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88例肾功能不全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核素扫描图像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许小飞 刘雅洁 +2 位作者 张伟晓 汤兵 曹金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59-1261,共3页
目的 :探讨肾功能不全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病理与99mTc-MIBI双时相显像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与分析本院肾功能不全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99mTc-MIBI双时相显像检查的临床与影像资料的相关性,总结该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及... 目的 :探讨肾功能不全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病理与99mTc-MIBI双时相显像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与分析本院肾功能不全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99mTc-MIBI双时相显像检查的临床与影像资料的相关性,总结该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及临床注意事项。结果:288例患者中核素扫描阳性284例(98.6%),阳性病灶1 104个,平均3.83个/例;其中通过加扫延迟平面显像和Hawkeye CT扫描获得异位病灶35处;另有51个病灶核素扫描阴性而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核素扫描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灶的定位灵敏度为96.2%(1 077/1 119),特异度为97.6%(1 077/1 104),其早期相和延迟相T/NT值与患者术前甲状旁腺素和碱性磷酸酶值呈正相关。结论:99mTc-MIBI双时相显像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灶不仅具有良好的定位诊断价值,且能反映甲状旁腺腺体的功能水平和疾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显像 肾功能不全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 甲状腺
原文传递
62例次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8
2
作者 汤兵 宋宗纬 +11 位作者 侯大卫 赵庆洪 曹红娣 张桦 闻萍 方丽 熊明霞 叶红 许小飞 张平 王蔚蔚 杨俊伟 《中国血液净化》 2012年第7期374-378,共5页
目的 回顾总结难治性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 2008年9月至2011年7月的60名血液透析患者,平均年龄48.1±9.2岁;... 目的 回顾总结难治性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 2008年9月至2011年7月的60名血液透析患者,平均年龄48.1±9.2岁;平均透析龄102.1±31.0月,共行PTX62例次。对比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症状、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钙磷等变化,总结手术并发症、病理结果、SHPT复发及预后等临床特点。结果 62例次手术,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total parathyroidectomy with autotransplantation,tPTX+AT)34例(占54.8%),甲状旁腺全切术(不移植)(total parathyroidectomy without autotransplantation,tPTX)共28例(占45.2%)。合并骨骼改变或异位钙化者达51例(82.3%)。术后绝大部分患者的骨痛及瘙痒症状在数天内缓解,2位患者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3.2%),无吞咽困难、呛咳、窒息等。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率较高,1周内需要静脉、口服或高钙透析补钙达60例(96.8%)。术后6个月需要静脉补钙者38例(61.2%),术后12月仍需要少量静脉补钙者12例(19.4%)。所有患者甲状旁腺病理上均有结节增生(100%),有的伴钙化、出血、囊变;合并甲状旁腺腺瘤3例(4.8%);合并弥漫性增生仅2例(3.2%)。术前iPTH为1716±874.1ng/ml,磷2.0±0.3mmol/L,钙2.5±0.2mmol/L,术后iPTH(P<0.05)、血清磷(P<0.05)、血清钙(P<0.05)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iPTH、磷较长时间维持正常。术后随访13.7±9.8月,2例为甲状旁腺残留再次行手术;SHPT复发6例,均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组,其中2例证实为移植物复发,行移植物切除术后恢复正常;其余经活性维生素D控制正常。3例血管钙化严重者死于术后8周至9月。结论 PTX是治疗难治性尿毒症SHPT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长期和不同术式的疗效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全切术
下载PDF
NGAL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波 王海玉 刘雅洁 《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390-393,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伤的价值。方法检测15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级高血压组(50例)、2级高血压组(47例)和3级高血压组(57例)]和50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血清NGAL、肌酐(Cr)...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伤的价值。方法检测15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级高血压组(50例)、2级高血压组(47例)和3级高血压组(57例)]和50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血清NGAL、肌酐(Cr)和胱抑素C(CysC)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CysC和NGAL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伤的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各项目间的相关性。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各组血清NGAL、Cr和Cys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级高血压组和3级高血压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3级高血压组血清NGAL、Cr、CysC水平明显高于2级高血压组和1级高血压组(P<0.05、P<0.001)。2级高血压组血清NGAL水平明显高于1级高血压组(P<0.001)。3级高血压组eGFR明显低于1级高血压组和2级高血压组(P<0.05)。血清Cr、CysC与血清NGAL呈弱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4、0.333,P<0.001),而血清Cr与血清CysC呈正相关(r=0.789,P<0.001)。CysC和NGAL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5,明显优于单项检测(0.910、0.874);联合检测的阳性率(78.6%)高于单项检测的阳性率(51.2%、69.4%,P<0.001)。结论NGAL对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肾功能损伤 原发性高血压
下载PDF
