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消化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徐伟 刘政 季国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1084-1087,共4页
在人类恶性肿瘤中,消化系肿瘤占相当大的比例,并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新生血管形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肿瘤细胞能否转移并导致宿主死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发现的活性最强的血管生成因子,可促进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及分化,对于实... 在人类恶性肿瘤中,消化系肿瘤占相当大的比例,并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新生血管形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肿瘤细胞能否转移并导致宿主死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发现的活性最强的血管生成因子,可促进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及分化,对于实体瘤中新生血管的生成及肿瘤的发展、转移、预后的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在消化系肿瘤中的研究日渐受到重视。现就VEGF与消化系肿瘤的关系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消化系肿瘤 治疗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巨大隆起性病变 被引量:7
2
作者 缪林 范志宁 +6 位作者 季国忠 文卫 王敏 王翔 熊观瀛 蒋国斌 吴萍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巨大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对胃镜和肠镜发现的消化道直径大于2cm的隆起病变行ESD治疗:在病灶周围标记、黏膜下注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剥离病灶、处理创...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巨大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对胃镜和肠镜发现的消化道直径大于2cm的隆起病变行ESD治疗:在病灶周围标记、黏膜下注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剥离病灶、处理创面。结果28例患者,8例病灶位于食管内,11例位于胃内,9例位于结直肠内,病灶直径20~35mm(平均24mm),病灶均位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食管内病灶,平滑肌瘤(起源于黏膜肌层)4例,食管囊肿2例,食管早期鳞癌2例。胃内病灶位于胃窦5例,胃底2例,胃体4例,其中增生性息肉4例,异位胰腺1例,管状腺瘤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3例,管状腺瘤伴高度不典型增生1例,早期胃癌侵犯黏膜肌层1例,间质瘤1例。结肠内病灶位于直肠4例,乙状结肠5例,其中绒毛状腺瘤2例,绒毛状管状腺瘤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3例,绒毛状管状腺瘤伴高度不典型增生1例,绒毛状腺瘤伴局部癌变1例,类癌1例,平滑肌瘤1例。ESD时间50~120min,病灶整块切除26例,分块切除2例。食管及胃内病灶ESD术后平均住院3.5d。结直肠病灶ESD术后平均住院4.6d。所有患者术中有少量出血,给予电凝或氩气止血,有1例胃窦管状腺瘤ESD术后出血,电凝、氩气止血无效,给予2枚钛夹止血。有1例直肠病灶ESD术后出现小穿孔,保守治疗16d后康复出院。术后2个月复查胃镜和肠镜,创面愈合良好,有1例胃窦增生性息肉有少量残留,给予圈套切除,余未出现复发。结论ESD治疗消化道巨大隆起性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能维持正常的生理结构,可使该类患者免于剖腹手术之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消化道 隆起病变
下载PDF
七氟醚联合丙泊酚在强制性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翔 范志宁 +1 位作者 陈惠裕 吴明浩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76-1278,共3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丙泊酚对特殊人群强制性全身麻醉下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0例拒绝建立静脉通路的上消化道异物的特殊人群患者行七氟醚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胃镜下异物取出术,记录麻醉前、静脉给药时、静脉给药...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丙泊酚对特殊人群强制性全身麻醉下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0例拒绝建立静脉通路的上消化道异物的特殊人群患者行七氟醚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胃镜下异物取出术,记录麻醉前、静脉给药时、静脉给药后30 s、治疗结束时和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等生命体征;并记录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及各时间点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9例患者均顺利接受胃镜治疗,1例转开腹取出。与麻醉前相比,静脉给药时MAP和HR明显升高(P<0.05);而RR与SPO2差异无显著性(P>0.05)。麻醉中仅1例患者治疗中出现低血压。结论对特殊人群的上消化道异物,七氟醚联合丙泊酚麻醉下胃镜治疗成功率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人群 上消化道异物 丙泊酚 七氟醚
下载PDF
预切开术辅助十二指肠乳头闭塞困难插管1例
4
作者 邹成 王飞 +1 位作者 缪林 李全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1-294,共4页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近年来作为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肝胆胰疾病中。有时由于十二指肠乳头的大小形状、开口位置、疾病病变以及既往手术导致的解剖结构改变等...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近年来作为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肝胆胰疾病中。有时由于十二指肠乳头的大小形状、开口位置、疾病病变以及既往手术导致的解剖结构改变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插管困难以致插管失败,据报道,临床工作中有20%~30%的ERCP患者存在胆管插管困难^([1])。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降低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往往会采取导丝辅助、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针状刀开窗术等策略来提高插管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切开术 胆管插管
