探讨其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脑梗死患者根据病程分为超急性期7例(<6h)... 目的近年来,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评估脑白质神经纤维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文中分析脑梗死患者磁共振DTI的参数变化,探讨其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脑梗死患者根据病程分为超急性期7例(<6h),急性期21例(6~72h)、亚急性期8例(72h~14d)。应用GE1.5T磁共振成像仪行头颅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DTI检查,测量各期病灶中心区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并与梗死对侧进行对比。运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显示通过病灶的纤维束特征。结果超急性期中心区与对侧FA值分别为(0.454±0.073)vs(0.479±0.050),P>0.05;急性期病灶中心区与对侧FA值分别为(0.353±0.070)vs(0.490±0.039),P<0.01;亚急性期病灶中心区与对侧FA值分别为(0.301±0.061)vs(0.475±0.041),P<0.01。随着病情进展,梗死灶FA值逐渐下降。36例患者中,皮质脊髓束完整(1级)者3例,病灶致使皮质脊髓束受压、移位(2级)者12例,皮质脊髓束中断(3级)者21例,皮质脊髓束的损伤程度与肌力下降程度相关(rs=0.893,P<0.01)。结论 FA测量及皮质脊髓束成像联合应用能更精确地对脑梗死进行分期和定位,在判断患者预后及指导患者康复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神经纤维束示踪
下载PDF
全泪道MR成像——透明质酸钠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田俊 杨亚芳 +1 位作者 娄斌 刘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透明质酸钠做全泪道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对27例(54侧)溢泪和(或)溢脓患者进行磁共振全泪道扫描。9例(18侧)泪道以生理盐水做对比剂为第1组,18例(36侧)泪道以透明质酸钠做对比剂为第2组,分别行三维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目的探讨利用透明质酸钠做全泪道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对27例(54侧)溢泪和(或)溢脓患者进行磁共振全泪道扫描。9例(18侧)泪道以生理盐水做对比剂为第1组,18例(36侧)泪道以透明质酸钠做对比剂为第2组,分别行三维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以泪道内镜为金标准,评价三维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的显像情况。结果泪小管:1组中,能显示但信号较低2侧、无显示16侧;2组中,清晰显示35侧、能显示但信号较低1侧。泪囊:1组中,清晰显示13侧、能显示但信号较低5侧;2组中,清晰显示36侧。以内镜为金标准,1组方法诊断鼻泪管通畅度准确率为77.77%(14/18),2组方法诊断鼻泪管通畅度准确率为97.22%(3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透明质酸钠行MR全泪道水成像能为眼科医生提供更详尽的信息,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泪管 磁共振成像 透明质酸钠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成像对脑肿瘤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朱建国 杨亚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常规磁共振成像对于肿瘤的定性、分级以及手术前后评估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日趋完善,在脑肿瘤的临床研究中显示出巨大优势。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肿瘤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一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建国 杨亚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3-583,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肿大淋巴结 实验室检查 病例资料 体格检查
下载PDF
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管红梅 承禾 +1 位作者 朱建国 田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年第23期1777-1778,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在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0例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MRI+MRCP诊断结果。结果 110例MRCP能清晰显示胰胆管的解剖结构及梗阻程度,MRI+MRCP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在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0例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MRI+MRCP诊断结果。结果 110例MRCP能清晰显示胰胆管的解剖结构及梗阻程度,MRI+MRCP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00%(110/11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3.6%(103/110)。结论 MRI+MRCP对恶性梗阻性黄疸大多能作出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 黄疸 胰胆管成像术 诊断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现代医学发展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桂元 李敏 +5 位作者 刘斐 王知笑 郑江丽 许波群 章海燕 甘卫华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9期78-80,共3页
医学发展和临床实践脱离不开社会大环境,传统文化是社会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学发展有深远且隐匿的影响,也是医学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求甚解的学习态度,偏重理论思辨、轻视实践检验,有男女授受不亲的伦理误区... 医学发展和临床实践脱离不开社会大环境,传统文化是社会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学发展有深远且隐匿的影响,也是医学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求甚解的学习态度,偏重理论思辨、轻视实践检验,有男女授受不亲的伦理误区,有医巫同流的错误定位;在社会价值体系里,医学职业对高级人才缺乏吸引力,还有厚古薄今、牵强附会的思维定势,这些都不利于现代医学发展。准确认识并客观分析这些不利因素,有助于探索和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规范临床实践,优化医学教育,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现代医学 医学教育