环氧合酶-2在食管癌中表达及与血管生成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许小飞 曹兴建 +1 位作者 刘雅洁 张晓鹃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2期83-85,89,共4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中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组织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分别检测72例食管癌组织和邻近正常食管上皮中COX-2 mRNA、COX-2蛋白、VEG... 目的:研究食管癌中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组织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分别检测72例食管癌组织和邻近正常食管上皮中COX-2 mRNA、COX-2蛋白、VEGF蛋白和CD31的表达,以CD31作为MVD指标,分析COX-2、VEGF与肿瘤MVD值和组织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食管癌组织和正常上皮组织中各因子表达率分别为:COX-2 mRNA(77.8%,9.7%)、COX-2蛋白(88.9%,11.1%)、VEGF蛋白(58.3%,18.1%)、MVD值(33.40±6.517,18.22±6.396)。COX-2和VEGF在食管癌组织中出现异常高表达并伴有MVD值增加,而且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结论:COX-2、VEGF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与血管生成关系密切,并且可能参与了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COX-2、VEGF的表达可作为判断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环氧合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新生血管化
下载PDF
^(99)Tc^m-MIBI与^(99)Tc^m-P53肺肿瘤显像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雅洁 张铁利 +4 位作者 姜鲁宁 马桂兰 艾慧芳 许小飞 马玉红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8-118,共1页
笔者对93例肺肿瘤患者的^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与^99Tc^m-替曲膦(P53)显像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Tc^m-MIBI 肺肿瘤患者 肿瘤显像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下载PDF
SPECT联合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诊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小飞 刘雅洁 +1 位作者 庄建平 盛丹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99mTc-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联合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诊疗价值。方法:2009年7月~2012年... 目的:探讨99mTc-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联合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诊疗价值。方法:2009年7月~201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76例疑似CAD患者,行CAG或CAG联合SPECT检查。根据卫生部冠心病诊断标准并结合CAG和SPECT检查结果,选择性进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CABG)。术后1~3个月复查SPECT,对比SPECT和CAG检查结果,分析两者在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中的作用和意义。结果:176例均接受CAG检查,其中113例同时完成SPECT检查。诊断为CAD138例,CAG诊断敏感性93.4%(129/138)、特异性97.4%(37/38)、准确性94.3%(166/176);SPECT敏感性85.2%(69/81)、特异性90.6%(29/32)、准确性86.7%(98/113);CAG联合SPECT检查(其中任一项异常即视为阳性)的敏感性100%(81/81)、特异性87.5%(28/32)、准确性96.5%(109/113)。65例(其中PTCA 63例,CABG 2例)在接受治疗后3个月内完成SPECT随访,其手术前后室壁收缩增厚率和左室射血分数变化率与胸痛症状改善相关。结论:CAG联合SPECT检查可以提高CAD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SPECT对于CAD术后随访具有直观、量化、可重复和便捷的优势,并可以反映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核素显像 冠脉造影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的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蔡健康 沈红 刘雅洁 《临床肺科杂志》 2009年第6期719-720,共2页
目的探讨PET-C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分期的价值。方法4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全身PET-CT显像,且于检查前一周内行胸部16层螺旋CT扫描。按照国际通用的AJCC(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肺癌TNM分期标准对病变分别行CT、PET-CT分期,并... 目的探讨PET-C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分期的价值。方法4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全身PET-CT显像,且于检查前一周内行胸部16层螺旋CT扫描。按照国际通用的AJCC(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肺癌TNM分期标准对病变分别行CT、PET-CT分期,并将组织病理结果作为参照标准。结果①对照病理结果,PET-CT对NSCLC的T分期比CT准确性更高(P<0.05)。43例肺癌T分期中,PET-CT正确分期41例,CT正确分期34例。②43例术前诊断分期的患者中,与病理符合的肺癌N分期,PET-CT40例,CT33例。PET-CT对肺癌的N分期与CT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CT发现了8例患者的13处转移,PET-CT发现了14例患者的32处转移,改变了6例患者治疗计划。结论PET-CT显像用于NSCLC的分期是一可靠的非创伤性方法,对指导肺癌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计算机体层摄影 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99m)Tc-EHIDA肝胆显像结合延迟动态扫描对婴儿黄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小飞 刘雅洁 +1 位作者 马玉红 盛丹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8-419,共2页
先天性胆道闭锁(congenital biliary atresia,CBA)是新生儿及婴儿持续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回顾总结了本院2005年以来接受^99mTc-EHIDA肝胆显像的17例新生儿及婴儿黄疸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术后病... 先天性胆道闭锁(congenital biliary atresia,CBA)是新生儿及婴儿持续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回顾总结了本院2005年以来接受^99mTc-EHIDA肝胆显像的17例新生儿及婴儿黄疸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术后病理及随访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评价^99mTc-EHIDA肝胆显像结合延迟动态扫描鉴别诊断婴儿黄疸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EHIDA肝胆动态显像 先天性胆道闭锁
