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电双频指数在儿童机械通气镇静监测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清秀 彭明琦 +3 位作者 李梅 蔡榕 张少华 李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5-757,共3页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与镇静评分的相关性,研究其评估机械通气患儿镇静深度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6月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与镇静评分的相关性,研究其评估机械通气患儿镇静深度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6月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并接受机械通气的52例患儿,治疗期间均静脉咪达唑仑维持镇静,每4 h镇静唤醒1次,分别在达到镇静目标时、1 h、2 h、4 h、6 h、8 h、10 h、12 h记录BIS值、Ramsay评分、Riker镇静-躁动评分(sedation-agitation scale,SAS),就BIS值与镇静评分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BIS值与主观评分间相关性良好,BIS值与Ramsay评分呈负相关(r=-0.611,P<0.01),与SAS评分呈正相关(r=0.599,P<0.01)。结论:BIS监测可以连续、客观、实时地反映机械通气患儿的镇静状态,并能指导镇静,保证机械通气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镇静 脑电双频指数 RAMSAY评分 SAS评分
原文传递
肝衰竭评估模型在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儿童急性肝衰竭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时珺 刘勇 +3 位作者 葛许华 缪红军 周兆群 赵劭懂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21-1824,1868,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常用的4种肝衰竭评估模型在非生物型人工肝(non biological artificial liver,NBAL)治疗儿童急性肝衰竭(pediatrics acute liver failure,PALF)中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 目的:分析儿童常用的4种肝衰竭评估模型在非生物型人工肝(non biological artificial liver,NBAL)治疗儿童急性肝衰竭(pediatrics acute liver failure,PALF)中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2019年在儿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应用NBAL治疗PALF的病例资料,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提取患儿入院时参数,计算各模型数值,比较各模型在两组中的差异,以及各模型在不同病因导致PALF存活组与死亡组间的差异。结果:①共纳入113例样本,其中,男71例,占62.83%;年龄42 d~13岁8个月,平均(34.00±22.17)个月;体重3.50~74.00 kg,平均(15.11±9.85)kg。共进行了465次血液净化治疗,平均每例4.12次。②存活74例(65.49%),男46例(62.16%);死亡39例(34.51%),男25例(64.10%)。留置PIUC时间为(17.77±14.52)d,平均住院费用为(85937.85±69080.26)元。中毒导致PALF经NBAL治疗存活组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③MELD、PELD、LIU-PT、LIU-INR评估模型,PALF存活组死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根据病因亚组分析,除MELD评估模型在代谢病和休克心肺复苏术后、LIU-PT评估模型在胆汁淤积性肝病、LIU-INR评估模型在胆汁淤积性肝病和代谢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病因导致的PALF存活组、死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ELD、PELD、LIU-PT、LIU-INR评估模型均可作为NBAL治疗PALF的预测模型,但PELD评估模型在覆盖病因方面更优于MELD、LIU-PT、LIU-INR评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肝功能衰竭 肝衰竭评估模型 非生物型人工肝 儿科
原文传递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捂热综合征患儿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梅小丽 刘钋宁 +4 位作者 李军 肖岳 王晓榕 缪红军 陈俊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8期3919-3921,共3页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捂热综合征(MS)病死患儿的死亡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MS病死患儿(死亡组)和存活患儿(存活组)进行分析比较,对可能与MS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检验,再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捂热综合征(MS)病死患儿的死亡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MS病死患儿(死亡组)和存活患儿(存活组)进行分析比较,对可能与MS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检验,再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94例MS患儿中,病死63例,存活231例,病死率21.4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温、存在脓毒症、缺氧、抽搐、休克、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清蛋白、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肌酐、心肌酶同工酶、钠离子、凝血酶原时间(PT)、白细胞、血小板、氢离子浓度指数和功能不全器官数对MS患儿病死有显著影响(P<0.05);Logistic模型分析显示入住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时PT、PCIS和存在脓毒症可作为MS病死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MS是一种高病死率疾病,入院时PCIS、脓毒症和PT是小儿MS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捂热综合征 死亡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氧合指标及呼吸机参数对机械通气治疗儿童ARDS的预后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琴 顾伟 +1 位作者 陈俊 缪红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34-1740,共7页