下载PDF
不同扩散敏感系数颈髓白质纤维束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10
作者 管红梅 王德杭 田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5-25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扩散敏感系数颈髓白质纤维束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应用价值和各向异性程度。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28例,分为2组,使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SE-EPI)序列颈髓扩散张量成像检查,扩散敏感系... 目的:探讨不同扩散敏感系数颈髓白质纤维束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应用价值和各向异性程度。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28例,分为2组,使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SE-EPI)序列颈髓扩散张量成像检查,扩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为400 s/mm2和700 s/mm2,测量颈髓各节段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采用SPSS11.5软件对获取的FA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b=400 s/mm2时,颈髓矢状位成像测量的平均FA值为0.659 0±0.072 7,横轴位成像测量的平均FA值为0.771 1±0.058 4;采用b=700 s/mm2时,颈髓矢状位成像测量的平均FA值为0.658 3±0.073 7,横轴位成像测量的平均FA值为0.778 2±0.065 1。不同b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横轴位颈髓平均FA值大于矢状位颈髓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值=400 s/mm2颈髓DTI图像和FA图优于b值=700 s/mm2。FA值可定量分析颈髓各节段白质纤维的各向异性程度。白质纤维束成像三维显示颈髓白质纤维束的分布及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白质纤维束
原文传递
ESWAN序列对创伤性脊髓损伤诊断价值研究
11
作者 沈世田 田俊 +1 位作者 韩晖云 李海歌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8年第6期384-385,共2页
目的探讨ESWAN序列对创伤性脊髓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3例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常规MRI序列和ESWAN序列对患者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水肿和出... 目的探讨ESWAN序列对创伤性脊髓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3例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常规MRI序列和ESWAN序列对患者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水肿和出血的检出率。结果常规MRI序列和ESWAN序列对水肿的检出率分别为69. 6%(39/56)和75. 0%(42/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常规MRI序列和ESWAN序列对出血的检出率分别为44. 7%(21/47)和91. 5%(4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对48 h内出血的检出率分别为27. 3%(3/11)和72. 7%(8/11),对72 h内出血的检出率分别为36. 8%(7/19)和94. 7%(18/19),对超过72 h出血的检出率分别为64. 7%(11/17)和100. 0%(17/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创伤性脊髓损伤诊断方面,ESWAN序列的出血检出率高于常规MRI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WAN序列 常规MRI序列 创伤性脊髓损伤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确诊肝动脉变异对胰十二指肠及全胰切除术的预警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韩弘峰 杨晓俊 +5 位作者 张彬 顾玉青 李亚男 沈世田 刘学兵 钱祝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6-409,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确诊肝动脉变异(aberrant hepatic artery,AHA)对避免胰十二指肠切除(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及全胰切除术(total pancreatectomy,TP)中造成AHA误伤的预警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10月—... 目的:探讨术前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确诊肝动脉变异(aberrant hepatic artery,AHA)对避免胰十二指肠切除(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及全胰切除术(total pancreatectomy,TP)中造成AHA误伤的预警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20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胰腺中心行PD及TP的111例患者的腹主动脉CTA图像,由1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和1名胰腺外科医师共同阅片判断有无AHA,并对AHA进行分型,同时在术中对不同类型AHA予以针对性处理。结果:111例患者中有各型AHA 21例,均在术中予以针对性处理,无因AHA误伤所致并发症的发生,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结论:术前行CTA检查明确AHA的存在,可以指导术中解剖,对避免术中误伤AHA有重要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肝动脉变异 CT血管成像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RFA对肝癌的长期疗效及远期免疫功能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晨 张琼 +1 位作者 王蔚蔚 李海歌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年第6期816-81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RFA对肝癌的长期疗效及远期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3例肝癌患者,随机分RFA组及TACE组。对比两组术前1 d、术后2周、术后4周的CD3^+、CD4^+、CD8^+、CD4^+/CD8^+值;对比两组术后1个月、术...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RFA对肝癌的长期疗效及远期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3例肝癌患者,随机分RFA组及TACE组。