原文传递
胃癌淋巴结转移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波 曹扬 +3 位作者 何风霞 许小飞 童金龙 王海玉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第8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评价。方法回顾分析244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将患者分为转移组(n=171)和无转移组(n=73)。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构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评价。方法回顾分析244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将患者分为转移组(n=171)和无转移组(n=73)。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构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价值。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是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回归模型Logit(P)=-1.833+3.121×浸润深度(肌层)+2.799×浸润深度(穿透浆膜层)+5.468×临床分期,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8(95%CI:0.925~0.980,P<0.001),约登指数:0.815,cut-off值为0.715,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4.2%和97.3%。结论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是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该模型有助于临床预测胃癌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转移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99m)Tc-MIBI脑肿瘤阳性显像联合MRI成像对胶质瘤术后残留复发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伟晓 许小飞 +3 位作者 盛丹丹 王成 周玲玲 刘雅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997-3000,共4页
目的:评价99m Tc-MIBI脑肿瘤阳性显像及MRI诊断胶质瘤术后残留复发的价值。方法:30例胶质瘤术后患者,经病理活检或临床随访证实为术后残留复发者21例,无残留复发者9例,所有患者行99mTcMIBI SPECT脑肿瘤阳性显像及MRI平扫或增强,分析两... 目的:评价99m Tc-MIBI脑肿瘤阳性显像及MRI诊断胶质瘤术后残留复发的价值。方法:30例胶质瘤术后患者,经病理活检或临床随访证实为术后残留复发者21例,无残留复发者9例,所有患者行99mTcMIBI SPECT脑肿瘤阳性显像及MRI平扫或增强,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99mTc-MIBI脑显像诊断胶质瘤术后残留复发的灵敏度低于MRI检查(81.0%vs.90.5%,χ2=0.006 4,P=0.035),但特异性明显高于MRI检查(88.9%vs.77.8%,χ2=3.827,P=0.006)。两者诊断胶质瘤术后残留复发的准确性无明显差异(χ2=2.149,P=0.153)。99mTc-MIBI脑肿瘤阳性显像与MRI联合诊断胶质瘤术后残留复发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5.2%、100%、93.3%,两者联合应用明显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结论:99mTc-MIBI脑肿瘤阳性显像诊断胶质瘤术后残留复发有较高的特异性,与MRI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肿瘤复发 99MTC-MIBI MRI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发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海玉 李波 +3 位作者 许小飞 童金龙 魏晨晨 葛小林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274-2278,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9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7例[骨转移组(n=113)、无骨转移组(n=94)]。检测血清CA125、CEA、NSE、CYFRA21-1、LDH和ALP的水平,记录... 目的:探讨影响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9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7例[骨转移组(n=113)、无骨转移组(n=94)]。检测血清CA125、CEA、NSE、CYFRA21-1、LDH和ALP的水平,记录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临床分期、肿瘤位置、组织学类型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两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CA125、CEA、NSE、CYFRA21-1、LDH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NSE、CYFRA21-1在腺癌和鳞状细胞癌血清中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CA125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转移的主要因素(P<0.01)。结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CA125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骨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伟晓 许小飞 +3 位作者 盛丹丹 王成 周玲玲 刘雅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评价^(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诊断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价值,并与CT结果比较。方法:27例直肠癌术后患者,经病理活检或临床随访证实为术后复发者15例,无复发者12例。所有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及CT平扫或增强,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 目的:评价^(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诊断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价值,并与CT结果比较。方法:27例直肠癌术后患者,经病理活检或临床随访证实为术后复发者15例,无复发者12例。所有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及CT平扫或增强,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中^(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诊断直肠癌术后复发的阳性预测值及准确性(93.3%、92.6%)均高于CT(86.7%、88.9%),但两者诊断的阴性预测值无明显差异(91.7%、91.7%)。27例患者均行CEA测定,15例CEA阳性患者中9例术区病变有FDG代谢,病理或随访证实该9例患者均为复发。12例CEA阴性患者中有3例患者术后局部有软组织密度影且FDG代谢明显增高。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是诊断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敏感而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 直肠癌 复发 诊断