目的:探讨氧合指标及呼吸机参数在不同时间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筛选早期预后预警指标。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5... 目的:探讨氧合指标及呼吸机参数在不同时间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筛选早期预后预警指标。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5例ARDS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治疗28 d后的存活状况分为存活组(n=37)和死亡组(n=28)。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资料确定ARDS患儿死亡的高危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不同时间的氧合指标和呼吸机参数对ARDS患儿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65例患儿中位年龄2.1岁。肺炎(60%)和脓毒症(24.6%)是引起ARDS的主要病因。对患儿基础疾病状态进行分析显示,有基础疾病患儿占60%,其中神经系统疾病占21.5%,血液病占16.9%,慢性肺疾病占6.2%,免疫缺陷病占7.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机械通气的第0、1、3天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值(PaO_(2)/FiO_(2))、脉氧饱和度与吸入氧浓度比值(SpO_(2)/FiO_(2))、氧合指数(OI)、氧饱和指数(OSI)、平均气道压(MAP)和呼气末正压(PEEP)均是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以上指标在机械通气第3天显示更好的预测价值(AUC:0.806~0.961)。结论:PaO_(2)/FiO_(2)、SpO_(2)/FiO_(2)、OI、OSI、MAP和PEEP是ARDS患儿死亡独立危险因素,机械通气第3天各指标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预后 氧合指数 氧饱和度指数
原文传递
血液净化治疗儿童急性中毒的应用价值:附53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海波 缪红军 +2 位作者 葛许华 程志强 赵劭懂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5-407,41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技术在儿童急性中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不良事件。方法:回顾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2017年所有进行CBP治疗的中毒病例,进行汇总,分析其疾病谱、治疗模式、耗时、不良事件...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技术在儿童急性中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不良事件。方法:回顾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2017年所有进行CBP治疗的中毒病例,进行汇总,分析其疾病谱、治疗模式、耗时、不良事件、疗效及费用等特点。结果:本研究一共收集53例,进行CBP治疗共计158次,平均每例进行CBP 2.98次。最小体重11 kg,治疗时间最长24 h,平均时间4.64 h。好转50例,占94.34%,死亡3例,占5.66%。治疗过程发生不良事件共8例,发生率15.09%,主要有低血压、过敏性皮疹、置管及管路凝血、滤器凝血。结论:CBP技术可以清除患儿血液毒物,纠正因毒物对机体造成的内环境紊乱,有效降低因中毒致死及致残,是抢救儿童急性中毒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中毒 灌流 儿科
原文传递
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Ⅰ、Ⅱ型合并肺部感染49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琴 时珺 +1 位作者 陈俊 缪红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2-226,238,共6页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合并肺部感染的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患儿的呼吸道管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2020年7月31日所收治的49例合并肺部感染的SMA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中SMAⅠ型35例,SM...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合并肺部感染的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患儿的呼吸道管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2020年7月31日所收治的49例合并肺部感染的SMA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中SMAⅠ型35例,SMAⅡ型14例,无SMAⅢ型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SMAⅠ型患儿较SMAⅡ型患儿发病年龄更早,平均住院日更长(P<0.05)。SMAⅠ型患儿发生心功能不全及呼吸衰竭的比率显著高于SMAⅡ型患者(P<0.05)。SMAⅡ型咳嗽比率显著高于SMAⅠ型患者(P<0.05)。SMAⅠ型呼吸道病原检测以多重耐药菌及条件致病菌为主,SMAⅡ型以支原体、肺炎链球菌感染为主。SMAⅠ型患儿有创通气比率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率均显著高于SMAⅡ型组(P<0.05)。结论:SMA患儿易合并肺部感染。积极促进气道分泌物排出、恰当的呼吸支持及合理抗感染是SMA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 肺部感染 呼吸道管理