对比两组术前1 d、术后2周、术后4周的CD3^+、CD4^+、CD8^+、CD4^+/CD8^+值;对比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的疗效。结果 TACE组术前1 d、术后2周、术后4周的CD3^+、CD4^+、CD8^+、CD4^+/CD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FA组术前1 d、术后2周、术后4周的CD3^+、CD4^+、CD8^+、CD4^+/CD8^+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4周,RFA组的CD3^+、CD4^+、CD8^+、CD4^+/CD8^+明显高于TACE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年、2年RFA组疗效均优于TACE组(P<0.05。结论相较于TACE疗法,超声引导下RFA治疗可显著改善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肝癌患者的长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RFA TACE 肝癌 长期疗效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大鼠脑动脉瘤形成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媛 卫志庆 +4 位作者 朱建国 乔冠群 李英斌 侯道荣 马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5-619,共5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Tan)ⅡA对大鼠脑动脉瘤(CA)形成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CA组)和治疗组(CA+TanⅡA组)。CA组采用手术和高盐饮食诱导CA模型;CA+TanⅡA组采用手术和高盐饮食诱导CA后,腹腔注射0.9%NaCl溶液1 ml的TanⅡA(25 mg/kg)... 目的观察丹参酮(Tan)ⅡA对大鼠脑动脉瘤(CA)形成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CA组)和治疗组(CA+TanⅡA组)。CA组采用手术和高盐饮食诱导CA模型;CA+TanⅡA组采用手术和高盐饮食诱导CA后,腹腔注射0.9%NaCl溶液1 ml的TanⅡA(25 mg/kg)。检测TanⅡA对血压的影响;观察CA大小和形态改变及巨噬细胞浸润;q-PCR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核因子(NF)-κB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TanⅡA对大鼠术后血压没有明显影响;形态学观察表明,TanⅡA治疗对大鼠CA的生长有抑制作用。CA+TanⅡA组动脉瘤大小明显低于CA组(P<0.05);与CA组相比,TanⅡA处理使血管壁增厚(P<0.05);CA+TanⅡA组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少于CA组(P<0.05)。CA+TanⅡA组MCP-1,MMP-2和MMP-9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A组(P<0.05)。CA+TanⅡA组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A组(P<0.05)。结论TanⅡA在CA形成过程中,通过抑制NF-κB信号和巨噬细胞浸润减少炎症反应,抑制CA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脑血管瘤 核因子-ΚB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正常值的CT测量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大鹏 李红军 +3 位作者 夏顺明 徐萍 熊中奎 李海歌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11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用多层螺旋CT(MSCT)测量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夹角、肠系膜上动脉内口直径(dSMA)、同层腹主动脉内径(dAA)及肠系膜上动脉内口直径与同层腹主动脉内径比值(dSMA/dAA)正常解剖数值,并且比较其在性别及各年龄组之间的差... 目的探讨用多层螺旋CT(MSCT)测量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夹角、肠系膜上动脉内口直径(dSMA)、同层腹主动脉内径(dAA)及肠系膜上动脉内口直径与同层腹主动脉内径比值(dSMA/dAA)正常解剖数值,并且比较其在性别及各年龄组之间的差异,为SMA影像解剖学正常参考值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60名(男180名,女180名)多层螺旋CT腹部双期增强扫描或腹主动脉CTA的成人,按性别分为男、女两组,年龄(20岁~70岁以上)按每相隔10岁分为一组,共分6组。测量其大小,并比较其在各年龄组间差异。结果360名受检者的SMA显示清晰,SMA-AA夹角平均为(60.32±20.40)°,dSMA平均为(0.96±0.14)cm,同层dAA平均为(1.82±0.25)cm,dSMA/dAA平均值为(53.40±8.67)%,男女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SMA与AA夹角及dSMA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层dSMA及dSMA/dAA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能清晰地显示SMA的正常解剖关系,能够准确测量SMA夹角及直径等,从而提供SMA正常影像解剖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测量 腹主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外伤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施健 田俊 刘斐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11期1434-1435,共2页
外伤性肋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征象,通常普通数字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经过肋骨正斜位的拍摄可进行诊断,故可作为外伤性骨折诊断的首选检查。但由于外伤对患者肺组织的影响,胸廓结构的特殊性,肋骨走行及组织影像的重... 外伤性肋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征象,通常普通数字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经过肋骨正斜位的拍摄可进行诊断,故可作为外伤性骨折诊断的首选检查。但由于外伤对患者肺组织的影响,胸廓结构的特殊性,肋骨走行及组织影像的重叠等因素的影响,易造成肋骨骨折的误诊和漏诊。作者应用多层螺旋CT及强大的三维重建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肋骨骨折、尤其是细小骨折诊断的精确性。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 外伤性肋骨骨折 诊断 应用 价值 外伤性骨折 数字摄影 胸廓结构
下载PDF
1例疑难克罗恩病诊疗思维分析
17
作者 温泉 崔伯塔 +2 位作者 张慧 朱建国 张发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184,共3页