原文传递
上、中、下消化道:挑战传统概念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发明 季国忠 范志宁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共3页
传统的消化道解剖分段是将整个消化道以Treitz韧带(也称屈氏韧带或十二指肠悬肌)为界,划分为上、下消化道两部分。然而,Treitz韧带是一个非手术不可简易定位的标志。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新名词"中消化道"改变了大家对消化道... 传统的消化道解剖分段是将整个消化道以Treitz韧带(也称屈氏韧带或十二指肠悬肌)为界,划分为上、下消化道两部分。然而,Treitz韧带是一个非手术不可简易定位的标志。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新名词"中消化道"改变了大家对消化道的传统分段概念的认识。新定义以十二指肠乳头、回盲瓣为标志,将消化道分为"上消化道"、"中消化道"和"下消化道"。本文首次在中国学术期刊上阐释和讨论这一新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 中消化道 下消化道 内镜
下载PDF
多光子显微镜诊断早期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马丽梅 张银 范志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43-745,共3页
近年来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而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可提高患者手术切除率进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多光子显微镜(multiphoton microscopy,MPM)与传统的诊断方法相比,对组织的穿透深度上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对组织的光毒... 近年来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而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可提高患者手术切除率进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多光子显微镜(multiphoton microscopy,MPM)与传统的诊断方法相比,对组织的穿透深度上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对组织的光毒性和光漂白作用减少。它与二次谐波显微镜相结合,可观察到组织中的胶原纤维的变化。MPM在细胞水平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因此MPM以其独有的高分辨、实时、无损、深层的光谱分辨成像特点,在消化系统肿瘤的早期诊断中是极具潜力的。文中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针对MPM诊断早期消化道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子显微镜 消化系统肿瘤 早期诊断 组织病理
下载PDF
内镜下透明帽负压吸引法治疗消化系脂肪瘤16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浦福兴 熊观瀛 +3 位作者 王翔 范志宁 季国忠 王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3546-3549,共4页
目的:评价内镜下透明帽负压吸引法切除消化系脂肪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1-07于我院就诊行胃肠镜及超声内镜诊断明确的消化系脂肪瘤的患者(n=16),行内镜下透明帽负压吸引法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 目的:评价内镜下透明帽负压吸引法切除消化系脂肪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1-07于我院就诊行胃肠镜及超声内镜诊断明确的消化系脂肪瘤的患者(n=16),行内镜下透明帽负压吸引法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切除病变.术中患者(n=2)有少量渗血,予以金属夹封闭创面;无活动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无腹痛、腹胀等症状.患者(n=16)随访1-36mo,内镜下检查无复发.结论:内镜下采用透明帽负压吸引法进行治疗的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瘤 透明帽 负压吸引法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护理 被引量:2
8
作者 潘学勤 吴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3-4,9,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处理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内镜发现的黏膜下病灶22例(食道11例、贲门2例、胃8例、结肠1例)患者作为护理对象,通过术前EUS检查明确病灶大小、位置、性...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处理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内镜发现的黏膜下病灶22例(食道11例、贲门2例、胃8例、结肠1例)患者作为护理对象,通过术前EUS检查明确病灶大小、位置、性质,进行ESE治疗。结果 20例(91%)完整挖除,2例ESE术后创面仍有肿瘤残留且病理报告低度恶性,后行外科手术扩大切除治疗。3例穿孔均保守治愈。术后随访2~18个月,20例完整挖除患者均未见复发。结论加强对行ESE患者的精心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黏膜下肿瘤 消化道 护理
下载PDF