原文传递
1166例院前急救与转运危急重症患儿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薛琴 赵劭懂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0-363,共4页
目的 分析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院前急救与转运患儿的临床资料,旨在优化院前急救与危急重症患儿专科转运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太原市急救应急中心(120)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分站点2021年1月1日至12... 目的 分析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院前急救与转运患儿的临床资料,旨在优化院前急救与危急重症患儿专科转运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太原市急救应急中心(120)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分站点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所有接收120指令出诊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院外急救、转运及空驶等的特点.结果 全年共接收指令1166次,完成转运953次(81.73%),空驶179次(15.35%),现场抢救34次(2.92%).空驶原因包括救护出车后家属要求终止转运请求、救护车到达指定地点后拒绝上车、家属自行去医院等.现场抢救或指导治疗的病种有呼吸、心搏骤停后心肺复苏2例,外伤包扎7例,局部止血4例,高热12例,呛奶1例,其他8例.完成转运的953例患儿中男性540例(占56.66%),女性413例(占43.34%);年龄从出生后2 h~16岁8个月,平均(59.81±22.17)个月;转运时间12~260 min,平均(69.27±31.25)min.病种主要包含抽搐、意外伤害(外伤、异物损伤、中毒、烫伤)、心血管疾病等.其中全年共收治抽搐患儿377例(占39.56%),意外伤害310例(占32.53%),心血管疾病66例(占6.93%),其他200例(占20.98%).310例意外伤害患儿中,外伤222例,异物损伤(61例),中毒(15例),烫伤(12例).222例外伤患儿中以车祸伤〔66例(29.73%)〕和锐器伤〔57例(25.68%)〕为主,总和占所有外伤病例的50%以上.结论 受儿童自身疾病谱、环境、季节和节假日等的影响,儿童院前急救与转运呈现显著时空差异,提高院前急救质量,优化转运过程、降低空驶率是保障儿童生命安全,降低致死、致残及提高转运效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转运 空驶 儿童 急诊
下载PDF
儿童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的诊治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琴 缪红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97-800,共4页
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pancreatitis,HTGP)是由于异常升高的三酰甘油而导致的急性胰腺炎,具有易重症、易复发的特点。HTGP在儿童群体中发病较少,且在病因、治疗等方面有其自身特点。文章就儿童HTGP的异常脂质代... 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pancreatitis,HTGP)是由于异常升高的三酰甘油而导致的急性胰腺炎,具有易重症、易复发的特点。HTGP在儿童群体中发病较少,且在病因、治疗等方面有其自身特点。文章就儿童HTGP的异常脂质代谢、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三酰甘油血症 急性胰腺炎 乳糜微粒血症 药物降脂
下载PDF
血清lncRNA-GAS5及miR-451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娜 王维娟 曾静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6期725-728,共4页
目的 探讨lncRNA-GAS5及miR-451在重症肺炎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89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92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 目的 探讨lncRNA-GAS5及miR-451在重症肺炎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89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92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lncRNA-GAS5和miR-451水平;通过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载脂蛋白E(ApoE)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lncRNA-GAS5、miR-451表达与ApoE、CRP、PCT水平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ncRNA-GAS5及miR-451对重症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lncRNA-GAS5水平明显降低,miR-451、ApoE、CRP、PCT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患儿血清中lncRNA-GAS5表达与ApoE、CRP、PCT水平呈负相关(r=-0.493、-0.526、-0.477,P<0.05),miR-451表达与ApoE、CRP、PCT水平呈正相关(r=0.547、0.446、0.454,P<0.05);lncRNA-GAS5与miR-451联合检测诊断重症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二者单项检测。结论 lncRNA-GAS5及miR-451可作为早期诊断重症肺炎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GAS5 miR-451 重症肺炎
