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颅骨筋膜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1
作者 梁琼鹤 祝永杰 管红梅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5,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颅骨筋膜炎(CF)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经本院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3例颅骨筋膜炎的临床及CT、MRI资料,13例患儿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其中1例CT及MRI增强检查,手术切除后进行了8~61个... 目的:探讨儿童颅骨筋膜炎(CF)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经本院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3例颅骨筋膜炎的临床及CT、MRI资料,13例患儿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其中1例CT及MRI增强检查,手术切除后进行了8~61个月随访。结果:13例CF中,男7例,女6例,年龄3个月~12岁8个月,平均46.7个月。13例均表现为质硬、无痛且活动性差的头皮肿块。短期内,2例(15.4%)体积迅速增大,6例(46.2%)缓慢增大。CT表现分为三型:Ⅰ型(7例,53.8%)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Ⅱ型(2例,15.4%)表现为非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Ⅲ型(4例,30.8%)表现为头皮肿块压迫相邻颅骨,颅骨受压变薄/吸收破坏。13例中,12例软组织包块为等或稍高密度,1例为低密度,包块边界清晰。3例行MRI检查患儿中,1例软组织包块信号均匀,2例不均匀,其中1例行增强扫描后呈环形增强。随访中4例(30.8%)复发。结论:CF是发生于儿童头皮或颅骨的无痛性的良性包块,质硬、活动度差,体积多缓慢或快速增大。CT表现分为3种类型: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非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头皮软组织包块伴骨质受压变薄/吸收破坏。软组织肿块密度及信号多变。手术后较易复发,建议扩大手术切除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颅骨筋膜炎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仿真滤线栅及图像增强后处理算法用于改善儿童低剂量X线片图像质量
2
作者 薛丽荣 王中秋 +3 位作者 李姝 杨明 郭斌 荀冲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 观察以仿真滤线栅(SG)和图像增强(SE)改善儿童低剂量X线片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4例接受410次床旁X线检查的重症监护病房患儿资料,包括290幅胸部平片、51幅腹部平片及69幅胸腹联合平片;分别以SG和SE对图像进行后处理,... 目的 观察以仿真滤线栅(SG)和图像增强(SE)改善儿童低剂量X线片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4例接受410次床旁X线检查的重症监护病房患儿资料,包括290幅胸部平片、51幅腹部平片及69幅胸腹联合平片;分别以SG和SE对图像进行后处理,评估后处理图像质量。结果 410幅SG后处理图像中,2分250幅、1分147幅、0分13幅;SG可显著改善年龄≥1岁和体质量≥10 kg患儿图像质量(P均<0.05),且显示骨骼、气管、外周血管、异物、腰大肌和肠道气体效果较好(P均<0.05)。410幅SE后处理图像中,2分250幅、1分58幅、0分102幅;SE可显著改善年龄≥0.5岁和体质量>4 kg患儿图像质量(P均<0.05),且显示骨骼、气管、大血管、外周血管、心脏后血管和异物效果较好(P均<0.05)。结论 SG可显著改善低剂量X线片显示年龄≥1岁和体质量≥10 kg儿童骨骼、气管、外周血管、异物、腰大肌和肠道气体的质量,而SE则可改善显示年龄≥0.5岁和体质量>4 kg儿童骨骼、气管、大血管、外周血管、心脏后血管和异物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X线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儿童胸部CT辐射剂量指标比较及扫描前剂量预算回归模型的建立
3
作者 张见 刘杰 +1 位作者 张朋 张晓军 《西部医学》 2024年第4期565-569,共5页
目的比较容积CT剂量指数(CTDI_(VOL))与基于水当量直径(DW)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SDE_(DW))在辐射剂量衡量上的差异,分析CTDI_(VOL)、SSDE_(DW)、剂量长度乘积(DLP)与儿童年龄(Age)、胸围(CC)的相关性,建立快速计算CTDI_(VOL)、SSDE_... 目的比较容积CT剂量指数(CTDI_(VOL))与基于水当量直径(DW)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SDE_(DW))在辐射剂量衡量上的差异,分析CTDI_(VOL)、SSDE_(DW)、剂量长度乘积(DLP)与儿童年龄(Age)、胸围(CC)的相关性,建立快速计算CTDI_(VOL)、SSDE_(DW)、DLP的回归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2月我院748例儿童胸部影像学资料,根据年龄分为<5岁、5~≤10岁及10~≤15岁3个年龄组。手动测量最中间横断面图像的兴趣区面积(A_(ROI))及CT值(CT_(ROI)),计算基于DW的SSDE_(DW),使用t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段CTDI_(VOL)与SSDE_(DW)间差异。Pearson分析CTDI_(VOL)、SSDE_(DW)、DLP与Age、CC间相关性,建立基于Age、CC计算CTDI_(VOL)、SSDE_(DW)、DLP的回归模型并对其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儿CTDI_(VOL)为(3.05±0.72)mGy;SSDE_(DW)为(5.69±0.87)mGy;CTDI_(VOL)较SSDE_(DW)低46.40%,二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95,P<0.001)。