0引言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可累及全消化道的慢性进展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环境、饮食、肠道菌群等多因素相关。近年来,国内CD的发病率与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CD患者往往病情复杂,病程长,并发症多,致... 0引言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可累及全消化道的慢性进展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环境、饮食、肠道菌群等多因素相关。近年来,国内CD的发病率与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CD患者往往病情复杂,病程长,并发症多,致残率高,早期起病隐匿,容易误诊。不同个体严重程度、治疗决策、结局差别大。本文报道一例CD的诊疗决策过程,强调整合医学的临床思维在个体化诊疗策略中的运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洗涤菌群移植 经内镜肠道植管术 肠内营养 整合医学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急性脂垂炎的临床价值
18
作者 李大鹏 夏顺明 +2 位作者 徐萍 熊中奎 张小胜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1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急性肠脂垂炎(Acute epiploic appendagitis,AEA)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对该病发病机制的探索。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7月~2018年12月急性肠脂垂炎患者资料22例,完善相关的人体学指标,并按照中国成年人体质指数分为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急性肠脂垂炎(Acute epiploic appendagitis,AEA)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对该病发病机制的探索。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7月~2018年12月急性肠脂垂炎患者资料22例,完善相关的人体学指标,并按照中国成年人体质指数分为4组(轻体重、健康体重、超重、肥胖),所有患者行中下腹CT扫描,观察病灶的部位、形态、密度、大小、边缘及邻近脂肪组织等表现。结果本组22例患者病灶均位于结肠前外侧壁,9例位于盲肠,7例位于乙状结肠与降结肠交界处,4例位于降结肠,1例位于乙状结肠,1例位于结肠肝曲,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典型的“环征”,中央卵圆形脂肪密度,边缘环形软组织密度,周围脂肪密度增高;通过临床资料分析,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随着BMI指数增加,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结论急性肠脂垂炎在MSCT上表现为典型的“环征”,结合相关的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体重,能够达到方便、快捷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脂垂炎 多平面重建 CT 腹部
下载PDF
3.0T磁共振功能成像诊断乳腺癌的效果观察及准确度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严金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21期188-190,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在采取3.0T磁共振功能成像诊断时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将我院50例恶性乳腺癌患者设置为实验组,另选50例良性乳腺癌患者设置为参照组;两组均采取3.0T磁共振功能成像诊断,对比最终的诊断结果。结果:50例恶... 目的:研究乳腺癌在采取3.0T磁共振功能成像诊断时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将我院50例恶性乳腺癌患者设置为实验组,另选50例良性乳腺癌患者设置为参照组;两组均采取3.0T磁共振功能成像诊断,对比最终的诊断结果。结果:50例恶性乳腺癌患者经病理学诊断共检出病灶49例,其中通过3.0T磁共振功能成像诊断出47例,敏感度为94.00%。50良性乳腺癌患者经病理学诊断,1例被误诊为恶性肿瘤,特异度为98.00%。所有患者共检出病灶96例,准确率96.00%。实验组病灶信号不均匀强化46例,血管影异常增多30例,边界模糊49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流出型21例,伴随淋巴结肿大39例;参照组病灶信号不均匀强化18例,血管影异常增多22例,边界模糊36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流出型12例,伴随淋巴结肿大44例。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采取3.0T磁共振功能成像诊断乳腺癌时,准确率较高,对治疗由较高的参考意义,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磁共振功能成像 乳腺癌 准确度
下载PDF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在指导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撰写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田俊 杨亚芳 +3 位作者 刘剑 华明生 顾生荣 万谦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4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临床实习阶段毕业论文撰写指导的应用价值。方法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对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班实习学生实施PBL教学,...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临床实习阶段毕业论文撰写指导的应用价值。方法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对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班实习学生实施PBL教学,指导其毕业论文撰写。将学生毕业论文答辩成绩与该班级同一阶段在其他医院实习、未经PBL教学指导学生的论文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并抽取康达学院学生平时成绩与他们的论文成绩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将实施PBL教学指导的学生和其他学生的论文成绩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 Uc 值为10.0603,uc 〉2.58,P〈0.0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接受PBL教学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质量较高;他们的平时成绩与论文成绩相关系数r=0.383,P〉0.05,两种成绩之间没有直线相关关系。结论在临床实习阶段,通过PBL教学的介入,可以高效地指导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极大地提高了该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 毕业论文 临床实习 直线相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