下载PDF
重症监护患儿早期康复治疗
10
作者 宋语桐 张琴 缪红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16-1421,共6页
随着近年来儿童重症医学的快速发展,危重症患儿救治的成功率显著提高。部分患儿虽然能够存活,却容易出现运动能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等继发性问题,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了早期对儿童危重症患者开展康复治疗的可行... 随着近年来儿童重症医学的快速发展,危重症患儿救治的成功率显著提高。部分患儿虽然能够存活,却容易出现运动能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等继发性问题,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了早期对儿童危重症患者开展康复治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本文从儿童重症康复治疗早期开展的对象、介入时机、具体康复技术以及康复评定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儿童重症病房早期康复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康复 儿童 康复技术 康复评定
原文传递
血液净化治疗急危重症患儿的临床效果及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11
作者 张家明 蔡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41-43,共3页
探讨急危重症小儿患者血液净化治疗期间施以综合护理模式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30例病例入组研究时间段为2021年6至2022年2月,均为本院收诊的血液净化治疗患儿,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实施干预,对照组血液净化期间施以常规护理,... 探讨急危重症小儿患者血液净化治疗期间施以综合护理模式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30例病例入组研究时间段为2021年6至2022年2月,均为本院收诊的血液净化治疗患儿,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实施干预,对照组血液净化期间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综合护理,对二组血透患儿护理期间病情评分及肠功能障碍得分、炎症反应水平、临床用时情况、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患儿家长满意度展开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血透患儿均在施以疾病护理干预前,得出病情与肠功能障碍分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在护理后两组得分有所降低,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患儿均施以干预措施前,炎症因子各数值测得结果差异并不显著(P>0.05);均在施以干预后,得出组间炎症反应水平有所改变,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透患儿临床干预期间各项用时较对照组均呈更低水平(P0.05)。观察组血透患儿护理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占比更低(P0.05)。组间对比得出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总满意率占比更高(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用于血液透析治疗患儿疾病治疗中,能有效促进病情的改善,使患儿机体炎症水平下降,在缩短住院时间的同时,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患儿 综合护理 病情评分 炎症反应 不良事件
下载PDF
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男护士压力源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萌 彭明琦 +1 位作者 李梅 陈清秀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12期1596-1599,共4页
目的 了解儿童医院男护士的压力来源,为医院管理者改善男护士职业现状、制定促进男护士的培养与发展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并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于2016年4月对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 目的 了解儿童医院男护士的压力来源,为医院管理者改善男护士职业现状、制定促进男护士的培养与发展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并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于2016年4月对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的10名男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将所得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提炼主题.结果 儿童医院男护士压力源可提炼为4个主题:工作负荷重、周围人群的不认可、婚恋困难、职业发展前景.结论 儿童医院男护士工作及生活中存在不利因素,社会、医院管理者及男护士应共同努力,促进其职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儿科 护士 压力源 质性研究 重症监护室
原文传递
菲尼克斯评分体系与常用儿童脓毒症评分在传统标准下严重脓毒症患儿死亡风险预测中的比较
13
作者 王浩楠 何颖朗 +11 位作者 谭睿 李涵 李娴 侯楠 吉晨 李哲 王越 彭霜双 经乐 顾丽烨 赵俊杰 缪红军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231,共10页