基于Age的回归模型:CTDI_(VOL):y=1.78exp(0.06 x)(x=Age,R^(2)=0.64);SSDE_(DW):y=4.16exp(0.03 x)(x=Age,R^(2)=0.51);DLP:y=40.10exp(0.09 x)(x=Age,R^(2)=0.81);基于CC的回归模型:CTDI_(VOL):y=-0.76+0.06x(x=CC,R^(2)=0.84);SSDE_(DW):y=0.06x+1.99(x=CC,R^(2)=0.55);DLP:y=-84.26+2.96x(x=CC,R^(2)=0.81)。基于变量Age、CC计算CTDI_(VOL)其误差分别为(0.13±0.10)、(0.09±0.06);基于变量Age、CC计算SSDE_(DW)其误差分别为(0.10±0.06)、(0.09±0.07);基于变量Age、CC计算DLP其误差分别为(0.13±0.09)、(0.13±0.10);基于CC计算的辐射剂量指标其误差值较Age小。结论在儿童胸部CT辐射剂量衡量上,CTDI_(VOL)较SSDE_(DW)低估其辐射剂量,使用SSDE_(DW)更为精确;使用年龄、胸围作为水当量直径的替代指征来预计算患儿的辐射剂量指标,可以在检查前快速预算其辐射,对于辐射剂量更好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胸部 体层摄影术 X射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回归模型
下载PDF
超声联合放射学在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治疗方式评估中的价值
4
作者 方玉香 花立春 +4 位作者 陈俊 刘慧 黄亚青 谢华 唐颖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4,144,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放射学检查在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诊断及治疗方式选择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共83例确诊胎粪性腹膜炎的新生儿临床、超声以及放射学表现和治疗结果。将所有患儿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对超声和...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放射学检查在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诊断及治疗方式选择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共83例确诊胎粪性腹膜炎的新生儿临床、超声以及放射学表现和治疗结果。将所有患儿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对超声和X线片出现的腹腔钙化、胎粪假性囊肿、肠梗阻、肠扭转、腹水和气腹等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83例新生儿(男48例,女35例)确诊为胎粪性腹膜炎,所有病例入院后均行超声及X线检查,其中61例(73.5%)需手术治疗,22例(26.5%)未手术,经对症保守治疗好转出院。手术组肠梗阻(超声24/61,放射32/61)、腹水(超声27/61)、肠扭转(超声13/61)3种影像表现出现比例均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气腹征象也高于非手术组,但数量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组的弥漫性腹腔钙化、胎粪性假性囊肿占比与非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像学表现中肠梗阻、腹水、肠扭转和气腹等征象高度提示需要手术治疗,仅存在腹腔多发钙化灶影像表现的新生儿可保守治疗,胎粪性假性囊肿患儿如不合并上述几种表现不需要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胎粪性腹膜炎 超声 放射学
原文传递
儿童腹盆部CT辐射剂量指标的比较及回归方程的建立与分析
5
作者 张见 张晓军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1期133-137,171,共6页
目的 比较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_(vol))与基于水当量直径(Water Equivalent Diameter,WED)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ize-Specific Dose Estimate,SSDE),即SSDEWED,在儿童腹盆部辐射剂量衡量上的差异,探讨基于年龄... 目的 比较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_(vol))与基于水当量直径(Water Equivalent Diameter,WED)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ize-Specific Dose Estimate,SSDE),即SSDEWED,在儿童腹盆部辐射剂量衡量上的差异,探讨基于年龄预计算CTDI_(vol)、SSDEWED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12月行腹盆部检查的812例患儿CT影像学资料,记录其年龄、CTDIvol,测量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面积(Area of ROI,AROI)及CT值(CT Value of ROI,CTROI)并计算SSDEWED,比较CTDIvol和SSDEWED在衡量辐射剂量上的差异;分析CTDI_(vol)、SSDEWED与年龄间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方程,同时分析回归方程的一致性。结果 812例患儿腹盆部CTDI_(vol)为(2.90±1.20)mGy,SSDEWED为(5.64±1.90)mGy,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TDI_(vol)、SSDEWED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指数函数很好地拟合了CTDI_(vol)、SSDEWED与年龄间的相关性。实测CTDIvol为(2.90±1.20)mGy,计算CTDI_(vol)为(2.91±1.05)mGy,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P=0.33);实测SSDEWED为(5.64±1.90)mGy,计算SSDEWED为(5.58±1.35)mGy,二者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1.83,P=0.07)。基于年龄计算的CTDI_(vol)、SSDEWED与各实测值间均具有强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8、0.81)。结论 相较于CTDIvol,SSDEWED更能准确衡量儿童腹盆部辐射剂量,使用年龄来预计算患儿的辐射剂量指标,可以在检查前快速预估其辐射,对于辐射剂量更好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辐射剂量 腹盆部 体层摄影术 X射线计算机 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