下载PDF
血清CEA、CYFRA21-1联合ALP在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海玉 魏晨晨 +3 位作者 王礼学 童金龙 许小飞 李波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第6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ALP在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59例[骨转移组(n=82)、无骨转移组(n=77)]和83例肺炎患者(肺炎组)。检测血清CEA、CYFRA21-1和ALP的水平,记录年龄、性别等信息。采用Pearson相...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ALP在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59例[骨转移组(n=82)、无骨转移组(n=77)]和83例肺炎患者(肺炎组)。检测血清CEA、CYFRA21-1和ALP的水平,记录年龄、性别等信息。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各指标间的相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转移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CEA、CYFRA21-1和ALP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转移的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未发生骨转移77例,发生骨转移82例,骨转移发生率为51.6%,腺癌与鳞状细胞癌骨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转移组CEA、CYFRA21-1和ALP的水平均高于非骨转移组和肺炎组(P<0.05),非骨转移组血清CEA、CYFRA21-1和ALP的水平均高于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与CYFRA21-1、CEA呈正相关(r=0.278,P<0.01;r=0.34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FRA21-1、CEA和ALP是NSCLC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CEA、CYFRA21-1和ALP联合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9,95%CI:0.761~0.884,约登指数为0.512,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2.0%和79.2%。结论肿瘤标志物联合ALP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 碱性磷酸酶 非小细胞肺癌 骨转移
下载PDF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对胆管癌的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来瑞鹤 周文婧 +3 位作者 耿羽智 蒋冲 滕月 何健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目的:探讨治疗前^(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代谢参数对胆管癌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行^(18)F-FDG PET/CT检查,测量肿瘤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以临界值为40%SUVmax的体素... 目的:探讨治疗前^(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代谢参数对胆管癌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行^(18)F-FDG PET/CT检查,测量肿瘤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以临界值为40%SUVmax的体素作为边界,分别测量全身肿瘤代谢体积(MTV)和全身肿瘤糖酵解负荷(TLG)。采用ROC曲线得出PET参数预测患者总生存期的最佳阈值,并以阈值为界分为小于阈值组与大于等于阈值组。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总生存期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法评估代谢参数和临床变量的预后意义。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代谢参数是否为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结果:29例患者中,肝内胆管细胞癌8例,肝门部胆管癌17例,远端胆管癌4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UVmax、全身MTV和全身TLG的最佳阈值分别为3.77、11.45 cm^(3)和20.52。全身MTV及全身TLG小于阈值组与大于等于阈值组比较,患者总生存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3,P=0.037;χ^(2)=5.32,P=0.012)。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血清CA125水平≥30.2 kU/L、全身MTV≥11.45 cm^(3)和全身TLG≥20.52是胆管癌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结论:^(18)F-FDG PET/CT的代谢参数全身MTV和全身TLG对胆管癌患者的总生存期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肿瘤代谢体积 肿瘤糖酵解负荷
下载PDF
胃癌患者术前贫血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王海玉 李波 +1 位作者 何风霞 童金龙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11期35-38,97,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贫血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收胃癌手术的21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将患者分为贫血组(n=84)和无贫血组(n=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贫血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收胃癌手术的21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将患者分为贫血组(n=84)和无贫血组(n=134)。收集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glycogen antigen 199,CA199)、糖类抗原724(glycogen antigen 724,CA724)、肿瘤位置、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胃癌患者术前贫血的危险因素。结果218例胃癌患者中,术前贫血发生率为38.53%,其中轻度贫血51例(60.7%)、正常细胞性贫血50例(59.5%)。两组患者的BMI、高血压、糖尿病、CEA、CA199、CA724、肿瘤位置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和临床分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P=0.002)、年龄(P=0.023)、肿瘤直径(P=0.001)和临床分期(P=0.003)是胃癌患者术前贫血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和临床分期是胃癌患者术前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采取有效的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术前贫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99Tc^m-MIBI动态血流灌注显像和双时相核素显像对甲状腺冷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旻 刘雅洁 +2 位作者 许小飞 盛丹丹 王颖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99Tc^m-MIBI动态血流灌注显像和双时相显像对甲状腺冷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冷结节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8例,所有患者使用配备低能高分辨准直器的SPECT仪行^99Tc^m-MIBI动态血流灌注、30min早期相及120min... 