目的探讨包括菲尼克斯脓毒症评分(PSS)和菲尼克斯-8器官功能障碍评分(以下简称Phoenix-8)在内的菲尼克斯评分体系与常用儿童脓毒症评分在传统标准,即2005年国际儿童脓毒症共识会议诊断标准下严重脓毒症患儿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中的差异... 目的探讨包括菲尼克斯脓毒症评分(PSS)和菲尼克斯-8器官功能障碍评分(以下简称Phoenix-8)在内的菲尼克斯评分体系与常用儿童脓毒症评分在传统标准,即2005年国际儿童脓毒症共识会议诊断标准下严重脓毒症患儿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中的差异。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0年12月—2023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共收治20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严重脓毒症患儿。根据《2024年国际儿童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定义共识》的脓毒症诊断标准将患儿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进一步地根据转归情况将脓毒症组患儿分为死亡亚组与存活亚组。收集并比较患儿年龄,住院费用,病死率、脓毒性休克发生率等疾病转归指标,心脏、肝、肺、肾等主要脏器的损伤及其关联情况,PSS、Phoenix-8与儿童序贯器官衰竭评分(pSOFA)、第3代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RISMⅢ)、儿童器官功能障碍评分(PELOD-2)、儿童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2(P-MODS)、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等常用儿童脓毒症评分。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和精确率-召回率曲线评估PSS、Phoenix-8及常用儿童脓毒症评分对传统标准下严重脓毒症患儿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将预测效能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进行量化。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量化PSS和Phoenix-8预测死亡风险的比值比。根据患儿并发症及合并症情况,将传统标准下严重脓毒症患儿进一步分为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重感染、心血管系统疾病、休克、恶性肿瘤等亚群。使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PSS和Phoenix-8的校准能力,使用DeLong检验比较PSS与Phoenix-8的AUROC在不同亚群患儿死亡风险预测中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非脓毒症组相比,脓毒症组患儿年龄明显更大(Z=-2.92,P<0.05),脓毒性休克发生率、病死率、住院费用及PRISMⅢ、PEWS、pSOFA、PELOD-2、PSS、Phoenix-8均明显升高(χ^(2)值分别为21.28、13.64,Z值分别为-1.99、-5.33、-5.10、-8.55、-6.91、-10.98、-9.93,P<0.05),PCIS明显更低(Z=-3.34,P<0.05)。与存活亚组相比,死亡亚组患儿住院费用和PSS、Phoenix-8、PRISMⅢ、PEWS、pSOFA、PELOD-2、P-MODS均显著升高(Z值分别为-2.50、-3.50、-2.47、-5.11、-3.84、-2.94、-3.61、-3.04,P<0.05)。与存活亚组相比,死亡亚组患儿肺损伤、肝损伤的发生率均显著升高(χ^(2)值分别为6.20、10.94,P<0.05),64.7%(97/150)的患儿合并2种或2种以上的器官功能损伤。针对传统标准下严重脓毒症患儿死亡风险的预测,PRISMⅢ、PCIS、PEWS、pSOFA、PELOD-2、P-MODS、PSS、Phoenix-8的AUROC均在0.70左右,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7.5、91.0、5.5、4.5、2.5、4.5、3.5、4.5;PELOD-2评分的灵敏度最高,为0.83;PRISMⅢ、PSS、Phoenix-8的特异度均较高,均>0.8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住儿科重症监护病房24 h内的PSS每增加1分,患儿死亡的相对风险增加63.7%(比值比为1.64,95%置信区间为1.34~1.99,P<0.05);Phoenix-8每增加1分,患儿死亡的相对风险增加37.5%(比值比为1.38,95%置信区间为1.18~1.60,P<0.05)。PSS与Phoenix-8预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重感染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严重脓毒症患儿死亡风险的AUROC(0.80左右)均较大,预测合并休克、恶性肿瘤的严重脓毒症患儿死亡风险的AUROC(0.60~0.80)中等,均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05)。DeLong检验显示,在各亚群患儿死亡风险预测能力上PSS与Phoenix-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S与Phoenix-8较大部分常用儿童脓毒症评分预测传统标准下严重脓毒症患儿死亡风险的特异度显著提高,在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重感染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严重脓毒症患儿中展现出更优秀的死亡风险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儿童 重症监护病房 菲尼克斯脓毒症评分 菲尼克斯-8器官功能障碍评分 死亡风险
原文传递
影响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急性肝衰竭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劭懂 葛许华 +2 位作者 时珺 缪红军 周兆群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分析应用非生物型人工肝(NBAL)治疗儿童急性肝衰竭(PALF)的临床特点及影响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 