下载PDF
儿童大脑皮质室管膜瘤的影像学分析
6
作者 梁琼鹤 杨明 +1 位作者 高修成 管红梅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7-432,共6页
目的:总结儿童大脑皮质室管膜瘤(CE)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搜集本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例儿童CE以及发表文献中的17例,共22例,分析及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22例患儿中,男、女各11例。发病年龄为9个月~14岁,平均(6.99±... 目的:总结儿童大脑皮质室管膜瘤(CE)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搜集本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例儿童CE以及发表文献中的17例,共22例,分析及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22例患儿中,男、女各11例。发病年龄为9个月~14岁,平均(6.99±4.00)岁。临床症状表现为癫痫者7例(31.8%),头痛、呕吐7例(31.8%),肢体无力4例(18.2%),其余的包括上肢抖动、昏厥、发热、腹泻等。肿瘤位于右侧大脑半球15例(68.2%),位于左侧大脑半球7例(31.8%),其中位于额叶5例(22.7%),额顶叶5例(22.7%),顶叶4例(18.2%),颞叶4例(18.2%),另外额颞叶、颞顶叶、颞枕叶及枕叶各1例。瘤体为实性者10例(45.5%),囊-实性9例(40.9%),囊性伴壁结节3例(13.6%)。10例(45.5%)实性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钙化。9例患儿中,5例(55.6%)瘤周无水肿,4例(44.4%)轻度水肿。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13例(59.1%)为WHOⅢ级,9例(40.9%)为WHOⅡ级。结论:儿童CE男女性别比例相当,好发于右侧大脑半球,好发于额、顶叶,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及头痛、呕吐。瘤体可为实性、囊-实性或囊性伴壁结节。影像学特征包括钙化多、囊变多、不均质强化及瘤周水肿轻。CT与MRI相互补充,CT显示钙化优,MRI更有助于显示瘤周水肿、强化程度及鉴别肿瘤的良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大脑皮质 儿童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低管电压、低对比剂联合不同重建算法在儿童腹部肿瘤CT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见 张朋 张晓军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3年第3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及对比剂用量结合不同重建算法对儿童腹部肿瘤CT检查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经超声检查确定为腹部肿瘤需进行CT增强检查的患儿96例,按照管电压、对比剂用量及重建算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35例)、改进...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及对比剂用量结合不同重建算法对儿童腹部肿瘤CT检查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经超声检查确定为腹部肿瘤需进行CT增强检查的患儿96例,按照管电压、对比剂用量及重建算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35例)、改进组(32例)及双低组(29例)。CT增强检查时常规组管电压及对比剂用量分别为:80 kVp、2.5 mL/kg(0~3岁),100 kVp、2.0 mL/kg(>3~6岁),120 kVp、1.5 mL/kg(>6岁);改进组管电压及对比剂用量分别为:80 kVp、2.5 mL/kg(0~6岁),100 kVp、2.0 mL/kg(>6~12岁),120 kVp、1.5 mL/kg(>12岁);双低组管电压与改进组相同,对比剂用量分别为2.0 mL/kg(0~6岁)、1.5 mL/kg(>6~12岁)、1.0 mL/kg(>12岁)。常规组采用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重建算法重建图像,改进组和双低组均采用iDose^(4)迭代重建算法重建图像。比较3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包括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和有效剂量(effect dose,ED)]间的差异。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肝脏)=44.34、t_(腹主动脉)=18.13、t_(竖脊肌)=6.33,P均<0.05);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P>0.05);辐射剂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CTDIvo)=6.46、t_(ED)=9.68,P均<0.01)。改进组、双低组的有效剂量分别较常规组降低45.22%、44.49%;双低组的对比剂用量较常规组及改进组分别减少25.38%、27.24%。结论:在儿童腹部肿瘤CT检查中使用低管电压、低对比剂用量结合先进迭代重建算法可以在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减少辐射剂量及降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电压 对比剂 重建算法 儿童腹部肿瘤 CT增强检查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MR小肠造影联合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儿童肠白塞病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瑞珠 席艳丽 +1 位作者 仰飞 王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1-384,共4页