目的探讨^99Tc^m-MIBI动态血流灌注显像和双时相显像对甲状腺冷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冷结节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8例,所有患者使用配备低能高分辨准直器的SPECT仪行^99Tc^m-MIBI动态血流灌注、30min早期相及120min延迟相静态平面显像,并用T/NT值等综合分析显像结果。结果9例甲状腺癌患者在动态血流灌注、30min早期相和120min延迟相显像中阳性数分别为5例、6例、7例;19例良性病变患者在动态血流灌注、30min早期相和120min延迟相显像中阴性数分别为14例、11例、16例。^99Tc^m-MIBI动态血流灌注显像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为55.56%,特异度为73.68%,准确率为67.85%;30min早期相显像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为66.67%,特异度为57.89%,准确率为67.85%;120min延迟相显像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为77.78%,特异度为84.21%,准确率为82.14%。结论^99Tc^m-MIBI的双时相显像对甲状腺冷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通过对动态血流灌注和^99Tc^m-MIBI的双时相显像中T/NT值等综合分析,可以降低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肿瘤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放射性核素显像
原文传递
SPECT结合同机CT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雅洁 许小飞 +3 位作者 张铁利 盛丹丹 艾慧芳 马玉红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3-173,共1页
笔者将SPECT用于诊断20例隐性骨折研究,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临床疑诊骨折而常规X线检查阴性的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41岁,受检者均有明确外伤史或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史。
关键词 隐匿性骨折 SPECT CT诊断 价值 合同 常规X线检查 隐性骨折 平均年龄
原文传递
99Tcm-MIBI延迟显像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异位病灶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8
作者 许小飞 刘雅洁 +1 位作者 张伟晓 汤兵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1-435,共5页
目的 探讨99Tcm-MIBI延迟显像对肾功能不全继发性HPT患者异位病灶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4月间368例因肾功能不全继发HPT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和99Tcm-MIBI双时相显像检查的患者资料... 目的 探讨99Tcm-MIBI延迟显像对肾功能不全继发性HPT患者异位病灶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4月间368例因肾功能不全继发HPT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和99Tcm-MIBI双时相显像检查的患者资料,其中男204例,女164例,年龄12~76岁.以手术病理诊断为标准,分析核素显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功能不全继发HPT异位病灶的诊断效能.超声检查与核素显像结果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368例患者中,核素显像共发现阳性病例356例,阳性病灶1 398处,其中45例患者通过延迟平面显像或加做SPECT/CT融合显像发现存在异位病灶,共计54处,占所有阳性病灶的3.9%(54/1 398);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了254例患者的966处病灶,没有发现异位病灶.手术病理证实,54处异位病灶中有53处源于甲状旁腺组织.核素显像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继发性HPT病灶定位的灵敏度分别为97.2%(1 375/1 415)和66.4%(940/1 415),特异性分别为53.1%(26/49)和46.9% (23/49).核素显像对异位病灶诊断的准确性达98.1% (53/54),核素显像定位诊断的准确性显著高于超声检查(x2=20.8,P<0.05).结论 99Tcm-MIBI延迟显像对继发性HPT异位病灶具有良好的定位诊断价值,能有效指导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继发性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MIBI
原文传递
肥胖对女性甲状腺结节发病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立珍 刘雅洁 +3 位作者 盛丹丹 许小飞 李瑞蕊 王成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1539-1540,共2页
目的探讨肥胖对中老年女性甲状腺结节发病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析100例肥胖女性的甲状腺显像资料。结果肥胖女性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49.01%(25/51),高于中老年女性甲状腺结节平均检出率31%(31/100),且随年... 目的探讨肥胖对中老年女性甲状腺结节发病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析100例肥胖女性的甲状腺显像资料。结果肥胖女性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49.01%(25/51),高于中老年女性甲状腺结节平均检出率31%(31/100),且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P〈0.05)。结论肥胖会导致中老年女性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肥胖症
原文传递
婴幼儿肝胆显像方法的改进
20
作者 盛丹丹 刘雅洁 +1 位作者 许小飞 王颖 《中国实用医刊》 2011年第6期80-80,共1页
目的 改进肝胆显像方法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多更准确的图像信息.方法 应用InfiniaVCHawkeye SPECT仪器对31例新生儿及婴儿进行99mTc-EHIDA肝胆显像,在常规显像的基础上加扫延迟动态扫描,并经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结果证实.结果 改进后的方法... 目的 改进肝胆显像方法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多更准确的图像信息.方法 应用InfiniaVCHawkeye SPECT仪器对31例新生儿及婴儿进行99mTc-EHIDA肝胆显像,在常规显像的基础上加扫延迟动态扫描,并经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结果证实.结果 改进后的方法较改进前的检查方法简单而明确,能够准确发现异常核素浓聚,并且随时观察腹部核素浓聚的变化.结论 改进的肝胆显像方法对婴幼儿黄疸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EHIDA肝胆显像 婴幼儿黄疸 先天性胆道梗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