目的分析应用非生物型人工肝(NBAL)治疗儿童急性肝衰竭(PALF)的临床特点及影响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应用NBAL治疗的PALF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发热、呕吐、黄疸、萎靡、腹水、肝性脑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降钙素原(PC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DBil/TBil、DBil/IBil、血肌酐(SCr)、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氨(SA)、甲胎蛋白(AFP)、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PALF行NBAL治疗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对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共纳入113例患儿,存活74例,死亡3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年龄更小(岁:29.56±19.78比45.70±31.14),体质量更轻(kg:13.16±7.26比17.37±9.33),黄疸和肝性脑病发生率及WBC、PT、INR、APTT、TT、TBil、DBil、IBil、SA水平均更高[黄疸:46.15%(18/39)比25.68%(19/74),肝性脑病:56.41%(22/39)比36.49%(27/74),WBC(×10^(9)/L):19.30±5.89比12.85±3.26,PT(s):29.14±14.32比20.15±9.38,INR:3.44±1.15比1.75±0.81,APTT(s):87.59±20.75比43.54±12.22,TT(s):28.50±6.99比20.71±5.88,TBil(μmol/L):719.77±109.19比176.46±68.52,DBil(μmol/L):409.61±89.96比123.66±52.24,IBil(μmol/L):290.56±45.45比52.67±18.03,SA(μmol/L):356.92±72.29比73.31±43.28,均P<0.05],Hb、PLT、PTA、Fib、DBil/TBil、DBil/IBil、ALB、PAB均明显降低[Hb(g/L):72.33±28.91比91.98±37.02,PLT(×10^(9)/L):50.82±26.38比114.88±54.21,PTA:0.31±0.22比0.64±0.24,Fib(g/L):0.82±0.78比1.78±0.82,DBil/TBil:0.57±0.19比0.70±0.21,DBil/IBil:1.41±0.78比2.37±0.97,ALB(g/L):22.45±3.46比36.81±4.83,PAB(g/L):0.08±0.05比0.13±0.07,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Bil、PT、SA均是影响PALF行NBAL治疗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2.201(1.020~7.318)、2.004(1.506~4.472)、4.309(1.908~5.296),P值分别为0.001、0.032、0.014].ROC曲线分析显示,TBil、SA、PT对NBAL治疗PALF患儿预后均有一定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0、0.785、0.816,95%CI分别为0.720~0.890、0.708~0.814、0.752~0.827,P值分别为<0.001、0.041、0.012;当最佳截断值为682.67μmol/L、321.09μmol/L、26.21 s时,其敏感度分别为62.21%、73.18%、69.52%,特异度分别为82.17%、94.63%、84.09%.结论临床上有众多指标可评估NBAL对PALF的疗效,但TBil、SA、PT这3个指标相对稳定,数值越高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非生物型人工肝 预后 儿科
下载PDF
儿童重症细菌感染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查皓宇 谭睿 +9 位作者 王浩楠 梅雪剑 范铭兴 潘美玲 陈婷婷 陈俊 刘瑶 赵劭懂 李灼 缪红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9-496,共8页
目的构建儿童重症细菌感染死亡风险模型并同儿科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CIS)和小儿死亡风险评分Ⅲ(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Ⅲ,PRISMⅢ)进行比较... 目的构建儿童重症细菌感染死亡风险模型并同儿科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CIS)和小儿死亡风险评分Ⅲ(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Ⅲ,PRISMⅢ)进行比较。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2017年5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78名危重患儿。在获得父母/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后,收集患儿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以及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等指标。在患儿进入PICU 24 h后进行评分,根据入院后28 d生存状态将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构建死亡风险模型,并绘制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和比较死亡风险模型、PEWS、PCIS和PRISMⅢ预测死亡风险的价值。结果178例危重患儿中11例因资料严重缺失、住院未超过24 h被排除。共167例患儿纳入分析,其中28 d存活组134例,死亡组33例。用瞳孔改变、意识状态、皮肤颜色、是否行机械通气、总胆固醇、凝血酶原时间构建了儿童重症细菌感染死亡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表明,死亡风险模型预测重症细菌感染儿童死亡AUC是0.888(P<0.05),PEWS、PCIS和PRISMⅢ预测重症细菌感染儿童死亡的AUC分别为0.769(P<0.05)、0.575(P<0.05)和0.759(P<0.0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死亡风险模型和PEWS预测病死率与实际病死率的一致性最好(χ^(2)=5.180,P=0.738;χ^(2)=4.939,P=0.764),PCIS和PRISMⅢ预测病死率与实际病死率的拟合效果尚可(χ^(2)=9.110,P=0333;χ^(2)=8.943,P=0.347)。结论死亡风险模型对重症细菌感染患儿的预后价值较PEWS、PCIS和PRISMⅢ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细菌感染 模型 预后 逻辑回归分析 列线图
原文传递