目的观察MR小肠造影(MRE)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儿童肠白塞病(B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9例肠BD患儿,观察其MRE及DWI表现。结果MRE显示5例病灶位于回肠末端和回盲部,表现为深大溃疡;4例累及多部位,包括横结肠、升结肠... 目的观察MR小肠造影(MRE)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儿童肠白塞病(B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9例肠BD患儿,观察其MRE及DWI表现。结果MRE显示5例病灶位于回肠末端和回盲部,表现为深大溃疡;4例累及多部位,包括横结肠、升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等。9例病变局部肠壁均增厚,3例伴息肉样增生。DWI中,8例病灶呈高信号,1例中等信号;增强后7例病灶明显均匀强化,2例中度强化。9例中,3例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2例病灶邻近腹膜、肠系膜增厚强化,1例局部肠腔狭窄,1例小肠系膜侧血管增粗强化而呈“梳齿征”。结论MRE结合DWI有助于诊断儿童肠B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综合征 儿童 弥散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模拟心电门控技术用于3岁以下儿童心脏CT检查的可行性
9
作者 竺陈 荀冲 +2 位作者 郭斌 杨明 李姝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94-697,共4页
目的评估模拟心电门控技术用于3岁以下儿童心脏CT检查的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心脏CT检查的100例3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其中50例以儿童真实心电门控(真实心电组)、50例以模拟心电门控(模拟心电组)进行扫描;比较组间图像质量... 目的评估模拟心电门控技术用于3岁以下儿童心脏CT检查的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心脏CT检查的100例3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其中50例以儿童真实心电门控(真实心电组)、50例以模拟心电门控(模拟心电组)进行扫描;比较组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包括解剖结构显示评分、光束硬化伪影评分及整体图像质量评分。结果2组图像质量均符合要求。真实心电组解剖结构显示评分2(2,3)、光束硬化伪影评分3(2,3)、整体图像质量评分4(3,5),模拟心电组分别为2(2,2)、2(2,3)、4(4,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259、1.424、0.373,P=0.796、0.154、0.709)。结论模拟心电门控技术可用于3岁以下儿童心脏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心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质量 心电门控技术
下载PDF
儿童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CT与MRI表现
10
作者 刘珊珊 陈桂玲 +4 位作者 张新荣 何俊平 杨明 高峰 顾海斌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6-670,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细胞胶质瘤(GG)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其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7月手术病理诊断为GG的患儿。获取资料包括基本信息、影像学表现、手术及病理学数据及随访情况。结果:共纳人9例患儿,男女比例为2... 目的:探讨神经节细胞胶质瘤(GG)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其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7月手术病理诊断为GG的患儿。获取资料包括基本信息、影像学表现、手术及病理学数据及随访情况。结果:共纳人9例患儿,男女比例为2:1,年龄9个月~12岁6个月。发病部位为题叶4例、小脑2例、顶叶、枕叶及顶叶各1例。所有人组患儿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并存活至近期随访,但与次全切除患儿相比,全切除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结论:GG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其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对GG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全切除手术是GG的最佳治疗方法;然而相比于半球肿瘤,幕下GG即使全切除,其临床症状改善亦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低龄儿童髁上骨折术后随访X线摄影侧位片改进体位探讨
11
作者 周丝丝 刘鹏 +3 位作者 刘杰 梁琼鹤 王儒法 张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5期916-919,共4页