影响《洗涤菌群移植南京共识》实践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发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共3页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作为靶向肠道菌群的核心技术,其在全球应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相关性疾病的临床证据正在急剧增加。洗涤菌群移植(washed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WMT)作为区别于传统FMT的一种新方法...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作为靶向肠道菌群的核心技术,其在全球应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相关性疾病的临床证据正在急剧增加。洗涤菌群移植(washed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WMT)作为区别于传统FMT的一种新方法,是基于智能粪菌分离系统洗涤过程和相关移植途径的技术。《洗涤菌群移植南京共识》于2019年12月确定。文章就影响《洗涤菌群移植南京共识》在全球应用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涤菌群移植 经内镜肠道植管术 微生物组 粪菌移植 共识
原文传递
新型消化道支架的研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范志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73-677,共5页
目前,支架在消化道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最初的塑料支架到如今的记忆合金支架,从裸支架到如今的带膜支架,消化道支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各种新型材料的出现与应用,消化道支架也正经历着... 目前,支架在消化道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最初的塑料支架到如今的记忆合金支架,从裸支架到如今的带膜支架,消化道支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各种新型材料的出现与应用,消化道支架也正经历着新一轮的发展。现就目前出现的几种新型消化道支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支架 载药支架 生物可降解支架 载放射性粒子支架
下载PDF
音乐治疗在消化内镜室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伟 张发明 范志宁 《医学与哲学(B)》 2009年第11期69-70,共2页
内镜检查和治疗技术作为一种侵入性技术,已经被全世界的医生广泛接受和应用。但消化内镜术前病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反应,甚至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为缓解内镜术前病人焦虑情绪,改善术前生理心理状态,促进康复,音乐... 内镜检查和治疗技术作为一种侵入性技术,已经被全世界的医生广泛接受和应用。但消化内镜术前病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反应,甚至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为缓解内镜术前病人焦虑情绪,改善术前生理心理状态,促进康复,音乐治疗作为内镜手术的辅助治疗手段,已被引入消化内镜室并显示了其重要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误区 医患沟通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娟 王芸 杨丽华 《交通医学》 2018年第3期212-217,共6页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ded lipocalin,NGAL)是新近发现的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蛋白质,由于在消化系统肿瘤中高表达,有可能成为新的判断消化系统肿瘤预后及治疗的靶点。NGAL在消化系统肿瘤的...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ded lipocalin,NGAL)是新近发现的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蛋白质,由于在消化系统肿瘤中高表达,有可能成为新的判断消化系统肿瘤预后及治疗的靶点。NGAL在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参与一系列信号传导致使肿瘤发生侵袭与转移。NGAL可作为消化系统肿瘤诊断、治疗的分子标志物,针对该蛋白及其通路的研究对揭示癌症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消化系统肿瘤 预后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粪菌移植:1700年的医学史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38
13
作者 张发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3期1-4,共4页
粪菌移植在近几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并已经治疗数千人,并被建议为复发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的一线治疗。西方文献曾经认为粪菌移植首次用于治疗人类疾病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本文作者张发明等人近期从医学史的角度证明其在中国已有至少170... 粪菌移植在近几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并已经治疗数千人,并被建议为复发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的一线治疗。西方文献曾经认为粪菌移植首次用于治疗人类疾病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本文作者张发明等人近期从医学史的角度证明其在中国已有至少1700的历史。本文系统介绍并讨论粪菌移植的概念、医学史、临床应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菌移植 医学史 难辨梭状芽胞杆菌 菌群失调 炎症性肠病 内镜
下载PDF
消化道中晚期肿瘤的支架治疗及展望 被引量:3
14
作者 范志宁 缪林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第1期6-8,共3页
关键词 消化道支架 支架治疗 中晚期肿瘤 消化道疾病 食管狭窄 镍钛记忆合金 临床应用 金属支架
下载PDF