长三角地区儿童重症监护室脓毒症相关病死率与家庭社会经济状况的描述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铮铮 陈赫赫 +7 位作者 潘国权 缪红军 张育才 朱晓东 李莺 张晨美 陆国平 王莹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751-755,共5页
目的调查长三角地区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脓毒症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状况。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江苏、浙江、上海8家PICU收入的脓毒症病例,分为普通脓毒症组和严重脓毒... 目的调查长三角地区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脓毒症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状况。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江苏、浙江、上海8家PICU收入的脓毒症病例,分为普通脓毒症组和严重脓毒症组。主要观察终点为在院死亡。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长期居住地、入院来源、入院首日儿童脓毒症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pediatric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score,pSOFA)、基础疾病,以及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包括医保状态、住院费用和家庭年收入)。结果研究期间共4983例患儿收入PICU,脓毒症患儿651例(13.1%),病死率11.7%(76/651),严重脓毒症组患儿占比28.3%(184/651),病死率20.1%(37/184)。脓毒症患儿的年龄中位数为0.9岁,婴儿组331例(50.8%),幼儿组129例(19.8%),学龄前组86例(13.0%),学龄组77例(11.8%),青春期组28例(4.3%)。入院首日pSOFA分值中位数为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SOFA分值对应脓毒症在院死亡的OR值为1.4(95%CI 1.3~1.5)。医保患儿自动出院占14.6%(41/281),自费患儿自动出院占27.4%(93/33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儿的日均住院费用中位数为5446元,其中,严重脓毒症组患儿日均住院费用中位数为6678元;脓毒症人均总住院费用中位数为36109元,其中严重脓毒症组患儿的人均总住院费用中位数为41433元。结论PICU脓毒症相关的病死率高,pSOFA评分对脓毒症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脓毒症的社会经济负担重,相对医保家庭,自费家庭选择自动出院的比例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儿童重症监护室 病死率 经济负担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地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体外膜肺氧合应用现状的多中心调查 被引量:28
17
作者 闫钢风 蔡小狄 +26 位作者 周成斌 洪小杨 王莹 张晨美 杨子浩 张育才 崔云 崔彦芹 成怡冰 钱素云 张鹏飞 靳有鹏 朱晓东 高宏 李自普 卢秀兰 缪红军 张秋月 李玉梅 杨卫国 刘纯义 李博 李英 柏振江 楚建平 王旭 陆国平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29-932,共4页
目的了解中国大陆地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体外膜肺氧合(ECM0)临床应用的现状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问卷横断面调查方法描述中国大陆地区开展ECMO治疗的儿童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PICU应用ECMO情况;分析接受ECMO治疗患儿的疾病种类及... 目的了解中国大陆地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体外膜肺氧合(ECM0)临床应用的现状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问卷横断面调查方法描述中国大陆地区开展ECMO治疗的儿童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PICU应用ECMO情况;分析接受ECMO治疗患儿的疾病种类及治疗效果。结果截至2017年12月31日,国内开展儿童ECMO技术的医院共23家,三级医院22家,二级医院1家;专科儿童医院16家,综合性医院7家。共有ECMO设备37台。共518例患儿接受ECMO治疗,成功撤离ECMO病例323例(62.4%),存活出院病例262例(50.6%)。非新生儿组375例,成功撤离ECMO 233例(62.1%),存活出院186例(49.6%)。新生儿组143例,成功撤离ECMO者90例(62.9%),存活出院76例(53.1%)。518例患儿中,静脉。动脉(VA)模式501例(96.7%),静脉一静脉(VV)模式14例(2.7%),VV转VA 3例(0.6%)。体外心肺复苏(ECPR)患儿共69例,新生儿组20例(29.0%),非新生儿组49例(71.0%);均因心脏疾病接受ECPR。新生儿组中呼吸系统疾病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最多(26/61),其次为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12/61)和胎粪吸入综合征(11/61)。存活率最高的疾病为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10/12)和胎粪吸入综合征(9/11)。新生儿循环系统疾病中,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最多(54/82),存活率最高的是脓毒症休克(2/3)。非新生儿组中,呼吸系统疾病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多(42/93),存活率较高的为塑形支气管炎(4/4)、病毒性肺炎(13/16)。循环系统疾病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最多(124/282);存活率最高的是暴发性心肌炎(54/77)。结论ECMO技术在中国大陆地区PICU内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患儿中迅速发展,对抢救儿科危重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儿科 问卷调查 体外膜氧合作用
原文传递
安宫牛黄丸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8