目的探讨低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随访侧位X线摄影拍摄体位的改进方法。方法选取87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随访的低龄(0~4岁)患儿采用改进体位拍摄肱骨侧位片,另选取同年龄段患儿87例采用常规体位拍摄作为常规体位组,两组拍摄图像进行对比... 目的探讨低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随访侧位X线摄影拍摄体位的改进方法。方法选取87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随访的低龄(0~4岁)患儿采用改进体位拍摄肱骨侧位片,另选取同年龄段患儿87例采用常规体位拍摄作为常规体位组,两组拍摄图像进行对比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改进体位摄影得到符合诊断要求图像的几率高于常规体位,且所摄图像优于常规体位,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体位可得到高质量的肱骨外髁端侧位片图像,提高诊断效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龄儿童 髁上骨折 X线摄影 复查 改进体位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儿童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12
作者 陈晔 唐颖 +2 位作者 朱善良 刘慧 杨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40-1144,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儿童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诊断特点及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知和早期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2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5例经CT血管三维重建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确诊为冠状动...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儿童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诊断特点及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知和早期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2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5例经CT血管三维重建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确诊为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患儿的资料,并与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比较,评估超声对本病的诊断效能,分析漏、误诊原因。结果25例患儿中,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23例,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2例。超声诊断符合19例,漏诊1例,误诊5例,其中1例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2例误诊为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1例误诊为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误诊为二尖瓣单组乳头肌。共同超声图像特点为一侧冠状动脉开口及走行异常伴对侧冠状动脉扩张、肺动脉内“窃血”征及室间隔肌壁间花彩血流信号。结论儿童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具有特征性,超声心动图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首选检查,但需注意图像鉴别,必要时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CT血管成像检查,避免漏、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超声心动描记术 侧支循环 肺动脉 儿童
下载PDF
基于胸围的固定管电流检查在儿童胸部增强CT中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张见 张晓军 刘杰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胸围的固定管电流检查在幼儿胸部增强C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1例胸部增强参考病例的病例资料,建立DW与胸围(CC)的回归方程。依据胸围分为CC≤45 cm、45 cm<CC≤55 cm、55 cm<CC≤65 cm及65 cm<CC≤75... 目的:探讨基于胸围的固定管电流检查在幼儿胸部增强C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1例胸部增强参考病例的病例资料,建立DW与胸围(CC)的回归方程。依据胸围分为CC≤45 cm、45 cm<CC≤55 cm、55 cm<CC≤65 cm及65 cm<CC≤75 cm四个亚组,统计参考病例各亚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上四分位数。前瞻性搜集行胸部增强CT检查的患儿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44例,依照CTDIvol设定管电流;实验组患儿52例,依照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值(SSDE)设定管电流。两组参考辐射剂量均为参考病例CTDIvol上四分位数,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参考病例DW与胸围呈较强正相关(R 2=0.911,P<0.001),其回归方程为DW=2.45+0.25×CC。CTDIvol上四分位数分别为2.22 mGy、2.80 mGy、3.80 mGy、6.33 mGy。对照组及实验组患儿的CTDIvol分别为(4.52±0.94)mGy、(2.91±0.50)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5,P<0.001);对照组及实验组患儿的SSDE DW分别为(6.12±0.88)mGy、(3.87±0.52)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13,P<0.001)。