ERCP在消化道重建术后胆胰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曹雪艳 王飞 +2 位作者 张秀华 蒋国斌 缪林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508-512,F0003,共6页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胆胰疾病的诊治,但在行胃切除、胆胰切除等消化道重建术后的患者中,由于失去了正常解剖结构,且重建方式多样、输入袢长短不定、肠管扭曲,ERCP操作难度加大。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创新,消化...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胆胰疾病的诊治,但在行胃切除、胆胰切除等消化道重建术后的患者中,由于失去了正常解剖结构,且重建方式多样、输入袢长短不定、肠管扭曲,ERCP操作难度加大。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创新,消化道重建术后ERCP的成功率得到有效提高,可避免再次外科手术治疗。本综述对影响ERCP操作的消化道重建手术类型、消化道重建术后ERCP的内镜选择及治疗策略作一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消化道重建 胆胰系统疾病 乳头括约肌切开 球囊扩张 支架置入 胆胰管取石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中的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缪鑫 刘政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65-368,共4页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信号在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转移、侵袭和肿瘤血管生成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多种消化系统肿瘤被证实与c-Met的异常表达相关。c-Met靶向治疗成为抗肿瘤治疗中的一大热点,但c-Met抑制剂耐药性普遍存在,其分子机制包...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信号在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转移、侵袭和肿瘤血管生成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多种消化系统肿瘤被证实与c-Met的异常表达相关。c-Met靶向治疗成为抗肿瘤治疗中的一大热点,但c-Met抑制剂耐药性普遍存在,其分子机制包括c-Met本身或下游信号蛋白的基因突变、其他膜受体信号的旁路补偿机制、中性粒细胞c-Met信号的非特异性抑制。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抗体-药物偶联物、双特异性抗体及CAR-T细胞治疗逐渐成为肿瘤靶向治疗的新手段。本文对消化道肿瘤靶向治疗中的c-Met信号通路、c-Met抑制剂、c-Met抑制剂耐药性及靶向治疗的新手段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C-MET 靶向治疗 耐药性 抗体药物偶联物 双特异性抗体 CAR-T细胞治疗
下载PDF
消化内镜下缝合术治疗十二指肠巨大穿孔5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思明 朱苏敏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2期84-88,共5页
目的将消化内镜下缝合术运用于十二指肠巨大穿孔,采用内镜下闭合穿孔来避免外科手术。方法单腔镜下运用尼龙圈联合钛夹闭合十二指肠穿孔。结果该组5例十二指肠巨大穿孔的患者均在单腔镜下运用荷包缝合成功闭合穿孔,无1例中转外科手术。... 目的将消化内镜下缝合术运用于十二指肠巨大穿孔,采用内镜下闭合穿孔来避免外科手术。方法单腔镜下运用尼龙圈联合钛夹闭合十二指肠穿孔。结果该组5例十二指肠巨大穿孔的患者均在单腔镜下运用荷包缝合成功闭合穿孔,无1例中转外科手术。结论单腔镜荷包缝合术运用于十二指肠巨大穿孔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 消化内镜 缝合术 十二指肠 巨大穿孔 单腔内镜 荷包 钛夹 尼龙圈
下载PDF
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楠 李平 袁艺标 《科技风》 2023年第32期19-21,共3页
为满足数字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建立多层次、阶梯式的基础医学虚拟仿真资源结构,转变教学模式,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生态的形成。建设基于临床案例的功能数字人虚拟仿真项目,将基础与临床融合,引导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分... 为满足数字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建立多层次、阶梯式的基础医学虚拟仿真资源结构,转变教学模式,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生态的形成。建设基于临床案例的功能数字人虚拟仿真项目,将基础与临床融合,引导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分析临床问题。完善虚拟仿真平台课程化学习与形成性评价功能,优化“形成性评价、持续改进”多维评价体系。最后,探索跨校、跨地区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建共享机制,实现平台运行可持续发展。新的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知识应用与迁移的能力,解决基础与临床实践的认知差距,形成实验教学“学习—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联动考核体系,极大地满足“虚实结合”的教学体系化应用及个性化学习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基础医学 实验教学体系
下载PDF
医联体模式下某县上转患者在某三级综合医院就医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涛 季国忠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8年第6期673-674,680,共3页
目的:文章基于某省级三甲医院医联体模式下住院患者的病种和费用分析,提出改善医联体建设的建议。方法:采用横断面分析方法,对某医院2015年、2016年住院治疗的L县医联体上转患者的住院费用和病种进行分析。结果:L县医联体上转患者病种混... 目的:文章基于某省级三甲医院医联体模式下住院患者的病种和费用分析,提出改善医联体建设的建议。方法:采用横断面分析方法,对某医院2015年、2016年住院治疗的L县医联体上转患者的住院费用和病种进行分析。结果:L县医联体上转患者病种混乱,常见病慢性病比重较大,转诊科室有一定的针对性,医联体上转患者的保内费用比例偏低。结论: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下派医生的培训,规范转诊秩序,针对自身优势学科使转诊更具有目的性,加强对患者住院费用监管,增加保内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体 分级诊疗 病种 费用
下载PDF
常见消化内镜诊疗技术DRGs入组影响因素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建梅 李全朋 +2 位作者 王长寨 单泽昊 杨惟明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1年第10期1325-1327,共3页
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消化科常见4类消化道内镜技术,结合具体病案,分析其主要诊断及主要手术,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2020年6月发布的CHS-DRG细分组方案(1.0版),回顾性分析影响DRGs入组因素,提出解决对策,为提高DRGs入组准确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消化内镜 ERCP DRGS 分类编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