作者 范铭兴 张曾娣 缪红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8年5月进行治疗的肝性脑病的患者10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全部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观...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8年5月进行治疗的肝性脑病的患者10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全部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使用安宫牛黄丸。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氨,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浓度进行对比。对两组的苏醒时间,苏醒后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评分进行对比。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对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血氨从(118.63±37.56)μmol/L降低到(81.65±20.51)μmol/L,ALT从(195.93±37.71)U/L降低到(89.97±19.81)U/L,TBil从(124.35±35.55)μmol/L降低到(90.28±22.34)μmol/L,观察组的血氨从(117.98±38.07)μmol/L降低到(68.04±14.51)μmol/L,ALT从(198.91±38.05)U/L降低到(67.03±13.58)U/L,TBil从(125.97±34.71)μmol/L降低到(57.06±17.65)μmol/L,观察组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944,6.953,8.494,P<0.05),对照组的苏醒时间长于观察组[(20.28±3.67)h VS.(16.95±3.09)h],对照组的MMSE评分[(16.81±4.49)分VS.(23.51±5.03)分]和HDS-R评分[(18.13±4.04)分VS.(25.32±3.57)分]低于观察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053,-7.234,-9.709,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760,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使用安宫牛黄丸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患者,可以改善患者血氨和肝功能指标,提升治疗效果,缩短苏醒时间,提升认知功能,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醒脑静注射液 肝性脑病
原文传递
维生素D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儿科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段俊彦 葛许华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年第4期1-6,共6页
维生素D(vitamin D)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剂,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大量研究表明维生素D除了在骨代谢中的作用外,还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特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类风湿关节炎(RA)、多发性硬化(MS)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儿童... 维生素D(vitamin D)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剂,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大量研究表明维生素D除了在骨代谢中的作用外,还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特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类风湿关节炎(RA)、多发性硬化(MS)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对维生素D需求大,由于阳光暴露不足、摄入量不足等原因更容易引起维生素D缺乏。儿童维生素D缺乏与补充与各类急慢性疾病的关系应引起关注。本文将对以上内容一一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自身免疫性疾病 儿童 类固醇激素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1例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患儿的呼吸道管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汪玉霄 陈清秀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208-209,共2页
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又称下颌面发育不良综合症,是一种少见的颅面部复合裂隙畸形,特点为颅面骨发育不全(下颌骨、颧骨),双眼外眦下移、巨口、面部瘘管、外耳畸形等,形成特征性的鱼面样面容,新生儿中发生率约1/50 000,呈常染色体显... 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又称下颌面发育不良综合症,是一种少见的颅面部复合裂隙畸形,特点为颅面骨发育不全(下颌骨、颧骨),双眼外眦下移、巨口、面部瘘管、外耳畸形等,形成特征性的鱼面样面容,新生儿中发生率约1/50 000,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严重畸形在新生儿期就会因下颌骨发育不良、小下颌畸形,导致患儿固有口咽腔体积缩小、舌后坠,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因此,做好呼吸道管理,防止舌后坠引起患儿窒息就显得尤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儿护理 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 呼吸道梗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