实验组的CTDIvol、SSDE DW较对照组分别降低35.62%(1.61/4.52)、36.76%(2.25/6.12)。图像质量客观评价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3.85、4.71,P<0.001);主观评价及信心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3、t=0.02,P>0.05)。结论:根据患儿胸围计算SSDE DW并以此设置固定管电流检查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可行性,在满足图像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可降低患儿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胸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参考水平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基于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及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评估儿童CT辐射剂量
14
作者 张见 张朋 张晓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0-763,共4页
目的 观察以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与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SSDE)所评估的儿童CT辐射剂量差异,分析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对于儿童CT辐射管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 247例患儿,其中1 238例接受头颅CT检查,1 152例接受胸部CT检查... 目的 观察以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与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SSDE)所评估的儿童CT辐射剂量差异,分析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对于儿童CT辐射管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 247例患儿,其中1 238例接受头颅CT检查,1 152例接受胸部CT检查,857例接受腹盆部CT检查;记录年龄、CTDIvol及DLP,计算有效直径(De)、水当量直径(Dw)、转换因子(f)及基于Dw的SSDE(SSDE_(Dw))。比较CTDIvol与SSDE_(Dw)在不同年龄段儿童CT检查中的差异,观察其评估CT辐射剂量的效能;建立CTDIvol、DLP、f与年龄及De的回归模型,观察其用于儿童CT辐射管控的价值。结果 头颅、胸部及腹盆部CTDIvol与SSDE_(Dw)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随年龄和De增高,CTDIvol和DLP增加(R^(2)为0.76~0.93)而f减小(R^(2)为0.74~0.99)。结论 相比CTDIvol,以SSDE_(Dw)评估儿童CT辐射剂量更为准确;基于年龄和体型估算CTDIvol及DLP有利于更好地实施儿童CT辐射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儿童腹内疝的高频超声诊断价值
15
作者 苏圣扶 花立春 +3 位作者 陈俊 刘慧 边传振 唐颖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43-746,750,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儿童腹内疝的诊断价值,分析漏误诊原因,提高超声诊断本病的准确度。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21年10月南京市儿童医院62例经手术证实为腹内疝的临床资料,将术前超声结果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总结本病的超声...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儿童腹内疝的诊断价值,分析漏误诊原因,提高超声诊断本病的准确度。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21年10月南京市儿童医院62例经手术证实为腹内疝的临床资料,将术前超声结果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总结本病的超声诊断要点及漏误诊原因。结果62例腹内疝,超声正确诊断48例,诊断准确度为77.4%,2例粘连性腹内疝误诊为不全性肠梗阻;2例误诊为腹腔胀气;2例梅克尔憩室束带误诊为梅克尔憩室周围炎;1例异物磁铁相吸形成的腹内疝误诊为异物性肠梗阻。1例肠系膜裂孔疝合并嵌顿性腹股沟疝漏诊腹内疝;1例肠系膜裂孔疝合并回肠扭转仅诊断出肠扭转;1例肠系膜裂孔疝合并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仅诊断为肠旋转不良。漏诊新生儿粘连性腹内疝3例,其中2例仅诊断为小肠炎性狭窄,1例仅诊断为空肠闭锁。1例肠系膜裂孔疝合并内脏反位漏诊为正常。扩张与萎瘪肠管交界处可见束带样低回声,疝环与疝入肠管相互交叉,呈十字交叉征,此为腹内疝的特征性超声表现。结论超声对儿童腹内疝有重要诊断价值,准确度高,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由于常合并其他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且受腹腔气体干扰,容易发生漏诊及误诊,检查时需全面考虑,十字交叉征是其特征性超声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疝 超声检查 儿童
下载PDF
不同重建算法对儿童肘关节低剂量CT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
16
作者 牟道远 边传振 +2 位作者 王颖 张见 刘鹏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25-628,632,共5页
目的:探讨低参数设置和改良体位对学龄前儿童肘关节CT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采集行肘关节CT检查的1~5岁患儿13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A组48例、B组45例和C组44例。3组管电压均为80 kV,A组患儿患肢置于... 目的:探讨低参数设置和改良体位对学龄前儿童肘关节CT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采集行肘关节CT检查的1~5岁患儿13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A组48例、B组45例和C组44例。3组管电压均为80 kV,A组患儿患肢置于脊柱一侧,手臂尽量伸直,采用DoseRight技术;B组患儿患肢采用自制海绵垫抬高约45°,使患肢与脊柱和胸骨等不在同一平面内,采用DoseRight技术;C组患儿扫描体位同B组,采用固定管电流50 mAs。记录3组患儿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 volume dose index,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分别采用iDose^(4)和IMR算法进行图像重建,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及客观评分。结果:组间比较显示,3组患儿iDose^(4)图像的主观和客观评分均为B组>A组>C组(P<0.05),IMR图像的客观评分亦为B组>A组>C组(P<0.05);组内比较显示,A组和C组IMR图像的主观和客观评分均高于iDose^(4)图像(P<0.05),B组患儿IMR和iDose^(4)图像主观及客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CTDIvol和DLP均为A组>B组>C组(P<0.05)。结论:患肢采用自制海绵垫抬高约45°,使患肢与脊柱和胸骨等不在同一平面内,在80 kV、50 mAs条件下进行儿童肘关节CT扫描是可行的,结合IMR重建算法能够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基于管电流自动调制模式的儿童头颅CT体型特异性剂量的快速估算
17
作者 张见 刘鹏 张晓军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10期73-78,共6页
目的比较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与基于水当量直径(Water Equivalent Diameter,WED)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ize-SpecificDoseEstimate,SSDE),即SSDE_(WED),在衡量儿童头颅CT辐射剂量方面的差异,探讨快速计算SSD... 目的比较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与基于水当量直径(Water Equivalent Diameter,WED)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ize-SpecificDoseEstimate,SSDE),即SSDE_(WED),在衡量儿童头颅CT辐射剂量方面的差异,探讨快速计算SSDE_(WED)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1136例儿童的CT影像学资料,依据年龄依次分为A、B、C、D共4组,比较4组患儿CTDIvol与SSDEWED的差异;分析SSDE_(WED)与管电流、WED,WED、转换因子(Conversion Factor,f)与年龄间的相关性。结果1136例患儿头颅平均CTDIvol为(9.52±1.32)mGy,SSDE_(WED)为(8.30±0.67)mGy,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CTDI_(vol)<SSDE_(WED),其余分组均CTDI_(vol)>SSDE_(WED),各分组内CTDIvol的变异系数、全范围及四分位间距均大于SSDE_(WED)。SSDE_(WED)与管电流有较强的正相关性(100 kVp:r=0.95,P<0.001;120 kVp:r=0.91,P<0.001);SSDE_(WED)与WED在100 kVp管电压条件下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r=0.82,P<0.001),在120 kVp管电压条件下具有中等强度的相关性(r=0.61,P<0.001);f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小。结论SSDE_(WED)可以更准确地衡量儿童头颅CT检查辐射剂量,通过建立f与年龄间的回归模型,可以更快速地计算SSDEW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头颅CT 容积CT剂量指数 水当量直径 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
下载PDF
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在儿童腹部增强CT检查中的应用及对比剂的影响
18
作者 张见 张晓军 杨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65-770,共6页
目的探讨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SDE)在儿童腹部增强CT检查中的应用,并分析对比剂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腹部增强检查的221例患儿,根据年龄分为0~3岁、4~6岁、7~10岁、11~14... 目的探讨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SDE)在儿童腹部增强CT检查中的应用,并分析对比剂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腹部增强检查的221例患儿,根据年龄分为0~3岁、4~6岁、7~10岁、11~14岁组,记录其年龄及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手动测量平扫期、动脉期及静脉期图像最中间层面图像的前后径(AP)、左右径(LAT)、兴趣区面积(AROI)及面积内CT值(CTROI),计算有效直径(DE)和水当量直径(DW),基于DE、DW的转换因子(fDE、fDW)及基于DE、DW的SSDE(SSDEDE、SSSDEDW);分析CTDIvol、SSDEDE、SSSDEDW间的差异及对比剂引入前后DW间的差异。结果各分组组内CTDIvol、SSDEDE、SSDEDW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扫期4组患儿SSDEDW比CTDIvol分别高117.65%、105.97%、83.24%、70.49%;动脉期4组患儿SSDEDW比CTDIvol分别高132.73%、117.98%、92.03%、73.98%;各分组DW在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DE、fDW组内差异在0~3岁、4~6岁、7~10岁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1~14岁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fDE、fDW随年龄增加而减小。结论CTDIvol低估了患儿的辐射剂量,使用SSDEDW能更好地反映真实辐射,特别是婴幼儿。DW在对比剂引入前后差异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比剂 辐射剂量 儿童
下载PDF
基于管电流自动曝光控制模式的儿童胸腹部辐射剂量衡量指标比较研究
19
作者 张见 张晓军 王颖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1期12-17,共6页
目的:分析基于管电流自动曝光控制模式下,儿童胸部、腹盆部容积CT剂量指数(CTDI_(VOL))与基于水当量直径(Dw)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SDE_(Dw))在衡量辐射剂量上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811例行CT检查患儿,其中954例... 目的:分析基于管电流自动曝光控制模式下,儿童胸部、腹盆部容积CT剂量指数(CTDI_(VOL))与基于水当量直径(Dw)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SDE_(Dw))在衡量辐射剂量上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811例行CT检查患儿,其中954例胸部CT患者资料和857例腹盆部CT资料,依照管电压的不同将胸部CT患者分为80 kVp组和100 kVp组;将腹盆部CT患者分为80 kVp组、100 kVp组和120 kVp组,分别记录患儿年龄、CTDI_(VOL),手动测量最中间扫描图像的感兴趣区域(ROI)面积(AROI)及ROI内CT值(CTROI),按照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AAPM)报告方法计算Dw、转换因子(f)及SSDE_(Dw)。比较CTDI_(VOL)与SSDE_(Dw)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TDI_(VOL)、SSDE_(Dw)与管电流(mAs)、Dw间的相关性,建立CTDI_(VOL)、SSDE_(Dw)与mAs及Dw的回归模型,分析mAs、Dw对CTDI_(VOL)、SSDE_(Dw)的影响权重。结果:胸部CTDI_(VOL)为(2.63±0.81)mGy,SSDE_(Dw)为(5.14±1.08)mGy,CTDI_(VOL)较SSDE_(Dw)低48.8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96,P<0.05);腹盆部CTDI_(VOL)为(3.09±1.58)m Gy,SSDE_(Dw)为(5.89±2.19)m Gy,CTDI_(VOL)较SSDE_(Dw)低47.54%,其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112.28,P<0.001)。胸部80 kVp组mAs与CTDI_(VOL)、SSDE_(Dw)均具有强相关(r=0.90,r=0.75;P<0.001),而Dw与CTDI_(VOL)、SSDE_(Dw)均具有弱相关(r=0.36、r=-0.001,P<0.001);100 kVp组m As、Dw与CTDI_(VOL)、SSDE_(Dw)均具有强相关(rmAs=0.99,r=0.93;rDw=0.88,r=0.65;P<0.001)。腹盆部mAs与CTDI_(VOL)、SSDEDW在80 kVp组、100 kVp组和120kVp组均有强相关性(rCTDI_(VOL)=0.91,r=0.99,r=0.99;rSSDE_(Dw)=0.82,r=0.93,r=0.94;P<0.001);DW与CTDI_(VOL)、SSDE_(Dw)在80 kVp组有弱相关性(r=0.23,r=-0.082;P<0.001),在100 kVp组有强相关性(r=0.89,r=069;P<0.001),在120 kVp组与CTDI_(VOL)有强相关性(r=0.80,P<0.001),与SSDE_(Dw)有中等相关性(r=0.57,P<0.001)。在CTDI_(VOL)的回归模型上,腹盆部高管电压100 kVp组和120 kVp组中Dw并未进入回归模型,而在胸部Dw则是影响CTDI_(VOL)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m As和Dw均进入SSDE_(Dw)回归模型中而成为SSDE_(Dw)大小的影响因素。SSDE_(Dw)可反映检查部位外形及组织器官对X射线的衰减,对辐射剂量的衡量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胸部 腹盆部 体层摄影术 X射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呼吸训练对儿童腹部MR图像质量的影响
20
作者 蒋艳丽 王颖 +1 位作者 盛会雪 付明翠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 探讨呼吸训练对学龄期儿童腹部MR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行3.0T MRI全腹检查的学龄期儿童,其中实验组40例,扫描前对患儿行吸气-呼气-屏气训练,记录患儿可耐受的最长屏气时间;并以此设定为单次屏气扫描的最长时间。常规组40... 目的 探讨呼吸训练对学龄期儿童腹部MR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行3.0T MRI全腹检查的学龄期儿童,其中实验组40例,扫描前对患儿行吸气-呼气-屏气训练,记录患儿可耐受的最长屏气时间;并以此设定为单次屏气扫描的最长时间。常规组40例,检查前行吸气-呼气-屏气训练,但不记录屏气时间,据扫描范围和年龄不同,设置屏气扫描时间经验值。对比两组患儿的配合率、一次检查成功率、MR图像优良率及检查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儿配合率和一次检查成功率(97.5%,100%)均高于常规组(87.5%,87.5%)(P<0.05)。实验组图像质量优良率(95.0%)明显高于常规组(80.0%)(P<0.05),两组检查时间无差异(P>0.05)。结论 学龄期儿童腹部MRI检查过程中,通过呼吸训练,记录屏气最长时间,以此进行扫描参数设定,可提高检查的成功率,获得优质的图像质量并提高就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呼吸训练 屏气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